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舞蹈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3 18:57: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形体舞蹈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透析舞蹈的音乐与形体的融合
多年来,在舞蹈形体训练和对音乐的把握实践中,深知许多经典之作,出自舞者的身心与间乐完美融合的结果。真乃令人赞叹不已。
众所周知:“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旋律是音乐的灵魂”。
音乐被称作是“声音的美妙组合”,也是我们能够容易理解的表述,然而在舞蹈中能够“驾驭音乐而不成为音乐的奴隶”,这是多么的令人向往啊。那么如何来理解音乐就成为打开我们“音乐瓶颈”的唯一方法,因为只有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才能彰显摩登舞之魅力,否则只能是鹦鹉学舌般的滑稽之舞了。
谈起音乐,首先不能不讨论什么是“音”?音既是声音的总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振动,并向四周传播,形成了一系列的波,这些波引起我们耳膜的震动,使我们才能感受到声音的存在。
自然界中能为我们人的听觉所感受的声音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声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是一系列有固定频率或固定音高的音,这一系列的音称为音列,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发展中形成的。这些音被组成为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现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性质。音的高低是由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就高,振动次数少音就低。一般人耳能够听到的音频范围约为30-17000赫兹。音的长短是由于振动的延续时间决定的,振动延续时间长音就长,振动延续时间短音就短。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即物体振动范围的幅度大小决定的。振幅大音就强,振幅小音就弱。“音色”是由发音物体所产生的“谐波”决定的,发音物体的性质、形状不同,所产生的“谐波”也不同,因而音色也不同。
体育舞蹈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现状分析
摘要:体育舞蹈作为西方集体育与舞蹈于一身的健康娱乐项目,自上世纪引入我国以来,一直受到大众的追捧。本文以我国体育舞蹈专业学校的形体训练课程为对象,通过对我国32个地方的体育舞蹈专业学校在形体训练课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在研究中结合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式,提出了其现存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并对当下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体育舞蹈形体培训教学
1、体育舞蹈概述
体育舞蹈源于英国,在欧美盛行,是一种融合了体育与美的新型娱乐健身项目,涉及音乐、生理学、美学、心理学、服装学等多个领域,又名社交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与美的追求也不断增强,于是,体育舞蹈凭借自身兼具实用与美感的功能,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认可。从1986年引入我国,到1991年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再到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体育舞蹈逐步渗透进大众的生活,尤其是在高校的课程运用方面得到了极大的进展。高校设置体育舞蹈专业,将体育舞蹈在科学研究与教学运用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发展速度也十分迅速。当然,由于我国引入体育舞蹈的时间不及西方,故无论是在实践还是理论方面都与世界体育舞蹈强国有很大的差距。体育舞蹈作为一项兼具流行与古典、艺术与美学于一体的健康娱乐项目,其功能性在当下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也是基于这样的特点,体育舞蹈在当初引入国内时就没能系统科学的运用到教学活动;不仅如此,由于是交叉学科,很多高校的任课老师都并非专业的体育舞蹈老师,故在授课过程中并不能系统一致的进行教学;此外,高校对体育舞蹈的重视程度也直接影响了其在该课程上课时的安排。以上种种原因都直接影响着我国体育舞蹈事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根据当下高校体育舞蹈的发展情况进行争对性的改善,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一,对形体教学的研究,即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应多下功夫,找出当下高校体育舞蹈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其他高校的数据,分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二,对各高校的体育舞蹈课程设置进行调查汇总,找到课程的受用者的认可度和兴趣,从而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当然,体育舞蹈课程的改进与革新都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多样化和设置科学合理化的原则。只有科学有效的训练,才能在自然的状态下实现产出最大化。
2、我国当下体育舞蹈专业学校形体训练课程现状分析
2.1、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现状
形体与舞蹈融入公共体育探讨
摘要:拥有完美矫健的体型是一直以来人们不懈追求的,体育不仅使人身强体壮,还要求对称典雅,是一门真正的艺术。而舞蹈又是艺术领域中独具魅力和美感的一项运动,不仅可以表达艺术情感,还可以体现生活智慧以及不同的民族风情。形体舞蹈课程是在人体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各种器械或徒手,跟着音乐充分展示人体协调优美动作的体育运动。本文着重介绍了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对形体与舞蹈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做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形体与舞蹈;融入教学
1目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传统公共体育课程内容单一。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和思想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选择舞蹈作为塑造身材、锻炼身体和提升气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公共体育课程中,传统的球类运动依然占优势,而形体舞蹈作为运动和音乐艺术有机结合的一项运动发展得还不太普遍,而在有开设形体舞蹈课程的高校里面,选课的学生还是很多的,这也明显反映出学生对于形体舞蹈课程的强烈需求、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还没有与大学生日渐增长的需求结合起来。所以,解决公共体育课程内容单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就是将形体与舞蹈课程融入到公共体育教学中来,丰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增加活力。1.2硬件设施不完备,文化底蕴缺乏。目前在根深蒂固的中国式教育基本条件下,绝大多数高校依然把德智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这一重要目标难以实现。高校一般对于公共体育课程的成绩没有很多的要求,在综合素质测评的影响力也不高,导致学生主观上就认为公共体育课程根本不重要。部分高校在公共体育课程上面的资金投入较少、教师配备以及教学设备比较滞后,造成公共体育课程无法大规模开展,教学质量无法提高。专业教师的缺乏,部分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态度不够端正,也是导致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逐渐边缘化的一大原因。其次,由于公共体育课程的课时有限,教师主要精力都在实践教学上,而对于某项运动背后的理论知识和文化背景传授较少,长期以来导致公共体育教学缺乏文化底蕴,运动的真正魅力无法展现出来。形体舞蹈更注重讲授背后的文化知识,运动与音乐的结合更容易提升学生的兴趣点。1.3单纯强调体制训练,学生难以培养长期运动习惯。在高校传统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常给人的印象是一种体能教练,与一般专业课程的教师有很大的差异。目前很多公共体育教师在上课时比较着重强调运动的具体动作、让学生反复练习和强调一些注意事项等,这种授课方式对于绝大部分大学生而言吸引力不强,很多学生下课之后就很难再坚持下去了,难以培养他们长期运动的习惯。如何将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长期养成的教育体系,提升运动意识和端正态度是高校体育老师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2形体与舞蹈课程融入高校公共体育中的意义
2.1有利于缓解和释放大学生心理压力。如今生活节奏快,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压力也很大,而运动就是一种很好的缓解和释放心理压力的方法。形体与舞蹈课程不仅仅强调增强体质的训练,还注重身体多方面的协调、姿态的优美等,在形体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运动、音乐和文化的碰撞来陶冶情操。形体舞蹈能够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学生建立非常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培养学生舞蹈的兴趣,从参与到表达出来,使得表现力和自信心都相应增强。这些都是改善心态,释放和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手段。2.2有利于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现在有很多高校大学生不喜欢运动,经常以宅男和宅女自居,长期宅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追剧或者打游戏,就连外出走路也成为“低头族”,长时间这样以后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多负面影响。而高校开设的很多运动课程当中,相较于传统的篮球或者排球等运动,也有很多大学生愿意选择古典舞、交际舞、形体训练等选修课。很多高校开设形体与舞蹈课程以来有利于改善大学生们沉迷追剧和游戏的现状,吸引他们走出来与外界建立很多健康的接触,不仅增强体质、增加柔韧度和身体协调性、提升气质,又能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艺术的美感,从而使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增加,形成长期运动的生活习惯。2.3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很多高校除了特长生以外,大部分学生是零舞蹈基础的,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强调智育方面,对于其他的不太看重。形体舞蹈的类型多种多样,它们都具有一定文化背景,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中,不仅仅是学会怎样跳,更重要的是了解它所包含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等。开设形体舞蹈课程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美育的培养,内容宽泛,小到基本功、柔韧度和站姿等的训练,大到一个完整的舞蹈,又因需要多次排练与练习,团队协作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
形体舞蹈融入公共体育教学探究
摘要:伴随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以及终身体育主导思想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确立,使高校公共体育教学面临更为严峻的教学任务。形体舞蹈兼具艺术性和教育性,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形体舞蹈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应用文献资料法和系统分析法对其进行深入探析,探究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形体舞蹈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形体舞蹈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有效策略,以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水平的综合提升。
关键词:形体舞蹈;高校;公共体育;教学
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高等教育逐渐呈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当前中学教育体制的限制,导致学生在中学阶段缺乏体育运动基础,身体综合素质相对较差,这加大了高校开展公共体育教学的教学难度。袁贵仁在2014年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中指出,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急剧下滑,学校教育在体育教育体系中仍然处于薄弱环节。教育学研究者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现状问题进行研究后指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过大,抑制了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技能为主的教学形成应试化教育模式,并没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引起足够的重视。寻求全新的公共体育教学形式是当前高校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形体舞蹈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可以丰富高校公共体育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针对形体舞蹈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对于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中课程体系传统、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文化元素,单纯强调体能训练,与现代大学生的追求和理念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参与公共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足,对公共体育课程学习缺乏兴趣。高校对于公共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难以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需求,急需加以调整和改进。(一)学生参与公共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足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全国高考录取人数2000年仅为221万人,2018年达到791万人,高校录取人数的不断增多,使高等教育逐渐趋向大众化,也导致入学大学生的整体质量下滑。同时虽然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在各教育阶段已经得到广泛普及,但是面对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压力和束缚,中学阶段依然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被大幅挤占,加之高考教育考评体制中,体育素质的考察处于占比极少的弱势地位,进一步导致学生忽视体育课程学习[1],很多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也延续到大学阶段。进入到大学教育阶段,教学氛围和教学形式都相对开放,赋予学生更多进行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建立现代体育教育理念和规划丰富的体育教育模式正是扭转和提升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理念和兴趣的必要基础工作。(二)学生进行公共体育课程学习缺乏正确理念。学生进行课程学习,需要有正确的学习理念作为方向引导。高校进行公共体育课程教育的本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身心综合素质。而实际调查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群体中有84%的学生为获得学分参加公共体育课程,仅有16%的学生为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参加公共体育课程。由此可见,大学生参与公共体育课程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征,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不良的学习动机,会导致其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出现一些不正确行为,严重影响学生进行公共体育课程学习的学习质量。(三)高校缺乏对于公共体育教学的重视。体育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其中包括体育课程教学、运动竞赛、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能够使大学生的学校生活丰盈起来,同时能够从多重角度体现体育教学的教育目的[2]。而从实际的实施过程来看,诸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教育应用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高校在公共体育课程教育中存在教学资源配置不足、缺乏教育经费支持等现实问题,从而导致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学效果的实现都受到限制,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也产生直接影响。由于高校缺乏对于公共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导致其在经费投入、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教学师资力量建设、优质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不足。以体育场馆建设情况为例,教育部在有关规定中要求,运动场馆的建设标准为生均3平方米,而相关调查人员随机对我国200所全日制普通高校进行调查,有81.5%的学校没有得到这一标准,甚至有6.5%的学校运动场地面积生均不足1平方米,这与国家标准相去甚远。高校对于公共体育课程重视力度不足已经成为限制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原因。(四)教学方法难以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需求。当前高校都将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程,但是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公共体育课程课时安排存在差异,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安排具有极强的自主性。由于受到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导致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较为滞后,难以满足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需求[3]。很多教师开展公共体育课程教学都会选取自身较为擅长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师处于教学主导地位,而由于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00后”学生,学生自身具有极强的自主性和个性化特征,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体育活动形式多样,而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导致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对于公共体育课程的参与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体育教学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形体舞蹈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高校体育舞蹈形体教学分析
1高校体育舞蹈形体教学的意义分析
首先,想要更好地满足当前高校体育舞蹈形体课的教学要求,不但要求高校大学生要有较强的身体素质,也要求学生间进行密切配合,由此才能为整体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所以在实际开展体育舞蹈形体教学中,因体育舞蹈动作节奏有快慢不同,因此在实际训练中就会有极大的张力。如果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能达到标准要求,那么是难以确保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应的动作,而且整体教学效果也难以进一步提升,只有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摆在第一位,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为高校体育舞蹈形体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也能为凸显艺术美提供保障,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以及帮助之下,大学生的形体也将会更加完美。其次,对于高校体育舞蹈形体教学的目标,就是增强学生身体综合素质视为重点,为高校大学生未来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实际的形体课程设计中,不但要针对大学生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姿态训练内容,也要确保学生在参与到舞蹈动作训练中,也要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借助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来锻炼和强化学生身体素质,进而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各个神经系统,真正为大学生体态美训练提供有力保障。
2高校体育舞蹈形体教学中开展体态美训练的有效策略
2.1有效运用感觉训练方法开展教学。对于实际的形体训练中,其基本的办法就是感觉训练的方法,学生想要让身体形成或保持完美形态,那么就应在形体训练中注重自身感知觉的训练,对于实际形体训练中,应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体育舞蹈基础水平进行评价,之后再针对学生开展相应的基本功训练,由此能够为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体育舞蹈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高校学生的体育舞蹈基础也将有所提升,这对接下来体态美训练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奠定有利基础。例如,在基本站姿训练中,要对学生开展头部、颈部、手臂和腰腿的感知以及知觉的相互协调训练活动;而且在站立时其状态应保持两脚平放在地,膝盖不能弯曲,并保持收腹提臀,夹紧手臂、腹部和腰部肌肉的姿势,以这样的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以及控制力;而且在实际的体态美训练中,也要注意的是脊椎在训练中应一直保持挺直,头部保持微抬,身体的重心为前移。运用主要的训练技能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气质,也能对学生姿态进行改善,真正对学生进行体态美训练。2.2运用形体训练方法开展教学。对于人的基本形态是以先天形成与后天塑造两个部分,对于日常生活中,学生时常会忽视对自身形体的训练和控制,时常会存在不良姿态,包括驼背、罗圈腿以及脊柱侧弯等现象,对于这些不良姿态,一旦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一些疾病,对学生将来生活与学习都会带来影响,因此对于高校大学生应重视参与到体育舞蹈体态心理活动中,并注重学生自身日常生活与学习的体态训练,由此才能为大学生体态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实际的形态控制训练当中,就应运用单人把杆的形式进行形体训练,也可以通过两人合作的形式开展双人姿态训练,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灵活性的提升;优美的站姿就包含头正、肩平、腿并拢以及身体重心前倾等形式,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让学生的体态更加优美,并让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体态习惯,这样才能为大学生未来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3对学生身体基本素质开展锻炼。在身体基本素质锻炼中,其方法包括两种,主要以单人训练与双人配合训练的形式为主,这些都是形体训练中关键的部分。对于实际的身体基本素质训练中,就是针对学生肩膀、腰腹部、腿部等开展集中式的锻炼,其锻炼内容是相对比较复杂化的,因此在开展训活动中,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完善的训练计划,由此防止在体态美训练中造成学生渗透损失等问题,真正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基础。首先,对于头部与颈部训练,就是要求应以低、抬、歪头等动作来锻炼,由此来提升学生头部灵活性,训练中应保障身体始终保持直立,双手要交叉后抱头并向地面进行拉伸,其目的就在于拉长颈后侧方的肌肉;其颈部顺直放松,以单手抱头侧方,在以向左、向右拉伸的动作进行练习,由此使得正反两面来放松颈部的两侧肌肉,实现肌肉拉伸训练。其次,对肩部开展训练,主要就是增强肩膀、压肩膀、展开肩膀,从而形成一体前后转肩的动作,由此能够提升肩膀柔韧性和灵活性,使得肩膀的关节能够放松平衡,完成动作更加舒展优美,这对胸部线条的训练也有极大的帮助。再次,开展腰部训练活动,主要就是以膝盖直立站,将髋关节为中心,上身以前屈动作为主,运用双手扶地或是双手抱腿的动作来进行训练;其侧腰的训练就是双手交叉,将手臂进行垂直上拉,之后向腰部一侧弯曲拉伸运动;而对于后腰的训练,就是让身体向后仰头做下腰拉伸训练。最后,对腿部开展训练,就是锻炼腿部柔韧性,以压腿或是踢腿等动作开开展训练;锻炼腿部的肌肉线条,应运用擦地动作来完成;而腿部直立的力量训练,应运用直膝直立半脚掌进行上下训练的形式来开展,这对提升大学生体态美有一定意义。
在当前高校舞蹈形体教学活动中,其重点就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形体美,也能促进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以及气质的提升,对于当前高校教育中,对舞蹈形体课的教学虽然有着较高的重视度,可是依然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部分,因此就需要广大的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应转变以往的体育舞蹈形体教学形式,优化体态美训练的方法,从而为增强学生整体素养奠定坚实基础,也为高校大学生未来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学生舞蹈形体教学塑造探讨
摘要:当今时代,要求的是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舞蹈形体训练课程是应时代要求,在近年来针对高校大学生开展的一门艺术课程,由于舞蹈形体训练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塑造完美体形,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经开展,就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认可和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支持。
关键词:舞蹈;形体;教育;音乐
一、开展舞蹈形体训练课程的目的及意义通过运动训练对人的基本动作进行美的、科学的训练我们称之为舞蹈形体训练。舞蹈形体训练,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提高人的肢体的柔韧性、灵活性,改变人原始的形体动作状态,从而改善人的体态动作美;另一方面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提高自身修养。
对高校音教专业学生开展舞蹈形体训练课程,主要目的一是为了改善学生的体态,增强学生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思维,提高学生表现自我的能力,培养优雅有风度的气质,一个时时给人以美感,令人亲近的人,往往更富有亲和力,面对社会竞争,会更容易把握身边的机会。二是在舞蹈形体训练中,集舞蹈、音乐、美育、体育为一体,能让学生陶冶情趣、培养良好的心性,开拓学生的艺术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针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开展舞蹈形体教学的方法在舞蹈形体教学开展的初始阶段,要着重强调学生注意动作要领,节奏特征,让学生首先熟悉并掌握所有动作,在熟练运用各种动作的基础上,再仔细体会不同动作,从一点一滴的动作中找感觉。
三、关于怎样提高舞蹈形体训练的教学效果的措施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学生之间身体素质不同,个性差异,教师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的措施。也就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在进行舞蹈形体课堂训练过程中,既定的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生身上取得的教学效果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全面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高校形体舞蹈课程设计论文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福建工程学院展开,该学校2014学年上学期选课学校公选课“形体舞蹈”的女大学生均为本次研究的研究人选,研究对象为该公选课的设计。
(二)研究方法
1.访谈法
为了开展相关研究,笔者对表1中四个方面的专家进行了访谈。
音乐对舞蹈形体训练的影响
一、民族民间舞组合训练
以充分的动作连接,与所有类型的连接方法,以获得足够的知识和掌握娴熟的动作连接各种连接技能。在除了连接行动培训,学生们也应该得到编排动作的知识,使他们能够自觉纠正动作的错误,实现情感和行动的顺利使用。此外,学生应获得关于如何理解和处理动作结构,如何划分段落,如何区分舞蹈动作的水平。以及如何处理舞蹈开头、结尾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信息。用对比的方法来判定舞蹈的行动和起伏,跌宕,优先事项。通过学习民间舞蹈,从而接受各种各样的训练节奏感,获得各种节奏的特点、规则、处理和把握节奏变化的能力。
民间舞蹈通过“结合民俗”和“多种培训”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可塑性,接受和使用主民间舞蹈技巧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在未来的实践中,使用各种教学的根本内容来进行各种节奏、各种风俗、各种性格特点的舞蹈表现和舞蹈组合。专注于舞蹈技能学习和表演组合的学习,全面理解某些基本动作组合。或通过连接方法,以及结合各种单相的艺术表现,使得其体现出相结合的一致性,完整统一行动的全面组合。通过分组和教师演示的教学,让学生们分组之间进行训练,或者集体训练。接受舞蹈培训的学生,应采取情绪的歌曲或歌曲和氛围设计连接的组合,其中包含一个特定的情绪和配合这种意境美的一个场景,来引导和启发学生完成的动作组合。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良好的把握东北秧歌的舞蹈特性“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风格,和掌握云南花灯的“无崴不成灯”。
二、儿童舞及儿童舞创编
从而提升学生的表现力和舞蹈能力,为孩子们理解儿童的舞蹈规则做出示范,初步具备适应创编和教学能力。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孩子们的能力,创编蹈训练也肯定总是需要的基础。选择一个乐曲,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方式想像力,八拍基础节奏为基础上目前的构思编排并可和两个不断发展,表达到一定的想法和感受。根据歌词启发学生构思编排后,给予指导纠正,并让互相学生的学习,逐步向高一学生的基础编舞能力鹿其中以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播放优秀典型的小儿舞蹈作等,鞠“对冲绳之前”等,学生目前的敏感的审美相同的时间享受我的蹈的艺术风格变化的基础上,增强培训效果,提供高儿童基础我蹈创编能功率总和我蹈能输出同时对操作成型,演员的表达,团队流动和风格特点分析进行研究学习并悟。
总之,舞蹈教学要侧重于舞蹈的知识,技能和实际应用的高度统一为最终目标,通过舞蹈教学,使学生不仅学到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舞蹈课的目的、意义、功能和价值。使学生树立热爱舞蹈教育,提高热爱音乐教育的意识和热情。舞蹈教师不仅要具有组织能力,舞蹈创编能力,同时也要具备有提问的能力,示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和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音乐教师尽快走上岗位垫下坚实的基础,并且尽快成为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舞蹈形体通识课创新发展路径
【摘要】美育的概念很早之前就由席勒提出,美育主要通过艺术教育实施。随着国家现阶段对美育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因实践性与功能性突出舞蹈形体通识课逐渐成为诸多高校设置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时的重要选择。本文基于舞蹈形体通识课的授课对象——高校非专业学生的特点,探究针对学习主体应如何在已有的授课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创造性教学,并就舞蹈形体通识课的创新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舞蹈形体;通识课;创新
舞蹈这一艺术门类作为实施美育的途径与载体,以肢体作为教学媒介和表现手段,因而相较于其他艺术教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一般的认知里面,舞蹈是一个有“门槛”的艺术种类,不是任何人想“舞”就能舞得起来的,需要舞者长期积淀基本功。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舞蹈已经不再是面向少数人的高门槛艺术,其触角已经伸展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诸多角落,除了大众的生活舞蹈呈现越来越“专业化”,诸多高校也开始设置舞蹈形体通识课程以实现美育教育的目的。
一、舞蹈形体概述
想必受过舞蹈训练的人与初次见面的人在交谈中都会遇到诸如此类的提问:“你是学舞蹈的吗?”“你是不是学过舞蹈?感觉你很有气质。”在大众的观念世界里,接受过舞蹈训练的人,不管训练的时间长短,训练时间的早晚,舞蹈给人的影响已经渐渐融入到他们的身体里,也许挺拔的身躯、修长的手臂,进而散发出与常人不一样的“气质”,这些都有赖于舞蹈训练。这也是人们一提及舞蹈,便会与“形体优美”“气质”这样的词汇相关联的原因。在大众的潜意识里,舞蹈就应该与形体产生紧密的关联,因此,自然而然会产生舞蹈形体这样的概念。一谈到舞蹈形体四个字,不少人会将其称为形体舞蹈,实则这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原本分属不同的范畴。首先,形体舞蹈是一项新兴的旨在改善人的体型的健身运动,它不等同于舞蹈训练,只是借助舞蹈、瑜伽、健美操等多种艺术形式,辅以风格鲜明的音乐,把舞蹈训练作为改善形体的主要手段,从体育锻炼的视角出发,参照人体机能特点,通过矫正站姿、坐姿等良好的体态锻炼、强健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消耗多余的脂肪,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塑造形体、锻炼身体、塑造气质。形体舞蹈其实可以算作一项有氧体育运动,它不像舞蹈那样具有显著表达社会意义和思想精神的作用。而舞蹈形体脱胎于舞蹈专业教育,练习者基于舞蹈教学规律,主要通过对不同舞种如芭蕾舞、民间舞、现代舞等风格性舞蹈的掌握,进而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技术和各种动作的核心要领,最终提高身体灵活性、协调性,并养成鉴赏动作美、气质美、形体美的审美意识,进而有思想性地表现艺术美。对上述概念稍加区分我们就不难发现,“舞蹈”和“形体”两个词语,哪个位于前面,则表明其居于核心地位。形体舞蹈偏重于体育性质,舞蹈只是达到形体训练的一种手段,而舞蹈形体则是回归舞蹈本身这一艺术形式,在满足形体训练的基础上最终达到思想层面的表达。如今越来越多的综合类高等院校选择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舞蹈形体通识课,给非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了解、学习舞蹈的平台和让其平等接受美育教育的机会。舞蹈形体通识课并非要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出色的舞蹈表演艺术家,而是通过课程培养具有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的年轻一代。我国舞蹈形体通识课起步比国外要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这还需要学校及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并加以解决。
二、当前舞蹈形体通识课面临的困境
舞蹈形体训练在音乐教学的实践
摘要:我国高校舞蹈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得到足够的锻炼。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塑造学生的体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加入舞蹈形体训练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在音乐课教学中,舞蹈形体的训练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学生对舞蹈与音乐关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好地融合音乐和舞蹈,因此本文主要开展对高校舞蹈形体的训练技巧和细节进行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舞蹈形体训练;初中音乐教学;实践;思考
舞蹈形式训练是指学校在美育中为学生提供的舞蹈活动和舞蹈课程。世界各地的音乐学校都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把舞蹈形式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设置舞蹈形体训练,是必须为音乐教学增添的一个课程,所有学生必须接受基本的音乐舞蹈形式的训练。根据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政策,培养具备音乐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中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
一、音乐课教学中形体训练的特点
(一)音乐与舞蹈的关系。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在中国古代,一些文献资料的记载显示音乐与舞蹈的表现形式都是在一起的,方式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观看了许多舞蹈表演,有音乐伴奏、舞蹈表演和音乐表演中,从更深角度分析,最原始的音乐形式是舞蹈。(二)音乐专业学生缺乏舞蹈基础。总结近几年我国音乐教学的发展形式,教学往往是从初中开始的,这些初中学生往往没有进行过专业的舞蹈训。由于我国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中小学生都缺乏专业的舞蹈和音乐教育,他们自己的条件较差,所以对学生初中音乐教学进行舞蹈形式的训练非常重要。根据在学生舞蹈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开展教学,分析学生心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舞蹈能力,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身体运动的极限,在教育过程中更好地挖掘学生能力,全面锻炼学生的能力和舞蹈形体。(三)舞蹈形体训练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一些音乐家、舞蹈家都是在小时候接受过专业的音乐和舞蹈教育。许多学生学习都很努力,成绩不错,基本上具备了各种技能的表现能力,这样就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但在一些节目表演中,大多数学生看到台下坐满了观众,都会出现紧张的情况,瞬间忘记了自己平时所学习的各种登台表演技巧,甚至最紧张的时候连一句台词都说不出来。患有一些学生在登台表演的时候,肢体比较僵硬,显得不自然,有拘束感,舞蹈形体和音乐节奏搭配不上,这便影响到学生的表现力,更严重的甚至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加入舞蹈形体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知识,熟记上台表演的形体要领,充分发挥表演的才能,从而登台表演更急流畅,增强自信心。
二、舞蹈形体训练对音乐学专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