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资产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2 00:34: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校园资产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校园资产管理

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论文

1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概念

所谓的信息化,指的是社会经济结构从传统的以物质和能源为核心向以信息知识为核心转变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需不断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以此来提升信息利用效果,而信息化管理则主要包括了两大层次内容,分别是管理的信息化和信息化数据的管理[1]。针对高校资产的实际情况,学校应尽快建立起完善的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一般情况下其主要囊括了三部分内容,即土地管理、采买管理和资源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以向相关的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查询、分析和整合等服务,从而为高校资产的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信息支持。

2推动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具体策略

2.1发挥校园网络作用。当前,绝大多数的高校都已建立起了内部的校园网络,因此,在进行资产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便可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应用优势,即校园网络具有强大的信息服务功能,管理人员可利用网络对资产信息进行实时地收集、分析、处理、储存、传输和利用,其具有不可比拟的准确性和实效性特点。通过应用校园网络对内部资产实施动态式管理,不但可大大提升资产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而且也能有效增强其动态性和及时性,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对于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即学校相关部门都可应用校园网络参与到资产管理工作之中并对资产去向进行监督,以此来规避以往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出现。但在这过程中,高校相关管理人员也应做好对校园网络的把控工作,即应针对不同部门的实际工作要求,调整使用权限,即各个部门的教职工人员只能在限定权限内对学校内部的资产信息进行访问和查询,如此一来,既加强了对校园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避免不法利用行为的出现,又增强了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提升了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2.2健全资产信息平台。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地实现高校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最为关键的就是院校结合自身资产状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其所能提供的服务主要有资产信息查询、信息整合、数据清查、信息改动以及数据上报等。与此同时,高校也应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健全完善内部的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应及时购入先进的软硬件设备,以此来优化系统呈现,拓展系统功能,而这样做的最主要目的乃是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内部所出现的新的资产管理问题,为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强而有力的平台支持,进而增强学校的综合资产管理能力,从而实现高校资产的优化管理与配置。2.3完善系统功能模块。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资产情况,在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架构相适应的功能模块,通常情况下,系统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了三大部分内容,即土地房屋功能模块、设备设施功能模块以及校园网络功能模块,通过实现管理系统功能的细化,以此来提升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与此同时,院校也可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进一步地细化,如设备设施功能模块可划分为基础设施、教学设备以及电气设备等模块,土地房屋模块则可划分为行政楼、教学楼、图书馆以及学生宿舍等模块,以此来简化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大大提升了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2]。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设备采买管理,这一部分是内部资产的主要走向,因此高校也应在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对其进行细化,即申请、批复、采买以及协议管理等模块,以此来保证高校资产的优化配置。2.4转变传统管理观念。首先,学校应积极转变自身传统的管理观念,提高对资产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推动符合高校资产实际管理需求的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为其提供有力的资金和制度保障。其次,高校应加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开办以信息化管理为主题的培训活动或者举办与资产管理相关的专题讲座,以此来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资产管理业务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引导管理人员树立信息化管理意识。最后,院校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相适应的权责到位制度,将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工作细分到各个部门和人员身上,以提升各个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而推动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总而言之,推动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对于统筹配置高校资源、提升内部资产利用效率以及提高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要想切实实现高校资产的信息化管理,院校相关管理人员应积极转变自身管理管理,不断健全内部的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以来推动高校资产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摘要:中小学固定资产是学校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对于各项工作开展十分重要。随着各类配套设施的逐渐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的总量和管理难度也在成比例增加,管理中存在的认识、机制、人员等问题也逐步显现。对此,基于管理实践工作经验,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优化措施,以进一步改进管理问题和提升管理效率。

关键词: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人员培养

一、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是教育、教学及学生实践工作正常开展的物质前提,校园固定资产的配置条件是营造良好教学条件的外在保证,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基础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全国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各种类型的功能室的基建设施对改进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进,固定资产管理的薄弱问题逐渐显现,理清家底,保护固定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正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管理意识欠缺(1)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淡薄。学校领导对学校的管理重点主要在教育教学及学生人身安全教育上,对于资产管理这块属于后勤类型的工作关注度有限,对资产管理的认知仅限于保护好资产安全。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保护资产安全,还要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使用制度,更重要的是如何发挥固定资产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作用。学校和学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学校更为重视主要学科的教育,为中小学校配置的主要学科以外的资源被闲置,比如各种功能室、劳动科技设施等。(2)学校内部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不够健全。近年来国家对投入中小学校的资产数量多、金额大并且新品种高科技的设备种类也越来越多,中小学校的资产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无法满足需求。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内部资产管理机构一般为后勤管理中的一部分,多数学校资产管理机构还是延续着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提高资产使用率作用有限。学校资产管理员大多数由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兼职管理或由一些因年龄较大或有身体健康问题的教职工担任,这容易造成资产管理员的工作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第一线上,管理资产的时间精力水平有限。而事实上资产管理工作不仅限于对实物资产进行管理,还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账务管理,出具固定资产报表,大部分资产管理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业务水平。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缺位中小学校与一般事业单位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第一,单位存续时间长,这就存在着固定资产累积数额大,历史遗留问题多,管理上容易出现漏洞。第二,中小学校存在一些种类特殊,配套性强的固定资产,在进行固定资产分类的时候,在核算科目设置上无法准确体现和划分,从而影响了核算与计提折旧方法的选择,使得资产核算存在一定误差。新增固定资产的购置随意,功能与使用需求不匹配。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有采购、调拨和捐赠。每年编制预算项目进行固定资产采购,大部分采购项目针对的是已经存在短缺的资产。而实际情况中,中小学迎接上级检查或举办教研活动时需要采购的固定资产,大部分未纳入预算安排,采购前也未对资产的功能性、实用性进行综合考量,有时候用过一次就闲置,利用率极低。学校收到调拨和捐赠的固定资产,容易出现与教学需求不适配,达不到学校的使用标准,造成资源浪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粗放,管理效率低。固定资产管理中,中小学校容易出现“重购置、轻使用”的问题。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因固定资产购置计划缺乏前瞻性,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滞后,中小学校容易出现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超标购置及购置后资产功能无法满足教学需求遭到闲置等情况。第二,中小学校收到的调拨、捐赠资产不符合学校教学用途,造成固定资产闲置。第三,某些固定资产使用期限长,需要进行维修,固定资产维修金额较大,频繁更新固定资产,对学校财务情况造成压力。第四,随着科技生产技术的更新进步,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电子设备体积越来越小,便携性越来越高,使用地点容易产生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无法如实的动态追踪,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固定资产取得后应该科学合理地选择折旧期限,但是中小学校没有形成统一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并且由于对固定资产种类的界定不准确,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准确。固定资产报废手续繁复,在报废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管控制,容易出现不按程序进行固定资产报废手续,造成资产在报废过程中流失的情况。3.资产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强,工作主动性不高,不具备相应的财务知识基础资产管理人员对是否确认固定资产把握不准确,固定资产单位价值的界定不准,比如将大宗办公用品、成套的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纳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维修金额较大,固定资产后续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准则确认条件的应计入固定资产,但在实际管理中,往往进行费用化处理;应用软件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未将该软件与硬件一并确认固定资产;未对收到捐赠的物品进行固定资产登记,使得受捐赠物品存在流失的风险;固定资产管理中“重接收,轻核减”,对于固定资产的报废、丢失后,没有及时办理报废手续,没有进行资产的核减工作。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熟练度不高,资产在使用中的流动性、准确性管理滞后。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选用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目前主要能运用的功能是固定资产卡片账的记账和统计,系统发挥的作用有限。中小学固定资产具有种类多、使用者多、使用频繁、变动频繁等特点,工作量很大,资产管理软件对资产后续管理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系统对资产的管理准确度有限,没能实现动态化管理。

查看全文

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

摘要: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管理系统已在诸多高校及独立、民办学院建立并投入使用。此系统的投入让各部门更有效地工作,节省了部分人力和财力,解决了诸多管理难题。根据智慧校园建设的具体应用和规划,开发了适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工作流程、数据库建设、功能模块、数据共享和统一身份认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将助力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取得巨大收益。

关键词:高校;智慧校园;信息化管理;数据共享;统一身份认证

一、引言

随着高等院校数字化的高速发展,固定资产形式越加丰富。原有的管理模式已跟不上目前学校的需求。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提高,促使信息系统技术在资产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利用效率,同时大幅提高了资产管理员的工作效率。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的资产管理系统早期是一套单机版管理系统,在改进后可以通过Web访问,但是访问账户数有限,并且浏览器兼容问题日趋明显,系统功能虽单一,但也基本满足日常需求。资产数据查询不够智能,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只能通过手工入库和调拨资产资源。由于学院层面缺少统筹规划,财务管理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数据不对接,不能实时进行资产审计,需要通过人工核对。资产管理部门涉及资产数据统计报表时,需要手工提取相关数据后汇总,教科设备与行政设备混合在同一个数据库中。资产管理系统使用非常不便,不能无纸办公。近年来,学校开始建设智慧校园,着手开发网上办事大厅,实现统一身份认证。旧版本的系统无法对接到信息交互中心。为了规范学校采购和资产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资产使用率,建立规范有序的采购和资产管理机制,促进采购和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透明和有序,依据国家、省市和学校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独立院校的现状,构建采购与资产一体化管理平台。

二、研究方法与结果

从智慧校园全局建设入手,系统需要开放且稳定,安全并兼容。学校各分院、部门等,通过浏览器对实验室项目进行追踪及对资产采购和使用情况进行管理等等,实现面板可视化和无纸化办公,这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实验室建设的全面监管和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1.建设目标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该平台将资产预算申报与采购平台、资产管理平台有机地结合,实现资产从预算到处置的全过程管理;满足学校资产统筹管理工作和财务监管要求,强化学校资产管理工作;实现数据共享,并为预算编制、财政政策调整等提供决策依据。建立完整的资产管理动态数据库,根据资产变化情况动态更新,建立资产信息查询和分析模块,灵活地查询和分析资产的分配与变动情况,为有限的预算分配和资产优化管理等提供数据支撑。建立涵盖所有过程的管理平台,把经费预算、资产采购与资产入账、资产管理融为一体,全面反映该资产“从生到死”的每个环节。规范资产管理工作流程,做到管理业务智能化、数据信息网络化。为尚未建立信息关系的归口职能部门建立分类资产账目管理模块,对接各个职能管理系统,实现各归口部门分权限管理。建立多级管理平台,满足不同层次的管理需要;包含多项资产管理内容;规范管理方式,减少资产流失;简化审核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做到全民管物,物全有主。建立与其他部门管理系统的对接,完成实时信息统计查询,财务入账保证资产管理的便捷、规范、实时更新核对。实现与上级主管单位数据的上报功能,快捷准确地完成上报工作。2.功能模块平台提供了规范、合理的日常管理工作流程,将资产验收与资产入账彻底打通融为一体。资产维修模块记录各部门、单位对设备、办公家具等资产进行维修的流程,统计每个部门的维护情况,并将结果可视化。资产调剂模块,此功能实现资产信息和数据共享,用户可以查询资产信息,包括资产使用状况、使用率,减少浪费,变废为宝。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移动端直接签名生成电子签章,直接打印在对应审核单据上。可以自助打印资产入账单、标签、各种申请表。让办理业务者在过程管理中做到“最多跑一次”,真正达到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效率的目的。将RFID标签技术引入资产管理中,对高等学校的资产进行标识,为管理工作提供高效并且可靠的实时数据,为清查工作提供助力,提高资产清查准确率。使用RFID技术,完成了对于信息采集和信息的格式化处理,保证了信息化管理中全生命周期的自动化,实现了可靠、实时地全程实物跟踪管理和信息数据共享。盘点是固定资产管理中很烦琐但又很重要的工作,使用RFID技术可以大大简化流程,提升盘点的效率和准确性,加速统计得出盘点清单,列出盘盈盘亏的信息数据,实现管理流程自动化、无纸化。目前微信、钉钉已为时下最流行的实时通信工具,借助微信公众号、钉钉引入资产移动端管理,将部分资产业务可远程对接,随身完成。利用手机移动端、高拍仪技术实现现场采集实物、发票、合同、验收资料等信息。实现“全民管物,物全有主”的目标,为资产清查提供方便、快捷的多种清查方式。建立统计与分析模型,可以按照主体或综合两种统计分析方式,输出表格和数字化图形作为结果。并且在权限范围内,使用者可以自行设定条件,对各类资产进行统计分析,并给出多种数据表现形式,为资产管理和统筹决策提供依据。以了解学院资产分布的情况,生成全校资产数据,快速准确地得到资产相关信息,形成报告,将用户需求、资产信息以图表结果形式呈现。3.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实验室建设、采购与资产管理一体化,从预算分配到资产登记,实现采购预算、计划、合同与资产登记一体化;采购合同验收和资产登记一体化;采购支付与资产登记一体化。实现从采购预算、计划、任务、执行、合同、验收、支付,采购资产入库、入账、使用、处置为止,构建了基于预算项目编号、采购计划编号和资产编号为一体的全周期跟踪和追溯链,以便快速定位和跟踪采购与资产管理过程。同时对周期进行动态定制,利用工作流程路径控制功能,实现业务流程配置与管理。在建立政府采购目录与财政资产分类目录对照关系基础上,可以实现自动资产登记、卡片和二维码自动生成。4.标准数据对接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是整个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信息系统安全、开放设计原则,遵循数据交互和接口规范标准。与学校财务系统对接,减轻财务资产信息录入次数,减轻财务变动调账,下账业务以及对账业务工作量。采购平台与财务系统的数据对接,每年自动从采购管理系统中采集和导入预算数据。与财政资产管理系统对接,采用webservice、.csv等系统无缝对接与财政厅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定期将政府预算的采购项目动态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数据库,接受高校采购项目的统一公开和监督。与校内其他业务部门管理系统对接,平台预留对接图书馆信息平台、政采云采购平台、OA系统、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一站式等级和操作采购平台,实现相关管理系统的物品信息与国有资产综合信息平台录入相关的字段信息的提取,减少资产信息的重复录入。5.统一身份认证登陆学校在用的早期建设的系统较多,缺少顶层设计,每套系统都拥有各自的授权和身份认证方案,导致一个用户使用多个系统时需要重复登录,然而管理人员要维护多套授权认证系统,不能统一审计。近几年高校一直致力于整合信息资源,建设门户网站作为各类业务的统一入口,为老师们提供统一的入口和一站式的服务,一经认证就能访问所有被授权的网站和信息资源。单点登录,实现一次登录多次访问,避免每次登录进行身份重复认定,提高使用效率,增强用户使用体验效果。与学校网络办事大厅平台对接,实现资产使用人员、部门信息与核心机房数据中心同步。资产管理系统开放接口,整合到门户网站中,提高教师们的体验,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查看全文

基于物联网的资产管理模式

传统管理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伴随着高校实验实训的固定资产日益增多,亟待转变思路,运用先进的适时的管理手段来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因此,建立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自动管理成为解决固定资产管理困难的有效途径。3.1构建固定资产在物联网技术下的管理模式该模式具有感知层、网络层与数据库层,只有这三层相互协调,才能发挥最大的管理效用。见图1。从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出:(1)通过RFID标签和识别器实现感知层。物联网技术主要基于RFID,高校采购把设备资产购入后,后勤管理部门对于新采购的资产进行登记入帐处理———通过“资产信息登记设备”将需管理设备的有关信息(资产条形码、登号、名称、场所)通过电子设备写入“资产管理电子标签”中,并随时贴上电子标签,资产信息可根据资产管理部门的实际要求进行修改,对于设备名称等固定的管理信息写入标签后永久锁定,防止使用部门进行更改,造成管理的混乱。(2)由WIFI无线网和校园网组成网络层。由于高校都有现成的校园网络,因此应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校园网网络资源,由其负责将识别器获取的各类资产设备的标签信号传递到后台的数据库系统中。对于没有网络布线或布线有困难的实验实训地点,采用WIFI无线网络方式,将电子标签内的信号信息源传递到后台的数据库系统中。(3)由应用软件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应用层。负责资产管理业务处理和资产设备管理数据的存储。通过以上的感知层与网络层的运行于操作后,当计算机管理后台的软件获取了网络层反馈过来的RFID的信息后,就能实现资产的实时跟踪管理。当资产一旦离开原有的管理区域会发出警报,随时提醒管理人员资产的现存与现管状态。(4)以上3个结构层的结合采用,能改变原来落后的管理资产的模式。感知层、网络层与应用层,在物联网管理固定资产的模式中是相互依存的,只有这些结构合理地运用,才能采用RFID方案来跟踪固定资产信息,所有的资产包括服务器、计算机到办公桌椅甚至是企业的一支笔都贴上标签,进行库存盘点时,工作人员无需刻意识别资产也不需要对企业的固定资产逐一进行扫描,只要采用装有RFID设备的仪器进行读取。这样的方法能使高校管理资产者及时掌握准确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与使用效率。

运用RFID技术,部门负责人把资产购入后,管理部门入账时赋上RFID标签,在高校各实验室的房间中心顶及走廊等公共区域需要相应的识别器,每个RFID识别器对应着各自的房间号或相应的公共区域。一旦带有RFID标签的移动设备进入某一房间或区域,立即被房间或区域内的RFID识别器识别并把识别器号码和标签内码通过WIFI无线网络传给后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收到的信息就能自动跟踪每一台设备的位置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清点,从而实现资产的跟踪管理。以表1中编号为05040602003,设备名称为彩电的产品为例。把该设备作为新采购的资产进行登记入帐处理。顺序如下:(1)通过运用RFID标签对彩电读入信息———通过“资产信息登记设备”将需管理彩电的有关信息(资产条形码、登号:05040602003、名称:彩电、场所:西区501文秘实训室)写入“资产管理RFID标签”中,并通过识别器获取标签信号;(2)利用高校现有的校园网网络,负责将识别器获取的彩电资产设备的标签信号传递到后台的数据库系统中。对于没有网络布线或布线有困难的地方,采用WIFI无线网络方式将标签信号传递到后台的数据库系统中,实现对彩电的信息跟踪。信息学院的校园网络覆盖面比较广,运用网络将获取到的RFID信息传递到计算机的管理后台,此时计算机在网络信息获取过程中会显示:网络连接成功,已接收了RFID数据,并进行传输给后台管理服务器。此时,登号:05040602003、名称:彩电、场所:西区501文秘实训室的设备已经进入了网络监护状态;(3)最后由应用软件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把从网络发送回来的彩电设备信息进行负责资产管理业务处理和资产设备管理数据的存储。在对登号:05040602003、名称:彩电、场所:西区501文秘实训室的设备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软件会随时通过网络信息提醒资产管理人员设备处理的过程与状态,资产管理者等资产在数据处理结束后,会显示:登号:05040602003、名称:彩电、场所:西区501文秘实训室的设备已经进入锁定状态,除了资产管理人员有权限操作外,其他人员无法进行其他功能的操作,给管理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通过测试,论证得出对于资产设备的信息能了解比较全面,能够对资产的管理实现“地、时、物”同步。系统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嵌入到固定资产RFID管理系统中,借助读写器和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对固定资产日常操作流程中涉及到的地点、时间、实物等信息进行记录并引入提示警告功能,由系统实现对日常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监控,能及时明确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流向等信息,使资产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就能够通过计算机实现资产的自动识别和移动管理、资产查询清点等工作,节约了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资产盘点的成本,避免了因各种因素造成的资产流失,提高了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管理智能化。

本文作者:毛金芬凌云工作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查看全文

物联网技术在高校资产管理的应用

【摘要】资产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的保障,高校资产数量庞大,类型多样,需要借助于物联网技术有效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实现从粗放管理到精准管控。通过物联网技术与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结合,实现物与物的互联,实现高校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实现资产信息处理更及时和有效。

【关键词】物联网;高校;资产管理;应用

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技术装置,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状态,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互联网技术缺乏物体与物体互联的不足,其特点也很鲜明,第一,物联网技术依托于传感器收集信息,信息数据收集更新快,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基础;第二,物联网技术依赖于互联网,两者必须密切的融合起来,通过有线的、无线的网络,将物与互联网紧密连接,5G技术的正式商用也加速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第三,人工智能技术在物联网上的应用,实现对物体的智能控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深了人们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快速获取数据、建立应对方案的认识,建立一套能够智能、自动、快速、高效、准确、有针对性的获取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应用、反馈管理模式,成为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1高等学校实物资产管理现状

高等学校资产数量庞大,包括行政办公设备、科研设备、实习实训设备、实验室设备、后勤服务设备等,随着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学建设的推进,科研设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势必出现大幅度增长。目前,高校较多的采用市场上通用版本的资产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但是,随着资产管理要求的逐步提高,缺乏物联网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逐渐暴露出无法实时获取资产变动数据,管理精度不高等问题。例如,资产管理人员无法从繁杂的资产数据中抽身,资产变动数据需要人工采集,且精度低,资产使用状况、存放地、领用人的变动频繁数据无法实时获取,资产清查范围广,耗时长,盘点效率低等。因此,提高物联网技术在高校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成为解决目前的困境的选择途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设计,将着力于解决如下问题:解决采购后的资产精细化管理问题;解决资产管理效率不高,清查效率低下问题;解决资产使用状况、设备状态不可实时获知问题,资产丢失无法及时发现问题。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的环境基础建设

查看全文

民办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理性思考

摘要: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是与教学、科研管理同等重要的一项工作。民办与公办高职院校在办学主体、经费来源等方面的差异性,决定了民办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特殊性。文章从剖析公办与民办高职院校的不同点出发,指出了民办高职院校应在资产管理原则、管理对策方面有别于公办高职院校,实现资产保值与增值。

关键词:资产管理;办学效益;集约化

资产管理是所有高职院校办学中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的资产,是其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是反映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资产管理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办学特色与办学效益。区别于公办高职院校,民办高职院校在办学主体、经费来源等方面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办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特殊性。综观绝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模式,普遍存在着迁移本科经验、管理粗放、效益不够高等问题。本文拟从公办与民办高职院校的差异性剖析开始,针对性分析民办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目的、原则与对策。

1公办与民办高职院校的差异性

1.1办学主体不同,资产属性不同。公办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一般是地方政府;民办高职院校,一般是教育集团或热心职业教育的企业家。办学主体不同,决定了学校资产所有权不同。公办高职院校由于是政府办学,其所有资产均属于政府,是国家财产,带有“公”的属性;民办高职院校由于是非政府办学,其资产属于个人或集团,是私人财产,带有“私”的属性。两类不同性质的高职院校在资产属性上的不同,决定了其在资产管理上的差异性。1.2经费来源不同,资产管理不同。公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投入;民办高职院校,则主要由不同股东或个人投入。两种不同的经费来源,决定了资产管理模式的不同。首先,服务对象不同。公办高职院校负责资产管理的部门,是代表学校管理国家资产,对地方政府负责,实施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民办高职院校负责部门,则是代表学校管理私有资产,对学校举办方个人或集团或股东负责;其次,资产管理流程不同。公办高职院校在资产购置、处置等方面,需经过系列规范的流程与报批,民办高职院校在资产管理流程等方面则相对扁平化,其流程更短、更简洁。不同的资产管理流程,也影响了公办与民办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方式。1.3办学目标不同,资产功能不同。虽然公办与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都是培养人才,但民办高职院校还存在着追求更大办学效益这一重要目标。公办高职院校的资产,其主要功能在于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而民办高职院校的资产,其功能更多在于培养人才上,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则较少关注,并由此影响了资产购置的方方面面。比较而言,公办高职院校在购置高精尖等教学、科研设备上,往往比民办高职院校更有力度。这种差异性,也影响了两类高职院校在资产管理方面的侧重点。

2民办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目的

查看全文

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探究

一、资产清查的必要性

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

固定资产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基础,是推进高职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按照某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工作要点要求,决定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力争达到“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理清家底”的目标。

2.新的会计制度的需要

继2013年实施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后,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也于2014年开始实施。新制度创造性的引入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核算方式,要求高等学校应当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更改,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应当进行资产清查”。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不仅要求固定资产要账实相符,还需要掌握固定资产的类别、购置时间、使用年限、价值等更多的精准信息,以便于计提折旧工作的开展。

二、资产清查中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加强公办学校闲置资产管理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对教育资产的管理,避免和防范教育资产流失,确保教育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和上级有关政策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公办中小学校、托幼机构闲置资产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教育资产管理主体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履行全市公办中小学校、托幼机构(以下简称学校)资产管理人职责。各学校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使用包括土地、房产、教学设施、教学设备以及校园内属于学校的其他资产。校长是本校资产管理、使用的第一责任人。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的闲置资产(包括校舍、校园、设施、土地、林地、荒山等)进行全面清查,逐一登记、造册,切实掌握学校闲置资产的配置、使用和管理情况。

对学校布局调整后的闲置资产,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管理,继续用于举办农民教育、职业教育或学校勤工俭学实践基地等。

查看全文

小学资产管理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2010年度,我校国有资产管理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学校校长和行政一班人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为教学、科研和教职工服务的指导思想,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机构,统筹管理

为了确保我校国有资产管理规范、高效,学校特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查看全文

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一、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是信息化时展迫切要求

计算机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因此,顺应时展的潮流,与时俱进,构建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制高点,也是加快迈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二、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教育现代化发展必然趋势

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以学校信息化建设为背景而建构的集教学、管理、娱乐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形成的一个数字空间,使现实的校园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也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视为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重要条件

计算机技术可以进行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取代语言实验室进行更生动的语言教学,也可以利用大量现成的教学软件,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些都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教学应用平台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库,不但可以在校内进行网络教学,还很容易同外界大型网络连接实现精品教学共享,形成更大范围的网络交互学习环境,为职业教育手段现代化提供重要的平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