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毕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3 13:18: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闻专业毕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开放中实现对接分析论文
一、从多种角度来看新闻学教育问题:在封闭中脱节
1.从新闻的内在属性来看
在笔者看来,新闻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出色的新闻敏感。
什么是新闻敏感?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新闻敏感指的是这样一种新闻专业能力,那就是,面对一个事件或者一条信息,能够迅速地判断和掂量出这一事件是否具备足够成为新闻的价值。
那么,新闻敏感来自哪里?按老报人艾丰的说法,来自于对“普遍事实与新闻事实”这一对对子的把握。①换言之,对社会现实理解与把握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一个人认识和把握新闻事实的能力。一个人对社会现实理解得越透、越深、越多,就越容易在面对一件事实时,掂量得出该事实的分量,以及是否足以成为新闻的价值含金量。
以此推演下去,既然新闻敏感是新闻学核心,那么,提高和加强学生认识社会现实的素养,锻炼学生认识社会现实的能力,就应该成为新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笔者有限目力之所见,这恰恰是我国新闻学教育中的一块重要短板。
新闻教育媒体分析论文
一、研究缘起
新闻教育热为新闻媒体培养了大量人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伴随着是来自业界和学界不绝于耳的批评之声,矛头直指各大学新闻院系的新闻教学在教学体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新闻教学内容与新闻媒体实践严重脱节。对此,无论是新闻业界还是学界都不断有人撰文讨论,直陈弊害。但这些讨论几乎都是“定性研究”,因此,对高校新闻教学与媒体接轨状况的实证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本研究旨在开掘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它将细致地呈现新闻院系的学生、教师以及媒体从业人员(主要是记者和编辑)对当前新闻教育中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认识。《辞海》对教学的定义是:“教学指学校工作中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①因此,教学应该是一种师生平等的共同活动。而以前有关新闻教育的讨论多是新闻院系的教师或媒体从业人员操控话语权。这里隐含的意思是说,我们将重点讨论作为新闻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对新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认识。第二,现行新闻教育与媒体是否脱节?新闻教育是否应该与媒体接轨,怎样接轨?我们将通过实证调查来比较学生、教师和媒体从业人员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的异同,为以后的新闻教育改革提供一些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作为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新闻院系师生及媒体从业人员关于高校新闻教学与媒体接轨状况的实证数据,再作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共包括7个部分:“总体状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践”、“与媒体的联系”以及“个人基本信息”。
(二)样本选取。采用配额抽样法。学生样本来自于四川、重庆、湖南、湖北、陕西、北京、上海和广东12所高校的新闻院系,主要由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通过在全国各地的同学这一人际传播网络来发放问卷;媒体从业人员的样本则来自于四川、重庆、湖南、江西和广东各省市的省级和地市级媒体;教师样本来自四川、重庆、湖南、湖北、陕西、北京和广东部分高校。抽样时,主要考虑了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决定抽取400人来进行调查。其次,按教师、学生和媒体从业人员身份进行配额,教师和媒体从业人员各50人,学生300人。第三,考虑到大一学生对专业认知尚不全面,研究生数量总体较少,所以我们对学生按年级进行配额,样本中有大一及研究生各50人,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共200人。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6份(其中学生277份,教师40份,媒体从业人员49份),有效问卷率为91.5%。
创新创业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论文改革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为切实落实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急需对地方本科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创新创业
当前,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面临着人才培养过剩与传媒市场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如何加强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前沿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栏目策划、节目编导、文稿撰写、采访、摄录、剪辑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作为本专业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的毕业设计,对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如何通过与媒体机构的合作,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性和专业化,是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研究选题多于实践应用选题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是具有一定意识形态性的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的产品既有精神产品属性,又有文化商品属性。因此,地方高校培养的应用型编导人才既要有一定的创意性,又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过硬的职业素养。以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只撰写毕业论文,且论文选题多为理论研究,实践应用选题往往也缺乏针对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最终完成的毕业论文缺乏创新。理论研究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学术修养和理论积淀,这对于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艺术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超出了大多数学生的真实知识水平和学术能力范围,最终撰写的毕业论文与快速发展的传媒行业实际相距甚远,对传媒行业亟须解决的问题基本没有借鉴意义,更不要说前瞻性和指导性,而且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职业素质的提升帮助不大,因此,毕业论文没能很好地实现其教学目标。
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探究
摘要: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闻传媒行业的重大变化,推动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改革。新闻传媒专业作为一门具有很强事件性的专业,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顺应新媒体时展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本文主要探究了当今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实践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
新媒体时代下媒介融合成为其最大特点,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新闻传播高效的要求,这刺激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以满足现阶段新媒体对人才的高水平要求。高校必须立足于现阶段新闻传播发展特点,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教学宗旨,旨在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意识。
1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高校对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随着社会对新闻事业的重视,新闻传播领域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为满足社会对传媒人才更高水平的要求,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新闻传播专业,旨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但由于新闻传播事业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取得了迅速发展,但可供借鉴的成功教学经验较少,部分高校缺乏新闻传播学的实践教学经验,且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部分高校在进行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教授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不利于培养实践性强的社会需求型人才。1.2实践教学经验不足,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由于部分高校对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因此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理论教学为主,而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导致部分高校毕业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虽然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方面却存在很大不足。此外,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也阻碍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改进,高校中缺乏从新闻工作一线下来的教师,在职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缺乏传媒实践经验,从而限制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进步。1.3实践性教学大多流于形式。虽然很多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在教学大纲中规定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大多流于形式,由于课程大纲中缺乏对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实践细则,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明确的规范可循。由于部分高校尚未认识到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在实践教学中的投入较少,实践性教学缺乏明确的规范保障其实施,使得实践教学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这些因素导致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大多流于形式,没有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2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探索
新闻学类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基础写作是新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其通过教学改革,打破了以往此类课程教学中的文体理论讲授和文体练习的传统模式,并借助微助教平台,将线上预习、课堂讨论、线下训练有机结合,构建了合理的自学、交流、检验流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和训练的内在动力,提升了学生系统化、专业化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基础写作;教学改革;新闻学;微助教平台
写作是用文字符号记述、传输客观信息或主观意图的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的构建,也是一种沟通能力。这种沟通能力是21世纪职场新世界的7个关键能力之一[1]。新闻写作是面向公众的重要沟通方式,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职业技能,也是一项难度较高的语言文字表达工作。新闻专业文体写作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学习基础写作知识,学生进行新闻写作将十分困难。因此,新闻学专业专门设置基础写作课程,作为新闻各类文体写作课程的前置课程。该课程不是为了培养专业作家,而是系统、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为其进入职场能够完成各类文本写作打好基础。
一、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动因分析
无论是欣赏类文学文本、生产类创意文本写作,还是工具类功能文本写作,都是围绕主题提炼、材料的搜集和取舍、结构的搭建、表达方式的选择和遣词造句等进行的。新闻报道属于工具类功能文本,文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作样式要求。文体是承载新闻事实的载体,为内容的有效传播服务。一篇新闻报道文本的写作过程是严谨的逻辑思维过程,如果没有新闻写作前的思维与基本的语言表达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有效提升,各类新闻文本的写作将会很难顺利开展。根据对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发现,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非新闻专业工作已成为各校新闻学专业的普遍现象[2]。新闻学专业本硕毕业生的就业领域涵盖新媒体、党政机关、学校、银行、公关、广告、通信等行业[3]。这些毕业生在工作中使用新闻类文体写作的机会非常少,而使用文字书写备忘录、邮件及调研报告、各类文案的机会则更多。因此,对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来说,无论将来从事新闻媒体工作还是其他工作,都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写作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然而,传统的新闻学类基础写作课程内容大多按照文学文体的体例编排,或者按照应用文文体的体例安排,这种编排方式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就业需要。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在职场上所表现的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对话、叙述能力有待提高[4]。
二、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技术学与社会需求的互动探讨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及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历史数据、需求结构,得到该专业设置发展变化的规律及与社会需求的互动状况,旨在为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结构如何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社会需求;专业结构调整
专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依托,其目标是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在质量、数量上的具体需求。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多样化格局的形成,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主动、更有效地优化本专业设置,使本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无疑也是教育技术学必须研究的问题。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及分布特点
1.本科专业招生数目变化
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和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在国外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史上是闻所未闻的。已经成为我国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短短的十几年内,已形成了专科到博士后流动站5个培养层次,形成了多个培养方向,专业性质有师范性、非师范性和半师范性3种,开设院校已从开始的师范院校发展到目前综合性、理工科、农业、民族学院等不同性质的院校。
广播电视学毕业设计研究
一、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多样化改革基点
衡水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广播电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能够在媒体、企业、社区、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新闻策划、采写、传播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一)媒介善变下人才培养新思路。2017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体打破了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传播、反馈过程。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将呈现“一云多屏”的态势。“云”是指内容,即建立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的媒资库,“多屏”是指构建数字电视网络、网站、户外大屏、车载电视、手机客户端等多终端、全覆盖的内容分发体系[2]。基于此,结合衡水学院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方向,我专业依据当今传媒行业发展现状和实践特色来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基础知识+理论与初步实践+综合训练+毕业成果”的阶梯递进式的教学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增加实践学时,拓展学生实践实习平台,贯彻实践实习的延续性和贯通性。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进行“多样化+高应用”的毕业设计作品改革。(二)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作品新要求。通过跟踪调查归纳2012和2014届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作品发现,一些学校存在教师积极性不高、社会转化率低、评价模式单一等问题。经过综合考量,学生完成毕业实习、毕业作品和毕业论文这些毕业成果都集中在大四阶段。不过大四上半学期学生同时进行毕业实习、毕业作品和毕业论文开题等任务,加之还涉及不少学生报考研究生、寻找工作,学生对毕业作品的积极性不够。在外实习也导致学生和教师沟通不顺畅、毕业作品形式比较单一,不少学生选择比较单一的文字稿、简单视频剪辑等容易操作的内容形式。这造成了毕业作品往往流于形式。媒介环境的发展变化带来的是社会与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鉴于此,我专业“毕业成果”中最重要的一环毕业作品采用了“多样化+高应用”的原则。此原则下,毕业作品需要满足实用需求,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二、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多样化改革实例
(一)明确毕业作品目标,规范管理。在教学过程和毕业设计作品完成过程中明确毕业作品考核学生的要求及其指标分解。明确毕业作品应结合本专业课程设置及其实践要求体现跨媒体采编能力、策划/开发传播能力、获取/挖掘信息能力、使用现代工具采写编排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能力等。在我专业教学过程中以相关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为完成“多样化+高应用”的毕业作品打下基础。我专业制订了操作性、实践性强的毕业设计作品规范。在大三下学期结束前提前根据学生自主兴趣和教师专业特长进行分组,延长毕业论文创作周期。明确学生在主动性的前提下,与指导教师沟通确定体现培养目标的毕业作品。经过商讨和修订,对毕业作品的内容形式、指导职责、过程监测、评分、总结展示等相关环节做出了具体要求,保障了毕业作品质量。(二)多样化选题。在毕业作品选题阶段,注重选题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原则是一生一题。选题采取学生自选、社会命题的方式,保障学生的主体性。作品内容形式没有严格要求,体现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可以涉及影视作品、广播作品、文字作品、摄影作品、融媒体作品等。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比赛。2016届和2013届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作品选题相比较,可以看出2016届单一的视频、音频、文字和图片形式的毕业作品所占比重在缩小。其中影视作品包含的内容形式也在增加,包含了纪实类、文艺类、故事类等多种形式。同时适应融媒体发展的专业特色,微信、微博平台运营与维护,微电影、广告等社会命题的选择在选题比重中增加,2013届、2016届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作品选题统计,如图1所示。(三)动态化指导监测毕业作品。毕业作品与学生实习时间安排部分重合使得师生需要改变沟通方式,多样化辅导学生作品。大三下学期确定分组后,学生需确定并以书面形式向指导教师提交毕业作品选题“毕业作品拟创作说明”。如影视作品创作说明需明确其构思、拍摄方案、拍摄计划、脚本安排等。指导教师需从政治性、作品形式内容、结构安排、进度把握等角度提出可行性的修改指导。对过于简单、实践性不高、没有特色的毕业作品说明予以否决。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修改意见进行毕业作品创作说明修改。为了保障“多样化+高应用”的毕业作品按时完成,在实习期间学生需按星期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向指导教师提交“毕业作品设计日志”和完成的阶段性作品。指导教师针对不同阶段对于学生毕业作品进行相关指导。如影视作品拍摄阶段学生为主,教师从后期剪辑更有效出发对景别、拍摄方法、素材构图等方面进行指导。(四)多元化评价毕业作品。设计作品的内容形式多样性决定了作品创作要求、指导的不同,也决定了毕业作品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如同为影视作品的纪录片评价时需考量作品的纪实性和对现实的关照性,而电视广告则更需要关照其创意性和市场传播效果,纪录片和电视广告的多元化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三、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多样化改革反思
毕业作品是考验学生对于本科学习的重要成绩单之一,同时也是检验教学成果、教学环节的检验场。毕业设计作品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离不开平时教学环节的改进,同时教学环节提升也促进毕业设计作品取得更好发展。经过两年的毕业作品改革探索,我专业在作品质量和作品实战转化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学生打开思路,创作出专题片、纪录片、微型影视剧等不同的广播影视作品。除了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不同节目等传统媒体的创作以外,还有部分学生依托现在的融媒体时代,开展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等内容的开发维护。部分学生依托毕业作品环节以“邮梦”“传播爱”“会娱乐才会更快乐”“总有精彩去体现”等作品积极参加中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学院奖。综合考量近两年的改革成果,学生的毕业作品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毕业作品和社会发展趋势有一定的距离,毕业作品的题材较单一。部分毕业作品内容局限于校园、爱情、友情等。原创性体现不够,创意度较低。还有在采写编排等基础知识的运用上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细心。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和课程设置中有进一步的改革探索。转变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把握社会媒介发展动向,顺应融媒体发展趋势的能力。在新闻写作、广播节目编辑、纪录片创作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增加实践学时比例,重视实习实践。不同课程相关实践项目联动,更高效地完成实践内容。同时,可以提高实践项目考核分数,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发展趋势。如广播节目策划要求不同小组在喜马拉雅App上传各自广播作品,关注广播作品的内容与传播力,综合考查学生媒介运用能力、节目策划能力和工具使用能力等。鼓励学生“学+赛”结合,走出班级,进入大校园,结合大社会。一方面,以专业为依托面向学校设置各种竞赛,并把相关比赛做成品牌,如摄影大赛、微视频、微电影大赛等。如2017“衡水印象”微视频大赛中“手艺人、守艺人”“衡院印象”等取得不错反响。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多走出去,参加社会各种大赛,以增强实战锻炼。
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研究
[摘要]产教融合是近年我国高等教育大力倡导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产教融合教育理念,结合毕业设计课程实践经验,从毕业设计选题改革、指导方式改革、评价体系改革等几个方面探讨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问题。
[关键词]产教融合;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文件在高校转型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中都指出:“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应用型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在上述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深化产教融合成为建设应用型高校的核心目标和重要内容。在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趋势下,广告学作为应用型极强的专业,应改变用一篇毕业论文对学生进行毕业鉴定的传统形式,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多元化改革形式,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突出应用型、实践性的特点,实现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一、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和多样化发展,与新兴媒体紧密关联的广告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广告行业需要大批应用型人才。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顺利毕业取得学位证书的重要依据,它既是对本科阶段学生学习、实践、研究的一次全面总结,也是对学校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的全方位检验。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毕业设计形式单一,主要以毕业论文为主,与应用型院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不相符;二是毕业设计缺少应用价值和实践性,与生产实际联系不紧密;三是毕业设计指导团队结构单一,缺乏企业高级工程师和技术人才的参与;四是毕业设计质量监管机制不完善,评价标准单一化,质量监控制度不健全,忽视过程评价,不利于专业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1]笔者所在院校的广告学专业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近年来,我校广告学专业在毕业设计上进行了改革尝试,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毕业设计选题,改变毕业设计的评价方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流程。在推进毕业设计形式改革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
二、毕业设计选题形式多元化改革
高校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对传媒行业就业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主要特色的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本文通过对当前就业需求下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其教学模式和规划进行方案探究,希望能够对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就业需求;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
新闻传播学是一种应用型的学科,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以及广播电视学等都在其范畴内,主要特色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强。新兴媒体的出现对新闻传播学的实践教学“制定”了更高的标准,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就业形势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实践教学成为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当前就业形势对实践教学的要求
(一)实践性、应用性是重要特色。目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很多的公司和企业在招收传媒毕业生时,不仅会对学生的学历门槛进行筛选,还会对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提出要求。希望学生一进公司就能为企业工作,迅速适应的同时还要有能独当一面的气势。然而,我国高校在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更偏向于理论知识传输,对于实践和市场需求关注较少,导致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较低,毕业后在就业方面处于劣势。(二)人才需求向“复合型”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让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贸易交流越来越多,而传媒领域的产业化让新闻行业发展迎来新的春天,国内外的许多投资者都在我国投资设立传媒行业公司,想要在这个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相关企业和公司在招收就业人员时,除了能胜任本职工作外,在组织能力和策划能力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复合型”人才成为新闻传播企业迫切需要的员工。(三)“大传播”的需要扩大了传媒就业空间。现在所说的“大传播”不仅仅包括新闻传播,还有政府传播。根据相关材料显示,现在新闻传播学毕业的学生大多数都不会选择去专门的媒体公司就职,普通企业像广告公司、党政机关的就业人数大大上升,媒体、出版、广告、营销和策划的就业人员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二、当前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传播学教学的策略与思考3篇
第一篇
1教学有效性的界定
教学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尚书•兑命》中,其中提到“教学半”。明确指出教学一词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是从陶行知开始的[2]。《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教学的解释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目前,对于教学一词尚无公认的统一定义。王策三教授认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3]根据师生是否处于同一空间可以把教学活动分为面对面的教学活动和远程教学活动。因为目前面对面的教学活动仍占大多数,所以本文中的教学即指面对面的教和学的活动。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效”被释义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效果”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教学有效性是指师生能否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教学中投入时间、精力和物力与所产生教学效果的比例程度[4]。
2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作为人类传播活动中一种形式的教育传播,必然遵循人类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因此,可以借助一般传播模式来解释教育传播过程。又根据王策三教授对教学的定义,教学既包括教的活动又包括学的活动。所以,以下采用贝罗(D.Berlo)的S—M—C—R模式分别从教的角度和学的角度来分析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贝罗的传播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信源(Source)、信息(Message)、通道(Channel)和受传者(Receiver)4个基本要素,所以简称为S—M—C—R模式。每个要素又各含有几个因素[5],如图1所示。用此模式来观察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学活动中的信源和编码者即教师1)教师的传播技能即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编码方式。教师的语言是否清晰、说话方式、书写技能、思维逻辑、身体语言等都会影响教学信息的传播。2)教师的工作态度,包括教师是否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是否有足够的了解,是否尊重学生,能否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等。3)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文化背景,包括教师对于所要讲授的内容是否足够熟悉,是否拥有丰富的知识以及教师的学历等。4)教师的社会背景。教师在社会中的影响、地位等会影响到教师对教学价值的认识。教学信息1)教学内容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选取的教学材料,不仅包括教学“成分”,还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出于对教学目标的不同理解,教师对于教学材料的选择和再加工可能不同。2)教学符号指教师选择的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包括语言、文字、音频、视频等。通道教学信息的传播通道就是传播信息的各种工具,包括各种感觉器官,以及书、图画、图表、电影、电视等信息载体和光、温度、噪音、设备等环境变量。受传者和译码者即学生学生的表达技能、对于学习的态度、先前知识水平、社会背景、家庭背景、先前学习经历均会影响传播的效果。实际上,虽然传播过程中的教师(受传者)与学生(信源)位于传播过程的两端,但是在传播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传播者和受传者,所以,影响传播者的因素与影响受传者的因素本质相同。而且当学生变成传播者,教师变成受传者时,其实是教师在接受学生的反馈。
3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