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日常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20:01: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学校日常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学校教科研日常管理工作汇报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全员参与研究;注重实践反思研究;开展主题读书活动;科研促教师专业成长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教科室牵头定期召开个人课题主持人会议,开学落实部署本学期课题运作的相关事宜,期中了解课题运作进展情况,学期结束进行总结、定期邀请部分教育专家、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做讲座,为全校教师传授教育教学经验和课改的最新动态,结合学习加强反思、了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每学期,我们都从紧张的公用经费中拿出一部分经费为教师购买教育理论书籍,分为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定期组织围绕所读书目开展主题读书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本校各级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正常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以上课或讲座的形式将自己的收获及时传递给全体教师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教育科研的课题是来自课堂,在课堂中研究,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课堂,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我校在教科研日常管理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全员参与研究。学校教师人人参加课题研究,我校有县级课题一个,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人还申报一个微型课题研究。教科室牵头定期召开个人课题主持人会议,开学落实部署本学期课题运作的相关事宜,期中了解课题运作进展情况,学期结束进行总结。校园网开通论坛,实施课题网络管理,教师将课题研究的资料、成果全部上传到网站,便于交流、展示、研讨。
2.注重实践反思研究。定期邀请部分教育专家、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做讲座,为全校教师传授教育教学经验和课改的最新动态,结合学习加强反思。为了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强化反思的效果,利用学校网站这一平台,组织教师每周撰写一篇教育教学随笔或有效教学一例,及时总结、记录、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得失成败,不断提高反思能力,每学期组织评比一次。
3.开展主题读书活动。为了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每学期,我们都从紧张的公用经费中拿出一部分经费为教师购买教育理论书籍,分为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定期组织围绕所读书目开展主题读书系列活动。教科室定期摘录教育刊物的优秀文章推荐给教师学习。
4.科研促教师专业成长。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首先是充分发挥本校各级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安排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定期给广大教师上示范课、做教学辅导讲座。围绕研究主题,上好研究课,每月一交流。其次是正常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安排相关人员外出参加学习培训活动,所有外出培训人员都要及时填写好学习培训情况反馈表,并以上课或讲座的形式将自己的收获及时传递给全体教师。学习每月安排一次专业成长沙龙研讨。
学生日常管理思政教育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取向呈多元化趋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大专学生容易因高考而形成的失落情绪与自身不服输的个性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等方面容易凸显。因此,学校必须明确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的合理途径,从而不断提升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1、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包括大专院校在内的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同时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严峻挑战。面对这些问题,学校教育管理应更加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当前,学校生活社会化趋势不断增强,学生生活环境、生活服务质量对学生学业、良好思想意识的形成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学生所经历的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不同,学生个体思想上的差异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因此,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加大政治思想教育的力度,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思想引导,提高其综合素质。其次,现代部分大学生存在个人意识与独立意识较强而社会意识和自立能力较弱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显露,所以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根据学校与社会的发展情况,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完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因此,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必须围绕思想教育这个中心来展开,从而逐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当前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学校教育观念存在问题。目前,有很多学校对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较低。“只教书、不育人,只顾教学、不顾思想教育”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1)部分学校实施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体制不健全,特别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等的不完善;(2)一些学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的中对学生的“管”多于引导和关心服务,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师生之间很难达到理解与认同的;(3)目前很多学校不断扩招,但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素质也有待提高。
2.2学生思想观念及外在环境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和竞争机制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逐步转变,大学生中以自我为中心、唯利是图的不良行为不断出现。一方面,社会上腐败和不正之风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使他们的信念和理想发生动摇。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的弱点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缺陷使部分大学生迷失了方向。索取与奉献、享乐与艰苦等方面存在的矛盾逐渐膨胀,同时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滞后造成了学生知识灌输与思想品质及综合素质培养的不平衡。
现代学校管理策略分析
摘要: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较高的学校管理水平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发展,同时对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提升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文章认为,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建设人性化的管理体系,建立合理的评估制度,实行相对开放的管理理念。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学管理;日常管理;素质教育;初中学校
随着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学校要通过对管理模式的改进和优化,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将管理制度改革视作一个新的机遇,利用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教学管理和日常管理两方面研究学校管理策略。
一、学校管理概述
学校管理涉及一个学校正常运转的方方面面,其中包含着非常广泛的内容,要求管理者具有全局观念和创新思维,并且心思细腻,能够照顾到方方面面。通常所说的学校管理,一般包括教学管理和日常管理两个方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品行和学习、生活习惯,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学校管理团队的进步和教师团队的发展。
二、现代学校的管理策略
高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质量评价工作思考
【摘要】本文探讨开展教学档案管理质量评价工作的效果和体会。对教学档案管理质控工作前后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观察质评效果和分析实践体会。将档案质评实施前后的日常抽查得分、归档及时率、保存完好率、差错率、季度质评得分等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所以,开展教学档案管理质评工作,能提升教学档案的管理质量,提高档案的使用效率,促进学校教学管理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病案管理;质量评价;效果
高职学校的教学档案是指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电子载体材料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学校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我校为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正常开设五年制高职班,学校教务处下设档案管理办公室,负责学校教学档案的搜集整理和日常管理工作。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对高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校开展了教学档案管理的质量评价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分析讨论,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目的
为了加强学校教学档案的日常管理,提高教学档案的管理质量和使用效率,促进学校教学管理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保证高职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我们于2013~2014年度开展了教学档案管理的质量评价工作。并将评价工作实施前的2011年度~2012年度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指标作为参照对比,分别随机抽取300份归档档案作为研究对象,重点从档案的日常抽查得分、归档及时率、保存完好率、差错率、季度质评得分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浅谈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与人本主义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也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口号,将其应用于学生管理中,是我国教育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以人为本理念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能够改变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模式和路线。学生管理中的人本主义是目前我国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学校管理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现状以及学生管理中人本主义存在的不足,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从而提高学校学习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学校人本主义;有效策略
人本主义属于现代心理咨询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广泛应用于教育和管理方面,能够提高人的自身价值。人本主义十分注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其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根本理念。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学生管理中的人本主义就是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的衍生物,只有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管理目的,才能使管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值得广泛推广[1]。
人本主义是一种思想理念,是教育和管理学中常用的重要理论之一,其最早产生于著名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但其崛起则是上个世纪的60、70年代,与当时的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统称为三大势力[2]。自人本主义诞生之日起,其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全世界心理学的赞誉,经过过年的发展,日益完善。人本主义的出现不仅代表了心理资源时代的到来,对教育领域与管理领域都有着重大意义。现代人本主义不仅是一种心理理论,而是一种指导思想,它充分强调发挥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构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是教育领域和管理领域各项活动的指导思想,这体现了教育和管理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服务的基本原则。人本主义就是以人的要求作为基本理念,生命活动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及时生命个体的存在,因此人类社会的最主要最本质属性还是人。伟大学者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本质是指社会一切活动和关系的总和,并不是指单独的某个个体[3]。”由此可见将人本主义应用于教育和管理领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教育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产物,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教育的落脚点,因此学校教育和管理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的利益诉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党在十六届二中全会上曾明确指出:“现阶段我国要毫不动摇的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树立全面、可持续、协调的发展观念,从而实现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4]。”将其运用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去,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人本思想与管理思想的辩证关系。管理思想应该充分满足学生的利益诉求,体现学生的意愿,这就要求管理要更加人性化,要以学生作为管理对象,作为学校管理的主体,在此基础上融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的人性化管理。这不仅能够使学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还能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优化管理效果。其次,是个性发展与管理目的的辩证关系。学校的管理工作不仅包括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管理,还包括学生的日常管理,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管理中的人本主义就体现了这一点,将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学校管理的目的,从大体上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活动和学习态度,努力挖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后,是学生服务与管理学生的辩证关系。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环境、学科配备、实习研究等教育手段,都体现了为学生服务的人本思想[5]。管理学生的出发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将其摆在一切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根据学生的意愿,不断更新学校的日常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社会人才的主要组成力量,目前学生的个性都比较鲜明,更加想表达自己的意愿,要求个性解放,充分展示自己的诉求。因此在学生管理中要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学生的利益诉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不仅能够使学校管理者更加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和谐良好的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还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积极对其进行引导和心理疏导,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使学校管理更加趋于人性化。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学生管理的失误不是在教育方面,而是在于管理思想的错误[6]。”因此管理理念对学生管理的意义十分重要,将以人为本理念广泛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中,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使得学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以人为主的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和管理模式,改变学校只注重成绩的理念,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弥补了传统学校管理的不足和缺点,使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管理,而是能够参与到管理之中,积极发言,表情达意。这不仅是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学习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人本主义对学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应试教育已经向素质教育转变,这对我国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就目前我国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而言存在诸多弊端[7]。例如:学校学生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手段和方法单一,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管理方法不科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地位不平等,教师在日常的学校管理中总是凌驾于学生,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指手画脚,经常采用强制执行的方法来约束和管理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管理关系错位,经常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指挥与服从的关系,这种错位的关系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思想和情绪;管理中自身素质较低,这会导致学生思想意识缺乏,缺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师生没有建立一种良好和谐的管理关系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学习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学校学习管理中,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的又好又快持续发展。
党和国家针对目前我国教育工作现状颁布了《以人为本理念与学生管理的相关意见》文件,其中文件中指出:“学校日常管理中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德育为先,实行人性化管理,把学生培养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制动思想。”由此可见,在学生管理融入人本主义,不仅是完善学校制度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教育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学校学生管理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何才能将人本主义有效的应用于学校学生的管理中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针对目前学校学生管理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从而提高学校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第一,学校应该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日常管理中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更容易受到各种网络不良思想的侵蚀和危害,严重者则会误入歧途,由此可见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到学生日常管理中,才能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念[8]。学校日常管理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学生,以学生意愿为主,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努力提高学习日常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第二,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不再采取灌输式教学。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积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建良好、和谐、平等的管理关系。学校管理者还应该摒弃过去落后传统的思想,将以人为本的先进思想融入其中,更好的进行学校管理,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三,学校管理中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其管理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只有将以人文本理念应用于日常学生管理中,才能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要切实提高管理中自身的素质,同时还要提高学校师资力量,增强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其进行再培训,使其掌握科学的管理手段。第四,学生管理不仅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学校应该将人本思想与学生管理有机结构,科学、合理、有组织、有目的的对学生进入管理,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协调学生与管理中之间的关系,防止出现管理与学生二者分离的情况,从而提高学校日常管理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结束语:综上所述,针对目前我国素质教育而言,应该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方法,将以人为本思想与学生管理相结合,不仅是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教育制度法的必然参悟。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学生管理工作二者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根与业、源与流的关系,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开展应该以以人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该融入以人为本观念。总之,将以人为本作为现代学校学生管理的核心理念,能够实现教育育人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学校、教育学、学生三者的共同努力!
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措施探析
摘要: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摇篮,其日常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关系到学生成长和发展,关系到校园稳定和制度建设的一项工作。因此从总体上建立和把握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基本制度和发展趋势,对于更新学生工作思路和认识,不断加强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维护高校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生管理;人性管理;工作探析
1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
1.1管理工作的思想性。管理工作的思想性,就是把学生思想工作融入日常管理中,在管理工作中要始终渗透思想教育,以思想教育强化日常管理,启发学生自觉地遵守校规、校纪,服从组织管理,也就是把严格纪律管理与耐心说服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1.2管理工作的实践性。年级管理工作与其他层次的行政管理相比,实践性更强。这主要表现在,它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而直接面对管理对象,实施面对面的管理。高校各部门提出的管理工作要求,最终都要在各个班级具体工作中实践。1.3管理工作的长期性。要达到对学生管理的最终目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必须要在反复抓、抓反复上见成效。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长期性是管理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项不厌其烦地艰苦工作。
2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1严抓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最基本的要务。近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各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大学生管理者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个别高校因为管理无序,思想政治工作松懈,心理健康教育薄弱等原因引发自杀、他杀等校园恶性案件不时见诸报端,加强大学生日常管理迫在眉睫。2.2加强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必要条件。大学生除了专业素质培养,还会涉及生活、纪律约束及诸多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等方面的问题。其中,指导学生生活、帮助解决问题、规范日常行为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干部的任务。2.3加强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育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未来工程的重要保证。高校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培养国家所需之人才,各项工作和人才培养方案就必须围绕这个目标进行。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日常管理就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开拓和实施强有力的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有利于为学生打造优越的学习环境,使其抛开各种干扰,全心全意专注于学习,用专业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进入工作岗位,为国家和社会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实现人生目标。
督导室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认真学习贯彻原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印发“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规范普通中小学校检查、评估工作的意见》精神及省市有关教育督导工作文件,提高对政策的理解力,提高对教育督导工作的认识。认真开展督学工作,督促学校对教育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力度,规范办学行为,保证国家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得以全面贯彻实施,促进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为即将颁布的国家《教育督导条例》实施工作做好相应的准备。
二、主要工作行事历
八月份:
与组宣科共同完成《*区校(园)长绩效工资考核与奖励实施办法(试行)》(草案)
九月份: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摘要:劳动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品格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劳动教育实践的意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索,旨在为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的构建提供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构建
1劳动教育实践的意义
生活靠劳动创造,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导致一些青少年出现了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等现象,这样培育出的学生不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赵荣辉在《异化与回归:反思劳动教育的存在状况》一文中认为:在当前的教育场域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现实的左右以及教育价值取向的导引,致使劳动教育受到冷落。因此,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实践,体现劳动教育的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
2.1劳动教育形式单一
网络信息化背景高校学生管理方法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现代网络信息化技术凭借通信技术传递信息的功能和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功能成为主流,不仅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了便利,而且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帮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学生管理的便捷性和个性化水平,也是高校顺应时展,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表现。文章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解读,提出相应的理论方法及思路,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务重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高校管理;学生管理;工作方法
1引言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相对特殊,由于高校内普遍学制较长,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就业对口性,学生需要接受专业的教育指导,并在就业之前获得相应的培训,以确保能够胜任岗位要求,成为可靠的现代化人才。这就要求高校除了要开展一般的学生管理之外,还应当思考如何实现个性化、针对性地管理措施,加强管理和教育效果。依托于网络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传统管理的中间环节,并以主体乐于接受且便于操作的形式完成业务对接,提高高校自身管理水平。
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当前大环境以互联网为基础,依靠手机、电脑等工具,学生和学校等主体之间的交互更加频繁,网络信息化成为一种常态,也成为学生管理的主要手段。网络环境下,学生依靠信息化工具了解各种信息,同时也能够成为自媒体主体的一员,如自行浏览学校的各种信息,通过网络相关信息等,学校也能依靠网络向学生传递相应的信息或通过网络了解和分析学生的现状。因此,相较于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网络信息化技术缩短了主体之间的交互时间,并且能够快速完成信息传递,在网络环境下也能实现学生日常管理事务的集中处理。依靠网络工具开发出集日常管理、教育辅导、日常监督等综合性功能系统,从而提高学生管理效率。
高校学生工作创新路径
【摘要】高校的学生工作的成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高校要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为主线,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关爱学生中确保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地位。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创新路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背景下,西方的“文化帝国主义”在“糖衣炮弹”的包裹下,正在一步步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西方的强权意识形态下发生着猛烈地碰撞、摩擦和交融。这些给我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难点和要求。把握时代脉搏,增强文化自信,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创新大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1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
学生工作的重点和核心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1)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2016年12月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必须坚持“立德树人”这个根本,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科学解答。二级学院在开展学生工作中要坚持这个根本,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活动内容。坚持开展学生工作的政治性和敏感性,抓住学生勤学好问、增长知识的心理,循序善诱、积极引导,把“立德树人”这个根本潜移默化地贯穿到所有学生工作中。2)把握理想想念教育这个核心。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强调指出,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个人的理想信念。目前,在一些高校的学生中存在着理想信念不明朗,理想信念摇摆不定,理想信念缺失等问题。部分学生在多元化思想的影响下,呈现功利化趋势,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问题突出。因此,高校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不断培育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奉献意识,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增长学生的爱国热情[2]。3)突出“中国梦”这个主题,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当前,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它对当下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内容和新的方向,我们要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脚点放到实践“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高校应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平台,深化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积极利用校园各种媒介,加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以社会实践为途径,以开展活动为媒介,积极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中国梦伟大实践。
2确保日常管理工作在学生工作中的基础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