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培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4 01:48:4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养猪培训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环保养猪技术工作意见
为大力推广新型环保养猪技术,有效治理养猪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病害药残问题,降低养猪成本,提高猪肉品质,促进生猪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新型环保养猪的意义
生猪生产一直是我县的传统饲养业,1988年我县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瘦肉猪基地建设县,1991年又被列为瘦肉猪基地建设续建县。全县生猪存栏一直稳定在40万头左右,出栏量约50万头,养猪业年产值达3.6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40%左右。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所产生的粪尿污水等排泄物对周围环境威胁很大,猪口蹄疫、链球菌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对食品安全和养猪业造成了很大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新型环保养猪技术,是对传统养猪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该技术利用酵母素生物菌发酵法,将酵母素加锯末、谷壳、米糠、秸秆、猪粪,并调整水分发酵,使微生物有益菌群繁殖,以此作为猪舍垫料。垫料可重复使用,有利于生猪生长。其优点是省工、省水、省料、节能环保,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推广新型环保养猪技术对于促进我县养猪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升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思路、建设标准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为指针,以发展现代畜牧业、提高畜牧业整体素质为核心,大力推广新型环保养猪技术,努力提高全县生猪生产总量和质量,全面提升畜牧业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领导在生态养殖现场会发言
同志们:
一、五年来全市生态环保养殖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自2006年我市引进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新模式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立足各自职责,真抓实干,共同努力,大力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新技术,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生态环保养殖场户已发展到3562个,发酵床面积319.67万平方米,存栏畜禽1144.5万头只,年出栏畜禽6785.6万头只。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推广量大。按照“试点示范、全面推开”的原则,首先在、、、、、等养猪比较集中的县区,选择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的8个养猪场户,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反复多项试验示范。获得成功之后,市委、市政府把这一新技术的推广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亮点工程,通过召开现场会、算账对比、宣传引导等措施,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在全市面上迅速推广。目前,全市生态养殖覆盖面达到60%以上,占全省总量的40%左右,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覆盖面广。在普及推广上,全市生物环保养殖已在12个县区和三个开发区全面普及。在应用范围上,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成功地将这一新技术推广到了肉鸭和肉鸡养殖中。自2012年到现在,全市新建生物环保猪场户1830处,发酵床面积139.48万平方米,存栏生猪88.7万头;环保养禽场1665处,发酵床面积180.78万平方米,存栏家禽1090.13万只。
3、研发度深。在学习借鉴日本、韩国等国外先进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传统养殖习惯,对生物环保养猪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科技攻关,特别是对猪舍建设、发酵床建设和养殖流程等三项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创新,显著提高了生态环保养殖成效。在猪舍设计建设上,本着有利于冬季保暖、夏季避暑的原则,根据太阳光照变化规律和采光需要,对猪舍棚顶采用单坡式、双坡式、双坡楼式等多种形式进行设计建设,使发酵床冬季采光面积最大、时间最长,夏季炎热季节阳光射入相对较少,从根本上解决了冬季潮湿和夏季通风降温难题。在发酵床建设上,根据地下水位高低,选择建设地上、半地上和地下三种类型发酵床,并采取在发酵床底层铺设土面或沙土面,四周用水泥砌平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发酵床湿度过大、易于腐烂的问题。在养殖流程上,成功探索出了种公猪、妊娠母猪、产仔、保育等全程生态环保养猪工艺技术,丰富了生态环保养殖模式,拓展了养殖空间。目前,在生态环保养殖领域,全市先后获得11项国家专利,市畜牧局制定的《生物环保养鸭场建设及生产技术规范》和《生物环保养猪场(小区)建设及生产技术规范》被列为省地方标准。
畜牧局科技活动工作汇报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市畜牧养殖业升级计划,加快畜牧业适用技术推广步伐,全面提升生产水平,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根据省农委、团省委、省妇联、省科协皖农牧[2011]116号文件精神,结合市畜牧生产实际,2012年我市组织市直和各县、区、乡镇100多名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和养殖企业帮扶结对,解决畜牧生产技术中实际问题,以省畜牧兽医局倡导的“三大集成八项技术”为主推技术,以多种形式扎实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和先进畜牧科技试验示范推广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我市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扎实
市畜牧水产局高度重视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按照要求,成立了以胡宏同局长为组长,康维兰副局长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此次活动开展指导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宣传和落实,同时印发了《市2012年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落实我市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的通知”,三县也成立相应机构,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市局成立了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专家指导组,专家指导组下设三个专业工作组,中心畜牧兽医科负责联络全市畜牧科技推广工作。5月16日,市局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全市畜牧科技推广会议,布置具体推广工作任务,将我市100名畜牧专业人员名额分解落实到三县四区,确定帮扶对象,每名专业技术人员帮扶对象不少于5个。确定了活动开展重点:猪人工授精技术与品种改良技术;生猪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母猪繁殖障碍与疫病防治技术;奶牛细管冻精冷配与改良技术;推广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与TMR日粮科学配制技术;农作物秸秆利用与青贮技术等,要求在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和奶牛快速扩繁方面开展较大范围的试验示范工作,要取得较好成效。同时确定了示范推广户数、实施地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联系人等。
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畜牧技术推广成效显著
1、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开始试验示范与应用。自今年4月省畜牧技术推广现场会后,我局确定在、两县重点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两县各选定5家规模养猪场进行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试验、示范。对于这项先进技术,我市各级畜牧部门采取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请进来、派出去,组织参观考察等方式大力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目前该技术在我市、两个全国养猪大县部分养猪场得到了应用,发挥了很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已经有31家猪场采用这项先进技术,养殖面积大约有0.74万平方米,投入资金80多万元。县杨庙丰塘养猪场存栏2000多头生猪采用了发酵床生态养猪,吴山镇夏守山猪场进行试点,效果也十分明显。八斗王国其养猪场扩建280平方米建发酵床,石塘镇土山生态养猪场也兴建了370平方米发酵床开始试验与示范。利用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每头保育猪可实现新增经济效益20元,每头育肥猪可实现新增效益45万元,较好地发挥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猪的抗病能力和饲料转化率也得到了提高,节能增效,实现了健康养殖的目的。
2、奶牛性控人工授精和性控胚胎移植从试验示范即将得到推广应用。为实现我市奶牛养殖业跨越式发展,寻找出奶牛快速扩群扩繁的有效途径,早在2006年底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就在我市鑫华养殖公司开展了奶牛性控人工授精和性控胚胎移植试验,并取得了性控胚胎移植受胎率43%,性控人工授精的性控比例达到92%的良好成绩。从2008年开始,在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的支持下,在安农大的协助下,我市在县的九牛、皖江奶牛场,鑫华、汇丰、桂王等奶牛场开展性控人工授精推广应用,出生性控母犊500多头,多生母犊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150万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目前,全省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有限公司也开始使用奶牛性控冻精,以实现快繁的目的。2012年初,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又在九牛奶牛养殖场开展性控人工授精推广应用,目前新增母犊125头,直接经济效益38万元,大大加快了奶牛更新速度。此项先进成熟的技术已经被广大奶农所认知和接受,深受奶牛场户的欢迎。在开展性控人工授精推广应用的同时,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安农大的大力协助下,在鑫华、九牛奶牛场开展了多次性控胚胎移植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为改变我市传统的奶牛饲养方式,大幅度提高奶牛日粮的利用率和奶牛单产,增加养殖效益。还在存栏200头以上奶牛场大力推广与应用奶牛TMR饲养技术(全混日粮饲养技术),目前已经有6家奶牛场使用了该项技术。
书记在生猪产业发展动员会的讲话
这次全旗生猪产业发展动员大会,是在我旗养猪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快速提升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新经验、分析新形势、抓住新机遇、部署新任务。刚才,旗长助理倪光同志宣读了我旗20*年关于发展生猪产业的各项政策性文件,这些文件的制定代表着旗委、政府扶持生猪产业发展的力度和决心,体现了政策的优惠度和连续性,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宣传,落实好各项政策,继续引导、支持广大农牧民和社会各界参与生猪生产,加快推进我旗生猪产业化进程。下面,就抓好今年全旗生猪产业化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形势,增强发展生猪产业的信心和动力
我旗自20*年开始谋划、运作、推动生猪产业以来,坚持连续推动的工作思路,经过05年的引导促动、*年的艰苦奋斗、*年的壮大提高,形成了目前生猪产业发展形势喜人的局面。大家现在回顾这几年生猪产业的发展历程,让我们感到的是艰难、欣慰和自豪。
感到艰难是因为在我旗生猪产业起步之初,资金短缺、价格低靡、舆论指责、经验不足,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举步维艰。20*年,我旗开始谋划发展生猪产业,旗委、政府在推进农区畜牧业工作中,引导农民发展养猪业。但是起步不久,由于受全国猪链球菌疫病和市场因素影响,全旗生猪市场价格一度处于极端低值状态,生猪价格最低点降到了2.3元/市斤,大部分养猪户赔了本,在这种不利情况下,旗委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深入调研,进行科学论证,坚持发展生猪产业不动摇,并鼓励生猪养殖户克服困难,坚定生猪价格回升的信心。那个时候我们可以说是顶着外界猜疑的眼光、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冒着产业失败的风险、经受价格低靡的考验,艰难地走出了一条利在富民、志在强旗的生猪产业发展之路。
感到欣慰是因为在我旗生猪产业发展阶段,得到了领导支持、各界帮助、金融扶持、政策鼓励,我们边发展边总结,强势推动。20*年初,在我旗生猪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候,迎来了自治区及盟委、行署主要领导到我旗视察,在了解我旗生猪产业的基础优势和发展潜力后,上级领导鼓励我们理性发展,帮助我们算经济帐,并肯定了我旗的发展思路。与此同时,国家有关部委、北京养猪学分会、浩邦公司和一些养猪企业,在信息、技术、项目、宣传等方面对我旗生猪产业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坚定了发展的信心。我们抢抓机遇,通过自治区54个厅局帮扶和金融部门信贷集中扶持,实现了借力发展生猪产业,20*年至20*年两年投放发展生猪产业专项贷款1.238亿元。两年来,旗发改委、财政、产业办等部门争取上级无偿扶持资金1684万元,旗本级财政投入补贴资金1931万元,扶贫、农机等项目资金也向生猪产业倾斜,为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养猪热情。在各级领导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热情帮助、金融部门集中扶持的良好氛围下,让我们感到更加欣慰的是,在我旗逐年完善发展生猪产业优惠政策的同时,20*年国家又出台了十项政策,扶持、恢复、鼓励生猪生产。一是普惠性的政策,包括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疫病防疫补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强制扑杀补偿等四项政策;二是针对特定对象的政策,包括生猪良种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等三项政策;三是不直接落实到养殖户,但养殖户会间接受益的政策,包括生猪生产消费监测预警体系、中央地方储备肉、屠宰环节的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等三项政策,围绕这些政策,我旗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而且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良种补贴等一些政策已经得到落实,由于各项扶持政策的出台和逐步落实,加上市场价格的刺激,必将进一步促进我旗生猪生产,加快推进生猪产业化进程。
感到自豪是因为在我旗生猪产业发展快速提升时,进一步强化措施、完善政策、创新模式、取得成效,我们顺应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看到了生猪产业发展的希望、增强了持续发展的动力,20*年,旗委、政府继续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完善发展生猪产业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推行干部股份、大户联合、招商引资、规模养殖、小户散养等模式,形成了以小区养殖为示范、千家万户饲养为主体的发展格局。20*年全旗生猪饲养量达到200万头,其中出栏132万头。累计发展优良种公猪4517头、可繁母猪10.18万头、5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达8705户,散养户4.7万户。全旗已建成2000平方米、年出栏2000头以上自繁自育的生猪养殖小区85处,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年出栏20000头的1个,年出栏6000头的6个;200平方米以上年出栏2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18个;300头基础母猪规模的种猪扩繁场6个;50头种公猪规模的猪人工授精站2个;全国单体总量最大的杏花山种猪扩繁场1处。在抓好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现有永胜、广益两家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实现满负荷运转。源龙源15万吨饲料加工厂即将生产。正在建设的源龙源6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将于今年8月份投产。北京盛禹水处理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的10万头规模种猪扩繁、商品猪育肥项目一期工程已完工,正在筹建二期工程。与江苏雨润集团签订的10万头生猪养殖和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即将开工建设,这些龙头企业的进驻和壮大,将进一步拉动全旗生猪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当前,我旗生猪产业已经从基地培育壮大阶段,开始向基地、龙头共同发展的产业化阶段迈进,全旗生猪产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畜牧局民生工程工作汇报
一、民生工程进展情况
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今年年我局进一步强化畜牧业发展,加强畜禽及产品供应和安全监管力度,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市县下达我局目标任务是新增出栏500头以上优质生猪养殖户40户,新增优质生猪出栏已累计完成6万头。讫今为止,新增出栏500头以上优质生猪养殖户已累计完成43户,完成比例107.5%,完成投资3200万元;新增优质生猪出栏已累计完成6.38万头,完成比例106.3%,完成投资8700万元。全部达到预期目标。
二、主要措施
我局为进一步地切实抓好民生工程,在往年抓民生工程基础上发扬经验,总结不足,精心组织,加大投入,借助畜禽养殖项目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实现。主要工作措施是:
1、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把“民生工程”工作抓落实,我局实行一把手负总责,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民生工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每月和需要时召集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人员专门研究民生工程工作,同时落实专人负责全系统民生工程工作的落实,各畜牧兽医所、站成立了相应机构,安排了专人负责该项工作。
建立畜牧服务体系促畜牧业发展
掌握全局和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依照县委关于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的工作部署,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基础。近期,带领畜牧局机关局部同志通过检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先后深入到等乡镇的村社和养殖户,对如何推进畜牧产业突破问题,特别是养猪业的发展进行了调查。调查课题包括良种繁育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三个方面,现专就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情况简述如下:
一、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一)政府配套服务力度加大。在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产业相关规划、计划、决定的指导下,我县畜牧部门和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围绕贯彻落实国家生猪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万头村、千头社”和全年新发展500个养殖大户目标,集中技术、物力、财力,从良种、良法、圈舍、防疫和市场入手,帮助专业村、社、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解决发展中碰到的问题。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在用地、修路、用电、信贷等方面给予倾斜;二是各级领导干部领办、督办畜牧大户,鼓励社会资金,尤其是返乡农民工创办畜牧专业户;三是采取多种形式予以扶持,“以奖代补”,工作在前,奖励在后,激励农民养猪。去年,县政府奖励给养殖大户生猪出栏、引种、补栏等方面的资金达到万元;四是能繁母猪保险业务的良好运行,为畜牧健康发展增添了亮点,为广大养殖户开辟了一条新的安全通道。
(二)农民合作组织逐步发展。在养猪基地和养猪大户中,农民自发地组织了养殖专业学会、合作社、协会等组织,主要作用是为产供销提供一体化服务,其中部分的养猪协会作用较大,它们有健全的制度和运行程序,结合本地实际,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规格建圈、统一饲料配方、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将千家万户连成一片,实现了“协会+基地+农户”的格局,收到了降低成本,减少疾病、抵御风险、增加效益的多赢效果。
(三)科技服务发挥了支撑作用。一是良种服务初见成效。全县建有、、温氏、等四个良种猪扩繁场,乡镇建立三元商品代繁育场106个。县畜牧局大力实施生猪良种化补贴项目,完善了31个良种猪精液供应站的基础设施,添置了31套猪人工授精器械和设备。输送了部分项目站人员参加省改良总站举行的技术培训,上半年完成猪只人工授精万余窝。良种服务纵横交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供种网络,生猪良种化率达到了98%以上。二是强化了疫病防治。重点对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鸡新城疫等实行强制免疫,尤其是对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杜绝了疫病的传播。三是加强了执法工作,严厉打击了经营伪劣兽药、饲料和违禁添加剂。严格畜禽产地、屠宰、市场肉品和出入境的检疫,基本保证疫病不传入扩散,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做到有效服务。四是开发了畜产品深加工技术。以食业公司、集团“”公司为代表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仅缓解了群众卖猪难的问题,而且还增加了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人才培育引起了高度重视。一是村级动物防疫人员,是经过了县乡畜牧部门选拔、培训而成,是一只稳定的队伍,负担着本村动物疫病的防治。二是乡镇畜牧兽医站职工,经过多年的培训、实践,狠抓继续教育工作,政治思想和业务技能显着提升,专门负责畜牧发展,技术指导,疫病防治,技术普及等工作。以上两类畜牧人才被历届政府所重视,人员众多,机构稳定,贡献突出。三是农村专业户、重点户的人才培育,各级政府借助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科技入户和“阳光工程”等项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对养殖大户、养殖场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据统计,目前已有万多农村群众掌握了畜禽养殖发展技术,有不少能人大户已脱颖而出。
扶贫与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推动扶贫与计生“三结合”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把计生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根据中共营山县委、营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抓好××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下达到我办的此项目标任务,我办按照与县委、县府签订的帮扶目标责任书,重点帮扶凉风乡的新桥村和书房村新增户户、联系户户、帮带户户,分别占任务数的、和,优待优惠政策覆盖了基点村所有的计划生育户,要求被帮扶户年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了以上,基点村无计划外怀孕和生育。现将开展活动情况总结如下: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领导班子落实
为认真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给我办的帮扶任务(包括新增户户、联系户户),落实对帮扶基地范围内所有计生户“三优”政策措施,我办年初就把扶贫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了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内,成立了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王道金任组长,杨光、唐华任副组长,王坤荣、尹亚全、王远君、鲜中荣为成员。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是:拟订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规范,落实帮扶任务和政策(措施),组织召开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总结阶段性的工作,解决帮扶户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督查督办项目资金落实情况,检查验收被考核的范围和内容。
二、帮扶对象落实
年初,我办根据凉风乡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的帮扶对象名单,就联系的帮扶户、联系户、帮带户进行逐户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分户规划、分解到人,帮助他们制订了当年增产增收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项目(食用菌栽培、种养殖业)规划和长远脱贫致富规划(中药材开发,第二、三产业的选项),并协助乡上开展计划生育和其它方面的工作。
三、技术培训落实
县委强化畜牧业服务体系构建调研报告
一、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一)政府配套服务力度加大。在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产业相关规划、计划、决定的指导下,我县畜牧部门和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围绕贯彻落实国家生猪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万头村、千头社”和全年新发展500个养殖大户目标,集中技术、物力、财力,从良种、良法、圈舍、防疫和市场入手,帮助专业村、社、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解决发展中碰到的问题。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在用地、修路、用电、信贷等方面给予倾斜;二是各级领导干部领办、督办畜牧大户,鼓励社会资金,尤其是返乡农民工创办畜牧专业户;三是采取多种形式予以扶持,“以奖代补”,工作在前,奖励在后,激励农民养猪。去年,县政府奖励给养殖大户生猪出栏、引种、补栏等方面的资金达到万元;四是能繁母猪保险业务的良好运行,为畜牧健康发展增添了亮点,为广大养殖户开辟了一条新的安全通道。
(二)农民合作组织逐步发展。在养猪基地和养猪大户中,农民自发地组织了养殖专业学会、合作社、协会等组织,主要作用是为产供销提供一体化服务,其中部分的养猪协会作用较大,它们有健全的制度和运行程序,结合本地实际,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规格建圈、统一饲料配方、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将千家万户连成一片,实现了“协会+基地+农户”的格局,收到了降低成本,减少疾病、抵御风险、增加效益的多赢效果。
(三)科技服务发挥了支撑作用。一是良种服务初见成效。全县建有、、、等四个良种猪扩繁场,乡镇建立三元商品代繁育场106个。县畜牧局大力实施生猪良种化补贴项目,完善了31个良种猪精液供应站的基础设施,添置了31套猪人工授精器械和设备。输送了部分项目站人员参加省改良总站举行的技术培训,上半年完成猪只人工授精万余窝。良种服务纵横交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供种网络,生猪良种化率达到了98%以上。二是强化了疫病防治。重点对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鸡新城疫等实行强制免疫,尤其是对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杜绝了疫病的传播。三是加强了执法工作,严厉打击了经营伪劣兽药、饲料和违禁添加剂。严格畜禽产地、屠宰、市场肉品和出入境的检疫,基本保证疫病不传入扩散,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做到有效服务。四是开发了畜产品深加工技术。以食业公司、集团“”公司为代表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仅缓解了群众卖猪难的问题,而且还增加了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人才培育引起了高度重视。一是村级动物防疫人员,是经过了县乡畜牧部门选拔、培训而成,是一只稳定的队伍,负担着本村动物疫病的防治。二是乡镇畜牧兽医站职工,经过多年的培训、实践,狠抓继续教育工作,政治思想和业务技能显着提升,专门负责畜牧发展,技术指导,疫病防治,技术普及等工作。以上两类畜牧人才被历届政府所重视,人员众多,机构稳定,贡献突出。三是农村专业户、重点户的人才培育,各级政府借助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科技入户和“阳光工程”等项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对养殖大户、养殖场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据统计,目前已有万多农村群众掌握了畜禽养殖发展技术,有不少能人大户已脱颖而出。
(五)信息服务空间进一步拓展。一是中介组织。“猪贩子”是一只活跃在市场与养殖户之间的生力军,市场行情由他们传递,在畜牧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二是龙头企业,如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四川公司分公司等,它们依托各自母公司在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物流等多方优势使产供销有机的结合起来,效益较为显着。三是加工企业。如公司和,都与国内众多加工、经营企业建立有营销关系,有宽畅的销售信息渠道。四是网络服务。部分专业大户,通过网络与外面厂家建立供销关系,了解和掌握市场行情,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状态。
畜牧业体系建设推进畜牧业发展调查
服务体系建设是畜牧产业突破发展的重点,总之。如果我围绕政府配套、农民组织、人才培育、科技支撑、市场信息五个方面开展服务,发挥优势,弥补缺乏,就能使畜牧产业稳步、健康地向前发展。
掌握全局和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依照县委关于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的工作部署,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基础。近期,带领畜牧局机关局部同志通过检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先后深入到等乡镇的村社和养殖户,对如何推进畜牧产业突破问题,特别是养猪业的发展进行了调查。调查课题包括良种繁育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三个方面,现专就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情况简述如下:
一、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效果
一)政府配套服务力度加大。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产业相关规划、计划、决定的指导下。围绕贯彻落实国家生猪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万头村、千头社”和全年新发展500个养殖大户目标,集中技术、物力、财力,从良种、良法、圈舍、防疫和市场入手,协助专业村、社、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解决发展中碰到问题。一是出台优惠政策,用地、修路、用电、信贷等方面给予倾斜;二是各级领导干部领办、督办畜牧大户,鼓励社会资金,尤其是返乡农民工兴办畜牧专业户;三是采取多种形式予以扶持,以奖代补”工作在前,奖励在后,激励农民养猪。去年,县政府奖励给养殖大户生猪出栏、引种、补栏等方面的资金达到万元;四是能繁母猪平安业务的良好运行,为畜牧健康发展增添了亮点,为广大养殖户开辟了一条新的平安通道。
二)农民合作组织逐步发展。养猪基地和养猪大户中。主要作用是为产供销提供一体化服务,其中局部的养猪协会作用较大,有健全的制度和运行程序,结合外地实际,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规格建圈、统一饲料配方、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将千家万户连成一片,实现了协会+基地+农户”格局,收到降低本钱,减少疾病、抵御风险、增加效益的多赢效果。
三)科技服务发挥了支撑作用。一是良种服务初见效果。全县建有、温氏、等四个良种猪扩繁场。完善了31个良种猪精液供应站的基础设施,添置了31套猪人工授精器械和设备。输送了局部项目站人员参与省改良总站举行的技术培训,上半年完成猪只人工授精万余窝。良种服务纵横交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供种网络,生猪良种化率达到98%以上。二是强化了疫病防治。重点对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鸡新城疫等实行强制免疫,尤其是对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杜绝了疫病的传达。三是加强了执法工作,严厉打击了经营伪劣兽药、饲料和违禁添加剂。严格畜禽产地、屠宰、市场肉品和出入境的检疫,基本保证疫病不传入扩散,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做到有效服务。四是开发了畜产品深加工技术。以食业公司、集团“公司为代表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只缓解了群众卖猪难的问题,而且还增加了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
峦庄镇二00四年“千百万”工程总结
峦庄镇二00四年“千百万”工程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千百万”工程紧紧围绕促农增收目标,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养羊种药、发展鸡猪劳务,加强林果科管,注重规模效益,实现当年增收”的产业发展思路,集全镇各包抓领导、干部与示范户之力,立足本地,瞄准增收,创新方法,扎实工作,畜、药、果、劳四大产业达到了“巩固提高上水平,扩大规模上效益”的总体要求。截止目前,全镇肉羊饲养量达到7800只,猪饲养量达7500头,鸡饲养量达46000只,林果科管7321亩,药材种植2500亩,劳务输出5500人次,全镇人均产业收入达1020元。全镇“千百万”工程总的特点是:
一、服务与管理并重,产业发展拉力明显增强。
县委、县政府“千百万”富民工程的实施,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工作中,我们把强化对干部的服务和管理作为“千百万”工程的切入点,着力挖掘管理效益,以科学人性化的管理搭建干部发挥才智、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一是加强对“千百万”工程的领导。年初,我们根据人事变动和各村产业发展实际需要调整和充实了工作队员,使镇上干部达到39人,超过县上80%的比例要求,并适时召开动员大会,进一步鼓舞士气,统一思想,全面掀起“千百万”工程实施的高潮,坚持领导下乡必问“千百万”,干部驻村必到示范户,每月党委会必研究“千百万”,解决难题优先“千百万”,较好地做到了领导有力、思想统一、政令畅通,切实保障了“千百万”工程的顺利实施。二是帮助干部树立科学的产业发展观,从组织干部学习调研入手,使干部明白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是促农增收,必须站在市场前沿,创造市场,把握机遇,主动出击,帮助群众选好富有市场潜力的项目,找到可持续性增收的路子。年初,我们带领各工作组远赴河南南街村、西安丈八沟,近到武关和洛南,考察市场,解放思想。通过调研和探讨,全镇确立了新的产业发展思路,即“巩固养羊种药,发展鸡猪劳务,加强林果科管,注重规模效益,实现当年增收”,全镇各工作组也根据村情确定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项目和思路。二是狠抓干部管理,夯实干部责任,努力形成管理效益较佳的工作运行机制。年初,我们以文件的形式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与各工作组长、成员签定了“千百万工程”年度目标责任书(卡),对他们实行挂牌管理,印制了统一的考勤册和工作日志,实行月报制度,落实日考勤、月汇报、季检查、半年考核、年终奖罚的全员全程管理办法,将全年总任务分解到村,量化到人,评比到村,考核到人,逐步形成了“领导决策管理,干部包抓服务,大户示范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这行机制,“阶段+年终,规模+效益”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领导干部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干部在促农增收中的作用。
二、四大产业协调发展,农民增收支撑更加有力。
一是狠抓基地求发展。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工作要求,坚持走“农户小规模、群体建小区、村镇建基地”的发展路子,示范户、畜牧小区、产业基地建设逐步推进,规模逐渐壮大。通过抓重点、抓大户、促带动,全镇养羊示范大户达到50户,养猪大户32户,养鸡大户达6户,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巩固饲养量达4300只的河口、中南两个养羊基地村,面积达1000亩的马家坪、中南两个林果基地村,面积达200亩的马峡、西楼两个中药材基地村成果的同时,新建起河口、中南、西楼、马家坪、四家村五个烤烟生产基地村,预留烟田面积达1200亩,新建起西楼、四家两个养猪基地村,肉猪饲养量达2160头。在大户、小区建设上,陆续建成了卧羊、中南阳坡两个成效显著的养猪小区,河口红旗、马家坪栗园山庄两个万只散养鸡场,基本上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通过大户、小区、基地的连锁带动,全镇产业规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喜人成绩,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有力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