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创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04:52: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艺术教育创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艺术专业的创业教育探究
1艺术设计专业的创业教育探索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提出了关于“加强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推进国际国内职业教育创业教育研究、建设与改革,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¹从理论上讲,创业教育不能脱离高职专业建设提供的一般发展水平和条件而单独进行。同时,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渗透至高职专业建设中,也为专业、课程的深人发展提供来了内驱动力。(l)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结合业已成熟的“工作室”º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创新素质高”的原则,将创业教育融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重新构建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会设计、懂施工、能管理”的高技能创业型人才。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完本专业职业基础和职业技术课,形成专业技能;第二阶段重设计及工艺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方向,进人相应的工作室学习。从纂种意义上说,工作室就是一家企业,学生进人“工作室”就意味着开始了创业准备,为学生准备创业提供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素质等要素的储备,将专业学习、就业和创业准备三者紧密结合。(2)专业课程中融人创业课程。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在夯实职业基础课模块、技术专业课基础上,突出把创造思维引人到专业课教学思想中,偏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综合课程中增设了选修课,如创业人门、创业计划发展、创业融资、小企业管理、创业政策等,旨在将专业技能、经营管理能力、综合性能力等融合为一。创业的实践性决定了它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课程,艺术设计专业的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以课堂训练和项目驱动为主。课堂训练以培养学生对职业基础理论和技术能力的理解和掌握为目的,形成良好的造型和表现能力。项目驱动以技术专业课和艺术专业课中的专题训练为主,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分析表达能力。以包装设计课程为例,我们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相互模拟客户与设计师进行项目训练,分析有缺陷的旧项目,并重新设计。第一步:工作室导师布置多项不同的任务或课题供学生选择,或者学生通过自己选择课题、设计方案;在主题及研究方向确定好之后,学生自己搜集、整理相关资料;通过目标分析,明确所需信息,了解获取信息的渠道,列出信息资源的优先顺序,提取有用的信息。形成有效设计思路。第二步:学生把自己的设计思路,用虚拟或实物的形式呈现出来。第三步:学生通过主题演讲、提案阐述等形式,在导师和其他同学面前进行讲述。第四步:学生在阐述之后,就自己的疑问向导师及其他同学寻求答案与帮助,就其他同学的疑问进行解答,大家共同讨论与分析,形成有效意见。第五步:项目修改与再设计。这种以实践为主、模拟市场的项目教学方式让学生很好的体验到将来设计岗位要求与创业环境,解决了以往学而不用,学而无用的教育尴尬,使创业教育真正融人到专业教学中。(3)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工作室的教学方式从原先的以导师布置任务、集中讲解知识为主的授课模式,改变为“理论+市场+实践”的教学新模式,重视实训,强化与市场的结合。还是以工作室的包装设计课程为例。首先在理论学习阶段就强调包装设计知识的市场性。其次在包装技术技能学习中强化与市场的结合,在对包装工艺的流程制作上,组织学生集体去参观印刷厂,由印刷厂的师傅讲解整个流程,让他们很直观地了解纸张包装成品的制作等。再次在项目实训中也非常强调与市场的结合,要求学生有条件的和企业合作,确定要开发的包装产品,进行市场调研,分析产品,分析同类产品,由学生提出几个设计方案,通过讨论最终确定最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施。通过这些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复杂的许可和商业化过程,培养了项目掌控能力、交流协调能力、调研能力、组织能力与协作精神。(4)构建专兼师资队伍。创业教育的传统师资主要来源团委、学生工作者,专业老师很少参与其中。但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依靠专业师资力量,强调在专业领域里融人一定的创业知识,从整体上把握创业教育方向,反而是必要的。艺术设计教育也不例外。
2结语
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教育机构,高职院校必须与市场紧密结合,探索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可以聘请既有创业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合作开发专业创业教材。师资队伍建设重在培养教师的创业创新职业能力,并对“创业创新”职业核心能力做出相应的规定与考核要求,等等。注释:¹国发[2002]16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b毓ke.baidu.co可vie耐2932502.htm.夏2005年5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类专业开始筹划“工作室”制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大胆的教学改革,2006年7月,艺术学院在学校全面推行“2+1”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开先河地导人了此人才培养模式,用“双选制”的方式由10位导师开设了十个不同专业方向的工作室,并大胆地聘用了六位活跃在宁波行业第一线的专家、学者作为工作室导师,这种开创性的举措超越了以往课桌式的教学模式,超越了常规下企业、下公司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
本文作者:王曲波谢秀琼工作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浅谈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摘要】现今高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这也是全社会以及高校所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本研究对当前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同时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可行的模式,以期能够为艺术类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高校大学生就业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架构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政府机构、产业平台、高等教育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不是某一机构或者个体就能够实施或者掌握的行为,它需要通过有效的组织架构才能够有效实施。埃茨科瓦茨和雷德斯道在上个世纪末提出了三螺旋结构,对政府机构、产业平台以及高等教育这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高等教育为学生们提供了相应的意识引导和理论支撑。学生们通过产业平台而得到了自身能力得以发挥的场所和现实指导。而政府发挥的功能就是为学生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提供相应的保障,这三者政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障和动力的关键就在于政府能否加强监管,并对政策进行有效贯彻和支持。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知识的转移和转化,更重要的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应当有效结合创新态度和创业技能。
二、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个人素养有待提升。当前,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基本上都是以艺术兼职为主,创业机会较少。另外,当前有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对于创业失败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艺术大学生素质存在问题,同时,当前还有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存在着较为落后的传统就业观念,有部分学生认为创业只是因为无法就业所无奈选择的一条出路。(二)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脱节。高校教育教学的目标一直以来都是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现今高校的艺术类大学生,他们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培养下艺术技能和素养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还比较缺乏。现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开展不顺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于高校教师创业经验明显不足,缺乏对市场产业结构、企业运营机制、市场规则和环境方面的知识,高校应当针对创业教师的培养和选择方面加大力度。(三)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不完善。相较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艺术类专业学生他们有着较强的创业意识,也给予了创业很高的关注度,但不容忽视的是他们在创业方向方面比较迷茫单一,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撑,大部分学生开展的创业都适合艺术培训,有着明显的种质化现象,使得竞争过于激烈。
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艺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是艺术高校教育“转型”的必然,也是新时域学生发展的根本要求。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是手段,教育转型是方式,学生发展是旨归。然而,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四个理性维度:一是创新意识的维度,二是创业精神的维度,三是实践理性的维度,四是人才理念的维度,艺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四维度是相辅相成,也融会贯通的,也是互促互进的,不可分割的。
[关键词]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艺术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艺术高校教育改革、转型的关键时刻,为做好创新创业教育,艺术高校积极行动,不断探索不同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塑造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艺术高校的本质就在于创新,创新教学方法、艺术课程体系,驱动学生的艺术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业精神,以创促教,以创促学,以创促训,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在学生成为人才发展的全过程。创新艺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推进学生的发展,根据艺术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教育的动力,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作为教育的路径,把引导艺术学生的生活方式作为教育的方向。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根本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新型的教学方式,把以创促教、以创促学、以创促训的培养模式形成生活化和常态化,推进艺术人才的全面发展。
一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意识”维度
创新意识是对艺术高校大学生的品质要求,创新意识不是学生先天固有的能力,是学校不断教育培养的过程,也是学生逐步淬炼的历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1]对于艺术高校传统教育来说,转型是艺术高校发展的迫切要求,转型是向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型。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是培养艺术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创业教育的旨归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创业教育的基本前提,没有正确的创新前提就没有正确的创业教育,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随着创新教育的深化而深化。创新教育是当今高校教育的本质要求,艺术高校的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意”。不管是专业课,还是文化课以培养艺术学生创新思维为重心,教师为学生营造创新情景,以创新创业实训项目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学生创造性的创作,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驱动学生的大胆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二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创业精神”维度
艺术景观设计的创业教育论文
一、艺术设计专业创业教育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教育也得到大步发展,但同时多元素的影响造成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较低,因此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必须要调整办学思路,全面开展创业教育,才能解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创业教育,用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提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就业质量,达到培养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创业能力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目标,对推动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教育深入发展,具有高瞻性的意义。
二、转型期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创业现状分析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发展速度惊人,到目前为止在校学生达80万人,导致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需要就业,但是由于中国高校持续扩招、经济体制的转轨、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社会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引发的高职艺术院校的就业压力十分严峻,就业形势很不乐观。根据广州媒体报道,近年来广州美术学院高校就业率连续两年排名倒数第三。而通过分析这两年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发现,部分景观设计类毕业生主动创业,让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就业燃眉之急的有效途径。据统计,美国20%~30%的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但是国内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创业状况仍处于整体比例较低、急需突破发展的阶段。
1.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对创业认识不够。
Schum-peter认为,创业指对企业组织实行新组合、新产品、新服务、新原材料来源、新生产方法、新市场和新的组织形式的措施。而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生通常的短暂性的接单、培训、家庭作坊式等不能算真正的创业。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因为在解决自身就业的同时,又能帮助其他人就业。并且创业要基于创新的基础上才能释放出潜力。
公共艺术教育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摘要】本文基于公共艺术教育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升的重要性和存在问题进行要分析,进而对如何利用公共艺术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策
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发展,在此背景下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的重点内容。而公共艺术教育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影响匪浅,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敏感性,提高了学生对待事物的审美性,同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手段,其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提升已经达到了另一个新高度。
一、公共艺术教育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升的重要性
1.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想象力。人类的创新来源于丰富大胆的想象力,正所谓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做到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因此如果想提高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那么学会利用艺术教育培养高校学生的想象力就至关重要。众所周知,艺术所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往往都是以具体的艺术形象作为媒介,然后通过各种各样的形象媒介来感染人,以此使人类对艺术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而艺术形象在产生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假设进行完善补充,而这时候则需要人们有丰富的想象力来完成,这无形中可以培养高校学生的想象力。由此可见,公共艺术教育是锻炼人们想象力的重要学科领域,而想象力实际上就是创新的一个必要前期过程,通过艺术教育,高校学生可以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在艺术的熏陶下感受艺术魅力,从而激发艺术灵感,开启一段创新思维之路。
2.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性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很强的积极作用。艺术的学习,首先要懂得审美是根本,一个人如果没有很好的审美观,那么再好的艺术作品也无法从中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他眼中也只是一幅平凡的作品。而审美性是艺术最主要的特性,且与生活息息相关,所有的艺术创造灵感都无法脱离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换言之,艺术即是艺术家用艺术的手法将生活中的美融于作品中,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从而倡导人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此外,人们在审美的过程中,会对传统拘泥、没有具体实践性的艺术教育课程感到无趣乏味,因此艺术教育会通过改革,让艺术教育的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中,而是到美好的大自然中去进行实践学习,如此一来高校学生的行动能力和动手能力就会得到提高,从而能够更好的发现身边新奇的事物,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做铺垫。
高校艺术设计创业教育探索
摘要:近年来创业教育在大学生教育培养中的重要性逐渐加强,体现出当下高校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意能力培养的重视。各高校艺术类专业都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构建教育平台,有效增强学生的双创兴趣和能力。文章以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开展的“展-训-赛-创”方法为例,探讨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自主创业上独特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证明,以“展-训-赛-创”为核心的特色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是培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业型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业教育;“展-训-赛-创”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具有很强的创业培训潜力。笔者在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随机抽取了200名大一至大四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就业问卷调查,发现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就业、创业、或其它”等项未来就业选择中,有76人明确表达了希望创业的想法,比例达38%。远高于其它专业。分析原因主要是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渴望自由,推崇想象力,不拘一格。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渴望最大程度实现个人价值,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可以避免在企业中所必须接受的管制与约束,且艺术设计专业所学视觉设计等技能,具有较强应用性与市场需求性〔1〕。据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有针对性建立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搭建创业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以此为前提,特色性推出以“展-训-赛-创”为核心的特色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卓有成效的增强了学院艺术类学生的创业能力与意识,是培养高校艺术类创业型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
1“展-训-赛-创”特色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提出
当下,高等学校艺术类教育发展蓬勃,但表面的繁荣无法掩盖背后的问题涌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专业水平不高,创新能力欠缺,导致一定程度上出现就业困难的情况。一边是艺术设计相关企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而另一边则是很多的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个现状表明当下的高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在教育理念、培养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眼下已进入“双创”时代,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从各方面进行教学的改革,以便更好的结合市场需求〔2〕。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应从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管理能力两方着手,围绕艺术设计专业创业教育定位目标,创新专业类教育课程考评体系,丰富创业项目化实训教育管理,拓展校内外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等。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积极响应“双创型人才”培养宏观目标,本着“开拓进取、激发创新”的原则,积极开展了教学改革工作,在大量学习、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推出了以“展-训-赛-创”为核心的特色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2“展-训-赛-创”特色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内容
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一、创新创业相关理论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造性、创新性、开创性为内涵,以知识技能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主体,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使大学生敢于创新创业、善于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为目标的素质教育[1]。自1947年,从迈尔斯•梅斯教授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第一门创业教育课程算起,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鼓励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优越的政策环境。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2]。我国顺应时代潮流,促进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举措也越来越多。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国家方面
2010年4月22日,教育部召开了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进行了部署。同年5月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其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创新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政府创业政策和管理机制引导,无疑促进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与进步。
(二)社会方面
艺术类创业教育模式创建
近年来伴随创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创业教育变得日益重要,具有强烈创业意识、良好创业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设计专业学生成为了企业和社会的必需品,这也是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目标。我国设计专业的创业教育发展刚刚开始,很多设计类院校提出了如工作室制、项目带动等教育模式,使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目前创业教育模式的建设和发展相对比较分散,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还面临很多的问题,所以设计专业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初期。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的艺术设计“创业实践型”教育模式以弥补传统教育体系的不足,已经成为设计教育界的重要目标。
一、需求和供给的失配
创业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带来了当代设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开设设计教育的高校有1328所,相关的专业有5544个,相关在校生达到140万人[1]。以上调查结果表明,设计教育在我国处于大力发展时期。繁荣的数字说明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在为成绩高兴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数字背后的问题。首先,创意市场发展迅猛,社会急需大量的创意设计人才,在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下,2010年设计专业就业率仅仅为63.7%[2],设计类毕业生就业面临很大问题。企业希望毕业生基础扎实,吃苦耐劳,具有创新精神,但是毕业生普遍缺乏这种素质,不愿意吃苦还对薪水抱有很高期望,缺乏对企业的忠诚度,这些原因导致了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应届大学毕业生要求的不符,就业率自然上不去。其次,创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设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设计教育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一味注重创意理念和创意思维,缺乏对社会实践应用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没有创新能力,与社会的需求相差很大,用人单位需要对这类学生再次进行培训才能达到企业的需求。再次,由于盲目扩招,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求学目的也大相径庭。随着教育改革,高校每年都会扩招以满足学生求学的愿望,很多设计类院校也纷纷降低入学门槛,一些通过短期恶补而迈入大学校园的学生,由于基础差,跟不上大学教育的步伐,进而产生自卑感和厌学情绪,对学校教育失望,对自己的前途产生怀疑,从此一蹶不振。这些学生严重缺乏对自己发展的职业规划和创新进取的专业精神。面对目前设计教育存在的巨大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创业产业市场环境下社会的需求。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高水平的创造能力、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都是作为一名设计师的基本要求。所以,如何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让我们的教育能够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设计人才,适合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创业教育是设计类专业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设计类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性是设计类专业的核心。设计专业创业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第一,与其它专业的创业相比,投入较少,风险较小,不需要巨大的硬件资源;第二,设计专业的实用性很强,应用范围较广,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第三,在良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短期内可以通过实践创造新产品。以上特性决定了设计类专业的创业更加适应市场的发展规律。创业是通过利用资源、信息、机会或者某种技术创造新的事业,是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体现。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现代社会,知识大爆炸,经济大发展,社会需要专业技能精湛,具有创新精神、强烈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设计类人才,这也是设计教育的目标所在。由于设计专业创业有着自己的优势,我们在改革旧模式发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以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中心,明确创业教育本质,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向导,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实践管理能力是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新环境下设计类专业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探讨
摘要:随着人才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只有重视就业创业教育引导的作用,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了现阶段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出现的问题,联系实际,提出了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艺术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
艺术类专业面临着高投入、低回报的现状,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必须要从教育引导方面入手,通过完善教育引导的内容,更新就业创业的理念,才能帮助学生分析出目前的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体现出个人的价值。
一、现阶段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出现的问题
(一)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不够先进
艺术类大学生经过了多年的专业学习,将学习的重点一直放在专业内容上,因此,艺术类大学生在面临毕业时,就业方向过窄,只能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又由于我国艺术院校强调个性化发展,使得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意识过于开放,过于追求个性化,使得在就业的过程中,未能与当前社会形势紧密联系,常常出现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不仅会极大程度的打击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同时,也会造成艺术类专业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出现,不利于我国艺术类专业的良好发展[1]。另外,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不够先进,认为艺术类的就业创业环境必须要在发展良好的行业和地区,学生不愿意到基层部门和乡镇地区工作,在艺术思想和就业理念上还有所欠缺,导致我国艺术类学生就业发展不均衡,抑制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创业教育模式分析
一、工作室制教育模式建立的重要作用
我国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学生处在被动方式上,这样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力。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要做出相应的完善和改进,从而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室,然后将实际工作进行细致划分,把团队作为基础单位从而将其划分为具体的部门,例如,管理部、制作部、秘书部以及外联部等。同时还要在学生中选取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相应事物的管理和安排,在将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引入,由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要将现行的设计作业,看作是项目而不是原来单纯的作业,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自身所具备的团队精神,让每一位学生手里都能有事情可以做,同时,还要不断提专业能力,为学生创建出有利学习环境,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的完成相应的任务。
二、工作室制创业教育模式探究
由于工作室制创业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并且在实际实际过程中还缺少相关经验作为支撑,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创业模式的发展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理、精力进行深入探讨。首先,对于学生而言,这一过程还是探索的过程,这是由于学生对学生进行管理还是相对较难的,怎样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和平相处,保证工作室能够顺利运行,这是现阶段所要面临解决的问题。设计工作室在构建初期使学生进行积极探索研究的成果。学生通过使用互联网对学校所处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并走访相关企业、单位等,进一步保证所搜集信息数据是真实可靠的,然后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阶段,进而构建起一套满足高校设计专业师生的工作室制创业教育模式体系。其次,对于教师来讲,建设工作室制创业教育模式对其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不只是在传统教学中的课堂上,更多是体现在实际训练和专业技能的操作上。以学生为中心所建立的工作室,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正确指导学生怎样进行创业,协助学生做好相应方面的管理。与此同时,艺术专业的教师,还要不断地了解正规企业运行状态以及所使用的管理模式,将其有效传达给学生,再结合学生经过商讨所指定方案及观点,从而制定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计划,从而推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良好的发展。最后,想要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设计工作室,还需要在硬件和软件等方面上进行不断提升。其一,要对工作室进行良好的宣传,并且在学校内部开展相关工作,和学校进行业务上的联系,这样一来不仅给学校提供了方便,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设计制作费用。其二,还要在学生之间进行宣传,在工作室成员中摄影作品中选择符合主题的作品,将其印在各种材质的物体上,在并在教学楼下进行展示,进而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从而增加工作室的收入。
三、工作室教育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
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建立主要就是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教学实践基地,将国外创业教育和教学方案应用到其中,创造出新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掌握就业能力,让学生可以在校内获得工作经验与专业经验,很快的融入到社会工作中。高校艺术设计工作室对这次机会相当的重视,并在校内积极的开展了自主创业教学,并取得了相应的成就。而高校工作室的建立和成长是在所有师生在知识不断积累与完善过程中获得的。想要成为优秀的设计人员,一定不能间断的进行学习,还要明确团队合作能力,因此,想要提升工作室教育模式的发展水平,就一定要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四、结束语综上所述,工作室教育模式,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开放的教学环境,它拥有了较强的自主权。在社会飞速发展与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可以为社会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将学生的就业问题有效解决,这是设计艺术教学的一种新改革模式。教师在实践中教,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使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创业意识和兴趣,同时教师也会增加自身的责任感,师生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此种模式在艺术设计专业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