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程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2 10:17: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心理课程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课程教师消极心理调适论文
摘要: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前论文正逐步进入关键的阶段——课程实施阶段。新课程实施得怎么样,直接关系着课程改革的成败,而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主要的参与者,是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面对课程改革,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能出现的心理定式、犹疑观望、惰性及焦虑等消极心理阻碍了新课程实施的进程,影响了新课程实施的质量,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新课程;课程实施;教师;消极心理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于1999年开始启动,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学生已全部进入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于2001年5月全面启动,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2004年9月起,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等省(自治区)相继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到2008年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将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前正逐步进入最关键的阶段——课程实施阶段。
课程领域普遍认为,课程的改革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启动和动员阶段,即课程采用阶段,是指制订使用一种课程计划的过程;第二阶段是实施、开始使用阶段,即课程实施阶段,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第三阶段是持续化、常规化阶段,即课程制度化阶段,就是把课程计划及实施过程作为一种系统模式确定下来。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首先,课程实施是课程采用的现实化。课程计划的确定、课程方案的采用只是明确了课程的应然状态,是课程的理想存在,即告诉人们新时期的学校教育应该确定什么样的课程目标,建立什么样的课程结构以及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但在教育实践中人们有没有真正按照既定的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去执行,即课程的实然状态如何,却是由课程实施决定的。课程计划再完美,课程设计得再好,如果没有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实施,或者在实施中走了样,那都会使课程的目标无法实现,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其次,课程实施也是课程制度化的基础。课程制度是课程改革步入正常轨道、进入良性运作的表现,它必须在做课程计划时就被考虑到,但它并不是被规划出来的,而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所以说,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是看课程实施的情况。“改革很多时候被视为失败,其实不然,因为它们从来就未得到实施”[2](J.I.Goodlad)。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起了大规模的课改运动,设计的课程方案和编制的教材有很多都不错,在当时也被普遍看好,但由于在实施中出了问题,有的方案根本就未被真正实施或被扭曲地实施了,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很多,但教师是决定性因素,他们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影响课程的诸多因素往往要通过教师反映到教学实践中去。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以满腔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新课程的教学中去:深入理解新课程的本质,在课程实施中真正贯彻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效且高效地将新课程的内容传达给学生;新课程的实施还需要教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权和创造性,根据新课程的终极目标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不同地区、学校、学生和教师个人的实际,对新课程方案进行必要的调适、补充和完善。如果没有教师积极努力的参与,任何好的课程计划都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目前,面对课程变革,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反映却并不尽如人意,教师往往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这些不良心理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程。在我国逐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师中可能出现的消极心理及其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心理定式
心理学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90年代以来,心理学教材开始不约而同地贯穿了认知思想,并大量引入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方法、理论,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考察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两方面,对其中每个具体环节所涉及的认知过程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例如,将课堂传授的知识分为不同类型,对每类知识采用不同的教育与学习方法;将教学过程进行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术等。这些新内容、新思想与传统教材相比可说
我们认为师范类心理学教学应达到以下几个主要目标:首先,要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与未来教学工作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如心理活动主要规律,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矛盾,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心理因素等。其次,应使心理学知识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加强应用性、实践性,提高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以上两方面现行教材都有较充分的体现,取得了不少成效,受到了各方好评。但还有一个主要目标目前仍处在忽视的地位,这就是教师人文意识的培养问题。当前中小学校相当部分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曾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培训,却仍然沿用简单粗暴教育方式,漠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忽视学生的心智启迪、个性发展。有些读书时心理学得高分的教师对学生却缺乏必要的尊重,很少去考虑自己的行为会给青少年脆弱心灵造成怎样的伤害;学了很多心理知识,眼中的学生却仍是无生命、无情感,只知服从与接受的“知识容具”或是“考试机器”。换言之,他们还没有形成重视学生心理,关注学生成长的基本意识,这一现象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上述问题也反映出师范类心理学在课程体系上存在着的盲区,教材中各种概念、理论、研究成果介绍了不少,但总体而言多偏重于从专业研究角度进行分析,学术性较强而实践性较弱,难以使人将所学知识与教学工作完全联系起来,而在教师相关意识培养方面更显缺乏。也许教材编写者们的想法是:师范生主要任务是把理论学好,等将来工作后自然就会把理论与教学实际挂上钩。但对于接受了多年传统教育,又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师范生而言,这种想法则多少显得有些一厢情愿。因为他们在学习心理学时,更多地是作为一门孤立的课程来学的,往往觉得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很少有意识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用于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也就是说,对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因此,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注意加强相关意识的培养,那么他们在成为人师后,又会沿用早已习以为常的应试教育那一套做法。这样发展下去,素质教育的实现将显得遥遥无期,可见师范类心理学课程迫切需要加以改革完善。既然师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未来教书育人的合格人才,那么心理学教学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指导未来教师教好书、上好课,还应该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使之更多地关心爱护青少年的成长,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这样才能实现从“经师”向“人师”的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灵魂工程师”。这样的任务对于心理学这门重要的教育理论课程而言可说是责无旁贷的。
我们认为在教材中还应加强心理规律与素质教育的联系,更多地切合教育实际,分析青少年的心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相应教育方法措施的不力之处、依照素质教育要求的努力方向等。这样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使之认识到复杂的心理现象在青少年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了解遵循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他们避免或减少在未来工作中重入传统教育的误区。
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它要求让学生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要培养的个体素质结构包括生理、心理、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心理学课自然应着重于心理素质的发展方面,在教材中不仅要分析说明心理素质的各方面(如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的特点、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搞好教学工作,还应讨论怎样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各方面心理素质,使青少年形成健全心理,尤其是如何发现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定发展。这后一方面应在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才能有助于未来教师相关意识的培养。通过教学使他们认识到中、小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心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可塑性,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方法都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采取更为慎重、负责的态度。
优化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论文
高师公共心理学肩负着培养师范生的心理学素养的重任,必须以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优化其课程体系。首先,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的内容必须具备实用性。具体来说,一方面应注重培养师范生正确的心理学的观念,为师范生指明了思考教育、教学中心理学问题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技能,使师范生能迅速有效地组织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技能,解决当前的教育教学问题。其次,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必须具备最优化的结构。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规律,课程的结构是形成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结构要有利于迅速形成良好的心理学的认知结构,有利于调动师范生学习公共心理学的积极性。
2.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分析与评估回到本文目录
现行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各高等师范学校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公共心理学体系,但这些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与评估。
从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内容来看,阐述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内容十分详尽,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性内容则非常单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十分严重。其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对心理学概念、原理进行哲学式的阐述多,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的操作性的阐述的少;对一般意义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教育活动中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识少;要求学生对心理学的概念、原理进行阐述多,要求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践问题的技能训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师范生解决教育、进行工作中心理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现行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陈旧,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现行教材中的有些内容,与教育、教学工作关系甚远,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另一方面,有一些紧密结合教育实践而进行的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心理学观念,没有被吸收进教材。
从教材的结构来看,现行教材大多采用以所引入的心理学理论为主线方式进行编写。现行课程体系涉及到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理论,而心理学每一分支学科理论又自成体系。以心理学的相关分支学科的理论为主线编写教材,使教材形成了“条块分割”的现象。这种编排方式,似乎有助于师范生掌握心理学理论体系,但是,师范生所学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学知识则支离破碎,不能形成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为核心的、完善的认知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妨碍了师范生形成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能力。
师范类心理学课程改革论文
90年代以来,心理学教材开始不约而同地贯穿了认知思想,并大量引入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方法、理论,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考察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两方面,对其中每个具体环节所涉及的认知过程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例如,将课堂传授的知识分为不同类型,对每类知识采用不同的教育与学习方法;将教学过程进行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术等。这些新内容、新思想与传统教材相比可说
我们认为师范类心理学教学应达到以下几个主要目标:首先,要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与未来教学工作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如心理活动主要规律,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矛盾,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心理因素等。其次,应使心理学知识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加强应用性、实践性,提高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以上两方面现行教材都有较充分的体现,取得了不少成效,受到了各方好评。但还有一个主要目标目前仍处在忽视的地位,这就是教师人文意识的培养问题。当前中小学校相当部分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曾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培训,却仍然沿用简单粗暴教育方式,漠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忽视学生的心智启迪、个性发展。有些读书时心理学得高分的教师对学生却缺乏必要的尊重,很少去考虑自己的行为会给青少年脆弱心灵造成怎样的伤害;学了很多心理知识,眼中的学生却仍是无生命、无情感,只知服从与接受的“知识容具”或是“考试机器”。换言之,他们还没有形成重视学生心理,关注学生成长的基本意识,这一现象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上述问题也反映出师范类心理学在课程体系上存在着的盲区,教材中各种概念、理论、研究成果介绍了不少,但总体而言多偏重于从专业研究角度进行分析,学术性较强而实践性较弱,难以使人将所学知识与教学工作完全联系起来,而在教师相关意识培养方面更显缺乏。也许教材编写者们的想法是:师范生主要任务是把理论学好,等将来工作后自然就会把理论与教学实际挂上钩。但对于接受了多年传统教育,又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师范生而言,这种想法则多少显得有些一厢情愿。因为他们在学习心理学时,更多地是作为一门孤立的课程来学的,往往觉得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很少有意识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用于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也就是说,对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因此,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注意加强相关意识的培养,那么他们在成为人师后,又会沿用早已习以为常的应试教育那一套做法。这样发展下去,素质教育的实现将显得遥遥无期,可见师范类心理学课程迫切需要加以改革完善。既然师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未来教书育人的合格人才,那么心理学教学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指导未来教师教好书、上好课,还应该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使之更多地关心爱护青少年的成长,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这样才能实现从“经师”向“人师”的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灵魂工程师”。这样的任务对于心理学这门重要的教育理论课程而言可说是责无旁贷的。
我们认为在教材中还应加强心理规律与素质教育的联系,更多地切合教育实际,分析青少年的心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相应教育方法措施的不力之处、依照素质教育要求的努力方向等。这样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使之认识到复杂的心理现象在青少年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了解遵循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他们避免或减少在未来工作中重入传统教育的误区。
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它要求让学生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要培养的个体素质结构包括生理、心理、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心理学课自然应着重于心理素质的发展方面,在教材中不仅要分析说明心理素质的各方面(如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的特点、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搞好教学工作,还应讨论怎样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各方面心理素质,使青少年形成健全心理,尤其是如何发现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定发展。这后一方面应在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才能有助于未来教师相关意识的培养。通过教学使他们认识到中、小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心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可塑性,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方法都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采取更为慎重、负责的态度。
隐性课程心理学方式发挥论文
摘要: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隐性课程是建立在人们的认识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的心理学基础之上的。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有感染、暗示、模仿、从众、内化。
关键词:隐性课程;心理方式;作用
隐性课程是建立在人们的认识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的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已对这个方面进行过探索。保加利亚心理治疗医生洛扎诺夫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成功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创立了“暗示教学法”。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证明了它是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内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和研究隐性课程,随着对隐性课程的深入研究,更多的教育者意识到,隐性课程广泛存在于学校之中,不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隐性课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功能。隐性课程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各种教育因素去开发学生的潜力。作为隐性课程,不论以何种方式影响受教育者,都通过无意识发生作用。人在作为隐性课程的文化环境、道德环境中生活就会不知不觉地接受其感染、暗示,或对其进行模仿,实现着文化心理积淀[1]。
隐性课程的特征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隐性课程的功能具有两面性,即正功能和负功能。如今,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使更多学者们把目光放到了如何发挥隐性课程的正功能上。隐性课程是通过人类无意识、易受暗示等心理特性发挥作用的,这正是隐性课程正功能与负功能产生的内在机制。挖掘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方式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发挥隐性课程的正功能、避免负功能提供帮助。
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主要有感染、暗示、模仿、从众、内化。
新课程改革下心理沟通探析论文
摘要:怎样才能确立新型师生关系,达到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呢?1.要真心爱学生,2.充分给予疏导帮助,3.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心灵沟通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而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总是以双方互为主客观前提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氛围。那么,怎样才能改善师生关系,达到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呢?
一、要真心爱学生
给学生以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是与小学生心灵沟通的首要条件,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也才能爱学生所爱、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把学生的忧虑当自己的忧虑。一旦当学生感悟到老师真诚的爱时,就会激起他们心灵的火花,把教师当作最可信赖的人,并毫无保留地将心灵的大门向老师敞开,告诉你他内心深处的秘密。
真心关爱每一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生。不把学生划分三六九等,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发展缓慢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当学生正待奋起的时候,你能送去鼓励的微笑;当学生陷入迷惘的时候,你能够给予清晰的指点;当学生深感孤独的时候,你能够送去关心和温暖;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你能够给予内心的劝慰。抓住这些有利的教学时机,只需要几句话,几分钟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心灵感应,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达到师生心灵的沟通。
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设计论文
摘要: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论文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心理素质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整体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确立;构建心理素质教育的本土化模式;构建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及课程类型;确立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则,这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关键词: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方法
一、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确立
1.必须符合教育的总目标。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构建必须置于人的全面素质教育的任务体系之中,注意与德、智、体等几方面的各项教育目标的衔接,必须为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为实现充分个性化与顺利社会化服务。
2.必须从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出发。心理素质是指在遗传的基础上,在教育、环境及主体实践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心理能力、心理状态及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的状态主要体现在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劣,以及由心理因素所影响的行为的社会适应状态上。
3.应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心理教育指对人的心理的各层面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积极影响,从而达到心理素质的全面优化。它既是有别于心理学的教学,也不是某一分支学科理论的具体应用,而是需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治疗学、心理测量学等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同时需要有机地运用教育科学、社会学、人口学、哲学等相邻学科的原理、研究方法及具体技术。这样,才能科学地确立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
浅谈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心理锻炼研究论文
【摘要】:在学校进行体育活动时,由于学生的体质、智力、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在身体上还存在着一些缺陷,而常规的学校体育又以“尖子生”为主要培养对象,或者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因而忽视了对学校体育中这部分弱势学生的教学和指导,忽视了这部分学生自我价值的开拓与发展。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网页;弱势学生;锻炼;
1前言
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大中专学校还是中小学校,各级各类学校都会有一些弱势学生。这些弱势学生指的是肢残、智残学生;生理上有某种疾患的学生;身体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包括发育不良、患矮小症等)的学生,以及部分体育差生等。在现阶段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指导思想的冲击下,学校体育是以体育特长生为主要培养对象的,而体育课也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的,在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中,忽视了对这部分弱势学生的体育指导,忽视了这部分学生自我价值的开拓与发展。因而影响了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
2导致弱势学生不能正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以及心理分析
2.1自身原因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论文
摘要:教育心理学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兼具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特点,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研究拟对教育心理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评价制度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希望能对教育心理学课程更好地开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评价制度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起源于1903年桑代克发表的《教育心理学》,同时教育心理学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兼具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特色。《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课程从最初生硬借鉴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到今天已形成具有本学科特色的内容和结构。教育心理学历史悠久,但是内容体系繁杂。它作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专业的专业课,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从目前的教师授课情况和学生反馈情况来看,该课程还是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的。
一、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从教学目标上来看,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目标大多重结果而轻过程,强调对概念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忽视对知识高层次的整合和运用。从课程内容上来看,首先《教育心理学》的教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教育实际为出发点的,但这种教材没有考虑到教育心理学的学术价值;另一种突出教学心理学的科学价值和实验性,但往往忽视了教育实际。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所用教材大多与研究型本科院校所用教材差别不大,在设计和取材上也是偏向学习理论、学习迁移、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等学习模块知识。这些模块侧重于理论知识,对学生来讲难度较大。而学生在实习实践中遇到较多的涉及教育心理学中个体差异,道德发展等问题,在《教育心理学》授课中所占课时较少。第二,《教育心理学》课程往往忽视中小学教育现状,导致所教授的内容与中小学实际教育情况脱节。第三,学生反映不知道如何在教育实习中应用这些知识。在课程内容的呈现上,主要是采用多媒体技术,这种方式方便直观,易于呈现,但是许多老师在ppt上呈现的内容非常多,呈现速度又非常快,学生还没来得及观看就已经切换到下一张了,造成学生认知负荷非常大,还学不到东西。从教学方法上来讲,《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一般采用讲授法。这种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方法使学生很难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消化,仅仅停留在应付考试时的死记硬背阶段。另外,这种单调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很容易照本宣科,学生戏称教师是“用行为主义或认知主义的方式教授人本主义或建构主义的内容”,造成了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主要就是上课记笔记,课下背笔记,考试回忆笔记,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目标
中学心理教育课程建设管理论文
1997年4月,国家教委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行)》,第一次以课程标准形式规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以此规范教育实践。据此,1998年秋季,各地六三学制初中一年级、五四学制初中二年级在思想政治课中普遍开设了心理教育课,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或地方自编教材,主要由政治课教师任教。
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心理教育以课程形式进入中学课堂,从根本上改变了较长时间以来心理教育在学校可搞可不搞和无合法地位、无明确要求、无具体措施的状况,使之进入合法、规范发展的轨道,它必将在形成、维护、促进、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课程的开设意味着心理教育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已经正式树立。
如何实施心理教育?十多年来各地探索出不少有效的教育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成果中,不约而同地把专门课程放在各种途径的首位。首先,因为课程最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心理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凭借课程有可能将教育内容较为全面地实现。其次,从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看,受过心理或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奇缺,短时间内对众多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又不大现实。而心理教育课程有专门的教材和翔实的教学指导用书,教师在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培训、研讨、实践、总结、提高等一系列环节后,有可能把握心理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因而是可行的。当然,专门课程也有其局限性,如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需要,但这可以通过个别辅导等途径弥补。
就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而言,选择初中年级作为心理教育课程的试行年级,是抓住了一个有利的教育契机。这是因为,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因此适时适宜地进行心理教育,能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标,十分有效地对个体的发展发挥作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无疑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和必要的补充。在课程结构符合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三大要素中,如果说原有结构更注重前两个因素的话,那么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则是加强了学生自身发展的权重,三大要素逐步达到动态平衡。课程结构更趋合理,更符合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其建设还刚刚开始,应当尽可能的借鉴国(境)外经验(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应用国内研究成果,以便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