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发展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2 11:28: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艺术发展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网络艺术发展论文
电子艺术的兴起是20世纪艺术领域内最令人惊叹的变革。当电影叩响艺术之门的时候,人们还根本未认识到它将成为20世纪风头正劲的艺术宠儿,随后广播电视艺术的异军突起,使现代声、光、电技术一举步入艺苑中心,从而使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为之失色。然而,最令人震憾的是6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80年代以来的网络技术,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挺进人类艺术领域,后来居上,并已崭露头角。无疑,电脑艺术、网络艺术的出现将使人类艺术世界的格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计算机与艺术世界
对作家而言,计算机已不仅仅是写作工具,还是作家获取信息、交流信息、信息的捷径。多媒体光盘成为大容量艺术资料库。通过搜索引擎中的关键词查询和分类查询,作者可以在因特网上得到创作所需的各种图文资料,可以与同行、读者、出版界进行双向交流,还可以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寻求出版合作意向。
对于文学研究者而言,计算机给文学研究提供了相当的便利和一些新的角度。如,在文学作品风格、语言特征的测定,作家、作品真伪的考证,作家作品辞典的编写,文学研究资料的自动检索,文学作品的模仿等。
计算机已经成为新的艺术创作手段。许多计算机软件具有绘图、三维动画、数据统计、资料检索功能,一些特殊软件甚至能进行文学创作、谱曲、虚拟现实。计算机已经成为一部分作家艺术家离不开的创作帮手和伙伴。明天,它可能成为传统作家艺术家的竞争对手。甚至计算机本身成为创作者。同时,计算机给文艺研究提供了新角度。
新载体
民间艺术发展论文
[摘要]庆阳民间香包刺绣是庆阳特色论文文化产业。庆阳香包刺绣具有独特视觉符号。主要表现在符号的共性、符号完美性和符号戏剧性方面。香包刺绣在传承与发展方面,文化馆与政府、专家学者的建议、商品经济的刺激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传承发展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关键词]香包传承发展符号不足
一、甘肃庆阳民间香包刺绣介绍
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黄河中上游流域,所处区域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适宜古人类繁衍生息,从而形成远古多民族聚居的格局,这种先天的地理环境中蕴藏着明显的原始文化特征。在进入文明社会后,家家户户的妇女从小接受香包文化的熏陶,最显著的特征是母传女,婆传媳,祖祖辈辈把做针线活当作评判女人“德行”的标准之一,这种普遍制作香包的习俗,表现出一种传承广泛的区域特征,是香包在漫长历史中不曾泯灭和消亡的基本原因。香包是历史与文化积累的层累复合物,各种历史积淀的文化,深深渗透在民俗意识里,形成独特地方特色的艺术品。
二、庆阳香包刺绣独特的视觉符号
中国民间艺术,在传承远古文化符号的基础上,积累构造了一个独立的、丰富多彩的、灿烂绚丽的视觉符号系统。经过漫长历史的再创造随着神话传说的嬗变,到了今天民间艺人的心中、手中,凭智慧的直觉和心象融合想象,符号性的形式,符号的功能和符号的意味,全部融为一种对美的知觉和对意味的知觉。
校园艺术发展分析论文
【摘要】由于DV摄像机相对于其他的摄像机,具有成本低、轻便灵活、辅助设备少等特点,而广泛的被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集聚在大学里的学生们,DV可以说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部分。大学生活里的故事很多,种类很多,多的让我们没有反应过来的时间。是DV这只眼睛发现了我们一些朴实无华,但又让生活更为感人的画面。因为那些画面是真实生活的写照,无论好与坏那都将值得我们回忆。随着时代的进步变化,DV开始平民化。他们用自己手中的DV,以个人独到的视角去扑捉周围生活中最质朴、最平常,最细小的片段,这也正是他们用心去感受到的生活。我相信DV艺术将会成为人类文化以及精神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DV艺术、校园文化、校园电视台、发展。
1.DV艺术的概述及校园DV艺术
何为艺术,所谓艺术无非就是独特,很多人一直以来就是怀着这种认识来理解艺术,甚至我也不列外。当然这样并没有错,艺术本来就很独特。但是艺术还是源于生活,是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再加工。所以我们不要把自己与艺术之间的距离弄的疏远,如果你有让生活给别人带去另一种享受,那怕只是一种想法,那么你就有可能接近艺术。然而所谓DV艺术那就更离不开生活了,因为他就是真实生活的写照。DV创作的过程中为了表达我们所设计的主题,就需要对生活时间进行拉伸,重新安排节奏,再加上音效等各种我们所谓的剪辑。这就使生活更加艺术化,使作品更具有审美的价值,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艺术的本质在于展现生命力,恰恰DV艺术就本身具有生命,所以我想说DV艺术是我们生命中的活体艺术。DV艺术解释了这么多,我想对与校园DV艺术就不会太难理解了吧。在DV艺术前面加了个限制词“校园”,无非就是进入校园的DV艺术。当然校园DV艺术还是与其他的DV艺术有区别的,我所说的区别并不是DV上的本质区别,而是一些表面形式上的区别。比如校园DV艺术他就会涉及到各种关于学生以及学校的因数,我个人总结了几点:学生的思想理念和一些基本的视野、学校的艺术文化宣传、还有就是学生的专业问题。尽管有那么一点区别,但是艺术的思想是没有界线的。
2.DV艺术、校园DV艺术的现状
就目前具体说来,全国乃至全世界DV的普及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些明显的变化主要与人们对精神生活以及艺术追求的向往,当然还与时代的变迁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1996年,DV摄像机在日本问世,刚开始的时候大多数都是用来拍摄家庭式的影像,也就是可能一些技术和设备方面还不是很成熟。随着DV本身性能的改进和电脑配套设备的开发与研制,大多数的人都可以很好的掌握运用。直到我们现在DV机已经成为当前个人影像制作甚至专业媒体都非常喜爱的一种摄像设备,尤其是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选择DV进行自己的影像表达。DV承受生活之轻的同时,也承担起艺术的重。为什么这样说,虽然人人可以玩DV,人人都可以创作。但是我上面提到了“DV艺术”,最基本的艺术前提是你的创作可以给别人带去美感,带去一种享受。因为影视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如果你拍一部电影,必须有专业知识,必须有设备,还必须要有创作精神。说这么多,也并不是好像在要求什么,主要的还是创作与审美在生活中融为一体。值得我们大学生注意的可能就是校园DV艺术了,校园DV艺术与社会民间以及其他的DV艺术不同之处还是比较的多,上面也谈到了这一点,这跟DV所处的环境有关。2005年,北京大学团委等展开“北京大学青年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调研,其中“哪种原创文艺样式的影响更大”专项调查,选项包括文学作品、原创歌曲、校园DV、舞台剧、曲艺作品、原创动漫六类,结果分别是32.3%、53.1%、41.5%、21.6%、10.5%、7.6%,校园DV占41.5%,可见校园DV已成为继文学作品之后流行的原创文艺样式,成为了重要的校园文化组成部分。还有国家教育部对校园DV艺术的支持与鼓励,比如各个省份都会相应的开展校园DV艺术节,还有全国性的艺术节。还有一些校内关于DV艺术文化的宣传和建立,以及学生自我培养的本身爱好。加深文化多样化的同时也提高了校园艺术文化的水平,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艺术的舞台。
艺术设计论文:时代与艺术发展的矛盾
【编者按】由本刊编辑部与文艺报社、武汉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时代文艺的发展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1月1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针对高新技术时代文艺的发展方向及其特征、网络文化及信息技术革命对文艺功能的深刻影响、时代与艺术发展的矛盾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本期除以笔谈形式刊发的一组文章外,还重点发表了中共中央党校龚育之教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毛崇杰教授的两篇专题论文,前者在对于科学技术发展所进行的人文思考中论述了“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及意义,后者从哲学的角度对艺术进步的概念、高新技术时代艺术形式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精神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摘要题】科技与文艺
【正文】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里,一定时代的艺术发展,必然和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相关联,并且这种关联往往会呈现出异常复杂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反思现代性的文化思潮中,商品经济时代与艺术发展间的关系仅仅被描述为一种单一的矛盾、对立的样式,即商品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根本上是不利于艺术发展的。有学者将此概括为以审美性对抗现代性的文化批判思潮(注: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99页。)。这种思潮可谓渊源流长,从卢梭、康德、施勒格尔、席勒经尼采、波德莱尔到本雅明、阿多诺、福柯,莫不如此。就连对启蒙主义理性无比赞誉的黑格尔也发出了市民社会不利于艺术发展的悲观论调。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来,人们往往愿意将马克思重新定格为一个反抗现代性的美学斗士。应该说,在西方反思现代性的特定语境中,如此解读马克思,有着为应对现实社会矛盾而重构思想资源的内在逻辑诉求和实践目的,然而,在历经百年现代化挫折、近二十年刚刚踏上现代化征程的当下中国,尽管我们已历史地遭逢到时代与艺术发展间的对立与矛盾,但一味重复西方反思现代性语境中的话语,是否会让我们在走出教条主义地解读马克思学说的误区后,又步入另一个脱离当下中国实践而再次误读马克思学说的误区呢?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1857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的著名论断。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的充溢审美理想的艺术创造与发展的确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且不言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时代的工具理性毁灭人类艺术发展现状的猛烈批判,就连19世纪的歌德也曾在《艺术与手工业》一文中谈到近代没有对“真正的艺术作品”的产生创造必要的条件,在真正的艺术作品的创造上没有多大进展,在一定意义上艺术创造能力仿佛是在萎缩,甚至有理由担心真正的艺术作品既找不到自己适宜的土壤,也找不到自己适宜的气候。“阿基里斯能够同火药和弹丸并存吗?或者,《伊利亚特》能够同活字盘甚至印刷机并存吗?随着印刷机的出现,歌谣、传说和诗神缪斯岂不是必然要绝迹,因而史诗的必要条件岂不是要消失吗?”(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13页。)浸润德国文化传统的马克思,同歌德、席勒、黑格尔一样,都是古希腊文艺的热情而深沉的崇敬者,都把古希腊的艺术视为楷模,衷心予以礼赞。在此意义上,他对资本主义时想、完美艺术的萎缩,其惋惜、痛苦之情和同时代人并无二致,甚至,他的判断比歌德、黑格尔更激烈:“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96页。)但是,如果仅以此作为马克思分析、理解资本主义时代与艺术发展间关系的惟一结论,则差之远矣。
我们不能忘记,在马克思学说关注社会历史运动的哲学语境中,其根本的问题意识是人类社会形成、发展的逻辑行程,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必然性规律,以人的自由自在为生命指归的审美设问同样是不可能超越历史发展规律的。因此,马克思在指出资本主义时代与艺术发展间的矛盾现象时,所要阐明的本质问题也就必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历史无法绕开的一种必然形式。从道义上,马克思可以说“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注: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页。)但从科学上,“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3页。)这就是说,现时代尽管不利于甚至敌对于古典形态的艺术的发展,但由古典形态艺术熏陶出来的审美意识既无法阻遏古典形态艺术的衰亡,也无法阻遏由现存社会矛盾催生出来的新的艺术作品及新的审美意识,因为“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就和与中世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从而也就不能超出庸俗的见解。”(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95-296页。)换言之,我们可以在审美情感上去钟情古希腊艺术的不朽魅力,可以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去抨击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造成社会的全面异化和个性自由的全面丧失,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把古今艺术理解为一个模式,更不能把古典艺术形态作为衡量今天艺术形态的惟一标准,并由此全盘否定当下社会艺术发展的可能性,把时代与艺术发展间的关系任意地简单化。
宗教艺术发展分析论文
摘要:宗教与艺术是一个相互不可分离的混合体,宗教色彩伴随着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宗教艺术的特点是这一艺术不但具备宗教文化,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赋有浓郁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宗教艺术宗教崇拜艺术
在艺术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元素一直伴随而来。我们把宗教与艺术,放到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上公正地看,就不难发现,宗教和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有人认为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了解宗教和艺术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加认识宗教艺术遗产和现今的宗教艺术,对认识宗教和艺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什么是宗教艺术
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它是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精神、宗教仪式与艺术形式的结合。
宗教经典与宗教仪式中文学色彩较浓的神话传说、故事。如《圣经》中的洪水神话与伊甸园的故事,佛经中的太子成道故事等等。这些故事的结尾往往要点明其所包含的宗教意义,或劝人改恶从善,或告诫人严守教规,或宣扬神佛的神明与智慧。虽然在宗教经典中许多故事来自民间,但是由于他们自身融入了浓郁的宗教色彩,而且是用来宣传宗教教义,为宗教服务的,就应属于宗教艺术。另外借用艺术形式宣传宗教教义、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小说、诗歌、绘画、戏剧、舞蹈等。如音乐,《吕氏春秋·古乐》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葛天氏是传说中的氏族首领,这段配以舞蹈的音乐分为八段:第一段“载民”是歌颂土地恩德的;第二段“玄鸟”歌颂葛天氏部族的图腾;第三段“遂草木”则祈求草木茂盛;第四段“奋五谷”祝愿五谷丰登;第五段“敬天常”崇奉上天;第六段“建帝功”则赞扬天帝的公德无量;第七段“依地德”酬谢土地神祗;第八段“总禽兽之极”祝愿飞禽走兽大量繁衍生殖。这段音乐表明当时的艺术是宗教祭祀仪式、生产活动混融一体的。还有与宗教教义、宗教仪式紧密结合的宗教建筑(包括神坛、祭台、教堂寺庙、佛塔等)、宗教音乐、宗教绘画和宗教雕刻等。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物是最典型的宗教艺术建筑。在清真寺里既能找到浓浓的宗教气氛又能找到宏伟的建筑艺术。伊斯兰伟大先知说:安拉很关爱其仆人,他将大地作为仆人崇拜他的地方。因此,每一位穆斯林当进入任何一座清真寺时都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他认为,在清真寺他是与真主相会,因此他就首先洗净,先涤除人身体外部的污垢,然后诵读古兰经和通过与安拉交言洗涤和纯洁内心世界。因此,所有的穆斯林建筑家和工程师尽其所能将清真寺建得既肃穆又壮观,使仆人与安拉交言时保持更多的精神气氛。
设计艺术发展论文
一、继承性
作为文化中的艺术既有继承性又有开拓性,纵观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化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设计艺术亦然。一个成功的艺术必须有"根",这个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要充分考虑民族性。如把传统的中国图文与建筑相结合,不光具备传统的文化的情结,又具备现代设计的特点。
文化需要一个命脉将其进行贯穿这就是文化的脉络既文脉,如果将文脉断开,这种文化就再也不会顺应下去,设计作为文化,也应注意文脉。在现代设计中很多东西是以牺牲传统文化作为代价,这些只会是一时的焰火,观赏完后就什么都没有了。现代设计是一个多文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在自有的传统文化上加附外来先进的设计,取之其精华,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二、创新性
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创新性,超前性,在继承的同时,不要忘了创新,这是设计的本质要求,超越是艺术家和艺术设计师具备的一种艺术创作素质。只有创新才有发展,艺术才能持久。
三、宜人性
古代艺术歌曲发展论文
一、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情况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理论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成书于世,他们不仅对当世的音乐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见解,并且这些理念对后世的音乐发展同样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诗经》,中国文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它是我国最早的诗歌集,由孔子撰写于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儒家经典,后于史记中称为《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共存有305首。《诗经》应该算是中国最早有记载以来,将文学与音乐密切结合的最好的典范,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无法找到存谱,但从《墨子•公孟篇》中所说的“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中不难发现《诗经》是融诵、奏、歌、舞于一身的文学,它与音乐、舞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历史发展中,曲调逐渐消失,我们现在只能看到单纯的诗歌形式,而非原本的乐舞形式。但从不同的历史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诗经》抒发了人性最纯真的情感和生命的体验,它将诗词与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后世的文学及音乐艺术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楚辞,是一种形成于战国时期的歌曲体裁形式,是利用楚国的民歌曲调的音乐体裁填写专业创作的诗词。这种体裁形式最早由屈原的离骚体开始,在历史上也被称为“楚声”或“南音”等。它具有鲜明的音乐风格,采用地方方言进行创作,是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在“楚辞”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战国时期的歌唱技巧有着很大的区别,难易程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从《宋玉对楚王问》中就可以看出:“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发现战国时期的楚国的音乐表演艺术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专业水平,并且对各种不同歌唱程度也有着很明确的认定,突出了当时的艺术歌曲有很高的艺术性,这也意味着中国古代艺术歌曲达到了一个里程碑的高度。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情况
秦朝的建立结束了多年的诸侯割据的局面,虽然只有短短的15年历史,但它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制国家,在之后又经历了汉朝、魏、晋及南北朝时期,我国汉族文化发展经历了一个灿烂的时代。
艺术教育发展论文
摘要中国艺术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以发展的眼光改革传统的艺术教育体制,使艺术教育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和进步。从学科发展、课程设置、教育理念等几方面剖析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分层面的、具有针对性的不同教育类型的目标定位、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艺术化教育之路与社会化教育等改革艺术教育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艺术教育问题
随着全球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的到来,中国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的问题。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的改革兴起相比西方来说起步较晚。新式的艺术教育最早出现在1906年的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该校首次开设了图画手工科,请外籍教师讲授素描、水彩、油画、透视等课程,引入粘土、石膏、竹、木、漆、金等材料。辛亥革命后,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许多公立或私立的艺术院校:浙江两级师范学堂高师图画手工科、上海美专、上海艺术大学、武昌艺专、南京美专、新华艺专等等。新的艺术教育模式的出现,源于民国早期知识分子对传统的否定、反叛和思考。民国初年,维新思想家康有为的美术主张颇具代表性,他认为宋代院画代表了中国写实主义艺术的最高峰,而元以来的写意画传统则是每况愈下,提出了“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万木草堂藏画目序》)的主张,梁启超也认为“美术的关键是观察自然”,(《美术与科学》)。陈独秀更是激进地提出“改良中国画,但不能不采用西洋画写实的精神”,号召进行“美术革命”。而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更是从人文精神,人本主义的角度赋予美术以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完美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意义。从清末一直到建国以前,中国社会一直处在分崩离析,民不聊生的状态,而传统的中国画传统无论是从内容的表现还是从精神的内涵都无能力去反映真正的大众社会生活。因此,对西方学院派艺术教育的模仿,是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反思、批判以后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所以,尽管徐悲鸿在法国留学期间,正处于学院主义势微,而现代派艺术大行其道的时期,但他还是选择了师从C·柯罗的学生达仰学习,专意研究西方古典写实绘画,回国后,又不遗余力地推行写实绘画的主张。1949年建国以后,学自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延安革命传统、徐悲鸿学派的写实主义,合成一种新的艺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由国家支持并代表官方立场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在改革开放以前基本是无变化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虽有一些调整,但大的体制和模式并无多大变化,也就是说,现代中国艺术教育的现状是以一匹老马来拉动一辆百年后的新车。纵观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百年历史,很多现在的问题早在创办之初就已埋下伏笔。19世纪正是西方工业革命取得大发展,社会财富疯狂增长的时期,中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看到的是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因此请进“德先生”“赛先生”,成为当时最流行的观点,而他们没有看到的是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困惑和精神问题,所以才有现代派艺术对工业社会强有力的批判。在这种唯技术浪潮的推动下,中国艺术选择了以技术训练见长的西方学院派写实主义而抛弃了以人文方式培养艺术人才的传统模式(中国古典艺术的琴、棋、书、画;诗、书、画、印;词、歌、赋等综合艺术培养模式)。随着引进苏联的艺术教育体系,各类专业越分越细,各种艺术学科由于各自技巧的差异性被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相互间毫无联系的专业,艺术本身的综合性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专业艺术院校:舞蹈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戏剧学院。专业化越来越来强,而综合性越来越差,技术越来越好,人文素养越来越低,这种重技术轻人文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而且体现在艺术高考当中。艺术考生的高考文化课分数线比普通考生分数线低1/2或1/3以下,起点本身就很低,再加上大学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的问题,一批又一批生产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又将重技术轻人文的思想贯彻到底。在这种体制、这种模式下,怎么能培养出大师呢?其次,现代中国的艺术教育与社会需求是脱节的。一方面,当代艺术中最新鲜的艺术元素无法进入高校。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要进入教育体系的学科必须是一个成熟的学科即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在教育中以伟大的艺术作品作为人类价值观代代相传的载体,这种源于美国的艺术教育理论是具有保守主义特征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对当代艺术缺乏一个评价体系,其新鲜、活跃的因素无法进入高校当中,而进入高校的这些艺术作品,在挑选的过程中标准的把握却是一个问题。所以,当专业院校的学生进入社会后,会有很长一段时期的茫然和不适应,他会发现在学院中学习的实际上有很多是用不上的,稳定、成熟的学科模式在给学生传授着已经老去的东西。重视当代艺术,就是要求重视当代艺术批评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体系中有三种类型:一是专业院校艺术教育,又被称为“纯艺术”,以培养纯艺术家为目标,目前在专业院校中还涵盖有专业设计类艺术教育;二是普通艺术教育,这包括从幼儿园,中小学到高等院校所有非专业艺术教育;三是师范艺术教育,这在艺术教育中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以什么人来教授艺术,行会时期是以工匠师傅来教授,有一段时间是以艺术家来担任,现在由谁来担任呢?在现代中国这三种教育类型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实际上是不清晰的;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师范类艺术教育是雷同的,都以教授素描、色彩、创作等技法课为主,用培养专业艺术底子的专业艺术人才的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来培养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艺术实践和技法课程比重过大,而艺术史、艺术理论等文化课程比重不足,使学生所学内容与中小学艺术的教学要求不相适应。将师范类型办成“小美院”、“小音院”,而没有体现其教育科学的特点;其次,由于忽视普通艺术教育使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质量下降。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挑选人才是以高考的形式进行的,由于受到升学率的压力,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基本上是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各类附中、培训班成为了艺术教育的主要模式,而普通生的艺术课在进入初中二、三年级就已基本停止。艺术高考由于文化课要求低,成为大部分学校为文化课差生提高升学率的主要出路,相互之间已形成恶性循环,影响了专业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现在,中国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艺术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也有人在开始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笔者认为,要改变艺术教育的现状使其在改革中发展,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明确不同艺术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确立不同艺术教育类型的课程设置,评价体系;师范类艺术教育就应体现其师范性,课程设置以艺术史、艺术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为主,缩小技法课的比例,中央美术学院在进行大规模的二级院校调整中,依然保留教育学院是具有前瞻性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要提倡普通艺术教育,无论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应开设艺术课,而不是只开几个附中、培训班,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优秀人才;加强职业技术类艺术制作人才的培养,着重体现其制作技术,体现短周期、快速培养的特点,职业技术类学校不必要向高等专业院校看齐,但可以考虑为高等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生提供职业技术型训练,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实现“双赢”的目标。二是走出艺术教育本身的狭窄圈子,提倡整个学校教育的艺术化教育模式,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早已超越了传统的内涵,各种技术(诸如声、光、电、多媒体),各种材料媒介,各种观念,使艺术越来越紧密的与现代生活相接合,接受艺术化教育是提升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精神因素,而不仅仅体验物质生活带来的虚幻的幸福,是现代艺术教育的方向,也是艺术教育与科学、技术、伦理、人文的全面结合,将艺术教育最终扩展为文化的教育。三是提倡社会化艺术教育。目前在我国学校艺术教育仍是主要的教育形式,应该看到的是许多社会机构具有学校艺术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有着优秀的文化艺术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许多机构追求经济利益削弱了社会化教育的功能。现在,许多美术馆定期开办艺术讲座,请名家、教授讲解艺术品。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批文化学者、专家长年担任义务讲解员,为参观者服务。社会化的艺术教育虽还未形成主流,但也将是艺术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
中国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人们也提出了种种改革的设想和建议,无论怎样发展,将来的中国艺术教育将是一种普遍的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艺术院校发展论文
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家认为,对一般人来说,艺术的教育应当高于文化的教育,只训练科学的大脑而没有美的情操和眼光,实际上是一种缺陷。艺术是人类有史以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能想象的,正如没有空气人们无法呼吸,没有艺术的社会与民族均无法生存。艺术及其有助于“人类自我的发现”。“没有艺术的不是完整的”,艺术教育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自十七世纪法国、英国相继开设半官办性质的皇家美术学院开始,有了学院派之称。美术学院的成立,让美术能够成为一种大规模的模式下的职业,成为一种可以有意识的系统的人才培养处所,而非过去作坊式的自发传授;美术也借以成为一种可以捉摸出其的独立学科。早在五代两宋时期也有了皇家画院,有了培养和安置画家的官办处所,画家分为画院派与在野派两个派系。从刘海粟、林风眠,到徐悲鸿,到解放后的苏式教育,再改革开改,伴随着西方美术学院制度的影响,中国的学院美术一直左右着整个的审美指向。人类在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科学的思维创造世界、改造世界,美术院校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特殊功能和作用。
首先,是其美育的功能和作用。美术院校通过生产占有一定空间,构成有美感的形象,使人用视觉来欣赏艺术多姿的线条,多彩的色调,多样的造型,精美的构图,深刻的内涵,都会令人们产生丰富的情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的荡漾,并且潜移默化的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情操得以提升。总之美术院校是以审美感性直观的艺术形象,对社会中的人进行美育教育,即把人所具有的求知,向善、爱美和健康成长的潜能加以开发,并使他们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和全面的发展,从而引善启真,启迪智慧,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国民精神素质,使之成为具有崇高情操与富有真、善、美的人。
其次,是服务的功能和作用。由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工业生产竞争激烈,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与美术相互渗透、日益结合,中国美术教育越来越兴旺与繁荣。现代建筑、现代工业、现代商业等都离不开美术,至于工艺品以及工业造型与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在解决生存、进入温饱、小康阶段的中国当代社会的人们,已经从过去单纯追求物质需要转向注重追求精神价值的需求,如何生活得更加美好和艺术,如何生活得更有质量和价值,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在这种大潮的推动下,中国美术院校势必走高等艺术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路子,发挥高等艺术教育在知识创新、服务社会中的作用。
再次,是创新的功能和作用。高校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的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的确,作为最具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美术院校,应该始终把为当代中国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且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以感性思维能力见长的创意人才放在首位。一所美术院校不能培养出德艺双馨的以感性思维能力见长的创造性人才,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但是,就在这个实践过程中,由于社会生活发展的速度渐快,竞争日趋激烈,学院的“滞后与衰退”是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种真实的可能性我们先不置可否,学院艺术显示出它相对发展迟缓的一面却是真实的,相对于其他社会美术而言当代学院艺术处在了一个尴尬的情势之下。
艺术院校发展论文
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家认为,对一般人来说,艺术的教育应当高于文化的教育,只训练科学的大脑而没有美的情操和眼光,实际上是一种缺陷。艺术是人类有史以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能想象的,正如没有空气人们无法呼吸,没有艺术的社会与民族均无法生存。艺术及其有助于“人类自我的发现”。“没有艺术的不是完整的”,艺术教育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自十七世纪法国、英国相继开设半官办性质的皇家美术学院开始,有了学院派之称。美术学院的成立,让美术能够成为一种大规模的模式下的职业,成为一种可以有意识的系统的人才培养处所,而非过去作坊式的自发传授;美术也借以成为一种可以捉摸出其的独立学科。早在五代两宋时期也有了皇家画院,有了培养和安置画家的官办处所,画家分为画院派与在野派两个派系。从刘海粟、林风眠,到徐悲鸿,到解放后的苏式教育,再改革开改,伴随着西方美术学院制度的影响,中国的学院美术一直左右着整个的审美指向。人类在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科学的思维创造世界、改造世界,美术院校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特殊功能和作用。
首先,是其美育的功能和作用。美术院校通过生产占有一定空间,构成有美感的形象,使人用视觉来欣赏艺术多姿的线条,多彩的色调,多样的造型,精美的构图,深刻的内涵,都会令人们产生丰富的情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的荡漾,并且潜移默化的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情操得以提升。总之美术院校是以审美感性直观的艺术形象,对社会中的人进行美育教育,即把人所具有的求知,向善、爱美和健康成长的潜能加以开发,并使他们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和全面的发展,从而引善启真,启迪智慧,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国民精神素质,使之成为具有崇高情操与富有真、善、美的人。
其次,是服务的功能和作用。由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工业生产竞争激烈,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与美术相互渗透、日益结合,中国美术教育越来越兴旺与繁荣。现代建筑、现代工业、现代商业等都离不开美术,至于工艺品以及工业造型与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在解决生存、进入温饱、小康阶段的中国当代社会的人们,已经从过去单纯追求物质需要转向注重追求精神价值的需求,如何生活得更加美好和艺术,如何生活得更有质量和价值,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在这种大潮的推动下,中国美术院校势必走高等艺术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路子,发挥高等艺术教育在知识创新、服务社会中的作用。
再次,是创新的功能和作用。高校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的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的确,作为最具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美术院校,应该始终把为当代中国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且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以感性思维能力见长的创意人才放在首位。一所美术院校不能培养出德艺双馨的以感性思维能力见长的创造性人才,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但是,就在这个实践过程中,由于社会生活发展的速度渐快,竞争日趋激烈,学院的“滞后与衰退”是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种真实的可能性我们先不置可否,学院艺术显示出它相对发展迟缓的一面却是真实的,相对于其他社会美术而言当代学院艺术处在了一个尴尬的情势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