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1 22:06: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艺术理论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互联网艺术理论管理论文
互联网艺术理论是现阶段数码文论的代表。所谓“数码文论”,指的是以数字编码与艺术之关系为重点的理论。早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和一种数”,“美是和谐与比例”。这一派的波里克勒特说:(艺术作品的)“成功要依靠许多数的关系,而任何一个细节都是有意义的。”①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也接触到了“数”对于技能的重要性。《庄子·天道》所载轮扁之言称:“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历史上这类有关“数”与作品或技巧之关系的论述)如徐中玉先生发表于《文学遗产》1980年第3期《苏轼创作思想中的数学观念》一文所提到的),构成了数码文论的早期形态,标志着数码文论发展的第一阶段。进入19世纪之后,有关数字的编码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其里程碑是美国画家莫尔斯所发明的电报码。不仅如此,有关数字的计算技术也引起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英国诗人拜伦之女阿达·洛夫莱斯第一个看到计算机作为艺术工具的潜能。在协助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巴贝奇建造分析机的过程中,她指出:分析机的操作机制可以对数字以外的其他东西起作用,如果对象之间的本质关系可以按计算科学的要求来表达的话。根据和声学与作曲学来定调的声音的本质关系同样如此。因此,分析机有可能谱写、制作音乐的科学篇。数字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代问世以后,对于运用这种新型机器进行艺术创作之经验的总结构成了数码文论的现代形态,亦可称为数码文论发展的第二阶段。互联网在20世纪80年代脱颖而出,迅速进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引发了范围空前广泛的艺术变革。它作为新媒体促进了艺术信息的迁移、艺术手法的创新、艺术经验的积累,从而有助于提炼新的艺术理论范畴。互联网艺术理论伴随着信息科技与艺术实践的互动而不断发展,并从相关学科吸收营养,正在形成自己的相应范畴及特色。由此出现的诸多艺术论著构成了数码文论的当代形态,标志着数码文论发展进入第三阶段。
一、互联网艺术理论来源
在20世纪思想界,互联网艺术理论有三个主要来源:
(一)新媒体的社会探索
自19世纪以来,媒体的革新一直令人瞩目。从整体看,这种革新是电子媒体逐渐取代书面媒体在传播领域的主导地位的过程。若加细察的话,又可发现电子媒体内部不断推陈出新,从电报、传真、广播电视一直到计算机网络,从电子邮件、BBS、QQ到博客、播客以至于各种酝酿中的新的通信服务,简直令人应接不暇。与此相适应,对新媒体社会特性的探索成为理论界的重要议题。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出版《理解媒体》(1964)一书,阐述了电子媒体所具有的非线性特征,并强调电子媒体的应用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整个世界似乎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事实上,互联网所起的正是这种作用。德国著名作家安森伯格《一种媒体理论的要素》(1970),指出媒体隶属于意识产业,其作用是通过使人们接受不公正的社会而使之不朽。他认为:对媒体掉头不顾并非好办法。我们应该致力于建设倾向于行动而非沉思、倾向于现在而非传统的新媒体。它们对待时间的态度与渴望占有、追求永生的资产阶级文化相反。它们不生产任何可以储藏与拍卖的对象,完全摒弃“知识产权”,并对“遗产”加以清算(这两者都是非物质资本)。这种观念与当今追求信息共享的互联网艺术家非常合拍。有“新麦克卢汉”之誉的鲍德里亚基于媒体、仿真及所谓“赛伯闪电战”(cyberblitz)构建其后现代社会学。他阐述了下述主张:后现代的特点是符号的激增。这些符号是由作为仿真机器的媒体生产出来的,其流行的结果是表征与现实关系的倒置。在媒体社会中,激增的符号通过抵消和分解所有的内容消除了意义,瓦解为无意义的“噪音”,这就是所谓“内爆”。媒体迎合大众,投其所好,而大众既不能也不愿生产意义,只需要奇观与娱乐。他对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即信息”作了新的解释,即媒介传播没有任何有意义的所指对象。人类将媒介内化并因此变成了传播网络的终端,由主体变为客体。媒介的发达带来了传播的狂喜,一切秘密、场景、隐私、深度或隐藏的意义都被公诸于众而变得很透明。媒体时代因此以仿真、超现实及诲淫为特征。鲍德里亚的上述论断,为互联网的发展所印证。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英国文化史学者威廉斯对麦克卢汉唯技术决定论倾向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麦氏只谈媒体技术作为原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却不谈媒体技术的产生是诸多社会历史原因起作用的结果;只谈媒体网络如何有效,却不谈控制者的社会意图,对西方社会文化缺乏批判态度。上述论述对于互联网艺术的研究者具有警示作用。他在1972年出版的《电视:技术与文化形式》一书还提出了“流”(flow)这一很有影响的媒体范畴。显然,它有助于人们理解互联网艺术作为信息流的特征。法国思想家德勒兹提出“根茎”、“游牧”等观念,宛然是互联网艺术理论的直接先驱。在互联网艺术领域,有一个取名为“根茎”的网站声名远播,它的命名就受了德勒兹的启迪。此外,还有许多后现代思想家所进行的社会批判在互联网艺术中唤起了共鸣。
(二)新媒体的技术探索
艺术设计论文:互联网艺术理论巡礼
互联网艺术理论是现阶段数码文论的代表。所谓“数码文论”,指的是以数字编码与艺术之关系为重点的理论。早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和一种数”,“美是和谐与比例”。这一派的波里克勒特说:(艺术作品的)“成功要依靠许多数的关系,而任何一个细节都是有意义的。”①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也接触到了“数”对于技能的重要性。《庄子·天道》所载轮扁之言称:“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历史上这类有关“数”与作品或技巧之关系的论述)如徐中玉先生发表于《文学遗产》1980年第3期《苏轼创作思想中的数学观念》一文所提到的),构成了数码文论的早期形态,标志着数码文论发展的第一阶段。进入19世纪之后,有关数字的编码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其里程碑是美国画家莫尔斯所发明的电报码。不仅如此,有关数字的计算技术也引起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英国诗人拜伦之女阿达·洛夫莱斯第一个看到计算机作为艺术工具的潜能。在协助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巴贝奇建造分析机的过程中,她指出:分析机的操作机制可以对数字以外的其他东西起作用,如果对象之间的本质关系可以按计算科学的要求来表达的话。根据和声学与作曲学来定调的声音的本质关系同样如此。因此,分析机有可能谱写、制作音乐的科学篇。数字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代问世以后,对于运用这种新型机器进行艺术创作之经验的总结构成了数码文论的现代形态,亦可称为数码文论发展的第二阶段。互联网在20世纪80年代脱颖而出,迅速进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引发了范围空前广泛的艺术变革。它作为新媒体促进了艺术信息的迁移、艺术手法的创新、艺术经验的积累,从而有助于提炼新的艺术理论范畴。互联网艺术理论伴随着信息科技与艺术实践的互动而不断发展,并从相关学科吸收营养,正在形成自己的相应范畴及特色。由此出现的诸多艺术论著构成了数码文论的当代形态,标志着数码文论发展进入第三阶段。
一、互联网艺术理论来源
在20世纪思想界,互联网艺术理论有三个主要来源:
(一)新媒体的社会探索
自19世纪以来,媒体的革新一直令人瞩目。从整体看,这种革新是电子媒体逐渐取代书面媒体在传播领域的主导地位的过程。若加细察的话,又可发现电子媒体内部不断推陈出新,从电报、传真、广播电视一直到计算机网络,从电子邮件、BBS、QQ到博客、播客以至于各种酝酿中的新的通信服务,简直令人应接不暇。与此相适应,对新媒体社会特性的探索成为理论界的重要议题。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出版《理解媒体》(1964)一书,阐述了电子媒体所具有的非线性特征,并强调电子媒体的应用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整个世界似乎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事实上,互联网所起的正是这种作用。德国著名作家安森伯格《一种媒体理论的要素》(1970),指出媒体隶属于意识产业,其作用是通过使人们接受不公正的社会而使之不朽。他认为:对媒体掉头不顾并非好办法。我们应该致力于建设倾向于行动而非沉思、倾向于现在而非传统的新媒体。它们对待时间的态度与渴望占有、追求永生的资产阶级文化相反。它们不生产任何可以储藏与拍卖的对象,完全摒弃“知识产权”,并对“遗产”加以清算(这两者都是非物质资本)。这种观念与当今追求信息共享的互联网艺术家非常合拍。有“新麦克卢汉”之誉的鲍德里亚基于媒体、仿真及所谓“赛伯闪电战”(cyberblitz)构建其后现代社会学。他阐述了下述主张:后现代的特点是符号的激增。这些符号是由作为仿真机器的媒体生产出来的,其流行的结果是表征与现实关系的倒置。在媒体社会中,激增的符号通过抵消和分解所有的内容消除了意义,瓦解为无意义的“噪音”,这就是所谓“内爆”。媒体迎合大众,投其所好,而大众既不能也不愿生产意义,只需要奇观与娱乐。他对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即信息”作了新的解释,即媒介传播没有任何有意义的所指对象。人类将媒介内化并因此变成了传播网络的终端,由主体变为客体。媒介的发达带来了传播的狂喜,一切秘密、场景、隐私、深度或隐藏的意义都被公诸于众而变得很透明。媒体时代因此以仿真、超现实及诲淫为特征。鲍德里亚的上述论断,为互联网的发展所印证。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英国文化史学者威廉斯对麦克卢汉唯技术决定论倾向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麦氏只谈媒体技术作为原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却不谈媒体技术的产生是诸多社会历史原因起作用的结果;只谈媒体网络如何有效,却不谈控制者的社会意图,对西方社会文化缺乏批判态度。上述论述对于互联网艺术的研究者具有警示作用。他在1972年出版的《电视:技术与文化形式》一书还提出了“流”(flow)这一很有影响的媒体范畴。显然,它有助于人们理解互联网艺术作为信息流的特征。法国思想家德勒兹提出“根茎”、“游牧”等观念,宛然是互联网艺术理论的直接先驱。在互联网艺术领域,有一个取名为“根茎”的网站声名远播,它的命名就受了德勒兹的启迪。此外,还有许多后现代思想家所进行的社会批判在互联网艺术中唤起了共鸣。
(二)新媒体的技术探索
民族影视艺术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描述和分析了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民族文化面临的生存环境,提出了中华民族影视艺术在挑战与机遇中如何发展的一些思考。文章分四个部分:一、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化生存;二、电影电视的国际传播;三、用最现代的语言体现最传统的中国文化;四、民族影视如何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关键词]全球化;多元化;民族文化;民族影视艺术
一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化生存
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全球化,可以说是当代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于全球化问题的讨论,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之一。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伴随着全球化的经济交往与信息传播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在全球化语境下,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因特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关于“地球村”的概念,正在成为现实。尤其是以电视和因特网为主导的传播界正在重构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全球被村庄化,人类被世界化,大众传播媒介深深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
在这种全球化进程中,我们不能不面临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全球化进程中,独具特色的文化能否得到保持?全球文化发展究竟应当“一元”还是“多元”?我们认为,全球化不仅限于经济领域,它也渗透到社会、文化等领域,改变着人类生活与全球面貌。从一定意义上讲,全球化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全球化就是人类社会整体化、互联化、依存化。所谓整体化,是指全球作为同一个整体而存在,世界各国之间的影响日益加强;所谓互联化,是指所有国家和民族在信息交往、经济利益、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普遍相关性;所谓依存化,是指国际合作与协调,对话与协商,已经成为任何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趋同,更不能将其想象为一种“世界大同”的幻想境界。对于文化来讲,更要看到它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既要看到现代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又要看到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文化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世界上不存在超越时空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各具风格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养育了各种文化类型;同一民族又因生活环境的变迁和文化自身的运动规律,在不同历史阶段其文化呈现各异的形态,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前者是文化的民族性(或曰地域性),后者是文化的时代性(或曰阶段性)。文化作为有理性的人类的创造,与人类主观精神的能动作用有着密切关系,但文化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终究不是人的主观精神的随意作品,而只能是各民族在不断适应和改造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显然,由于文化具有民族性的特点,使得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保持文化多元化的态势。
电视艺术理论管理论文
一
关于社会改革深化的时代大潮与电视艺术理论批评与美学建设自身深化的关系问题。
这两者深化的对应关系,即电视艺术理论批评建设与美学的深化应当取决于并对应着整个社会改革大潮的深化,本来是老生常谈的一条原则。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之一,就是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理论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理论的生命在于它或迟或早能指导实践。但是,较长时期以来,无论是文学还是电视艺术领域,每当创作的实践顺应整个社会变革思潮的前进,冲破了现成理论框架的束缚,即现成的理论已经阐释和概括不了新鲜的创作经验,甚至已经证明现成的某种理论指导是有悖于创作的发展时,我们往往不是科学地考虑理论自身应当如何调整、充实和发展,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创作“越了轨”。这种僵化的思维定势不仅妨碍了创作的繁荣,而且也自然损害了理论自身的声誉和尊严。
物极必板。于是创作界有了一种责难理论、甚至排斥理论的呼声,理论界自身似乎也有人提出了一种索性主张建设“与创作实践根本不搭界”的“纯理论”的主张。而日新月异的创作现实,又总是对应着社会变革的历史大潮的,因此这“纯理论”也就自然与社会改革“不搭界”了。
我不否认,文学、电视艺术理论建设尤其是美学建设确实都应有专门人才侧重于对艺术本体进行高层次抽象思维的“纯理论”建设。而我们民族传统的文艺理论之所以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演绎能力都还不够发达,恐怕也多少与我们缺乏这种“纯理论”建设有关。这一点,只消把刘勰的《文心雕龙》、陆机的《文赋》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贺拉斯的《诗艺》作个比较,便看得非常清楚。黑格尔曾指出中国哲学思辨不发达,连孔子的著述也只是“道德箴言”。翻一翻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也可以发现一个发人深思的现象:在中国,代数学很早就很发达,而几何学则不然。这大概是因为代数重在“求算”,而几何则重在“求证”。凡“求算”的都很早就算出来了,如南北朝时代的祖冲之,就早于欧洲人一千多年推算出圆周率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并著有《缀术》、《九章术义注》等书。但凡“求证”的则很晚才证出来,如古希腊就已发现的几何学上的欧几里德定理,我们一直到明朝才由徐光启在《几何原本》中译介过来。这些都足以证明我们民族文化传统中实际存在的这一弱点。说它是弱点,因为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讲,呼吁整个电影理论建设中应有专门人才去从事这种“纯理论”建设,以促进理论思维的深化和提高,自有其合理性和迫切性。
但即使是这种“纯理论”建设,我以为也必须对应整个社会改革深化的大潮,也必须从整个社会改革深化的大潮中自觉汲取动力。从发生论的观点看,无论是文学界还是电影界,新的理论研究思潮和新的批评方法的崛起,从根本上讲,都是既起因于对整个社会改革、开放的时代思潮的观照,又是整个社会改革、开放的时代思潮在审美领域里抽象思维成果的直接体现。试想,没有社会改革、开放的总背景,西方文艺理论批评的一些新鲜思维成果,如阐释学、现象学、符号学和意识形态分析、精神分析方法等等,能引进到我国新时期的文艺理论批评领域里来吗?文学、影视艺术理论批评的日趋细密化、理论化、科学化,是对应着整个社会改革的深化,理论批评自身也随之深化的必然结果。而且,一个国家电视艺术理论批评与美学的建设,无论是实践性强的理论建设还是所谓的抽象性强的“纯理论”建设,都不能脱离这个国家的国情和它的经济实力及文化传统。因此,在我国,理论批评要深化,要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也需要建立自身的尊严和相对独立的品格。但无论如何,文艺理论批评思潮的深化,只有更自觉地对应整个社会变革思潮的深化,并自觉地从中汲取动力,才是有源之流,才能形成浩博之势。
艺术影响管理论文
摘要:
哲学作为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要对作为人类感性最高形式的艺术产生影响,必须通过美学这一中介。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自1750年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首次使用这个概念时,就是用理性的方法来研究感性认识。黑格尔更是干脆将美学称之为“艺术哲学”,明确指出美学在艺术和哲学之间的桥梁作用。由此,要研究康德对艺术的影响就必须首先要研究康德美学的哲学构架。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把他的美学体系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对中西方美学产生深刻影响。本文抓住康德美学作为“桥梁”这个核心,从审美观、自由论和康德美学的哲学架构统一的理论高度,全面阐述了康德关于艺术本质的观点以及康德美学对艺术影响的深广意义和重要价值。
关键词:美学、哲学、艺术、浪漫主义、审美
Abstract
Aestheticsmustbeusedasamediumwhenphilosophyasthesupremeformofhuman’srationneedstoinfluenceartistwhichisthesupremeformofhuman’ssensibility.AesthesticsasthebranchofthephilosophyhasexertedrationalmethodtoresearchsensibitityrecognitionsinceBaumgartenusedthisconceptatthefirsttime.ThenHegelcalledaestheticsasartist’sphilosophysimply,andhepointedoutclearlythataestheticsplayedthebridge/srolebetweenartistandphilosophy.So,wemustresrarchKant’saesthetics’sphilosophyconstructatfirstifwewanttoresearchKant’sinfluenceinartist.KantwhoisthefirstpersoninthefiledofGermanclassicaestheticsbuilthisaestheticssystemonthebaseofsubjectivementalistic.Histheorymakegreatinfluenceinbotheastaestheticsandwest.ThistextcatchsholdofthecoreofKant’saesthetics’smeaningasthebridge.ThenitelaboratesKant’sartistessentialpointandtheimportantmeritfromtheuniformtheoryheightoftastetheory、freedomtheoryandKant’saesthetics’sphilosophyconstruct.
Keyworld:aesthetics、philosophy、artist、romanticism、aesthetics
传媒引导艺术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现代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审美观都能产生重大影响,当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其品位的质疑也与日俱增。那么,大众传媒如何以高品位保证传播质量,如何以软着陆体现人文关怀?本文尝试从平民视角、学者介入、受众参与、表现角度四个方面探讨了大众媒介的引导艺术。高品位软着陆为传媒自身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传媒贴近受众、贴近实际,曲高和“众”。
[关键词]大众媒介;高品位;软着陆
“当荧光屏上彩色的频道信号在统领和占据人们的休闲时光,特别是,这些色彩斑斓的信号正在强悍地剥夺人们读书、思考、交谈或者哪怕是静默的机会与权利时,一个严峻的问题凸现出来,并咄咄逼视着我们这个纷纭骤变的时代:那些华丽的信号究竟给社会心理输送了多少健康生长的维生素和营养?……到底给本来就飘移不定的大众心理灌溉了多少人生的定向、审美的规指、心灵的依靠、信仰的关怀?”①当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高速发展的同时,这种责难和质疑也与日俱增。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媒介与人的关系极为密切,媒介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受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审美观都能产生重大影响。那么,作为社会的公共财产和人类的公益事业,大众传媒如何以高品位保证传播质量,如何以软着陆体现人文关怀?
一、大众传媒应坚持高品位引导
媒体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传播的是精神产品,对文化的发展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精神产品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成员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准。因此,精神产品的生产必须强调社会效益,讲究艺术质量。媒体应在适应大众需要的基础之上,赋予精神产品以积极的社会意义、思想内涵和美学品位,提高受众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品位,使之不断走向文明与高尚。
受众接触媒介是由于他们预期媒介可以帮助他们满足某种需要,而媒介也总是千方百计了解受众在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需要,以便在传播活动中设计或传播符合其需要的新闻信息,从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媒介要贴近受众,重视并满足受众的要求,但是满足受众的要求并不等于“需要至上”,让抽象的受众来操纵媒介。受众的需要是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媒体要注意区别对待,激浊扬清,成为社会肌体的“精神营养师”。
艺术理论论文:分析艺术理论对艺术创作引领作用
本文作者:寻舒珊单位: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理论的重要性艺术创作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是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的、生动的、可感的艺术形象,即实实在在的艺术作品[3]。但一定的艺术创作必然受到思想意识的影响,而且艺术理论对艺术创作活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千百年来数以万计的艺术家与艺术理论家们也不会一直乐此不彼地对艺术创作经验进行总结。同时艺术理论对绘画创作的启发和作品格调的提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古今中外有成就的画家的流芳百世的艺术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反映时代精神,把握时代命脉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前提和基础。艺术作品表现出的是画家的内在精神、文化修养以及对事物深邃的洞察与体会,对生活和社会的认知和感悟。这些世界大师的作品大多都和社会的转折、革新、文化运动和思想革命有关,他们在世界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除了具备高超的绘画技艺之外,普遍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强烈的意识和人文情怀,而这种思想意识与情怀是以学术修养和理论思考为雄厚基础的。因此,掌握艺术理论,可以有效地加强画家的艺术修养,增进画家的学术思考,提升画家的审美水平,进而将自己的艺术思想和人文情怀注入绘画创作之中,最终提升其作品的品位。从根本上说,艺术作品是画家的一面镜子,它折射着画家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从而揭示着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奥秘。
艺术理论对创作的指导作用
印象派是法国19世纪下半期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的迅猛发展,在光学原理和实践的启发下,印象派尤其注重研究外光对物体所产生的稍纵即逝的视觉效果。正是在这一艺术理论的指导下,印象派开创了艺术的先河,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开启了一扇新的天窗。因此,印象派的画家在创作时更为关心的是画面的美感与物象在外光条件下的变换,他们的作品也大多醉心于色彩和光线,并以此来更好地表现其作品的色感和光感,正如莫奈所说“唯一的希望是和自然密切地结合”。这种做法与以前西方绘画理论中注重绘画题材的说教性截然不同。我们不难看出艺术理论的重要性,创作理论决定了创作时的创作方向以及最后的作品表现,它不仅影响画家的个人创作,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影响整个时代艺术的发展走向。艺术理论对创作的指导作用不仅表现在西方,东方同样如此。我国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界就极为活跃,科学文化及文学艺术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这一时期的艺术理论可谓“百家争鸣”,极为丰富,特别是顾恺之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4]。一千多年来,中国山水画并未向两个极端发展,它既不会像自然主义那样照搬对象,也不会漫无目的地玩弄笔墨,而是自始至终沿着形神兼备的道路发展,这充分说明了艺术理论对艺术创作的指导作用[5]。由此可见,艺术理论可以指导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使他们少走弯路。日常创作中或许我们无法确切而精确地感受到理论对创作的指导作用,从而易单纯地认为创作仅仅是对视觉美感的一种描绘,其实不然,理论知识往往内在地支撑着创作者对美感的认识和感悟。艺术创作体现的就是艺术家全部的修养和智慧,艺术家往往是按照“学问要博,生活要广,认识要深,情感要真,立意要新,想象要丰富锐敏,意象要饱含意蕴,形象要栩栩传神”的审美要求和标准进行创作的。因此,艺术的永久生命力就在于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独创性。综上所述,艺术理论对艺术创作的指导作用,可谓体现的淋漓尽致。艺术理论不断的推陈出新引导艺术家创作出赋予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同时在艺术理论的指导下,艺术家才能不断地突破思维的禁锢和固守的疆域,从而创作出一件件精彩绝伦、流传千古的艺术作品。
艺术理论对艺术创作的指导作用
(一)基础理论知识对艺术创作的指导作用早在几千年前艺术的前行者便将发现的绘画规律记录在案,宝贵的基础技术理论对我们进行艺术创作起到了基础指导作用。每一次技术理论上的革新都会给艺术创作领域带来一股变革之风。15世纪以扬•凡•艾克为代表的尼德兰画家发现用油与颜料调和后,画出来的作品色彩鲜艳而充满光感。正是这一技术理论的推广与革新,形成了现今油画的基本雏形,油画作品得以长时间的保存,随后的艺术家在创作中不断探索油画技法都与这一技术理论的推广无法分离。基础理论知识不单对艺术家的创作有启发指导作用,而且在更多的时候它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时参照的基本规律,比如绘画大师达芬奇的艺术创作之路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道理。对艺术与科学等多个门类都有深入研究的伟大人物达芬奇,不仅是一位跨时代的画家,也是位杰出的艺术理论家,他的理论散见于他流传下来的大量笔记与草图中。这些绘画经验的总结与传递,对16世纪后期西方绘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即使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些理论知识对我们的艺术创作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能仅仅只注重画面的形式与趣味,而忽视基本功的训练和理论知识的学习,甚至对传统绘画持怀疑与否定的态度,认为传统的基础理论禁锢了艺术家的创作思维。纵观古今中外的美术史,我们不难发现毕加索、马蒂斯、蒙克等多位西方现代主义大师,都有着扎实的绘画功力,他们都是在充分掌握了绘画的基础技术理论后,再忠于自己的主观意识然后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创作如果离开了基础技术理论的指导,那么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之路终究会黔驴技穷。
艺术理论研究论文
艺术理论研究“要诀”
要诀一:几个重要的词缀一定要牢记在心,而且要活学活用。如:感、度、性等等,因为它们的构词能力极大。像什么危机感、时代感、失落感、短促感、理性度、深刻度、八六年度、乡土性、思辨性、哲理性、观念性、启示性、不可知性,诸如此类。它们只要一贴上某词后面,那文章也顿时高档许多。即使满纸空话,就凭这些儿感、度、性之类,便足以吓唬住一批艺术学子。
要诀二:几句“辩证”的话一定要会说。若能把它们融进血液里,那将受益终身。譬如,“既是什么又不是什么”,“它不是什么的什么”等等。例句如下:我们在进行不是哲学的哲学观念表述;我们在从事不是艺术的艺术活动;或者换句话说,我们所从事的既是艺术又不是艺术;它既是深刻的反思,又并不是反思;它既是思辨的,又不是思辨的。倘若能在这类句型里加上些定语,那效果会更好。如:我们的艺术现论既是思辨的,又不是纯粹的思辨;它是思辨里有非思辨,非思辨里包容着思辨。以此类推地运用。不要怕人家说你讲些废话,实际上没人有耐心读下去。倒是那班虔诚的艺术学子会在这些话下面划上一道道横杠,以示重点深刻。这样一来,作者利收名也收了。
要诀三:本条与要诀二类似,但更有深刻性;即,对一物的定义要用该物的对立物来规定。举例:绘画表层的肤浅性正是它内在深刻性的外在反映;这件作品所具有的朦胧度正展示出它令人回味无穷的明晰度:极度的空虚实质上是内在本质的过于丰富;绘画的本体意义表述在于非表述;厕所是展开了的厨房;等等。一篇文章如果有这些味精点缀,那么这篇文章也就立起来了。编辑不好删,因为思辨度极高;艺术学子们不敢忽略,因为这是精华所在。
要诀四:如果有时间,一定要浏览一些边缘学科或者边外学科的书籍。并不是要读懂它,只要去从中借几个本行没有的新奇古怪词。切记,越古怪越好。如果都被人借完了,就自己造几个。示例:画坛上老、中、青艺术家之间所出现的裂变层,来自于长时间的类似地壳运动和风化作用;他们以同时处在异化、变异及同化的渐近演变反馈系统中,等等。
要诀五:如果碰巧学过A、B、C、那么最好给每段话的几个重要词儿都标上洋文。无论这词原本是土还是洋,也不管它是否在翻译界早有定论,更不要去听那位作文大师怀特的“少用外来词”的忠告,只要能唬住人就径直干吧。举例:中国画(ChineseTraditionalPainting)在目前所面临的危机感(Crisis),就正如筷子(Chopsticks)所遭遇到的、来自西方(Western)的刀(Knife)和叉(Fork)的挑战(Challengt)一样,等等。未曾学过外语的也没关系,去买本《汉英词典》照抄即可。
互联网艺术理论探究论文
互联网艺术理论是现阶段数码文论的代表。所谓“数码文论”,指的是以数字编码与艺术之关系为重点的理论。早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和一种数”,“美是和谐与比例”。这一派的波里克勒特说:(艺术作品的)“成功要依靠许多数的关系,而任何一个细节都是有意义的。”①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也接触到了“数”对于技能的重要性。《庄子·天道》所载轮扁之言称:“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历史上这类有关“数”与作品或技巧之关系的论述)如徐中玉先生发表于《文学遗产》1980年第3期《苏轼创作思想中的数学观念》一文所提到的),构成了数码文论的早期形态,标志着数码文论发展的第一阶段。进入19世纪之后,有关数字的编码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其里程碑是美国画家莫尔斯所发明的电报码。不仅如此,有关数字的计算技术也引起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英国诗人拜伦之女阿达·洛夫莱斯第一个看到计算机作为艺术工具的潜能。在协助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巴贝奇建造分析机的过程中,她指出:分析机的操作机制可以对数字以外的其他东西起作用,如果对象之间的本质关系可以按计算科学的要求来表达的话。根据和声学与作曲学来定调的声音的本质关系同样如此。因此,分析机有可能谱写、制作音乐的科学篇。数字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代问世以后,对于运用这种新型机器进行艺术创作之经验的总结构成了数码文论的现代形态,亦可称为数码文论发展的第二阶段。互联网在20世纪80年代脱颖而出,迅速进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引发了范围空前广泛的艺术变革。它作为新媒体促进了艺术信息的迁移、艺术手法的创新、艺术经验的积累,从而有助于提炼新的艺术理论范畴。互联网艺术理论伴随着信息科技与艺术实践的互动而不断发展,并从相关学科吸收营养,正在形成自己的相应范畴及特色。由此出现的诸多艺术论著构成了数码文论的当代形态,标志着数码文论发展进入第三阶段。
一、互联网艺术理论来源
在20世纪思想界,互联网艺术理论有三个主要来源:
(一)新媒体的社会探索
自19世纪以来,媒体的革新一直令人瞩目。从整体看,这种革新是电子媒体逐渐取代书面媒体在传播领域的主导地位的过程。若加细察的话,又可发现电子媒体内部不断推陈出新,从电报、传真、广播电视一直到计算机网络,从电子邮件、BBS、QQ到博客、播客以至于各种酝酿中的新的通信服务,简直令人应接不暇。与此相适应,对新媒体社会特性的探索成为理论界的重要议题。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出版《理解媒体》(1964)一书,阐述了电子媒体所具有的非线性特征,并强调电子媒体的应用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整个世界似乎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事实上,互联网所起的正是这种作用。德国著名作家安森伯格《一种媒体理论的要素》(1970),指出媒体隶属于意识产业,其作用是通过使人们接受不公正的社会而使之不朽。他认为:对媒体掉头不顾并非好办法。我们应该致力于建设倾向于行动而非沉思、倾向于现在而非传统的新媒体。它们对待时间的态度与渴望占有、追求永生的资产阶级文化相反。它们不生产任何可以储藏与拍卖的对象,完全摒弃“知识产权”,并对“遗产”加以清算(这两者都是非物质资本)。这种观念与当今追求信息共享的互联网艺术家非常合拍。有“新麦克卢汉”之誉的鲍德里亚基于媒体、仿真及所谓“赛伯闪电战”(cyberblitz)构建其后现代社会学。他阐述了下述主张:后现代的特点是符号的激增。这些符号是由作为仿真机器的媒体生产出来的,其流行的结果是表征与现实关系的倒置。在媒体社会中,激增的符号通过抵消和分解所有的内容消除了意义,瓦解为无意义的“噪音”,这就是所谓“内爆”。媒体迎合大众,投其所好,而大众既不能也不愿生产意义,只需要奇观与娱乐。他对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即信息”作了新的解释,即媒介传播没有任何有意义的所指对象。人类将媒介内化并因此变成了传播网络的终端,由主体变为客体。媒介的发达带来了传播的狂喜,一切秘密、场景、隐私、深度或隐藏的意义都被公诸于众而变得很透明。媒体时代因此以仿真、超现实及诲淫为特征。鲍德里亚的上述论断,为互联网的发展所印证。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英国文化史学者威廉斯对麦克卢汉唯技术决定论倾向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麦氏只谈媒体技术作为原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却不谈媒体技术的产生是诸多社会历史原因起作用的结果;只谈媒体网络如何有效,却不谈控制者的社会意图,对西方社会文化缺乏批判态度。上述论述对于互联网艺术的研究者具有警示作用。他在1972年出版的《电视:技术与文化形式》一书还提出了“流”(flow)这一很有影响的媒体范畴。显然,它有助于人们理解互联网艺术作为信息流的特征。法国思想家德勒兹提出“根茎”、“游牧”等观念,宛然是互联网艺术理论的直接先驱。在互联网艺术领域,有一个取名为“根茎”的网站声名远播,它的命名就受了德勒兹的启迪。此外,还有许多后现代思想家所进行的社会批判在互联网艺术中唤起了共鸣。
(二)新媒体的技术探索
互联网艺术理论研究论文
互联网艺术理论是现阶段数码文论的代表。所谓“数码文论”,指的是以数字编码与艺术之关系为重点的理论。早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和一种数”,“美是和谐与比例”。这一派的波里克勒特说:(艺术作品的)“成功要依靠许多数的关系,而任何一个细节都是有意义的。”①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也接触到了“数”对于技能的重要性。《庄子·天道》所载轮扁之言称:“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历史上这类有关“数”与作品或技巧之关系的论述)如徐中玉先生发表于《文学遗产》1980年第3期《苏轼创作思想中的数学观念》一文所提到的),构成了数码文论的早期形态,标志着数码文论发展的第一阶段。进入19世纪之后,有关数字的编码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其里程碑是美国画家莫尔斯所发明的电报码。不仅如此,有关数字的计算技术也引起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英国诗人拜伦之女阿达·洛夫莱斯第一个看到计算机作为艺术工具的潜能。在协助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巴贝奇建造分析机的过程中,她指出:分析机的操作机制可以对数字以外的其他东西起作用,如果对象之间的本质关系可以按计算科学的要求来表达的话。根据和声学与作曲学来定调的声音的本质关系同样如此。因此,分析机有可能谱写、制作音乐的科学篇。数字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代问世以后,对于运用这种新型机器进行艺术创作之经验的总结构成了数码文论的现代形态,亦可称为数码文论发展的第二阶段。互联网在20世纪80年代脱颖而出,迅速进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引发了范围空前广泛的艺术变革。它作为新媒体促进了艺术信息的迁移、艺术手法的创新、艺术经验的积累,从而有助于提炼新的艺术理论范畴。互联网艺术理论伴随着信息科技与艺术实践的互动而不断发展,并从相关学科吸收营养,正在形成自己的相应范畴及特色。由此出现的诸多艺术论著构成了数码文论的当代形态,标志着数码文论发展进入第三阶段。
一、互联网艺术理论来源
在20世纪思想界,互联网艺术理论有三个主要来源:
(一)新媒体的社会探索
自19世纪以来,媒体的革新一直令人瞩目。从整体看,这种革新是电子媒体逐渐取代书面媒体在传播领域的主导地位的过程。若加细察的话,又可发现电子媒体内部不断推陈出新,从电报、传真、广播电视一直到计算机网络,从电子邮件、BBS、QQ到博客、播客以至于各种酝酿中的新的通信服务,简直令人应接不暇。与此相适应,对新媒体社会特性的探索成为理论界的重要议题。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出版《理解媒体》(1964)一书,阐述了电子媒体所具有的非线性特征,并强调电子媒体的应用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整个世界似乎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事实上,互联网所起的正是这种作用。德国著名作家安森伯格《一种媒体理论的要素》(1970),指出媒体隶属于意识产业,其作用是通过使人们接受不公正的社会而使之不朽。他认为:对媒体掉头不顾并非好办法。我们应该致力于建设倾向于行动而非沉思、倾向于现在而非传统的新媒体。它们对待时间的态度与渴望占有、追求永生的资产阶级文化相反。它们不生产任何可以储藏与拍卖的对象,完全摒弃“知识产权”,并对“遗产”加以清算(这两者都是非物质资本)。这种观念与当今追求信息共享的互联网艺术家非常合拍。有“新麦克卢汉”之誉的鲍德里亚基于媒体、仿真及所谓“赛伯闪电战”(cyberblitz)构建其后现代社会学。他阐述了下述主张:后现代的特点是符号的激增。这些符号是由作为仿真机器的媒体生产出来的,其流行的结果是表征与现实关系的倒置。在媒体社会中,激增的符号通过抵消和分解所有的内容消除了意义,瓦解为无意义的“噪音”,这就是所谓“内爆”。媒体迎合大众,投其所好,而大众既不能也不愿生产意义,只需要奇观与娱乐。他对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即信息”作了新的解释,即媒介传播没有任何有意义的所指对象。人类将媒介内化并因此变成了传播网络的终端,由主体变为客体。媒介的发达带来了传播的狂喜,一切秘密、场景、隐私、深度或隐藏的意义都被公诸于众而变得很透明。媒体时代因此以仿真、超现实及诲淫为特征。鲍德里亚的上述论断,为互联网的发展所印证。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英国文化史学者威廉斯对麦克卢汉唯技术决定论倾向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麦氏只谈媒体技术作为原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却不谈媒体技术的产生是诸多社会历史原因起作用的结果;只谈媒体网络如何有效,却不谈控制者的社会意图,对西方社会文化缺乏批判态度。上述论述对于互联网艺术的研究者具有警示作用。他在1972年出版的《电视:技术与文化形式》一书还提出了“流”(flow)这一很有影响的媒体范畴。显然,它有助于人们理解互联网艺术作为信息流的特征。法国思想家德勒兹提出“根茎”、“游牧”等观念,宛然是互联网艺术理论的直接先驱。在互联网艺术领域,有一个取名为“根茎”的网站声名远播,它的命名就受了德勒兹的启迪。此外,还有许多后现代思想家所进行的社会批判在互联网艺术中唤起了共鸣。
(二)新媒体的技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