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研修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6 23:39: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学院研修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学院研修总结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思考

[摘要]院本研修是高校以学院为单位的教师专业发展形式。其根本目的是提升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开展院本研修首先要了解学院青年教师在教学和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培训需求。本研究以新疆某高校二级学院中的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与MPLUS对量表进行了编制和修正并进行数据的收集。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学院中教师在四个维度的水平均显著高于量表的中位数,说明学院教师对于院本研修方式、教学技能提升、科研能力提升、专业发展支持的需求是强烈的。通过回归分析,教龄越短,教师对院本研修方式、教学技能提升、科研能力提升的需求越强烈。研究还发现,不同民族教师对于院本研修方式的需求不同。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院本研修;需求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院本研修是高校以学院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形式,是以学院教师为主体、学院为主导、以学院的教育教学问题为对象,提升学院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的一套学院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与群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教师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工作目的的价值取向和导向性、学生的生成性和个体差异性等决定了教师工作性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教师工作的现场主要是课堂,教师需要在不同的真实情境中做出及时的判断和行动。因此,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有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场域。院本研修就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院本研修与中小学校本研修一样,可以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个人反思等方式开展。专家引领的目的是架起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推动教育理论进入教学实践环节,这是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通过专家引领可以帮助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同伴互助主要是通过教师之间听评课、教研室交流研讨、集体备课等形式,让教师在同伴之间分享经验和感悟,在相互学习借鉴过程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是学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为经常的活动。个人反思是指“通过教师本人对自己教育教学的自我反思达到自我改进的目的,其机制是在困惑中总结、在体验中感悟、在回顾中反思”。所以,教师个人反思是一种将知识经验内化为个体内在知识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果。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是成人学习的过程。“成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直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因而教育活动对成人而言应该是一个十分明确的学以致用的过程。成人学习者能够针对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学习,并带有通过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愿望。”因此,开展院本研修首先要了解学院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和困惑、教师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只有当研修内容和方式满足教师的现实需求时,才能激发教师积极参与院本研修的内在动机和学习动力,才能确保院本研修取得好的效果。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新疆某高校二级学院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从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三种院本研修方式出发进行需求调查,通过对学院青年教师研修需求的分析,设计规划更有针对性的院本研修计划和方案,提高院本研修的时效性。(一)研究对象。新疆某高校二级学院是2015年成立的教学型学院,主要承担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工作,学院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到全院的85%。课题组向学院教师发放问卷140份,收到问卷14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其中,男教师占5.7%,女教师占94.3%;不同民族占不同比例;从教龄看,5年以上教龄的占17.9%,5-3年教龄的占47.1%,2年以下教龄的占35%;从职称看,讲师及以上职称占10.7%,助教职称占89.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二)研究工具。研究者根据对学院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观察,并结合现有研究文献中有关教师校本研修需求调查问卷的有关题目形成问卷。经过两次数据的收集与试测,将数据录入SPSS23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碎石图,确定了4个维度。通过因子旋转判断每个维度对应的题目。再通过MPLUS7.4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对测量模型的拟合度进行调整,最终保留了17道题目。对抽取的四个因素进行命名。因素1共6个题项,主要反映了青年教师对院本研修方式的需求,命名为“院本研修方式需求”;因素2共4个题项,主要围绕青年教师对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等方面的实践性需求,命名为“教学技能提升需求”;因素3共3个题项,主要反映青年教师对学科前沿发展的了解和提高科研能力的需求,命名为“科研能力提升需求”;因素4共4个题项,围绕青年教师日常工作压力状况,反映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对学院支持的需求,命名为“专业发展支持需求”。收敛效度也称聚合效度,是指运用不同测量方法测定同一特征时测量结果的相似程度。如收敛效度表1所示,维度和题目及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均大于0.6以上,所有的P-value均小于0.01,因此所有题目均显著。题目信度是维度对题目的解释程度,均大于0.36,均可接受。组成信度是指题目的内部一致性,大于0.7为可接受;四个维度均大于0.7,均可接受。AVE为平均方差萃取量,是维度对题目的平均解释能力,大于0.36为可接受,大于0.5表示良好;四个维度对题目的解释能力均大于0.5,表明维度对题目的解释能力良好。区别效度是指四个维度相互之间是有所区别的。对角线粗体字为AVE开根号值,下三角为维度之皮尔森相关;若每一个开根号值大于其底下的值,说明具备区别效度。根据数据,四个维度相互间具备区别效度,如表2所示。信效度检验:通过克隆巴赫Alpha系数检验信度,信度大于0.6为可接受,大于0.8是信度良好。根据检验,17道题的信度是0.801,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除此之外,17道题的量表通过了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KMO值为0.819,0.819>0.8,说明量表有良好的效度。如表3和表4所示。

查看全文

农村幼儿园教师跟岗研修实践探索

【摘要】跟岗研修作为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将参训教师置身于幼儿园实践场域之中,通过实操训练将所学理论与幼儿园工作实践有效衔接,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快速掌握幼儿园工作的“应知应会”。然而培训实施中仍然存在研修目标不清晰、专业体验不足、院园指导未形成合力、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等影响培训实效的问题。基于“产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设计以参训教师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研修目标,突出专业体验,强化院园协同指导,采取多元考核评价方式,对于提高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出导向;能力提升;培训实效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1]。同年11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2]。伴随农村学前教育的大发展,大量中小学富余教师入职农村幼儿园成为转岗教师,由于缺乏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岗教师成为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的重点对象,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也成为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的“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幼师“国培”)的重点项目之一[3]。2018年11月,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大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意见指出:创新培训模式,支持师范院校与优质幼儿园协同建立培训基地,强化专业学习与跟岗实践相结合,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科学保教能力[4]。国家从顶层设计加强了对幼师“国培”工作的指导。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甘肃省精准扶贫学前教育专项支持计划(2015—2020年)》加大“国培”“省培”计划实施力度,实现农村园长教师全员培训[5],《甘肃省精准扶贫乡村教师队伍专项支持计划(2015—2020年)》强调要开展现场实践形式的精准培训[5],政策层面的指导不断促进着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形式的改变和培训实效的增强,甘肃省转岗教师培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然而,培训时间短、培训任务重、参训教师专业背景复杂等诸多因素造成跟岗研修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跟岗研修存在的问题

对照《“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及实施意见的要求,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跟岗研修中存在的问题如下:(一)研修目标未聚焦能力提升。当前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的实施中,承训单位和机构虽然都能依照“国培计划”要求制定跟岗实践研修方案,方案中也按照相关要求设置了相应的跟岗研修目标,然而,研修目标对跟岗实践研修结束后参训教师能够获得的实践能力、能力提升到何种程度,以及如何通过基地园指导教师的场域指导解决问题等未做出明确的设计和说明。跟岗研修目标表述上往往很笼统,未能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进行严谨的对标表述,研修内容所对应的能力目标没有明确的指向。导致参训教师对跟岗研修的“产出”目标并不清晰,访谈中大多数参训教师认为跟岗研修仅仅是前期集中研修的简单延续和培训组成环节而已,在一头雾水兼忙忙碌碌中结束跟岗研修环节的参训教师大有人在,以至于跟岗研修结束后,大多数参训教师非但保教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反而将集中研修学习的理论知识忘得所剩无几,训后与训前并无多少变化,返岗后仍保持原有状态,使得跟岗研修实践的成效大打折扣。(二)参训教师专业体验不足。通常情况下,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的实践研修是到跟岗研修基地园———高质量的市区幼儿园进行为期两周的跟岗研修实践。由基地园安排园内骨干教师作为参训教师的实践指导教师,具体指导参训教师进行在园见习和上岗实操,通过实践培训将参训教师学到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多数基地园不太愿意接受参训教师入园进行跟岗实践培训,其原因主要是顾忌参训教师的跟岗研修实践活动会对本已琐碎繁杂的幼儿园工作造成干扰,影响园所正常的工作秩序。能够成为实践研修基地园的园所,多数是迫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命令,还有一部分基地园是承训高校自己的关系单位。由于大多数基地园对待承担跟岗实践研修培训的消极态度,使得园内实践教师对待指导任务也不积极,造成的直接结果有三:一是实践导师忙于繁重的本职工作,少有对参训教师的悉心示范与指导;二是实践导师顾忌于转岗教师的水平有限,把其视为教育活动和班级管理的局外人,不愿放手让参训教师独立带班实践,只允许参训教师配合副班老师打下手;三是参训教师因所处境遇尴尬,归属感缺失,不敢主动向忙碌中的实践导师请教,少有与实践导师的主动沟通交流,造成跟岗实践因缺乏有效的实践引领与示范,参训教师往往专业体验不足,园内导师实践引领的作用未能真正发挥。(三)院园指导未形成合力。农村转岗教师培训的两个阶段分别是:理论学习的集中研修和实践学习的跟岗研修,配备的指导教师分别为承训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论导师和基地园实践导师,双导师配置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参训教师理论学习与实践研修的紧密结合。然而在跟岗研修中,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间并无合作与协同指导,大部分承训高校仅将基地园视为合作单位,忽视了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携手合作在参训教师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基地园也因为园所繁杂的工作事务未将双导师协同指导重视起来,由于缺乏院园之间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合作指导,致使双导师的设置并未起到实际作用,院园指导未形成合力,造成参训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研修的横向关联以及纵向深入严重受阻。(四)考核评价方式单一。幼儿园教师实践能力的内涵和要求在《专业标准》中有明确、具体的规定[6],因此,对参训教师跟岗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价应根据《专业标准》的相关规定确定考核评价内容和要求,让参训教师能清晰地了解和把握考核评价的目的、内容和标准,从而使考核评价更为清晰和有效地开展,达到以评促训的最终目标。而目前跟岗研修考核评价采取的成绩评定方式,既缺乏对参训教师跟岗实践研修过程的评价,也缺乏对其各项实践能力的评价。培训结束后的考核显示往往是:除个别参训教师成绩优秀之外,其余教师成绩无一例外全部在良好这一分数段上,可见跟岗实践研修成绩的评定还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由于缺乏过程性评价和考核评价的具体标准,加之最终研修成绩评定的随意性,使得考核评价往往流于形式,未能真正起到考核评价对参训教师应有的促进作用和激励作用。

二、OBE理念对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跟岗研修的启示

查看全文

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发展计划

本人于5月24日至6月2日在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原广东教育学院)参加了小学数学省级骨干教师的第一期培训。在第一阶段培训过程中,我聆听了省教育厅领导、学院领导的讲话,听了专家、教授、主持人的专题讲座,通过与主持人、指导老师、同学的深入交流、研讨,我的教育使命感得到提升,本人的数学专业理论水平、数学课堂教学技巧、教育论文撰写的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今后的研修与发展提供理论保证。我个人的个人研修和发展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促进我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对基础教育课程教研向纵深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省级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研修目标

1、提升我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准,形成健康的教师心理,培养团队合作、沟通、交流、与分享的意识与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师职业幸福感。

2、规范数学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教研活动,使自己由学习型向研究型转变,进而使自己成为新课程实施及推广的引领者,配合全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逐步提高我校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及水平。

查看全文

进修学校教师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十一五”教师教育工作是立足于中小学校本研修、立足于干部教师专业化发展、立足于教育教学全面质量提高的师资队伍建设的系统工程。作为承上启下,介于区教育行政、政府督导与基层学校之间的业务指导机构,区教师进修学校在区域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中应该发挥统领作用。

论文关键词:进修学校;教师教育:统领作用

对于大连市“十一五”教师教育系统工程而言区级教师进修学校既是承上启下的中转“枢纽”,又是上传下达的指挥“平台”;既担负着解读上级“命令密码”的任务,又发挥着整合信息、传输指示的功能;还担负着自下而上的各种信息的反馈与调控工作。在区域内中小幼教师教育工作中,进修学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进修学校在区域“十一五”教师教育中发挥统领作用,具体方略包括以下几点。

一、在筹备动员中“统理”思想认识

“统理”的“理”是“调理”“整理”“理顺”“理清”之意。统理思想认识,就是要统一理顺思想认识,统一理清工作思路,统一达成新的工作理念。任何一项新的工作,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是不可缺少的。面对全区近百所中小学校(含村小),二百多所幼儿园所,五千多名专职教师,在贯彻落实新一轮教师教育工作中,**教师进修学校配合大连教育学院首先开展进修学校研训教师层面的“动员培训”,接着又先后组织了全区中小学“一把手”层面和“骨干教师”“教师教育专干”等层面的宣传动员活动,通过自上而下的思想沟通和宣传,理顺了大家的思想,统一了全区对“十一五”教师教育的认识,为正式启动“十一五”教师教育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教师教育由“形式”建设向“内涵”建设发展深化的过程中,**教师进修学校也是通过层层宣传的专项培训,把基层中小学校校长、专干和教师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形成全区上下步调一致、和谐发展的局面。

二、在规划计划中“统整”工作目标

查看全文

行政公务员培训工作思路

2011年,我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工作要按照《公务员法》的要求,以及国家、省公务员主管部门的部署,立足深圳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实际,突出宗旨教育和能力建设,创新方式方法,大力推进分类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实效性。

一、指导思想

按市人事编制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国家、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培训计划,围绕公务员分类管理、聘任制公务员、公安系统公务员专业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重大改革工作和政府“服务年”、法治型政府建设以及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等中心工作开展培训;立足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需要,按照《公务员法》的要求,抓好四类培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提高培训有效性,不断创新培训制度和方式方法;发挥人事主管部门在公务员培训工作中的指导、协调职能,推动各行政机关落实培训工作计划,保障公务员享受参加培训的权利、履行参加培训的义务。

二、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

(一)改革初任培训制度。

1.出台公务员初任培训改革方案。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结市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制订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初任培训改革方案。

查看全文

统领区域教师教育实践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校本研修研修专题

论文摘要:在“十一五”大连市教师教育中,**区教师进修学校以开发适切研修专题、开展“下水式”研修专题培训、提供内炼外修平台等措施,规范、有效地统领区教师教育的实践研究。

**区教师进修学校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研训一体、校本研修为契人,以提高课堂实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标准,以项目专家、科研点校为牵引,以骨干教师为龙头,务实工作,前沿指导,规范屯有效地统领区教师教育的实践研究。

一、开发适切研修专题,统领区域教师教育的研修方向

为引领区域校本研修向内涵发展,研训教师深人教学现场,开展行动研究,在应对和解决一线实际问题的同时,开发适切的研修专题,形成区域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并以此统领区域教师教育的方向。

我们把研修专题开发的目标聚焦到课堂,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各校各学科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的有效性上,把工作切人点定位在帮助各校准确分析教育教学质量上。进修学校研训教师联合区教育局相关科室人员,对全区中小学进行联合视导。研训教师深人每位教师的课堂、每个教研组的研修活动,听取学校干部的听评课和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学科教师积极进行评课和点评。联合视导之后,组织研训教师多次座谈,深人分析现状,挖掘出制约教师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确立了“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听评课”“学校教研组建设暨教研组长实施校本研修活动能力培养”“学校(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技术”等系列研修专题,统领各校的校本研修方向。

查看全文

教育系统组建培养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施“干部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加大骨干校长的培养力度,积极探索促进骨干校长成长的有效机制,创设加快骨干校长成长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批校长队伍的领军人物,为率先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办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培养目标

“名校长培养工作室”以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学习和实践为主线,以名校长专业引领为抓手,以教育研究为载体,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厚实的专业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教改研究与教育创新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的骨干校长队伍。其中3至5名成为市级以上知名校长;15名左右进入上海市优秀校长行列。

具体培养要求:

1、提高综合素养,确立骨干地位。通过培训,使培养对象在政治思想、师德修养、领导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有较快的提升,深得教职工信任,在依法治校方面有突出贡献,在全市(或更高层次)有一定的声望。

查看全文

教育局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加快建设高水平的高校师资队伍,现就2009年高校教师培训工作通知如下:

一、出国培训

今年计划安排高校教师出国培训250人,具体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教师200人,其中数控35人、机电43人、电子39人、软件(动漫)40人、商贸(财经)43人;管理干部50人,其中高职高专院校院(校)长30人、高校人事处处长20人。

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教师培训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事业心强,工作踏实;(2)创新意识较强,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实际动手能力;(3)年龄不超过45周岁,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一般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熟练的外语听说能力。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青年教师,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管理干部培训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事业心强,工作踏实;(2)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3)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查看全文

学习考察情况报告

一、基本情况

此次考察团秉承国外研修考察的一贯特点,既有学习研修,又有企业考察,既拜访了相关经济部门,又组织了经贸洽谈,内容十分丰富。

1、学习研修。境外学习研修,我们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亚太研究学院合作,主要安排了澳大利亚旅游业的部门组成、旅游市场营销和模式分析、中澳之间游客流量分析、中国旅游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等方面的内容。亚太研究学院对我市代表团非常重视,院长Mccally先生作开学典礼讲话和综合介绍,学院知名教授McDonnell先生(曾在清华大学做过一年的客座教授)作详细讲解。培训结束后,副院长亲自为我市企业家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2、经贸洽谈。与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会和澳大利亚企业有限公司合作,在悉尼举办了杭州-澳洲经贸洽谈会,考察团28家企业与澳方42家金融、建筑设计、食品饮料、化妆品、酒店管理、贸易、旅游等行业的知名企业,包括美林投资、澳洲西太平洋银行、亚信金融、联合国际贸易等大企业进行对口洽谈。

3、公务拜访。在澳大利亚期间,考察团拜访了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全国区资深经理RobertSutton萨顿先生和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会悉尼分会执行总裁MarikaJanis女士,听取了关于中澳两地贸易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的介绍,探讨开展经贸合作的可行性;拜访了澳大利亚联邦银行(该银行收购了我市商业银行19.9%的股份),联邦银行副总裁GarryMackrell先生向我市企业家作了澳大利亚资本市场发展和澳洲联邦银行与杭州商业银行金融合作方面的情况介绍;拜访了澳洲南岸职业技术学院、悉尼港务会展局,听取了有关会展业的介绍,并实地考察了悉尼港务局下属的DarlingHarbour经营公司,了解悉尼会展服务业发展状况。

4、企业考察。在澳大利亚期间,我们结合商贸旅游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考察了购物中心、商贸服务、旅游休闲等企业,如澳大利亚布里斯班Harbourtown和Queens购物中心,世界品牌直销广场Harbourtown,墨尔本购物城CharkstoneShoppingmall(该Shoppingmall是墨尔本乃至澳洲最大的购物城之一),学习了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购物中心设计、商贸旅游市场的产品结构、旅游设施,交流两地商贸旅游企业发展模式和经营经验,探讨合作机会,推进两地商贸、旅游往来。

查看全文

管理层干部教育体会

有幸参加了中共省委教育工委组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的清华大学—省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由衷地感谢省委教育工委及学校领导给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研修期间,10月11日至27日。按照由公共管理、教育管理及人文素养三大知识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强化学习。可以说,这期研修班起点高、模式新颖、效果良好。整个课程体系设计科学合理,既关注了当今公共管理和理论前沿,又关注了教育管理的工作实际,既有前瞻的视野,又有丰富的案例分析。虽然本期研修班只有短短的17天时间,但我觉得感触很多,收获也很大。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一下个人的感受:

一、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

这次研修,我们完成了120学时的课程计划,22门课程基本涵盖了公共管理专业应涉猎的主要领域,从宏观经济学、危机管理、公共管理、公共财政、公共政策、教育管理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人力资源管理、媒体新环境及应对策略、领导语言艺术、信息技术等等,内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聆听了教育部有关官员及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人保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电视台等知名专家教授的授课,领略了名师的智慧和风采,老师们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理念精深,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有独到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他们精彩的讲解不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使我的思维理念不断地受到新的冲击,从而进一步理清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解开了许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大大地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正所谓:聆听的是智者的声音,感悟的是知识的力量;学到的是管理的精华。

二、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一是学习了很多科学的管理方法。如中国人民大学侯景新教授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周石教授的“高绩效团队建设”、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李克实教授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国际关系学院郭惠民教授的“突发事件处置与危机管理”等专题讲座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可以说,通过这次研修,切实地增长了管理知识,增强了工作自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能力。“管理的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管理的一半是科学”指的是管理的制度要合理、科学,即既要符合当前的教育方针政策,又要适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管理的一半是艺术”指的是学校的管理要讲究技巧。即要“善管巧理”。它告诉我们,只有把合理的制度和管理的技巧两者合二为一,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可以预见,在培训期间所学到的这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必将给我今后的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是学习了很多新颖的思维方法。如清华大学韩廷春教授的“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清华大学王孙禺教授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谢明教授的“公共政策分析”、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处刘培俊处长的“关于中国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若干思考”、清华大学袁本涛教授的“教育的公共性与教育公平”、北京师范大学刘宝存教授的“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清华大学李越教授的“中学与大学教育衔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乔玉全处长的“中国基础教育办学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松华教授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宏观背景与战略选择”、清华大学王有强教授的“公共财政学”等,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出发,以不同的研究视角,展现了许多新颖的思维方法,这些新的思维方法,是在既符合政策法规和教育规律,又充分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直面现实困难,突破常规思路,创新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问题迎刃而解,效率不断提高,成效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上,这些思维方式所闪现出的智慧,就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我觉得这些新思路、新方法对实际工作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它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心态更加自信,思路更加开阔,方法更加灵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