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临床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1 06:11: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眼科临床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眼科临床论文

眼科先天性白内障临床诊治论文

摘要:儿童白内障发病率可达2—4/1000。发生于新生婴儿的白内障则叫先天性白内障,是出生时即已发生的晶体部分或完全浑浊。由于婴儿视力正在发育中,而先天性白内障可严重影响视力发育,其危害更甚于老年性白内障。如果不能尽早手术,将会造成严重弱视。一旦错过了手术最佳时机,即使进行了手术,起视力也很难恢复。

关键词:眼科先天性白内障临床治疗

大多数在出生前后已存在,及一小部分生后才逐渐形成的具有先天遗传或发育障碍的白内障。新生儿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为4‰。新生盲儿中约30%为白内障致盲。

先天性白内障多为双眼对称性发病,也有单眼发病者,常伴有眼部和全身先天畸型如小眼球、小角膜、虹膜和脉络膜先天性缺损以及面部四肢畸形等。严重影响视力的先天性白内障如不即时治疗,会发生感觉性眼球震颤、斜视及弱视。一些对视力没有影响又不发展的限局性白内障,无需特殊治疗。

按晶状体混浊不同部位的特征分类叙述于:

1.胚胎核混浊的先天性白内障混浊居晶状体核心呈灰白粉尘样,遂名先天性中心性,粉状白内障。

查看全文

科技期刊发现和维护优秀作者群探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研究创新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以及国家层面对原创性科学研究支持力度的加大,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已有较大提升,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未能全面反映出我国科技发展的真实 水平[1]。分析其原因,近年来受到SCI期刊的影响,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在办刊方面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办好优秀学术期刊的困难较大,主要表现在优秀稿源的外流等方面[2-3]。《中华实验眼科杂志》是国内唯一的以眼科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学术期刊,作者群多为医学高等院校、较高层次医院或研究所的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多年的办刊经验使我们体会到,组约优秀的学术论文是办好科技期刊的主要措施,而拥有优质、固定的作者群是科技期刊的宝贵资源,也是优化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保障[4]。

1不断提升期刊质量和品牌效应是维护优秀作者群的根本保证

坚持学术质量第一,创办“双效”“双爱”期刊,是中国医学学术期刊的基本定位[4]。本刊自1980年创刊以来,一直坚持学术质量第一,严格审稿,保证编校、印刷质量,2010年加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后,在杂志社的规范领导下,严格把控期刊质量[5]。本刊自创刊以来,连续多年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及国内外多个著名数据库收录,并顺利入选中国科技期刊Q1区期刊,受到国内外眼科专家、学者的肯定及眼科广大临床医生及研究者的支持,这对于组约、争取优秀稿源具有积极意义和影响。

2科技期刊编辑应有更好的作者服务意识和更高的服务水平

发现和维护高层次的作者群要求期刊编辑有更好的作者服务意识和更高的服务水平。扩大作者群、吸引高质量稿源、编辑与作者保持有效沟通是提高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6],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编辑人员的作者服务意识和水平是发现和维护优秀作者群的关键之一。

2.1加强编辑的作者服务意识

查看全文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单疱病毒角膜炎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7年4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60例(67只眼)患有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病程为6d~8个月。经过系统采用局部及全身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及荧光素钠染色观察角膜炎性反应的转归及愈合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治愈率为86.57%,总有效率为98.51%,随访期限内3例复发,肝经湿热型1例,肝胆实热型2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后痊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由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角膜组织所表现的角膜炎性病变,其病情顽固,易于复发,对视力损害比较严重。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发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至今仍是眼科界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本病发病前常见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发热史,数日后眼部出现疼痛、畏光、流泪等角膜刺激症状,在角膜某一部位可见灰白色点片状或树枝状浸润灶,病灶扩大融合,上皮破损加重,形成地图状溃疡,或表现为非溃疡型的盘状角膜炎和弥漫性角膜实质炎[1]。该病以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并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与国内外报道相近似[2]。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在中医属“聚星障”、“花翳白陷”范畴[3]。临床主要分为外感风热型、肝经湿热型、肝胆实热型。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获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共观察60例病例67只眼(外感风热型20只眼、肝经湿热型35只眼、肝胆实热型12只眼),其中男32例,41只眼,女28例,26只眼,年龄9~63岁,病程6d~8个月,其中初发者26例,复发34例。

查看全文

眼科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透析论文

【论文摘要】目的:研究提高眼科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对策。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眼科住院病人100名。根据自行设计的病人满意度问卷调查,在对眼科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的研究基础上,对引发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低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微观的分析。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的研究得出以下引发病人对护理满意度低的原因如下:(1)护士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不足。(2)临床护士主动服务意思不强,主动深入病房接触病人不够。(3)没有考虑到病人的收入,学历情况对其满意态度的影响。结论:为了提高病人对眼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采取以下策略:(1)通过与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建立相互理解,信任,支持的护患关系;(2)对眼科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对疾病所产生的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增加患者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和安全感。(3)应用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满足不同需求层次人群的健康要求。(4)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应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论文关键词】眼科;护理工作;满意度;对象

1提高眼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整体护理模式“以病人为中心”的普及和深化,随着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随着医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社会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危机日益显著,我们只有改变原有老的护理模式,才能优化护患关系,减少及避免护理纠纷_1。病人满意度是评价医院医疗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效果的一项反馈性指标。它可以从另一侧面反映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许多关于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工作表明,确实存在大量病人对眼科护理工作满意度较低的现象。因此,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护理策略,提升眼科患者对我们眼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近年来护理专业领域在讨论和努力的方向,本文在通过对抽样病例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对眼科住院病人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低的原因进行微观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策略。

【病例】选取2008年7—1O月我们院眼科住院的患者100例。病人年龄为16—75岁,平均47.8岁;男44例,女56例;收入:<500元/月4O例,501~1000元/月42例,>1000元/月18例;职业:干部36例,工人15例,农民32例,自由职业者17例;文化程度:小学15例,初中3O例,高中或中专25例,大专2O例,本科或以上1O例;费用支付方式:医保28例,公费14例,自费58例。采取深入访谈和电话回访的方式,获取患者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2引发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低的原因分析

查看全文

眼科医院药品调剂药学服务分析

1业务学习

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各类药品的不断更新,药房药师们也需要不断补充新的药学知识,才能获悉医药技术的发展情况。故为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药房工作质量及医院的未来发展,必须提高药剂人员的素质[1]。1.1定期工作会议药学部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会议特意安排对日常药品调剂工作进行点评和分析,发现药品调剂中好的做法,肯定分享;发现偶然的失误或共性的低效率流程,提出改进。整体上做到药品调剂工作防微杜渐,精益求精。1.2定期学术培训药学部有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等不同职称的众多人员。为学习接触药学方面的前沿信息,科室定期安排人通过学术座谈会的形式,采用报告、幻灯片讲解、影像学习等方法在药房内部开展最新药学理念宣传活动,让药房工作人员接触、了解新时代的药学理念,不断创新。1.3获取前沿信息,提升学术水平药学部订购各种医药期刊,还开通多个网络医药数据库,供各位药师免费借阅或查询。这种开放性的资源,为药房药师提供了广阔的专业信息。科室还鼓动药房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自主学习,另外也鼓励各药师结合自身的专业工作,发表专业论文,提高药剂科整体学术水平。

2药房管理

药房药品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合理安全的用药,药品管理不到位会影响药品的治疗作用,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如药房药品过期,保存条件不当失效,主要成分发生变化等。所以医院药房必须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到规范化管理、数据化管理、书面化管理。2.1药房规范化管理。眼科医院药房,同其他医院药房一样有各种规章制度。比如进出库登记、药品存放保养制度、冷藏冰箱使用记录、药品发放复核流程等等。药房规范化管理,就需要严格按照这些规章制度执行。在日常工作中,尤其要注意药品先进先出原则,注意近效期药品的登记管理,注意避光药物的存放条件,注意贵重药品的账物复核等。2.2药房数据化管理。随着科技的发展,药品信息基本实行电子化、数据化。眼科医院药房也建立了相应的药品管理数据系统(如:HRP系统)。这些系统能对药品进行全面信息管理,如建立库存预警、近效期预警等[2]。另外有了这些数据系统,药房药师可以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分析,如用药趋势,用药费用变化等,最终改进药房的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2.3药房书面化管理。药房书面化管理,指的是各种书面流程和书面文件的管理。虽然药房有了数据化管理系统,但是各种书面化文件依然重要,如药品定期盘点记录,药品暂时借调记录,药品退药记录,异常情况处理记录等。药房人员众多,各种签字书面文件就显得尤为重要。书面化管理,还可以作为量化考核基础。如定期检查药品帐物相符登记、处方调配差错登记、患者满意度调查等书面文件,都可以作为优奖劣惩的考评依据[3]。如此可以促进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规范性、积极性和从业主动性。

3处方审核

眼科医院专科门诊日均调剂处方量上千张,工作量大。目前药房已全面实现药品的信息化管理,配发药系统直接与医生工作站、收费处联网,实行处方预配候取模式,保障了门诊患者方便、快捷取药。这种无纸化流程,大大加快了工作的效率,提升了患者的体验,也方便了药师的处方审核与分析工作。3.1剂型、剂量审核眼科医院作为专科医院,大部分药品为滴眼液,眼膏剂等眼用制剂。药品也以人工泪液、眼部感染用药、眼部抗炎药为主。这使得药品调剂具有剂型简单,剂量较少,类似病情同药品使用率高等特点。在日常的药品调剂工作中,这种范围越少,重复越多的药品调剂工作,越容易发生混淆。比如有成分相同,剂型不同的更昔洛韦凝胶与更昔洛韦滴眼液;有成分类似、重复使用的药品,如同一处方同时有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和妥布霉素滴眼液(托百士);还有成分相同,商品名相似,处方中剂量并未标明的,如玻璃酸钠滴眼液(润怡,0.4ml∶0.4mg,0.1%)和(润丽,0.4ml∶1.2mg,0.3%);也有处方用量超标的:如球结膜下注射,处方中一次注射量超过1ml。遇到这些易混淆易差错的情况,药师应立即与医师沟通,确保用药准确。3.2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审核。眼科疾病的发病局部性容易让人忽略药物配伍禁忌的产生。药师应仔细审核每张处方上的药品,检查有无配伍禁忌和禁用人群。如甘露醇注射液不能和其他药物混合使用;含多价金属离子的眼药,如珍视明、硫酸锌等,不宜与四环素、新霉素等眼药同用,以免生成不溶性络合物而影响疗效;甲氨喋呤片和沙利度胺片孕妇禁用;青光眼的患者若有磺胺类药物过敏时禁用布林佐胺滴眼液与醋甲唑胺片等。还有不良反应方面,一直都是药学服务的重点内容之一。在门诊窗口调剂时要对患者,特别是老人、儿童、孕妇等患者,要对其详细交代药品不良反应(ADR)。例如如FK506(0.05%他克莫司滴眼液)可能会引起结膜轻度充血和灼热感;环孢素滴眼液有一定的刺激性,可能会使睫毛脱落等。在不良反应方面,还需注意眼科局部药物与全身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4],尤其是在服用心血管系统药物的患者。如盐酸苯呋洛尔滴眼液禁用于β受体阻滞剂全身给药的患者,它对肾上腺素有阻滞作用,可能导致患者低血压。这些都需要药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常见药品的说明书,学会收集药品的最新资讯,充分的进行自主学习和总结归纳。除了药师个人的审核,药房还可以通过用药管理、抗菌药物管理和处方点评等数个数据库模块对医院药品处方进行监控,对处方配伍禁忌进行分析、预判和设定,一旦发现有相关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和科室进行沟通,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查看全文

医学生眼科学教育问题

1课程模式

理想的医学教育课程应该定位于精英培养,课程模式多样,不断推陈出新,重视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积极引进新版教材和学科前沿的参考资料,配备优秀教师主讲八年制的课程,加强远程教育合作,提供交流培养机会。适当增加高技术含量的部分知识内容,如白内障、青光眼等疾病诊疗的发展动态,屈光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发展以及显微手术的应用等。结合国际眼科学教育课程(InternationalCurriculaofOphthalmicEducation),积极借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从基因到社会”课程的设计框架,将整体课程设计与临床实践需要相结合,努力实现医学预科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机衔接。合理安排临床技能培训与科学研究工作的时间,给予医学生更多参与人生规划、设计的机会,有利于今后顺利完成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角色转换。

2教学方法

我国医学教育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单一,定位于知识传承,强调医学知识的掌握多于启发,对医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不足,致使医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在医学生的眼科学教学过程中,推广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如临床技能模拟教学、标准化病人教学、网络教学、双语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多媒体等形式,开展课堂互动式、讨论式教学,引入并培养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思维,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有利于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中,全面提高自身的临床实践能力、自学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能力、沟通技能和信息管理能力,使医学生对眼科学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进一步提高。

3教学评价体系

规范、系统的临床培养包括:熟悉临床工作流程、规范化书写医疗文书、各种临床技能的培训、互动型教学查房模式、制度化的实习小讲座、双语教学、课后拓展和出科考核等。理想的考核方法不应仅以分数为依据,而应在关注医学生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知识整合、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评估以及情感、思维、能力的评价。在保持传统的理论终末考试的基础上,将临床见习和PBL教学纳入评估范围,引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建立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模式及一定的淘汰制度。定期对指导教师进行这方面的培训,确定统一标准使评估相对公平和公正,并在临床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我们在眼科教学中应整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对眼科医学生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提高眼科教学质量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进行初步探索和尝试。

查看全文

真菌性角膜炎诊断治疗论文

[论文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早期诊断;治疗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角膜炎患者首诊常规涂片检查,将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fungalkeratitis,FK)的20例轻症患者进行局部清创、碘灼、结膜下注射0.2%氟康唑0.5ml,酮康唑及两性霉素B眼水点眼,qid,口服斯皮仁诺0.2g,qn。视病情轻重及变化调整用药种类、数量及给药方法。结果:18例痊愈,2例恶化手术治疗。结论:FK的首诊涂片检查是FK明确诊断的捷径。清创、碘灼及抗真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使绝大多数早期轻症FK患者临床治愈。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我国从事农业人口多,眼角膜农业性外伤是真菌性角膜炎(FK)的主要病因。FK在我国占化脓性角膜感染的46.7%[1],占穿透性角膜移植(PK)原因的33.2%[2]。我们对在我院确诊的20例轻症FK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们对2003~2006年在我院门诊涂片检查发现真菌菌丝而确诊的20例20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均为早期轻症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56岁,平均41岁,均为单眼。农民15例,其他人员5例;植物性外伤16例,非植物性外伤3例,不明原因1例。

查看全文

那他霉素治疗角膜炎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那他霉素真菌性角膜炎临床应用

论文摘要:那他霉素是一种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真菌抗生素,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药物。参考近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那他霉素的作用机制、抗菌活性及其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Keywords:natamycin;fungalkeratitis;clinicalapplication

Abstract:Natamycinisapolyenemacrolideantifungalantibioticandisaneffectiveagentintreatingfungalkeratitis.Thisreviewsummarizesthemechanismofaction,antifungalactivityandclinicalapplicationofnatamycinbyreferringtotherecentliterature.

真菌性角膜炎(fungalkeratitis,FK)是致盲率较高的感染性疾病。近年由于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和导管手术的广泛开展及艾滋病的出现和传播,使得致病性真菌感染的几率增加,FK发生率逐年升高。自然界中真菌种类繁多,目前报道的感染人类角膜的真菌有70余种,镰刀菌菌属和曲霉菌菌属是我国主要的眼部致病真菌菌属[1-3]。那他霉素(natamycin,NTM)又称匹马霉素,属于多烯类大环内酯广谱抗真菌抗生素,可用于治疗FK。现将NTM治疗FK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1NTM治疗FK的实验研究

查看全文

临床医学专业五官科教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五官科教学教学手段整体观念

[论文摘要]临床医学专业五官科教学应突出专业特色,强化操作技能,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整体观念。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仪器设备,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在短时间内掌握好本学科知识点。

一、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精选教学内容

五官科教学应严格依据教学大纲、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临床将书本内容进行精简。以五官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为主要教学内容,做到精选、精讲,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把重要知识点学到手。眼科教学中,应以“三炎”——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二障”——白内障、青光眼,屈光不正,眼外伤与急救为重点。耳鼻咽喉科应重点突出“三炎”——鼻窦炎、扁桃体炎、中耳炎,“二癌”——喉癌、鼻咽癌,“一聋”——各类耳聋及喉梗阻。口腔科应将牙体和牙周组织疾病——龋齿、牙髓炎、牙周炎作重点讲解。确定好教学内容后,教师应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诊疗原则。在此前提下组织教学是每位老师应该把握的尺度,也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前提。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大多数学生对内、外科等“大学科”感兴趣程度要远超过眼科、耳鼻咽喉科等“小学科”。五官科学属于小学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帮手辅助教学。在讲授绪论时,教师要力争在第一时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喜欢这门学科,甚至产生愿意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想法。课堂中可询问一些五官科常识问题,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一把鼻涕一把泪”、“七窍流血”原因何在?人眼为什么能看物体?耳朵是怎样听声音的?吃饭时为什么不要说话?要强调五官是每个人生命质量的保证,让学生知道五官的重要性。另外可以介绍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突发性耳聋的治疗等技术,以能给患者恢复光明、听力、嗓音的成就感来感化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五官,从自身的生命质量出发,将学习五官科学看成自己的需要,形成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态度。

查看全文

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临床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综合治疗

论文摘要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的综合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真菌性角膜炎46例采用角膜刮片镜检进行诊断,运用综合方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6例真菌性角膜经治疗,所有患者角膜溃疡愈合,角膜上皮遗留不同程度云或癍翳,无一例角膜穿孔。结论角膜刮片镜检是早期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综合治疗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Keywords】MycotickeratitisCombinedtherapy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ombinedtherapyandeffectofmycotickeratitis.Methods46caseswhowerediagnosedwithmycotickeratitisfromJanuary,2006toAugust,binedtherapyhasagoodclinicalefficacy.

真菌性角膜是一高致盲性眼病,临床上大多数由于农作物损伤角膜上皮所致,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的滥用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真菌性角膜炎有增多的趋势。真菌性角膜炎起病较缓慢,病程迁延,若不及时有效的控制常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角膜穿孔、眼内炎等。目前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手段,而手术治疗因并发症多等诸多因素而使其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药物治疗一直是广大眼科医生的首选目标。我院采用药物治疗联合聚维酮碘外用治疗真菌性角膜炎46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