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0 06:27: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信息科技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业科技信息研究论文
[摘要]日本和我国同属分散的小农经济,但日本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效率较高,完善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保障体系是重要因素之一。在研究日本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日本农业科技信息保障体系
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形成了一家一户的分散的小农经济,这是制约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成效的重要因素。日本农村也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但是日本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效率较高。完善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保障体系是提高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成效的重要条件。研究日本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保障体系的特点,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保障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保障体系特点
1.日本政府重视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日本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农村的通讯、广播、电视等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乡镇级以及地方综合农协在信息通讯设施建设方面发展迅速。日本农村除了有线电视和电话、报纸等媒体很普及外,计算机也很普及。日本农户购买微机可得到一定补助,政府所派的普及改良员除了教农民农业技术以外,还举办各类培训班,承担了面对农民的微机教学工作,促进了农村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日本农民获得信息的媒介渠道主要有以有线电视、计算机、传真机为主3种形式,适应于不同经济实力、人口密度、距离的不同地域。1994年,日本开始实施一项称为“高度信息化农村系统”的计划,直接服务于农民。目前,日本农林水产省正在制定一项名为“21世纪农林水产领域信息化战略”的计划,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大力充实农村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以建立发达的通信网络。
信息化气象科技论文
一、档案工作创新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化是创新档案工作服务内容的必然需求。传统的气象科技档案工作服务就是提供纸质档案信息。我国在推行电子公务之后,出现了大量电子文件,档案馆当前的信息资源既包括纸质文件,也包括电子文件。例如,观测资料原来只有酸雨、日射、高空、地面、农气,现在有了雷达、卫星云图、大气成分、土壤水分、沙尘暴、生态、农业的气象监测,既增加了信息的种类,也增加的信息的数量。目前,保存的主要气象科技档案就是大量的电子信息,气象科技档案工作服务的内容包括纸质和电子档案、历史和现行文件。通过实践建立信息化的气象科技档案,应用信息技术整合和开发这些气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气象科技档案信息产品给社会,对社会中不同的气象科技档案信息需求进行满足。
二、加强建设信息化科技档案信息
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档案观念,认识到建设信息化气象科技档案的重要性,积极的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提供气象科技信息服务给社会。这不仅是社会对气象部门提出的要求,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求。其次,相关职能部门要提早制定气象科技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规划,确定其信息化建设的方向、目标以及要求,并且增加投入与其信息化建设规划中。接着,气象科技档案充分利用网络为社会服务。建立并完善局域网中气象科技档案网页,进而更好的宣传其工作以及更好的进行气象科技档案信息服务。后期持续对网络内容进行丰富,为社会提供更加全面的查询和利用服务。最后,气象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重新整合和定位其管理的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等,就需要档案和计算机专业人员应用信息化观念、技术、设备以及方法完成工作。可是当前在气象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掌握现代档案管理基本知识,还能熟练应用网络、熟练应用档案管理软件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可以存储、编辑、检索、利用气象科技档案。明确气象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首先是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气象科技档案信息,接着是实现接收、传递储存、提供利用气象科技档案信息一体化,然后实现高度共享气象科技档案信息。也就是可以通过网络查阅档案馆开放的档案,超越了时间、空间、文件数量的限制,还也可以更具不用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实施气象档案信息化建设,还需要数字化原有馆藏的传统载体的档案,也就是扫描、加工以及处理馆藏的传统载体档案,进而实现其数字化,此项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此时,一定要及时的归档正在形成的电子文件,避免将来也要对正在形成的档案资源数字化。如果没有做好这样工作,不仅不能专注精力数字化原有的馆藏资源,还忽视了正在形成的电子文件,这是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双重浪费。随着不断增强的电子文件功能和不断膨胀的数量,如果缺乏相同的纸质文件归档,就可能导致档案的断档。所以可以明确一个时间,以此为开始,不仅归档纸质气象科技档案文件,也归档电子气象科技档案文件,所以要实现整体的信息化建设。而档案管理人员也要积极参与其归档工作,切实提出可行的气象科技档案管理和归档意见。虽然当前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可是纸质文件更具法律和凭证作用,所以在归档的时候既包括电子文件,也包括纸质文件。气象科技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气象科技档案工作的标准化程度。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给用户,需要应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元数据标准。当前,气象科技档案信息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只有统一标准,制作规范,才能有效的储存、管理和使用气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此外,当前都是电子政务,需要依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接受、归档和管理电子公文以及文档。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了促使新旧设备以及系统之间可以兼容,长期的保存数字资源,也需要依照严格的标准信息化建设气象科技档案。
三、结语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成效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对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科学评价的方法做了简单的探讨,分析了农业信息传播与传播效果的实质内涵,列举了传播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并重点讨论了理论分析法在传播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由于在传播学效果研究中,理论分析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有待补充大量的实例,从而进行有效的科学分析,为农业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提供科学途径与理论支持。
论文关键词:信息传播效果评价农业
1传播效果评价的重要意义
传播活动是一项有目的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追求一定的效果为先决条件的。就农业传播而言,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农业活动,也就有了农业信息的传播,人们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思考、发现和创造就是农业信息传播的内容。千百年来,人类农业技术的进步都仰赖于农业信息的传播和农业技术的推广。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信息,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到达受众之后所引起的受传者思想与行为的变化。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是人内传播、人际传播,还是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或者其他形式的媒介传播,人们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进行的。农业信息传播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承农业生产技术和对自然界的认识的积累,实现农业对人类生活的改善,促进人类经济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准。
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的科学评价,有助于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有助于提高农业市场的竞争力,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模式,推进农村及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信息时代下的科技档案信息化论文
1、信息时代对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做法和思考
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目标要求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计算机、数据库等先进技术,在国家、行业以及单位科技档案管理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的框架下,用信息化手段来保障和促进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为科技档案资源的形成、收集、整理、保管、开发、利用等提供坚实的基础,科技档案开展信息化管理,重点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第一,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技档案的自动编目、检索、立卷和标引等工作。对科技档案实施自动编目和自动检索是应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科技档案的基本要求,其中自动编目是将收集到的科技档案相关信息制成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在不同要求下编制出不同的档案检索工具,包括全宗目录、分类目录、案卷目录、专题目录、作者目录等各种目录和索引,充分发挥信息化编目速度快、项目全等优势。自动检索是通过查找档案目录并利用档号、题名、责任者、分类号、关键词等检索标志,迅速、准确地查找出满足要求的档案资料,与手工检索相比,自动检索速度快、线索形式多样,检全率和检准率高,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要求。计算机自动立卷是计算机以科技档案目录中每份文件的有关存录项为依据将某方面具有共同点和联系密切的文件综合在一起组成案卷,并自动对同一卷的卷内文件进行排列和编号等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立卷速度和立卷质量,改善了效率。科技档案自动标引是计算机通过对科技档案题名或全文信息进行字词切分、对内容特征进行分析,提取及给出正式主题词或分类号的过程,科技档案自动标引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快科技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
第二,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技档案的借阅、统计、编研及保管环境的自动控制。科技档案的借阅管理和统计工作复杂而繁琐,而通过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自动借阅管理和统计,对科技档案的利用登记、审批、检索、调卷、归档、利用情况统计等进行自动管理,不但能够有效完善科技档案的借阅管理制度,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技档案的借阅管理,重点涉及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的借阅资格验证、借阅情况登记、归还登记和自动统计。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还能够有效实现对科技档案资料的自动编辑处理,不但能够提供对科技档案原文信息的检索和分类,还能够对科技档案资料进行文字编辑处理和排版印刷等工作,实现科技档案资料的自动编研。另外,在科技档案的管理环节中,对档案保管环境的自动控制非常重要,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档案排架进行自动管理,能够结合科技档案登记数据库的信息,给出档案库房架位的分配图,实现架位的自动分配,为新进科技档案合理分配架位,提高架位的利用率,还可以实现对科技档案保管环境的温、湿度以及防火防盗等进行自动监测和管理。
第三,加强培育科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人才。对科技档案实施信息化管理以及使信息化管理模式不断深入的关键是信息化人才,信息化人才是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科技档案管理的主体,也是实现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增值的主体,更是不断将科技档案管理向信息化方向不断推进的中坚力量,因此需要加强科技档案信息化人才培训,使科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活动能顺利开展,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2、结束语
信息时代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的关系探索论文
【论文摘要】信息时代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事业的关系广泛而深远。探析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关系,有利于实现科技开发通过新闻传播延伸其产业链,在社会资源最大化的配置中,提升其信息资源的集约整合概率,实现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有机结合的双赢。
【论文关键词】科技开发;信息传播;实施建议
一科技开发概况
1.科技开发的实质
什么是科技开发,至今仍无公认的定义,根据国内以科技开发为主导职能的机构情况分析来看,我们试将它概括为以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为目标,组织实施科技成果的开发和成果转让,提供科技服务和科技支撑的综合类科技研发活动。与其他类别传统的开发研究工作相比较,科技开发的评价标准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
2.科技开发机构体系
加强信息沟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现状分析;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原因;信息沟通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巩固,取决于国家竞争力快速而稳定的进步、高校科技成果每年就达3万多项,但转化率却不到20%、专利实施率不到15%、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校科技链和产业链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作为产品研制者,是产学研的纽带与桥梁、研究人员追求先进性,开发人员考虑如何获得开发经费,并不真正关心产品、完成原理性开发——形成科研成果、对科研成果进行二次开发——工程化研究、市场开发——将工程化成果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并使用户接受它、使用它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从信息沟通的角度分析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的原因,提出了在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同阶段如何通过加强信息沟通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探讨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研究为基础、以产品为纽带、以产业化为目的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关键词科技成果产业化信息沟通转化模式
和平崛起的中国,正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巩固,取决于国家竞争力快速而稳定的进步。科技竞争力则是国家竞争力最重要的组成之一。整体上讲,科技竞争力由两个环节组成,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一是技术传播与转化能力。
1现状分析
我国每年都取得数以万计的科技成果,其中高校科技成果每年就达3万多项,但转化率却不到20%、专利实施率不到15%,而发达国家高达70%、80%。同时,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相当大差距。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后,能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只占被转化成果的30%,而真正形成产业的还不到5%。国家知识产权局2003年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产权工作的调查资料显示,高校为独占市场而申请专利的动机比重不足1/3。目前,在高校明显存在着专利申请量年年上涨,但成果转化情况令人担忧的现状,这样势必影响到技术进步。面对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和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加快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而有效的转化和产业化,是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综述论文
摘要通过对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就宁夏农村科技共享机制建设提出建议,以促进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宁夏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和技术服务方式。建设农村科技信息共享平台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促进农村繁荣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宁夏作为我国西部一个民族地区,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方面有着更强烈的需求。现将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情况介绍如下。
1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的现状
200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以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实现宁夏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将农村信息化工作列为宁夏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经过几年的努力,宁夏无论在农村科技信息传播高速路的硬件建设方面,还是在农村科技信息平台和资源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使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处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
1.1共享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
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
一、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所谓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指借助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信息化管理理念,对企业科技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化开发利用。可见,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即通过扫描、数字化转换等,将以纸质、胶片、录音录像带等载体形式保存的传统档案,转换成以计算机存储设备保存的数字化档案复制件;二是将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包括数码照像机、摄像机、录音机等)直接生成的文字、图表、音像资料等各类电子文件,经过归档形成可以数字化形态保管利用的电子档案;三是数据库建设,即根据企业科技档案的专业性、多样性和成套性等特点,建立不同专业、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科技档案信息数据库;四是计算机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包括网络化收集、归档、管理和档案信息资源网络检索、传输、利用;五是标准化建设,即制定和实施统一的技术标准、业务标准和管理规范,实现档案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机衔接和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交互共享。
二、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开展,企业、尤其是大型集团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相继步入实践阶段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一些制约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1.档案分类整理基础薄弱
由于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所属部门和下属成员单位较多,各部门、各单位形成的科技档案专业性强、保管分散,加之现有的企业档案分类规则定性不当、部分二级类目设置欠科学等,给企业科技档案的分类整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导致企业普遍存在科技档案分类整理基础薄弱等问题。例如,目前企业档案的分类整理多执行的是1991年7月4日的《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1]和2008年制定的国标《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2](GB/T11822-2008),而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行的分类和整理规则已不适应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亟待进行修订和完善。
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论文
随着信息化与网络化建设的逐渐发展和深入,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的大势所趋。如何面对网络化与信息化对于传统纸质媒体的冲击与影响,顺应当前的形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于科技期刊进行信息化建设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在传统的出版形式当中,纸是信息的承载媒体和传播介质,信息知识的传播受到纸质媒体的自身的传播局限性,制作成本高,印刷耗时,发行量有限,运输和携带的不方便,在当今的社会看来,对知识的传播速度都构成了一定的困扰和局限,传统的出版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的人们对于知识和出版物的要求。所以,纸质媒体的信息化建设就成为了当今社会全面推进的一项行动,电子化信息化的出版物极大地方便了传播的速度和效率,突破了原有的纸质媒体的传播的局限性,使信息化的出版物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升了出版物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力。
出版物当中的科技期刊也是如此,在以往的传播范畴中,往往以邮局订阅作为主要的传播途径。读者往往需要通过所在院校的图书馆和科研处才能够查阅到相关科技期刊的纸质图书,并且看到的期刊通常是几个月甚至几年前的刊物,读者了解到的也是这个期刊过去的信息资料,信息不能得到最新的,缺少了时效性;同样,如果读者通过邮局订阅了相关的科技期刊,至少也要在当期出版后的半个月左右时间才能收到期刊,并阅读学习上面的最新学术信息和相关的资料资讯,纸质传播的科技期刊总是缺少了一些时效性,知识传播的速率也并不尽如人意。所以对于科技期刊来说,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将科技期刊信息化不仅有利于期刊内容的传播,同时有利于期刊读者群的扩大。扩大了传播范围的科技期刊,不仅让更多的读者可以获得相关的最新知识和理论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读者群的扩大,轻而易举地获得更多读者反馈的信息,给予期刊内容肯定的意见是对于期刊工作者的肯定,可以激励期刊工作者更好地服务于读者,通过科技期刊这个平台为读者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学术知识和相关信息;另一个方面来看,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同时也为编辑工作者更好的聆听读者和社会对于期刊的反馈信息及相关整改意见提供了平台,如今的很多期刊都开通了自己的专属网站,通过网站上面的编辑与读者的交流平台,编辑可以更快的知道刊物中是否存在一些疏漏或者有些文章的学术观点和逻辑层次是否错误,信息化拓宽了编读交流的渠道,十分有利于科技期刊的办刊质量的提高。
如今的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很多期刊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逐步将自己的期刊实现电子化、数字化,从正在制作、出版的刊物着手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同时也逐渐将已经出版的过去多年的刊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渐实现数字化,更加完整了科技期刊的数字期刊资源资料库,同时也更加有利于期刊自身的资源整合与资料库的建立。在进行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看到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事编辑工作的往往都是各大院校文科专业毕业的人员,对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掌握和运用并不是那么熟练,所以在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力不从心,实际的工作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出现,并且很多信息技术相关的技术问题并不是一些编辑专业从业人员能够解决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期刊编辑部的网站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是往往相对简单,很大一部分的期刊编辑部网站只提供每期目录的查询,有些甚至是部分目录的上网,只有一小部分期刊会提供优质文章的阅读或者是整本期刊的付费阅读,网站很多功能都没有,并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并且很多网站都疏于维护,常常出现无法访问的情况出现;并且很多期刊的网站因为更新不及时,造成了期刊信息化的过程之中内容时效性的降低,造成了信息链的断裂。
除了将纸质期刊转化为数字期刊在互联网上供人们查看和传播,同时我们对于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中的十分重要的一环——数字审稿工作应当付出更大的努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期刊编辑部的网站上设置在线审稿系统,方便读者上传自己的稿件进入审稿流程,同时也加快审稿流程,改变以往的纸质稿件审核流程,优化审稿过程,方便期刊更有效地获得更多稿件,以筛选出更加优质的稿件发表,提升期刊整体质量,作出更大的学术贡献。通过在线审阅电子稿件同时还能节约纸资源,“绿色审稿”,同时也是对环境尽一份努力。现如今的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互联网连接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到手机终端,信息化与数字化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身为一名期刊编辑工作者我们应当看到信息化社会对于科技期刊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发展趋势,我们应当着力夯实并发展自身的专业技能,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学习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让自己在信息化的社会当中能够对于期刊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唯有秉持创新理念和不断学习的心态,才能将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实做好。
作者:朴明珠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信息化条件下的农业科技论文
1我国农业科技传播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况
1995年的金农工程开始至今已投入12亿元用于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在依托国家公共数据通信网的基础上,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站体系,各农业部门都建立起服务本地区的农业信息网站。在城区以“百兆进户、千兆进楼、T级出口”为目标和在农村以“宽带进乡入村”为目标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大力推进。到2012年,乡镇通宽带比例达到100%,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75%,农户宽带接入速率平均不低于2MB/S,采用XDSL接入方式的乡镇宽带接入能力接近30MB/S。
2我国农业科技传播和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政府没有加强培训农业信息的使用者,农业生产者应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农业科技的传播和应用、农业生产、经营信息的及时统计、和利用;政府在农业科研方面投入增加较快,但是专门用于农业科技传播的投入不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老化,知识陈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科技知识,指导农业生产经营的能力严重不足。
2.2缺乏适合农业生产者能力和素质的专门网站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