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1 15:06: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西方美术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西方美术论文

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分析论文

一、工具论

工具论的主要观点在于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性价值,即把美术当作教育工具,认为通过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工具论重视创作过程,忽视创作结果,在教学方法上主张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并以分析儿童的成长特征为评量的范围。工具论的这种观点与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步教育运动有着直接的联系,了解杜威的思想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工具论。

(一)工具论的教育思想基础:杜威的教育理论是工具主义美术教育观的主要思想基础。杜威(JohnDewey,1859—1952)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把自己的哲学称作“工具主义”或“实验主义”。在杜威看来,无论是正式教育还是非正式教育,实际上都在进行经验的改造,而改造经验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且能促进个人生长,因此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只有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经验改造的正当途径,因而要把学校变成一种有控制的特殊社会情境,把课堂变为儿童活动的乐园,教师的职责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和指导儿童参加诸如手工作业、现场参观、表演节目、盖房子、测画图等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由观察、接触、操作、实习而直接接触各种事实,获得有用经验,即“从做中学”。杜威摒弃了分科教材,反对传授各科知识,认为学校科目相互关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也不是文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在杜威的教育观中,儿童得到极大的重视和强调,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围绕他们组织起来。杜威曾经指出,“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和儿童的成长,就是理想教育之所在。对于儿童的生长来说,一切科目知识都只处于从属地位,它们是工具,它们所以服务于生长的各种要素,不是知识和传闻的知识,而是儿童的自我实现。”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工具主义美术教育观的思想基调。工具论者把美术教育当作儿童自然发展的工具,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儿童自然发展;美术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兴趣和本性,教师不应有过多的参与或指导,在美术课堂上,儿童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美术活动;在教学计划中,美术可以与别的科目相结合,很多情况下成了服务于其他科目的附庸。工具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里德(HerbertRead)和维克多·罗恩菲德(ViktorLowenfeld)。

(二)里德的美术教育观:英国著名艺术教育家、艺术理论家和评论家赫伯特·里德提倡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成长,他认为儿童具有许多与生俱来的潜能,并有不同表现类型(依思考、感情、感觉、直觉,将儿童分为八种表现类型),美术教学应该按不同类型分别予以指导。

里德对艺术在教育中的地位看得很高,把艺术看成是适应社会的人的个性的自我定位最有效的手段。他认为人类的不幸主要溯源于个人自发创造力受到压制,人格自然的生长受到阻挠。教育唯有运用艺术,才能摆脱这种状况,达到自我实现。这就是说,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促使儿童自发创造力与人格自然地成长。

里德认为人类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人类的心理类型是高度相关的。依据容格的观点,他把人类心理分为思考型、感情型、感觉型、直觉型,而每个类型有内向、外向之分。这样,人类心理共有八种基本类型。里德认为,这八种基本心理类型各自具有独特的美的表现形式。以现代艺术为例:思考型——写实派;感情型——超写实派;感觉型——表现派;直觉型——构成派。心理型中有内向与外向之分,相当于艺术型中的主观与客观之分。具体到儿童艺术,里德便有了这样的看法:儿童生来具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表现类型。它们是:有组织的、拟情的、节奏的模式、构造的形式、列举的、表现派的、装饰的和想象的,共八种。这八种儿童艺术表现类型受到儿童特定的人格类型影响,相当于儿童不同的心理倾向:外向思考型——列举的,内向思考型——有组织的;外向感情型——装饰的,内向感情型——想象的;外向感觉型——拟情的,内向感觉型——表现派的(触觉的);外向直觉型——拟情的,内向直觉型——构成的形式。由于艺术类型与心理倾向之间这种依存关系的存在,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具有型的态度(typeattitudes)而立于承认各种类型的地位,依照儿童天赋的气质予以鼓励和指导。

查看全文

西方艺术思想对我们美术基础教学牵引论文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艺术观念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改革影响

论文摘要: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影响着世界美术教育的改革,无论从美术教育理念、还是从美术教育课程观方面,它都对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一、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西方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方后现代艺术取代了现代艺术,使走入困境的西方艺术峰回路转。后现代艺术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回归性、折衷性、混沌性与多重性,相应地表现在不求纯粹、善待传统、非个人化、多种标准几个方面,如对当代艺术不局限于视觉形式,绘画超越平面限制,雕塑与风景、建筑相结合,对于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要很好也地加以利用等。后现代艺术一改现代艺术的自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理念,提倡艺术走向社会,贴近生活,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从而使世界艺术没有明显的界限,达到世界文化的多元,形成一定的全球语境。

在全球化与多元化语境下。世界各国大力提倡艺术教育,并对艺术教育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后现代艺术观念成为影响现代世界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后现代主义虽然思想庞杂。“但其实质还是追求一种更完美的现代性,期望人的行为更具合理性”。因此,表现在现代美术教育改革中,则强调美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美术能力,强调美术教育让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材料包括声、光、电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这些都与后现代主义所呈现的普及化、生活化、多元化、解构化等特征是分不开的。在此影响下。西方各国家出现了许多新的课程理念。如九十年代初美国盖蒂艺术教育中心提出了“以多元文化学科为本的美术教育”、“多元文化艺术教育”、“视觉文化教育”等观点。世界美术教育改革倡导以人为中心,通过美术教育挖掘个体的潜能达到全面发展,同时,强调扩展美术学习的领域,把美术与各学科联系起来,在学习方式上强调主动探究,形成综合全面的美术教育。从注重知识目标转向人的目标,从单纯知识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向全面发展和个体潜能挖掘转变。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从侧重理性知识向感性、理性并重转变。

二、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影响

查看全文

后现代主义思想艺术对我国美术教学引导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观念;美术教育;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后现代艺术观念既影响着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深深影响着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无论从美术教育理念、还是从美术教育课程内容设置和结构模式方面,它都对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现代艺术是在西方艺术界出现的一系列艺术现象。它改变现代艺术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理念,而提倡艺术走向社会,贴近生活,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把多元化作为核心的后现代艺术观念一开始就渗透到了西方的美术教育中。在现代美术教育改革中,其发展趋势表现为倡导以人为中心,强调美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美术能力,强调美术教育让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材料包括声、光、电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这些都与后现代主义所呈现的普及化、生活化、多元化、解构化等特征是分不开的。在此影响下,西方各国家出现了许多新的课程理念,如90年代初美国盖蒂艺术教育中心提出了“以多元文化学科为本的美术教育”,力图通过美术教育挖掘个体的潜能达到全面发展。同时,强调扩展美术学习的领域,把美术与各学科联系起来,在学习方式上强调主动探究,形成综合全面的美术教育。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影响下的西方美术教育,也影响着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

一、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影响

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艺术是人的内部生命的表现,也是人的本能,要培养充分和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开设艺术课程。”在现代全球化与多元化充斥的教育环境下,我国的美术教育更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后现代艺术观念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

(一)对美术教育改革理念的影响

查看全文

艺术学理论的教学与学科发展

进入1990年代中叶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随着教育产业化,各个高校开始扩大招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使艺术学生的招生数量大增。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又新建一批艺术学院,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原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全日制本科学院,上海大学建立美术学院,湖北艺术学院分开为武汉音乐学院和湖北美术学院,此外,几乎所有的有一定规模的师范大学和师范学院都恢复和增设艺术学院、或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与此同时,综合大学也看到艺术学学科发展的光明前景及艺术学生报名人员踊跃和收费较高的经济效益,纷纷开办艺术学院。90年代成为中国艺术教育飞速发展的第二个高峰。90年代以来,以北京地区为例,综合大学与理工商农林矿等大学纷纷增办艺术学院。如北京大学在原艺术系基础上成立艺术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增设新媒体艺术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设立艺术与设计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最近成立艺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设计珠宝艺术学院、中央财经大学设立艺术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徐悲鸿艺术学院,现改为艺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学院、北京商学院等,均设立了艺术设计学院,此外,还有北京服装学院等,由于社会经济、商业、工业、广告、信息新媒体、建筑等的发展,对设计人才空前需要,各大学看准这一机遇,纷纷以设计为切入点,开始组成艺术学院。所以,中国的第二次艺术教育高潮,是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而设计艺术正是连接艺术与社会经济的桥梁,所以各个综合大学以艺术设计为切入点建立艺术学院就是合乎逻辑的事情。北京其他艺术院校也在发展。中央美术学院每年招生一千多人,在原来造型艺术基础上,又新建了建筑学院、设计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9年底合并到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建立研究型大学的统一要求,使清华美学院成为全国唯一没有扩大本科招生的艺术学院,现本科招生的数量每年仍控制在二百四十人左右,分为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艺术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陶瓷艺术设计、金属工艺设计、服装艺术设计及绘画艺术、雕塑艺术、艺术史论等专业。清华美院一方面发挥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设计艺术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在美术学方面也加快步伐发展,建立了绘画系和雕塑系。

在搞好本科教学的同时,特别注重博士生、博士后及硕士生的培养。清华要求本科生与硕博生的比例是1比1。清华美院美术学原二级学科2003年建立博士点,在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当代艺术研究及公共艺术研究等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以张仃、袁运甫、杜大恺、刘巨德、陈丹青、包林、陈辉、刘临等教授为导师,在全国率先招收绘画艺术创作与研究的博士生,培养了绘画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高级人才。2000年,清华首先由张仃、吴冠中、袁运甫、杜大恺、刘巨德、陈丹青等教授开始招收“绘画博士”时,当时曾引起非议和讨论,并受到有关兄弟院校的反对,现经过十多年的博士生招生培养,已毕业约50名绘画博士研究生,他们分别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工作,在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清华建立起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复合型博士生培养的教学机制,而原反对清华招收绘画博士生的单位也开始招收绘画博士生。现有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单位均在绘画博士招生与培养方面积累了经验,适应了社会文化与高等教育发展对高层次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人才的需求。清华近年又以李象群教授和许正龙教授为首,开始招收与培养雕塑艺术创作与雕塑理论相结合的博士生的新的尝试。与此同时,清华美院自2003年建立美术学博士点后,在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招收和培养博士生。2004年国家批准清华设计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已招收和培养了近五十名艺术学博士后人员,开展艺术学相关课题的科研工作,取得了相应的科研成果。

2011年,经国家批准,艺术学由原来文学门类下属的一级学科上升为和文学门类并列的艺术学门类,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艺术学门类下属美术学、设计学、音乐舞蹈学、影视戏剧学及艺术学理论五个一级学科。这次学科升级和调整,为艺术学各部门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同时艺术学各部门及艺术学理论如何发展,取得新的创造性成果,也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出现,对于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各个层面,如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教学与科研及学科建设方面还有诸多工作要做。我国在民国时期兴办艺术学院,以美术和音乐为主,主要培养美术与音乐创作人才及师范教育人才,如上海美专、北京艺专、国立杭州艺专,都主要培养国画、西洋画、雕塑等创作人才及美术师范教育人才,均没有设理论专业。但为各专业开设有中国美术史(或中国绘画史)、西洋美术史(或西洋绘画史)、及艺术概论、美学等主要艺术史论方面的理论基础课。有的综合大学哲学系偶尔也开设艺术理论或称艺术学课程,如南京的中央大学宗白华先生在哲学系开设过艺术学的基本原理课程。新中国成立后,在民国时期艺术学院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艺术学院,仍以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创作与表演为主要教学任务,直到1957年,中央美院才成立第一个美术史系,开始招收美术史论方面的本科生。1983年,中央工艺美院成立艺术史论系,开始招收工艺美术史论方面的本科生。中央音乐学院开始招收音乐学方面的本科生。“”结束后,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当时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招生,创作与理论研究两个方面均同时进行,而在艺术博士生招生和博士点审批方面,主要是理论方向,如美术史论、音乐学等,改革开放以来培养的硕士、博士生,现已在高校和研究机构,文化教育部门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的艺术学理论学科有了以上的学科发展基础,这使我们艺术学理论学科有了良好的学科根基。无论是美术史论、音乐史论本科生招生培养,还是美术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等学科的硕士、博士生培养工作,都为我们的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教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的文学学科和哲学学科有深厚的历史传统。民国时期的综合大学都设有文学系和哲学系。新中国的综合大学,文学和哲学都是人文社科的主要系科。我国古代的诗论、文论有丰富的文献资料,且诗、书、画常常联系在一起加以研究,所以诗文理论和书画理论呈现出互补互证的状况,如南朝齐梁时期有钟嵘的《诗品》,谢赫的《画品》、庾肩吾的《书品》,诗书画三品同时出现,相映生辉,这说明我国古代的书画理论和文学理论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文学理论常常用“文艺理论”加以代替。在中国文学一级学科中,现在所设的二级学科“文艺学”,在1950年代至80年代,我们都称为“文艺理论”,即使现在的“文艺学”,也没有称“文学学”或“文学理论”,而是将“艺”包括进来,称为“文艺学”,这个名称说明,无论是“文艺理论”还是“文艺学”,在研究文学理论时,都是注重对艺术理论的关照。反过来,我们的艺术学理论研究也要关注文艺学或文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在我国文艺理论或文艺学研究已有很好的基础和丰硕的成果,常常在文学艺术思潮与理论的研究中,文学理论处于前卫状态,他们在观念、思想、方法上常走在前面,值得艺术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加以借鉴。所以艺术学学科虽然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但不要绝对分开,借鉴文学理论的成果来发展艺术学理论,对艺术学学科建设是大有益处的。况且诸如戏剧戏曲理论、电影电视艺术理论,都是文学学科和艺术学学科共同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所以在中国文学理论和艺术学理论的联系,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我们要续接历史而不是割断历史。

艺术学和哲学美学的关系亦很密切。西方的美学学科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但仍从属于哲学。后来德国美学家马克斯•德索想将艺术学从美学中分离出来,单独建立艺术学,但艺术学和美学哲学仍割不断。黑格尔曾将美学称为艺术哲学。哲学要研究人的思维和意识精神活动,主要有三大块,一是认识论;二是宗教论;三是艺术论。艺术是人的精神创造活动,是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往往大哲学家也是艺术学家。而美学更要研究艺术创造与艺术鉴赏和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艺术是人类和自然审美关系及人的审美理想的最高表现,美学如果不研究艺术,其领地就所剩无几了。所以朱光潜先生要求不通一艺莫谈美。北大几位美学大家对艺术都有深入研究和深刻的思想。宗白华、邓以蛰对中国书画艺术的空间意境和审美形式有精辟见解,朱光潜认为其代表作不是《文艺心理学》和《西方美学史》,而是《诗论》,宗白华、邓以蛰的学生刘纲纪结合中国书画来研究中国美学史,著有《谢赫六法论》、《书法美学简化》、《书法美》、《文征明》、《黄慎》、《龚贤》等书画研究专著。他们能从哲学与美学的高度来审视艺术学问题,提高艺术学的理论思维能力。在我国,艺术学学科和美学学科虽然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在美学研究中也离不开对艺术问题的研究。我国综合大学哲学系及社会科学院的哲学研究所,或文学系中,往往都设有美学教研室或美学研究室,从事美学研究有一大批学者,他们对中外美学史及艺术理论的研究均有可观的成果。因此,我们从事艺术学理论的同仁应加强同哲学美学学科的联系,以期在哲学美学思维方法、思想观念上,借鉴其研究成果来发展艺术学理论学科。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艺术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和西方航海扩展相伴,西方的一些科学家、人类学家、民俗学、社会学家与艺术学家,对一些新发现岛屿上的土著民以及南太平洋、非洲的原住民进行科学考察与人类学调查的同时,对这些土著民族的艺术活动也进行了考察,他们运用了人类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的方法,考察了土著民族的艺术活动和艺术作品,取得一些艺术学研究成果,诸如德国学者格罗塞的《艺术的起源》、法国学者布留尔的《原始思维》等,艺术学在十九世纪后期的发展,正是靠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和艺术人类学来推动的。所以今天我们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应考虑交叉学科对本学科发展的作用,注重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以及历史学等学科的方法来进行艺术学的研究,开拓艺术学的研究新领域。我国当代艺术学家张道一先生就十分重视将民间艺术研究同艺术学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取得突出成果。他的博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在民间艺术学研究和民间美术收集整理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出版了《民艺学论纲》等多部专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还建立了民间美术博物馆,这都为艺术学理论研究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查看全文

颜文樑美术教育创新性分析

摘要:颜文樑是中国现代画坛的艺术大师,他曾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其美术教育思想对苏州美专的办学方向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将西方绘画技巧与中国传统绘画中所蕴含的精神与意蕴相结合,中西文化相融,并教授给学生,培育出大批对当时社会建设有所助力的实用型美术人才。颜文樑作为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开创者和传承者,在我国近现代美术史、美术教育史上都有着一席之地。他的美术教育充满了创新意识,对于今天的美术教育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颜文樑美术教育的创造性研究,探讨如何在今天的美术教育中合理引入颜文樑美术教育的优秀思想,并从中找到适合当代美术教育发展的方向。本篇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科学系统的方式方法来对颜文樑实用美术教育思想的实质内涵进行系统概括,进而分析出其美术教育思想的时代创新意义。且通过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所出现的问题来进一步说明颜文樑的美术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美术教育的借鉴意义以及对于社会发展的贡献。

关键词:颜文樑;美术教育;创新性

颜文樑(1893—1988),中国近现代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开创者之一。1922年9月,颜文樑与胡粹中、朱士杰等人建立了苏州美专,颜文樑任校长。关于颜文樑美术教育思想的论文相较于他其它方面的研究来说是较多的,但这类型的论文虽然对颜文樑的美术教育思想虽有所论述,但这类型的研究大多给人不够系统深入以及不够全面的感觉。赵思有的《刘海粟、徐悲鸿、颜文樑美术教育思想与作品的比较研究》和陈尉南的《刘海粟、徐悲鸿、颜文樑美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以及东北师范大学隋岩的《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梁的美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等论文,共同的特点都是将颜文樑与同时期的刘海粟、徐悲鸿以及林风眠的教育思想做对比。其它的如赵思有《论颜文樑的美术教育思想及其作品特点》、李征的《颜文樑美术教育思想略论》,李洁璇《工场教育模式的引入和颜文樑实用美术教育思想形成的渊源》等,是根据几个方面来详实地阐述颜文樑和苏州美专的美术教育思想和状况,从而从侧面反映出颜文樑美术教育思想在20世纪乃至现在教育界的实际创新意义。本文以探析颜文樑的美术教育思想,来分析其美术教育的时代性和创新性,继而依据其美术教育思想所得出的实践成果来体现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指导作用。

一、颜文樑的美术教育思想

颜文樑,江苏苏州人。他出生在一个丹青世家,其父颜元是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著名绘画大师任伯年的学生。颜文樑从小就受到传统绘画熏陶,一边在学堂读书,一边和父亲学习国画。他成年后自己仍然不断学习绘画,于1922年与胡粹中、朱士杰有理想有抱负的有识之士一起创办了苏州美术学校。美术学校在1928年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并不断发展壮大。颜文樑在教学中对于美术在现实生活的实用性十分看重,力推纯粹美术与实用美术共同发展、相辅而行,提出了“中西合璧,造就人才”的教育方针,并致力于将其美术教育思想贯彻落实进自己的办学之中,为20世纪初期尚未发展完善的中国培养了实用美术人才,也为当代的高校实用美术教育创建了一个可操作性强的教育模式。我们可以从颜文樑的美术教育思想来分析其在现当代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性,从而知道其美术教育思想对于当代的贡献和影响。颜文樑所生活的年代正处于“西学东渐”这个中西文化大碰撞的时代,再加上其个人的求学经历和其对美术的认知与孜孜不倦的追求等,这些因素都促进了其美术教育思想的形成。颜文樑的教育思想以及思想转变过程,可以从他所撰写的《我所希望于艺术界者》、《从生产教育推想到实用美术之必要——告本校实用美术科同学辞》、《艺术教育今后之趋向》等文章中了解到。其主要观点可总结为:纯粹美术与实用美术并重;艺术要服务于社会发展,推行职业化教育;艺术要与科学相结合;“真、善、美”相统一的美术人才观。1.纯粹美术与实用美术并重颜文樑与徐悲鸿、林风眠等人的美术教育思想区别最大的地方便是其重视实用美术,将美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他在《艺术教育今后之趋向》一文中提出“我们如果留心过去艺术教育的情状而一加分析,则十八世纪以前的艺术,其所教育趋向于美的装饰的,而也是再现的。十九世纪后的艺术教育则趋于实用的、综合的,而也是创造的。前者是‘模拟自然’以装饰社会美化人生,后者是‘创造自然’以为用社会达人生于善。”当然,他推崇实用美术也不是全然对纯粹美术进行批判否定,而是更深一层地觉得有助于社会的美术教育应是纯粹美术与实用美术二者兼有之,两者共通且相互为辅助。且在教学中实用美术与学校的教育之间应该相辅相成,并非是独立的个体。实用美术是在学生对传统纯粹美术有了一定理解,掌握后才进行教育的,如此教育出来的美术人才才能更从更大层面上满足社会建设发展的需求。简单来说便是纯粹美术应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而实用型的美术人才是在传统纯粹美术教育下培养产生的。其认为在国内发展实用美术有八大好处:“(1)辅助工艺品之美观;(2)艺术因实用之故而得易普遍;(3)利用人类爱好艺术的天性,使生产品畅销;(4)发展研究者之个性;(5)实用美术因为与社会接触较多,人们容易受到美的感化;(6)实用品上美的装饰,则无形中人人都能得到美术的熏陶;(7)艺术家作品因与实用品合作,则艺术需用之处更繁,提高艺术家的就业率;(8)学生能将鉴赏艺术在实用上研究,必能多得同趣。”颜文樑也对他实用美术的想法进行了实施。纯粹美术与实用美术并重的美术教育思想在其所创立的苏州美专中很好地体现了出来:他在苏州美专中设立了多个实用型的专业,如艺术教育系和动画系,为上世纪初的中国培养了许多对社会有用的实用美术人才。2.艺术要服务于社会发展和推行职业化教育艺术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接触到艺术时情绪会受到感染,思想会得到启发,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会满足真善美的要求。20世纪初,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有识之士都想通过对传统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以促进社会向前发展,颜文樑也顺应提出了:“艺术家的工作是‘拯民救国’,建立美术院校是为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升艺术水平。”的说法。他希望透过艺术在社会感染力和美术教育的普及性,能够净化大众心灵,使得个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满足,并由个人不断影响到社会,到整个民族,从而使得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不断变化,变得更为团结,凝聚力向心力更强。为了能实现艺术得到进步和社会思想通过艺术日渐完善的理想,颜文樑也做出了许多举措。例如说在创办苏州美术专之前,颜文樑曾与友人共同组织发起美术画赛会、苏州美术会等面向大众的活动;后期还在美专校内建立“苏州美术馆”,主要是用于展览陈列参赛作品和收藏名师作品,供大众欣赏,这也是现代苏州美术馆的前身。颜文樑通过面向百姓的艺术活动来向大众推广艺术从而提高社会的审美意识,并不断扩大影响范围。3.艺术要与科学相结合艺术与科学,两者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它们之间有三层联系,一是技术性的;二是观念性的,三是哲学性的。这三个层次对于画家的技术和思想观念起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初,中西文化碰撞,西方的许多科学性的思想和绘画技巧传到中国,颜文樑也接触到了这种新式的绘画方式,并被这类具有多种表现张力和科学性的绘画深深地感染。经过不断的接触和尝试,在他看来要追求真实就需要对事物进行客观分析并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进行艺术创作,提出了“科学不是美,但艺术利用科学能产生美。科学与美术是有联系的,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都是科学。画家不能不利用科学”的观点。这一主张正好对应了新文化运动对于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以及顺应了求变求新的精神。同时也顺应了20世纪初期倡导引入西方写实艺术以此来改变腐朽沉闷的中国画坛,为中国绘画增添活力的艺术浪潮。作为我国第一批了解研究透彻西方写实绘画且将写实绘画思想很好地运用到自己创作之中的画家,颜文樑对于写实主义原则的运用可谓驾轻就熟。同时他还摸索科学规律,对自然界的形体,光色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成书,其著述除了包含了构图、色彩运用等具有科学性的专业知识,也包含了他在他绘画生涯中所领悟到的人生道理,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4.“真、善、美”统一的美术人才观颜文樑主张创作时要做到真、善、美与写实主义相统一。并不断改进将创作以及做人要讲究“真、善、美”的原则加入融合到教学之中,对于学生道德品行的培养极为看重。在美术专业教学中,从严教学,要求学生对于西方教育中所出现的写生、透视学、素描、解剖学、色彩学等基础部分都有所要求,培养出像董希文、莫朴、费彝复等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使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成为对近现代美术教育事业发展有所帮助的学校。

二、颜文樑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性

查看全文

美术话语问题分析论文

摘要:比较视域中的美术话语关系到中西比较美术学的基本原则。在中西比较美术学的研究工作中,一定要注意防止“西方中心主义”和“本土主义”两种倾向,以避免在研究工作中得出错误结论,从而促进中西美术彼此间的公平对话、和谐并进与共同发展。

关键词:美术;话语立场;公平机制;西方中心主义;本土主义

中西美术自从相互交流伊始,就存在着话语的问题。比较视域中的中西美术话语问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西美术在当代话语下的对话机制比较复杂。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译介西方当代文艺思潮,接受到西方现代文化与艺术的广泛影响。中国美术界的“85新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现代“美术运动”,而西方美术这时已处于后现代艺术的活跃时期。由于中国对西方思想、文化、艺术的现状了解甚少,一味地以为所译介的西方思想、文化、艺术都是现代主义的,这就形成了中国对西方文化思想认识上的错位。而美术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90年代中后期,当我们意识到,西方文化不仅仅是现代主义,也有后现代主义的时候,又把许多本该是现代主义的艺术思潮当作了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思潮,一些研究者在心态上、文化意识形态上,无形中都被西方文化所左右。而西方的文化意识形态是以他们自己为中心的。这种背景下的中西美术的对话机制和话语,显然需要梳理,更需要重新构建一个平等的对话机制,使中西美术的相互交流和影响正常地发展。

一、比较视域下的美术话语立场

“‘西人’进入中国,本不自晚清始。汉代——佛教传人,可以叫‘西天’。明代——天主教人华,那是‘西教’。晚清——可以称作‘西潮’。”这种认识基本与实际状况相符合。虽然说中西美术的交流早在东汉就出现了,但真正的相互影响和交流却盛行于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美术交流双方的话语相对来说是比较平等的,还没有明显的中心话语问题。而且西方美术的传播者也始终存在着一种主动融入的姿态,比如郎世宁等传教士画家,尽量使自己的作品符合中国的美术趣味和融进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而中国的一些宫廷画师也主动学习西方绘画中的一些元素,比如透视、造型等。当然本土中心主义的观念还是有的,但仅仅是在文人阶层。譬如说邹一桂的观念和言论就最具代表性,认为西画“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

如果说清代邹一桂在心理上和观念上拒斥西方写实油画,那么后来的“西渐”影响伴随着西方经济的强盛逐渐使西方的美术话语走向强势。这一点从五四时期中国文人和艺术家都纷纷提出甚至是大声疾呼需用西方的写实主义绘画改良中国画的衰微,就已经反映出来了。至于清初“四王”是否带来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衰颓,这里暂不作讨论。但中国学者和画家们主动提出用西方绘画的元素改造中国绘画的衰微,本身就说明了西方美术的强势已经在中国形成。中国美术与西方美术的交流和对话就显得不平等了,之后的西方美术史论家,在研究中国美术时的观点和立场更是偏移在西方的文化立场上。

查看全文

民间艺术元素在油画的借鉴与转换

【提要】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中国油画的民族性一直是困扰中国油画界的难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通过重点对当代中国油画发展困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分析,认为将中国民间艺术元素融入到油画创作不仅能促进民间艺术的当代转换,而且有助于中国油画民族化道路的探索。

【关键词】民间艺术;油画

一、中国民间艺术及其美学特征

中国民间艺术起源和流传于中国民间,是历代劳动人们为了满足生产生活和审美的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形态。民间艺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艺术包括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艺术形式;狭义的民间艺术指的是造型艺术,比如民间剪纸、年画、刺绣等艺术形式。中国民间艺术与民众的生活方式、民族信仰和审美喜好密切相关,是人们在物质和精神领域的反映。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的民间艺术特指民间造型艺术。民间艺术扎根于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蕴含着深厚的艺术和文化价值。总的来说,民间艺术体现出如下美学特征:一是形式特征。在形式上,中国民间艺术多以剪影和条纹的形式呈现。中国古代先民一般都习惯在剪影的图式上通过增加条纹来表达某种信仰和观念,比如在陶器上用几何鱼纹来表达生殖崇拜。二是内容特征。其内容主要涵盖教育、驱邪和祈福。例如墓室壁画孝子图对孝道的提倡;钟馗形象显示民间驱邪的观念;莲花和鲤鱼的图案用来祈福“连年有余”等。在中国的民间剪纸、年画和帛画等艺术形式中都广泛存在着这些主题。三是地域和民族特征。由于同受华夏文化的影响,中国民间艺术具有很多共同点,但是又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民间艺术又有自己的个性。比如朱仙镇、桃花坞和绵竹等地的木版年画虽同属一个艺术门类,但是在技法、主题和观念上又各有特色。四是审美特征。中国民间艺术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的理解。在造型上追求“圆、大、全、美”;在构图上多采用对称的方式;而在色彩上多采用鲜艳饱满的大红、深蓝和明黄等颜色。这些都显示出中国民间艺术独特的对称美、机趣美和色彩美的特征。

二、当代中国油画发展困境分析

油画在中国是西方“舶来品”,从明朝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将油画带入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20世纪初西学东渐和“85思潮”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后,中国油画深受西方油画技艺和观念影响,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这蓬勃发展背后,又显示出一定的矛盾性,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西方油画历史悠久,在油画语言、技法和观念等方面都相当成熟,中国油画家在本土无油画传统继承的情况下,对西方油画的语言、技法和观念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借鉴和吸收。在“85”时期,中国艺术界流传的“中国艺术界用短短十年将西方一百年的艺术通通过了一遍”,其中就包括油画艺术。在西方艺术的影响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油画的确取得了长足发展。进入90年代,随着中国艺术界加速了融入国际艺坛的进程,中国油画也在国外大放异彩,拍卖价格屡创新高。然而另外一方面,在繁荣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艺术家急功近利,在对西方的油画模仿的时候生搬硬套,导致油画创作同质化现象严重;一些出名的艺术家对既成的图式产生依赖,自我抄袭泛滥;还有一些艺术家为了走向国际,刻意迎合西方的艺术制度,贩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导致民族身份模糊等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中国油画的正常发展。但是归根到底,其实还是困扰中国油画多年的关于建构中国油画的“民族特色”的问题。无独有偶,早在20世纪20年代林风眠先生就说过“整理中国艺术,理解西方文化,融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到今天差不多快过去一个世纪了,这个问题我们依然还没很好地加以解决。不过幸运的是,中国油画界有远见的画家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将中国民间艺术元素借鉴和转换到当代油画创作中,对油画的民族性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

查看全文

陈师曾文人画艺术观念探究

摘要:陈师曾的留学经历使他的艺术观更具现代性与先进性,其文人画的艺术观念积极地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其《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也成为中国美术史中对文人画评价的不容回避的杰作。陈师曾坚定地为文人画作辩护,他这种独特的艺术观念与《文人画之价值》一文,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步性阐释和美学观念的表达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陈师曾;文人画;艺术观念

中国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内容,关于文人画的发展与研究自唐代以来从未间断过,宋代苏轼、明代董其昌等绘画理论家对文人画都进行过研究,但尚显不足,尤其是如何界定文人画的领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近代。20世纪初,中国美术受到外来美学思想的影响,学界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美术问题,其中就包括对文人画这一领域的审视,如何界定文人画已成为学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陈师曾可谓我国近代美术史上研究文人画的开山祖,他的文人画观念对我国文人画的发展、变革都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陈师曾的文人画艺术观念,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其艺术主张与美术理论对中国美术的影响。

一、陈师曾艺术观念的形成

陈师曾文人画艺术理念的形成和转变受特殊时期的影响,只有关注当时的时代背景可能对他造成的影响,才能更清晰地认识他的艺术观。受西方美术的影响,如何革新中国美术是陈师曾和当时学者共同面对的问题,陈师曾的文人画观念及其作品《中国绘画史》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诞生的。研究时代背景,首先应关注的是陈师曾的留学经历。日本画坛对陈师曾有一定的影响,陈师曾也参考、借鉴了日本学者大村西崖的文人画理论和其他关于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著作。留日的经历对他艺术观念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接受西方文明的洗礼并没有改变他中国文人的身份。陈师曾出生于名门世家,六岁开始习画,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教育,因此练就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后来他远渡日本,学习西方的艺术思想。19世纪末期,日本在经历了明治维新后,社会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西方美术对日本的传统美术也产生了影响。此时,同样位于东方的中国将日本作为学习西方的一个窗口。留学东京的经历使陈师曾正式学习了西方油画和水彩画,并了解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在日本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以冈仓天心为首的一批日本美术家在以西方绘画为主流的绘画改革中,企图变革日本传统美术。他们在日本传统美术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美术的一些技法,使日本的传统美术更加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品位。陈师曾对于中国绘画的发展方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大胆地融合中西绘画,将西方绘画的技巧运用于中国画,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创新[1]。1911年,陈师曾翻译了日本久米桂一郎的《欧洲画界最近之状况》。陈师曾在文章的最后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中西绘画是两种不同的体系,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要是优秀的作品都会陶冶人们的情操,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但是由于西方绘画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也没有较好的作品传入,当时的人们对西洋绘画未能获得足够的了解。留日的经历让陈师曾见证了东西文化交流后带来的艺术繁荣,他翻译的文章也意在唤醒国人对于中国画现状的认识,并且希望人们学习西方绘画。不仅如此,陈师曾的艺术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日本学者大村西崖的影响。大村西崖致力于研究东洋美术史,并以中国美术史为核心发表了一系列著作。1921年,大村西崖完成了《文人画之复兴》并利用演讲大力提倡文人画。同年十月,他来到中国,在金城的介绍下,认识了陈师曾,两人开始共同探讨文人画的问题。尽管他们在不同的国家,但是他们的想法和行动非常相似。受大村西崖的影响,陈师曾撰写了《文人画之价值》一文,并将大村西崖的文章翻译为文言文,合编于《中国文人画之研究》一书中。1926年,大村西崖出版了《中国美术史》,这本书体例尤精,搜罗尤广,所含学问思想深厚,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美术史学的研究进程;1934年,陈师曾出版了中国美术史的著作。两本书的结构体例相似,都采用了纲要式的编写方法。陈师曾留学日本,其艺术观念也在潜移默化间受到影响,并在文人画研究方面有着极为深厚的造诣。

二、陈师曾之《文人画之价值》

查看全文

中国音乐专科目录的近代形态

专科目录,是专载某一特定知识部门图书资料的目录。它是和综合目录相对称的一种目录,是专为某一专门学科而编的有关图书资料目录。近代著名目录学家姚名达定义专科目录及其作用:“专科目录为记载各种学术之书目,必自成系统之学科始有独立之目录。”同时指出其“将群书部次甲乙,条别异同,推阐大义,疏通伦类”,具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重要作用。

“音乐”作为专门学科,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历经100余年。在当代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对于“音乐学”的学科归属问题,始终没有定于统一:各类音乐学学位,是隶属于文学(学科代码750)门类,但在一级学科艺术学(760)中,也有二级学科音乐(760.1510)类。直至2010年底,国家教育部才将“艺术学”作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与“文学”等门类相并列,“音乐”始成为一级学科。

溯及近代,中国“音乐”专科目录的产生和应用,是在当时世界科学化思潮影响下,中国学术分科而治的结果,特别是清末民初,专科目录学发展兴盛,成果丰硕。音乐一科,也相应产生了部分符合当时学术理路的专科书目。

一、近代学术分科及“音乐”在学科中的归属

(一)中国古代文献中的“音乐”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料主要存见于二十六史乐志、律志和艺文志、会要会典和类书等各类文献中。“音乐”一词的使用,极其有限。

查看全文

诠释中国当意人物画写生特点

【论文关键词】人物画;特点;技法;创作

【论文摘要】本文从人物画的历史发展谈起,着重研究了中国当意人物画的写生技法特点,并指出了写生时的技法要领,供同行参考。

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发展相对比较晚熟,它出现于工笔人物画已经成熟后的两宋时期,由石恪、梁楷将书法行草的笔法入画,以其天才的创造表现的减笔人物画发展而来的。但在其后的七八百年间再没有出现一个成就斐然的写意人物画大家。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西方艺术以及素描理论的系统传入和影响,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学派指出中国画的出路就在于以西方的素描造型来加以转化。随之素描也成为了写意人物画的基础训练科目。同时,直接以笔墨宣纸放笔直取的意笔人物写生也成为高校国画人物的主修课。重视反映现实生活,表现当下精神世界,更推动了写意人物画的复兴和发展。随着徐悲鸿、蒋兆和、黄胄、卢沉、周思聪、方增先、刘国辉等一批批优秀画家不懈的写生实践,中国写意人物画可算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时期,其风格多样、形式活泼、内容广泛,具备了超越前辈的优势。

1写意人物画写生技法特点

从技法层面上讲,就“小品”和“创作”比较而言,写意人物画之“写生”,具有更为不易超越的难度,因而历史上并未迭起而成峰巅。应该讲,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写生不仅是为锻炼画家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的基础训练,更应该激发出更多的表现手法和超脱巢臼的表述语言,从而自觉地寻找和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一幅好的写生作品,正体现画家在对象与画面之间的再创造,即在画家与模特儿的面对面交流中,不仅是一种情感的真诚表述,还应更加注重艺术语言、精神内涵和审美形式的高度融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