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3 04:16: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闻传播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能力研究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新媒体时代,新旧媒体趋于融合,新闻传播专业就业状况发生了变化,使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及提升需要做出调整。在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培养过程中,要对现行环境下的媒体发展趋势充分把握,注重能力提升的前瞻性。针对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学传播专业人才能力提升进行探究。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提升
1媒体融合下新闻传播类专业现状分析
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下,媒体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工作环境也相应地改变。媒体业发展至今,原有的对立性竞争模式转变为合作竞争模式,实现了媒体融合。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上也逐渐趋于复合化,对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能力提升加以探究以使新闻专业人才能够符合媒体行业人才质量需求。在针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在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现状调研中显示,以习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这一政策后,65%的被调查人员对媒介融合有大概的定义认知,而且大部分被调查人员意识到了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同时有6成调查者认为从业过程中受到了媒介融合的影响;在从业过程中,掌握新旧媒体的复合型人才受到更多的青睐,同时与新媒体有关的岗位也要求员工不仅在媒体渠道,更要在传播内容上敢于创新,以好的媒体平台为依托,推出更加优质的传播内容。调查还显示在媒体融合环境下,文字等综合表达能力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甚至大于跨学科的教学改革。
2媒体融合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综合以上调查状况来看,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有着诸多的弊端和急需改进的地方:(1)现如今大学教育对新媒体及媒体融合方面的知识传播较少。(2)跨学科拓展并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媒体融合的把握仍停留在“拓宽媒体渠道”方面,忽视了内容的深层次要求。
融媒体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体系的重构
摘要:融媒体时代,新闻行业从内容、模式、平台到从业者都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型。在此背景下,新闻教育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立足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对陈旧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与重构。这不仅是高校新闻教育者应尽的职责,更是向新闻行业注入新鲜血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传播学;教学体系
媒体融合“是指在科技进步的催动下,生成了新的传输平台,可以使不同媒体之间进行交融与互动,在不同媒体之间,传播方式和内容可以相互借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形成共同发展之势”[1]。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融媒体不再是一个理念,它成了极具发展前景的事实。在我国传媒行业中,媒体融合大致经历了报网互动、多媒体联动和融媒体3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媒体的融合还仅仅停留在内容层面。直到融媒体时代,从采编到传播的各个环节的全面融通才真正得以实现。这种融合贯通,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适应了更加多元化、多层次的受众需求,成为新的传播理念与行业趋势。作为新闻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校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对陈旧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进行革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行业的人才需求。
一、前融媒体时代传统教学体系的困境
为了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需要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3个方面对传统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体系进行反思与革新。
(一)陈旧的教学理念
剖析中外新闻发展转型的文化内涵论文
论文摘要:该文论述了在整个20世纪中,媒介形态的每一次重大变化,都与无线电技术率先在军事领域内的发展有关,从无线电通话到电台广播,从卫星上天到电视上星,从计算机互联网络到因特网传输。反过来,广播、电视因特网这样的媒介形态变化,往往又是在战争中凸现于媒体形态变化之中扣国际新闻传播活动的空前影响,从而促使从国际到国内的所有新闻传播活动能够整体性地与媒介形态变化保持着高度的一致。中外新闻事业转型的文化特征就是,必须为着知识社会的到来而加快发展网络业。在中国社会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过渡的文化转型过程中,在不断发展电视业的同时,必须全力发展网络业。
论文关键词:新闻;广播电视;网络文化;知识社会
在整个20世纪中,媒介形态的每一次重大变化,似乎都与无线电技术率先在军事领域内的发展有关,从无线电通话到电台广播,从卫星上天到电视上星,从计算机互联网络到因特网传输。反过来,广播、电视、因特网这样的媒介形态变化,往往又是在战争中凸现于媒体形态变化之中和国际新闻传播活动的空前影响,从而促使从国际到国内的所有新闻传播活动能够整体性地与媒介形态变化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在国际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人这样进行描述:“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唱主角的新闻媒体是广播,越南战争中是电视,那么在科索沃战争中则变成了互联网。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因特网了解到空袭的真实情况,并感受到死亡的真实和战争的冷酷。”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成为广播新闻媒体最为风光的时期,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又成为电视新闻媒体独领风骚的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则是因特网新闻网站引导新闻传播新潮流的时期。所有这一切,都与战争有关。只不过,在将这三次战争的正义或非正义的性质问题悬置起来之后,一个必须看到的事实就是,这三次战争不仅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小,从世界大战到局部战争,而且战争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从十多年到几个月,但是,由于新闻媒体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覆盖面越来越广,因而对于新闻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来说,战争的影响程度并没有减小,反而有可能更大。
“当北约的空袭展开后,南斯拉夫的安全部门便采取行动,没收了欧洲电视网(Eumvision)新闻部设在贝尔格莱德饭店临时演播室里面的大部分设备,包括电脑和卫星传送设备,以阻止外国新闻媒体对北约轰炸贝尔格莱德进行实况报道。于是美国的CNN、3C、CBS、ABC、Fox及其他西方国家广播公司的”电视信号便无法传送。紧接着,南斯拉夫又驱逐了全部西方记者,认为他们的报道有失公允。本想抢得科索沃热点新闻的西方记者这回一下陷入毫无用武之地,然而一个有着663年历史的修道院所建立的网站在战火中却发挥了新闻报道的作用。”修道院本来是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但是,战争将它卷入了尘世,向世人陈述人间战争的事实真相。
浅析新闻传播效果异化
【摘要】新闻传播效果对新闻传播来说是关键的质量评价,在新闻传播过程当中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受众的心理认知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客观的传播效果,甚至传播效果会产生异化的状态。因此,从受众的认知心理分析,采取有效对策避免传播效果异化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闻传播;效果异化;对策
一、受众心理认知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首先,受众是通过选择新闻信息的方式促使新闻传播进行调整。当前,新闻媒体已经发展到一个比较全面的时代,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当中也展现了更多的主动性,这与传统被动接受信息的情况完全不同。另外一种主动性的体现就是,受众在选择新闻信息后,会根据自己心理需求,对新闻内容进行思考和再加工,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其次就是受众对于新闻的认知促使媒体去了解受众、掌握受众情感。然而新闻传播出现效果异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受众出现思维一致性的倾向。受众将大脑中存储的信息和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匹配时就容易出现异化。通常大脑所记忆的信息会与接收到的外界信息进行匹配,一旦匹配为某一模板,这一新闻信息就将被大脑识别,建立心理认知。从受众对信息的认知模式当中可以发现,受众对信息的认知有一个归纳的过程,在归纳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接收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分类,并将其存储在特定的区域内,当这些存储的信息受到外界信息的共鸣时,就会自动进行匹配,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同时受众对信息还会有一个联系的功能,大脑将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联系,从而获得良好的理解结果。最后,不同的受众存在着不同的认知。随着信息化的到来,同样的信息受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获取。但是不同群体对待同样的新闻信息却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些受众群体接收到新闻信息后会较快地建立心理认知,并建立事物内在的联系。有的受众却仅仅依靠新闻信息,无法建立信息间的联系。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是因为不同受众的认知结构存在差异,从心理学研究来看,个体的认知结构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其信息的加工方式和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群体的认知能力,保证信息能够被最广大受众所理解。
二、防范传播异化的对策
第一,新闻媒体应该在报道信息时更加客观,并且更为主动。传统新闻传播是主观单向地进行,没有和受众建立有效的联系,这就导致新闻信息缺乏公信力。所以,新时代下,必须充分利用信息社会的优势,新闻媒体应积极和受众进行交流互动,实现信息传播的平等化,实现新闻传播的开放化。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树立正确的新闻媒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当前受众的认知能力和信息接收能力不断扩大,对新闻媒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媒体忽视受众,仍然遵循传统传播理念,必将为时代所淘汰。新闻媒体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受众,把握受众需求,充分尊重受众的主体性,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实现更好的新闻传播目的。第二,新闻媒体要将受众的认知能力纳入考虑范围之内。根据传播学规律,受众的认知能力越强,那么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解读能力就越全面深刻,越不容易产生传播效果异化的情况。而受众的认知能力受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影响,所以受众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完善受众的认知结构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增加受众信息储备量。受众了解的越多,能够解读和消化的信息量就越大,所以建立良好的媒体和受众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二是拓宽受众的信息通道。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如果仅仅是单一的概念原型就容易产生偏差,所以新闻媒体需要通过信息的相关背景、延伸资料来帮助受众拓宽信息通道,帮助受众建立更大的知识储备系统,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三是新闻媒体有义务引导受众的认知方向。新闻信息结论往往具有主观性,因此容易对受众的判断产生效果异化的结果。因此,新闻媒体应该使受众获得更多更为客观的材料,而不是直接获得人为认定的结论。这样可以帮助受众建立更为客观科学的分析判断。但是,在当前环境下,部分媒体为了获得更大的关注度,强加主观结论,受众获得的客观资料较少,这对受众建立客观的认知产生阻碍。新闻媒体需要担负社会职责,帮助受众建立客观的认知体系,减少传播效果异化情况的出现。
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摘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面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点进行整体设计和宏观布局,全体系融入新闻传播学科、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全员性融入教师观念素养、全覆盖融入课程教材内容、全链式融入教育教学环节、全域性融入人才培养空间、全过程融入教育质量评价,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学科中“筑基”、在专业中“立魂”、在教材中“化神”、在课程中“发声”、在教学中“亮剑”、与空间“合体”、在评价中“树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
一、全体系融入新闻传播学科
新闻传播学科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基石。在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过程中,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受西方新闻传播理论影响较大。西方新闻传播学科围绕“新闻自由”这个核心而展开,以媒体自治、独立运营、自由生产等为中心构筑学科体系,看似充满科学性的学科体系却布满深层的政治经济诉求,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观念体系”。因此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不能由西方新闻传播理念来主导,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更不能靠“西化”的新闻传播学科来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要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全面贯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神灵魂,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体系融入新闻传播学科,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把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学科研究的主攻方向,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导的学科知识体系,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学科定位、学科结构、学科范畴、学科价值、学科方法论等方面的全面引领作用。立足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创新发展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体系,需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中国新闻传播的实践,面向中国新闻传播的现实去寻求思想,根据中国实际推进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辩证分析西方新闻传播理论,审慎进行对“西学”的吸收、消化和反思;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强调学科建设中遵循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不断总结中国新闻传播经验,提升马克思主义学理摘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面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点进行整体设计和宏观布局,全体系融入新闻传播学科、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全员性融入教师观念素养、全覆盖融入课程教材内容、全链式融入教育教学环节、全域性融入人才培养空间、全过程融入教育质量评价,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学科中“筑基”、在专业中“立魂”、在教材中“化神”、在课程中“发声”、在教学中“亮剑”、与空间“合体”、在评价中“树形”。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化提炼水平,创立新观点、创新新范畴、提炼新概念、发展新体系;四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追求学科建设中科学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吸收中华文化底蕴和学科建设传统精神,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系统性顶层设计,是专业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和教学实施的评价依据。当前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普遍存在价值属性弱于工具属性的现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术”轻“道”、重“能”轻“德”,反映出新闻传播教育对于“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差距。要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在价值导向上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向价值本位的转变,需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和课程体系等人才培养核心要素中。一是需要明确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政治要求、德育目标具体化为培养要求,将“政治坚定”“坚持党性原则”“党和人民放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秀人才”等内容写进人才培养目标中;二是明确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质量标准,在知识结构要求上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知识,在能力要求上具备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新闻传播问题的能力,在专业素质上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倡导的“家国情怀”“优良作风”和“职责使命”履行能力;三是明确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纳入课程体系,不仅要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概论”等课程,还需要在“新闻传播学概论”“媒体技术”“新闻传播调查研究方法”等其他理论类、实务类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中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其中,以此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人才培养目标、能力、素质与课程教学要求中的矩阵式全面融入关系。
新闻传播教育改革逻辑分析
摘要:传播技术的发展驱动着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加剧了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的焦虑,增设新媒体技术类课程、整合业务课实训流程将成为这次改革的“规定动作”。然而,技术驱动下的传媒改革实质上是对新闻传播理念的价值回归。因此,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不应重弹“技术决定论”的老调,而是要认清并遵循其自身的逻辑,即教育的规律、业界的变化、社会的需求,三者缺一不可。新传播技术和新传媒形态类课程的增加只是改革的一小部分,过度追捧新技术并单纯地增加技术课程而减少人文社科类课程,只突出技术要素而忽视教育的规律和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核心需求,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就可能落入“看上去很美”的窠臼。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应包括固本与求变。固本即是在全人教育的基础上寻求专业特色,求变则是基于新媒体技术变革培养多元化传播人才。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教育规律;业界变化;社会需求
传媒业的变革引发了学术界对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广泛思考,从全国性专题学术会议、教育研究论文到各新闻院系频频相互调研,营造了一种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到了非改不可的舆论氛围。然而,对于改革的思考和探讨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必要性的呼吁层面,至于转入实践操作层面却未见大的动作,较为常见的举措是增加了几门技术类课程却相应减少了一些人文类平台课程。2018年10月,教育部、提出的《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1]指出,要经过5年努力,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以此审视当前的改革思路,我们必须厘清如下基本问题: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怎样的逻辑?“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如何解读?
一、技术驱动与情绪焦虑: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偏向
“技术是整个文化结构的动因和塑造力量。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诞生。”[2]从纸莎草到印刷术再到电子传播,纵观历史,媒介技术的进步始终推动着新闻传播的发展进程。进入互联网时代,VR技术、AR技术、MR技术、CR技术、无人机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等新概念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新技术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技术手段,也改变了传播媒介的结构,“传播实践的主流媒介,或者叫作带头性媒介,已经历史性地开始由过去的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转移到了互联网。”[3]媒介结构的变化在政治、市场、文化等方面引起了一系列反应:在政治层面,带头性媒介的迁移使传播权力转移,国家在意识形态、舆论调控上遭遇挑战;在市场层面,传统媒体经营惨淡,难以为继,新媒体则安营扎寨,步步高歌,传媒市场不断改制重组;在文化层面,新媒体将新闻生产个人化,公众变成了用户,新闻价值、受众偏好等也大幅改变。新技术驱动着新闻传播改革的步伐,加剧了新闻传播学者的焦虑。2012年,美国关注新闻业未来的六大基金会“致全美大学校长的公开信”,敦促美国大学校长们加快推进各校新闻传播学院的教学改革,要求这些学院“再造”自己。[4]目前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密苏里大学等美国多家新闻院系已加速推进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在国内,为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引导和支撑的研究论文近年来明显增多,如表1所示,截至2018年8月,近五年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四大专业权威期刊上涉及新闻传播教育的文章每年均保持在14篇以上,而刊载于其他核心期刊上以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为主题的论文则更多。这些论文虽然结论不尽相同,但研究的基点都是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在具体改革路径上,尽管多数研究都提到既要加强人文功底培养,又要注重技术训练,但在如何平衡二者关系上却有不同侧重:一种较侧重“技术”,认为新闻教育应加强技术能力训练,增设技术课程,而对史论课程则要适度缩减。如认为懂技术是学新闻的人进行团队合作与新闻创新的基础,忽视技术的培养可能会妨碍创新[5]。也有人提出,适当削减纯理论或较传统课程学时,增加符合市场需要的课程学时[6],或提出侧重业务实践模块、交叉前沿理论模块和方法数据模块,适当降低新闻传播史模块比重[7]。也有人指出,在智媒时代要积极增设新方法、新技术课程,课程设置上应以新技术和新方法为纲领,以增强学生技能为宗旨[8]。部分高校在实施新闻教育改革时已削减了一些专业史论课程,增设了新媒体技术及应用实务类课程[9]。另一种较侧重“人文”,认为应在技术冲击下强化新闻价值和新闻伦理培养,注重内容整合调适。如陈昌凤认为,以媒介伦理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仍未过时,新闻价值观的教育仍应是当下新闻教育中坚持的重点[10]。蔡雯则指出,新闻传媒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根本属性不应弱化而要继续坚守[11]。这类文章在数量上虽然不断增多,但就如何调整改革则多为泛泛而谈,内容和深度上都有诸多欠缺。与此同时,有关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研讨会不断增多,经粗略统计,从2014年至2017年,由各类教育组织或高等院校举办的以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为主题的全国性研讨会就达42次以上①,而议题中涉及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论坛会议就更多。这些研讨会大多冠以“新媒体环境”“媒介融合”“数字媒体时代”“智媒时代”等名称,讨论的议题都离不开新传播技术对传播生态的冲击和挑战,进而提出基于新技术变革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等观点。这些研讨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会议既有综合性的,也有分专业的,而且几乎每一个专业都举办了此类研讨会。频频举办的专业改革研讨会营造了一种技术驱动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紧迫性氛围,一些会议已传递出专业教师普遍陷入情绪焦虑的信号,似乎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就要将教师们抛弃。各新闻院校之间密集性的相互调研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氛围。近年来,全国各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兴起了一股相互调研的风气,不仅是排名靠前的几所专业院校频频接受不同层次的新闻传播院校前来调研,而且这些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院校相互之间也不断走访调查,意在摸清其他院校如何应对技术变革而进行教育改革。有的学校院领导班子整体外出密集调研,有的学校则由院系领导带领普通教师兵分多路同时奔赴各地调查。这些密集性的调研行动全面调动了教师们对于新闻传播教育改革认识的主动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教师们对技术冲击的焦虑。此外,各院校内部也已陆续着手实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许多新闻院系启动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从各新闻院校的教育改革研讨和实践传递的信息来看,增加传媒技术类课程成为此轮教育改革的普遍选择。如图1所示,武汉大学周茂君教授团队对59所新闻传播院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查后发现,82.42%的院系在近年增加了新媒体技术类课程,变化幅度远超其他课程。[12]由于当前各校普遍减少本科生课程和学分,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因而,在技术类课程大幅增加的同时,文史哲类理论课程便相应地减少。从研究性论文、学术研讨会到相互调研、课程体系调整,都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新闻传播教育要紧随新闻传播实践尤其是传媒技术更新的步伐,将最新的传媒技术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之中。然而,“增设了几门技术类课程”是否就是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全部?改革如何设计和推进?目前的研讨大多停留在必要性层面,尚未达至方法论层面,特别是在“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上一直未能形成清晰的认识。
二、遵循与超越: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必须遵从的逻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提升,人们对于新闻信息获取的需求以及关注点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于新闻编采工作人员来讲,其工作内容与方向也出现发生变数,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工作人员该如何做好新闻的编采工作,当前的新闻编采工作中又存在有哪些问题呢?成为当前新闻媒体事业发展中研究和关注的重点。本文将结合新闻编采与传播实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编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闻;编采工作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日常生活与信息传播中,人们对新闻信息的获取需求也相应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导致新闻媒体行业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对象均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因此,媒体工作人员在新闻信息编采中的实际操作也需求进行变革改进,这对于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来讲,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在社会主义经济环境下,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如何开展编采工作,成为提升媒体品牌影响力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关键[1]。下文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编采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对其今后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新闻编采工作及其现状分析
(一)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新闻编采。纵观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断突破,成为大趋势。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升,对于国内各项事业的新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综合国力与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推动作用下,新闻采编事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其发展空间与发展速度也是十分乐观。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发展,新闻事业不断发展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挑战,与传统新闻采编工作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环境下的新闻采编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们对于新闻媒体信息传播需求也出现了不同,因此,新闻传播中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模式,必然会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排斥,最终会面临被淘汰的局面。(二)新闻编采工作的现状问题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编采工作被新的传播思想和理念影响,同时在这种新传播思想与理念方式的影响下,也意味着新闻编采工作的模式需要进行改革,一旦新闻编采工作模式改革滞后,就会出现一定的麻烦和困难,意味着被市场淘汰。对于新闻工作人员来讲,为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新闻采编与发展,不仅需要转变自身的知识理念,满足当前环境及受众对新闻传播的需求,同时在新闻编采中还应以端正的工作态度和作用,积极参与到新闻编采工作中,进而促进新闻编采工作的发展提升。1.新闻编采工作人员知识结构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传统的新闻传播及编采思想理念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当前受众及新闻传播的需求,而为了满足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新闻传播的思想模式,就需要新闻编采工作人员在做好编采工作的同时,通过传播的新闻内容改变大众对传统新闻媒体及形式的理解,坚定新闻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影响。要满足这一条件,就需要新闻媒体工作者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业务能力水平,进而在编采工作中才能够通过对新闻信息的有效加工,传播出去并形成一定的影响。综合当前的新闻编采市场,新闻编采工作者知识结构不完善,新闻传播消息模式单一、缺乏深度,仍然是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2]。2.新闻编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对于新闻媒体以及有关行业来讲,市场经济环境下,它的竞争力发展与提升主要取决于新闻信息编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高低,新闻编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以及业务能力越高,其所在的新闻品牌的传播影响也就越大。当前的新闻媒体工作环境下,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新闻编采工作者,虽然编采工作经验上十分丰富,但是在系统性的新闻专业能力方面仍有欠缺,而有着系统性的新闻视野与知识储备的年轻人,在新闻编采工作经验方面十分不足,这就导致新闻编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业务水平相对较低。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在新闻编采工作开展,两类工作人员能够相互协作、合理分工,将对新闻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编采工作的发展思路
浅谈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意义
摘要:近年,新闻传播学成为考研的热门学科。本文通过对新闻传播学硕士培养的内涵与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探析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意义。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高等教育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内涵
新闻传播学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新闻传播学要求本专业硕士具有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基础、独立的思考能力。世界上最早开办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课程的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其专业涉及新闻的各个领域,毕业生在美国乃至世界各主流媒体十分活跃。而我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本身起步较晚,无论是学科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是在借鉴西方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学制一般为学分制,学时为三年,前两年是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时间,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通常可以修完绝大部分学分;第三年用来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以及求职。毕业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开始于1978年,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次招收一批新闻学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自己培养的高层次的新闻教育人才。经过几代新闻人数十年的努力后,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培养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自己的模式,逐渐规范化。
二、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一)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新闻媒体教育管理论文
[摘要]
本文结合我国新闻教育的实际状况以及作者自己的思考,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卡莱教授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提出的新闻教育的三条原则作了分析和回应,强调新闻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新闻教育应当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理念和职业素养;不能把新闻简单地等同于传播和媒体;不能把新闻学同广告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学科相混淆。
[关键词]
新闻;传播;媒体;新闻教育
读了《国际新闻界》今年第3期上发表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卡莱(Jamesw.Caxey)教授的文章《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以及同期刊载的当时正在香港做访问教授的美国哈佛大学李欧梵教授的回应文章《媒体更新与新闻教育》,引发了我许多思考。
文中谈到的美国和香港地区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似乎在我们这里都有所反映,有所表现。以笔者之见,这些问题的产生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人们对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基本内涵、基本理念的认知与理解存在歧见。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
在我国社会发展影响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推动着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工作的发展进程,要实现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人才工作展开新局面,新闻专业人才主动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做好社会宣传和服务工作,新媒体是新常态下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比传统媒体更容易传播,其利用数字移动、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传播在用户的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上,向用户提供信息,新媒体时代正稳步发展,接替传统媒体成为当今主流媒体。专业人才作为媒体的工作者,应该主动创新新闻开展的方式,利用新媒体时代方便快捷的信息,做好新闻相关的工作。在我国当下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1.缺乏媒体融合全能型人才。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人们汲取新闻的方式已经从保值广播等传播渠道逐渐发展为通过一些电子设备了解一些事情,大数据时展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信息技术的传播深受大众喜爱。所以,新媒体的发展也是必然的趋势,新媒体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传播的渠道非常广泛,传播的时效性也非常强,多媒体的融合更加促进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具有全媒体型的人才是广播电视新闻发展渴求得到的人才,新闻采编人员将有可能不再是某一特定的媒体工作人员,而是有可能成为诸多媒体的服务者,所从事的是信息以及对数据库处理方面的业务服务。媒体融合传播的形式相对于传统媒体传播来说,媒体融合传播形式改变了传统媒体传播中的局限性,为媒体的传播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因此,对新闻方面人才的运用与培养有着更高的要求,全能型人才不仅要掌握相关理论背景,而且还要对业务知识格外精深,同时还要对相关的技术有一定的掌握。2.媒体融合中缺少经营型人才。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以往的管理人才需要在许多方面完成能力的提升,新型的管理者应该成为不同媒体的权威人士,必须具备对新闻敏锐的感知以及对事物的逻辑思维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利用各种媒体进行传播,将新闻内容通过当下现有的科技手段更好的传播出去。所以,这种新闻专业人才不仅仅需要具备新闻专业的基础技能,更需要具备职业经理人的基本技能,媒体融合的管理型人才不仅要具备对媒体产业的经营能力,还需要具备对市场的掌控能力及一定的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创造媒体融合下广播电视台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将发挥到最大化,所以,对于这样的媒体融合下新闻行业需要的人才不但具备丰富的媒体工作经验,而且都经过磨砺且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的。3.媒体融合中缺乏复合型人才。进行媒体融合的情况下,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所具有的知识结构自然无疑应为复合型,只有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才能够对效果反馈、分析受众与信息编码以及与选择等一系列内容进行正确处理,单一的知识结构一定不能很好地适应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需求。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对媒体产业的经营能力,还要具备对市场的掌控能力;不仅要掌握相关理论背景,还要精通业务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相关技术。除本专业的知识要熟练掌握以外,对其他专业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掌握。将自身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融合运用,这样所涉及的领域也能够逐渐拓展,熟练融合自身所学习的知识才能令新闻传播事业以及新闻传播的影响扩大。
二、媒体融合下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新闻专业人才自身意识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正逐渐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新媒体已经逐渐代替传统媒体形成社会的主流媒体,但是大部分新闻从业人员任然摆脱不了传统媒体运作的思维方式,对新媒体的重视度不够,没能建立一个完善的宣传意识,部分用户对新媒体传播的方式研究不够深入,学习方式不够完善,思考少、调研少;对新媒体阅读的碎片化、娱乐化的特点认识不到位,且不了解用户的诉求,对用户接受的方式研究不够透彻,缺乏用户至上的互联思维,导致公众的参与度不高,没能发挥新媒体双向交流的作用。依旧按照传统媒体的方式进行宣传,其宣传的文献依旧是枯燥乏味的,长篇大论的情况仍然普遍,致使其影响力低,无法引起人民群众的阅读兴趣,使其可读性、实用性低,所以其影响力较差。2.理念跟不上媒体融合的发展。媒体融合的快速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帮助信息传播突破了物力的时空限制,人们的社会生活在媒介环境的变迁下由线性转变为非线性,原本无法逆转的广播电视传播的时间序列被打破,人们对碎片化、多线程融合媒体的使用导致时间的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而且对时间的价值进行压缩重组,丰富的移动场景带来碎片时间的重新整合与利用,人们能在不同的情景中接触广播电视的内容,媒体融合削弱了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重要性,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不再只是通过新闻记者,信息传播渠道变得多样化。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广播电视专业人才培育的理念以及教育的方式必须要与时俱进,跟上融合媒体发展的脚步。长期以来,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新闻专业基本理论以及文化和知识,然而,在媒体融合的发展形势下,传统的媒介分类设置专业方向和教学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媒体融合发展的实际需求,所以提高理念是发展媒体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必要的任务。3.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广播电视台新闻专业是一项应用型的专业,需要接触到的人群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更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在日常中的应用能力。应用能力的提升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媒体融合的发展,但是目前部分院校在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专业生培养中多半是理论课学习,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解,对于实践的环节相对较少,传媒机构的参与度相对较低,这样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社会实践经验不足,而且一些实践操作能力不够,理论与实践脱轨,不能满足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应该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学校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不强。学生实践能力不强还存在一些客观因素,比如传媒行业对实习生的接纳能力有限,为学生的安全考虑,学校不敢组织实习。但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没有给予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不能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是不争的事实。
三、实现媒体融合下新闻专业人才的坚守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