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课程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12:43: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课标课程设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研究
1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1.1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不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高中的历史学习而言,需要学生能够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但是在实际的历史学习中,高中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是很浓。历史教材具有抽象性,很容易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因为课程的枯燥出现厌学的现象。比如,教材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或者战争、或者王朝的建立,往往通过几个数字、几段文字来进行描述,但是几个历史事件之间没有很好的连贯和贯穿,学生听起来很模糊,对其兴味索然,使学生很快地出现厌学心理,老师的传授解惑并没有影响和渗透到学生的心里,教师只是单纯的起到主导作用,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没有得到发挥,这就失去了新课标的目的和改革的意义了。
1.2教师对历史教学讲解不够系统化
由于高中的历史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这就决定了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课和教学设计时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由于历史事件安排比较分散,同时受历史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专业修养的局限和影响,这就使得教师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不能合理运用教材,不能清晰把握历史事件的脉络,分析历史现象的共性与个性,也不能灵活运用教学技巧,教师往往照本宣科地讲授历史知识,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觉得没有逻辑性,分不清具体事件和现象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无法认识到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性和地位,也就没法正确的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
2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设计
小学德育教学法意义研究论文
摘要:《思想品德》教科书(试用)及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分别是在当前新课改前后浙江省3—6年级使用的小学德育教科书。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时期两套教材中呈现的教学活动形式,发现两套教材在教学法方面存在差异,与新课改前《思想品德》(试用本)相比,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的教法设计更有利于学生展开积极主动的道德学习。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德育教与学方法的转变。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法设计
一、意义与目的
教材教法设计是一定的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其最终基础又直接涉及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倡导和教学过程的变革,教材教法设计也在经历着相应的改变。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6月8日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小学1—2年级“品德与生活”的基础上,正式推出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并以此作为小学3—6年级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融社会知识与品德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学科,采用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和跨学科的编写模式。它反对单纯的或说教式的品德教育,强调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使社会学习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体验或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社会环境,理解社会关系,接受公民教育。在此背景下,小学德育教材教法设计的变革势在必行。而《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实验教材的推出,就是这方面努力的一个积极尝试。
本文试以此次课程改革之前浙江省使用的《思想品德》(试用)(3—6年级)教科书和课改后浙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3—6年级)为探讨对象,通过两套教材所要求的教学法的比较,旨在研究新课标前后小学德育教材教法设计的主要特点并评估其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二、对象与方法
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分析
一、新课标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模式。当前,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打破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将那些历史事件、各地风光和民俗民风表演制作成电子课件,并配上音乐和动态画面,结合教师的具体讲授,能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二)多学科综合模式。学科综合是指音乐教学应打破学科界限,以音乐教学为主线,其间运用音乐材料,把音乐与其他艺术及学科联系起来,使其融合在各学科艺术间。如音乐教育与舞蹈教育两个学科之间的综合,教师在进行音乐鉴赏课教学时,融入舞蹈鉴赏课的内容,让学生在鉴赏古典舞、现代舞和中外民族舞蹈中学习音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完成对舞蹈知识的学习。(三)以学生为本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来促进其全面发展。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事先告知下节课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主动提前查找一些相关资料,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讲述、主动展示,鼓励学生以诗歌、话剧、小品等多种表演形式来表现现实生活。
二、教学模式的改进方式
(一)教学视角的变化。新课标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必须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把现代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礼仪音乐、实用音乐、背景音乐运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到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的音乐教育生活化,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热爱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和音乐修养。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紧密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及大众通俗音乐,多渠道开发音乐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音乐教学,使学生的音乐学习就是艺术化的生活体验,让学生主动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二)教学方案的创新。新课标要求,教学方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兴趣点,音乐知识要能满足学生需求,并不断拓展音乐知识面。教师要打通课内与课外的界限,打通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界限,让音乐知识贯穿中小学所有课堂,充满中小学校园内外,使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音乐课堂教学中,提升音乐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把教学活动由课内拓展到课外,让学生广泛收集课外音乐资源,如在《走逬大自然》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采风旅游,以多种形式收集音乐素材,并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言来表现自己心中的音乐。(三)教学重点的变化。新课标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能力,特别是在演唱、演奏以及艺术展现等方面的能力。新课标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培育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把音乐创造融在音乐教学中,要求学生依据音符旋律变化展开想象,让学生在理解与表现音乐中获得音乐艺术的陶冶和审美体验,使音乐教育更好地发挥审美育人的功能。新课标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如在大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知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若有一人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团队合唱效果,教育学生要各自把握好分寸和时机,尽职尽责,共同演绎出完美的合唱效果。(四)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新课标要求音乐课程优劣的评价应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基准,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机制,实现现代音乐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分为学生成绩、教师教学效果和课程设计管理三个层次,对每个层次的评价都有自评、互评和他评三种形式。教学评价要做到“两个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哪种形式,对哪个层次的评价都要注意科学、合理,应较为准确、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的掌握情况,使新课标教育理念落实到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新课标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在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认知兴趣,使其自觉主动地融入音乐世界,配合教师完美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教师应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要传授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而且要让学生领悟和欣赏音乐艺术的美,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注重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水平,更要注重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固定于传统的教学和课本的模式,要开展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可以运用网络、电化设备和多媒体课件,多样化的乐曲和歌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感受、鉴赏音乐,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舒适而轻松的课堂氛围以及有情有趣的音乐学习活动,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二)培养能动的创新思维。新课标要求在音乐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精神和音乐创造能力作为首要目的和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欣赏课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体验用多种思维方式去理解音乐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对音乐课的开头、衔接和结尾进行精心设计,开头要新颖,衔接要巧妙,结尾要愉悦,让每堂课都有新鲜感,使课堂教学具有“磁性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欣赏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时,可以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轻松地听完全曲,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所听到的音乐。在《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欣赏教学前,教师应仔细分析教材,找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授课时可先讲述历史故事“四面楚歌”,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教师在教唱欣赏教材中的歌曲时,可以适当教唱一些当前的流行歌曲,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展示流行歌曲的演唱,以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欣赏的兴趣。(三)培养丰厚的音乐修养。新课标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多渠道开发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主动探索音乐艺术的生活体验,全面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世界风光幻灯片,然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对片中的音乐进行评价和修改,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的音乐知识掌握。当然,教师也可以亲自演绎、生动解读优秀的具有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带给学生更好的感受和更强的冲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教师也可以跨越音乐课内与课外的界限,让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电视剧、广告、节目、电影等艺术载体,用课堂上学到的音乐知识去领会其中的音乐魅力和艺术表现,如在欣赏民乐《百鸟朝凤》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无论是画画,还是表演、讲故事,不拘一格地用课内外学到的音乐知识来理解作品、表现作品。如欣赏《步步高》B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积极思考、充分想象,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音乐欣赏课《江雪》,用多媒体展示雪景图,配上悲凉的音乐,把学生引入“干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中,激起学生无限的遐想。(四)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新课标要求音乐课是活跃的、快乐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生活的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充满美感的多媒体音乐影像,利用多媒体课件适时巧妙演示乐器发音,让抽象的乐理知识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感受每一件乐器的发音特点和效果。如对《春江花月夜》的欣赏,教师可先播放利用每一种乐器演奏的MIDI音乐,然后展示每种乐器的图片,让学生对每种乐器从音色到形状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进而使其认识并熟悉乐器的音色和形状结构特点,这就避免了教师费时费力地空谈乐器的形状、音色,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黄河的故事》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可以视听结合、声像_体地看到、听到“黄河的故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新型互动教学,教师提问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课堂参与度。在欣赏《骄傲的小鸭子》前,让学生分别模仿小鸭子的各种姿势与动作,帮助学生理解乐曲。如《动物狂欢节》的欣赏教学,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动物在森林中的情景,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最后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由舞动,激发其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表演、鉴赏能力。
论新旧课程过渡高中历史教学
摘要:新旧课程过渡时期的高中历史教学及高考备考面临着颇为复杂的形势,需要一线教师科学应对。高考试题对于引领教学具有无可替代的导向功能,以历年高考部分主观题为例,分析其命题立意、考查角度、知识依托、价值取向等,能够明确新旧过渡期内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方向和高考备考策略,以便指导教学实践。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为加强史学阅读,厚积史学素养;研究课程新意,明晰命题趋向;立足新旧衔接,确立适切主题。
关键词:课程过渡期;历史教学;高考试题
2004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开始分省分批实施,由此开启了我国十余年的高中课程改革实践(以下简称旧课程)。十多年的课改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构建了学校现代化的课程模型,对于实践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其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如课程方案与高考改革配套不够,三维目标融合不足、分裂现象较多,课程设计逻辑不严谨、思路不清晰,考试评价缺少学业质量标准,各地课改良莠不齐等,这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相适应。为此,2018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规定自当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始,全国各省(区、市)分步实施新的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三年后即2021年实施新高考方案。这标志着基础教育课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下简称新课程)。当下正处于新旧课程方案、课程标准、高考模式、高中教材的过渡时期,与以往相比,新课程、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究竟“新”在何处?旧高考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新教材内容如何与旧教材达成有效衔接?……近年来,围绕这一系列的发问众说纷纭。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在教学实践中,高考试题对于引领教学具有无可替代的导向功能。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处研究员刘芃所说,“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命题者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由此,本文拟以2018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第41题,2019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全国Ⅱ卷第41题以及全国Ⅲ卷第40题为例(为行文方便,以下均简称为全国卷第41题),分析其命题立意、考查角度、知识依托、价值取向等,以期明晰并形成新旧过渡时期内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方向和高考备考策略。
一、全国卷第41题的知识依托
全国卷第41题的能力立意趋向明晰,设问立意高远,有意融入核心素养要素,以重大现实主题为切入点,将“必备知识”置于广阔、丰富的情境中,考查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必备知识的掌握程度。该题材料均出自教材之外,但与教材,尤其是统编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联系密切,突出考查学生在理解史料基础上的独立思考、信息处理、逻辑推理和准确表达等关键能力。(见表1)
二、全国卷第41题的命题特征
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师素质技能
[论文摘要]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自由独立的人格、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技能等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就如何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出了新的思想观点。
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就必须在教学和学习上加强提高。新的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教师到底该怎样做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从容面对这次严峻的考验。于漪老师说的好“语文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语文教育发展的如何关键在语文教师自我发展得如何。”也就是说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决定教师的职业命运。我觉得,一个有进取心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四种基本素质:
一、良好的道德素质
关于教育的作用,有人曾形象地这样说: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俄国著名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是学生阅读中的第一本道德书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身边的学生。教师是人才的哺育者。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自己会做人、会做事、会合作、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自身榜样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成为学生的楷模,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二、自由独立的人格
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素质要求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师素质技能
[论文摘要]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自由独立的人格、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技能等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就如何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出了新的思想观点。
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就必须在教学和学习上加强提高。新的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教师到底该怎样做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从容面对这次严峻的考验。于漪老师说的好“语文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语文教育发展的如何关键在语文教师自我发展得如何。”也就是说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决定教师的职业命运。我觉得,一个有进取心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四种基本素质:
一、良好的道德素质
关于教育的作用,有人曾形象地这样说: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俄国著名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是学生阅读中的第一本道德书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身边的学生。教师是人才的哺育者。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自己会做人、会做事、会合作、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自身榜样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成为学生的楷模,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二、自由独立的人格
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素质要求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师素质技能
[论文摘要]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自由独立的人格、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技能等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就如何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出了新的思想观点。
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就必须在教学和学习上加强提高。新的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教师到底该怎样做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从容面对这次严峻的考验。于漪老师说的好“语文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语文教育发展的如何关键在语文教师自我发展得如何。”也就是说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决定教师的职业命运。我觉得,一个有进取心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四种基本素质:
一、良好的道德素质
关于教育的作用,有人曾形象地这样说: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俄国著名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是学生阅读中的第一本道德书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身边的学生。教师是人才的哺育者。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自己会做人、会做事、会合作、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自身榜样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成为学生的楷模,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二、自由独立的人格
新课标下高中微积分教学策略
摘要:2017版新课标对高中微积分的内容和要求做出了较大调整,使得在微积分教学时遇到了一定困难。本文以新课标为出发点,归纳新课标中关于微积分的内容和要求的主要变化,揭示现阶段高中生在学习微积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和策略,为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微积分的教学提供一定思考和改革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微积分;高中数学;教学
随着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微积分在高中阶段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微积分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微积分中所蕴含的美育价值、思维价值和应用价值,对高中生辩证思维的发展、解题思路的拓展和后续学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新课标下,高中微积分教学成为数学教师亟需思考和研究的新课题。微积分在高中数学中经历了多次改革,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针对历次改革的新内容、新要求,对高中微积分教学提出了许多建议。如孟季和[1]在《中学微积分教材教法》中,对适应1978年教学大纲改革的微积分教学的教法进行了探讨;杨钟玄[2]根据新《数学教学大纲》的改革情况,结合当时数学课本弊端,提出要将数列极限的定义由抽象的“ε-N”符号语言改成更为直观语言的建议;匡继昌[3]尖锐地指出教学大纲删去极限内容的错误性,并表示这种无极限的导数模式不是创新,而是一种退步;李倩等[4]对课程标准中所列出的高中微积分内容从教学价值、教学实施方面进行了不同的探讨,认为高中微积分教学要充分体现高中微积分和大学微积分对学生的不同要求,不能让学生产生对运用微积分知识过度依赖的心理。因此,高中课程改革中微积分教学方法研究一直是数学教师教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关于高中微积分教学研究较为广泛,但是在新课标框架下,探讨高中微积分教学的研究却不多。本文首先总结归纳新课标中微积分内容及其要求变化,然后剖析高中生学习微积分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微积分教学的几点策略。
1新课标中微积分内容和要求的变化
新课标对于微积分内容和要求做出了较大调整,尤其是对于理工科学生,其在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以及学习目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表1以新课标A类为例,比较了其与2003年《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异同。经过比较和分析,新标准关于微积分的变化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1注重与大学数学的接轨。在2003版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考虑到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当时我国高中数学涉及微积分的知识无论是从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难度上都较为浅显。在世界范围内,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和部分地区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微积分内容,我国高中数学微积分内容的难度排名也相对靠后[5]。从表1可看出,新课标在微积分内容和结构上作出了调整。在内容上,数列极限、函数极限、连续函数、二阶导数、导数的应用、定积分的理论知识部分有明显的扩充和具体要求。在结构上,逾越极限直接通过大量的实例来理解导数的概念,修改为先学极限,再从极限的基础上给出导数这一数学定义,该教学结构与大学微积分基本一致。另外,新课标改善了高中和大学微积分内容的断点问题,在知识的建构上逐步与大学微积分接轨,其课程的连贯性和延续性得到进一步增强。1.2注重数学符号语言的培养。数学符号语言是一种简洁、高效的思考与表达方式[6]。一直以来,关于是否在高中阶段引入极限符号语言一直存在争议。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明确指出高中学习极限的弊端:若按照先学极限再学导数的顺序,极限的抽象概念会对理解导数思想和本质产生不利影响[7]。也有不少数学教育学者指出,高中极限内容的删减只会对学生理解微积分会产生障碍。新课标再一次增设了极限内容,对极限内容的学习要求由了解上升到理解的层面,不仅给出了极限的数学符号定义,并且要求学生掌握极限的相关性质及其证明。此外,有关连续函数、导数、定积分的概念,新课标也都给出了严格的定义和证明,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培养学生数学符号语言的表达能力的重视。1.3注重微积分的实际应用。微积分是研究现代数学的基础,也是解决其他领域技术的重要工具。新课标更加强调借助几何直观和物理实际背景来引入微积分思想,并且对微积分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微积分在研究数学的函数变化、物理学的物体变速运动以及经济学的生产优化等问题中起到关键作用。如在初等数学中,学生对于曲边图形面积和旋转体体积的计算往往倍感无从下手,但从微积分的极限思想出发,将曲边图形和旋转体划分为无数个无限小的面积微元和体积微元,再近似求和,便能有效地推导出曲边图形和旋转体积的求解公式。又如在物理的运动学问题中,对于常见的匀速直线运动等简单的运动形式,学生往往能得心应手,而对于变速直线运动来说,很多学生往往一筹莫展,但如果使用微积分工具便能很好地解决[8]。由此可见,提升微积分的实际应用能力是适应新时代数学教育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
2高中生学习微积分存在的问题
剖析中学物理教学现状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一~教师行为的转化。尤其是对广大农村中小学物理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农村的初中学生具有的基础较差,知识面较狭窄,反应能力较低,厌学情绪较严重等特征。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的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缺少分析和知晓,目前我们学校大多数的农村学生的家长,都是知识缺乏,大多数的家长在忙于改变自家的经济状况,不懂得或无时间顾及教育自己的子女,没有真正的懂得知识、能力的重要性。因此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观念。
其实所有的学生刚开始学物理的时候,积极性都是非常高的。保持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感兴趣的问题,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这应该是物理教学成败的关键。新教材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众多的事例、图片来源于生活,如:摩擦力这节中溜冰鞋、磁悬浮列车;浮力一节中的人在死海中漂浮的图片都来源于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相信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集体智慧,决不能将教师思考的结果强加给学生,剥夺学生动脑的权利。
学生不仅通过相互合作、讨论获得了问题的答案,更可喜的是学生竟不自觉地将生活与物理结合起来。所以,教师应该是播火者。物理新课标中所说的物理教师的重大职责,即将物理知识的学术形态适当地转化为学生感兴趣、乐于探索,来源于生活的易于接受的物理知识,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现实”的物理知识;本人结合本校物理教学的实际,按新课标理念,就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现实”的物理教学、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等几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让农村初中学生找回“自我”,找到“信心”。使他们懂得怎样去学,最终学会学习物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的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农村初中物理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不尽人意,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的产生,这是素质教育的大忌。改革新型师生关系是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1.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教师在评价时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想到这方面,你再想想还另外的因素影响吗?”,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会这样说:“我觉得”“我认为”“看”“我想要”“我发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普遍反映较好,他们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新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堂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不断的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起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在学习“声音”内容时,要求学生自带乐器,并允许音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讲解他对声有特性的理解;有一个平时只对音乐感兴趣、其他功课学的很差的女同学在这节课找回了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教科书研究
一、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科书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对青年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说,“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1]对青年进行价值观培育刻不容缓。“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又继续强调,并且明确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新形势下社会对青少年一代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寄予了殷切的期盼。青少年正处于学习阶段,他们接触的社会经验非常有限,主要是在家庭与学校两个环境中生活学习。在学校环境中,语文课程相比其他课程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育有着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而语文教科书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和根本,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的。1.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加明确。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依据,是国家意志以及众多课程专家的课程理念的体现。只有明确课程标准要求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科书中。新课改以来,语文课程更加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课程标准也由原来的双基目标发展为三维目标,在《义务教育课标》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上要求更加“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2],同时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并在教学中逐步细化。2.语文教科书编写理念的有机更新。编写理念是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思想理论基础,也反映了编者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将进一步渗透到一代又一代学生的观念中。新课标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倡导一种新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要求下,教科书的编写理念也必须随之不断更新。传统的语文教科书编写注重知识性,强调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且一般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式以及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这样一种以事实性知识的呈现为中心的编写理念显然是落后的,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不甚可取的。而新形势下的编写理念与新课标的要求一脉相承,突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义务教育课标》与《普通高中课标》强调语文教材编制的规范化、多样化、民族化、现代化、生活化、人文与科学的统一、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并重等要求,体现了语文教材编制的理念创新。3.“一纲多本”制下价值观培育的脱节。从2001年开始,教科书由原来人教版“一统天下”的局面,改变为“一纲多本”制。教科书的版本可谓百花齐放,呈现多元化的局面,多个版本的相互竞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科书质量的提高,也在统一规范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为各个地方因地制宜,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教学需要提供了保障。虽然“一纲多本”制有诸多好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教科书中价值观内容系统设计的弱化,如何保证学生价值观培育的一贯性、渐透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科书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科书的研究观察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教科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曾经语文教学过多地注重工具性,人文性常常被忽视。自《义务教育课标》出台之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逐渐受到重视,注重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培育。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新概括在2012年才提出,所以关于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价值观培育方面。有关价值观与语文教材的联系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相关文献资料也相对匮乏。关于价值观培育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价值观培育重视教学过程。笔者在检索了相关文献期刊后发现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语文教学过程方面,例如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赵海燕的《在语文教学中开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土壤》一文给出了通过挖掘教材、引领诵读、赏析语言、拓展延伸四个途径来开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相似的文章还有河南省内黄县第一中学郭瑞增的《文以贯道以文化人———高中语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教学例谈》、富源县墨红镇中学梅永兵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黄河颂〉教学为例》、陕西省西安市庆华小学张晓梅的《语文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这些文章都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多方面教学活动对价值观培育的重要作用。2.价值观培育强调课程标准的引领作用。还有一些期刊资料注重新课标的标杆作用,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放到新课标的要求下。例如:昆明市嵩明县第四中学陆艳的《新课标要求下语文教育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以及刘峰的《新课标要求下高中语文教育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两篇文章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强调了新课标要求下价值观培育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毋小利的《从语文新课标的总取向看新教材的练习系统设计》更是将新课标的总取向细化到教材的练习系统中。3.价值观培育突出语文教材的育人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文章突出语文教材的育人作用。例如:《人民日报》登载的《语文教材也是德育蓝本》一文强调了语文教材作为德育蓝本肩负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语文教材应多一些议论性、思辨性的选文,重视语文思维在生活中的运用。陕西省岚阜县第二小学程时香的《发掘德育素材践行立德树人———浅议小学语文教材中德育素材的运用》一文谈到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培育要利用教材的文本功能,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素材。江苏省宜兴市第二实验中学林宣龙的《从“核心”的把握到“价值”的整合》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结为“致善”,分析指出要从“善”的维度归纳总结教材中价值观的主题,让价值观的渗透做到有的放矢。以上资料从教师、课堂、教材等方面论述了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主要在“教”与“学”这两个方面给出了价值观培育的方法路径。但仅仅从以上三个方面对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进行说明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价值观融入语文教科书的路径探究基本还处于空白阶段,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
三、在语文教科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语文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承担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应当增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比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中,促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统一,相辅相成。在语文教科书中主要体现在知识、课文、助读、作业四个系统中。1.知识系统应关涉价值思考知识系统作为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以及语文素养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叶圣陶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来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若是单一的价值观说教则显得空洞无味,若是纯粹的语言文字教学则极其单一枯燥。因此要将价值观融入进语言文字中,在语言文字这样一种知识性教学中体现出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在知晓词义语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价值追求,并且形成一种风尚,一个习惯。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中《诫子书》在课后阅读积累阶段做了如下设计:课文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试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虽然是知识教学,要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学生却在美美的诵读中让“为人修养”入脑入心;虽然是阅读积累,精神积淀也在增长,统编语文教科书关于知识系统的合理修订使价值观教育不再生硬。2.课文系统讲究涵泳的作用课文是语文教科书的主体内容,具有独立的系统性。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科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系统,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开阔视野、涵养道德情操、构建文化的凭借。总之,课文系统在语文教科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课文的编写要严格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力求文与道兼备。韩愈在古文运动时期大力倡导“文以明道,文以载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时期,我们所谓的“道”是道德、道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道”。课文系统作为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要体现“文以载道”。课文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实施隐性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将“文”中的“道”潜移默化进学生的价值观中。所谓“涵泳”,本义是“潜游”,引申为“浸润,沉浸”。晚清政治家、文学家曾国藩对此有独到的理解,他认为:“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涵者是有意为之,更注重有目的地滋润与浇灌,而泳者是无意为之,更强调个体的内心体验,个体原有知识习性与新的价值观念的碰撞与融合[3]。总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课文系统需要发挥涵泳的作用,唯有如此,价值观教育才能不留痕迹地渗透进学生心中。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人生之舟”为主题选编了一系列的文章:《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在山的那边》《诫子书》,这些文章从个人层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境界。单单看文章标题和单元主题设计就知道要让孩子们懂得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做人道理。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选编了《黄河颂》《最后一课》《土地的誓言》《木兰诗》,这些文章从家国层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自由、爱国的理想境界和爱国情怀。这些道理与情怀不是说教与记忆能让学生领会的,而应当是通过诵读品味,让学生“浸泡”在作品情境之中,借助体验与想象感受作者情怀。这种“浸泡”使课文中蕴涵的价值观自然浸润着学生的情感态度。3.助读系统导语设计凸显价值观念。助读系统是教科书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材料。例如:单元导读、预习提示、课文注释、教学重难点、插图设计等等都属于助读系统,为学生的学习做良好的铺垫。在助读系统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读:“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导读内容配上祖国大好河山的图景,再加上课文感人的文字,不知不觉中,深厚的爱国情已在学生的心间流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统编版中每篇课文都设置了课前导读,有助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与思想内容有宏观的把握。例如《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在课前导读部分说道:“沐浴在亲情中我们是否只接受不会感动也不懂回报呢?”这样一种课前导读的设计使学生未读课文而先行反思,良好的价值观念得以不断地渗透。因此,课前导读对于学生理解课文达到情感共鸣具有指导意义。4.作业系统设计应多些价值思辨。作业系统也可以称训练系统,是依据语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的各种思路与训练的内容体系。作业系统的设计可以反映出编者对于课文系统的把握以及对于新课标中价值观的把握,也是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有效地融入语文教科书的一个衡量标准。张志公认为,在众多的语文教育任务中,最根本的是语文训练。“语文训练抓不住,别的都是空的,都抓不住。”通过语文训练可以促进“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的实现。所以作业系统的设计更要突出这两个系统的分层推进,整体优化[4]。多角度构建语文知识,多元化理解思考问题,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植树的牧羊人》中有这样两道课后练习:课文首尾两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前后呼应。阅读这两段,参考下面的文字,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它的文字、它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绘本《植树的男人》绘画作者给中国读者的寄语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这两题的设计都是通过探究其课文的内涵提高学生语言感受和分析、表达能力,既有语句理解、也有思想探究的情感引导,是“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的融合。统编语文教科书的思考题较多类似上题对语句的品读与情感的挖掘,较少批判性思考,但是在《散步》一文课后练习设计中也许带上了些思辨性。这一题的设计是这样的:“本文的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来确定的,你觉得这个题目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题目,并说说你的理由。”这道题倘若没有后半句,单纯地问一问这个题目好吗,大多数学生会以鉴赏性阅读的方式回答“好”,并且依照这一思路寻找好在哪里。但是题目并没有这样设计,首先指出了课文题目是按照主要事件的角度来确定的,这就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维度,那么学生便会从除了主要事件这一角度之外,比如主要人物、主要情感等方面进行思考,再加上后面换个角度自拟一个标题的设计,就很容易把学生带入思辨性思考解决问题的道路上来。这样学生也许就不会是高度一致地回答“好”了。思辨性的问题能否更深刻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进语文练习系统,除了要做到知识与情感的融合外,还要注重批判性问题的设计。
- 上一篇: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范文
- 下一篇:智能教育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