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常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4 02:05: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心理学基础常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心理资源探究论文
摘要:心理学的发展有着自己的文化历史的资源。心理学有着十分不同的历史发展和长期演变的形态。所有的不同心理学历史形态都是心理学的发展可以借用的文化历史资源。心理学资源可以体现为不同的心理学历史形态,也可以体现为不同的心理学现实演变,也可以体现为不同的心理学未来发展。这包括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哲学形态的心理学、宗教形态的心理学、类同形态的心理学、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当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不应该是抛弃其他历史形态的心理学,而应该是将其当作自己学术创新的文化历史资源,从而扩大自己的视野,挖掘自己的潜能,丰富自己的研究,完善自己的功能。
关键词:心理资源;心理学形态;原始性创新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psychologydependsuponculturalandhistoricalresourcesofitsown,soithasconsiderablydifferentformsofhistoricaldevelopmentandlong-termevolution,whichpsychologycancountonforfurtheradvancement.Psychologicalresourcesshowdifferenthistoricalcategories,differentstylesofrealisticevolution,andevendifferenttrendsoffuturedevelopmentofpsychology.Therefore,currentadvancementofpsychologyshouldnotdiscardotherhistoricalcategoriesbutregardthemasculturalandhistoricalresourcesforacademicinnovationtoextendthehorizon,exploitthepotentials,andcompletethefunctionofthediscipline.
KeyWords:Psychologicalresources;categoryofpsychology;primaryinnovation
一、心理资源概述
所谓心理资源是指可以生成和促进心理学发展的基础条件,如心理学的成长要有自己植根的社会文化土壤,这就是心理学的社会文化资源。心理资源既可以成为心理生活的资源,也可以成为心理科学的资源。心理学面临着如何理解、看待、保护、挖掘、提取、转用资源的问题。心理学的发展不应该抛弃自己的文化历史传统,而应该将其当作可以借用的文化历史资源,从而扩大自己的视野,挖掘自己的潜能,丰富自己的研究,完善自己的功能。
客运训练旅客运输心理学运用
1目前铁路客运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铁路客运培训现状现行铁路客运职工培训有三种形式:一是新入路职工的岗前教育;二是职工培训基地举办的客运人员岗位周期培训;三是客运部门自行组织的业务技术培训。岗前学历培训以铁路专业基础知识为主,岗位周期培训与技术业务培训以规章、作业标准和操作规程以及客运组织等为主,这些培训虽然有效提高了客运职工的作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但实际工作效果却没有真正达到“以人为本”。笔者认为这与在培训中没有融入心理学特别是旅客运输心理学有很大关系。
1.2铁路客运培训存在的问题
1.2.1对旅客运输心理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铁路企业奉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理念,对岗位作业标准要求很高,许多管理者把安全生产、完成任务作为全部工作内容,忽视了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巨大影响,缺失对职工和旅客心理需求的正确认识和研究。
1.2.2岗位培训内容缺乏心理学知识。要从根本上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必须牢固树立“旅客至上,服务第一”的思想。这就要求客运职工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现行培训中缺乏提高以上能力所必需的心理学培训,目前的岗位培训与心理学培训存在脱节现象。
1.2.3心理服务不到位,遇突发事件无法正确处理。现职的客运职工大多不具备相应的心理学常识,不能够换位思考,灵活改变服务方式,也不能妥善处理旅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面对一些突发事件,自身先惊慌失措,往往不能冷静应对,造成紧张局面等等,这些均易引起不良的社会反映,影响路风建设。
抑郁症晕轮效应问题分析
【摘要】变态心理学的心理过程障碍、人格障碍、神经症、精神病等一级概念所属的二级概念,其症状、病程、自知力、自控力的内涵外延存在交错重叠,变态心理学称为共病现象。当前因为变态心理学的媒体江湖心理学科普,导致常识概念的抑郁症成为精神病的代名词。这需要心理教师、心理医师进行科学的变态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学知识普及活动,以免造成江湖心理学对科学心理学的冲击,形成概念定势,影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科学治疗。
【关键词】变态心理学;共病;抑郁症;晕轮效应;心理卫生院
早在2011年,笔者就发表论文论述逻辑起点的变态心理学与临床起点的精神病学的概念整合问题[1]。近几年,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拉越高,教育部专门印发文件,将学生抑郁症检查列为体检项目。网络新媒体更是铺天盖地宣传抑郁症案例和预防,凡是自杀身亡的干部、教师、医生、老板、员工、学生都被定义为因抑郁症而自杀,抑郁症已经产生扩大效应,成为所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代名词。媒体可以科普宣传和教育报道,但必须纠正片面的错误导向,使社会民众更加科学地认识抑郁症和各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一、基于普通心理学概念体系的变态心理学共病现象理论分析
变态心理学按照普通心理学的概念体系,将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分为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人格障碍、神经症、精神病。其中认知障碍包括感觉障碍、知觉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综合为智力障碍。情绪障碍包括情绪高涨和情绪低落,严重者被称为躁狂抑郁双相障碍;意志障碍包括意志增强、意志缺乏,行为障碍包括攻击行为、虐待行为、自伤行为、自杀行为、成瘾行为、厌食行为等。人格障碍包括反社会型、爆发型、偏执型、表演型、自恋型、边缘型等,神经症(神经官能症、精神神经症、心理神经症)中的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还有部分心理行为障碍属于综合交叉型疾病,如性爱心理障碍,包括同性恋(尚有争议)、异装癖、易性癖、露阴癖、窥阴癖、窥淫癖等,最严重的是精神病中的躁狂抑郁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还有青春型、妄想型等亚型。身体疾病临床诊断往往是采用仪器检查和生化检验,患者首先有呕吐、肿胀、疼痛、出血等表征,虽然各种部位的疾病会发生辐射和弥散,但通过机器透视和经验判断,总可以找到主要患病部位。而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因为按照普通心理学概念体系分类分型,而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知情意行)内部存在时间交融,认知的同时产生情感,情感反应的同时交叉意志冲突,意志冲突的同时发生行为,普通心理学的概念体系是基于生理心理学的形式逻辑需要,结合人类文化社会思想积淀,按照要素主义理论,进行相对分类分型研究。应用于变态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学,便出现知情意行障碍和疾病类型症状交叉重叠,这就使变态心理学为基础的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出现困难。以至于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越来越复杂,逐步脱离变态心理学的概念体系,成为临床心理学体系,许多章节一级概念与二级概念、总概念与亚概念并列,许多行为障碍单列研究和治疗。因为个体心理是知情意行和气质性格的同时性综合体,根据精神疾病治疗历史积累的概念,如神经官能症和精神分裂症,与变态心理学的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人格障碍组合成新的精神病学,便出现学术概念与临床症状的冲突,比如神经症与神经病之间基本没有关系,但这个概念很容易被人误解为神经病。比如精神病这个概念,与民族精神、奥运精神、精神焕发、精神抖擞、精神文明、精神实质等无关,但容易发生联想。比如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都有人格基础,而性格缺陷和人格障碍症状与四大神经症广泛深入交叉,即使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的症状也是相互交叉,反社会型、爆发型、偏执型、表演型、自恋型、边缘型等人格障碍类型症状和行为更是严重交叉,这就是变态心理学无奈提出的共病现象[2]。因此,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将焦虑症、恐惧症诊断为抑郁症,将自恋人格障碍诊断为表演型戏剧型人格障碍,也就可以理解。网络媒体和社会民众将人格障碍和神经症全都归入抑郁症,也就可以理解。
二、抑郁症媒体报道数量扩大效应的正向和负性后果辨析
学习心理学的体会
我是心理学的爱好者.这种爱好是从我上大学二年级的那一年开始的.当时,我从图书馆里面借了一本日本的心理学大师多湖辉的类似科普读物的心理励志小册子.从中我发现了心理学是如此的一门博大精深而又意义非凡的学问.说实话,我是一个学工科的人,我的专业是生物医学工程,从课程的内容上,学4年的电子技术和一年的医学基础.一般说来,学工科的人很少会对这些偏向于社会科学的学问感兴趣的,至少我在天津大学这4年多以来,几乎没遇到什么跟我有类似爱好的同学.不过,我从小开始就喜欢社会科学的东西,比如历史,政治等等.不过高中是由于考虑到就业,所以选择了理科,而不是文科.
呵呵,说远了.还是说那本小册子.从那时起,我就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我在社会科学方面的根基比较扎实,所以我对心理学有了这样的理解:心理学是人类在研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关系中发现和总结出来的一种学问,所有的心理学,实际上都是处理人的关系:人的自身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按照我的理解,我便开始从心理学的本原开始看起,那就是哲学.说起哲学,可能很多朋友会觉得头疼.其实不必如此.我最先接触的真正的哲学,是大一下半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当时觉得,那纯粹是一种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根本没有好好学.但是从我的发现之后,我便又重新拿起了马克思的哲学原理,认真的进行了学习和研究.而后,我又看了现代西方哲学导论,以便从整体上对西方的哲学体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从中我又发现了心理学的起源便是人本主义.武断的讲,我认为学习心理学,必须了解唯心主义,而不是唯物主义.虽然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不过我必须承认,唯物主义哲学在解决人类自身的思维问题上还远远不够完美.
大家可以看看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读物,不过<<梦的解析>>不看也罢,因为那本书太艰涩,不太好懂,而且弗老先生太强调他的性学三论了,似乎人类的一切问题都跟性有关系.不过他提出的精神分析疗法,却恰恰是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心理咨询问题.然后呢,还应该看看贝克莱和休谟的关于存在主义的东西,我觉得这些跟人得意识有一定联系.另外,我建议大家通读一下海德格尔,康德,托玛斯阿奎那,笛卡尔等哲学家的主要观点.这样的话,就会有一定的哲学根基了.
然后呢,就是医学常识了.建议大家学一下生理学,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主要是为了神经内科知识.因为我记得在管理员夏天转载的那篇关于开心理诊所的帖子里面提到了,对一个患者进行心理咨询,首先你要明白他到底是精神问题,还是心理问题.所以,我认为,相应的医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我也觉得,人的心理问题,多少跟精神问题是有联系的,二者不可分.
然后就是正题了.有了以上的基础,就可以开始学习心理学了.
这时候我觉得你需要一个图书馆.因为学习心理学不是像一般的学科,你需要大量的阅读和资料的辅助.我记得我看过的书太多太多了,虽然不都是精读,不过差不多也都过了一遍.具体的书名,我想应该没什么必要说,因为我自己并不清楚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不过我可以指出一个我认为的误区,那就是有许多人倾向于看一些励志读物,认为那些东西就算是心理学的东西,比如说什么心灵鸡汤啊,心灵地图啊,等等.
心理学学术演进目标管理论文
摘要:心理学的中国化是指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中国本土文化中并没有产生出现代的科学心理学,而是从西方文化中引入的。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这主要体现为三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可以把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心理学本土化的热点与难题包括科学观的问题、本土契合问题、文化转向问题、多元文化问题、方法论的问题、全球化的问题、原始创新问题。心理学本土化的演变与趋势涉及不同文化中的本土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的隔绝与交流、心理学的文化与社会资源、心理学发展的传统与更新、心理学演变的分裂与融合。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就在于将其定位为文化的心理学、历史的心理学、生活的心理学、创新的心理学、未来的心理学。
关键词:心理学本土化;心理学中国化;本土化发展
一、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发展史
在中国本土文化中没有产生出现代的科学心理学,中国现代的科学心理学是从西方引入的。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这主要可以体现为三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
第一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是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当时,西方工业文明的昌盛与中国封建王朝的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当时,许多中国学人奔赴欧美,去寻找拯救中国的真理。他们中的一些人留学海外,学习的就是西方的科学心理学。他们抱有的目标是改造和建设国人的心理,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民主化。正是他们把西方的科学心理学引入了中国,为中国心理学的起步和发展带来了研究方法、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也使中国开始有了科学心理学。这包括有了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心理学实验室以及心理学的期刊和著作等文献。第一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在50年代初期和中期,思想改造运动和反右斗争使当时的知识分子必须确立自己的政治立场,反对和批判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接受无产阶级思想的改造。这包括对西方心理学的批判。
第二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是在20世纪中期。新中国建立后,开始接受苏联大规模的援助,大批苏联专家进入中国。同时一些苏联心理学家进入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大学心理学教学开始讲授苏联所谓唯物主义心理学,特别是巴甫洛夫学说。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也逐渐成为心理学的代名词。第二次大的批判、转折和砸烂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时期。当时,心理学被看作是唯心主义的伪科学,是必须要清除的。由此,随之而来的是解散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机构,遣散心理学研究人员,停止出版心理学专著和期刊。
小议国内对于经济伦理的理解
【关键词】经济伦理学数理方法博弈论
【摘要】最近几年,西方学界流行这样的观点,即博弈论能被用来研究社会和政治哲学。虽然有众多的政治哲学教授们利用博弈论来研究这些问题,但是专业的博弈论专家们一直都保持着沉默,直到宾默尔将他的研究兴趣转移到公正理论领域来。之后,该方法不断得到重视和发展。
伴随着着数理经济学的蓬勃发展以及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诞生,以博弈论为主要标志的数理方法在经济伦理学中广泛运用,形成了经济伦理学里的“数理学派”。并不断扩大影响力,我国学界也开始了相应的研究。
一、经济伦理学里的“数理学派”诞生
西方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们对世界顶尖级的博弈论专家——宾默尔的《博弈论与社会契约》寄予了厚望。当宾默尔论著的第一卷《公平博弈》和第二卷《正义博弈》分别于1994年和1998年问世时,在学界引起在轰动。在这部两卷本的著作中,宾默尔对一个庞大的问题做了全景疏理,并且在其中大量的采用了数理方法尤其是博弈论的方法,因为他很清楚他的读者,一部分就是专门研究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的经济学家。宾默尔试图“告诉人们博弈论是研究政治哲学必不可少的工具”。宾默尔写作这本书的理由在于,他“相信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伦理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使人得到很多领悟。”
另一位著名博弈论学者萨金对宾默尔在这部著作里表达的思想提出了异议,由此导致了“两个博弈论学家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将道德伦理学争论引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同时,伴随着着数理经济学的蓬勃发展以及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诞生,以博弈论为主要标志的数理方法在经济伦理学中广泛运用,形成了经济伦理学里的“数理学派”。在这一领域,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前面介绍过的宾默尔、萨金、高德、萨利、阿克斯罗德、ChristinaBicchier、帕菲特、黄有光、赫伯特·金迪斯和萨缪·鲍尔斯等人,也出现了大量用数理方法进行经济伦理思想解释的著作和论文,其中《博弈论与社会契约》、《协定道德》、《权利、合作与福利的经济学》、《CardinalWelfare,IndividualisticEthics,andInterpersonalComparisonsofUtility》以及,《强互惠的演化:人类非亲缘族群中的合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美国法学与心理学交叉研究及反思
摘要:二十世纪初,美国法学进行了一场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尝试。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首倡进行法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受到著名法学家威格摩尔的激烈反击以及一些心理学家的反对。但是,也有部分心理学家随后开始进行法律行为实验研究及法律心理学研究,法学界的著名学者哈钦斯针对一系列具体主题进行法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而威格摩尔在反击之后也开始在这一领域展开研究。此次交叉研究为二战后行为法学派在美国法学界的兴起提供了基础。我们可以由此思考法学对于交叉研究的接受度,以及那个时代心理学影响法学研究的可能。并通过20世纪美国法学各类交叉研究的繁荣,反思我国当下司法实践的现代化变革及法学研究范式的发展。
关键词:法学实验;实验心理学;交叉研究;行为法学;研究范式
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随着大数据、现代化技术的突飞猛进,法学一改原来的研究模式,逐渐开始拥抱其他数理、自然学科的知识。早在20世纪的美国,在六、七十年代已经兴起了行为法学派,法学与心理学、行为学进行了交叉研究。此后的七、八十年代,法律经济学也在北美兴起,并逐渐影响部分国家的法学研究。在更早之前的20世纪初,美国法学界已经开始了一场与心理/行为科学之间的交叉研究活动。这是法学的一次重要研究活动,是法学进行科学、数理、实验交叉研究的一个初步尝试。虽然在此之前的一、二千年中,法学受到了语言学(如中世纪欧洲的注释法学派、后注释法学派)、历史学(典型如欧陆私法领域的历史法学派、英国的历史法学派)以及哲学/神学等学科的长期滋养,并在19世纪末兴起了社会法学派,但均是来自人文社会学科的影响。而此次交叉研究活动却更多地以法学研究结合科学化、数理化的研究模式,是人文社会科学之外的其他交叉研究新模式。所以,有必要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历程,归纳此次交叉研究的各类学术成果,研讨不同学界的各种观点和理论,对其进行思考和总结。
一、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的开创性工作
法学与心理学之间的交叉研究,主要是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结论引入法学研究、法律实务工作中。因此,心理学家自然成为这方面的主要推动者,此次交叉研究活动的首倡者就是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HugoMuensterberg)。(一)背景。闵斯特伯格的学术研究模式源于其导师,著名心理学家冯特(Wundt)。后者在心理学领域受教、受益于赫尔姆霍茨(Helmholtz)、杜布瓦•雷蒙(DuBois—Reymond)等唯物主义心理学大师,较为严格地遵守了自然科学研究的范式[1](P.46-47)。他将心理学从19世纪中叶之前的哲理性、先验性为主导的研究范式,转变为19世纪末以自然科学、数理模式、实验模式为主导的唯物主义研究范式。冯特在德国开创了实验心理学这一里程碑式的研究范式,为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而不是哲理)奠定了基础。在法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方面,在19世纪,法医学家、心理学家们虽然参与了部分犯罪学的生理、精神、心理方面的研究。但这毕竟是针对罪犯的研究,是对变态人格、精神的研究,而不是针对普通正常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思维、行为、决策的研究。此外,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詹姆士•休谟(JamesHume)等心理学家参与了推动禁止酒精的立法活动,然而这些心理学家们反对酒精的原因是其道德观念,而非基于自身的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或者知识。在19世纪末之前,现代的、科学的心理学虽然开始崛起,但是其在法律领域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2](P.82)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这一时期,实验心理学也不断地成长,并能够与相关学科展开交流互动。作为冯特的学生,闵斯特伯格从德国来到美国,在哈佛大学创立了心理学实验室。在此期间,他除了进行工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还力主在法学与心理学之间进行交叉研究。在这一领域,他于1908年出版了著名的、富有争议的《在证人席上——心理学与犯罪论文集》(OntheWitnessStand:EssaysonPsychologyandCrime,以下简称为“《在证人席上》”)一书。在该书中,他呼吁进行法学与心理学之间的交叉研究,并且在法学、犯罪学的诸多具体问题上进行交叉研究。之后,其受到了法学界和心理学界的批评,尤其是著名法学家威格摩尔(JohnH.Wigmore)的严厉批评。虽然西方主流学界普遍认为闵斯特伯格是法学与心理学交叉研究的首倡者,但在此之前其实已经出现了相关的著作。如早在1906年,既非法律人也非心理学家的公务员阿诺德(G.F.Arnold)已经出版了《适用于法律证据及其他法律部分的心理学》(PsychologyAppliedtoLegalEvidenceandOtherConstructionsLaw)一书[3](P.210)。而在著名证据法学家威格摩尔洋洋洒洒千页巨著《司法证据原则》(ThePrinciplesofJudicialProof)一书中,也较多地引用了阿诺德的这部作品。即便如此,主流学界(心理学界和法学界)依然普遍认为闵斯特伯格是法学与心理学交叉研究的首倡者。(二)提倡法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在《在证人席上》一书中,闵斯特伯格指出,随着实验心理学不断发展进步,心理学的科学性和实验性逐渐提升,“实验工具现在被系统地应用于研究记忆和思想的联系,然后是注意力和想象力,空间知觉和时间感;慢慢地,他们开始研究感觉和情感、冲动和意志、模仿和推理等问题。”[4](P.6-7)而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与法学研究、法律实务特别是庭审、证据等领域具有密切联系,是相关法学问题的知识基础。因此,在法学研究、法律实务中很有必要引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模式和知识。他认为,“心理专家在法庭上的观点不能从公众的讨论中退出;精神生活,感知和记忆,注意力和思想,感觉和意志在法庭程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能拒绝那些致力于研究这些功能者的建议”[4](P.117)。因此他甚至提出,在司法某些领域中的每一个心理实验都有助于实现法庭和法律的目的,而“现代心理学家的计时器对于研究犯罪的学生而言就像显微镜对于研究疾病的学生一样重要”[4](P.76-77)。闵斯特伯格一方面倡议法学领域要结合、借鉴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另一方面,他也发现了法学界、法律界的保守状况。他惊讶地发现,“到目前为止,律师和其他人都没有注意到实验心理学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关联测量方法,这是令人吃惊的,而且似乎是没有道理的。”[4](P.76)德国、法国和美国的新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已收集了丰富的材料;但总体而言,法学和司法实践却对其并不知晓。他遗憾地指出,“虽然在法庭上,精神病学家总是受欢迎的客人,但心理学家在那里仍然是陌生人。”[4](P.46)而在他看来,心理学、实验的研究模式就是一种更受欢迎的新模式,因为“政治家需要知道和抓住(群众)的心灵,自然主义者需要运用其心智以服务于探索发现,而官员则需要保证纪律,牧师则需要对于灵感开放心灵——所有人都准备看到应用心理学的某些章节为他们提供帮助和力量,但是唯独律师是顽固的。”[4](P.10)所以,他对法律职业共同体漠视法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提出,法院应当充分利用所有的现代科学方法而不应当使用最不科学的和偶然的方法,也不应当根据常见的偏见和无知的精神结果做出决策。他批评法官、律师以及陪审员们习惯于依照法律本能、感觉进行工作,“律师、法官和陪审员确信他们不需要实验心理学家。他们不希望看到应用实验心理学在这一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他们继续认为,他们的法律本能和常识为他们提供了所需要的一切,甚至更多。”[4](P.10)对此他提出,法院早晚将不得不认识到,今天可以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来检验人的个体差异,这远远超出了常识和社会经验所能提供的范围[4](P.63)。尤其在涉及事实认定方面,例如证人的记忆报告、检查等,更应当借鉴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三)进行法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在法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方面,闵斯特伯格并非只是进行了呼吁与批评。在《在证人席上》一书中,他在该领域的多个主题上也进行了研究。除了前言和简介之外,该书分成八个部分,主要内容为:错觉(Illusions)、证人的记忆(TheMemoryoftheWitness)、犯罪侦查(TheDetectionofCrime)、情感的痕迹(TheTracesofEmotion)、不真实的招供(UntrueConfessions)、法庭建议(SuggestionsinCourt)、催眠与犯罪(HypnotismandCrime)及犯罪预防(ThePreventionofCrime)。这八个部分涉及到事实认定、侦查、犯罪等多方面内容。作为心理学家而非精神病学家,他比较强调对于普通、正常人的不同认知偏差的研究。例如在第一章开头,他以一个车祸案件中目击证人的证言为例,认为可以通过关于记忆的实验协助研究。他指出,在此类案例中,两个证人对于事件、地点、人群都有明显不同的看法[4](P.16),且已经排除了存在各类神经疾病的可能[4](P.18),这就是心理上的错觉问题。正常人在正常的精神状态下,个体之间的认知都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同一家庭内部对于食品的味觉都会有较大差异。所以他指出,许多司法判决中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含有某种“共识性(CommonSense)”的考虑[4](P.19),共同体需要通过“共同的感觉”以及“共同的语言”以进行交流。然而每个人的器官功能不可能如机器制造的产品那样整齐划一,所以个体之间的感觉、认知有所差异,而这样的差异对于案件的事实认定就会产生显著的不同影响。(四)进行司法裁判实验。作为实验心理学创始人冯特的学生,闵斯特伯格显然会在法学研究领域进行实验研究。有别于之前法医学、犯罪心理学家所做的犯罪学实验研究,他还在法学更为主流、核心的领域——庭审领域进行实验。这就更能够契合法学研究主流领域的要求,而司法裁判实验也是20世纪下半叶行为法学派的核心研究方法和内容。1914年,闵斯特伯格针对性别问题进行了陪审团事实认定的实验。但是,他的测试方法并非如20世纪下半叶行为法学派实验那样以真实或者模拟案件事实刺激陪审员被试者,让他们做出判断。他仅仅是拿出两板贴有数量较多的各类不同形状纸片(数量多到他们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全识别完)的纸板,让被试者辨识两板纸板中哪一板的形状类型数量较多。然后让他们讨论十分钟,之后再进行表决。男性被试者在第一轮识别的正确率是51%,经过讨论后的第二轮的正确率为78%;而女性在第一轮的正确率是54%,第二轮的正确率也是54%。由此,他得出“女性忠诚于其原来意见”的结论。但是,该实验也受到了一些批评。特别是在被试者的选择方面,男性被试者为哈佛大学的高级研究生,而女性仅仅为其他大学的肄业生而已。这样,在样本方面,除了性别不同之外,双方在教育程度上也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样本选择不严格,实验结果就难以保证较高的精确性[5](P.128-129)。闵斯特伯格结合心理学进行法学研究的倡议引致了法学界的严厉批评,心理学界内部也有学者反对其跨学科的研究模式。但其在工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其他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而且,此次的倡议与工作,逐渐被部分心理学家、法学家所接受。这也为几十年后的行为法学派在美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二、心理学界的批评与研究工作
水行政执法心理学论文
1心理学与水利行政执法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注意到了心理现象,在许多闻名于世的古代学者的著述中都谈论到它。心理学可以说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同时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又是一门应用科学。它研究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个性心理是如何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其目的在于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性并发扬人性中的优良品质,以期为人类社会创造福祉。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理念,虽未能随时代的变迁演化为科学的心理学,但是蒋干盗书、空城计等古典案例为应用现代心理学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心理学谋略。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从事水行政执法工作,更是需要学习和应用心理学。水行政执法,是水行政执法机关依法采取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为以及对相对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进行监督检查保障的行政管理过程,本质上就是对人的管理过程,是一个与当事人进行沟通的过程。从这个层面上讲,沟通需要一定的技巧,这种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心理战术的运用,是与当事人的一个心理博弈的过程。从另外一个层面讲,社会对水行政执法者的期望值提高,要求行政执法者不仅能够全方位、多层次熟练掌握水法律法规,还需要熟悉行政许可程序和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知识及相关技术标准,甚至了解法律的盲点、空白,在执法中注意的事项。作为执法者,都有着追求事业成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希望案件成功结案,当事人对处理结果能心服口服,因此执法者的工作不仅仅是合格和胜任,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件起到有效的社会作用,通过高质量的案件实现执法者自身的社会价值,树立全社会对水行政执法的良好形象。水行政执法人员即背负着水事管理的责任,又背负着自身执法责任的压力,同时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也有着对自身价值实现的心理需求。将心理学适当地运用在水行政执法工作,对缓解执法人员自身压力、提高执法办案质量都有一定的改善和促进作用。而心理学越来越宽广的应用领域,也为更好地开展水行政执法提供了更多的可鉴之处。
2执法人员自身要有过硬的心理调控能力
通过在前期的调查取证过程,及时、全面地掌握当事人的违法心理。作为个体,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强调人在不同的环境中的人格多样化特征。违法当事人的行为也往往因不同事件、不同场合下的多种因素产生多样化的违法心理。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受其性别、文化氛围、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接触环境、气候、突发事件等诸多因素影响。心理学家从不同的划分角度阐述了违法心理的不同驱动力、成因、机理、不同的结果,揭示了违法动机支配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违法动机的外在表现,其心理过程分析为行政执法工作提供了指南。执法对象的违法心理动机类型相对于其他部门而言比较简单,概括包含:膨胀欲望刺激需求型、社会道德责任感缺失型、虚荣心理满足型、嫉妒或报复社会型等。当事人在执法人员询问前的心理活动比较复杂,既有可能存在畏惧、侥幸、抵触、戒备、观望、对立等对抗性心理,也有可能出现摇摆反复的交替心理。询问过程中当事人努力通过观察执法人员的言语、态度来揣度询问的真实目的与证据掌握程度,及时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以达到“两益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目的。谈话询问阶段结束后,当事人对于自己的违法行为性质有了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焦点从是否如实全部交待违法事实转变为推卸违法责任、减轻违法处罚,千方百计找关系达到目的。而当行政处罚决定书下达之后,当事人则表现出不满、抱怨、悲观、急躁甚至避世的复杂心理活动。不同时期、不同的当事人将演绎心理表现的一切可能行为。
3通过学习行政执法工作的心理学常识,真正做到“知己”
行政执法工作从表象上分析是一个说谎与反说谎、掩盖与反掩盖的博弈与斗智过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则是执法主体与客体双方的心理学水平与应用能力的较量。那么执法办案该如何运用心理学谋略呢?古人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上策。《三国演义》、《孙子兵法》等古籍更是提供了大量心理学谋略的案例教材。就行政执法工作而言,行政执法人员必须根据办案前期的调查工作与违法第一现场中所获得的材料,运用心理学知识,采用特殊的语言技巧和完备的询问能力,分析当事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结合当事人的个人历史资料,在询问过程中准确把握各阶段当事人的心理活动动态,积极制定“因材施教”的心理学系统组合应对谋略,引导当事人按照预期目标如实、全部交待违法事实(明确违法当事人的五个W与一个H,即时间、地点、人物、为什么、什么事、方式),同时在询问后根据其心理发展,制定策略,使违法案件圆满得以处理。执法人员应当善于在各种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各种谋略制定有效措施,将心理学知识转化为办案生产力。
容格心理观试析论文
摘要:容格理论的神秘主义色彩很难理解和评价,但其对心理学的贡献又是无法替代的。本文从容格对无意识的解说、人格理论、梦的解释、神秘体验以及容格理论与东方文化的渊源等方面诠释了容格对心理学的独特解说。
关键词:容格;意识;无意识;心理
在心理学史上,卡尔·古斯塔夫·容格(Carl.Gustav.Jung)可能算得上是最难理解和最难评价的心理学家之一。容格理论的神秘主义色彩使许多人望而却步。一般对容格的介绍和评述都是在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背景下进行的,即以容格和弗洛依德在诸如性、梦、力比多和人格结构等一些基本问题上的分歧为线索来评介容格心理学。带着对现代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困惑看容格和弗洛依德的对立时,我隐约看到了贯穿心理学始终的两种基本取向的对立,即机械论和灵魂论、还原论和整体论、科学心理学和常识心理学以及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对立。
一、容格与弗洛依德心理观点之比较
谈起容格,不可避免地要说起弗洛伊德。众所周知,在弗洛依德眼里,一切皆性。对他来说性是一种神圣物,一切不能被直接解释成性的东西,都被认为是心理上的性。弗洛依德要求容格永远不要放弃性理论,他认为性是所有事物中最本质的东西,必须使它成为一种信条和一座不可动摇的堡垒。然而在容格看来,若将弗洛依德的性假说引申到其逻辑的结论,将导致一种对文化的毁灭性判断。文化成了一出丑剧,一种被压抑的性能量的病态产物。弗洛依德认为这正是人类无力与之抗争的厄运,但容格不同意此观点。
弗洛依德的科学信条是牛顿式的,他相信存在着确定无疑的终极真理,他认为科学的结论必定是相同的,尽管它们的表达方式可以不同。作为一个还原论者,他倾向于把事物简化,用简明的结构和规律老把握事物。而容格却是酷爱沉思冥想的人,喜欢事物的原始丰富性,不愿把完整的世界打碎。美国学者施陶德说:“容格是一位有直觉的思想家,气质上属于自然神秘主义者。”①他把承认人类理性的有限性视为人类至高的智慧。
积极心理学探究论文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找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M.&King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地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Seligman&Mihaly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