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培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1 17:01: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学科培训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为有效减轻全县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持续规范全县校外培训机构有序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办发〔2021〕40号)、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的通知》和《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为依据,大力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切实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社会反映强烈的校外培训乱象问题,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发生,重新构建教育发展良好生态。
二、工作原则
(一)政府统筹,属地管理。强化县级统筹,按照“属地管理”和“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落实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责任。
(二)疏堵结合,分类治理。聚焦突出问题,按照“审批准入一批、整改规范一批、关停取缔一批”的方式,分类进行治理,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依法处置,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
教育研究中心工作小结和工作思路
2012年上半年工作小结
上半年,紧紧围绕省教研室、市教育局中心工作,进一步强化全面质量管理,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积极发挥教研、科研的引领作用,努力提高“两个服务”水平,扎实规范有序地开展了各项工作。现将上半年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加强多层面交流与沟通,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抓教育质量必须抓好学科质量。本学期,通过组织召开全市各县(区)教研室主任会议、全市教研员论坛,全市高中(职业学校)、市属初中、小学校长教导会议,全市高中、市属初中小学学科教研组长会议、高三备课组长会议等,加强多层面交流与沟通,统一思想,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相互交流教育教学的经验,共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质量管理的策略,形成合力,努力抓好教育质量。
二、加强对教学质量形成过程的指导和管理,潜心教学研究,促进全面质量的提高。本学期,各学科教研员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利用集体调研、下校听课指导、各级教研活动等机会,严格执行教研管理制度,加强对学校教学常规、备课组作用、教研组建设、年级段管理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督促各校各学科组的教研指导和管理工作。
小学段:(1)语数英科等主要学科召开了各种形式的学校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座谈会,并结合07年六年级质量抽测情况,查找原因,出谋划策,加大了对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的指导力度。为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打下了扎实基础。(2)期末阶段主要学科教研员深入学校一线,对毕业年级教师进行专业知识辅导,让老师们明确小学每一块内容的知识点、能力点和发展点,引导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梳理小学阶段知识,努力达成小学阶段的各层次目标。(3)修订完善了近万字《08年六年级部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质量抽测方案,健全了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保证了质量管理和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4)做好08年全市六年级质量抽测的命题、考务、阅卷、数据统计分析等各项工作,提高试卷的质量,提高考务工作的客观科学可信,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
初中段:(1)切实加强对市属初中的指导。以教育质量为抓手,以学科调研为方法,本学期重点关注了镇鳌初中、大成中学和南海实验学校的学科质量达成(特别是薄弱学科建设)、教研组建设和教师成长等几个方面。(2)逐步建立健全质量分析和监管体系。对07年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和08年中考的模拟考试进行有效的分析,为市属学校和各县区提供详尽的可供参考的质量分析。认真做好八年级全市期末的抽测和七年级的市属学校的通测以及数据分析工作。(3)高质量地完成全市中考复习研讨活动,对中考有关学科,统一聘请了杭州专家(共计5门学科12位专家)来讲学。全市初三有800多人/次参加了本次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思考
摘要:本文对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回顾,对如何加强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提出了建议:一是构建科学系统的学科理论体系;二是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三是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四是推进学术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五是组织力量,出版专著。
关键词:教育管理学;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
当前,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正在全球推进。我国创新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都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医药卫生人才。为此,必须加强医学教育管理,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在此背景下,加强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简要回顾
1.1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医学教育管理学奠定了基础
医学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依托于教育管理学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教育管理活动自古有之,但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世界上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虽然有不少学者和管理工作者对教育管理进行过总结和研究,但一直没有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成立,在1985年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提出“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学”。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厦门大学设立首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并确立了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方向。此后,关于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广泛开展,一批著作相继出版。1997年,薛天祥主编出版了《高等教育管理学》,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由经验体系、工作体系向理论体系的转变[1]。
区“双名工程”工作计划
一、“名校长工程”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工作目标
1.组织推荐部分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校长(园长)参加北京市百名杰出校长(园长)评选活动,力争一定数量的校长(园长)当选。
2.深化名校长培养工程,培养名校长后备力量,系统、有序地推动名校长群体的不断壮大。
3.系统梳理、总结评选出的北京市百名杰出校长(园长)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开展办学理念研讨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宣传、推广他们的典型经验。
4.建立健全打造名优校长群体的运行机制,保证“名校长工程”的不断深化和可持续发展。
贯实教师进修年度工作要点
区教育局的指导下,年度我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为重点,以“服务、指导、引领”理念为行动指南,凝心聚智、集思广益,努力做好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和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工作,深入探索了校本教研“专题研究”新思路、新方法,总结了经验,树立了典型,引领全区教师提高了综合素质,为“十一五”区教育发展开好局奠定了良好基础。完成的工作具体如下:
一、重点工作。
1积极强化常化惯例教学管理工作。促进了全区中小学管理质量和效益进一步的全面提升。
2积极总结课改实验工作和地方课程的经验和成果。区“小专题研究”做了专题的展示,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月召开了全区课程改革工作总结惩办会”一批优秀学校和课改教师受到惩处,28位优秀课改教师做了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展示;月日在全《人文与社会》技术》课总结惩办会上,区做了经验交流。
3深入落实了年初三毕业班复习指导意见》积极开展了毕业年级课改实验的评价研究工作。进行了初三教师的专项业务素质测试”结合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有效指导毕业、升学考试,探索了新课改条件下毕业班工作的复习指导方法,展示课程改革实验的新成果,取得了年中考“高分群体”辉煌成果。积极求得、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工作支持,今年我区又有2人参加初中升学考试的命题工作(全市只有4人)同时,为抢前抓早,月召开了全区初三备考工作会议”分析了现状,提出了工作目标和责任制,为争取年中考取得优异效果奠定基础。
4积极筹措了资金。建立了网络教研”工作体系,为学科教师搭建了新的教研工作平台,开设了网上教研论坛”网上学科茶座”实行网上互动教研,疏通教研信息渠道,实现了全区中小学教师不出校门就可以共享区内名师的指导和先进理念。
县教育局教研室2006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根据省,市教研室和县教育局2004年工作思路,围绕"课程改革"这个中心工作,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加大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价的工作力度,发挥指导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为巩固我县"创强"成果,顺利实施新课程而努力工作.
二,工作要点和策略: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稳妥地做好新课程实验工作
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创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我们要结合新课程的实践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树立新型的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和课程资源观.
1)认真组织好第三次县级学科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调整培训模式,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一批课改骨干力量.努力探索与教研,科研及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新模式.
药学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1体系建设过程
点,梳理重点。在2007-2010年期间,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实验教学内容的梳理和整合,归纳药学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知识点,并与现行实验教学方案相对照,完善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方案。链,聚点成链。以药剂学课程群实验教学改革为开端,依据我国药品法规,把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分模块与新药研究流程“一一对应”,在2006-2008年本科学员的实验教学中,实现以新药研究为目标、知识点前后链接、实验结果交互验证的药学专业多学科“链式”综合性实验教学[3-4]。面,多链成面。按照我国新药分类,从化学药、天然活性产物、生物技术药物中各选取1-3个品种设计7个多学科“链式”综合性实验,编写教材、培训师资,全面推广药学专业多学科综合性实验实施。
2关键内容
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具有创新能力的药学专业人才为目标,强化实践教学。打破课程之间、学科间的壁垒,开设多学科综合性实验;以化学实验教学平台和军队特需药品中试基地为依托,建立多学科共享实验平台;依据国家药品研究法规,构建与理论课教学相互补充的“一体化、分模块、多学科、开放性”药学专业课程多学科综合实验教学体系。
2.1梳理整合药学一级学科下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方案,合理设置多学科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
根据药学专业的特点,以“药”为中心梳理、整合实验教学内容[5-6]。按照我国新药的研制开发规律,将现有实验重组为药学基础实验、药物制备实验和药物评价实验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实验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两部分。学生在掌握各学科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跨学科多技能的综合训练,使学生能从药学一级学科的高度掌握药学领域中的各种实验原理、方法和技能。通过三个模块的构建,学科之间以“药”为本,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三基”的基础上,对药学专业有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各模块主要内容和培训目标如图1所示。
省教育厅教研室××年工作思路
××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省教研系统大有作为的一年。我们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为建设和谐社会、创建“教育强省”、提高我省基础教育质量做出新的贡献。省教研室××年的工作思路为:围绕一个中心,做好两个服务,提升三个水平,狠抓四个重点,实施五个策略,打造八大品牌。
一、围绕一个中心
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总结提升阶段、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全省教研系统必须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围绕依法实施和科学实施新课程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二、做好两个服务
教研工作要为行政部门教育决策服务、为基层教师教学服务。全年在两个“服务”上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为教育决策服务
省教育厅教研室工作思路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省教研系统大有作为的一年。我们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为建设和谐社会、创建“教育强省”、提高我省基础教育质量做出新的贡献。省教研室2006年的工作思路为:围绕一个中心,做好两个服务,提升三个水平,狠抓四个重点,实施五个策略,打造八大品牌。
一、围绕一个中心
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总结提升阶段、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全省教研系统必须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围绕依法实施和科学实施新课程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二、做好两个服务
教研工作要为行政部门教育决策服务、为基层教师教学服务。全年在两个“服务”上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为教育决策服务
课改培训实施管理论文
从2002年9月起,我们连山区作为省级实验区,进行课改实验推广工作。在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我区教育实际出发,调动各方力量,开展全面协作式课程实验,积极营造有利的课改氛围,整个实验区的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几个月的实验与探索,我们与时俱进,在学习中实施,在实施中探讨,在探讨中研究,在研究中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能否落实到位,关键取决于实验队伍的素质,因为教师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走向,他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前提。为此,我们的把师资培训工作确定为课改实验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集中精力,从严从实地进行教师培训工作,并形成制度化,网络化,促使培训活动扎实有效地深入开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集思广益,确定培训思路。课改工作在我区启动后,我们便成立了以主管教育副区长为首,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区开展课改工作的整体思路。其中师资培训工作无可争议地成为首要工作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结合我区自身实际情况,以区教育局文件的形式下发了《连山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培训计划》。全区各中小学也加强了实验管理和研究的力度,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以主管业务领导为主的课改指导小组,制定了科学的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对本学校课程改革进行全面规划、组织、指导。保证了实验工作的实效性。我们确定的整体培训思路是:各级领导、教师、教研人员必须接受课改培训,并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边实验边培训,边培训边研究”的培训原则,将培训、实验、研究有相结合,构建新的培训模式。在形式上采取“五结合”的做法,即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通识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即时性培训相结合、部门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专家培训与教研人员培训相结合。在培训效果控制上采取“边培训边验收,边培训边总结”的做法。这样多层面,多形式地开展培训工作,提高教育行政领导和教师理解新课程的能力。为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因地制宜,制定、实施培训策略。(一)重视启动阶段的培训工作。在课改实验启动后,我区先后组织参加了上级部门的培训活动。首先是接受上级对区级管理者、培训者的培训。区教育局及进修学校领导接受省级管理者的培训(2人);进修学校中小学教研员及部分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培训(39人);区教育局有关领导、教师进修学校领导、中小学教研员及实验校的管理者参加市里的通识培训(150人)。在此基础上,我区利用假期组织了两轮不同层次地培训工作。一轮培训: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对基层学校领导及全体实验教师的通识性培训。七月二十四、二十五两天,参加培训人数达1300人,培训采用收看大屏幕投影的形式。收看的具体内容有:郭元祥博士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观念与目标》;叶子博士的《新课程的特点与解析》;傅道春教授的《课程与教师的行为变化》。我们选的内容从宏观理论到具体的课标,再到教师行为是很有层次的,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二轮培训:学科培训即课程标准与新教材的培训。主要由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教研员承担,并邀请了部分市里教研员。采取了听讲座、看示范课、研讨互动的参与式培训模式。中学培训12个学科,累计20天,培训实验教师571人,小学培训5个学科,累计14天,培训实验教师480人。通过多层次的培训,实验教师认清了课改的背景,明确了课改的意义和目标,使我区各校的领导和实验教师首先从理念上走进了新课程。(二)加强实验进程中的培训工作。课改对于教师来说,实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和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行为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实验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抱着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课改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还需要一一加以研究。为课改理念尽快地转化为广大领导与教师的课改行动,及时了解和指导新课改实施情况,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从期初开始就制定了周密的视导检查制度,以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相应股部作为课改实验的“总参谋部”,整合有关股部(室)的力量,按部门职能分解工作任务,共同管理,形成合力,将课改实验的“研、训、管、导、评”等工作一体化,使课改实验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我们还建立了以课改示范校-----乡镇中心校-----学科示范组三级研究型培训网络。以有效地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途径,将学习、研究、培训结合起来。从九月份开始就深入基层各校进行了全面的调研。调研采取听课、评课、检查材料、听汇报、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了即时性点拨培训,及时地解决了一线教师的困惑。另外进修学校`每月开办一期课改信息专刊,及时报道全区课改动态和各校的先进经验,并根据实验的进程下发有指导意义的专题材料。如:为了帮助实验教师有意识地总结实验过程中创造的鲜活经验和应汲取的教训,学会写案例,教师进修学校下发了,什么是案例,如何写案例的指导材料,以及课改工作评估方案,学生成长手册等相关资料。同时,我区各校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优势,将课程改革的内容作为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方面。各实验学校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采用学习理论、校际考查、交流研讨、总结经验等多种方式,促进领导和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另外我们重点引导课改示范校和示范教师充分发挥作用,帮助他们及时总结经验,让他们成为全区课改的领路先锋。连山区中小学各学科的新课改研讨会分别于九月下旬相继召开。中学共11个学科,参加研讨的领导教师560余人;小学5个学科,参加会议370余人。会议均采取了上研讨课、示范教师说课、集体评课、研讨座谈的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研讨会不仅展现了示范学校和示范教师对课改的理解与认识,更为广大实验教师顺利地开展实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区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领导分别参加了每个学科的会议,参与了评课和研讨,并做了重要的讲话。到目前为止,我区举行的各种形式培训活动40余次,参加人数近3000人次。这些富有针对性培训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实验教师的工作热情。(三)加强管理层的培训工作。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首先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为此,我们把提高管理者的管理研究和指导水平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定点学习先进校长经验;巡回展示交流和汇报各校工作思路、做法及成绩;管理者走出去开阔思路;定期集中研训;阶段性成果汇报等形式。尤其针对实践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组织管理者进行专题研讨,引导他们根据课改理念,明确本校课改的突破口,鼓励他们身先士卒,使他们在观念和行为上均走在课改前列,以便有效地推进本校的课改实验进程。(四)尝试非实验教师的培训。课改实验是一个系统工程,课改实验更不能“一区两制、一校两制”,必须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课改。因此,我区在关注课改年级和实验教师的基础上,提出了其他年级和教师要“穿老鞋,走新路”。在培训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选择适当的内容,组织非实验教师参加学习研讨活动,让他们与实验教师一起研究、讨论,感受新课改,新理念,为实验工作的顺利推进,储蓄力量,做好准备。到目前为止,我区中小学参加新课改培训活动参训人数累计7000余人次,干部参训率达96%,教师达87%。一种良好的课改氛围在我区形成。三、从严务实,搞好培训验收。培训工作是否收到实效,是影响课改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区在抓好各种培训活动的同时,特别重视了培训验收工作。我们的做法是:一是通识培训的验收,通识培训后,对1300人进行了考试验收,在实验小学开设27个考场,为中小学校长专设考场,督促各校一把手重视和参与新课程实验。二是学科培训的验收,有的学科是答卷,有的学科是写体会文章。两次验收的试卷,我们均认真进行了批阅和成绩统计,为合格者颁发了岗前培训合格证,坚持不合格不上岗。三是校本培训的验收,学期末进行验收,将其成绩纳入十五继续教育考核内容,计入学分,统一管理。四、问题与体会1、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素质提高是前提。教师的观念问题、社会、家长的观念问题,特别是教育行政领导的观念转变对课改的推进至关重要。培训工作就目前的状态而言,解决的仍然是一个“量”的问题。在一些领导和教师中间,急需着一个“质”的变化。否则遇到具体问题和关键问题,许多领导和教师难以把握和驾驭。2、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度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可靠保障。3、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和实施培训应成为课改培训工作的一个不懈追求。4、处理好实验年级和非实验年级间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的矛盾是课改培训工作的当务之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保障,而教师精湛的业务和健康的专业发展离不开长期不懈的研训与提高。在研训中,我们将努力把新课程实验中所必须的培训研定为主要任务。同时结合新课程实验的诸多要求,努力使教师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研究者。成为具有课程开发能力、具有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具有新课程整合能力、具有新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专家型、学者型教师,这是一条艰巨漫长之路,我们将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提高,以满足课改发展需要,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