艺术形象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1 03:01: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艺术形象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塑造艺术形象分析论文
各种不同的艺术用来塑造艺术形象的方式和使用的材料各不相同。绘画、雕塑、建筑,采用的是线条、色彩、泥土、砖瓦;音乐、舞蹈,用的是音响、节奏、旋律、人体动作……文学塑造形象的材料是语言,所以,文学是“用语言来表达和造型的艺术”,或者称为“语言艺术”。
用语言来塑造形象的有小说、诗歌、剧本、散文等等。作家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认识、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构成文学形象;读者通过作品的语言,经过一番理解、感受和再创造,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了文学形象。因此,语言成了作家与读者心灵沟通的桥梁。
文学借助语言来塑造形象,具有其他艺术无法相比的优势。因为一幅画可以画出一个人的相貌和神态,却很难画出这个人头脑里思维活动的复杂过程;但是一篇小说就不同了,它不仅可以描写出人物的肖像、衣饰、表情等外表的东西,而且还可以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细致的心理活动。语言可以状物抒情、叙事议论,可以描绘事物发展的过程。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自由灵活地表现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幻的各种各样的情境。所以,用语言塑造形象的艺术——文学,是艺术门类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艺术。
文如其人的风格
相传,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曾把李清照的词句混在自己的作品内,让朋友品评,朋友说就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两句最好。原来这两句正是李清照的句子。
这位朋友为什么特别赏识这两句呢?这是因为李清照的词,有她自己的风格——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气质,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佳句,赵明诚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的。
雷雨中蘩漪艺术形象探究论文
摘要】蘩漪是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女性。周朴园用卑劣的手段把她骗进了周公馆。周朴园仗着封建家长制的权威,在精神上折磨她,使她在精神上享受着无比的煎熬。她的性格渐渐变得烦躁、冷酷、乖戾。恰在这时,周萍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冲动闯进了她烦闷的生活,使她将要枯死的心得到了滋润、抚慰。尤其是周萍引诱她所表达的热情奔涌,点燃了她生命的火花。在“新鲜”与“诱惑”下,她认为周萍是唯一能给她幸福的人。她疯狂地爱上了周萍,并且把性命、名誉、自己一切人生都寄托在周萍身上。蘩漪在这种乱伦之恋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安慰和情感上的满足。后来,周萍又去追求青春、美丽的四凤,抛弃了她。蘩漪在这种难以容忍的环境中激烈地报复周萍,想把她积累一生的愤怒都爆发干净。
【关键词】封建社会性格形象爱情悲剧
四幕话剧《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这是杰出的现实主义家庭悲剧。同时,也是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戏剧集中于一天时间—上午至午夜两点,两个舞台背景—周家客厅,鲁家住房,从周朴园家庭内外成员之间前后30年错综纠葛深入进去,写出了封建家庭的不合理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剖析了人性中爱于恨的交织,故事被安放在30年的背景上展开,悲剧的冲突建筑在历史的积累与酝酿中,这就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揭示出悲剧的渊源。就如作者在《<雷雨>序》中说“情感上《雷雨》所象征的对我是一种神秘的吸引,一种抓牢我心灵的魔手。《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这种自然的“冷酷”,在戏中,四风与周冲的遭遇足以代表,他们的死亡自己并无过错。这与封建家庭中不合理关系有关。曹禺在《雷雨》中塑造了蘩漪,侍萍,四风三个女性形象,曹禺也在《<雷雨>序》中说“他们这样盲目的争执着,泥鳅似地在情感的火焰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而不知千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沼泽里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深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无论她们怎样挣扎,怎样呼号,最终也难以逃脱自己悲剧性的命运。曹禺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塑造了这三个让人深感同情的女性形象。也折射出当时社会腐朽和罪恶以及人性沉沦和挣扎。在这种形象中蘩漪表现得淋漓尽致,想用自己的挣扎来摧毁那个时代人对人性的扭曲。看不见的爱使她极力想冲破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诸多不和谐,致使她在人生的历程中苦苦饱受精神折磨。
一、门当户对的婚姻,不幸人生的开始
蘩漪受过“五四”时期新思潮的影响,渴望自由,渴望爱情,憧憬美好的未来。蘩漪又是中国的一个旧式女人,她的身上还是保留着封建社会女子的许多弱点:文弱、妥协等。蘩漪是一个新旧思想结合型的资产阶级女性。十八年前,聪明美丽、热情开朗的她奉着父母之命、媒言之约,怀着美好的幻想嫁给了周朴园,也可以说是周朴园用极其下流的卑鄙手段把天真的她骗进周公馆。“门当户对”的婚姻并没有让她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并没有实现她少女时的梦想,反而成了她不幸人生的开始。
周朴园比蘩漪大二十二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资产阶级人物,在哈尔滨修江堤时,他故意淹死二千多名工人,发了一大笔断子绝孙的昧心财,他勾结官府,镇压工人罢工,是一个实足的封建暴君。作为蘩漪的丈夫,周朴园是一个专制、虚伪、自私、冷酷和残暴的人。自从绝活之后,蘩漪由自由自在的“金丝鸟”变成了任人摆布的“笼中鸟”,成了“像死一样的女人。”
上门女婿美学解读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上门女婿》社会美自然美审美效应
论文摘要电视剧《上门女婿》的热播受到许多观众的好评,也引起了学术界对这部作品的多方面关注与多角度评析。对该剧的研究有从社会学角度剖析的,也有从影视语言本体探究的。从另一个角度,即美学的角度,对该剧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及审美效应作以解读,可以拓展学术研究的层面,使观众从该剧中进一步得到美的陶冶和感染,提高其从影片中获取
电视剧《上门女婿》(原名《黄河九十九道弯》)将黄河作为主线,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黄河流域的农村生活为背景,讲述了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在由贫困走向致富的时代变革中,生活、观念、心灵、情感以及命运的变迁。谱写了以“上门女婿”马四辈为代表的黄河儿女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向往富裕生活的一曲新歌。全剧围绕男主人公马四辈和两个女人高枝枝与冷洁之间的婚姻纠葛以及女主角高枝枝和另外两个男人陈斌、李双银之间的情感变故,讲述了这位上门女婿在其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艰辛、曲折的生存经历与爱恨情仇。下面我们试从美学的角度对该剧作以解读。
一、《上门女婿》的社会美解读
“审美存在是审美客体或审美属性系统存在。是指那些人化了的具有审美属性的客体系统存在,是人类社会、自然等领域中,具有审美属性的客体系统的总和。”电视剧《上门女婿》,从“社会美”这一审美存在的形式看,无论是演员的服装设计还是房屋、农具等道具的选择,都体现出了农村这一特殊环境中“生活美”的纯朴与敦厚。而剧中对马四辈个人品格的刻画,又使“人性美”成为该剧吸引观众的必不可少的亮点。
1、生活美分析
语文审美教学管理论文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课件下载┆教学论文┆实用文档┆个人简历┆论文中心┆演讲稿┆考试相关┆党团社会┆职场技巧┆作文园地┆法律文书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文书论文网->语文论文->教学内容退出登录用户管理
赞助商
电视剧上门女婿评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上门女婿》社会美自然美审美效应
论文摘要电视剧《上门女婿》的热播受到许多观众的好评,也引起了学术界对这部作品的多方面关注与多角度评析。对该剧的研究有从社会学角度剖析的,也有从影视语言本体探究的。从另一个角度,即美学的角度,对该剧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及审美效应作以解读,可以拓展学术研究的层面,使观众从该剧中进一步得到美的陶冶和感染,提高其从影片中获取
电视剧《上门女婿》(原名《黄河九十九道弯》)将黄河作为主线,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黄河流域的农村生活为背景,讲述了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在由贫困走向致富的时代变革中,生活、观念、心灵、情感以及命运的变迁。谱写了以“上门女婿”马四辈为代表的黄河儿女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向往富裕生活的一曲新歌。全剧围绕男主人公马四辈和两个女人高枝枝与冷洁之间的婚姻纠葛以及女主角高枝枝和另外两个男人陈斌、李双银之间的情感变故,讲述了这位上门女婿在其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艰辛、曲折的生存经历与爱恨情仇。下面我们试从美学的角度对该剧作以解读。
一、《上门女婿》的社会美解读
“审美存在是审美客体或审美属性系统存在。是指那些人化了的具有审美属性的客体系统存在,是人类社会、自然等领域中,具有审美属性的客体系统的总和。”电视剧《上门女婿》,从“社会美”这一审美存在的形式看,无论是演员的服装设计还是房屋、农具等道具的选择,都体现出了农村这一特殊环境中“生活美”的纯朴与敦厚。而剧中对马四辈个人品格的刻画,又使“人性美”成为该剧吸引观众的必不可少的亮点。
1、生活美分析
舒伯特艺术歌曲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诗词钢琴伴奏
论文摘要:舒伯特是“艺术歌曲之王”,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艺术歌曲在其创作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诗乐合壁、词曲交融中体现着自身的艺术价值,给人以淳美的感受。其六百余首艺术歌曲作品的诗歌、曲调及钢琴伴奏水乳交融相辅相成,共同担负起艺术表现的重任,而三者同时又有各自的独立性。
“艺术歌曲(德文Lied)是十九世纪初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产生的浪漫主义抒情音乐形式。是以抒情诗为基础为独唱而写。主用钢琴伴奏、专业创作的歌曲。”①弗朗茨.彼得.舒伯特是“艺术歌曲之王”,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艺术歌曲在其创作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诗乐合壁、词曲交融中体现着自身的艺术价值,给人以淳美的感受。其六百余首艺术歌曲作品的诗歌、曲调及钢琴伴奏水乳交融相辅相成,共同担负起艺术表现的重任,而三者同时又有各自的独立性。
一、舒伯特艺术歌曲之诗词
歌词一般由诗人、词作家或剧作家写成。歌词的美即它的结构形成、形象意境的美。“它的作用在于以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并且适于歌唱的语音,把歌曲中所要表现的生活内容、它的形象、意境和思想具体地揭示出来。它是歌曲综合美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②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歌词,主要以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歌德、席勒和海涅等人的抒情诗为主。这些抒情诗内容简短精悍、寓意深刻优美典雅,有很强的浪漫情调与抒情风格。舒伯特这位天才的旋律作曲家,善于把诗歌变成音乐,旋律像永不枯竭的泉水不断涌现出来,赋予歌词以诗的品质与内涵,把歌曲的艺术表现提至更高的水平。在聚集着画家、诗人、文学家在内的艺术沙龙圈子里,彼此影响,激发灵感,促使艺术歌曲走向直观诗化,呈现出文学化的倾向,舒伯特深受浪漫主义影响并使音乐诗化,诗音乐化。
处于奥地利封建专制复辟时代,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矛盾中的复杂心境和感受,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应运而生。以文艺作品抨击封建制度,预示人类美好的未来。将艺术家们个人的理想禁锢在梦幻的王国里,常以抒发个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纯洁爱情的向往的情感为创作手段,以消极态度回避理想与现实矛盾的表现。如由列露斯塔普作词的《小夜曲》:
古代文学批评特点
一、引言
文体是文本话语体式和结构方式,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中认为“文体是指散文或韵文里语言的表达方式,是说话者或者作家在作品中如何说话的方式。”文学批评文体,是指批评文本的体裁样式,是体现在批评文本中的批评家的话语方式,是指涉“如何说”的问题。按照西方近现代学术“分科治学”的规则,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应各有其体,前者应是诗笔,后者应是议论,文学与批评各行其是,虽命脉相连却又泾渭分明的分管各自的独特领域。但是,这个“理”与中国文学批评之“实”并不相符,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批评文本之中,批评文体可能就是文学文体,“批评”可能是“文学的”或具有“文学性”,“文学”亦可能是“批评的”或具有“理论性”。纵观中国文学批评史,从先秦的对话体,两汉南北朝的骈赋体,唐时的论诗诗,宋朝的诗话、词话,元明清的曲话、小说评点等,无不是文采翩翩、形象生动、情辞激越,具有鲜明审美化特点的“美文”。如陆机《文赋》以赋体论文,铺陈论述,对仗工整,举体华美;刘勰《文心雕龙》全文用精美的四六骈体写成,在写作中追求语言的声韵、对仗和藻饰,大量使用形象的比喻、类比、典故等;钟嵘的《诗品》分明是二十四首四言诗,其取譬之奇特、意象之丰富、语言之飘逸、意境之唯美,凭借极具诗意和想象性的文字出场,勾勒和呈现了一幅幅自然清丽、哀婉幽深的优美画卷,真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令人遐想无穷。批评文体的文学性特征使得中国的文学理论著作与西方截然不同,它没有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式的长篇大道的逻辑说理,也不运用“甲是甲,乙是乙”的语法判断句式作严格而确切的概念界定;而总是用诗性感悟的思维方式,运用文学创作中惯用的拟人化、比兴式的言说策略,通过呈现活泼生动的形象,向读者“暗示”其所表达的思想和内涵,让听话人去“体悟”而不是“理解”他的生命哲思和意象世界。因此,古代文论呈现出随意化、感悟化、印象化、自由化的特征,这正是其优点和特色也是其缺点和局限所在。文论中所体现的可以是文人的兴会、名士的随意和智者的顿悟,是一些以阅读为基础的感性断想。这其中如吉光片羽般闪烁于历史长河中的生命碎片纷繁涌动,倘加以解读,便可直探亘于诗论中的深沉的生命之流,折射出主体强烈的生命意识。
总之,正是这种文学性特征滋生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学批评,形成了其诗性化、生命化感悟的言说方式。在中国古人的这些文字中,我们似乎领会到他们对于诗性领悟的珍惜、对于直觉的偏爱以及对于逻辑推导的不信任。他们在诗性思维与诗化文字之中,找到了最能直探本源的途径与方法,此外的一切似乎都是不完满的。诚然,这种文学性特征的形成又有其深刻的根源,笔者试图从先秦朱子典籍的文学化、散文化及批评家身份的特殊性来分析其对“文”“论”同体的影响,及其如何作用于文学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的。
二、“润物细无声”——先秦诸子典籍的文学化、审美喻象化的影响
文学寄生于文化之中,吮吸着文化的营养;同样,批评也寄生于文化或文学之中并吮吸着它们的营养。中国传统文论的批评文体,即其“如何说”的问题,深受先秦诸子以来的诗性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的影响。试看先秦诸子时期的中国文化典籍,无论对话体的《论语》和《孟子》,诗歌体的《道德经》,还是寓言体的《庄子》,其内容是关于自然、人事、社会、政治以及文化和文学的理性思考,而他们所选择的言说方式却是文学化、散文化的。先秦诸子典籍的文学化、散文化对文学批评的“如何说”,对其挪用文学文体进行批评理论的言说(即“文”“论”同体的现象)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面就以最具文学性和审美化的《庄子》为例进行分析。首先,表现在其对生命哲思的诗性言说。在庄子的哲学美学体系中,对个体生命的永恒探索既是思想的出发点,又是其终极追求和最终归宿。然而,庄子对这一命题的追问不是凭借着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缜密的推理方式,而是借助于随意、感性的形象思维和充满跳跃性和联想性的想象方式进行的;关于其探索成果和思维结晶的记录表述,也不是借用于抽象、枯涩、难懂的哲学语言和理论话语,而是运用散文的手笔、寓言的形式、抒情的方式形象的演绎出来,从而引发人们进行感悟、思索。这就是庄子典籍的妙处。在其看来,“言不尽意”的矛盾是难以避免的事,语言理解的最佳妙处在于“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那为何不让人在丰富可感的艺术形象中体悟宇宙万物的真谛呢?因而,其谈经论道,并不从事物抽象的概念和范畴出发,也不喜好先摆事例再进行总结和归纳,而是一开篇就以文学的笔法、寓言和神话的描摹方式,通过刻画扶摇直上、遨游云海的鲲鹏形象来表述一种对自由向往的理念和不断追求的精神。在《庄子》各篇中,我们看不到直接的说理论述,却可以直观到包罗万象、无奇不有的艺术形象的呈现:硕大无比的鲲鹏、御风而行的列子、目光短浅的蜩与学鸠(《逍遥游》),三心二意的众狙、羽化成蝶的庄周(《齐物论》),巧手为锯的梓庆、自不量力的蝗螂(《达生》),啄饮自如的泽雉、“技进乎道”的庖丁(《养生主》)等等。这些遍及自然万物的丰富艺术形象,通过具象的诗意表达,以一种貌似简单、漫不经心的对话和喻示,向世人启示了形而上的生命本真的自由存在。在庄子这里,抽象的哲思与具体的艺术形象达到了完美的融合,人们在诗意的徜徉和无限的想象中一步一步的叩问生命的真谛,更彰显了“形象大于思想”的庄子式的智慧和高明之处。其次,表现在其对哲学概念的生命化与境界化展现。在《庄子》一书中,不仅深奥的思辨理论和玄虚的思想义旨是借助寓言的形式传达出来的,就连一些本来是十分抽象、极具概括力的概念和范畴,也能用文学的笔法把它们描绘成具有丰富思想感情、富有生命活力和灵动感的人与物,从而使抽象的概念获得了生命化的展现。[2]在这方面最富有代表性意义的是在庄子对其处于核心要义的“道”这一范畴的一系列探讨和描述。在《知北游》一篇中,庄子借助于“无知”、“无能”、“去言”、“去为”、“太虚”等形象的词语,指出了“道”的玄乎性——高深莫测,不可言说。通过生活中普通化的语词,“在蝼蚁”、“在瓦甓”、“在稊稗”、“在屎溺”的形象化譬喻,又暗示了道的普遍共通性,它生活在自然万物之中,给人形象生动之感。在《大宗师》和《齐物论》中,庄子又采用拟人的笔法,将一个本来是冰冷枯燥的哲学概念描绘成一个充满神奇功能、富有人性甚至神性的生命个体。如以“真宰”、“真君”、“造化”、“神”、“宗师”等富有形象性和人格化的称谓来指称“道”的内涵和本质,以“圣人”、“真人”、“神人”、“至人”等人化名词来称谓具体化的“道”,以及“体道”和“达道”的过程。同时,庄子让一些近乎“道”的概念相互对话,进一步澄清“道”的本质,在《知北游》中,庄子让“泰清”、“无穷”、“无为”、“无始”等互相诘问;在《盗跖》中,让“无足”和“知和”进行争辩,《齐物论》中“罔两问景”的例子都是把哲学概念拟人化,从而使其带上鲜明的生命体悟色彩。中国文学批评中就有很多把文学概念和范畴人化或拟人化的例子,如形、气、神、筋、骨、主脑、童心、首联、尾联等,这种契合多少反映了先秦诸子的言说方式对批评文体的影响。以《庄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文献,常常表现出以自然喻人事和由自然到人事的叙述模式和过程。前文庄子对生命哲思的诗性言说、对哲学概念的生命化处理都是这种隐喻、类比手法的具体运用,又如古人常以“水”为意象,来隐喻人类社会中的现实情况,“水”意象在各诸子散文中都有体现。“中国早期哲人总是对水沉思冥想,因为他们假定,由水的各种现象传达出来的规律原则亦适用于整个宇宙。”[3]P63这种由自然到人事和以自然喻人事的致思路径是东方天人合一宇宙观的体现,往往归因于中国文化之根《周易》大生命宇宙观的深刻影响。《周易》把天地看作生命的来源,认为万物产生于天地,人类则产生于万物,因此,人和天地万物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周易》六十四卦作的每一卦不过是有机整体中的一个要素,却同时包含着人和自然界的两个方面,二者不仅是同构对应的,而且是统一的。如乾卦,从初爻到六爻,客观地说,是讲“龙”的活动状态,表现自然界的生命运动;主观地说,则指出“君子”所应遵循的生命原则。二者表现了同一个生命过程。这种寓意或隐含的意义,说明人和自然界的生命过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具有诗性化、文学化、生命化的中国文学批评的撰写也深受这种大宇宙生命观的影响,并常常表现出自然与人事互相比譬的叙述模式和思维方式。如韩愈《答李翊书》云:“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4]P245气运行的形态、性质推导出诗歌创作的道理。宋代苏氏父子以《易经》的“涣卦”理论为指导,推崇行云流水,文章天成。宋代苏洵在《仲兄字文甫说》一文中说:“风行水上‘涣’。此亦天下之至文也。然而此二物者,岂有求乎文哉?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是其为文也,非水之文也,非风之文也。二物者非能为文,而不能不为文也,物之相使而文出于其间也,故此天下之至文也。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为文;刻镂组绣,非不文矣,而不可与论乎自然,故天下之无营而文生者,唯水与风而已。”[5]P528-529苏轼对此深有同感:“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6]P2069[7]P2作文如“风行水上”,自然而然,不期而遇,方为“至文”。这不仅是比喻或类推,而且是直接以天地万物的自然运行之理,向艺术创作提出相应的法则和要求,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应符合自然自身的状貌和自然所蕴含的规律,也就是“合乎自然”。这里,文学与万物齐一,文学性与自然性无二,艺术本体与大宇宙生命本体融通。
三、古代批评家的选择与接受
艺术作品中艺术内涵
黑格尔曾经讲过:“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黑格尔认为,任何艺术作品都要通过媒介,如色彩、线条、音响、动作、文字等来表现,通过整体的艺术形象,来“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
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还有很多艺术家、美学家有着类似的观点。“艺术乃是有意味的形式”这个在世界美学界广为流传的观点,是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家、当代西方形式主义艺术的理论代言人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提出的。贝尔认为:美术时空“艺术品中必定存在着某种特性:离开它,艺术品就不能作为艺术品而存在;有了它,任何作品至少不会一点价值也没有。这是一种什么性质呢?……可做解释的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有意味的形式’。”贝尔强调,这种“形式”是指艺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等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意味”就是被激起的人们的审美情感。在中国美学史上,历代的艺术家、美学家对意蕴这一概念也有过大量精辟的论述。很多中国画论、书论都对艺术作品中“形”与“神”的关系作过全面的阐述。“以形写神”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画思想的精髓与核心。南朝宋画家宗炳主张“神畅”之说,强调山水画创作是画家借助自然形象以抒写意境的一个过程。南朝齐梁间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这成为后世画家、批评家、鉴赏家们所遵循的原则。南朝齐书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提出“神采”论,称“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唐代书法家张怀璀把书法艺术分为“神”、“妙”、“能”三品,认为“风骨神气者居上”。中国的文论、诗论中对意蕴这一概念也有许多论述。晚唐诗人、诗论家司空图注重含蓄蕴藉的韵味与清远醇美的意境,提倡“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讲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他的《二十四诗品》是唐诗艺术高度发展在理论上的一种反映,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南宋诗论家严羽立足于诗“吟咏性情”的基本性质,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进行探讨,主张诗有别才、别趣之说,这也可以说是对司空图美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是他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契丹的时候写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俯仰今古,瞻望未来,深刻地体会到生不逢时、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和悲哀,也更深刻地体会了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在困厄境遇中激愤不平的感情。这首短诗中既没有描写人物形象,也没有描绘生活场景,但却能够千古传诵,赢得无数读者的共鸣,主要是由于它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意蕴。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意蕴有时是含蓄和模糊的,不同的欣赏者解读的含义各不相同。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的四件大理石雕刻《晨》、《暮》、《昼》、《夜》,被保存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美蒂奇教堂内。关于这四件雕刻作品的真正含义有许多种说法,各种说法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相比之下,或许米开朗基罗的学生、著名美术史家瓦萨里的解释更有说服力。瓦萨里认为,这四件雕刻作品寓意深刻,雕塑构图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感,人物辗转反侧,显得忧心忡忡,似乎是为世事所扰,既象征着光阴的流逝,也代表着受时辰支配的生与死的命运。雕塑体现出的正是米开朗基罗心灵深处真实写照,蕴含着米开朗基罗对人生、对历史、对社会的深刻思索。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现代诗人艾略特于1922年发表的长诗《荒原》,描写了西方现代社会极度的精神危机,被视为象征主义诗歌的里程碑。这首诗以“一位少年英雄寻找圣杯”的宗教传说及大量典故为纬,以“荒原”、“水”、“火”等一系列鲜明的意象为经,编织了一幅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生活的画面,表达了西方传统文明遭遇的危机和人们普遍存在的失望情绪。全诗始终采用象征主义表现手法,既没有对客观事物的描绘,甚至也没有主观感情的抒发,只是把诗人的所有感觉和情绪化成意象来贯穿全诗。在诗中,失去宗教信仰的欧洲成了“荒原”,无节制的情绪成了燃烧的“火”,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的关系成了“对弈”,社会的丑恶和腐败成了“尸首”,等等。而且,诗中许多意象是被扭曲了的,以此来表现诗人在荒诞社会里的荒诞情绪。这首诗实际上包含着好几个层次,从对西方社会现实的否定,发展到对人类文化和文明价值的怀疑,直到对人类存在意义的诘难。该诗因大量采用典故和象征,而非常晦涩难读。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意蕴是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境界,只有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完整领悟和体味才能把握其内在意蕴。人们可以诠释它,却无法穷尽它。歌德的诗剧《浮士德》是德国文学最杰出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不朽的名著,作者花费近6O年时间才将其最终完成。故事取材于德国中世纪的民间传说,以德国和欧洲18世纪到19世纪的社会现实为背景,剧本通过书斋、爱情、宫廷、梦幻等方面的场景,展示了浮士德在学业、感情、仕途、艺术多方面追求不息的历程。这部作品具有非常复杂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意蕴,l0。多年来,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曾经对它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写出了上百部专著和无数篇论文,不断探索和发掘深藏在这部作品中的艺术意蕴。有的从时代特征出发,认为这部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先进知识分子为美好理想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有的从作者出发,认为浮士德性格上的深刻矛盾恰恰是歌德本人性格矛盾的深刻体现;有的从结构出发,认为浮士德与魔鬼靡菲斯特的形象对比,体现出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立统一和尖锐斗争;有的从哲学高度来探讨,认为这是一部探索人类前途命运的史诗,在浮士德身上寄托着作者探求人生真谛,探求崇高理想的执著精神。
总之,我们从《浮士德》这部著作可以看到,艺术意蕴往往超越作品自身特定的历史内容,具有更加深刻的精神内涵,需要欣赏者全身心地探究和领悟,它也是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相对于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艺术意蕴并不是在所有的艺术作品中都存在,某些偏重于纪实性或娱乐性的作品,常常就不存在意蕴。艺术语言、艺术形象和艺术意蕴构成了艺术作品的层次,其中每一层次都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和自身的审美价值,或者是艺术作品中突出表现的、生动的艺术语言,或者是鲜明的艺术形象,或者是深邃的艺术意蕴。但是,在艺术创作中,只有这三个层次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才有可能产生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
英译汉研究论文
(1)Shekeepsalargeestablishment.
此句中的“alargeestablishment”是比较抽象的表达方法,其涵盖的意思相当于“aplaceofresidencewithitspossessionsandagroupofservants”,翻译成汉语用比较具体的描述即为“家宅奴仆一应俱全”。这种虚化实意,虚实变通就是建立在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换的基础之上。
英语中用抽象的办法虚说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某些定义很抽象的英语词语在行文中产生了具体的含义,而汉语缺乏对等的虚说,没有对应的传达其具体意思的词汇。另一种是英语中表抽象概念的名词发生可数化,其作用在于表达事物或情况具有该抽象名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特点。这两种抽象说法都要求译者运用形象思维解读原文,依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境,由虚说化到实说,从而挖掘蕴涵在文本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如以下几例:
(2)Itwasaseriouscharge;agirlsobroughtupmustbeadequatelyprovidedfor.
这个担子很重;——由我们来抚养一个姑娘,吃的穿的都得像个样子。
这句译文以普通生活为基础,侧重于生活逻辑,表达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比起译为“……必须充分地提供生活生计”这种笼统而实在、确定含义的表达更容易让人接受,不至于费解。再如:
探索教材艺术美对审美能力提升的作用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特别是作品中的艺术美,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运用美育理论指导学生分析领会,激发审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求,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艺术美语言美想象美意境美
作品的艺术美是指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根据审美规律,借用一定的物质媒介(色彩、声音、线条、形体、语言等)手段和载体把审美心理加以物化的产物。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升华,是美的最高形式。语文教材中有关艺术美的内容很多,它是语文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艺术语言进行语文审美教育,主要是培育对语文中文学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语言的“意象”性特点的把握能力,使学生通过对语言的“意象”把握,接受文学艺术中的审美意识,进而实现审美的心理构建。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美。
一、咀嚼文字,领会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欣赏时只有通过语言这中介,充分调动自身的想象能力,才能将语言符号转化为具体的文学形象。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可以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似浅近,但是最基本的。”叶老明确指出从文字“入手”,而且品析要达到“透彻地了解”的程度。“妻子也是一盏灯。”(《光明日报》),“科技,托起城市的辉煌。”“我们用青春筑丰碑。”“一阵响亮的香味迎着我叫唤。”(约翰·唐《香味》),“雨过树头云气温,风来花底鸟声香。”(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这些语言,虽然不合语法常规,甚至也不符合事理逻辑,但仔细品味却很有美感。按照当代语言学家骆小所教授的观点,这是艺术化的变异语言。正是由对语法的偏离和对逻辑的“违背”,这些语言才产生了无穷的美感力量。这类语言在中学教材中也颇为常见。“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峡》)“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着我优美的思想。论文”(梁小斌《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教育改革呼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语文教师对于学生写作中的“变异”语言切忌错判,以免扼杀学生思维的火花。我们的古人也说过:“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味足。”只有对作家苦心创作的文学作品字斟句酌,反复玩味才能透彻领会其中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