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评估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20:31: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心理素质评估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心理学对企业党建的影响
一、运用心理学方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实践探索
经过长期的实践,在党建工作的很多领域中,心理学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应用,笔者现将以往心理学在促进党建工作上的实践情况进行收集,做出了以下实践总结:1、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可以提升思想建设工作的质量在我们进行诸如谈心谈话、参观访问和座谈讨论等政治思想工作时,都有大量的心理学元素包含在内,一些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手段,如:引导法、精神感染和清理结合的方法等,都是由心理学的一些原则衍生过来的,因此,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可以对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起到极为积极的影响,改变当前古板的工作模式。目前而言,很多单位和学校都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师,来保证人们的心理健康。2、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可以用心理学的方式来维护目前,社会广泛专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近年来,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已经成为了某些政府企业的干部考核标准,符合这两项标准的,才能进入党政部门工作,而利用心理学培训,可以培养或提升人员的心理素质,从而维护党员的心理健康。3、利用心理学的方式,可以对反腐倡廉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腐倡廉一直是党建工作中的重点,近年来,腐败现象日益严重,而利用心理学方法,可以使党员在反腐倡廉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符合心理学规律的措施,使干部产生一种自律和监督他人的心理,使思想预防的意义获得强调。
二、提高现代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过程中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要在党建科学化过程中运用好心理学方式,除了要对过去的成功经验加以坚持外,还要探寻和摸索新的措施,要充分了解心理学在党建过程中的迫切需要,来制定相应的对策,笔者认为,要利用心理学方式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1、提高党员心理服务与教育平台建设的力度一定要加强心理素质培养的宣传力度,要在工作中加大对党员干部心理知识教育的力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独立的心理服务机构,为员工进行心理服务,并建立相关的档案,记录员工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定期的追踪审查,对员工心理状况进行合理的评估;要利用公司网站、内部报刊杂志及微薄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建立起专业的心理服务平台,保证全体员工的心理健康。2、对心理评估体系进行完善第一,要有较为完善的干部建设评估体系。一定要加大心理评测在干部选拔、任用和团队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包括干部管理压力应对、对危机的实施应变管理能力等;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起对于不同级别领导的评估体系,使班子能够合理的进行搭配,工作能够科学分工;最后,一定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心理评估系统,对机关人员和领导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与预测。3、加强对干部心理素质的培训力度在现有的基础上,一定要加大对干部心理素质的培训力度,要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领导进行培训,将心理素质目标纳入到培训体系当中,要采购或开发适合心理培训的教材,整合收集相关教学资源,提高心理素质的培训质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心理学方法在我国党建科学化水平提高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如果能运用好心理学方法,一定会对提高我国党建科学化水平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所在单位——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50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一直以来,公司领导对党建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公司经营业绩的快速增长,和80、90后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一系列心理问题也随之而来。2011年,公司党委经过认真研究,首次针对公司党群工作者开展了“从心开始”——心理咨询知识在党群工作中的应用培训,随后,从中选拔出成绩优秀的学员,经过集中培训,参加了全国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其中6人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初具雏形。后续,公司还将继续加大对广大党员干部员工的心理知识培训,努力打造自己的心理咨询师队伍,为建设幸福株所、和谐株洲所而不懈努力。
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一、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在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日渐丰富起来。重庆市理工类高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
1.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
近年来,重庆市高校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普遍开设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大学生心理卫生、心理咨询辅导以及情绪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而且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学生自我认识、加强学生情绪管理、改善学生人际交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建立心理咨询机构
为了能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园适应环境,培养大学生适应能力,重庆高校普遍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类的组织机构,成为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公考应试注意事项
心理素质测评,是许多公务员录用单位的必要程序,使用心理素质测评,主要是为了考察应试者的心理素质是否符合一个合格的国家公务员所必须达到的各项要求。在此,我们特邀知鸟教育人事考试网的专家为考生讲解心理素质测评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素质测评与“体检”一样重要,是许多单位招聘、使用和选拔人才的必要程序。在近年来一些机关的公务员招考工作中,如外交部一些特殊职位和各地警察招考工作中,都在运用心理素质测评。在公务员考录工作中使用心理素质测评,主要是为了考察应试者的性情、意志、品质以及反应等心理素质是否符合一个合格的国家公务员所必须达到的各项要求。这类心理素质测评一般采取纸笔测试形式进行,有些单位也采取人机对话的方式让应试者答题。
1、心理素质测评要求应试者真实作答。由于多数测评为自陈量表,难于控制和防止应试者的掩饰行为和倾向性作答行为,同时情境因素对应试者的影响也难以控制,因此在测评之前主考官应注意向应试者做好解释工作,尽量达成双方的信任关系,排解应试者的顾虑和猜疑,让其尽可能达到一般的自然、平和心态,同时请应试者注意在自我评述中按照自己最平常的情况作答,最大程度地反映自身真实状况。
其实许多心理素质测评问题的备选答案并无对错之分,应试者没有必要对备选答案做任何是非判断,而应该反映自身真实面貌。由于在选拔、筛选测评中,需要考察应试者是否有社会赞许倾向,于是一些应试者在高动机驱使下,会对题目有所猜测,有意或无意地改变其对测评问题的本来反应,而塑造出一种会受到社会赞许或迎合职位需要的的形象。事实上,这种形象并不能代表应试者的真实情况。对于此类人员,具有专业知识或者经过简单培训的考官一旦发现,应当在结果解释中标注出来,因为这也代表其行为特征之一。同时应补充使用其他的评估技术,比如面试、情景模拟测验等,或在其他测验中对相应的考评要素反复考察和评定。
2、心理素质测评问卷中,有部分“测谎题”,可以保证测评结果的有效、真实。比如卡特尔16PF测验、艾森克人格测验本身就有测谎量表作为监控手段,用来检测应试者掩饰倾向的维度,反映应试者是否诚实而不加掩饰地报告自己的真实想法。
在这类心理素质测评工作中,一些人过于掩饰自己或自我防御意识过强,测谎分数过高,可能导致测试结果无效。如果应试者在内容相互对抗的项目上回答相同,或在绝大多数项目上的回答选项相同,那么就表明应试者很有可能没有认真地按自己的实际情况答题,而是在敷衍了事或故意作假。这样的答题是无效的。例如,“我爱发脾气”,“我很少与别人争吵”,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只选其中一个是比较正常的,如果两个问题都答“是”或都答“否”,必有一个答案是谎言,或被怀疑有抑郁症,或者就是一个人格不统一的人。
心理健康及精神病护理学教学研究
摘要:根据心理健康及精神病护理学课程的特点以及护理专业的特点,以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本科专业心理健康及精神病护理学课程思政改革为例,充分挖掘该课程的思政元素,从积极职业价值观及优秀职业心理素质塑造、适应能力及抗挫折能力提升、“生物—心理—社会”整体护理思维模式养成、爱岗敬业与慎独的职业工作作风树立4个方面,探索思政教育融入该门课程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分析总结经验与不足,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程更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及精神病护理学;课程思政;护理教育
课程思政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本研究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心理健康及精神病护理学课程目标,充分挖掘相关课程思政元素,探索思政元素在心理健康及精神病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结合点,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尝试,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各类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1心理健康及精神病护理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1.1心理健康及精神病护理学课程特点
心理健康及精神病护理学课程是基于健康与疾病并非相互对立关系,是一个连续动态的健康观,任何人任何时候的健康状态都处于这一动态过程的某一点上,且位置不断变化[4],因此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也处于健康与疾病连续动态过程中的某一点上。我校基于该健康观,对护理心理学及精神病护理学两门课程进行整合,开设了心理健康及精神病护理学课程。该门课程是我校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健康心理学知识、精神病护理学知识以及健康心理及精神病护理学基本护理技能四大模块,主要内容包括正常心理现象的构成、表现及特征,异常心理现象特征,护士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构成及特征,心理评估内容及方法,心理应激与调节以及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护理知识及技能等。护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能理解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构成及表现形式,能识别异常精神活动的典型表现,掌握心理评估、心理及精神疾病护理的基本方法及护理技术,具备整体护理观念,掌握促进自身、健康人群以及精神障碍患者心理健康的方法及技能。因此,该课程承担着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满足人们精神心理健康需求的意识以及“生物—心理—社会”整体护理思维模式等任务。
心理素质的结构及其内外关系
摘要: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它们共同组成广义的心理素质的内在结构。各因素间相互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BR><BR>心理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系统地培育学生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心理教育正迅速进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领域。<BR><BR>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它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各因素间有什么联系,与其他素质是什么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这些既是教育理论研究必需解决的课题,也是心理教育实践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理论上,它事关心理教育学这一亟待建立的新兴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内容及其归宿。在实践上,它决定着心理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如何评估。<BR><BR>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内涵的系统的专门论述,目前尚不多见,但从相关研究的表述及人们的一般认识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BR><BR>其一是扩大化、泛化趋势,即将人的整体素质仅分为身心两种,将除生理素质以外的一切因素统统归之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范畴之中。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内容。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BR><BR>其二是,将心理素质狭义化,即将某一具体内容的心理教育等同于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实践中厚此薄彼或单打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难以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BR><BR>其三是,视心理素质为所有心理现象所具有的水平、层次和质量。这一观点无疑是符合心理科学的。但鉴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对心理现象的要素的理解、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各种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价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视其可能性和价值大小确定重点方面。<BR><BR>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界定将直接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也事关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因此,心理素质的界定首先必需符合心理教育学的基本要求,注意处理与其他教育内容的关系,避免泛化或片面化;其次必需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同时还应兼顾社会对人的心理方面的现实要求。<BR><BR>基于此,笔者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行为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与否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估。<BR><BR>性格品质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对自己的态度是自信还是自卑,自爱还是自弃,进取还是退缩;对他人是宽容还是计较,温和还是粗暴,合群还是孤僻;对工作、学习是喜爱还是厌恶,勤奋还是懒惰,认真还是马虎,负责还是塞责,踏实还是轻浮等;在情绪方面是乐观还是悲观,开朗还是抑郁,稳定还是易波动,强烈还是宁静;在意志方面,是有目标还是盲目,自觉还是冲动,自制还是放纵,勇敢还是怯懦,果断还是寡断,镇定还是惊慌,坚强还是脆弱,有恒还是无恒,灵活还是死板;以及在认知方面的特征和对待集体、社会的态度等等。性格品质在人的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不同的性格品质对自身及社会的价值上存在质的差别,有优劣之分,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其他方面。例如,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这一性格特征直接制约着心理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动力的激发,影响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因而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内核。但同时,它的形成又是在心理能力的训练中,在心理动力的促动下,在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下,在行为结果的反馈中逐步强化、积淀而成的。<BR><BR>心理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和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在认知方面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心理适应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主要为:适应客观的自我意识能力,如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能力;适应自我发展所需的自我定向、自我设计、启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扬弃、自我表现的能力;适应他人所需的知觉他人、理解他人,人际交往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适应社会所需的社会知觉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竞争及协作能力;适应生活与环境所需的自理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承受挫折能力、情绪调适能力、心理保健能力、行为自控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形成当然是综合素质作用的结果,但首先离不开优良的性格品质、强大的动力、健康的心态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强弱又反作用于心理素质的其他方面,并直接制约行为表现。例如一个情绪调适能力强的人,更易形成开朗的性格和稳定而愉快的心境,产生积极的内驱力,避免许多痛苦、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障碍,并引发积极而适当的行为表现。<BR><BR>心理动力是指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它既有动力大小的量的水平差异,同时,因其行为的目的指向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于自身或社会,因而在考察其心理动力大小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其动力所指方向是否适当。心理动力是一个人的性格优化、能力强化、心态健化、行为良化的内在力量源泉,它对于性格的塑造、心理能力的训练、心理健康状况及行为积极性可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同时,心理素质其他方面以及人的整体素质,又会对心理动力的大小产生强化或弱化的影响,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高层次的个性心理倾向和思想道德素质左右着心理动力的目标指向。<BR><BR>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们仅以心理健康的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标准来衡量。即看个体是否存在情绪、认知、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有没有心理疾病。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决定行为适应与否。<BR><BR>心因性行为是指直接由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所引发的行为表现。此外,人的行为中还有一部分是属于环境压力所导致的被动服从行为。心因性行为表现的适应与否是一个人心理素质高低与否、心理健康与否的外在体现。而心因性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及心理健康。这里的适应一方面要看其是否适应社会及环境要求,另一方面要看一个人的自觉的行为表现是否与其年龄及特有角色相符合。<BR><BR>综上所述,广义的心理素质的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的。既可互相促进而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互相制约而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性格品质是最基本的、长期发挥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居于最基本的位置。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是主干成分。心理动力是心理素质中最活跃、影响最直接也最全面的因素。这二个方面构成狭义心理素质的结构。而心理健康水平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内在标志,心因性行为表现则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外显标志。由于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表现都与其他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作用着狭义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因而也应将这两个因素纳入广义的心理素质结构体系之中,以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在心理教育中,应将性格品质培育、心理能力培养、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动力的激发及行为表现的引导统一起来全面实施,以便形成合力,发挥出整体的心理教育效能。<BR><BR>心理素质各方面不仅内部存在相互的联系,而且与其外部的其他素质也存在密切关系。相对说来,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BR><BR>一方面,性格品质中包含着个体对他人、集体及社会的态度,而这些结果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一个人其他的性格特征也会间接地影响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比如一个性情暴躁的人,他有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产生过激行为,从而违反道德规范。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在自身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更易表现出自私、甚至损人利己的非道德行为。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会目光短浅,难以形成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反之,一个人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就更易接受科学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良好的性格品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性格品质的培育。优化,是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任务,也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的最直接的结合点。<BR><BR>心理能力包括智力与心理适应能力两大方面,其中的智力及其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成为其基础和条件。心理适应能力在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的同时,也制约着对自我的适应及发展,成为一个人在充分实现自我的同时顺利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着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进程顺利与否,因而是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基础。<BR><BR>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是身体疾病的原因。如心因性疾病的产生与性格的病态、情绪障碍、心理能力的缺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因而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BR><BR>心因性行为是一个人现实行为表现的组成部分。如果心理素质良好,心理健康,那么适应的心因性行为就增加,被动服从的行为就会减少。心理素质和以之为基础的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表现,决定着其社会适应状态<BR><BR>心理动力不仅直接制约心理素质其他方面的优化,而且同时作用于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心理动力的大小对人的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减缓作用,其指向则影响着各种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且决定着人的素质发展及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BR><BR>心理动力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地位,分别成为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当然,其他素质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心理素质各方面的变化。<BR><BR>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心理素质的培育,应通过对心理素质各方面及各要素的全面、系统的培育与辅导,实现性格品质的优化、心理能力的强化和心理动力的激发,达到维护心理健康、防治心理问题及行为问题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素质的主动发展,顺利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公务员之家整理)
人大代表心理素质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人大代表心理素质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术界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日益关注人大代表自身素质的提高问题。试图从心理素质这一独特的角度出发,探索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提出若干提升这些素质的建议,希望能通过本文的论述,给读者一点有益的启发。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学界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不断深入:除了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人大制度外,部分学者也开始注重从提高人大代表自身素质的角度着力进行研究。故此,论述人大代表素质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综观这些文章,大体将人大代表的素质分成“德、智、能、体”四个方面。“德”是指人大代表的政治信仰、参政意识,具体包括拥护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和政策,有强烈的参政意识和良好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观念;“智”是指履行代表职责的知识水平,主要包括法律知识、文化知识和一定的科学知识水平,这是形成履行代表职责能力的基础;“能”是指履行代表职责的能力,尤其是指作为代表这个职业的能力,具体包括调查研究的能力,参政议政的能力,依法监督的能力,考核和评议的能力,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和发动群众的能力;“体”是指履行代表职责的身体素质。以上四个方面基本涵盖了人大代表所应具备的素质,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概括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就是代表的心理素质。
一、人大代表心理素质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参照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关于心理素质的定义,笔者认为,人大代表的心理素质可以认为是居于人大代表这一职务的人所应具有的心理要素或因素的质量。这些心理要素或因素应该包括:责任感、心理调适能力、换位思辨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激发力、韧性、弹性、刚性程度等。这些素质对于人大代表顺利地履行代表职责和义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增强代表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使其在行使代表权力的过程中更有自信。作为接受人民权力委托的人大代表,他们手中神圣的选票关乎民众利益与国家的前途命运,他们本应被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所激励。但是,“在我国,人大代表长期以来被作为是一种荣誉性职务,由领导和组织部门做出安排,……他们中有些人在他们的工作岗位和行业中是能手、专家,……但缺少代表的责任感,这就不能做一个好的人民代表。”为什么一个行业的专家和能手在处于人大代表这一职位上的时候却成为一个“橡皮图章”?除了缺乏必要的法律素质外,缺乏作为人大代表的责任感,缺乏在兼职代表的现实情况下平衡本职工作和代表工作的调适能力,缺乏应对各种复杂政治气候的应变能力以及缺乏在代表工作中创新的激情等,都是致使某些人大代表缺乏使命感和荣誉感的重要因素。难怪乎蔡定剑先生感叹:“责任,有没有代表的责任,有没有对民众的责任,并且敢不敢表达民众的意志,是最重要的代表素质。”
心理素质结构论文
心理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系统地培育学生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心理教育正迅速进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领域。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它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各因素间有什么联系,与其他素质是什么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这些既是教育理论研究必需解决的课题,也是心理教育实践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理论上,它事关心理教育学这一亟待建立的新兴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内容及其归宿。在实践上,它决定着心理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如何评估。
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内涵的系统的专门论述,目前尚不多见,但从相关研究的表述及人们的一般认识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
其一是扩大化、泛化趋势,即将人的整体素质仅分为身心两种,将除生理素质以外的一切因素统统归之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范畴之中。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内容。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
其二是,将心理素质狭义化,即将某一具体内容的心理教育等同于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实践中厚此薄彼或单打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难以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
其三是,视心理素质为所有心理现象所具有的水平、层次和质量。这一观点无疑是符合心理科学的。但鉴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对心理现象的要素的理解、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各种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价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视其可能性和价值大小确定重点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对基层消防官兵心理素质的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基层消防官兵心理素质的作用。方法选取某消防队136名基层消防官兵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接受心理健康教育68名消防官兵作为观察组,将其余68名消防官兵作为对照组,分析其心理素质的变化。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后,对照组消防官兵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症状各项评分无明显改变,观察组消防官兵各项评分均有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消防官兵学习能力、社交自信、自尊、体能、外貌评分无明显改变,观察组消防官兵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基层消防官兵的负面情绪,改善其心理缺陷感,提高其心理素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基层消防官兵;心理素质
基层消防官兵所从事职业特殊,工作内容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相关,任务艰巨、要求严格、行动迅速、压力过大为其工作特点。在如此高负荷的工作面前,消防官兵极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1]。有研究表明[2],与正常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基层消防官兵普遍较低,大多数消防官兵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因此对其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其不良情绪状态,提高其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为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基层消防官兵心理素质的作用,该研究选取136名基层消防官兵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为期2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照组未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对2个月后两组基层消防官兵的心理素质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消防队136名基层消防官兵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9~28岁,平均(23.51±2.32)岁,均为男性,婚姻状况:已婚57名,未婚79名;文化程度划分:高中45名,专科43名,本科48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名,其中观察组年龄19~27岁,平均(23.16±2.18)岁,已婚28名,未婚40名;文化程度划分:高中22名,专科22名,本科24名。对照组年龄20~28岁,平均(23.87±2.23)岁,已婚29名,未婚39名;文化程度划分:高中23名,专科21名,本科24名。两组官兵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心理素质结构研究论文
心理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系统地培育学生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心理教育正迅速进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领域。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它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各因素间有什么联系,与其他素质是什么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这些既是教育理论研究必需解决的课题,也是心理教育实践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理论上,它事关心理教育学这一亟待建立的新兴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内容及其归宿。在实践上,它决定着心理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如何评估。
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内涵的系统的专门论述,目前尚不多见,但从相关研究的表述及人们的一般认识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
其一是扩大化、泛化趋势,即将人的整体素质仅分为身心两种,将除生理素质以外的一切因素统统归之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范畴之中。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内容。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
其二是,将心理素质狭义化,即将某一具体内容的心理教育等同于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实践中厚此薄彼或单打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难以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
其三是,视心理素质为所有心理现象所具有的水平、层次和质量。这一观点无疑是符合心理科学的。但鉴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对心理现象的要素的理解、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各种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价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视其可能性和价值大小确定重点方面。
心理素质教育创新思路
1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现状
本研究选取高校大学生997名进行调查,回收问卷887份,剔除无效问卷79份,共获得有效问卷808份,问卷有效率为91%。其中,男生396名,女生412名,文史类学生419名,理工类学生389名。采用中科院王极盛编制的《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南开大学张阔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威廉斯编制的《成就动机问卷》进行调查。使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信度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量表上的均分在3分以上(总分5分),这说明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还有提升空间。在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性别上出现了差异性,男生在创新意识方面显著高于女生;专业、生源地、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结构方面未出现显著性差异。在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上,创新意识方面的培养需要着重对女生的培养,而在创新能力和竞争心的培养上,应该公平对待。在对创新心理素质、心理资本、成就动机相关性的研究上发现,二者间分别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对于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同时注重培养其他积极心理因素,这些积极心理因素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系统的工程。
2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河南城建学院为例
河南城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指导、真诚服务、保守秘密”的服务理念,坚持在教育中培养乐观自信、善于沟通、人格完善、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尝试建立包括教育工作机制、教育教学机制、服务机制和心理安全保障机制在内的创新心理素质教育体系。
2.1着眼整体推进,设计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机制
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教育涉及到学工部门、院系教学科研部门、心理咨询中心、校医院后勤服务部门等,需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学校按照统筹规划、协调分工的原则,有效整合各种优质资源,建构整体性的工作机制,使工作机制全员化、多渠道化[4]。在工作机制中,心理咨询中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阵地,对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具有核心的作用。在河南城建学院,2004年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成为面向在校学生开展心理服务、推进素质教育的专业机构。学生工作系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队伍。河南城建学院成立了由主管校领导任组长,各学生工作部门领导为组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合理规划、整体推进、积极的开展创新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各院系主动参与、密切配合,形成了“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网络。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时,教学科研部门发挥作用,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和其他专业服务,如心理素质专题讲座、心理健康辅导技能训练、户外素质拓展活动等,以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教学部门也发挥其课堂主渠道作用,在全校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科学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等。在后勤保障方面,校医院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通心理卫生绿色通道,形成预防、干预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