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动画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6 03:59: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影视动画设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影视动画设计

动画创作特效运用

随着三维技术在计算机中的应用,三维动画影视也迅速崛起,影视动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CG动画时代。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原有的动画设计无论是设计还是创意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设计师开始使用计算机三维技术来进行动画设计,动画形式也由原本的二维手绘形式转变为三维动画。计算机便成为动画设计师的新型工具,从此摆脱了传统动画复杂而烦琐的工作,使设计师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动画本身创造性的工作上,这对动画的发展非常有利。从另一方面看,CG动画产业的发展对计算机设计工程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也促进了三维动画软件的发展。虽然三维动画现在已经发展得比较不错,然而在动画设计的各个环节制作上依然不是那么简单。在影视三维动画后期中,动画技术的一大难题便是如何将三维动画技术和影视特效紧密的结合,因为这种技术需要强大的软件和运算能力极强的硬件平台来支持,并且动画师和合成师都需要极具艺术性的思维。对如何恰当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特效艺术,又如何使计算机技术、特效艺术、设计思维三者有机地结合,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影视动画特效艺术

影视动画特效,这个从前十分陌生的字眼现在已经真正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从世界第—部完全由三维动画制作的电影《玩具总动员》的上映(如图1)到现在的合成三维影视《变形金刚》和《阿凡达》(如图2)的闪亮登场,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已经由以前简单的动画题材转向影视三维动画题材,一个全新的三维电影世界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新世纪电影艺术的一次历史性革命。随着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及特效艺术在影视中的应用,影视动画的视觉效果在某些程度上已经超过了电影故事的本身。简单地说,影视特效艺术就是利用人的视觉特性给予人的一种假象。随着计算机在影视领域的延伸和各种制作软件的增加,数字三维特效影像技术逐渐打破了以往影视动画设计的局限性,在视觉效果上弥补了动画原画的不足,增加了影视三维动画的艺术效果。三维动画特效需要与实际中的三维动画原画完美的结合,在制作特效时要严格地对应原画和道具,确保电脑模拟效果和拍摄画面的真实感。

二、影视三维动画和特效艺术的结合

影视三维动画是建立在以计算机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来模拟现实。制作三维动画基本角色技术的流程是建模、运动、材质、灯光、渲染。而完成整个影视动画需分为前期角色原画制作、中期动画绑定和后期特效动画合成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每一部分都是构成最后的绚丽视觉效果所必须认真完成的工作。例如,在三维影视动画《冰河世纪》的制作中,制作人员先依据原画,以点、线、面逐步完善的方式,创建出各种生物生活的几何信息,完成其“建模”;之后是“运动”,通过运动捕捉、骨骼绑定、力场模拟等电脑技术方法来让各种动物按照设计运动起来(如图3);在接下来的“渲染”中,添加虚拟的灯光,通过摄像机来模拟影像。此时生物的肤色和纹理都显得十分清晰和逼真,再经过三维灯光计算,并按照虚拟摄影机的关键帧设置成像之后,《冰河世纪》中的各式各样、表情丰富的动物才能真正地活跃起来。三维动画是表现的艺术,它通过视听语言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以表现角色的情感来感染观者。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数字特效也越来越多地应用这种艺术表现,设计师通过3D的粒子特效、流体特效等后期的合成特效建立了全新的三维动画语言范式和风格。同时,特效艺术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三维动画创作者的思想也从单纯的技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通过数字特效技术,动画设计师能够创造出原本没有的景物,能够创作出绚丽的场景,能够更好地感染观众的心灵,还能根据风格和动画剧情的需要调整各种超现实的运动轨迹实现特技镜头。可以说,三维软件的制作过程是动画设计的技术实现手段。但是,在一部三维影视动画作品之中,仅有这单纯的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它只能实现三维动画最基础的“型”和“动”,却不能实现动画的“神”。要实现动画给人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动画设计师还必须充分设计好三维动画的特效艺术效果。

三、特效艺术在三维影视动画中的几种艺术表现力

查看全文

影视广告动画运用及特征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三维动画产业成为计算机领域最陕发展的产业之一。伴随着我国三维动画制作品质的不断提升,三维动画产业逐渐壮大。大型三维软件如:MAYA、3DMAX等,能制作出具有超强视觉逼真效果的计算机l_维动画作品,充斥着观众的视觉,三维动画在逐渐成为视觉传达的非常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总结了三维特效动画在影视广告的应用特点,分析三维动画技术在影视广告中的应用现状和不足。

二、三维动画影视广告的特点

现代化的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以其独特的空间展示效果,其特有表现能力不但可以真实还原范事物本身,而且还可以展示产品釜功能、特点、用途,形成比较完整的视觉表现效果。与实拍广告和相比,计算机j三维动画广告有一量些几个特点:一是能够完成实拍影视广告不能完成的镜头效果。.二是设计者在制作过程中不受天补气还坏,季节更换等外部因素影琳响。三是三维动画设计师的技术手段要求比较较高。四是三维动画影视广告的制作成本与制作的复杂程度和实拍效果相比,呈几何指数增长。五是实拍成本过高的镜头效果可通过计算机三维动画模拟实现以降低制作成本。六是实拍镜头中有危险性画面可通过计算机三维动画完成。最后,与实拍镜头相比,制作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但可修改性较强,作品质量要求更加容易受到控制。另外,三维动画影视广告的画面表现效果没有受到实拍设备的限制,可以将计算机三维动画模拟世界中的设备看作是理想的影视广告中的设备,而设计团队相当于实拍环境中的各个角色,其最后的镜头效果的优劣与否仅取决于设计人员的各方面的素质水平。

三、三维动画在影视广告中的应用现状及不足

近些年我国的影视广告事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弊端。一方面是创意观念和思路的缺失。国外的维动画广告强调独有的销售主张,同时重视三维动画的方案,以方案指导创意。而国内的i维影视动画广告,则具有多个销售主张合成作品,只重视动画的表现效果,忽视方案性的内容,有些定位是三维动画设计师想象出来的。从这个方面,我们就能看出国内外三维影视动画广告在艺术l生与技术l生结合方面的距离。一部作品是否成功,并不是以你所运用的技术手段为判断依据的,而是如何将作品的品牌思想和销售观念与技术手段的完美结合,并且真正触及到消费者内心的意愿,产生购买欲望。另一方面忽视品牌的建设。不容忽略的是,计算机三维动画在影视广告领域中的作用不但在某—个广告作品,而应该在建设品牌效应上承载相应的责任,最后能达到满意销售量的目的。影视与传统媒体相比,传播的途径和范围更广,运用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能够让消费者对产品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一部成功的影视三维动画作品对于产品的销售量甚至于产品的品牌的提升有着明显效果。如果运用得当,持续的加强品牌理念,那么对承当广告的公司的品牌建设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反之,使品牌形象大大受损。

查看全文

三维动画设计及视觉表现研究

摘要:三维动画设计具有独特的视觉表现优势和特点,这也是当今三维动画设计行业整体发展的关键和推动因素。作为三维动画设计的关键,视觉表现事关观众对三维动画的理解方向和视觉感受。本文就三维动画设计中的视觉表现展开讨论。

关键词:三维动画设计;视觉表现;视觉形式

三维动画成为当今社会的艺术流行趋势,受到全球越来越多的观众的喜爱。一个成功的三维动画设计,最为重要的是要有吸引人的视觉表现效果。三维动画设计的视觉效果属于创作艺术。为了实现三维动画更好的发展,注重动画视觉艺术的提升是很重要的。设计师巧妙地利用三维动画设计的视觉语言以及视觉表现辅助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动画作品的视觉表现力。

一、三维动画简介

(一)三维动画的概念

三维动画是近年来新兴的计算机技术,它发展迅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行业。三维动画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虚拟的三维空间中进行场景和动画创作,然后利用虚拟摄像机拍摄动画整个活动过程,产生视觉逼真的三维画面。同时,它还能以优质的画面效果展现所能想象出来的内容,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了人们的视觉冲击力。

查看全文

少数民族文化在影视动画的作用

一、少数民族文化在国产影视动画中的发展回顾

回顾中国国产影视动画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始于万氏兄弟1925年制作的我国第一部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之后,面对西方动画的崛起,国产影视动画开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题材和创作手法,创作了如《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经典动画,这些动画故事题材来源于中国古代神话、民间故事,创作手法借鉴了中国国画、戏剧等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我国国产影视动画在60年代至80年代初进入了辉煌时期,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动画,如《聪明的阿凡提》,取材于新疆维吾尔族文化,其角色、服饰、场景以维吾尔族元素为主,创作手法借鉴木偶戏,其特有的维吾尔族风俗、服装色彩、歌舞深入人心;此外,还有由傣族故事改编的《孔雀公主》、白族故事改编的《蝴蝶泉》、哈尼族故事改编的《火童》等等。这些具备少数民族文化的影视动画可以分为二种类型,一种是以民间故事为创作题材,如以壮族民间故事为创作主题的动画《一幅僮锦》,充分展现了壮族人民的生活场景、民族服饰、民俗习惯。以白族民间故事为创作主题的动画《蝴蝶泉》,讲述白族姑娘与青年为救小鹿而与恶势力斗争而死的故事。第二种是以民间技艺或民间风俗节日为创作主题,如《苗王传》以苗族蜡染艺术作为故事背景,动画里的服饰、手饰、场景都是以苗族民族生活元素为主;以傣族泼水节为主题的动画《泼水节传说》是以民族节日泼水节为主线的故事,展现傣族人的风俗习惯。进入80年代之后,随着欧美日等国的动画大量进入我国影视动画市场,我国具有少数民族题材的影视动画逐渐减少。新世纪之初,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国产影视动画蓬勃发展,创作具有少数民族题材的影视动画再次成为国产影视动画创作人的共识,如2010年,云南省制作了少数民族题材动画《彩云南》,展示云南多姿多彩的风景和民俗文化;2013年,贵州省推出以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为题材的动画《贵州民族民间传说系列动画集》,展示了贵州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间故事、民间技艺等文化。2017年,我国首部展现蒙古草原的3D动画《草精灵》在内蒙古电视台上映。同时,由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为主题的动画片《铜鼓传奇》也将于2017年底播出,该动画是以铜鼓为题材,展示了铜鼓的发展历程,精美的图案和角色设计,动画场景皆来自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景和民舍,民族特色浓郁。

二、少数民族文化与国产影视动画发展的关系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对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音乐舞蹈戏曲、少数民族史诗的研究整理,对濒危技艺、珍贵实物资料进行抢救性保护”,“支持少数民族电影事业发展”①。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划路线。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面对快速发展壮大的国产影视动画产业,从少数民族文化中吸取“养分”创作影视动画,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传承中华文化精神是时代的要求。在我国目前有较大影响的影视动画创作作品中,以贴近现实生活具有教化意义的题材为主,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影视动画,《熊出没》系列影视动画等等,产生的范围与影响较大且广,针对少数民族文化与风俗为主题的影视动画创作还较少,影响范围仍不够大。因此,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民间故事、民俗文化、民间音乐舞蹈戏曲、少数民族史诗的进行研究整理,融入现代影视动画创作中,不仅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为国产影视动画创作提供更多“养料”,使文化的传承更具有持续性。“民族的即是世界的”,只有将民族文化融入影视动画,才能让世界认识中华文化,使国产影视动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17年5月,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在北京举行,电影展展示了13个少数民族近20部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在电影节上,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组委会主席牛颂在接受文艺报采访时谈到:“民族文化大的自信,并不是文化“回归”与“复旧”,更不是“他化”与“西化”,而是要通过大银幕展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即:明白传统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面临的抉择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美好追求。对电影而言,是力求在光影中激活传统文化的价值基因,把传统文化的枝丫嫁接到现代中国的植株,让传统真正进入时代血脉”②。要让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下去,与时代接轨,不仅仅只是“照搬”文化,更需要影视动画创作者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让它完全融入影视动画的故事设计、角色塑造、场景制作、服饰设计等方面。如何让影视动画创作者加深对少数民文化的理解与运用,教育是很好的途径。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影视动画专业,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动画创作人才的需求,创作民族题材影视动画需要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民族文化内涵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可以利用高校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这一途径,通过教学手段,实现影视动画人才培养的目标。贵州少数民族众多,具有得天独厚的丰富的创作资源,地方高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应肩负起培养适应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少数民族影视动画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不仅为地方高校影视动画专业开辟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也为国产影视动画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少数民族元素在影视动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贵州省具有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有原生态民族习俗、民族工艺、文化传说、民族服饰、民族工艺美术、民族节庆等文化资源;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优化改革影视动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在影视动画专业教学中,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影视动画专业教学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而且将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给予少数民族文化新的艺术生命力,培养新世纪影视动画专业人才。传统的影视动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往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去学习,学生往往缺乏创造力与设计意识;利用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要求学生从少数民族文化中去寻找创作题材与创作灵感,发掘设计元素,将少数民族文化整合到基础课程训练中,让学生从抽象的自然生活中体验少数民族文化所表达的语言符号,将抽象的事物变为设计元素。课题研究以影视动画专业的基础课程《构成基础》为例,让学生对收集整理的少数民族题材的故事、图案、技艺进行提炼,将民间故事、图案、色彩、形状解构、重构,与构成训练主题结合,将完整独立的造型直接抽象出来作为设计构成的元素,加强作品的创意性与民族性,通过教学改革,学生不再拘泥于死板的构成基础课程训练,而是具有趣味性和内涵性地将少数民族民族元素融入构成基础训练,既锻炼了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又使教学过程具有持续性,并取得了较好的经验总结果和研究成果。(一)角色设计。在影视动画创作中,角色是其灵魂,可以说是动画的“主演”,一部成功的动画与其角色塑造有着紧密的关系,成功的角色塑造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角色代表了一种文化。例如,我们从“米老鼠”“唐老鸭”角色就想到美国迪斯士尼文化,从“千寻”这个角色就可以想到日本的澡堂文化,从“阿凡提”就可想到维吾尔族歌舞文化。我们以实际案例来分析如何在动画创作中,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创作动画中的角色,要从角色的形象上入手,如造型、动作和言语,要“形似”更要“神似”。如壮族题材动画《一幅僮锦》运用服饰突显民族特色和角色个性。在勒惹这个角色设计上,运用典型的黑白对比,加上色彩鲜艳红色的披肩来体现壮族特色,这是“形似”。正面角色勒惹,外形设计以成年壮族男子为原型,轮廓鲜明的脸部结构,高大结实的身材,结合故事情节,塑造了一个勇敢、正直、善良的人物形象,这是“神似”;而反面人物勒墨和勒厄在服饰上以深灰色为主,搭配线条,突显角色的虚伪,懒惰和贪婪。母亲妲旦的角色是根据典型的壮族妇女原型来设计,如轮廓较鲜明的五观,突出的颧骨,以深蓝青或黑色为主的服饰,头巾等等。在实践研究中,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创作动画角色或场景”为主题进行构成训练,有的取材贵州苗族服饰上的图案“蝴蝶”,“蝴蝶妈妈”是苗族人共同的祖先,角色设计以苗族人为原型,角色为一位苗族姑娘,角色服装衣襟上有蝴蝶图案,体现有蝴蝶妈妈的庇佑,万事顺意,色彩运用苗族服饰传统的红、白、黑、黄、蓝五种颜色,这是苗族文化中独特的民族颜色,通过解构图形与动画角色设计要求结合训练。有的以傣族少女为角色设计原型,角色服饰淡雅,利用傣族少女的特点,角色留长发,束于头顶,头饰以梳子或鲜花作为装饰,或包头巾,身着白色或天蓝色衣裳,傣族人崇尚“孔雀”,认其为祖先,角色人物设计以傣族人的服饰习惯和风俗文化为创作资源。在影视动画专业教学中,以构成基础课程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对今天创作少数民族题材的影视动画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现实意义。(二)故事设计。将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作为动画故事创作题材是常见的反映民族特色的创作手法,例如在动画《一幅僮锦》里,故事围绕着壮族民间流传的故事来展开叙述。实践研究中,构成训练要求学生以少数民族故事作为动画原画的构成基础训练,学生以简洁的构成绘图方式将要创作的故事表现出来,学生在实践构成训练中取材瑶族传统节日“牛节”,牛在瑶族地区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牛的勤劳与踏实使人们产生爱牛,敬牛的习俗,从而形成了牛节。瑶族民间传说每年夏历四月初八是牛的生日,所以,人们将这一天作为牛节,牛节这一天禁用牛一天,不能对牛高声吆喝,更不能用鞭、棍打牛,祭祀牛神,祈求牛无灾无难。故事设计可以根据这个民间故事情节进行编排,并将角色设计、服饰设计、场景设计综合融合到故事中,加入现代元素,如故事设计时可以加入现代生活中的语言或者场景中加入少量的现代元素,使故事既有民族性又有现代性,既有内涵又能被现代人接受。(三)场景设计。影视动画场景也是最能体现民族性的特点,场景是“主角”表演的舞台,影视动画的语言是由一个个镜头组成的,必须要有相对应的“主角”们生活的环境,即场景,场景不仅要交待动画的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突出民族特色的地理特点,同时也不是单独存在的,必须与故事主题,角色结合在一起,具民族特色的场景、故事、角色构成了整部动画的灵魂。少数民族文化要想在影视动画中得到体现,这三者缺一不可。在国产动画《熊出没》里,场景设计充分体现了地域特色,如主要场景是在东北森林,木头房子,房子门头的辣椒,玉米,木材都有东北特色,在冬日乐翻天系列,白白的雪,房子门窗上的窗花,房子外面的用木头围起的院子,以及房屋结构全部按照东北普通民居设计;在饮食上,也是根据地方特色来设计的饺子,玉米,馒头等。实践研究中,场景设计可取材于少数民族民俗或少数民族生活实景,学生设计训练取材来源于苗族民俗节日,苗族节日较多,十分隆重,苗族人民善于歌舞,歌舞的形式丰富多彩,苗族舞蹈、鼓舞,芦笙舞令人叹为观止,设计训练将刺绣、挑花、舞蹈等苗族传统技艺结合在一起,舞蹈动作以具象的人物形式表现出来,展现苗族的文化与信仰,苗族人历来崇拜自然、祭祀祖先,牯藏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节日时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祀先人,祭祀时请朋友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作品设计中通过平面构图将这一主要场景表现出来,如牛头可设计在画面上方展现庄严,人物舞蹈可以多种形式出现,围绕篝火,牛头进行载歌载舞,人物的舞蹈设计要体现出人们欢快,表现出苗族人民的和睦,团结,友爱。

查看全文

影视动画角色设计传统艺术的应用与表现

摘要:我国传统艺术有着丰富的内涵,以中国传统艺术为基础的影视动漫角色逐步成为各类艺术作品中极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各种形式的特效技术和人物塑造逐渐应用到影视动漫作品中,结合影视动画角色设计现状,深入分析我国传统艺术在影视动画角色设计中进行应用的表现,以此为基础,为影视动画角色设计中更好地应用中国传统艺术提供思路。

关键词:影视动画角色;人物塑造;传统艺术;艺术手法

形式各样的传统文化给我国动画的艺术塑造提供了丰富的元素,有很多直接造就了我国影视动画中的艺术美学风格,如今,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影视动漫业作为文化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传统文化元素有着丰富的美学内涵,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在影视动画角色设计中加强对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分析和应用,为影视动画制作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动力,已成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影视动画角色设计中中国传统艺术应用现状

传统文化及艺术元素是民族重要的标签,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我国各种形式的角色和艺术形象层出不穷,可以说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影视动画角色的种类和风格。传统的剪纸、绘画、民间工艺、服饰、戏曲等等都给我国影视动画角色的塑造提供了重要借鉴,深入分析这些优秀传统艺术在影视动画角色塑造中的应用,是正确理解和发挥中国传统艺术作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剪纸艺术。剪纸是一种通过平面中的各种操作展现角色形象的艺术,而影视动画角色更多的是通过将人物形象呈现到人们面前,这和剪纸艺术的表现方式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在动画创作和人物塑造中应用剪纸艺术,一直是我国影视动画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首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给这类艺术在动画角色中的体现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这部影片和剪纸艺术类似,往往会利用纸与纸之间的留白或错落,来突出精雕细刻的镂空工艺、古朴的纹路、鲜艳的色彩等艺术特色,同时实现人物造型的无缝衔接和运动细节的随性切换。以剪纸美术动画集大成的作品《葫芦兄弟》为例,这部作品在角色塑造中充分利用剪纸艺术来突出人物形象。人物角色的描写都是以侧面为主,这和剪纸艺术的呈现方式十分相似,虽然在动作的衔接上略显生硬,但这正是我国传统剪纸艺术的直观体现。《葫芦兄弟》将手绘动画和剪纸动画相结合,在画面上塑造出兼具剪纸、皮影戏、木偶戏的动画角色,以三娃为例,造型简单明朗,与主背景归属同一色系却各有不同,在呈现画面整体性和乡土气息的同时更好地突出角色主要特点。(二)水墨画艺术。水墨画在我国同样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水墨画是一种完大众文艺全属于我国的动画角色塑造形式。水墨画通过虚实变化和相应的色彩浓淡比例,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给影视动画角色塑造提供了极佳的参考。运用水墨画艺术进行的动画角色塑造讲究在笔墨之间体现角色情趣,追求意境和气韵,将各个相对独立的水墨画面通过拍摄行为进行衔接,并通过笔墨、远近、透视、造型、繁简以及色彩冲突等手法来展现角色特点。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这部作品用水墨的柔和与灵动来突出画面的主要背景和人物,用相对模糊的轮廓来展现角色的活动,突出角色的运动感,很好地实现了“意”与“境”的相互融合,同时借助水墨中的浓淡对比与色彩冲突来塑造场景并突出角色,给观众带去明显的色彩冲突。再比如动画《山水情》,这部作品在角色塑造中将水墨画艺术元素发挥的淋漓尽致,极大地展现了自然的写意手法,用水墨交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展现天人合一、师法自然、明心见性的意境。在山川河流色彩的变化和晕染下,主要人物和山、水、云、雾融为一体,浑然天成,画面兼具不同浓度的水墨色彩,让影片角色和背景很好的融为一体。(三)服饰艺术。在数千年传统文化形态下,我国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服饰艺术风格。传统服饰艺术注重对造型、布局、线条等具体要素的运用,强调将各个环节衔接成一个整体,从整体的角度入手营造空间和画面中美的感觉。我国传统服饰中蕴含的丰富色彩将我国特色民族文化内涵体现的极为明显,服饰色彩的营造和变化也能将角色的个性化特征彰显的淋漓尽致,这为我国影视动画角色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以我国著名动漫《大圣归来》为例,动画在角色塑造中以剧情需要、角色身份、主要场景等为出发点,利用角色服饰来建构和表达人物特点,在充分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特点和审美认知的同时也塑造了孙悟空、混沌、江流儿等多个脍炙人口的角色。影片开头,孙悟空的服饰以黄色为主,黄色是我国传统服饰中极为尊贵的颜色,而在当代,黄色往往被人们看做向往、未来、光明,这直接反映孙悟空的霸气和克服困难、不畏强权的精神。之后孙悟空的服饰变成破旧的米黄外套,偏灰的蓝色破烂中裤,服饰色彩整体黯淡,这正是我国传统普通民众的服饰特点,展现出孙悟空毫无斗志的形象。影片最后,孙悟空服饰颜色中黑、金、黄、红相融合,用黑里透亮的黑金为主色彩,展现孙悟空在历尽波折和隐忍后的浴火重生。(四)戏曲艺术。我国传统戏曲用鲜明夸张的线条、浓郁突出的图案来彰显人物主要性格和形象,用不同的面部图案和背景曲子来呈现不同的角色,给角色设计特有的符号与标签,这种以面部进行塑造和创作为主、以角色背景曲子为辅来彰显角色特点的角色塑造方法在我国影视动画角色制作中也十分常见。以《大圣归来》为例,前期和天兵天将打斗的孙悟空在面部塑造上就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戏曲元素,以黄白为底色,眼窝、鼻子、嘴等部位用正红色进行勾勒和渲染,构成艺术化处理后京剧十字门脸效果,象征孙悟空张扬的个性和正面的形象。而托塔天王的面部则以白为底色,以黑为主色,面部塑造相对夸张,和我国传统戏曲中“愚忠”、“刻板”的形象相吻合。在妖王混沌人性状态的面部设计中也汲取了戏曲中的脸谱设计思路,淡眉尖眼的面部形象既展现出其清秀的面庞,又表现出其内在的奸猾与老辣。传统戏曲中节奏和音乐在《大圣归来》中也有明显的应用。在孙悟空与天兵天将打斗时,背景戏曲音乐大气磅礴,令人心潮澎湃,和齐天大圣勇敢地与天庭作斗争互相衬映;之后妖王混沌吟唱昆曲《祭天化颜歌》,悲戚哀婉,冷厉阴郁,衬托出阴谋得逞的混沌和孙悟空尚未恢复功力、正派面临困境的境遇。

二、影视动画角色设计中中国传统艺术应用对策

查看全文

数字媒体在影视动画后期制作的应用

摘要:随着数字特效作品、互动影像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数字媒体技术被逐渐应用到各个方面,数字媒体技术带来的效果使得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传统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也因数字媒体技术的加入而增添了新样貌。多种艺术形式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创作表现,极大地丰富了艺术的呈现方式与类型。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影视动画;后期制作

1数字媒体技术

1.1数字媒体技术的概念。在经过初期探索后,数字媒体技术产生一定影响力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网络开始的。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迅速得到了普及。在我们的艺术创作中,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利用数字媒体的技术作为有效的工具去表达艺术的美,使之产生独特魅力。数字媒体技术的成熟为很多艺术创作形式带来了新的呈现方式,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表现形式涉及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利用现代数字科学技术制作的视觉艺术作品,主要应用在房产行业的建筑模型、环境艺术专业设计的园林设计、娱乐时观看的影视作品,平面包装以及很受欢迎的网络游戏、三维动画、具有交互性的装置或者影像作品以及3D打印技术中,都可以找到数字媒体技术存在的身影。数字艺术创作者除了必须掌握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之外,还要了解计算机图形软件的使用环境和操作方法,以求更好地实现自己作品的艺术构想。1.2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的大致分类。数字媒体技术的使用早期在美术作品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数字媒体技术主要利用计算机等数字媒体技术创作,随之发展到现在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如纯艺术领域里用数字媒体技术创作出的动态媒介、虚拟现实交互艺术、数字实验动画以及新媒体展示艺术等艺术形式,都表明了数字媒体技术在艺术领域广受欢迎。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创作的作品中,以网页图形图像、喷绘设计、数字合成照片、印刷技术作品,以及通过逐帧渲染的三维效果图等代表性的数字媒体技术的作品,可称为静态表现艺术。还有一种是主要利用3dmax、Animo、Maya、Toonz等软件进行制作的,可分为交互和线性两种媒介形式,称为数字动态表现艺术。其中AdobePremiere、AdobeAfterEffect则经常在影视的非线编辑中使用,AdobeAnimate是常用的动画制作工具。在影视动画方面,一般根据作品呈现的类型方式可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制作的动画划分为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和交互动画三种表现形式。虚拟现实艺术、影视中出现的CG合成艺术、网页3D艺术等,是在二维、三维以及交互动画的创作基础上,通过使用数字技术手段、视频合成以及控件设计后逐渐衍生出的多样动画艺术表现形式。这就是利用数字技术在原有形式技术上再创造的结果。在设计领域中我们不难发现数字媒体技术的存在与应用,如广告设计、网络媒体建筑设计、交互性游戏设计、工业设计等。通过动画编辑软件把其中的动画、文字、声音、音乐、视频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视听元素进行合成剪辑,形成光盘包装形式的在线多媒体作品,对于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的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数字媒体时代对影视动画制作提出的新要求

动画被称作“二十一世纪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日本动漫和欧美动漫已经涌现出大量成功案例,我国影视动漫产业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大闹天宫》《宝莲灯》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的出现,在发扬我国文化特色的同时,也体现了影视动画是个很具有潜力的行业。当前产业市场对影视动画后期制作要就一直在提高,数字媒体技术因此也得到普遍使用与欢迎。但中国影视动画仍需要更多的发展空间,要想开拓国际市场就必须在影视动画制作中结合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实现更多的可能性以提高影视动画作品的技术含量。因此,在影视动画后期制作中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与作品内容完美结合,以此达到最好的呈现效果。我们作为“数字化时代”“媒体时代”的影视动画设计者,尤其是在数字媒体技术成为主要创作手段的当今社会,更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同时还要利用数字技术将这些画面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样我们的影视动画领域才能突飞猛进取得傲人的成绩,也会有更多的代表作出现。

查看全文

三维影视动画在高校教学的困境及策略

摘要:随着影视娱乐行业的发展,市场对三维影视动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高校也加入了三维影视动画人才培养的行列,但是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和数量却不尽如人意。这里着重探讨一些教学实践方面面临的一些问题对三维影视动画人才质量提升的影响。

关键词:三维动画;教学困境;改革策略

随着《大圣归来》、《白蛇》、《哪吒》等一批制作精良的优秀国产三维电影动画的面世,刷新了中国动画市场的票房与口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国产三维动画的态度与印象。电视和网络媒介,越来越多的采用三维动画作为栏目片头与过场的包装形式,如央视的《国家品牌计划》、《国家宝藏》,腾讯的《英雄联盟开场动画》等,也为电视和网络节目增色不少。同时,绝大多数高校三维影视动画课程设置总体看来是非常系统、合理的,但是却没有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学生,教学现实没有结出相应的果实。市场的火热与人才培养效率的低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高校三维影视动画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先导课程的基础作用没有发挥。影视动画人才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的系统教学方式。要以素描、摄影、摄像、布光等相关课程作为基础或先导,为后面三维动画课程教学做好铺垫。学生将三维虚拟影像技术与摄像等现实影像技术建立思维上的联系后,更能从原理级别掌握三维动画的复杂操作和参数系统,更能控制和具象化出理想的三维画面。可现实中的三维动画教学中,学生不太了解L型幕、U型幕等专业道具用法和场合;不清楚经典伦布朗布光系统中具体灯光尺度与效果的联系;甚至给定一幅照片,无法指出最基本的光影五大调子区域等等,诸如此类的情况屡见不鲜。据了解,这并非相关课程教师没有传授这类知识和技能,而是学生的关注点被吸引在亮丽的色彩上、好看的人物POSE上……。学生对结果的兴趣,远远超过基础知识的搭建与操作流程的训练,三维影视动画这些基础层面的技术和艺术基础思想层面的建构并没有在这些前导和基础课上完成。在这些课程结课时,当然会有一些符合其自身标准的学生作品,但是从三维动画课程来讲,它们却失去了对三维动画课程的基础承载作用。三维影视动画是一门对专业基础知识要求极高的课程,如果先导课程不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影像基础,后续三维动画教学就需要解释灯光等参数设置背后的影像意义,导致教学重点无法转移到新的三维技能上来。失去基础保障的三维动画教学,只能以“复工”的方式进行弥补,直接影响了三维教学的进度,根本无法拓展学生对三维领域的接触面,学生只能在三维动画制作能力长时间在基础入门级别水平上徘徊。(二)课程教学目标间的冲突。三维影视动画集摄影、摄像、二维动画(三维渲二维)、单一三维动画、影视特效动画等多重技能于一身,是这些课程技能的总合成。但这些支撑课程对应的市场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它们并不一定非要围绕三维影视动画课讲授自己领域的知识。同时,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扩大学生的就业面,因此高校教学现状默许了三维影视动画教学目标与支撑课程教学目标有差异的现象。换句话说,作为三维影视动画技能体系的支撑课程未必是服务于三维影视动画,甚至有时候它们具体的教学目标与三维影视动画的教学目标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例如:当支撑课程的自身操作难度不高时,很多教师就非常注重创意理念的传递。这里不是说三维动画不需要创意,只是说创意只是三维动画系统制作的一个方面。学生对三维动画的关注点集中与创意时,就会造成动画制作的其它方面关注失衡,甚至忽略。在引导学生动画制作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只关注天马行空的创意想法,而不考虑不在乎具象化时的制作难度和复杂性。即动画实践教学中,学员眼高手低的状况。甚至有些学生的动画创意制作难度都超过投资巨大的电影三维特效的制作难度,而却无法自知。这就是动画制作关注点过分集中与创意带来的结果。还有一些支撑课程,采用直接临摹风格作品的教学方式,放弃由细节到风格的循序渐进的方式。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支撑课程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对画面风格的把握,但是造成了学生由风格到细节的粉末倒置的学习过程认知和不良的学习习惯。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课下学习三维动画时特别喜欢临摹风格作品。可即便画面风格能够做到一定的相似性,但细节把控的不到位成为这类学生三维动画作品的普遍硬伤。从与动画行业交流得到的反馈看,学生动画作品质量难于提升的瓶颈仍在三维基础领域,而不是后期风格。例如:一些学生在动画渲染初期调试阶段就开始搞风格化,而不顾画面细节损失。要知道,所有的影像合成创作过程,是影像细节不断损耗、画面质量降低的过程,这是影像制作的基本常识。而且越是制作复杂的领域,如三维影视动画,前期画面细节的损耗对动画制作后期而言是致命的。先调整画面的白平衡,再调整画面风格早已是影像制作的标准流程。风格影像并不是违背白平衡这一基准,而恰恰需要在白平衡基础上实现。相应的,学生学习三维动画,必须学会三维细节刻画,并在此基础上追求三维画面的风格化,不能粉末倒置。因此,缺少细节支撑的三维动画画面风格是肤浅的,动画质量是不可能具有较高水准。诸如此类,三维支撑课程中的创意和风格化等目标,是这些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旦它们不是围绕三维动画展开的,那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动画课程目标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是存在冲突的。(三)三维动画自身教学模块多,系统性强。三维动画教学内容涉及的建模、灯光、材质、摄像、动作、特效等诸多模块,学习环节多,学习强度高、学习难度大。学生即使进入到三维动画相关专业,若没有及早的确定自己的职业选择,没有打算在三维动画领域就业,单凭学习兴趣很难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过分依靠学校课程上自身的系统构建,以促进学生达到较高的三维能力提升,从教学实践经验看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此外,其它的影像设计,可以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来积累自己的制作经验。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了解三维教学和市场的客观实际。三维动画设计对制作者的起点要求很高,类似汽车驾照考试中的90分制度,学生在没有三维动画作品和相当的制作水准之前,根本无法获得三维动画市场认可从而获得外包劳务,也不可能获得所谓的经验积累。在一些高校产学一体教学中,学生也是仅能接触到部分的动画制作分工,学生三维动画制作能力并不全面。补充一点,在很多校外的培训机构,即便绝大多数学员已经坚定了从事三维动画领域工作的意愿。可实际人才的产出比率仍然没有想象中或该机构对外宣传中所描述的那样高。相较于其它专业领域的培训,实际人才产出比率同样不高。随着三维学习者人数的不断增加,三维影视动画人才数量增加是可以预见的。但三维影视动画对学生的高起点、高要求本身就影响了人才的培养比率。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

二、高校三维影视动画教学的改革策略

查看全文

三维动画设计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当前,国内对三维动画设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目前的三维动画设计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现阶段三维动画教学的现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三维动画设计;创新发展

随着国内动漫设计和动画制造技术的发展,与之相应的三维动画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其较多地被应用于电视特效创作、游戏设计及建筑工程图纸设计等方面。国内对三维动画设计的精英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开设了三维动画专业,并逐步将其作为重点课程。但在现阶段,三维动画设计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三维动画设计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现阶段国内三维动画设计教学中出现的一个明显问题问题就是教学理念存在偏差。目前,三维动画设计的教学内容通常都是依照学习软件内容进行制定。一方面,软件种类较为繁多且更新速度较快,导致较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将较多的时间用于软件的熟悉和使用上,导致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缺乏创意。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讲解的重点放在操作软件的构成部分,与课程中的其他教学内容没有紧密联系,导致学生虽然对操作软件了如指掌,但整体的创作能力不高,不能满足企业对三维动画设计人才的相关要求。

查看全文

影视动画角色审美特点

一、动画角色及主要特征

角色是动画的核心,用来传达感情和意义,虽然它是艺术家创造的假定形象,但未必不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动画角色的类型多样,有写实的人物、动物、植物,有没有生命的实体(如汽车、玩具等),甚至有源于神话的虚拟形体(如孙悟空、邪魔等)。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虽然这些角色是设计者创造的虚拟形象,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们的人生观。动画角色集想象力和幽默感于一身,同时表演夸张、随意,具有戏剧性,从而使动画有别于甚至超越一般影视作品。

1.角色故事性

角色的性格与命运是整个故事的引线并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在影视动画中,角色具有灵魂,情节才有了意义,故事性也随之增强。如,《赛车总动员》讲述了一位赛车冠军流落小镇之后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人生真谛的故事。虽然这是典型的“换汤不换药”的剧情,在影视动画中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但它的突破在于通过“嫁接”将角色巧妙地转变为汽车,塑造了如赛车马昆、丑角拖线、美女莎莉等众多汽车形象。新奇的转型给人全新的感觉,同时让无生命的机器具有人的能力,再加上巧妙的造型设计,使这部动画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2.角色思想性

艺术作品体现了人类集体的意志以及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对人们思想的另一种表达。动画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反映善恶是非、人情冷暖,是对生活的诠释。角色具有思想性才能勾起人们的某种情怀,所以当我们看到小马王不畏邪恶、奋力跨越峡谷时,崇敬之情会油然而生;当我们看到樱桃小丸子拿起话筒唱卡拉OK时,童年往事便历历在目。动画角色犹如观众生命中的另一个自己,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将自己融入角色,以求能够在虚幻的世界里达到对现实生活的补偿与提炼,从而思考、反省。

查看全文

当代动画的教学思索

本文作者:陈华工作单位:安阳工学院艺术学院

后期合成设计中学生应具有的素质

动画片的创作是一门综合艺术,后期创作中学生要注重的能动性的发挥,还要求学生具有专业能力,自律能力,交流能力,处理信息能力,耐挫能力,创作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等。动画后期的制作是艺术与技术的产物,学生对各种功能的组合运用直接决定着所制作的动画片的质量。画面运动是否富有节奏、色调的搭配是否和谐、音乐使用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着动画的效果,要完成这项项目,必须依托较高审美水平和动画修养的人才。影视动画的后期制作是一个极其有逻辑性的工作,每一个镜头的处理每一个特技效果的运用都需要反复考量,另外需要各方力量的通力配合,所以协作精神和虚心的求学态度必不可缺的。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动画设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学生掌握软件技能的操作只是设计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将原来的动画技法的基础,如:剧本、造型、场景、分镜、视听语言、特效等各方面知识,将这些作为组成元素融会贯通运用到后期合成创作过程中去,成为一个综合的整体,做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统一”。比如,课堂的知识点、理论和案例密切相关,实践教学中我们收集了大量动画后期的案例,把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其在练习中不断摸索研究。做实例时注意指导学生发现镜头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巧妙的镜头组接,实现故事情节的完整性、逻辑性,保证画面的真实性。由于合成镜头是通过对来源不同的素材进行编辑加工,这些镜头往往有错位和色调上不统一的序列画面,因此要保证镜头的协调一致又不会相互冲突,都需要动画后期制作者熟悉内在的逻辑,熟练特技的处理,而不是片面追求艺术效果。片面过多运用表现性的镜头,反而显现画面失真,暴露合成的痕迹。同时还要根据情节的需要重点凸显一些人物和环境,实现强调的效果,总之目的是实现画面和镜头的自然衔接,不着痕迹,使观众对动画影片镜头和画面的理解和记忆更加顺畅。

专业教学和项目教学结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