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0 07:35: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学校文化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学校组织文化对学校管理启示论文
1学校组织文化对学校管理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组织文化作为一种自组织系统,往往被视为利用文化手段构建全新的文化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比传统的经济手段、硬性技术措施有更好的管理效果,它能协调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引导成员走向共同目标,在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组织文化作为组织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全新应用,有其独特的作用及意义。
首先,学校本身就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地方,学校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织,其区别于另一个学校的重要特征即是这个学校的组织文化。
其次,在学校的管理中,人们日益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而不再是单纯接受科层的等级和规章制度的约束,这时一种强劲的组织文化就发挥了它不可替代的软渗透作用。
最后,学校组织文化在塑造学校形象,内化学校管理,无形操控学校实务的同时,也以一种内在的精神感染每一个处于这个学校组织中的管理者,教师及至学生,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贯穿于学校组织的各各方面。
2学校组织文化的出现
学校文化双向滋养与民族文化论文
一、文化主体相互平等,互相学习
一般来说,师生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少数民族社区民众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既然都是文化的主体,而且都是人,人与人理应平等,两类主体理应平等对话、民主交流、互相学习和帮助、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在文化教育交流、学习过程中只是两类主体承担的角色不同而已。如有学者所说,“跨文化教育中把每个民族的每个人都作为价值的主体,不仅含有师生之间作为一般教育学所讨论的人的意义,而且还包括不同文化的存在价值意义。”文化主体之间需要交流和对话以达到相互理解。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理论强调交往双方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达成相互理解和相互一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瑶山瑶族家长基本都没有到过学校同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瑶族家长甚至不敢接近学校、害怕遇见老师,对老师、学校是回避和消极的,瑶族普遍认为“不怕没文化,就怕手脚差”,瑶族群体中弥漫着读书无用论的观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瑶族逐渐改变了传统认识,慢慢开始接触老师,有的家长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有的家长会到学校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多数家长愿意参加在学校举行的扫盲教育和家长会等等。瑶族村寨与当地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身份的人员进行沟通,在长期的接触与交流中瑶族慢慢有了对学校、老师、校长、教材、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逐渐改变了对学校教育的看法和行为选择。从瑶山及其类似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变迁历程可以看出,没有文化主体间的平等交流、沟通,就没有文化主体间的相互认识和理解,文化与文化之间就相互隔离和封闭。因此,学校文化的主体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之间应该建立起真正的相互平等、互相交往、互相学习的良性沟通、交流、理解机制,才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目标上追求发展,实现共赢
学校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建立起双向适应、双向滋养的关系是双方发展的共同需要,因为文化必须通过交流和沟通才能实现发展,没有交流,文化就没有生命力,也就难以延续下去。不追求发展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化。不与其他文化合作,不吸取其他文化基因的精华,固步自封、僵化保守的文化得不到持续的发展。文化的开放性、文化的张力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学校文化需要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实际,在教育教学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积极吸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丰富和提升自身的水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需要适应时展形势,在与学校文化的交流中逐步调整、充实、壮大自身的文化内涵,增强自身的文化生命力和文化魅力。也就是在学校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双向适应、双向滋养中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发展目标。有专家认为,“学校在通过主流文化形成学生的共享文化的同时,应充分尊重其他民族群体文化也是整个国家文化构成的事实。”在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双向适应、双向滋养关系的过程中,需要促使学校教育、人、自然、区域和社会的和谐共生。在发展过程中,文化与文化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和矛盾,但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发展主流是追求合和、共生、共谐、共赢过程。
三、内容上取长补短,双向滋养
一方面学校文化要切合实际,就需要积极吸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要素,使自身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富有“养分”,如地方性知识的融入、民族文化类校本课程的开发等就是学校文化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取长补短、吸收“养分”的体现。另一方面,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趋势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可能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受其他文化的影响,而需要主动面对这种文化交融的形势,适应学校文化,并积极吸收学校文化的精髓,使自身的内容更丰富,更有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例如,荔波县瑶山民族中学、瑶山民族小学都注重民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瑶山竞技陀螺》、《荔波本土歌曲》、《可爱的荔波》等;因地制宜开设了陀螺训练特色课,在全校体育课中作为重要教学内容进行推广;将民族艺术文化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和习得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墙中设置地方文化(尤其是瑶族文化)专栏;在校园里建立瑶族民族文化陈列室;在校园建设中注意融入民族元素。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力地丰富和促进了瑶山教育的发展,另外,学校教育的持续影响也促进了瑶山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丰富了瑶山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总之,学校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在内容上取对方之长补自己之短,形成双向滋养的关系。
大学文化学校德育论文
一、学校德的道德教育
(一)德育课程,要让学生深入探究道德教育的实际意义
在学校里开展德育课程是很必要的,在入学之初,真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馆,道德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些观念形成的动向。这样做并不是要对学生进行洗脑,让他们有相同的观点,而是要引导学生走向道德的正规。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课程上要有鲜明对比的案例,让学生们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对结果进行引导式的分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思路活跃起来,并且有各式各样的思维展现在当下,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扮演一个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引领的领路人。
(二)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德育趣味活动
在学校组织德育教育主题活动,例如对于被人遗失的一块钱和一百元钱的态度;对于窃取他人科研成果,商业信息等事件的态度等等。这些活动可以以辩论会的形式出现,可以以小型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出现,无论以哪种形式出现,其目的都是在于要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实时掌握,并且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适时纠正。在这里就简单的举个实际例子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深化研究:学校可以组织一次这样的活动,由一家公司提出一些要求,让学生做出一个可以实行的方案,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人员配备,写出执行方案。如果有两份一样的方案出现,那么就要求学生说明自己的方案设想思路,和方案定稿的背景。如果有一方出现说不出思路,或者对方案没有更好的设想,那么就可以判定这一方是属于抄袭或者说是窃取。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是要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且对其采取处罚措施。要让学生在大学文化的视域中,找到对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向社会,关注道德
学校文化中校长角色定位论文
[摘要]创建学习型学校文化,是一个触及师生精神生命的学校文化变迁过程。在创建学习型学校文化过程中,校长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人们往往夸大校长的作用。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过程是群体精神生命的演进过程,校长是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的发现者、培育者和促进者。校长应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学校先进的社会文化为资源。从学校的社会文化基础出发,通过发现先进的学习者及学习型教师初级群体、培育学习型教师初级群体文化,促进学习型教师初级群体文化的累积与增值,促进学习型学校文化的生成,从而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的发现者、培育者和促进者。
[关键词]校长;学校文化;学校管理
创建学习型学校文化已成为近些年来基础教育的繁荣景象,这无疑给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当我们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生活时,却常会发现:一些学校校长的教育理想新颖超前,而教师的教育观念传统陈旧;校长的办学目标明确,而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模糊;校长的办学理念先进,而学生的学习方式落后。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还远远没有到达文化的内核,学习型学校文化成了一种没有根的文化。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的理想与现实为何如此悬殊?校长作为组织者,作为组织文化的核心成员,有必要反思学校文化建设的道路是否科学。
事实上,有较多的校长沿袭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变迁动因观,“把文化建设仅仅归结为学校某些当权者的政治行为,则忽视了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社会力量以及隐藏在这种力量背后的文化哲学法则”,注重了办学理念的自上而下的演绎与归纳,而缺乏自下而上的继承与创新,忽视了文化的发生学意义。文化建设是在原有文化基础上累积而成的,是极其缓慢的,欲速则不达。从文化本体论的意义上讲,学校文化与群体相依相随,“文化是群体的共同意向”,“文化的主体是人”,是群体的人,每一个体都是文化建设的力量。学校文化建设过程是一个旅程,是群体精神生命的演进过程,校长作为群体一员,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发现者、培育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独创者。
一、学习型教师初级群体的发现者
学习者不是独立存在的,总是生活在某种特定的群体之中。正如学习型组织的集大成者彼得·圣吉所说:“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组织都是学习型组织。真正的区别在于学习型组织程度的深浅和快慢。一个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是专注、热情与能量、关系的质量、思想的质量。”学习者是客观存在的,学习型组织也是客观存在的,是学习型学校文化的资源,更是学习型学校文化本源性的生长点。校长首要的任务就是及早发现学习者与学习型初级组织。
学校文化建设对策分析论文
[摘要]当前,很多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学校文化建设认识不足,意识不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理解片面;过分注重形式,忽视内涵;缺乏规划,不能持之以恒。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研究,需要学校在行动层面上的探索和实践,教育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在理论层面上的探索研究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规范。
[关键词]中小学;学校文化;教育管理
学校文化建设是目前基础教育领域内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学校近年来大张旗鼓地开展“文化建设运动”,有的还不惜重金聘请大学教授为其“策划”“包装”;也有一些学校“处乱不惊”,默默地追寻着教育的文化真谛,深耕细作,把校园经营得“沉香四溢”“景深意远”。毋庸讳言,中小学校追求“文化建设”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的一些校长对教育的认识开始嬗变,渴望品尝教育的“味道”,我们的基础教育正在向着“真质”的方向发展,实乃大幸!然而,我们也需要在这“热火朝天”的追逐中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当前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近期进行了一些针对性调研,提出以下粗浅认识和建议。
一、认识不足,意识不强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多数中小学对建设学校文化的认识不足,意识不强。这种状况在农村中小学比较普遍。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理念和方式大多停留在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以经验型管理为主,主要是应付日常性工作,或按照上面的要求上传下达,重形式,轻内涵,缺少独立思考和个性创新。此外,近几年中小学布局调整,新建中小学数量较多,特别是城镇新建中小学数量较多。新建学校的“硬件”建设堪称一流,但“软件”建设特别是学校文化建设十分薄弱。中小学校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建设?笔者在调研中常常向部分“重视”文化建设的学校校长提出这一问题。多数回答是“为使学校更有特色,更有影响,办成名校”,回答“一些有名的学校在搞,我们觉得很好,学着搞”的也不在少数。可见,多数中小学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缺少深刻和全面的理解,有的甚至人云亦云,没有从深层次上树立起自觉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识。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对建设学校文化不能停留在一般性认识上,更不能停留在追求形式上的“花拳绣腿”上,而是要提高到丰富学校教育内涵、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措施的高度来认识,提高到是为了追求教育真谛的高度来认识。
校园文化学校管理论文
一、构建和谐的学校文化
1.赋予校园设施硬件以生命
硬件在这里是指学校的设备设施。学校要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的教育优势,让高尚文化体现到校容校貌上,让学校的每一个地方、每一处建筑都会“说话”,成为学校的教育之源。如学校的校门有文化感,学校的教室有育人感。在教学楼内有天井,植树种花,搭建葡萄架,增设拉近人的心理距离的半圆形条凳,摆上石板棋盘,修建数字化小道,并将名人名言融入其中,成为温馨的“敏行园”。在教室、办公室的门上张贴经过筛选、增加内容简介且放大后的图书封面,既美化了校园,又为师生提供了新书初读的机会,同时激发了师生借阅新书的欲望。学生享受轻松惬意的读书与休闲时光的同时,也受到教育的熏陶。
2.赋予校园文化软件以灵魂
软件在这里是指一所学校的管理。我认为在学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首先要确定好独具个性、特色鲜明办学理念。用理念指导学校办学,用理念做强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空间。我校就确定了“享受教育,夯实健康人生基础”的办学理念。“享受教育”是一种情怀,一种态度,一种核心价值观,“为人的成长奠基”是学校的育人目标。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一种感恩和创新的朴素情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享受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感恩前人、报效当今的情怀激发而生,前人的智慧和教训又是师生不断创新的基础,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一种独到视角下的苦乐观。享受教育的“享受”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超越职业感和任务感而共同形成的工作学习的愉悦,让师生在教育的过程当中体会一种快乐和愉悦,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追求和精神满足。三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修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将教育活动看成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教与学超越了功利成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展示着崇高的人生境界。
3.赋予学校潜件以活力
职业学校课程文化分析论文
内容提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在于重新建立课程文化。本文从当前职校课程文化现状出发,指出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学校;课程文化;建设
职校课程文化是职业学校课程教学中长期积累的反映与课程相关的价值取向,以及师生意识、师生心态、行动规范方面的独具特色与魅力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1]。职校的课程改革与创新必须上升到课程文化层面来研究。本文根据职校课程文化存在的问题,从先进性文化要求的高度,课程文化建设应在五个方面得到加强。
一、物质形态的课程文化要企业化。
物质形态文化属浅层基础性的物质环境文化。现代的企业文化的物质形态有其特殊性,如统一的建筑色调和风格,满足生产需要的高效的建筑布局,统一的工作服,佩胸卡上岗,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与工作车间,具有鲜明的现代化的视觉特征等。目前的职校由于前几年的扩招,课程文化的物质环境是拥挤的,如大多数学生在大多数时间在传统的教室接受传统的课程教育,如实验实习多人一组,多人一机,多人一岗,职业学校环境与现代企业相距尚远。同时,教材作为职校课程文化的一个重要物质形态的载体,内容相对阵旧,冗余信息多,岗位适用性不强,明显滞后于企业。
相对于制度形态和精神形态的课程文化,物质形态的课程文化尽管对育人不起根本性的作用,但其具有直觉性和自然性,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课程文化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自律地社会化[3]。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指出要引入先进的企业文化,因此从环境育人的角度出发,职校按企业化的要求首先把物质形态的课程文化建设好,学生就业时对企业文化有认同感,能尽快融入企业文化[2]。
和谐学校文化的特征分析论文
[摘要]建设和谐学校文化,是构建和谐学校的重要媒介和途径。把握和理解和谐学校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建设和谐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校;和谐文化;基本特征
学校文化是学校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是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师生员工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教育理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具有发展性和校本特征。学校文化随着学校的诞生而产生,它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具有较大的相对稳定性,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学校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校的形象、质量和生命力,这已经成为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共识。
建设和谐学校文化,是构建和谐学校的重要媒介和途径。正确把握和理解和谐社会语境下学校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建设和谐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学校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既重视传承,又重视创新
学校文化教育管理论文
[摘要]当前,很多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学校文化建设认识不足,意识不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理解片面;过分注重形式,忽视内涵;缺乏规划,不能持之以恒。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研究,需要学校在行动层面上的探索和实践,教育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在理论层面上的探索研究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规范。
[关键词]中小学;学校文化;教育管理
学校文化建设是目前基础教育领域内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学校近年来大张旗鼓地开展“文化建设运动”,有的还不惜重金聘请大学教授为其“策划”“包装”;也有一些学校“处乱不惊”,默默地追寻着教育的文化真谛,深耕细作,把校园经营得“沉香四溢”“景深意远”。毋庸讳言,中小学校追求“文化建设”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的一些校长对教育的认识开始嬗变,渴望品尝教育的“味道”,我们的基础教育正在向着“真质”的方向发展,实乃大幸!然而,我们也需要在这“热火朝天”的追逐中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当前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近期进行了一些针对性调研,提出以下粗浅认识和建议。
一、认识不足,意识不强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多数中小学对建设学校文化的认识不足,意识不强。这种状况在农村中小学比较普遍。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理念和方式大多停留在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以经验型管理为主,主要是应付日常性工作,或按照上面的要求上传下达,重形式,轻内涵,缺少独立思考和个性创新。此外,近几年中小学布局调整,新建中小学数量较多,特别是城镇新建中小学数量较多。新建学校的“硬件”建设堪称一流,但“软件”建设特别是学校文化建设十分薄弱。中小学校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建设?笔者在调研中常常向部分“重视”文化建设的学校校长提出这一问题。多数回答是“为使学校更有特色,更有影响,办成名校”,回答“一些有名的学校在搞,我们觉得很好,学着搞”的也不在少数。可见,多数中小学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缺少深刻和全面的理解,有的甚至人云亦云,没有从深层次上树立起自觉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识。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对建设学校文化不能停留在一般性认识上,更不能停留在追求形式上的“花拳绣腿”上,而是要提高到丰富学校教育内涵、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措施的高度来认识,提高到是为了追求教育真谛的高度来认识。
学校文化精神建设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只从教育者的理解力出发,而要把学校文化建设变成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必须突破学校文化建设的传统框架,在新的哲学背景上构筑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形态。
【英文摘要】Fromthevie
以往许多研究仅仅从精神文明的角度思考精神文化,将其局限于单纯社会道德建设的视野之中,排除了对精神文化的本体论研究。从教育实践看,学校文化始终走不出“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路,基本上是一种文化环境的布置或文化活动的设计,这就是为什么学校文化丰富了,却不能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学生的根本原因。文化观的价值转向,使学校文化理论能够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之上,让文化真正回到学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之中。
一、精神文化的哲学本质
(一)精神文化的解释范式
关于精神文化,有两种基本的解释范式。一种是道德哲学的解释范式。近代哲学将文化的概念推向精神的高度,并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是出于人类对物质文化和技术文明的反思,试图从物质文明的陷阱中得到解救,表现了人类重新探寻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的危机意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的著名论断告诉人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尖锐对立,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危机。科斯洛夫斯基则直接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这对范畴,再次表达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对抗的担忧,从而使精神文化获得一种特殊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内涵。从这个意义上看,精神文化被看作与物质文化和技术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价值,它强调人类文化生活的伦理和道德内涵,表现了人类对精神世界和伦理生活的重新发现。文化哲学和社会哲学对精神文化的解释大多站在这一立场之上。另一种是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第一次从人或生命的角度讨论“精神文化”,始于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斯普兰格的文化陶冶论、博尔诺夫的精神漫游说等等,为文化的精神概念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文化一词经历了古代希腊人的“教养文化”、泰勒的“总体文化”,以及新康德主义的“价值文化”等等。然而,文化的含义尽管不断得到拓展,但始终没有能真正与人的生命过程和精神生活走到一起。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最早将文化与人的生命意识结合起来,使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所具有的内在性质得到揭示。斯普兰格曾解释了之所以要以生命为起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是因为文化对人精神生命不可或缺的意义。他认为,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唤醒生命”,而不在于传递知识。教育应当“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文化只有与精神相结合,即只有用“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才能真正表达文化的生命本质。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并不拒绝精神文化所具有的伦理价值,但它更关注学校文化与人的生命意志之间的对话,将精神文化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生活形式。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学校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