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4 05:46: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艺术教育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艺术教育管理

中专艺术教育管理强化策略

一、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专学生的艺术教育无论在阅历、知识结构方面都与一些高等院校的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学生普遍存在对艺术认识的缺乏,不能完全理解艺术的内在含义与最高境界,艺术对社会、人类的功能不仅仅是具有娱乐的作用,还有审美认知和审美教育的作用,艺术具有人文本性,可以让人实现由自然状态向文明状态的转变。要成为文明的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艺术的教育也尤为重要,艺术欣赏可以使人心情愉快,据心理学研究,愉快的心情可以为复杂繁重的脑力劳动提供保障。好的艺术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含着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的源泉。

二、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艺术管理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计算机正逐步进入课堂教学领域,使我们的教育由过去的单一化走向生动化、形象化。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一教学方式在艺术教育课堂体现得尤为突出,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据有关数据报道,人类获取的信息80%来自视觉,10%来自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加起来占10%,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艺术信息,比单一听老师授课效果更好。中专艺术学习培养的是艺术专业人才,随着社会对艺术各方面人才的需求,中专艺术教育管理要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储备人才。

作者:白洁工作单位: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查看全文

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析

一、高师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的“通识”培养

在“通识”培养方面,主要是指高师院校为帮助学生顺利成为“社会人”所应该进行的各种基本思想政治教育,如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高师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具有当代中国大学生身上普遍体现出的时代性特点,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应遵循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普遍原则和总体要求。具体做法: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最终通过这些教育,培养出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二、高师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个性”发展方面,主要是指高师院校必须根据艺术专业学生独有的个性特征,在“通识”培养的基础上,作出新的调整,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真正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在“个性”发展方面应主要从以下五个角度入手着力构建综合性、开放式的高师院校艺术专业学生育人模式,将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以专业教育为基本载体、以实践教育为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使艺术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1.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个性化管理育人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普遍增强,“更加注重自我的全面发展”〔1〕,这种趋势在高师院校艺术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对比中则显得更加突出。高师院校艺术专业要给学生一定的可以施展才华及创作的时间与空间,管理上应以疏导为主,与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在具体管理中,要科学地把握“严”和“宽”的关系,在制度上不宜有过细、过高的要求,制度一旦确定就应严格执行;在思想教育方法上,要以说服引导为主,要充分考虑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因素,以正面引导为主,避免采用以堵为主的工作方式,发挥存在于学生中积极向上的个性因素并充分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此外,把握好学生工作的“快”与“慢”,对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做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对一些新问题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把握好处理问题的节奏。

查看全文

艺术学校教育管理策略探讨

在艺术学校教育中,培养专业性艺术人才是艺术学校的主要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这对于艺术学校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艺术学校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将新的管理手段应用其中,促进艺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笔者将分别从:艺术学校开展教育管理的重要性、艺术学校学生特点分析、艺术学校教育管理现状、促进艺术学校教育管理的有效策略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艺术学校开展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学校作为培养和塑造人才的重要场所,学校的管理观念不仅会影响学校的管理水平,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未来的发展,尤其是艺术学校,注重培养艺术类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难免会疏忽,从而导致学校教育管理效率难以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学校必须充分转变自身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以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估制度保障艺术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进步。学校的管理观念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水平,艺术学校转变学校管理观念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管理与学校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学校管理观念和管理水平落后,学校也不可能有长远的发展。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引进新的管理方法与管理理念,使学校的教学和管理能够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保障艺术专业学生能够在这种新的管理环境下不断提升自我,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艺术学校学生特点分析

(一)文化课的知识比较薄弱

由于学习艺术的学生将大量的时间都花在艺术方面,例如:艺术专业的学生,他们为了能够顺利的进入大学学习而采取突击式的学习,学生入校时的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比如有的学生从几岁起就开始学习音乐,有的同学加入高中后才开始学习,还有一些则是为了应付高考而突击学习,没有得到较为系统的知识学习,从而导致他们的文化知识比较薄弱;除此之外,有的学生在初高中阶段评估自己的成绩难以进入大学,因此他们就开始寻找新的路径,学习艺术就是其中的一种选择,由此他们把大量的精力与时间都用在艺术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上,由此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减少,所以文化知识水平的薄弱就不可避免了。

查看全文

影视艺术教育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影视艺术教育是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中国高校本科教育与时俱进的一个侧面和缩影。随着高校专业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影视艺术专业在全国各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综观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其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伴随着“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也越来越显突出,促使我们分析影视教育教学存在的“疾症”,探寻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和教学规律,思考影视艺术教育和教学的未来模式。

【摘要题】学术平台

【关键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建构/教学模式

【正文】

影视艺术教育是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新时期中国高校本科教育与时俱进的一个侧面和缩影。随着高校专业的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影视艺术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综观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其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伴随着“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也越来越显突出,促使影视教育者去分析“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背后所存在的“疾症”,去探寻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和教学规律,去思考影视艺术教育和教学的未来模式。因为,今天的影视教育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下一个时期中国影视娱乐和影视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直面今日中国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探寻影视教学的规律,建构影视艺术教学模式,是影视艺术教育者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现状分析

查看全文

影视艺术教育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影视艺术教育是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中国高校本科教育与时俱进的一个侧面和缩影。随着高校专业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影视艺术专业在全国各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综观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其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伴随着“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也越来越显突出,促使我们分析影视教育教学存在的“疾症”,探寻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和教学规律,思考影视艺术教育和教学的未来模式。

【摘要题】学术平台

【关键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建构/教学模式

【正文】

影视艺术教育是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新时期中国高校本科教育与时俱进的一个侧面和缩影。随着高校专业的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影视艺术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综观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其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伴随着“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也越来越显突出,促使影视教育者去分析“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背后所存在的“疾症”,去探寻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和教学规律,去思考影视艺术教育和教学的未来模式。因为,今天的影视教育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下一个时期中国影视娱乐和影视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直面今日中国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探寻影视教学的规律,建构影视艺术教学模式,是影视艺术教育者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现状分析

查看全文

艺术设计教育管理论文

引言

如同所有的理论总是滞后于实践一样,艺术设计教育也总是落后于现代设计的实践。这一点在中国现在的艺术设计教育中,表现得更为突出。重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一方面,迅速崛起的经济建设高潮,一浪高过一浪,信息时代的产业更替几乎冲击着一切领域。在中国植根的现代艺术设计,

一方面,迅速崛起的经济建设高潮,一浪高过一浪,信息时代的产业更替几乎冲击着一切领域。在中国植根的现代艺术设计,不得不仓促上阵,以非常不成熟的理论与实践,迎接着信息时代快节奏产业革命的挑战,为中国的产业化提供着力不从心的服务。

另一方面,信息时代对现代设计人才需求的高起点,批量化,又逼迫着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尽快为社会提供着必须的现代设计人才。这一点可以从现阶段中国高等院校遍地开花式地开设艺术与设计学科看得真真切切。

再一方面,中国现实的艺术设计教育状况,又十分令人难以满意,社会,或者说市场不能满意,业内不能满意。社会不满意,主要是人才数量和质量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业内不满意,最核心的就是没有一个基本可以成为指导思想的设计教育理论,教育的方向还无法清晰透彻,教学方法还不能适应设计教学实践的需要。甚至可以说,仅仅有二十几年历史的中国现代艺术设计,还拿不出一个自己满意,社会满意,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反映到教育实践中,就是艺术设计教学的无序,师资队伍的不整,教材取用的随意,教学方法的陈旧,招生制度的落后。反映到社会上,就是学生因受教学校的不同,专业水平、职业素质、工作能力等等,有着极大的差异。

查看全文

艺术类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艺术类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上具有鲜明的特征。针对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应该始终本着“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紧密结合学生专业学习实际,总体规划统筹,不断探索尝试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和艺术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一、艺术类大学生教育管理面临挑战

众所周知,随着市场经济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在二十年间,全国的大中专院校,既有综合类大学也有专业类大学,既有文史类院校也有理工类院校,既有公办类院校也有民办类院校都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开始大量招收艺术类学生,不仅如此,还催生了庞大的艺考培训产业链。“艺考热”以及产业链的形成无疑给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了严重挑战。笔者在从事辅导员一线四年的工作基础上,在与艺术类学生接触四年的经历中,归纳总结出当前艺术类大学生教育管理主要面临的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素质整体偏低,教育管理难度加大

传统意义上,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主要来源于中学阶段或中专类学校在艺术方面有一定特长的学生。但是随着片面追求升学率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在大扩招背景下,出现了很多被艺考学生,主要集中在文化课不好,参加高考被正常录取基本无望的学生。他们通过艺考途径,可以在同等条件下录取到更高批次的高校,也可以经过艺术培训获取艺术素养,因此受到了大量家长的推捧。由于通过这种形式选拔上来的艺术类大学生大都不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而是因为文化课差,没有其他更好的出路而被迫选择艺考。对于这类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没有了升学压力,加上目标不明确,定位不清晰,很容易出现无所事事,学风涣散,混文凭等现象,教育管理的难度和复杂度可想而知。

(二)个性突出,思想活跃,教育管理对象复杂

查看全文

农林高校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的透析

摘要: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难点问题,而这一问题在农林院校中更为突出。艺术类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成为高校教育管理上的一个难题,是艺术类学生自身的问题,还是我们认识的问题?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本文分析总结农林院校艺术类大学生的独有特点,剖析了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对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新思路。

关键词:农林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教育管理;新思路

艺术类学生是当代大学生中极具鲜明个性的一个群体,个性鲜明也就意味着在教育管理中会出现很多的特殊问题,“他们比较难管”成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一个共同认识。如何提高农林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管理工作水平,变难管为易管,笔者认为必须充分研究其个性特点,把握他们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的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才能趋利避害,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一、农林类高校艺术生的特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艺术教育也逐渐呈现从艺术精英殿堂走向普及化、大众化,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数十家重点农林院校都增设了艺术类专业。总体而言,与艺术专业院校相比,农林院校学生相比处于弱势地位。

(一)农林院校专业性不强,学生缺乏归属感和成就感。

查看全文

农林院校艺术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艺术类学生是当代大学生中极具鲜明个性的一个群体,个性鲜明也就意味着在教育管理中会出现很多的特殊问题,“他们比较难管”成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一个共同认识。如何提高农林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管理工作水平,变难管为易管,笔者认为必须充分研究其个性特点,把握他们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的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才能趋利避害,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一、农林类高校艺术生的特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艺术教育也逐渐呈现从艺术精英殿堂走向普及化、大众化,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数十家重点农林院校都增设了艺术类专业。总体而言,与艺术专业院校相比,农林院校学生相比处于弱势地位。

(一)农林院校专业性不强,学生缺乏归属感和成就感。

在经济利益驱动和社会升学压力下,艺术类考生急剧增加,加上许多学校原本并不具备过硬的师资力量和艺术教育氛围,使得本就薄弱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科研水平令人担忧。在农林高校,不论是硬件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还是文化氛围,都偏重于农理类,艺术专业在这里往往显得不够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也不尽合理,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实力都显薄弱。另外,公众对于农林院校开设艺术专业存有认识偏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学生自然而然觉得在这里很难找到实至名归的归属感,难以得到高水平的培养和训练。

(二)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心理压力更大。

查看全文

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方式探索

摘要:新形势下艺术类学生的总体现状和突出特点,以及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艺术类学生在大学期间存在大学生的普遍问题,也有其专业特点影响的个别问题。针对目前艺术类学生的总体现状,本文通过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总结对策三个步骤,探索新形势下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方式。

关键词:艺术类;教育管理;对策

一、新形势下艺术类学生的现状和特点

(一)艺术类学生错误放大了“大学生时间自由”的概念。考入大学之前,很多同学被老师灌输大学生活是如何美好,用以鞭策高中生们努力学习,以及周围已经考上大学的亲戚朋友们的影响,让还未踏入大学校门的他们对大学报以美好的期望,甚至把大学的学习生活理想化,以为上了大学就轻松了,把大学生活想象的很自由。大学的学习生活比起高中的学习压力,其方式和力度都有所不同,但是不代表大学就是没有压力,自由轻松的。大学的学习生活只是在形式上有所转变,可供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更灵活了,但这更需要大学生合理安排和规划时间。但现实情况却是大一新生刚刚踏入大学校门,都有一种想要放松的状态,有一部分同学甚至把大学想象成“学习自由”的地方,有些课不喜欢、不想上,就选择旷课,并且旷课的理由也冠冕堂皇,因为老师课上的不好,不愿意听等等。所以如果管理不当,这种偶然现象就会变成长期现象,个别现象就会引发普遍现象。(二)缺少规划,没有具体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缺少规划,没有目标,是现在艺术类大学生的普遍现象。一小部分班干部和学生会的成员,在短期内给自己制定规划,但对未来依然表示茫然。大部分同学是按部就班上课下课,上课以外的时间基本上是无规划状态。这中间又被分为两个方向的无规划状态,一是想要规划,但缺少相应的指导,不知如何规划,二是根本不想规划,认识不到设立目标和规划对未来的影响,对未来没有丝毫的想法。大学期间,课余时间如何安排,在校期间如何做好规划,给自己设定一个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等,对现在的艺术类学生来说是必要的,影响未来就业和个人的长远发展。(三)注重专业技能学习,缺少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的积累。艺术类学生在专业技能上有其突出的一面,但是在理论学习和文化知识积累方面有所欠缺。由于艺术生自身的局限性,一是专业技能学习占用大量时间,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积累理论和文化知识,二是对理论和文化知识的不重视,认为专业技能更为重要等片面认识影响的作用,导致了理论和文化知识的缺乏。此外,由于理论和文化知识本身枯燥的客观原因,也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理论和文化知识。所以,虽然其专业技能突出,但由于理论认识不足,在专业发展上只会玩弄技巧,停留于表面,也因为文化知识不够,作品内容不够深刻。所以理论和文化知识反过来影响艺术类学生的整体能力的提升,知识面的狭窄限制了其专业的长远发展。

二、针对以上艺术类学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1.艺术类学生本身固有特点的局限性。艺术类学生注重自我、个性张扬,想象力丰富、富有创造力,这也意味着他们更加追求自由的学习生活模式,缺少集体荣誉感,对时间缺少合理规划,对待事物能够注意细节部分,但大局观不够,导致他们不能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对未来缺少长远的规划。2.被动学习,主动性不强。从小学到高中,学生们的学习模式和目标都是被建立的,所以到了大学阶段,思维和习惯依然难以转变,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大学阶段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突然转变,这个阶段,学生应该逐步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由被动型学习方式向主动型学习方式转变。3.高考对艺术类学生学习倾向的影响。高考政策对艺术类学生的要求,决定了艺术类学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专业技能上,高考对其文化成绩的要求比普通文化生要低很多,这决定了艺术类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相对不足,这导致进入大学之后艺术类学生对理论和文化知识普遍不重视。(二)客观原因。1.艺术学院长期形成的不良风气的影响。艺术学院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专业课上课形式更加灵活多变,空余时间较多等多方面原因,导致艺术学院最终给同学和老师们的直观感受是——松散,而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比如创作课或者绘画课,同学们上课并不是一人一座,而是在画室找到合适自己的角度进行创作或者练习,课上同学可以自由走动,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或者找老师沟通问题,再或者出去洗刷工具等一系列活动。所以,长此以往,艺术学院一些自律性不强的同学,会因为艺术生上课形式的特殊性,找机会放松自己。艺术类学生上课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养成不良习惯,长此以往,没有好的方式方法对此加以制止,艺术学院的学习风气就渐渐形成。2.针对规划和学习缺少相应的教育和指导。艺术类学生的课程主要由公共课和专业课组成,此类课程并不涉及对于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以及毕业后的规划问题,虽然大四阶段安排就业指导课,但课程设置的时间不针对大学期间的合理规划问题,更多的是对毕业期间就业流程的指导。所以,大学期间在学习的合理规划方面,缺少相应的指导,许多同学没有规划意识,不能合理的安排大学课余时间。对艺术类大学生来说,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的象牙塔内是不够的,专业以外的认识需要大学期间多了解多积累。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和未来规划,如何把所学内容输出,进行有效转换的学与用,一方面解决了大学生不能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自律性差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形成良好的内动力循环,减少学生管理中学生难管理等问题。3.理论课本身枯燥,难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艺术类学生理论课程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因为理论知识涉及面广,时间维度大,内容跨度宽,概念性强等特点,使得学生难以进入理论知识的学习状态中去。加之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短期内不能明显看到成效,和专业技能相比,专业技能不仅可以看到明显的变化或进步,而且只要努力都可以通过努力收获实实在在的作品。理论知识的枯燥,以及和专业技能学习的对比,导致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和学习不足,长期以来不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