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质量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6 07:59: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药品质量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独家原创:浅谈药品质量管理
GSP是英文GoodSupplyPractice的缩写,意即良好供应规范,在我国称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是控制医药商品流通环节所有可能发生质量事故的因素从而防止质量事故发生的一整套管理程序。
GSP为药品行业的经营企业提供了科学的质量管理思想体系,其认证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强制实施将促使药品经营企业的经营思想[1]和组织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是我国药品经营[2-4]企业与国际接轨、参与市场竞争的先决条件。通过加快实施GSP,将小而乱、药品质量[5]无法保障的企业淘汰出局,让那些符合GSP的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从而达到全面调整药品经营结构的目的。
1.GSP[6-8]的内涵
(1)“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药品经营企业的经营活动可分为售前、售中、售后工作三个过程,再细可分为市场调研、计划、采购、运输、验收、储存养护、洽谈业务、介绍药品、用药指导、包扎或装箱送货、质量查询、药品退调等。
(2)“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药学药品质量管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相关资料。1.1.1现状调查:三级医院创建之前,我院药学部门的药学专业人员日常只负责药库、药房的药品领用、贮存、养护、使用等管理,并未参与临床科室的药品管理。成立药学部质量监控室后,药品质量管理小组的药学专家于2013年初先后两次对全院22个病区及门诊数个临床科室的急救、备用药品开展全面、仔细地前期调研,包括备用药品用量小且日常监管容易忽略的科室,如介入室、放射科、康复科、计免室等,对各病区急救、备用等药品各方面数据进行登记记录。1.1.2存在问题:根据临床科室药品管理现场进行调研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病区急救、备用药品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缺少病区药品管理制度;药品储存条件不合格也没有管理措施;救急药品没有建立统一目录,没有统一位置、统一摆放标识;存在近效期甚至药品过期的现象;麻醉、精神等特殊管理药品没有实现五专管理,相关登记不规范;高危药品没有专区存放,没有统一的标识;易混淆药品混放,没有标识;大部分护理人员对药品管理知识较缺乏,对急救药品、备用药品、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及冷藏药品的管理知识知之甚少。1.1.3原因分析:没有建立系统规范的病区药品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没有落实相关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缺乏药品相关管理知识;缺少监督管理;硬件条件没有跟上等。1.2方法。1.2.1设立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建章立制:我院充分抓住了等级医院的评审机会,根据《细则》的要求对我院在药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于药物治疗相关组织部门下设立了专业的药品质量管理小组,此小组由医务科长、药学部主任和护理部主任一起负责处理,临床药师、药剂科库房负责人、药品质量监控室以及药房班长一起参与其中,并在药品质量监控室的管理下统一组织实施以提升病区的药品管理学专业技术指导水平,同时提升我院对于药品监督的质量及效果。医院制订了一系列关于病区管理的制度及工作流程,如《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病区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制度》等,建立了全院统一的急救药品目录和基数,各科室应依照不同病区患者具体的疾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建立适宜的药品和合格药品的储存基数体系,在这一体系内,各科室向负责人提交备用的药品申请,上报药剂科后将其交给药事管理部门以及药物治疗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即可投入使用。建立统一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严格执行体系标准要求,能够实现质量控制的根本目标,建立起横跨三个级别的质量管理体系,护理部与药学部积极予以协作,医务部门与院级的质量控制体系应加强对绩效考核的水平,从而促使病区药品的管理质量水平得以持续改进。1.2.2加强培训,明确责任:药学部药品质量监控室的人员每月深入临床科室,指导各临床护理人员采取严格的药品管理并在现场向患者及家属指导相应知识体系,可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等方法实现,内容包括病区的药品管理制度、病区药品管理工作流程、医院药讯、药品说明书、检查表格等资料,并要求药品质量管理人员对全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及药学人员对于药品管理的法规认识程度及知晓率,从而明确医院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工作内容,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推进病区的药品管理质量得以持续改进。1.2.3建立病区药品质量管理考核指标,检查、反馈督促整改:由药品质量管理小组结合各项管理制度制订考核措施及评分细则,每月月底对全院临床科室药品管理情况做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填写《问题反馈单》当场反馈科室,次月进行针对性的追踪检查,督促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临床科室药品管理。药学部质量监控室将每月监督检查情况汇总通报院质控办,院质控办将结果纳入全院质量管理考核内容,形成常态化考核机制。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药品管理分两个部分进行量化检查评分:一是急救药品等普通药品:总分100分,包括人员管理与交接班等记录20分,制度建立与培训20分,药品贮存与养护20分,药品基数20分,药品质量及效期管理20分;二是麻醉及精神类特殊药品:总分100分,包括专人管理及交接10分,双人双锁储存保管10分,药品基数20分,专用帐册登记情况10分,使用及空安瓿回收登记情况20分,专用处方登记10分,药品质量及效期管理20分。
2结果
2013年9月-2014年6月,医院药品质量管理小组依据标准,科学运用PDCA管理方法,干预临床科室药品管理,目前各病区麻醉和精神药品、急救药品、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管理基本符合规范要求[4]。各病区均配备了温湿度计和温湿度登记本(包括冰箱和室温)。干预后检查医院所有临床病区药品管理合格率并与管理前相比较,达标率达93%;各科室及病区抢救车的管理合格率达90%以上。医院病区药品管理在等级医院创建期间时间短、任务重,由药学部牵头,护理部、医务科和质控办等多部门协作,采取分工合作,明确责任,主动干预病区药品管理,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解决了临床科室用药安全隐患,加强了全院质量管理意识,提升了全院病区药品质量管理水平,使得该项管理迅速地符合了等级医院评审条款要求。
3讨论
在原卫生部医院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病区药品管理已作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一项内容[5],评审标准中明确指出,药品管理内容不只是药学部门内部药品管理,而是全院所有医药职工都需要积极参与其中,凡存在药品使用及储存药品的地方,都需要有药学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管理,严格监督药品流通情况,可以采用间接管理和直接管理2种方式,并且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需要专门成立药品质量管理组织,从而通过行政的方式推进对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改革。我院病区药品实行全院统一规范化管理模式后,完善了警示标识管理,明确区分“麻精毒放”药品、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做到全院统一标识、人人心中有数;保证了麻醉、精神、急救、备用、高危、易混淆(看似、听似、多规格)及冷藏药品的管理质量,从而做到对药品的合理保管和存放,并实现有序领取使用,做到条目清楚明确。通过每月对医院药事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发现许多问题,而通过搜集问题并研究,针对我院所有病区护理人员予以加强沟通培训,并进行规范药品管理。对于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做到准确说明,并配合图解以便大家理解并统一执行,大幅度提升教育效率。在完善病区药品管理的过程中,药剂科和护理部发挥了良好的合作精神。我们共同统一了各项管理制度,统一了管理的标准,加强了执行力度,完善了培训考核,以查促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促进全院病区药品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我们也逐步完善了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的加强药品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药品质量管理与药学服务论文
1强化药品质量管理
药品质量管理一直是医院药剂部门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而且凸显了药师的专业性和综合能力。目前药剂部门的药品质量管理既秉承了传统的工作,还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工作模式。药品效期管理:定期(每个月)对库存药品质量(效期)进行检查,坚决杜绝过期或接近有效期的药品入库,把好药品质量入库关。若在门诊药房发现药品包装有破损、污渍或药品变色、斑点、粘块等现象时,应及时停止使用。做到“先进先出,近期先出”。建立效期药品登记本,定期检查药品效期,发现离效期不足6个月的药品,要报告和建立药品效期警示标示,并及时填写报表;对于数量较多、效期临近仍不能用完的药品,应提前向科主任汇报,采取紧急有效措施,以避免长期积压造成过期失效。门诊拆零药品管理:医院药房药品拆零销售是为了解决患者看病贵的难题,提高患者合理用药,堵住医疗用药浪费漏洞的重要措施。为确保拆零药品的安全使用,药品拆零应在符合卫生条件的拆零场所进行操作;添置相关的设施设备,把不同包装的药品按分类要求,井然有序地摆放在药架贴有标签的位置上。拆零销售药品的最小包装,应明确注明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有效期等,并建立拆零记录,使拆零药品有据可查。拆零药品一般应在3个月内使用。药品贮存管理:药品应按效期、批号分类存放。按药品质量标准,严格遵守贮存条件,根据药品性质,做好密闭、低温、避光保存,保证贮存期的药品质量。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贵重药品的管理和使用应严格按规定执行,防止滥发滥用,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2开展用药咨询
为医师和护士提供合理用药信息:为医师提供新药信息,合理用药信息,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药物配伍禁忌、相互作用、禁忌证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为护士提供常用注射剂药物的适当溶剂、溶解或稀释的容积、浓度、滴速及配伍变化等,尽量减少ADR的发生。配合临床护士定期检查急诊科备用抢救药品,随时更换近效期药品,保障急救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耐心交待患者各种药物的用法用量及最佳服用时间,如降压药一般要晨起时服,因人体血压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以上午8:00~9:00时为最高,故若每日给药1次则在早饭后服用为宜,每日给药2次的应在早7:00和晚7:00时服用为宜;调脂药临睡时服用;抗酸药于餐后服用;胃动力药则应在餐前服用等。服药期间忌饮酒,避免进食影响药物吸收的食物。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药师要认真聆听患者的表述,认真解答患者对药物方面的提问,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便于患者理解和领会,增强患者对药师的认知度和信任感,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用药依从性。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婴幼儿、老年人、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的用药,要根据其生理特点,结合临床需要,进行用药指导,仔细交待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证及注意事项,指导其合理用药。
3提高药师队伍素质并改善服务态度
改善服务态度:门诊药房药师的工作直接面对患者,代表着医院的窗口形象,一言一行都看在患者眼里。药剂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无论在语言或行动上都应遵循“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发药做到准确无误:调配药品时认真负责,仔细核对。向患者做好用药指导工作,清楚交待服药时间、用法、用量、次数及服药后可能出现的正常生理反应。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如药品由于包装的改变或品牌更换时导致患者的疑问,更应耐心细致地予以解释。严格审核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等法规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处方及时与医师沟通纠正。我院实行计算机划价,在门诊划错价、划错药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有的药1盒划为1片,有的医师开的消炎痛错划为消心痛,一字之差导致药理作用截然不同,如果审核不及时,就会酿成大错。提高药师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坚决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妥善处理患者的投诉,如在服务态度、药品数量方面的投诉,只要医师改变服务态度,认真核对,是可避免的。注意收集特殊群体的用药情况:要提高咨询服务效率,必须善于总结咨询的“热点”,并有计划地强化学习。实践证明,加强总结学习对于准确地解决问题,提高咨询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是有效的。
独家原创:浅谈药房药品质量管理
【摘要】管理是一切社会活动中(包括药房管理)产生的一般职能,指挥,协调以及为此而要达到的目标.药房是开展公众取药的一个重要场所,加强药房管理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医院管理考核的内容之一.本文着重阐述对药房药品的管理,包括药品质量应软件投入,药品质量监控体系,药品进货验收,药品储存以及售后服务。
【关键词】药品质量监控体系验收储存
一、加大药品质量软件和硬件投入
(一)实行软件招标,确保软件质量
对药品远程监控软件实施招标,按照“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团队水平高”的原则选择了软件供应商,确定了操作简便、易升级、维护成本低的B/S软件模式,并充分借助软件公司平台,采用商业化运行模式,保证软件长期运行质量
(二)宣传引导,统一思想认识
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质量管理的运用
摘要:药品质量安全风险贯穿于药品全生命周期。基于这一原则,新《药品管理法》对药品质量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建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保证体系。因此,建议持有人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增强质量风险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对风险获益的认知能力和质量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药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保证体系。
关键词: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全生命周期
2020年整个肺炎疫情防治期间,全国未发生任何重大的药品安全事件,整个药品质量基本处于平衡可控状态,但并不能说明药品质量安全风险不存在。“是药三分毒”,药品的属性本身就是风险,存在许多潜在、未知或已知的风险,另外还有由于价格竞争带来的社会风险;创新药窗口期风险;药品政策法规新旧更新以及历史遗留标准问题等带给药品生产企业的合规风险。如何运用质量风险管理确保药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安全,是我们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比如某企业的一个产品在市场抽检中被发现有关物质超标,企业的质量保证部门立即到抽检现场某诊所进行调研,发现抽检现场某诊所将该产品放置在药品展示柜下方(与柜台水平的位置),经调查,该批产品在展示柜上放置了约8-9个月时间,经历了夏季高温高湿的季节。由于本药品储藏条件要求“遮光、密封、凉暗处保存”,本药品对高温高湿极度敏感,易发生降解,导致有关物质含量升高。同时对本企业留样的同批产品进行了检验,有关物质以及其他指标符合标准要求,故质量保证部门得出结论:该产品因未按贮藏要求进行保存,导致有关物质升高,就此关闭了CAPA,也以此理由向药监部门提交了分析报告,认为使用诊所储藏不当导致该产品有关物质升高。按之前的认知观点,导致有关物质不合格的原因已找到,结论已下,质量保证部门的工作也就到此为止。诚然,该产品的确对高温高湿敏感,说明书也明确了“遮光、密封、凉暗处(不高于20℃)”,但我们能否多想想:同批产品是否还有这样的问题?具普遍性还是个例?具体占比多少?我们产品在现有的包装条件下现有的市场情况下能否保证有效期?药品研发部门之前确定的有效期能否适合上市后产品?现有的产品工艺、质量相关标准、生产操作、包装能否保证产品上市后的质量安全?但随着新《药品管理法》颁布实施,监管要求更严,高质量的发展要求,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从“持续对药物风险了解和管理”作为主线的质量风险管理的角度,企业质量保证部门就不应轻易关掉“有关物质不合格”的CAPA。应以此为契机,运用质量风险管理工具如因果关系图(鱼刺图)追踪分析诊所带回的同批产品以及市场其他同批产品,追踪同批产品均匀性以及其他批产品有关物质情况以及效期内稳定性考察情况、生产过程的偏差情况、所使用原辅料质量稳定情况、处方分析、生产工艺分析等,是否存在包装、水分、均匀性问题?通过鱼刺图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工艺、生产操作、原辅料供应、储藏运输、销售、经营、使用等各环节进行分析判断可能带来的质量安全风险,从而找到发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针对性地制定质量风险控制计划(包装改进、工艺改进、辅料优选、生产操作严格控制、储藏使用注意事项宣传等),并由质量保证部门督促相关各环节完善相关管理要点,有效降低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和市场抽检风险,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患者的用药安全。这说明站在不同的角度和高度,拥有不同的认知,管理部门最后得出的结论和采取的行动措施会导致不同的结局和效果。现阶段,对于我们许多药品生产企业面对里程碑式的新《药品管理法》和《疫苗管理法》,自身还存在内在不足的风险,如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风险、质量风险管理意识不足风险、质量风险认知不足风险、质量管理信息渠道不畅风险、质量管理流程优化、控制不足风险等。
1正确深刻认识理解新《药品管理法》精髓,并作为质量风险管理的基本准则
之前大家认为质量保证工作重心是在日常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中确保产品质量,即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均匀性和纯度以及效期内的稳定性。2019年12月1日,新《药品管理法》正式实施,提出了实施三个新制度: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药物警戒制度和药品追溯制度,并提出药品管理的基本原则:应当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风险管理,全程管控,社会共治。精准理解认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1)药品生产企业对药品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生产制造、销售、配送、不良反应报告等承担全部法律责任。(2)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须依法履行药品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技术规范,建立药品品种档案,持续改进药品质量,履行上市后药品风险监测和不良反应报告责任。(3)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同时需要建立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持续评估药品风险与获益,建立药品追溯体系,依法承担产品追溯召回责任。(4)并要求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建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得药品生产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内涵更加丰富。
2树立“企业利益是最高利益,最高的企业利益和质量利益是从不矛盾”的理念,增强质量风险管理意识
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研究进展和探索
[摘要]该文梳理药品质量管理研究进展。对于药品安全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做出深刻的认识和剖析,改进药房工作模式,根据相应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药房不断提升药品管理质量,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
[关键词]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工作模式;医疗服务水平
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系统的改革逐渐深入,控制医药费用的过度增长是改革探索的重点,去年以来,国家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推广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中药饮片除外),这项政策实施以后,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真正对看病贵这一难题展开新的挑战,但是,这也对医疗结构的药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药品管理属于医疗机构药剂科的负责内容,特别是各个药房主要的工作内容,药品管理的工作繁琐、复杂,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性,同时要求工作的精确性和细致性,这给药品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也容易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引起医药安全事故和医疗纠纷。传统的药品管理理念主要是关于药品的采购、存储、调剂等内容,内容相对单一,技术含量相对也不高。而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根据临床研究显示,对于药品的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药品实物本身的处置过程,也应该延伸到药品的合理应用,以及药事服务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这不仅牵扯到药学的内容,还应该涉及到临床各学科、心理学、社会经济学等方面,进一步延伸了药品管理的范畴,也进一步扩展了药品管理的理念。
1药品质量管理理念的研究进展
1.1品管圈模式研究
品管圈,是对于一线工作人员相互监督、促进、学习,并且不断完善和提高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近些年比较倡导的一种,各级医疗机构也通过各种形式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在医院药剂科药品管理活动研究中对比了采用和不采用品管圈活动项目的差异,并作出分析,在研究中抽取了管理前组处方192张,管理后组处方72张,按照品管圈活动项目的程序依次比较调配差错、药品规格、药品品项、病例数,以及出现差错的时候相关人员处理时间和病患对处理方式的满意度等。采集的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分析,发现采用品管圈模式后,出错率、出错后处理时间、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之前传统模式,并且取得了更多更有价值的无形成果。在品管圈改善药房管理的实践中,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的方式,选取药房工作人员20名,成立品管圈,选定主题,制定详细计划,分析药品管理现状,设定该次活动的目标,得出管理不善的原因,并且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对比改进,此后药品管理的质量显著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品管圈这种模式通过融合个人和团队的力量,改进工作中的管理质量,不仅仅适用于药房,在医疗机构内各个部位均可以尝试。与其他管理方式相比较,品管圈更能发挥由内而外的自发成长能力,形成内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提高管理质量。
药品质量管理工作意见
为深入贯彻《省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进一步加强药品使用单位监管,严格规范药品使用单位药品质量管理,确保用药安全,根据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的《关于开展药品使用质量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意见》及《实施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评定标准(试行)》,并结合我市实际,决定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全面开展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化管理工作。要求如下:
一、工作任务
认真实施《规范》,全面推进药品使用质量规范化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新工作。各单位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结合实际,合理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认真做好药品使用环节的药品质量管理工作,使药品质量管理全面达到《规范》要求。
二、实施步骤
针对药品使用单位数量多、分步广、条件差异大的特点,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具体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是宣传发动阶段:到2011年3月底前,进行工作方案部署,广泛宣传发动,使各级各类药品使用单位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和标准,做好思想和组织准备。
GSP在药品批发企业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主要指2013年6月1日起实行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其贯穿于药品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对药品批发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新版GSP已广泛应用于药品批发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对提高药品质量、提高民众用药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从4个方面探讨新版GSP在药品批发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为企业的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加强计算机系统管理
计算机系统是新版GSP应用与实施的基础,对此药品批发企业必须不断加强其计算机系统管理,提高企业药品质量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提高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药品批发企业计算机系统管理要做到以下两点。
1.1加强计算机基础设备管理
计算机是药品质量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因此必须加强管理,确保相关部门相关岗位能有充足的计算机设备,有正常的服务器与终端机,并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此外,要加强相关的配套机器的管理,如打印、传真机等设备的管理,对计算机、打印、传真机等基础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设备损伤。
1.2加强计算机网络管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论文
1新时期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现状
1.1医药生产人员素质偏低
药品生产并不是一个机械的生产活动,它需要药品生产人员在遵守标准规范的同时灵活的配合专业机器生产。但就现阶段来说,在药品生产环节,药品生产人员的医药理论知识、应用实践知识、职业道德素质等都有待提高。
1.2药品材料选择不规范
药品生产质量的关键在于药品生产材料,因此药品材料的选择是非常的关键。但就现阶段来说,在药品材料选择上,往往更加重视材料的价格,而对于材料的质量缺乏监测,从而导致因药品生产材料质量不合格而出现的药品质量问题。
1.3药品生产管理水平低
新监管环境药物研发质量管理研究
摘要:药品研发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以及复杂性高的工程,伴随着近些年我国对药物研发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于2015年我国开始了药品领域的改革,其核心问题就是提升药品的研发质量。面对新的监管环境,对于药物研发企业来讲,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一步提升药物研发质量管控水平,已经成为每一个药企所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文章就新监管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开展药物研发质量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新监管环境;药物研发;质量管理;建议和措施
伴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中指出要进一步强化对药品研发环节的监管,实现药品研发质量管控的规范化。新修订的药品研发质量管理规范也对药品研发管理更加严格,从制度的层面强化了药品质量监管,保证药品研发质量。
1加强药品研发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药品的研发是提升医疗水平、保障人们用药安全的重要前提。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药品研发质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一些尖端的速效救命药,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强化对药品研发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可以进一步提升国产药品的市场竞争力。另外,提升对药品研发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还有助于进一步保障我国现代医疗事业的高水平发展,为民众看病就医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医药研发企业重视质量管理工作,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社会公众形象,这是现代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前提。
2药品研发阶段质量管理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