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4 08:37: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心理学理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理论若干研究论述

心理学理论是一项具有悠久的历史的项目,是关系到人们行为和心理的关键因素。以教育事业为例,科学地对心理理论进行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科学的对学生进行组织,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专注度得到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需要科学的对心理学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发挥心理学理论的功能性。

一、心理学理论的相关概述

心理学理论是一种针对心理学和精神疾病领域的重要理论,可以根据人们的行为情况,对对象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进行预测,甚至可以通过心理学理论将对象的行为进行诱导。心理学理论可以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部分,可以应用到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医生治疗的过程中,缉查办案中,其功能的全面发挥可以使得的各类问题得到良好的处理,促使社会的和谐安定。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对象的心理活动情况,对象的行为等,心理学理论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心理活动揣摩和分析,将对象的下一步活动进行猜测,从而有效的提高行为问题、意识问题和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以提高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对象的潜能。

二、心理学理论的意义

随着心理学理论的进步和完善,心理学理论的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对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心理学理论的理论意义

查看全文

自杀成因的心理学理论分析

摘要:当前,自杀已经成为了公共卫生中非常严重的一种问题,社会和学界都在高度地关注着这一问题。自杀作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很多国家的心理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角度和不同程度的研究。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自杀案例的研究,从自杀的概念、成因和防治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阐述。

关键词:自杀;心理学;自杀评估;自杀治疗

有相关数据显示,在世界范围内仅2008年死于自杀的大约就有100万人,每年也在以惊人的速度上上升。我国自杀者大约每年有29万人左右,自杀的年均死亡率达到了0.23‰。因此,自杀问题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那么,为什么人们会以自杀的方式来将自己的生命结束呢?这潜在的原因并未得到广泛的关注,这也使得自杀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因此,为了让国内外的同仁对了解自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情况,本文将对自杀的概念、成因、治疗三大方面做出有关研究和评述性的介绍。

一、对自杀的概述

1.解读自杀。自杀,指的是某一个体自愿或者蓄意运用各种手段将自己的生命结束的一种行为。这是包含着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因素的复杂行为。从心理学视角来看,自杀行为是自杀者对死的本能也是其心理长期积累的最终结果。生理学观点认为自杀是一种先天的遗传行为模式。现象学观点认为自杀是一种故意终止生命的存在,进行自我毁灭的行为。现象学观点突出了自杀者的主观故意性行为与客观的毁灭性行为。学者们对于自杀的概念各持己见,至今尚且一个有统一标准。根据很多研究发现,家庭成长环境以及遗传因素等方面对于自杀意识与自杀行为有着较大影响,其中包括家庭的精神疾病、自杀史等各方面的因素。2.自杀心理形成的整个过程。一般来说,自杀者自杀之前会有下列心理过程:首先是自杀动机的形成。当自杀者遇到了困难或是挫折后,他们的内心会很痛苦,为了找到发泄、表达或者解决、逃避等,选择自杀作为解决的方法。第二阶段,是自杀者矛盾冲突心理形成。当他们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之后,思想会徘徊在生死之间,也会在本能与社会规范和道德理念间反复徘徊,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斗争,自杀念头也会随时随地地冒出来。他们的自杀念头也会反映为一种重要的信号以及异于常人的各种行为。最后则是决定自杀。当生死之间的矛盾受到激化之后,反复经过选择之后,甚至表面上出现了正常的假象。第四阶段,自杀的真正实施阶段。自杀者付诸于行动,结束自己的生命。3.自杀的分类。自杀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产生自杀时不同的动机,国内研究者通常会把他们分为抗争惩罚、心理解脱以及寻求关注和要挟等类型;国外学者将其分为:献身式自杀(牺牲)、玩笑式自杀(证明自己)、攻击型自杀(勒索或者报复)、逃避式自杀(摆脱惩罚或悲伤)。

二、分析发生自杀的主要成因

查看全文

心理学理论研究管理论文

摘要:世界性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度过了一个困难的时期,逐渐上升为学科发展的亮点。当前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复兴主要得益于“后实证主义”新范式的出现。后实证主义范式将科学实在论和科学解释学作为核心理论假设,试图以新的维度重建心理学的科学基础。以理论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修辞心理学、辩证法心理学等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研究思潮的日益勃兴,不断展现出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内在学术魅力与文化自信。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研究;后实证主义;范式转换

心理学的先驱者布伦塔诺曾说:“心理学好像是人类进步的基本条件,更是关于人类真理的试金石”。[1]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便将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与经济学和法律齐名的热门学科。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心理学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以“脑的十年”研究和“认知科学计划”为核心的科学发展战略,又将心理学推向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新时代。目前,美国科学基金会已经把心理科学单列为七大部类之一。我国也将包括心理学在内的18门学科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基础学科。这无疑为新世纪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社会外部环境。从学科发展的内部格局而言,心理学的知识更新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实证心理学独揽天下的局面已逐渐被打破,形成了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双峰对峙的并行发展格局。不仅像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步入了一个不断创新的发展阶段,而且以理论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文化心理学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范式,也不断展现出了心理学理论研究本身的内在学术魅力与文化自信。新世纪的心理学研究范式走向了一个更为开放的新时代。探讨西方心理学研究范式转向的规范基础和前沿主题,对于改善国内心理学理论研究的长期滞后及错位状态,具有重要的学术参照意义。

一、当代心理学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后实证主义的崛起

近10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度过了一个困难的发展时期,进入了后实证主义范式的新阶段。正如车文博先生所讲,目前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已经超越了以往狭隘的定义,已经从关注实验室中的人,转化到了研究复杂的社会、文化问题和理论问题”。[2]当前西方心理学理论研究繁荣的重要标志是:作为具有独立学科建制的“理论心理学”学科分支已经得到确立;许多传统问题像身心关系问题、意识、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等,在当代新的科学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讨论;而且当今自然科学和社会时代的发展也为心理学理论提出了很多全新的课题。许多传统与现代性问题交织在一起,迫使心理学进一步加强了对一些具有探本求源属性学科问题的重新认识和理解。经过20多年的持续创新积累,西方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成型的后实证主义的新视角或新范式。

“范式”是指特定时期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者所公认的理论框架或研究纲领。根据库恩的观点,范式的基本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科共同体所持有的共同态度和信念;具有公认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模型。理论范式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斯腾伯格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总是会受到两种互为联系的内生性资源的推动:一种是“思想驱动”(ideadriven),另一种是“数据驱动”(datadriven)。[3]理论范式无疑属于“思想驱动”的范畴。随着当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学者提出,许多科学发展问题在技术上困难并不大,而关键需要来自于“思想观念”的变革,即需要进一步实现理论范式的转换,以新的思路和视角来摆脱发展中的困局。

查看全文

心理学理论分析论文

理论心理学正是这样一种学科,它从非经验的角度,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类比、假设、抽象、演绎或推理等多种理论思维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探索,对心理学学科本身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它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就像理论物理学、理论化学在物理学和化学中一样,是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理论心理学的历史由来已久,实验心理学创立之前的哲学心理学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理论心理学,因为它是以理论思维的方式探讨人的心理现象,并试图从各种具体的心理现象背后发现心理生活的本质。但是,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哲学心理学并不能称为理论心理学,因为理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有自己特定的对象、任务和理论体系,它是心理科学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心理科学的全部,它与实验心理学是并存的。相比较来说,哲学心理学虽然在方法上与理论心理学有类似之处,但是它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哲学;它只是一些零碎的思想,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在当时,哲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全部,而不是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理论心理学也不同于以观察、实验为基本方法的实验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实证学科或实证心理学。理论心理学使用理论思维的方法,从性质上讲,它不是一种经验学科,而实证心理学以观察、实验等经验方法为主,同理论心理学的性质是不同的。但是两者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前者为后者提供指导,后者为前者提供素材。一切实证研究皆以一定的理论和假设为基础,同时,理论的构建又必须建筑在一定的事实上。所以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两者的分工只是为了心理学科学的发展和深化,而不是永远的分道扬镳、互不相涉。离开了实证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就成了纯粹的主观臆测,离开了理论心理学,实证心理学就会见木不见林,变成没思想的操作。当代心理学的破碎和分裂,正是轻视理论心理学的必然结果。

就理论心理学的范围来说,理论心理学包含两个大的方面:元理论(Metatheory)和实体理论(Substantivetheory)。元理论是学科的基础理论,它是心理学学科性质的高度理论概括,是心理学的实体理论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有元理论的部分,否则就是一个缺乏核心的松散联盟,不成其为科学。实体理论不同于元理论之处在于它的研究对象不是心理学现象或问题。如果说元理论的探讨主要依赖于抽象思辨的方法,那么实体理论的探讨则更多地依赖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绎的方法。有关元理论和实体理论的更进一步阐述,请参阅与此有关的另一篇文章。[1]

在上述有关理论心理学的概念中,我们已经指出理论心理学不同于以经验方法为主的实证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就其性质来说是一门非经验学科。那么非经验的学科能不能成为科学?是否只有以观察与实验等经验方法为主的实证学科才能称得上是科学呢?

把研究的问题局限于经验的范围内是实证主义哲学的一贯观点。心理学的发展受到这种观点的强烈影响,事实上,在行为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实证主义成为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在心理学中成为衡量科学问题和非科学问题的惟一标准。

查看全文

心理学理论在医院药学服务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学理论在医院药学服务质量提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均分为34例研究组与34例参照组。研究组行药学心理学服务质量提升管理,参照组行常规医院药学服务改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服务满意度、药房差错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服务满意度与药房差错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医院药学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药学服务差错事件发生概率,减少了医院药学服务的投诉事件发生率,除此之外,还可帮助医院构建全新且高效的药学理论基础结构,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医院药学服务;改善措施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医学临床对药学服务体系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创新研究,旨在有效提升当前国内医院的药学服务质量。从本质上讲,药学服务就是指药学工作者通过自身对药学知识、药学工具的了解有效服务于患者及其家属与护理人员,以满足其对药学服务实际需求的一种服务性质活动[1]。作为医疗服务的主体内容之一,药学服务能够积极准确地反映出医院的真实服务质量。可见,药学服务质量的体现就是对医院形象及患者健康的实际体现,同时对以上两者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2]。从类型上分析,药学服务主要包括西药房药学服务以及中药房药学服务,其类型上的区分主要依靠所用药品的成分与效用,结合当前医院内部的差错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比较发现,西药房的差错事件更多[3-4]。基于此,本次研究将抽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旨在深入探究心理学理论在医院药学服务质量提升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均分为34例研究组与34例参照组。34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25.79±2.21)岁;34例参照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26.58±2.4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参照组行常规医院药物服务改善措施。严格按照药房医师的开具处方发药,向患者及其家属简单介绍药方的组成及效用[5],对于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必须给予及时的解析[6]。反复叮嘱患者及其家属药物的用法及用量,询问患者的相关禁忌证及适应证,避免在用药过程或用药后出现过敏、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研究组行药学心理学服务质量提升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中西药房的相关医护人员必须定期参加由医院组织并发起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培训活动,以此有效培养药方医护人员的心理判断力及应急处理能力。除此之外,经过专业心理培训的医护人员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观察出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以此帮助患者有效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②医护人员应当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由于部分患者是初入医院的住院区,因此较易产生焦虑及恐惧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当注重患者每天的实际心理需求,并设法满足其合理需求,从而不断强化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康复信心。由此可见,当患者表现出负面情绪时,相关医护人员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心理学理论及药理学知识,为患者耐心且细致的讲解,正面解决患者所面临的各种问题。③除了利用心理学知识完善药学医师及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处理能力之外,还需要加大对药方建设的成本投资,强化医院内部中西药房的硬件及软件设施,配置性能优化、效果良好的软硬件设备,同时实施电子处方制度,减少传统处方发药对人力资源的消耗,切实提升了中西药房的发药效率。另一方面,加强对中西药房药品购置地过审标准,过审的药品应当标注明确生产批号、使用说明、药物品种、供货商地址及国药准字等相关信息。1.3观察指标。本院将以两组患者实施相应药学服务质量提升措施后的差错事件发生率、投诉率及服务满意度作为主要的观察指标。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最终准确性,研究小组将服务满意度具体分为满意(≥90分)、较满意(≥80分,<90分)及不满意(<80分)3个,便于实验结果的计算与统计。1.4统计学方法。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分别采用x2和t检验比较,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思政工作心理学理论应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教育人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期间存在着多重矛盾,如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矛盾、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规范与教育者、被教育者和身处环境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在深层次上体现在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因素中,在浅层次上表现为人某种心理上的不平衡。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依据人的思想活动规律进行的,而人的思想活动规律受制于心理活动规律。心理学是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侧重于从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来研究人。在新形势下,把心理学知识合理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能够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含量,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

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思想工作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典型示范法等,其中就包括丰富的心理学内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对这一珍贵的精神财富进行挖掘整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未能被人们自觉地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往往忽略了人的心理作用,忽视人的心理素质对思想政治品德的影响,难以使教育主客体发生情感共鸣和内心认同。思想政治工作缺少心理学依据,停留在感性阶段上,难以形成自身的科学体系;心理学则因缺乏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实践支持,削弱了自身的社会实践性。我们完全可以进行对心理行为关系与人的思想动态结合的研究,及时从人们行为反应中发现思想问题,了解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规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实效性。

一、心理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差异

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以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为对象的[1]。思想政治工作是用正确的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实现主观与客观统一的过程,因而它是专门塑造人们思想的一项伟大工程。心理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功能和目的存在的差异就两者的功能与目的而言,思想政治工作着眼于整个社会、国家和时代任务,而心理干预则着眼于人的个体。思想政治工作是“惊涛骇浪”,而心理干预则属于“涓涓流水”。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人们认识国家形势与任务,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而心理学理论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我,建立自我评价和自我形象。思想政治工作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属于宏观方面的调节;心理学理论则是使个体学会处理个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属于微观方面的调节。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会忽视心理健康问题,而心理学研究则往往会忽视政治方面问题。

(二)原则和方法存在的差异就两者的原则方法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善于主动出击,积极发现和解决问题,心理干预则强调自愿性原则,来访上门。前者是教育者找受教育者,后者则是受教育者找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较多,如授课、报告、对话、学习与讨论、检查与评比、表扬与批评、参观访问和个别谈话等,而心理干预主要采取个别交谈、咨询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灌输与教育、言传与身教,而心理干预则主要是宣泄与疏导、倾听与情感沟通。

查看全文

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探讨

摘要:统一战线学除了运用传统的研究手段,还必要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从理论借鉴、问题拉动、文化交融等层次,实现对统一战线问题的整合性研究。因此,汲取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相关成果和研究方法,是统一战线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统战工作者如能深入了解和把握“舍己的自动适应”这一社会心理学内涵,将大大有利于与统战对象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针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有的焦虑状况进行心理疏导,将焦虑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这也是当前统战部门亟需去做的一项重要工作。“社会品格”是引发群体行为的重要心理动因,应该深入了解统战成员的社会品格结构,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统一战线;应用;探讨

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统战工作是一门科学,没有很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做不好的。统战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精通统一战线历史,做到心明眼亮,同时还要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掌握统战工作的个中门道,善于处理各种复杂敏感问题,努力成为行家里手。这一重要观点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学指明了方向。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统一战线学除了运用传统的研究手段,还有必要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从理论借鉴、问题拉动、文化交融等层次,实现对统一战线问题的整合性研究。因此,汲取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相关成果和研究方法,是统一战线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定位,乃是运用科学方法对个体、人际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进行研究,并为社会问题与人际矛盾提供解决之道的学科。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不同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都可以在这个学科中找到对应的认识、解释、预测和控制,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作用正日益凸显。在统战工作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中,社会心理学理论同样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需要统战工作者去探索和研究。换一个角度来说,只要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同人的思想状况保持密切联系的工作,在实践中就不可能完全摆脱心理学理论的运用。统战工作本质上是争取人心的工作,要富有成效地做好统战工作,统战工作者就必须与党外人士交心、交友,去深入地了解人、理解人,做一个洞察人心与人性的行家。有选择地吸纳社会心理学中的某些动态的、实用的、具有辩证思维的理论元素,对于进一步推动统战工作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近年来的实践与思考,我们尝试拈出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舍己的自动适应”、“社会焦虑”、“社会品格”三个重要概念及其在统战工作中的应用,试作探讨如下。

一、“舍己的自动适应”:思想交流中的无意识误述

社会心理学理论所说的“舍己的自动适应”,指的是这样一种心理现象:即一个人可能有许许多多的思想、体悟、希望以及甚至于感官的感觉,这些思想、体悟等等虽然在主观上好像是出自于内在的思考,但其实是外面加诸于其人的。我们在工作实践中经常能发现,有许多人自以为在主动而自发的思想、行为,其实并不然。当他们说“我认为”时,这句话似乎很明确而肯定,似乎惟一的问题是“我所认为的”是否正确,而不是“我是否在表达意见”。但一经用心理学原理来分析,我们便会发现,这其中往往隐藏着“舍己的自动适应”行为:某些人也许在大庭广众前侃侃而谈,但实际上并没有表达任何自身的意见,只是不知不觉在复述环境传递给他的某种看法。这种基于“舍己的自动适应”的意见表达实质是一种无意识误述。“舍己的自动适应”与催眠状态非常类似。有经验的精神分析师都知道,如果向一位被催眠者施以催眠术,向其灌输一种思想,被催眠者在醒来以后,往往会把处于催眠状态时灌输给他的思想当作自己的真实想法。比如在催眠中暗示某人,当他在催眠后醒来,他会感到非常口渴;结果,这人在醒来会真的感到口渴而立即找水喝,但实际上当时他并没有处于口渴状态。像这样的情形在催眠中屡见不鲜,施催眠术的人可以暗示说,一杯咸盐水是一杯香甜的橙汁,于是受催眠者便会像喝橙汁一样津津有味地喝起咸盐水;施催眠术的人暗示说,受催眠的人手指断了,于是受催眠者就真的显现出痛苦的表情。“舍己的自动适应”现象在统战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举例来说,比如市委统战部曾组织几个党外人士召开一次小型的座谈会,参加座谈者中有一位是阅历丰富、久经考验的资深党外代表人士,另有两位是政治阅历尚浅的年轻党外人士。召开这次座谈会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目前党外人士对本市正在推进的统一战线工作制度建设持何种意见,于是便向参加座谈者请教。我们还知道,这几位参加座谈的党外人士都已听到了最近市委召开统战工作会议的有关报道。对统一战线建设具有深入感悟的那位年长的党外代表人士思考一番,他考虑到当前的形势要求、本地的具体情况、党派组织的独特优势等因素,加以斟酌,然后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他可能会想到市委统战工作会议的报道内容,并引用了媒体中的有些消息来支持他自己的意见。但是,重要的一点是,他的意见和建议是他自己的思想产物,是他自己的看法。两位阅历尚浅的年轻党外人士中,有一个人可能知道他自己并不很清楚当前统战工作的有关情况,而且也觉得座谈之时也无法深入了解这个问题。因此,他坦白地回答说:“我不能提供什么意见,我知道的就是,市委统战工作会议是如此这般的部署。”另外一个年轻党外人士则不同。他相信他对统一战线知道得很多,虽然实际上他不过浮光掠影地知道一点情况而已,但他认为他必须有能力回答每一个问题。因此,他想了一下,然后把“他的”的意见讲了出来,其实,他的意见不过是媒体报道的消息而已。当请教他这样说的理由时,他会告诉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等等,他得到了这个结论。从表面上来看,这位年轻党外人士的行为和那个年长的资深党外代表人士的行为是一样的。然而,如果我们更密切地予以分析的话,就会发统战理论与实践现,这位年轻党外人士只是毫无保留地接受了媒体的报道和提法。可是,由于他觉得必须表示自己的看法,所以他忘记了,他是在重复媒体报道的权威意见,故而相信,他的这个看法,是经过自己的思考而获致的。而实质上他所提出的种种理由,也是虚假的理由,其目的是想使他的意见显得是他自己思考的产物。他自以为这是自己的意见,其实不过是不自觉地承袭媒体和权威人士的意见。也许他的意见是对的,而那个年长的资深党外代表人士的意见是欠妥的,可是无论如何,对的并不是“他的”意见。我们观察党外人士对于若干事情的意见时,常常可以发现到上述类似现象。比如说,我们向一位正在读报学习的党外人士,请教对某一政治问题的看法时,“他的”意见其实就是他从报纸上看到的说法,然而,他却相信,他所说的乃是他自己思考的产物。在宗教信仰问题上,也经常发现“舍己的自动适应”现象。淮安市委统战部曾对本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宗教信仰问题进行过一次调查。接受问卷调查的200多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自认有宗教信仰的占30%以上,其中一大半信仰佛教。经调查发现,对真正的宗教教义,许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其实并不笃信;他们的信佛,更主要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和功利性目的。有位受访的民营企业家在受访时就明确表示:“我平时信佛,对佛教的具体内容压根不懂,只是看到周围很多人都在信,觉得心诚则灵,也就信了。自己深感只要多做善事,行善积德,一定会有福报。”这样的所谓宗教信仰和宗教人士追求定向和献身的需求,其实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也是很不真实的。虽然行善积德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上的扶贫济困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来说也有负面作用,与我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流方向也是背离的。对此,统战部门应加强引导,帮助他们克服这种“舍己的自动适应”,真正在思想上和人格上独立起来,从似是而非的宗教信仰转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之中。从上述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我们去了解一个人,最重要的在于洞察这个思想,是否是一个人自己的思考结果,而不仅仅在于这个思想的内容,是否是正确。比如在征求党外人士意见的例子中,年长的资深党外代表人士的的意见可能是欠妥的,而那个重复媒体报道的年轻党外人士的意见可能是正确的。由此可见,虚假的思考也可能是非常合逻辑与合理的,但实际上这种合理化的行为,却由种种非理性及主观的因素所决定。这种合理化行为可能与事实、与逻辑思考是矛盾的,但是它本身在外表上却常常是言之成理的。各种“舍己的自动适应”行为,之所以在本质上是虚假的,乃是因为它不是这项行为的真正动机。总之,在对党外人士进行政治引导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一点是,既要知道他们“想些什么”,更要知道他们“如何地思想”。凡是由积极的思考所产生出的思想,永远是鲜活的。所谓鲜活,不一定是指别人未曾想到的,而是指思想的人真正把思考作为一种工具,用以发现在外界或内心中的一些真实事情和切身感悟。因此,统战工作者如能深入了解和把握“舍己的自动适应”这一社会心理学内涵,将大大有利于与统战对象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仅靠一个人的话是否合逻辑,是不能判断出他的话是否是出于衷心的,我们必须还要考虑到这个人的心理动机。

二、“社会焦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心理健康问题

查看全文

思政课心理学理论方法研究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

当前,尽管各大高职院校都在致力于探索改革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但面对许多现实难题,其教学现状仍令人不尽如意。(一)高校思政课教学与教学目标的关联性不够。高校思政教育目标旨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高职思政教师对思政教学的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认识不到位,理解不充分,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更多地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把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作为教学重点,注重的只是知识的输出,对知识的学以致用关心不足,甚少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一味的灌输,缺乏启发式教育,根本无法做到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有效统一,这样的思政教学违背了“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原则,使得学生不能更好地内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他们几乎没有探索过要培育出怎样的人才,也未找到人才品格的关键点。这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目标相背离,更何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二)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不足。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大多仍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按照教材设置好的教学内容讲解知识,忽略了“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在教学中缺乏启发性教育。尽管当前大多老师的课堂都有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但教学仍然是以讲授为主,最多加个案例或是插入几张图片,缺乏多样性,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接受特点,学生处在被动灌输的地位,缺乏主动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缺乏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和对情境的情绪体验。高职大学生本身就表现出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的特点,很多时候到课率都要靠课堂点名来保障,那么当他们走进了思政课堂,面对这样一个缺乏互动交流、气氛沉闷的课堂,还如何要求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思政课的学习呢?失去兴趣的教学课堂又如何发挥它在思政教育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呢?(三)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社会实际联系不密切。据调查,大学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课讲授的理论高高在上,与实际生活关联不大,缺乏“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教学内容缺乏亲和力,不接地气,无法触摸到学生的内心,而大多数高职学生本身就存在学习积极性低、主动性不够等问题,他们对理论性学习提不起兴趣,课堂抬头率低,忽略了实际生活的课堂内容只会愈发显得枯燥乏味,教学成效也就难以显现。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思政课教师自我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自我知识系统不更新,在备课时往往只备教材,思政课程的教材是相对静态的,社会的发展却是动态的,的授课对象也是在不断成长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思政教师的教学仅仅是围绕教材,缺少对实际生活现象、案例等素材的搜集,忽略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缺少对学生实际生活的关注,降低了思政课的亲和力,使得教学内容乏味,教学失去生动性。二是高职思政课教师上课任务本就繁重,再加上多数高职学生态度不端正,上课玩手机、睡觉、开小差,这些上课状态让思政课教师体会不到教学成就感,导致思政课教师表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反过来教师的职业倦怠又使得他们备课更加随意,课堂内容愈发枯燥,学生不断失去兴趣,造成恶性循环。

二、心理学方法理论应用于高职思政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可行性。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科学,包括人格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学、发展心理学等,关注的主体是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关注大学生的发展,两者都是育人的工作,都重视人的发展。从整体上来说,两者有一定的共同点,一是两者都坚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二是两者的人性关怀指向是相同的;三是健康的心理才能孕育完善的人格,心理健康教学本就是思政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加入心理学思想的高职思政教育是可行的,具备心理学思想的思政教学将是一种让学生有收获感,让教师有幸福感的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二)必要性。在2019年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进一步提出坚持八个“相统一”的教学要求。其中“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求教学中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如雷贯耳的显性教育,也包括润物细无声的隐形教育,不能全是思政课教师的事,其他各类课程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政课教学如果能和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同向而行,发挥协同效应,就会取得更大的效果。近年来,高职思政教育也一直在寻求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但结果都不甚理想,高职思政教学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高职生健康积极的心理是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学中的需要动机理论、积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众多理论方法为高职思政课教学如何培养健全人格、高尚品德的大学生提供了新参考。将心理学理论方法渗透在高职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中,打造互动启发式教学氛围、创设感官体验情境,使高职生在参与体验中养成健全的人格,形成合理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不仅提高了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也是高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心理学理论方法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运用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思想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习的金字塔理论、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等来不断改进和优化思政课的教学。(一)运用需要层次理论来帮助理解思政课教学目标。心理学中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应该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种需要由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其中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成长需要,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每个个体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相应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虽然高职学生大多是高考的失败者,但他们同样有参与社交、获得尊重、追求成长和实现自我的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以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作为教学首要目标,关注、认可和尊重学生的成长需要是思政课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核心地位,它决定着教学行为,教学目标认识不足必然导致教学行为产生偏差。高职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高职思政课教学应借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帮助思政教师设定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设置单一、偏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除了备教材还需要“备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以生为本,以学生需要作为教学切入点,来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的三个层次目标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学懂、学会;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和反思;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分为认同、体会和内化三个层次。知识目标是后两者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实现知识目标的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对另两个目标发挥促进作用。例如《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理想信念教育”这一章节,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理想信念的概念、特征是什么”(知识目标),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过程与方法目标),并使得学生认同内化理想信念,在实际生活中把理想信念当作奋斗目标,不断激励自己前行,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二)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理念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心理学中的团体心理辅导指的是在团体的情景中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互动式活动的开展来促使个体进行自我探索和发展,进而自我接纳、自我肯定,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往往注重成员的知识和能力的充实以及正向行为的建立。高职思政课教学可以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理念,在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小组合作式学习,结合思政课程的特点和高职生的特征,运用团体辅导形式来优化教学设计,活跃课堂气氛,体验积极情绪,形成积极人格。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优化教学设计:1.小组合作法。据了解,高职思政课教学大多是大班化教学,班级人数众多,教学效果不佳。可以运用团体辅导理念,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一个大班拆成多个小组,每小组以5~8人为宜。课堂活动的开展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互动合作,小组间竞争比拼,小组的形式使得每位同学参与课堂的概率增加,而组间的竞争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斗志。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也极大激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2.活动教学法。以活动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探究,学生不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而是参与式地主动构建,教师充当课堂的“组织者”,将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思政教师可以开放课堂,邀请先进人物进课堂,或是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实践验证。例如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改革开放”这一章节,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来分享自己的家乡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什么是改革开放”,同时还进一步强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爱家情怀。学习金字塔理论认为学生在“做中学”的知识记忆程度可达到75%,因此,思政课每个主题的学习都可以设计相应的活动。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增强思政教学的亲和力,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情景创设法。引发了情绪共鸣的知识获得必然是最牢固的。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轻松学习。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大国工匠的视频播放营造氛围,也可以引用社会现实案例来论证教学,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章节,如果仅仅靠教师来讲“大学是什么样的,要如何去适应”,这样的课堂不会引起共鸣,学生也很难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大学的视频、图片以及优秀毕业生的典型案例或是组织学生参与校园采访,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学生的情绪体验深刻,这样的课堂一定是充满趣味性的。(三)引入积极心理学理论来提升思政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人类心理状态的新兴学科,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和行为,关注人类的幸福。思政教师是思政教学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直接影响着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面对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困境,应引入积极心理学中的各种积极理论,在思政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态的同时,激发思政教师教学热情,使教师教学不断感受到高峰体验。提升职业幸福感,是解决当前思政课教学现状的必然选择之一。一方面,运用积极心理学思想激励高职思政课教师应该把思政课教学当作事业来做,而不是当作“饭碗”来做。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主要源于学生,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多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师不仅是投入时间和精力,而更应该投入情感来备课、备“学生”。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将鲜活的事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用客观的态度去分析,甚至可以邀请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设计,把思政课教学过程创设为师生相互成长、共同参与的互动模式,只有这样的课堂才可触及学生的内心,方能与学生进行思想对话和交流,教学成效才能凸显。另一方面,运用积极心理学思想引导思政课教师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事情,把问题当课题,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面对教学的困境、职业发展的问题,将其都转变为研究的课题,从而不断改变当前职业倦怠的现状。心理学中不仅蕴含者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它丰富的理论方法对思政课教育也有着重要的价值,作为思政教师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意识,抓好思政课堂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的同时,不断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减少思想政治教育的痕迹,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查看全文

小析语言心理学理论的英语阅读

一、几种主要英语阅读模式

许多学者曾对英语的有效阅读模式提出颇具价值的探讨,但他们或多或少忽略了阅读时的心理因素对阅读效果的影响。于是许多语言心理学家开始了基于语言心理学的英语阅读模式的研究。这些研究过程符合英语语言阅读的自身规律,于是他们在研究的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阅读模式,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阅读者有效提高阅读效率,提高他们的英语技能。1信息加工模式语言学家在研究有效阅读模式的早期,曾提出一种阅读模式,即信息加工模式。他们认为阅读过程就是对语言符号信息的加工过程,只是书面语言文字信息向大脑单向转移并汇集的过程,即被动解码的过程。他们却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心理因素与语言文字的相互作用。这种理论认为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只是对“单个语言单位(如音位、字位、词)进行解码,并从最小的单位到最大的单位构建篇章意义,然后修正已经存在的知识以及给予篇章信息所做出的预测”。显然,这种观点只是阐释了阅读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和必要过程,但却无法全面科学地解释阅读过程中某些客观存在的内涵和联系,因此把阅读过程看作是由符号到意义的信息解码过程的观点过于单一,有失偏颇。此外,这一模式把阅读者与文章之间的关系简单地定性为单向关系,容易使阅读者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导致其不能根据文章的整体结构去片面处理词义和文章结构问题。鉴于这种阅读模式明显且事实上低估了阅读者的主观能动性,禁不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在后续出现的新式理论中它被给予了较多的批判和补充。2语言心理过程模式语言学家古德曼认为:阅读是思维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是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可见,阅读者的阅读过程不是简单地接受理解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所传达的信息,而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去接收理解作者语言文字符号,并与其进行精神思想交流的复杂心理活动过程。因此心理语言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新的阅读模式,即语言心理模式。这种阅读模式与上面所提到的阅读模式恰恰相反,这种阅读模式将阅读中的心理过程划分为认知符号、预测信息、肯定或修改原来所建立的预测信息。这几个过程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交替出现,周而复始,不断为阅读者的阅读提供信息。但这种阅读模式也有其弊端,即它夸大了阅读者的主体作用,却忽视了词汇量和语法形式对阅读者的阅读效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者说这种阅读模式只适用于那些具有良好英语语言功底,词汇量丰富,并且具有良好英语阅读技巧和方法的阅读者。而对那些初级语言学习者来说,对他们的阅读过程缺乏具有说服力的解释。3交互式阅读模式顾名思义,交互式阅读模式实际上就是上述两种阅读模式的有机结合,摒弃了各自的弊端,将他们科学合理的成分进行再度整合。当然,交互式阅读模式并不是两者单纯的结合,它强调的是阅读过程中阅读者对语言文字的筛选分析是分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同时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只有宏观的分析和具体语言文字传达的信息相吻合时,阅读者才能拥有对文章正确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比较人们可以看到前两种模式强调的是阅读的单向性,信息的处理需要几个非交互阶段,没有形成相互影响。因此高端的信息无法影响低端,而低端的信息同样无法得到高端的指导。交互式阅读模式强调了篇章的文字显现,不同层次的语言知识和过程以及各种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打破了前两者各自的局限性,吸收了两种模式的优势,具有更高的包容性、严密性和条理性,因而更加的科学合理。因为它是交互式的,在知识分析的任何阶段,不管在系统中处于哪个位置,都可以和其他任何阶段沟通,并对做出的预测进行核准修订,直至读者对获取的背景知识和语言文字相吻合。在此过程中,读者自身因素与文章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阅读者可以利用业已掌握的词汇量、句式结构、处理语言和概念方面的能力,对文章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该阅读模式具有的综合优势和科学内涵,使得其在阅读过程中凸显出愈加明显的功效,被人们运用得越来越广泛。4图式理论阅读模式交互式阅读模式虽然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阅读者阅读效果的问题,并有足够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但不久心理语言学家又提出了一种更为有效的阅读模式,即图式理论模式。这种理论模式和上述阅读模式一样不否认阅读理解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却又相互积极作用的心理过程。它认为阅读者要想对文章作者所要的重要信息进行正确的理解,就必须使自己通过作者语言文字所得到的具体信息与自己本身原有的知识图示相统一。根据图式理论观点,我们的认知与知识是不断更新,不断重组的,而这种知识的重组与变化又是与我们已有的知识图式不断重新结合的。它是一种把信息系统长期的储存在记忆中的认知方式。正因为这个特点,图式理论和交互式理论关系密切。图式理论阅读法分为三种类型: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阅读者的阅读过程典型的就是把对文章具体内容的理解和原来阅读者大脑中所拥有的背景知识与相应图式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单词、句子还是对整个文章篇章结构的理解都受到阅读者固有的语言知识量和读者已有的大脑中具体图式的影响。依此模式,可得出正确理解文章的两个必备条件:一是需要具备与文章相匹配的图式;二是能成功激活某种图式。由此可见,有效且正确理解文章的关键就在于读者能否具备与文章内容对应的图式。

二、总结

鉴于我们对影响阅读的心理变化模式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更多的正确运用交互式理论和图式理论会对我们的阅读带来更加积极的指导意义。当然除了我们上面所讨论的这些较为科学的有理论和实践支撑的阅读模式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注重积累我们的语言基本知识,扩大词汇量和阅读量,不断努力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更多地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以及一个国家的民族特征,只有这样,上述的英语阅读模式才能更好地为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服务。

作者:黄章永单位: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查看全文

数学学困生研究心理学理论

一、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八十年代初提出的,智能理论被广泛应用到到欧美和亚洲一些国家的幼儿教育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因此智能理论己经成为当下教育教学的最重要的思想。加德纳打破了传统所信奉的人类认知一元化,并且只能用单一、可以测量的智力水平描述每一个人。他指出,“人的智能应该是多元化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并且运用他们的方式各具特色,所以每个人亦有自己的长处所在。多元智能理论所提倡的观点,打破了以往以科学、理性为中心的智能观,对于传统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与评价观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0]。多元智能理论对于学生数学的学习问题以及学困生应当如何转化问题提供了目标指引。首先,我们的数学学习应该以培养多元智能为重要目标,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相信每位学困生都能用适当的方法成功转化。其次,中小学数学的学习不能仅仅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智能的培养,更要关注数学活动的经验和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三,我们应该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最后,数学评价应该是多元多维的,而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

二、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

成功智力理论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腾伯格(R.J.Stenberg)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斯腾伯格用成功智力理论赋予了智力一个全新的含义。所谓成功智力是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能导致个体以目标为导向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是对个体的现实生活真正起到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l‘01。他这里所说的成功,一是每个正常的个体都可以发展的成功;二是个体通过努力能够最终达到的人生理想目标的成功。他强调成功与生活里的成功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学校的成功。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利用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可以给数学学困生转化研究一些启示:首先,我们的研究和认识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展,例如扭转我们对“学生考得高分就是成功的数困转化”的错误认识。其次,我们在评价学生时,应当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承认他们都有发展的潜力,智力是可以发展的,特别是学困生的智力发展由低到高水平应当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评价不能只关注结果和注重终结性评价,也应当多注重过程性、终结性评价。第三,要因材施教,重视个性化教育,要注重多方面的智力评价,不应当仅仅局限在智育评价一个方面,特别是数学学困生的教育。最后,学生的智力发展是由构成智力因素的各个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人为地削弱其中的某些环节,特别是学困生转化上,不能仅仅靠“补课”解决问题。

三、韦纳的归因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七Iner)创立了“动机的情绪的归因理论”,韦纳认为学生主要用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四种归因来解释学业的成功与失败111]。韦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些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首先是个人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和努力等时,便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原因,例如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时,则产生的满意感明显减少。相此相反,如果把一个人得失败归因于上述内因时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外因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而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无论对成功或失败均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l’2}。努力而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其次,在付出相同努力的情况下,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最后,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受到最低评价。利用归因理论引导数学学困生进行正确的归因,找准症结,强化自我,不断地完善自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