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幼儿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01:25: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学校幼儿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学校幼儿教育

技工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学生语言能力探讨

目前,随着我国私立、民营幼儿园急剧增加,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生也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毕业生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就业局面。在这种供不应求的就业背景下,我们更要注重对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至关重要,主要涉及倾听、说话、朗读、演讲等诸多内容,贯穿到幼儿教师日常教学的每个环节。因此,对于技工学校幼儿教育专业而言,教师要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笔者主要分析技工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学生良好语言能力的必要性以及语言能力标准,并提出幼儿教育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方案,期望对幼儿教育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培养技工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学生良好语言能力的必要性

1.良好的语言能力是幼儿教师的必备条件

幼儿教师如果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有利于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便于解决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此外,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师良好形象的体现,可以以此颠覆以前幼儿教师就是看孩子或者保育员的传统思想。

2.良好的语言能力便于幼儿的语言启蒙

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正处于语言系统的发育和完善期。在此阶段的幼儿对语言有着很强的机械记忆能力和模仿力,人为因素和周围的环境因素都对幼儿的语言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幼儿教师与幼儿朝夕相处,所以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很重要,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强,普通话标准,既便于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也便于孩子们在老师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查看全文

学前幼儿教育论文

一、当前学前幼儿教育的现状

学前教育是我国各级幼儿教育机构的主要教育工作之一,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紧密度的发展,学前幼儿教育也展示出以下的特征:第一,学前幼儿教育中针对幼小衔接部分的教育活动越来越科学。表现为幼儿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教育体系与小学教育越来越接近;第二,学前幼儿教育的内容与小学教育逐渐接近,教师的教学水平也逐渐与小学教师靠拢;第三,学前幼儿教育的目标更明确,尤其是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等,这成为当前学前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二、学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前幼儿教育的方向与幼儿发展实际不符合

使学生系统性地掌握社会基本知识是小学教育的主题,为了使幼儿能够为小学学习做足准备,大多数幼儿园在教育内容设置方面都较为重视文化知识,例如计算能力、拼写能力、识字能力等。这些幼儿教育内容虽然能够使幼儿的基础知识结构扎实,但是与幼儿的发展需要并不完全符合。幼儿成长发育所需要的广阔空间以及对情绪、心理方面的教育均存在不足,此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全面发展存在阻碍。

(二)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查看全文

中国幼儿教育突破对近现代教育的作用论文

摘要:这是一篇幼儿教育论文范文,本论文主题是就教会幼儿教育的历史影响进行探讨,主要论述了在华的外国教会幼儿教育作为特定的历史产物,在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它的历史命运。考察教会幼儿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中国幼儿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阻碍问题,探讨中国幼儿教育在近代化进程中对教会幼儿教育的突破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会幼儿教育,中国幼儿教育;幼儿教育观念,幼儿团课程;幼儿教师

幼儿教育近代化是指由传统家庭幼儿教育向公共幼儿教育的整体演变的历史过程。由于近代公共幼儿教育在中国的出现是一个舶来品,因此。中国幼儿教育近代化过程,既是一个古今的转化过程,又是一个外国的思想、制度等本土化的过程。因此,世俗性、实用性、民主性、科学性、开放性(普及性)和本土化等特征,是中国幼儿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内涵。

教会幼儿教育是指西方宗教团体在中国土地上所开展的自成体系的全方位的幼儿教育活动,伴随着西方殖民者的脚步于19世纪下中后期开始在中国出现。它包括幼儿教育机构的办理,幼儿教师的培养、幼儿教育思想的传播,以及幼儿读物的翻译出版等。其出现早于中国的近代幼儿教育近半个世纪。

从时间上看,教会幼儿教育机构早于中国幼儿教育机构出现;在数量上,20世纪前20余年,教会幼儿教育机构曾一度远远多于中国自办的幼儿教育机构,1925年中国政府收回教育权后,教会幼儿教育机构演变为中国私立幼儿教育机构的主体。20世纪上半期是中国幼儿教育近代化的关键阶段。那么,在中国幼儿教育的近代化过程中,教会幼儿教育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教会幼儿教育在中国的历史演进

查看全文

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

一、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一)现代幼儿教育的特点

我国非常注重幼儿教育,并把幼儿教育摆在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中。我国逐渐加大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也逐渐完善对幼儿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也大力支持开办混合性幼儿园,让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现代社会中民办幼儿园也越来越多,这让幼儿上学也有了保障,能够让家长有更多为孩子选择的机会,使很多孩子能够上学。

(二)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一个人的教育要从幼儿开始,因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大多都是在幼儿时期养成的,只有把幼儿的教育搞上去才能打好基础,俗话说的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就说明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开始,如果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长大之后就很难纠正,严重者则会引发犯罪。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千古以来家都是孩子的最好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是现代社会还有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学校,即使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如果学校的质量不好,也会严重形象的孩子。因为教育是这么的重要,所以社会国家应该高度重视起幼儿的教育。

(三)幼儿教育事业的原则

查看全文

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资源利用思索

一、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对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在课程改革、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成为发展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首先,幼儿课程资源开发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开发教育者的潜能,传授给学生生存与发展本领的教育。民族地区幼儿教育阶段的各种课程资源是从民族地区特点出发,从幼儿的可接受性中充分发掘幼儿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它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其次,幼儿课程资源开发有利于教师个性的养成,使之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对民族地区幼儿课程资源开发,要求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工作,还要打破统编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根据民族特点参与课程开发。教师将由课程的单一执行者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在开发的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并使其逐步趋于完善。最后,对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是挖掘、保存、传承与发展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二、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

民族地区多处于祖国经济和教育欠发达地区,信息化程度较低,幼儿教育相对薄弱,起点低、投入少等因素制约了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投入不足,观念落后,幼儿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滞后

我国民族地区多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投入教育的总量不足,加之财政投入教育的资金分配倾向于义务教育阶段,导致幼儿教育经费不足,这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瓶颈。母语是少数民族社会生活及民族认同的主要手段,而主流语言(汉语)是各民族交流的族际通用语,是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首先,幼儿“双语”教材、校本教材、地方教材等显性课程开发力度不足。民族地区的“双语”教材,既使开发,也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实施。此外,学校环境和教师自身作为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得不到应有重视。许多学校根据家长的希望在学校里的教学语言尽量使用汉语,培养主流语言使用能力,许多家长也要求抛弃民族教育传统“双语”教育,实施城市社区并行的“双语”教材,尽量做到“与城市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很少要求多元文化教师。试想,十年后,今天的这些幼儿变成对城市主流文化(语言)一知半解,又对自己的“根文化”和蕴藏丰富文化的语言也一知半解年轻“边缘人”,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吗?

查看全文

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及途径

一、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分析

1.办园理念固定化。当从思想角度上展开分析时,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非常的严重,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幼儿园办学理念的改变,在经济利益的影响下,不论是幼儿园的管理,还是组织机构,都依靠社会,忽视了幼儿成长的特点,甚至一部分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会将幼儿掌握的知识数量以及难以程度作为宣传的重点,并尽可能的拓宽办园的规模。此外还表现为学生家长和一部分的幼儿老师过于重视结果,坚持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重视成绩、忽视内涵,重视实体、忽视素养,将重心放在表现上,忽视了孩子们的内心真实感受,较为突出的表现为绝大多数的家长和一部分的老师,总是强调让孩子们多计算、多背单词、古诗等,通过掌握程度的多少来判断学生是否获得进步。2.教学内容多,课余学习压力大。分析教学内容会发现,有部分家长认为提前打好基础非常重要,随着中、高考压力的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很多培训机构都相继出现,极力的满足家长的需求,在小学升初中的培训班的基础之上就打造了幼儿园升小学的培训班。而且,教材每年的难度也在不断的增加,生僻字、加减乘除等各种能够展现学生知识的手段和方法都尽可能的用上,并且融进了目前的幼儿教育的机制之中,和儿童能够接受的难易程度和水平不对等。3.教学体系混乱、教学方式单一。在对教学方式和教学体系展开分析的时候,需要加强课程设置内容的重视,作为幼儿教学老师,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没有从幼儿生理特点出发,而且这种现象在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更为明显,很多幼儿教师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甚至没有相关资质。面对匮乏的授课条件,很多幼儿教育会选择复式教育,也就是小学和幼儿园同时授课。还有部分地区,虽然有专业的授课老师,但是受到教学规模大的影响,很难实现教学的完美。最终都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情况的出现。

二、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

1.竞争意识不够理性并且不断恶化。目前社会节奏变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不同行业都在奋勇向前,教育行业也是如此,不仅家长因为职业分工的偏见以及升学的压力,所以很少会考虑到长远的利益,追求孩子短时的进步,这种种都会加大孩子的压力。2.幼儿的教育评价标准的单一性。目前,还没有形成科学化的幼儿教育评估机制,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都是片面的评估幼儿教育,将重心放在了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幼儿教育的评价标准主要是单词、笔画、笔顺等方面的掌握。没有对评估体系进行科学的变革,不管如何调整顶层的教育都无法改变格局。3.在幼儿教育中,资源存在着不均匀。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学前教育的投入呈现不断增加的状态,但是受到发展速度、地域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幼儿教育的成果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这种区别在城乡之间的体现上更为明显。还有部分山区,非常缺乏幼师资源,更没有相应的教育资源予以支持。

三、分析促进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解决的相关办法

1.重视引导作用的加强,采用科学化的教育观念。首先,需要加强对幼儿学生家长心里的正确疏导,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能够有太强烈的好胜心理,担心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学得少。其次,需要加强幼儿教学成长经验的丰富,多关心幼儿的成长,从长远的角度规划幼儿的发展。最后,需要加强幼儿教育实践的引导,使得幼儿之间能够更加的相亲相爱。同时需要加强对幼儿个性化的重视,采用科学化的教学理念。2.重视幼儿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实现幼儿教育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建立。重视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视,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从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化,使得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式不断的丰富,将高考、中考以及小学等教学迁移的现象消除,从根本上实现应试教育目的的降低,增强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幼儿教育是学生最基础的学习,需要加强全面科学幼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使得幼儿教学工作更加的规范化,避免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出现,实现素质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高效应用。3.重视幼儿教育资源的有效投入,实现幼儿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重视学前教育投入的加强,使得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义务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等处于平等的状态,还需要加强学前教育市场管理工作的重视,使得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合作发展。幼儿教育中,幼师教育水平非常的重要,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幼儿教师的工资应该进行科学化的提升,尤其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需要重视幼儿教师薪资待遇的提升,同时政府部门需要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相关的设施设备应该装备齐全,从学前儿童的心里特点出发,选择更多符合幼儿健康成长的教育设备。

查看全文

幼儿教育信任危机消除措施

一、幼儿教育中信任危机的具体体现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很多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彻底地改变了贫穷的面貌,同时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和家庭条件差点的孩子在接受教育的时候难免会有不公平的待遇。但是更多时候是家长的保护意识太强,生怕孩子受委屈,一旦有点伤害就会把这件事定义为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以上说的都是小范围的不公平,其实从大环境来说,幼儿教育也确实存在着不公平,一个是与经济发展程度有关,另一个是在对比中城市人较于农村人的所谓的优越感作祟,总觉得高人一等。所以,这也就加深了一部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质疑。

二、消除幼儿教育中信任危机的措施

1.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强化安全保护意识

在幼儿教育的安全问题中,很多的因素是因为教学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比如校车等等。如果教育部门能够加大对这一部分的资金投入,那么在硬件方面就给孩子们的安全增添了很大的保障。此外,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我觉得这才是解决安全问题的根本,安全问题解决了,家长才会放心地将孩子放在学校里,逐步消除信任危机。

2.家长和学校要进行有效的沟通

查看全文

幼儿教育科学方法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幼儿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只有加强幼儿教育,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如今,我国已经实施了幼儿教育改革制度,幼儿教育者面临的挑战更大。必须在明确幼儿教育影响因素和不足之处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相应有效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影响因素;科学方法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幼儿阶段都是必经的阶段,通过加强幼儿教育,不但会促进幼儿良好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还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要想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必须注意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和管理方法。本文主要加强幼儿教育科学方法探究。

1幼儿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1.1教师教学能力及管理能力分析:在我国很多幼儿园当中,都有教师综合素质低、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如果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低的话,就无法及时更新知识、创新运用教学方法。且很多教师无法有效掌握计算机运用方法,多媒体使用得不规范,导致教学质量无法提升。另外,当前很多幼儿园都招那些刚刚毕业的女教师,这些女教师经验不够,无法掌握幼儿教学技巧,管理效率偏低,会阻碍幼儿良好人格的形成。

1.2家庭教育因素分析:对于幼儿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在幼儿成长和发展历程中,家庭教育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父母必须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要将孩子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都没有明确幼儿教育的核心目标,没有明确幼儿情感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甚至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幼儿教育无法正常进行。

查看全文

国民政府时期幼儿教育论文

一、政府确立与实施幼儿教育方针政策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幼儿教育方针政策的确立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对幼儿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了一套幼儿教育制度。首先确定了幼儿教育在新学制中的地位,1928年国民政府大学院召集全国教育会议对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进行了修改,之后形成了1928年的“壬辰学制”,幼儿教育沿袭旧制没有过多改动。1929年10月教育部公布的《幼稚园规程》中规定:“幼稚园收受四足岁以上至六足岁以下幼稚儿童,予以一年或两年之保育。但必要时,得呈准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收受未满三足岁之婴儿,予以三年或四年之保育。”①这些规定使幼儿教育在学制中得到了独立地位。其次颁布了新的教育方针政策,1931年9月,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七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其中第一章就有关于幼稚园的相关规定。规定如下:“一、使儿童整个身心融于三民主义教育中。二、使儿童个性、群性在三民主义教育指导下平均发展。三、使儿童于三民主义教导下,具有适合实际生活之初步智能。”②除了这些根本教育方针外,国民党政府还制定了相关的幼儿教育政策。如在《党治下新教育之计划—训政时期施政大纲》中对幼儿教育做了规定:“一、于全国实验小学或师范附小设立幼稚园。二、研究幼稚园各种设施,适合本国国情。三、编写幼稚园教材。四、于各省师范学校内,酌设幼稚师范科。”国民政府还制定了幼稚园课程标准,1929年8月29教育部颁布了《暂行幼稚园课程标准》,包括幼稚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及教学方法。政府不仅重视幼儿教育的发展,而且重视幼教师资的培训工作。国民政府时期前期这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使得幼儿教育进入了一个活跃期,并促进了“中华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幼儿教育方针政策的修订及补充

国民政府后期,政府受到教育界人士和其他关心教育的热心人士的影响,对幼儿教育方针政策进行修订与补充,使其充实完善。1938年4月中旬,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颁布了《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包括四大纲领、九大方针、十七要点,这些虽然不是直接针对幼儿教育的,但是对幼儿教育的发展却有着指导意义。其中对幼儿教育的规定如:“幼稚教育,应使保育与教导并重,增进幼儿身心之健康,使其健全发育,并培养其人生基本的良好习惯。施教对象,应推广及于贫苦儿童。”③教育部还颁布了《处理战区退出之各级学校学生办法大纲》,以及《战区儿童教养团暂行办法》,这些政策的颁布使得在战争这样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儿童得到了一定的保育和教养,使幼儿教育在战争中得到缓慢发展。1939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幼稚园规程》,这是我国幼儿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法规。该规程的规定如:“一、增进幼稚儿童身心之健康。二、力谋幼稚儿童应有之快乐与幸福。三、培养幼稚儿童关于人生基本之优良习惯。四、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谋家庭教育之改进。”④1943年教育部对此规定进行修改,于12月20日颁布了《幼稚园设置办法》。在抗战这样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政府仍继续发展教育,幼儿教育在这一时期稳步发展。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幼儿园制度的确定与实施

查看全文

解析幼儿教育的学习机制

瑞吉欧•艾米利亚是公元前2世纪由罗马人建立的深受Etruscans和Gauls文化影响的中心地区,它作为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城市,却是意大利20个地区中“最具市民责任感、合作和团结精神”的地区。近年来,它的幼儿教育则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全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1981年,瑞吉欧代表团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的展览中,以“如果眼睛能跃过围墙”为主题,使世界首次知道了“瑞吉欧幼儿教育”。之后,“瑞吉欧”的知名度直线上升,1991年瑞吉欧幼儿教育系统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世界十大最佳学校”之一。在SusanIssacss,MariaMontessori,LevVy-gotsky,ErikEikson,JeanPiaget,DavidHakins,HumbertoMaturana,GregoryBateson,JeromeBruner等的推介下,瑞吉欧幼儿教育开始走向世界。瑞吉欧幼儿教育始终秉持:“教育关注学校中的任何一个孩子,并非单独地对待他们,而是要将孩子们与家庭、学校、社区等广阔的环境联系起来。任何学校都被看成是一个系统,且包容一切关系。使其彼此相互支持、联系和促进”[1]的理念。因而,基于瑞吉欧幼儿教育的学习形式、学习环境和学习系统的解析将是阐述其学习机制的合理路径。

一、活动学习的有效性机制

瑞吉欧幼儿教育基于儿童的活动展开,让活动学习的有效性成为实现瑞吉欧幼儿教育其他学习机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近代心理学揭人类心理复杂的、本能的、冲动倾向的特性,使儿童有机会在从事各种身体活动时,让上学成为一种乐事,让教育者管理儿童不再有一种负担,让儿童学习变得比较容易。”[2]活动学习的有效性机制借助儿童文化、方案教学、环境和边缘因素所形成的协同效应实现。

(一)儿童文化的效应机制

“实际存在物是如何生成的构成了这个实际存在物是什么”,[3]使得“幼儿课程生成的独特文化背景是赋予它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标志性特征”。[4]瑞吉欧人努力构建一种基于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协作的时间和空间环境,形成了儿童自由、自主建构自己经验世界的儿童文化,让“成人不要过早为孩子规定学习和发展时间、节奏和尺度,并懂得广泛、积极地参与孩子的活动,使这种成人和孩子共处的珍贵时刻不是偶然的,而在确实存在”[5]的条件下,使儿童“自在地去探索与尝试,自在地选择与投注好奇心,自在地欣赏,自在地意识事物间构成的网络,相信微妙的关系可以移动和震撼世界。”在这种理念指引下,瑞吉欧幼儿教育所创生的儿童文化以关系和参与为基础,达成一种朝着共同目标奋斗的力量和元素之间富有活力的连接。马拉古奇认为:由2-4位幼儿组成的小组活动,让一个或几个小组的幼儿,而非全班幼儿参加的活动,最能带动最密集的学习和交流,且在适当时候,让方案小组同教师、家长和全班其余儿童互动,能够极大的使活动内容、想法和成果得以分享。同时,由教师、同学和家长所形成的完整支撑机制,使瑞吉欧幼儿教育的活动学习过程横纵贯穿于这种独特的儿童文化。

(二)方案教学的效应机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