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表演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3 04:55: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影视表演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探究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单一的教学思维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带来了一定阻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在新时期下,应将多元思维融入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来,以此增强学生的表演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文章将对多元思维下,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多元思维;戏剧影视;表演教学
一、引言
本文从多元化思维的影视戏剧表演学的内涵出发,在对多元思维应用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更好地培养影视戏剧人才提供一些意见上的参考。
二、多元化思维的影视戏剧表演学
在戏剧影视表演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接受能力,积极地创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在此环境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戏剧影视表演知识,抓住表演精髓,并通过教师的具体表演,获取有效的表演技巧及经验。同时,通过多元化思维的应用,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艺术的赏析能力,并且多元化教学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网络学习资源,弥补传统课堂授课的时间限制,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表演素养。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声乐教学优化路径
【摘要】声乐是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之一,但是,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大学生在自身知识水平和文化艺术修养方面,与声乐表演专业的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老师必须改变以往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我们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是如何提高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老师的声乐教学水平,如何充分利用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优势来提高专业声乐教学效率以及学生自身的表现能力。
【关键词】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声乐教学
在培养影视戏剧表演系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声乐训练融入课堂教学中,逐步丰富表演专业课堂的教学内容。为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开设声乐课,可以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提高艺术素养,实现表演与声乐表现之间的高效融合。
一、基于戏剧影视专业开展声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分析
(一)声乐演唱教学内容
开展声乐课可以帮助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在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声乐课纳入表演专业教学与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整合进行思考。声乐演唱是戏剧影视专业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表演呼吸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满足影视行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1]。
职业院校戏剧影视表演艺术教学及建议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满足,艺术类教育愈发被大众所重视。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作为艺术类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当前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发展的背景据统计,全国共有两百多所高校开设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专业定位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既掌握戏剧影视表演理论与实践知识,具备表演基础能力,也可以熟练掌握表演的各种素质训练。但是,由于各大高校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教学现状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
艺术类职业院校戏剧表演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艺术类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就课程设置和结构来说,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不够紧密。另外,大多数院校设置的课程都趋于一致,课程特色不够鲜明,不能很好地因材施教,难以体现出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特质,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二)专业定位不明确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培养目标是需要具备戏剧、戏曲舞台表演或影视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有丰富地想象力和创造力,具备强烈的表现能力,掌握和具备独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创造和戏剧表演、戏曲表演及影视表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巧,具有对戏剧影视作品进行鉴赏和进行分析的艺术及思维逻辑能力,具有很好的与他人合作的素质,有整体和大局的意识,能够适应艺术行业领域所需的实践型综合素质强的专门人才。但是据统计,目前国内艺术类戏剧影视表演院校的同质化程度比较高,专业定位不明确。另外,精英式的人才培养方式会造成学生的个性不鲜明,表演特点和表演方式的同质化程度较高。
原著影视剧与英语戏剧实践教学
一、引言
高校外语院系的戏剧表演以及各类英语戏剧赛事一直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英语语言文化水平,还能推动人文素质教育。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剧是视觉化了的名著,为高校大学生的英语戏剧表演增添了更鲜活的素材。这类影视剧使传统、静态的原著变得鲜活起来,使大学生能够更直观、更切身地体验原著中的文化背景。此外,这类影视剧拓展了学生英语戏剧表演的途径,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教师从视觉传播学角度入手可以更好地探讨原著影视剧对大学生英语戏剧表演方面的意义,以及在戏剧表演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恰当地运用原著影视剧等具体操作原则。
二、原著影视剧在大学生英语戏剧实践教学中的视觉传播学意义
戏剧能自然地将多层次的语言技巧融为一体,也能把交流过程中的语言和非语言部分结合起来。戏剧表演为语言提供了完整的背景,它依赖学习者的认知和情感。学习者在戏剧表演中可以通过全身心的学习和多感官的输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此外,戏剧表演多样性和对最终成果的期待感,又可以培养与保持学习者学习的动力。戏剧表演实践鼓励大学生保持开放性、探索性的学习风格,从而给予他们创造、想象、发展的空间。此外,戏剧活动对团队合作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因此,大学生英语戏剧表演实践教学能够很好地为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服务。然而,无论是从参与活动的学生的语言能力、表演能力、主动性以及指导教师的专业性方面来看,还是从师生对英语戏剧选材的难易程度的把握、剧本创作、二次创作、舞台布景灯光服装化妆等方面来看,大学生英语戏剧表演这一实践教学绝非易事。就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大多数的英美文学课程在大纲中仍然将英美作家及其代表作列为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许多重要戏剧作家和经典剧作。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素材无法传递经典作品中大量的语言文学、文化信息,这不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视觉传播是通过视觉辅助产生的传播,是通过可读可视的方式传递信息的一种传播模式,主要通过二维图像呈现,还有手势、肢体语言、动画和影视等其他视觉呈现模式。在《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中,保罗•莱斯特把感知、选择、理解、记忆和习得的循环过程称为“视觉传播的圆圈舞:了解得越多,感觉到的就越多;感觉到的越多,选择的就越多;选择的越多,理解的就越多;理解的越多,记住的就越多;记住的越多,学到的就越多;学到的越多,了解的就越多。”[2]思考与学习按照视觉、听觉和触觉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图像思维是一种公认的非言语思维模式,其他的还有音乐思维、数字思维等。图像思维也被称为视觉思维。“视觉思维的运用有助于帮助读者学会如何观察事物。”[3]语言信息、听觉信息和视觉信息的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传播方式,这一观点已得到有关专家的证实。现代传播媒介,比如电视、电脑、电影等,都是多途径的信息输出与输入。多途径信息输出与输入的研究结果已经被教育者广泛地运用于教学法领域。原著影视剧恰恰就是语言信息、听觉信息和视觉信息的高度结合。学生通过对文本和影视的双重学习,可以得到更深层面的启发,从而挖掘出原著表达的更深刻的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原著影视剧并将其作为英语戏剧表演的训练辅助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戏剧文学的相关知识。影视作品是视觉传播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其中,改编自名著的原著影视剧层出不穷,其被运用于高校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教学中。很多研究表明,原著影视剧作为重要的视觉材料,并没有得到教师的充分利用。目前,有关名著戏剧表演与传播学方面的文献较多,从视觉传播学角度出发研究原声影视剧与英语戏剧表演关系的文献较少。各类高校外语院系的戏剧表演教学一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说明教师利用视觉传播学的理论指导学生排练和表演戏剧可以更好地从多个维度培养、锻炼大学生的英语戏剧实践能力。
三、原著影视剧在大学生英语戏剧实践教学中的操作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表明,“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4]高校英语教育背景下的跨文化能力可以定义为:“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跨文化同理心和批判性文化意识;掌握基本的跨文化研究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异同;能对不同文化现象、文本和制品进行阐释和评价;能有效和恰当地进行跨文化沟通;能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5]戏剧表演应用于英语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手段,它让学生通过接触富有创造性的文学语言、参与文本意义的探索,最终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跨文化意识和人文素质。此外,这种教学手段也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经典戏剧作品相比,原著影视剧揭示的是作家作品及其所处的时代和文化等层面。原著影视剧让戏剧表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实践方式方有了较大的改观和全新的体验。原著影视剧使参与英语戏剧表演实践教学的高校师生思考:如何选择原著影视剧素材?如何将英语戏剧表演与原著影视剧结合起来,以开展生动而又深刻的实践讨论?如何开拓学生的文学和文化视野?如何让学生在戏剧实践中升华学到的知识?教师在大学生英语戏剧表演实践教学中运用原著影视剧时,要明确影视作品和戏剧文学作品的差别。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影视作品有三大类:忠实原著的移植型(transplantation),对作品进行艺术加工的再解释型(reinterpretation)和以原著为基础创作出巨大反差的模仿型或再构思型(imitation/reconceptualisation)。[6]这三大类原著影视剧对帮助学生理解戏剧作品,对教师指导戏剧实践过程都有着重要作用。笔者所在的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一直重视英语戏剧表演在英语实践教学方面的研究与开展。2001年,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了针对外国语学院专业学生的外语剧团。2010年,外语剧团升级为面向全校的话剧工坊。至今,广西师范大学话剧工坊(以下简称话剧工坊)已有17年历史,在这17年中,专业指导教师定期开展各项专业培训与戏剧排演活动。话剧工坊是学校唯一能够同时演绎多语种外文话剧与中文话剧的学生剧团,也是学校官方指定的英文戏剧与微电影大赛的参赛队伍。作为广西高校话剧、微电影界的领军团队,话剧工坊代表学校在自治区与全国赛事中屡创佳绩,多年来连续斩获特等奖、一等奖数个。但是,参赛并不是话剧工坊的唯一目的。从强调表达,提供真实的交际场景、交际动机以及文化背景,淡化传统课堂教学中对语言的机械分析和剥离等角度看,英语戏剧表演更贴合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对台词的不断揣摩和运用能促进其对英语的多方位了解,从而提高学习的信心与兴趣,拓宽学习英语的途径。因此,话剧工坊的英语戏剧表演实践教学以培养语言、文学、文化基础扎实,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为目标。话剧工坊通过整整10个月的筹备与排演,于2013年末在全校范围进行了莎士比亚经典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英文版公演。此次公演极大地提高了参与公演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英美文学历史发展悠久,经典作家和作品数不胜数,大文豪莎士比亚在这其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然而,莎士比亚作品的语言难度和历史文化背景给学生学习的学习和理解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如果学生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理解不透彻,就无法将原著改编为戏剧,进而搬上舞台。因而,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无法将原著所包含的人物、情节、时代、文化等多维信息在短时间内通过极其丰富的视觉、听觉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结合数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影视作品与莎翁原著文本,话剧工坊指导教师引导学生以研究性的态度不断深入挖掘,让学生在整体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探讨原著作品与影视作品的文学和文化内涵。经过剧本改编、戏剧排演、服装道具制作、舞台设计等复杂的环节,学生最终成功地将原著搬上公演舞台。在英语戏剧实践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在剧本的选择和改编、演员的遴选、剧目的排演、服装化妆舞美音效等舞台筹备环节,以及最终的表演环节,充分地发挥了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与提高。
高职戏剧影视表演实践教学初探
一、高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实践教学具体措施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围绕行业对人才需求,将所需的职业技能、创作素质要求,本着“以职业技术能力为主,以创作素质需要为准,以够用为度”的原则,结合高职戏剧表演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突出高职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在构建高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实践教学方面,把培养高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培养,围绕舞台演员基本功训练、角色塑造能力、声台形表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要求,形成符合高职学生的培养体系,根据影视演员培养特性,制订了“以课堂教学学习表演知识,以排练活动培养表演技能,以演出实践锻炼角色创造能力”的“学、练、演”人才培养模式。按专业对应行业和对应岗位的人才需求,积极与浙江横店影视集团演员艺术团等单位合作并争取订单式培养,输送艺术人才。与合作企业开展共同开发剧目生产等项目,使校企合作真正落地,以真实项目带动教学。在教学方面,运用第二课堂、课堂内与课堂外结合的方法,通过项目教学,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具体来讲:a.合理运用第二课堂(晨功和晚功),组织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与剧节目排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专业训练,锻炼高职学生独立创作能力。b.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剧目演出,提升高职学生的角色塑造能力。c.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内外各种类型赛事,以赛促教,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与适应力;第六学期安排学生赴企事业各行业进行社会调查和顶岗实习,增强学生对职业的感性认识,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在多年教学积累中,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在教学方法运用上,突出了高职特色,以高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为核心,在项目中教学组织中,突出学、练、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运用符合高职学生教学方法,“声形台表合练法”、“教、学、做”循环交替法:具体包括“声、形、台、表合练法”和“教、练、演循环交替法”两大部分。将演出排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先后在湖南大剧院公演儿童剧《邋遢大王奇遇记》《葫芦兄弟》《美人鱼》累计达到36场,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既提高了学生的塑造能力,又使学生的个性和专长在实践演出活动中得到发挥。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课程体系以培养高职学生角色塑造能力为中心,突出了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动手能力特征和学生够用的需求,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融真实项目教学于一体,与行业对接。让学生在校学习提前在真实的工作项目中去完成角色塑造,提前适应岗位工作需求,并通过开展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各项赛事的表演活动,在校成立了骆驼刺话剧社、小剧人儿童剧社等表演创作性社团,使学生通过项目排演与策划,综合提升专业技能的运用能力,不仅能演,还能创作,又能进行剧节目或晚会的策划和舞台管理工作的复合型技能,实现人才培养往多元化发展,达到一专多能。
二、高职表演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高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实践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的实际动手实操能力。在教学中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师生通过具体的项目排演来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和舞台表演经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锻炼专业技能,促使职业技能、职业素质更上一层楼。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表演专业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也是“以课堂教学学习表演知识,以排练活动培养表演技能,以演出实践锻炼角色创造能力”的“学、练、演”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突出专业的实践性、突出未来工作环境真实性,课堂教学、排练活动、演出实践、顶岗实习是四个关键环节。”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课堂实训、原创小戏的开发和大型舞台剧的实践演出等环节,所以,一定要建立起适应高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三、高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1.加快完善校内戏剧表演专业教学实训设施,改善表演排练厅实践教学环境,表演排练厅作为主要实践教学场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学习与实践场地,包含了表演教室、形体教室、梦剧场、明星剧场等实训设施,要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全面进行规划与合理利用。2.通过从话剧院等行业企业引进,打造一批适应实践教学的“双师”教师队伍,根据高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建立一支有行业经验的实践教学队伍。成立实验剧团或者演出创作中心机构,由专门的教师团队进行剧节目的开发创作,从编写剧本、到舞台呈现演出,与教学师资队伍每三年交换轮回教学岗位和创作岗位,使专业教学能够始终与时俱进,紧跟行业步伐,积累了实践创作的同时,也丰富了专业课堂教学。
影视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研究
声乐课是影视表演专业的四门专业基础课之一。教学目的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并能够运用声音这个手段,在表演中准确塑造人物形象。在声乐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演唱要求可以用“声情并茂”四个字来概括。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歌唱发声的基本技术技能,还需要学会用歌声来传情达意。
如何做到“声情并茂”,使演唱富有感染力,需要具备两方面能力。第一,需要掌握气息、吐字、发声、共鸣等基本的声乐发声技巧,以及会运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表现出细致、鲜明的外在动作。第二,需要掌握内在的表情达意的一套完整系统。这需要有敏感充实的内心,丰富的阅历和情感体验。还能将这些体验转化为技巧运用到歌唱中去,能够根据不同的作品演唱要求,做到内部心理和外部动作的有机统一。显然,第一种能力容易达到,只要具备声乐演唱的能力,通过正确的指导和坚持不懈的练习就会有收获。第二种能力则属于精神范畴,也是歌曲演唱的灵魂所在,把握好这一点并不容易。声乐中的“以情带声”,就是强调第二种能力的重要性。这和表演教学中用自身体验去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美学上是一致的。因此,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表达,从根本上说也是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即注重人的体验。
目前,我系声乐教学确立了以演唱影视歌曲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体系。“影视歌曲”作为一种独特的歌曲形式,是和影视作品中人物形象创造、影片立意有关的歌曲门类。其创作背景、词曲写作、音乐织体等,都是围绕着从属影片展开。它既有自身的艺术价值,又能以小见大反映一部影片的艺术构思。以影视歌曲为契合点,可以将两门学科有机结合起来。
研究如何通过影视歌曲这一媒介让学生做到唱中有演,在演中歌唱,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立体,成了声乐教学的目标之一。这一思路的确立,不仅为声乐教学开辟了新领域,也为声乐教学如何能更好地同表演教学相结合提供了新途径。站在学生的角度,表演专业的学生在音乐基础、嗓音条件等方面,距离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表演专业声乐课的验收标准也应该有其特殊的地方。如此一来,“声情并茂”中的“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经常跟学生强调,“只有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情感是声音的灵魂,是演唱中最精华的部分。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在演唱中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另外,在学习兴趣方面,影视歌曲对影视剧中的情节和人物或概括、或特写,音乐形象鲜明突出。表演专业的学生演唱影视歌曲,更容易找到情感共鸣,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富有表现力地唱好一首影视歌曲,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首先需要分析、理解歌曲,知道歌曲是对剧中哪个人物或者情景的描写,该人物和情景的特征是什么,理解影视歌曲中所反映的生活及人物的思想感情、神态和事物的内涵。歌曲出现在影片中的什么位置,出现了几次,有没有变形处理等,掌握这些信息是唱好影视歌曲的基础。此外,还要以点带面了解整部影片的一些信息。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当老师,讲解所演唱歌曲及其出处影片的一些信息。在这一过程中,你会发现,有的学生熟知某些类型片、某些导演、某些歌手。教学相长,老师们也能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其次,要多训练声音,熟练掌握音乐语言、声音表现手段,善于运用歌唱的技能技巧表现情感。练习基本功,没有捷径可走,这一点和音乐系科的声乐学习是一致的。
此外,还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能够捕捉细节,善于抓住不同人物的特征。对生活充满热情,多去积累体验,直接的和间接的,不断丰富积累自身的阅历,并能将这种阅历和体验转变为有机的情绪记忆存储在大脑中。在演唱影视歌曲的时候,选取有用的部分将其提取出来,这一过程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要想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学生的努力,也离不开声乐老师的指导。老师们要主动学习,除了不断提升自身演唱和教学的技能之外,还要了解表演教学的基本规律,熟悉塑造人物的常用手段,能够指导学生分析和塑造人物。这也向声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老师们新学常新,不断扩充和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
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繁荣腿也紧追经济繁荣的步伐在不断地前进。戏剧作为门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传承文明、传播知识的重要作用。同时,伴随着现代化高科技的发展,戏剧舞台也增添了不少亮点。通过特殊的观演关系,戏剧让更多的观众参与了进来,使它逐渐成为观众更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当然,电影、电视剧依靠视听传媒和多媒体、高科技等综合优势,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产品,这就使得社会需求大量优秀的戏剧影视作品和演艺人才。因此,国内众多高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办起了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当前全国不少开设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高校,主要都是参照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的教学大纲来进行教学。然而,从两校的教学大纲上体现出来的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描述并不是特别具体,加之戏剧影视表演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致使不少高校在具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学到了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表演教学的套路和框架,而没有真正领悟到其精髓,更无从谈及结合新时期社会的具体需求以及院校的自身特点来进行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新时期,戏剧和电影、电视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随着音乐剧进入中国市场并被国人所关注,“商业搭台、经济唱戏”的兴起,以及多媒体戏剧、3D电影等多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出现,观众对演员的创造力及文学、艺术修养的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当前戏剧影视表演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并且重新研究并提出更加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新体系。
一、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理念的更新
1.深厚的文学修养是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基础“重艺轻文”的现象在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中普遍存在。很多专业课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并未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前提是具有良好艺术素养的学生,但光有良好艺术素养的学生,并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演员创造角色不仅仅是带给观众愉悦的享受,更多的是要诉诸观众的心灵。演员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学修养,才能对剧本、对社会、对环境有全方位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才能赋予角色灵魂。因此,在教学中表演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观念,主动把文学与艺术在教学中相融合。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外经典名著,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重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以及案头工作。力争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文学修养。
2.创造力的培养与挖掘是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关键笔者认为演员的工作本质就是创造艺术形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宗旨就是最大潜能地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无论是戏剧、电影还是电视剧,它们的最终目的和成功的标志都是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而塑造人物形象的根本任务,主要是依靠演员通过自身创造去直接完成的。众所周知,演员的表演并不是靠剧本怎么写他就怎么说,导演怎么排他就怎么演就能完成的。演员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深厚的文学和艺术修养、精湛的专业技巧和高尚的品格,他们通过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去进行创造。创作中缺少演员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人物形象必定会不够鲜活。表演艺术贵在体现人物的个性,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出具有创作个性的演员。如今不少导演、编剧将艺术创作的焦点和视线转向了演员。并恳切希望演员能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去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但是一些演员却显得束手无策、无能为力。究其原因还是在学生培养这个阶段,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出现了问题。教师忽略了表演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把教学中创造的重心完全放在了自己身上,长此以往学生懒于创造,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导致昂终进入社会之后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作为表演教9币我们必须在表演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挖掘,最大潜能地培养、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二、戏剧影视表演教学形式的新探索
1.推行文学作品改编片断的教学‘“文学作品改编片断”这个教学形式,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并不陌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以文学作品为素材.自己进行剧本的改编,自己设计人物生活环境的舞台美术,并承担导演工作,在服装、音响、效果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在这个教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组织舞台行动的能力,还能加深对戏剧演出艺术的综合认识。这样的教学形式。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教学中推行,北京电影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也先后不断地在教学过程将“文学作品改编片断”纳入正式的教学环节。但最终这一教学形式并没有在全国所有高校的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推行下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部分高校的表演教师认为让表演专业的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修改剧本有些不太合理,戏剧影视表演教学就应该重视表演技巧的训练和创造人物能力的掌握;另一方面是由于个别高校的表演教师缺少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编剧知识,再加上在这个教学阶段的时间短、任务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文学作品。他们往往会应付了事,并没有深入研究作家真正的思想情感及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线索,就去进行剧本改编,致使改编出来的剧本不合理、不成熟,最终导致教学失败。笔者认为在当今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过程中推行“文学作品改编片断”势在必行。文学作品,尤其是中、长篇小说。一般都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通过阅读,能够使学生对作品故事的来龙去脉、人物关系、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对事物的态度等加深理解,帮助表演技巧尚未成熟的学生。解决组织和挖掘舞台行动的能力。同时,在改编的过程中,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解决传统片断教学中依靠教师做导演进行剧本分析和导演阐述的局限性。另外此教学形式还能够帮助当今艺术类学生改变不爱看书、不爱阅读的习惯。使学生在此教学阶段中能够不断地充实自身文学修养,为今后的艺术创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影视表演教学信息技术运用
影视表演是一门情境性、实践性、个体性较强的艺术专业。当前,我国文化事业的大繁荣推动了影视艺术的蓬勃发展,也为影视表演艺术专业带来了“春”的气息。现代信息技术引发了人类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重大变革,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助力,同样为影视表演教学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在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大趋势下,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影视表演艺术专业教学中来,是提高影视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选择。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内涵及教学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历史证明,技术的重大进步往往会给人类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同样以其它技术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介入到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成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推手。对于影视表演艺术教学而言,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执行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实现艺术教育效果的技术和手段。首先,信息技术是同时结合了声音、影像以及动画等声光效果的技术体系,它将抽象和枯燥的教学内容以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使有限的课堂时空成一个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学习环境,改变过去教师与学生之间“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的呆板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其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个别化的教育特质。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更多地关注到学生个体,充分开发出学生在影视表演艺术方面的个潜能。同样,对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进行补救教学。最后,学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我学习,搜索和下载学习资源、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自我掌控学习进度和速度,使其更为积极地参与影视表演学习活动,并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因此,在影视表演艺术专业的各项专业课程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教学与学习成果。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影视表演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信息技术在影视表演教学中有着明显的作用和突出的意义,为更好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针对影视表演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需求与学习特征,构建合理高效的影视表演教学课堂,教师可以遵照以下几个原则:
(一)强调实用性
影视艺术及影视编剧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影视编剧与影视艺术来说都带来极大的困难与挑战。对于相关的人员来说,应当从影视行业的实际发展形势出发,通过剖析影视艺术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艺术进行学习,更好地面对时代所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同时还需要认识到文艺事业为人民服务的时代意识与危机感,在遇到一些特殊问题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进行解决。本文从影视艺术的综合特点、影视编剧面对的困难与挑战以及相关解决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影视艺术;综合特点;影视编剧;困难与挑战
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在面临着结构的转型,新时代也为这些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人员应当意识到文化生活对于现代人民的重要性,通过结合当前的时代元素,创造出更好的影视作品,丰富人们的娱乐生活。对于在这一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从问题的根本出发,进行合理的解决,并且结合当前影视艺术的特点,更好地迎接时代的困难与挑战,一方面促进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另一方面推动文化大繁荣。
一、影视艺术的综合特点
(一)综合性。对于影视艺术来说,它是一个综合性的一门学科,需要各个专业的人相互合作,加强沟通,最后才能完成一部影视作品的创作。换句话说,导演不仅要懂得如何导演,同时还需要了解一定的表演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演员进行角色的演绎,录音不仅需要懂得录音,同时还可能会兼职摄影,才能够与摄影之间形成较好的配合。国外的影视教育主要都是综合性地学习,学生以后走上的工作岗位都是与自身的喜好与机遇相关。而国内的影视教育对于各个专业进行了细分,这种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的专业过于单一,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进行专业课的学习时,要求各专业的能力过强,而其他专业的知识没有过多的要求,或者说要求较低,这导致学生知识掌握的局限性。因此对于当前的学生应当进行综合性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培育更多优秀的影视行业的人才,推动行业的发展与进步[1]。(二)实践性。当前的各高校在进行影视艺术的教育时,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实践,一些教师认为在校期间应该给学生讲解较多的理论知识,只有对理论有充分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去实践。但是实践教学对于影视教育是较为重要的,像学习表演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演绎一个角色,只有通过多次的训练,才能掌握表演的精髓。学习声乐的学生不仅需要知道发声的原理,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进行一个演唱的过程,才能对声乐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因此在当前的课堂上,教师应当注重影视实践教学的内容,通过多次实践,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后能够更好地做好工作,迎接工作所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二、影视编剧面对的困难与挑战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方法分析
【提要】在《影视艺术概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课堂讲授法、课堂参与法、影视实践法、评论写作法这四种教学方法。这四种教学方法将影视理论与影视实践相结合,将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将课堂学习与课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练习相结合,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评论相结合,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在影视艺术理论知识、影视拍摄、影视鉴赏、影视评论等多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是一种综合立体的教学方法,在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影视艺术概论;教学;方法;探究
一、课堂讲授法
在《影视艺术概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课堂讲授法向学生介绍电影理论、电影历史、经典影片、电影大师等内容。通过教师讲授和系统梳理,学生可以快速了解中外电影史发展脉络、主要电影流派。譬如介绍电影流派相关知识诸如产生背景、艺术特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历史地位、获奖情况时,采用课堂讲授法可令学生迅速掌握这些最基本的影视知识。以外国电影史为例,通过教师讲解,学生了解到外国电影史的发展可以简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无声时期的电影,主要包含无声时期电影的形态特点、代表作品,以卢米埃尔兄弟、梅里埃的电影、苏联蒙太奇学派电影、欧洲先锋派电影为代表;第二阶段是经典叙事时期的电影,包含大制片厂制度下的经典电影叙事及其电影作品;第三阶段是现代电影时期,包含传统电影向现代电影转型期的重要代表作品,如《公民凯恩》等;第四阶段为高科技时代的电影,包含动画电影和科幻电影等。再看中国电影史,同样可通过讲授法令学生了解中国早期国产电影的特点及经典影片,譬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优秀国产电影以《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为代表。接下来介绍十七年电影的艺术特点及本阶段的优秀影片,如《林则徐》、《早春二月》。在新时期电影中主要介绍第三代导演到第六代导演的特点及其作品,可将第五代导演中的张艺谋和第六代导演中的贾樟柯作为重点来介绍,因为这两位导演都是目前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导演之一。关于张艺谋,电影作品重点介绍其最优秀的电影,如《秋菊打官司》《一个也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印象系列则可介绍《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等。贾樟柯可重点讲授其《三峡好人》《江湖儿女》《山河故人》等代表性影片。
二、课堂参与法
除教师课堂讲授外,还可让学生适当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热情、主动思考的能力和独立判断的能力。譬如在讲授导演风格的时候,教师介绍同一故事由不同导演执导,作品风格和艺术水平有较大差异,以电视剧《红楼梦》为例,该剧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987年中央电视台王扶林导演的《红楼梦》,简称央视版;一个是2010年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红楼梦》,简称新版。两个版本电视剧的取材和内容基本相同,但剧作风格、导演风格却很不相同,各有千秋。教师可选取电视剧《红楼梦》的经典片段《宝黛初见》作为案例,要求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观点。讨论发现,多数学生认为央视版更为经典,表现在场景设计和演员表演两个方面。在场景设计方面,该版将现场众人的言谈举止都表现出来,既有主角林黛玉和贾宝玉的言谈举止,也有众人的说笑反应,因此是一个综合立体的见面场景。演员表演层面也表现不俗,陈晓旭把林黛玉清高孤傲的气质完美地表现出来,贾母则把祖母对孙儿的无比疼爱演绎得淋漓尽致。比较而言,新版《红楼梦》宝黛初见场景镜头中只有贾宝玉和林黛玉,其他人被排除在镜头之外,令观众无法了解现场的总体情况,因此在场景设计上和央视版有较大不同。但也有同学比较认可新版《红楼梦》,认为新版人物服饰华美,色彩和光线运用更符合现代年轻观众的欣赏趣味。学生讨论完毕,教师可对学生观点进行点评,既要说明自己的主观喜爱,更要客观地进行艺术比较,从演员表演、场景设计、气氛烘托、色彩光影、音乐配置等方面进行比较,以令学生对影视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