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智慧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8 22:48: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校园智慧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校园智慧教育

智慧校园建设在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搭载信息化技术,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智慧教育和智慧校园作为教育信息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智慧校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1智慧校园建设

1.1智慧校园建设情况

(1)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信息化程度不足,难以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导致最终呈现出来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2)当前的智慧校园建设标准没有得到统一,相互之间保持独立,导致信息互通方面存在障碍,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密,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的提升。

1.2建设智慧校园的作用

校园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化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智慧校园中的智能设备可以让在教学评价阶段更加客观公正。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各种数据信息,从而提升学生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对于教师而言,还能充分利用智能设备降低工作量,从而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智慧校园的建设在本质上而言对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改善管理质量以及学校的办学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查看全文

高校图书馆在智慧校园建设的定位

[摘要]高校图书馆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应明确自己的定位,理清高校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校园建设的关系。应把高校智慧图书馆建成智慧校园中的书刊借阅和共享中心、智慧校园云服务的重要节点、智慧校园的大数据中心、读者信息素养的智慧教育中心。

[关键词]高校智慧图书馆;智慧校园;大数据;云计算;信息素养

目前,信息通信技术(ICT)应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智能手机的普及引发了信息和数据的大爆炸。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与利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也如火如荼。高校图书馆作为支撑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必须摒弃坐靠等、搭便车的思想,准确找准自己的定位,借力智慧校园建设的东风,谋划好智慧图书馆建设,提高图书馆在学校教学、科研中的地位。

1高校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校园

1.1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和现状。从2008年由IBM公司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至今,主要依托于互联网+物联网的智慧应用在各行各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智慧城市、智慧医院、智慧校园等规划得以逐步实施。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以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等为代表的全国知名高校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围绕构建校园智慧环境、智慧管理、智慧资源、智慧服务的功能特点,通过对原有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延伸和提升,智慧校园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可喜的经验和成绩。1.2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校园的关系。互联网技术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数字图书馆的普及使得传统图书馆的地位越来越低,读者进馆人数不断下降已成全球性的趋势,不少高校图书馆已经被沦落为学生自习的场所。而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正是促进高校图书馆快速转型和整体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机会,高校图书馆必须摒弃单打独斗的思想,充分把握智慧校园建设的机遇,努力把图书馆建设成为与新时代大学教育和科研相适应的综合智慧体[1]。高校智慧图书馆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校园建设促进了智慧图书馆建设,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智慧校园的本质是智慧的环境、智慧的教学和智慧的学习,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边缘智能、传感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综合应用服务平台,是新技术与高校新管理理念相融合的一项系统工程。智慧图书馆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模块之一,与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慧财务、智慧人事、智慧资产、智慧OA、智慧后勤、智慧招生就业、智慧学籍档案管理系统[2]同等重要。网络是图书馆提供服务的主战场,高校智慧图书馆是智慧校园建设公共服务、大数据分析挖掘利用的主要部门之一。

2高校智慧图书馆在智慧校园建设

查看全文

智慧校园特色化三体融合模式分析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是智慧校园体系建构的前提保障,通过调研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师生对智慧校园的特色化实际需求,分析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智慧校园“特色化”(“一校一策”、“一师一策”、“一生一策”)建设“三体融合”(“一体两翼四轮驱动”管理体系+“三步曲”智能动态考核评价体系+“NCP三化型”人才培养体系)模式。旨在探索高职院校特色化管理、评价、人才培养“三体融合”模式的实施路径、策略,促进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得到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特色化;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评价;人才培养

1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

近年来,国外很多国家将智慧教育作为教育发展重要战略[2],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智慧校园的基础软件和硬件搭建,实现了安全的低能耗的交际性的学习环境、开放便利的学习空间、智能的课程分析研究平台[3]。考虑到智慧教育对教育信息化的导向作用,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评估机制的研究,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实践操作层面均建构了教育信息化的思路和框架,产生了不同的智慧教育建设模式。近阶段,我国校园建设也基本实现了网络全覆盖体系,伴随着软硬设施和服务逐渐投入使用,信息资源共享程序得以提升,部分高职院校已组建信息化建设高素养人才队伍。随着全国首个教育现代化中长期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出台,新一代智慧校园建设不仅关注技术方面问题,同时关注智慧化教育和服务问题。智慧校园建设推动了校园的智慧化水平变革,智慧校园建设关注度不断提升[4]。但同时国内外智慧校园建设工作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相关制度不完善,操作不规范,不能满足高职院校个性化服务需求,只是从表面形式模仿其他高职院校建设方式与模式,考核机制不完备,参与度不足,智慧型人才培养体系单一等。本文以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为探索研究目标,将“短、中、长”期目标、“定位+特色”和“教师和学生终身发展”理念融入到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中,“一校一策”、“一师一策”、“一生一策”,从信息化管理、智能动态考核评价、协同联动人才培养等模块构建并拓展体系建设空间。

2智慧校园特色化管理、评价、人才培养“三体融合”模式构建

2.1概念界定

查看全文

大数据处理技术对智慧校园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髙速发展,以“三通一平台”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1.0已经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正式迈入“三全两高一大”的2.0时代。在此背景下,以建设数字校园、构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为目标的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如火如荼。智慧校园建设是系统性的规划与建设工作,涵盖了智慧大楼建设、智慧教室建设、智慧图书馆建设、智慧宿舍建设、智慧餐厅建设等,其“智慧”主要体现在教育设施智能化、教育模式信息化,教育服务多元化。而大数据处理技术是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发展而来的新兴信息处理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将大数据处理技术引入智慧校园建设是通过大数据技术获取到用户海量的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处理,对用户画像,洞察用户的特征和偏好,推送个性化的校园服务方案。本文将结合《智慧校园建设研究》一书浅析大数据处理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探索智慧校园建设新方案。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李兆延、赵成芳所著的《智慧校园建设研宂》一书,全书分八个章节对智慧校园建设进行了系统探宂。第一章,通过分析智慧校园出现的时代背景来阐述智慧校园建设的必然性。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建设智慧校园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现代化建设改革的方向。第二章简述了智慧校园理论及其发展的历史,智慧校园建设通过多年探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通过本章学习,对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后续改进提供了方向。第三章是介绍智慧校园建设中常用的一些关键性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化、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这些新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慧校园的建设中,体现了校园“智慧”的一面。第四章是介绍智慧校园的规划方案与运行模式,通过对智慧校园功能、内容以及体系架构的详细叙述,使读者对智慧校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第五章是对智慧校园的组成硬件的介绍,通过对校园里大楼、教室、图书馆、宿舍、食堂等智慧应用的探索,将“智慧”应用到校园的方方面面。第六章介绍了智慧校园常用的应用系统建设,例如大数据服务中心、科研服务平台、学生事务服务平台等软件设施建设。第七章是关于智慧校园安全保障的探讨,智慧校园建设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如何保证信息安全是智慧校园建设必须面对的难题。第八章是智慧校园管理评价体系介绍,通过建立评价体系评估智慧校园建设成效,促进建设工作继续高质量发展。本书适合各大高校老师以及计算机专业、教育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指导用书。

针对大数据处理技术对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笔者将结合《智慧校园建设研宄》一书对大数据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第一,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教学平台,定制个性化服务。首先,在智慧教学平台构建过程中,利用大数据强大的数字编码能力,开发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其次,运用大数据统计能力,分析教学需求,开发合适的教学课程;最后,以用户为中心,通过用户画像,定位用户需求,开展个性化的课前课后课程推荐服务。第二,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图书馆,精准阅读推荐服务。图书馆资源丰富,是学校的第二课堂,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图书馆建设,构建智慧图书馆,有利于科学、规范地管理图书馆。首先,大数据技术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可以有效的管理学校图书馆借阅平台,方便师生日常借阅。

其次,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借阅系统后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借阅者的借阅习惯,推送图书推荐服务。图书借阅精准推荐可以快速为读者找出所需书籍,在提高图书借阅速度的同时,提高读者服务满意度。第三,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校园公共服务平台。在学校日常管理中会产生各项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处理,并将分析结果共享到智慧校园公共服务平台上,有利于学校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以便及时沟通交流。第四,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智慧食堂。首先,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食堂食材采购。学校食堂采购涉及到采购数量、采购品类、单品价格等等,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将大数据技术用于食堂食材采购,可以科学计算出合适的采购需求,方便采购管理;其次,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食堂刷卡平台。通过对刷卡平台数据统计,分析师生喜欢的菜品,食堂按需供应,减少铺张浪费。总之,由于大数据技术强大的数据统计能力,其在智慧学校建设中应用广泛,通过深度发掘大数据技术潜力,有助于持续深化智慧校园建设,打造一体化的智慧校园新方案。

作者:邢伟寅 钟乐海 查玲 李礁

查看全文

初中智慧校园联动系统分析

随着智慧这一理念也得到广泛应用,已经有教育专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来。智慧校园在创建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各种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这就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方式,可借助初中智慧校园联动系统,对初中智慧校园建设面临的挑战进行研究,保障初中智慧校园工作开展更加顺利。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现阶段,智慧校园联动系统的创建成为很多学校关注重点。时代不断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因素对初中校园发展的影响,导致智慧校园建设出现较多问题,本文以智慧校园建设现状为基础开展初中智慧校园联动系统,这对解决现阶段智慧校园发展存在的问题有较大帮助。

1智慧校园建设面临挑战

1.1教学设备应用少。教学实践是初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虽然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很多学校已经开始配备了校园基础设置以及信息设备。但是,多数初中学校将设备当成摆设,很少用于教学。很多学校甚至产生在应用信息教室或是智慧实验室之前需要预先申请,降低了基础设施的使用率,导致基础设施教学实践效果难以提升。善,全国中小学校互联网的接入率已经高达87%,多媒体教室的全面普及,普及率达80%;数字教育资源也日益丰富,信息化教学得到较好的普及。从本次笔者调查来看,45.3%学校有学生食宿管理平台,3%学校达到智慧校园管理标准,9%学校基本满足智慧校园建设的教学,95%学生还未完全达到智慧校园教学标准,在智慧教师中上课概率不高。笔者通过对话访谈以及调查问卷、听课、参观方式等,了解到在初中基础教育的领域之内智慧校园建设中实际情况,明确在不同阶段初中智慧校园建设现状存在极大差异,基础设置配备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对班级实施智能化管理,教师可以快速掌握学生在班级上课情况。很多中学生的学习日常依据的都是学校管理制度,还有教师的监督以及管理。而智能化办公,不同初中院校也存在差异,市中心做的相对较好,边远区域智能办公情况较差,在边远区域初中教学中,经常会有很多教师还是在使用传统的方式,如手动检阅试卷,测评方式相对比较单一,期中以及期末考试被当做是初中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的评价核心标准,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初中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从全国范围来看,沿海的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例如深圳、广东等区域,智慧校园建设要领先与西基于智慧校园建设现状的初中智慧校园联动系统分析江苏省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季云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蒋丽莉图1智慧校园系统1.2教学技能欠缺。由于技术条件局限性,很多学校智慧教室应用到的设备是专门企业提供的。部分教师在利用本类教学设施期间,需要从最底层开始学习,很多教师对智慧教室基础设施应用掌握不够透彻,导致具体开展智慧教学实践困难重重。而部分设备的模块功能未能实现全面且有效的整合,教师难以将设施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设备使用难度较大,会影响教师应用智慧校园基础设施进行教学的积极性。

2智慧校园现状

2016年教育部文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这里面指出:自“十二五规划”以来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得到大幅改部以及中部地区。中部以及西部区域正在进行校园基础设施的创建中,而发达地区智慧校园建设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建设智慧校园的方式。从调查结果显示,智慧校园建设在基础教育阶段依然面临很大挑战,很多初中智慧校园建设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未曾得到真正且深入融合,因此,应积极创新,经过调查发现,初中智慧教育的智慧教与学是联动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型思维,保障学生可以得到全面且有效的发展。

3初中智慧校园联动系统分析

查看全文

边缘计算模式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众多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边缘计算应用特点;结合智慧校园业务需求和场景,均衡考虑网络性能指标与投入成本等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模式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给出了基于边缘计算模式的智慧校园网络架构。该方案根据智慧校园的业务处理需求,选取以数据处理为主的计算型边缘计算服务器,侧重网络侧的边缘计算,并根据智慧校园需求特点对部分功能、性能、可靠性进行增强。同时基于边缘计算的智慧校园管理模式采用的是“集中+分布”方式,这种方式可大大降低用户访问延迟,增强网络稳定性。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边缘计算;智慧校园;信息化服务;智能校务

1引言

教育信息化一直以来都是政府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国家教育部分别在2012年、2016年和2018年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1-3]。这些政策文件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任务、目标、实施措施等都给出了指导部署,强调“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并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把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列为重中之重”。因此,目前高校信息化工作已经迈入了智慧校园建设阶段。智慧校园的主要特点是融合创新、智慧管理、业务集成,基础设置也从网络到边缘计算、云计算等多元化的模式[4-5]。智慧校园整合集成教学、科研、办公服务等众多应用,需要更高更新的技术和工具为支撑,借助边缘计算、云计算等高性能计算平台和网络,对教学、科研、办公服务等众多应用的大数据进行整合挖掘分析,构建智慧化的管理、教学、科研和生活模式,从而提高信息利用率、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2智慧校园建设存在问题

通过对目前学校的大量调研发现,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2.1网络支持能力。由于设备和经费等因素,目前很多学校校园网络带宽低,无法满足当今实际教学及管理工作需求,网络结构不合理、网络拥堵现象严重,核心交换机故障频发;且在网络管理及上网行为管理等方面有所欠缺,很难对整个网络进行有效管理。综上所述,目前高校网络核心交换能力较差、支持能力薄弱,很多高校目前的网络组织架构无法满足智慧校园大数据量、多用户群和多应用平台的建设需求,必须根据智慧校园需求对现有校园网络架构进行升级改造,以满。2.2数据处理能力。智慧校园中涉及到的各种信息数据的存储、共享和都需要海量的存储空间,其数据中心、统一认证平台、智慧办公等应用环节也都需要足够的存储空间、很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而且智慧校园对数据存储时长和核心业务系统的备份保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服务器的质量、数量和容量等方面都不能很好满足这些需求,因此数据处理能力亟需提升。因此,除了对部分设备的增补外,还需要结合边缘计算和云计算技术来实现智慧校园资源的部署,从而实现智慧校园对网络、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动态弹性需求。2.3信息化服务能力。首先,目前很多学校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教学、科研、办公等系统间数据无法很好地规范统一和资源共享,各系统之间无法很好地互联互通,无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其次,知识资源服务能力无法满足智慧校园的需求,设施设备损耗也比较严重,故障率较高,且设备配置较低,性能落后。同时现有的数字信息系统设计理念落后、功能较弱,在兼容性和扩展性等方面都比较差。再次,缺乏统一的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学校业务缺乏有机融合,很多应用服务对教学、科研、办公等仅起到了基础支撑和服务作用,缺乏与教学、科研、办公管理的深度融合。因此,现有系统需要借助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来建立教学、科研和办公等应用为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从而整合相关信息资源来适应智慧校园中海量数据和智能化的需求。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智慧校园的建设重点主要体现在统一支撑平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智能校务管理和智能辅助决策等几个方面。而这都需要智能化的信息数据抽取、整合和挖掘等,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来实现。

查看全文

信息化智慧校园设计规划研究

随着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开展,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大数据、智慧化教育时代。智慧校园的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成为高校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智慧校园建设的特征是多元化、智能化。智慧校园的建设将是在新的技术时空下,利用计算机网络及通讯、大数据云分析等技术方法,构成信息一体化的教育环境。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一个教育信息化探索和实践过程,涵盖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诸多方面。从信息资源建设、技术队伍建设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教师技能培训等,构成了一个多维度和多层面的智慧化校园[1]。我们要学习和研究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引用信息化建设的最新技术与成果,建设符合学校教育教学特点和发展要求的智慧化校园。

一、高校智慧校园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重要一章。教育部在2012年3月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高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要求,这也是高等学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进入新的时期,提出了“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要求。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规划中,我们应当要认真贯彻国家的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坚持教育育人为本,创新为先,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2]。在建设发展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科研型大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一)智慧校园设计的指导思想。1.面向未来,育人为本。面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要求,面向未来国力竞争和创新人才成长的需要,面向学校的战略发展规划,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3]2.统一规划,分步推进。依据高等学校的自身条件现状,统一做好教育信息化的规划,依据规划诉求,进行规划的顶层设计,分步推进建设,体现具有智慧特色的高校校园。3.应用引领,全面共享。依据高等教育改革、社会人才培养、科技发展需求的建设原则,构建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创建优质的数字教学资源,倡导服务社会的科技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智慧动力。4.创新应用,深度融合。推进管理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学校信息化管理模式,做到精细化的管理过程、即时化的教学分析、智能化的处理响应。真正实现学校的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智慧校园的建设就是一个探索高校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教育技术与教学思想的深度融合的过程。用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用创新意识提升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二)智慧校园设计的规划原则。为了确保高等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科学性、智能性和实用性,能够在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发挥主导引领作用,达到科学规范的功能,我们要在智慧校园的规划建设中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顶层设计、加强协调。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一项高等学校建设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要认真处置好各类建设内容与要素的关系和问题。具体体现在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关系、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专业数据与数据共享的关系,同时还要处理好扩展应用与现实应用的问题、成本投入与效益产出的问题等。实行统一规划,防止无序建设。2.标准统一、系统建设。需要在规划的指导下建设智慧校园,依照省部和国家的智慧校园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实施规范的管理应用。力求做到建设的标准化、管理的规范化。学校各类教学和管理机构的信息化任务要统一部署,总体设计,分级统筹,分步建设。3.互通互联、共享资源。需要充分整合现有设施和资源,避免各类信息条块分割,要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做好信息资源的维护更新机制,提升信息的使用融合,做到信息共享共融。确保信息资源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时效性。4.设备保障、安全稳定。通过智慧校园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构建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平台,认真做好设备的性能保障工作,满足学校各类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坚持学校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共同实施的原则,要把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地提升和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

二、高校智慧校园设计的建设目标与体系

智慧校园建设秉承“安全、服务、节能、管理”的核心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制定制度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多尺度、多分辨率、多时相、多类型的综合管理体系,实现学校信息价值链的整合和优化,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一)建设目标。根据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在学校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下,结合学校信息化现状与实际需求的系统分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提供智慧化的运行环境,是智慧校园的建设的核心目标。具体的体现就是对于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以及信息管理提供完善和智能的信息支持,建设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与服务要求的信息运行环境。1.安全目标。提供和建立校园安全监测监管和预警机制,实现对校园安全各方面的安全管理,涵盖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车辆管理、门禁管理、巡更管理、周界防御、环境监测等。2.服务目标。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建设,从技术手段上给师生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建立服务质量监测与统一服务办理机制,涵盖教务管理、后勤管理、资产管理、图书馆系统等。3.节能目标。建立对校园建筑的能耗监管平台和机制,实现校园能耗的智能监控和精细化管理,实现对用能规律和趋势的掌握及用能的合理化调度,在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通过技术手段采取必要的节能措施,推动校园节能工作的开展。4.管理目标。建立校园基础设施数据库,实现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地图管理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为地下管网的查询、分析和维护提供第一手资料,提升管理水平。(二)建设体系。1.智能的教学过程体系。通过远程教育、智慧教室、虚拟实验室、实训教学、标准化考场、职业培训认证等应用系统的建设,从职业培训的学历教育和实训教育两个方面,实现对校园教学过程的主体活动进行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2.舒适的校园生活体系。通过校园一卡通连接学校的数字图书馆、广播与电视、移动信息、医疗救助、公共服务、环境监测等应用系统的建设,提供学生和教师的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出行、住宿、娱乐等方面信息服务,保障师生校园生活的舒适指数。3.高效的校园管理体系。通过校园基础网络、安全防范、日常办公、信息安全、能源资产管理、后勤服务等涉及校园各个方面的应用系统建设,实现对校园基础服务、安全、行政办公、教务后勤、能源资产、空间地理等方面进行实时、高效的统一管理和控制。[4]智慧校园的三大应用体系并不是彼此独立的,他们之间必不可少的会出现交叉汇集,这也是信息系统建设的普遍特征之一。智慧校园除了满足校园内师生的学习、生活、管理等服务需求,还将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为国家数字化园区建设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和科研人才。

三、智慧校园设计的技术实现建设

查看全文

高职智慧校园建设中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已不再只存在人们的想象中,我国以逐渐迈向大数据时代。人们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发现了许多具有价值的信息,也被人们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中。目前我国智慧化校园正在不断地探索及建设,不管是校园网络还是多媒体教学,大数据挖掘为建设智慧校园提供了多种的技术及服务,在高职智慧校园建设中应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学生学习及生活、教师教学及学校网络管理相结合。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大数据挖掘技术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提出了使用信息网络技术创建数字校园的要求,建设智慧校园时发展数字化学校的基础,它的核心就是智慧,运用全新的云计算、智能网络等信息技术,实现智慧管理服务。在高职智慧校园建设中,大数据挖掘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大数据挖掘可以有效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及管理能力,创新学校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变为精细化校园管理。本文就以大数据挖掘技术为基础,分析其在高职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

1高职智慧校园中大数据挖掘技术的重要性

1.1实现智能化教学

在高职智慧校园中,大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准确的记录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学生还可以通过连接校园网,实现课堂互动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完成,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自由控制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丰富教学活动。另外大数据挖掘技术还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使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创建系统化的学习模式。【1】

查看全文

智慧教育在学校管理智慧的运用

摘要:随着“149教育联盟”的深入发展,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的智慧化管理已经开启,学校的运行与管理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改革,智慧校园平台为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教务管理、资产管理、人事管理、OA办公、绩效评价等工作的智能化变革提供了支撑。本文从观念转型、管理转型、方式转型等方面阐述了学校管理智慧化转型的思考和方法。

关键词:教育联盟;智慧教育;管理智慧;管理效能

一、智慧教育生态培育呼唤智慧的学校管理

智慧教育既是第四次教育革命的最新发展态势,也是这场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持续深度融合,正在引发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育评价、教育制度等全面创新与深层次变革。同时,智慧教育生态的构建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构建和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参与,尤其是需要一线学校层面因地制宜地做好智慧教育的顶层设计,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智慧教育生态培育。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针对学校层面的相关研究中,只是初步探讨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结构、学习方式、课堂形态、教师素质、师生关系等,很少涉及学校管理问题,一般只是简要指出未来的学校将采用弹性学制和扁平化管理,并通过大数据提供精准服务。实践中,虽然教育技术的应用呈现出移动学习、云计算、泛在学习、BYOD(自带设备)、数字内容、翻转课堂和个性化学习等发展趋势,但通过学校管理提升教育教学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比如网络学习和翻转课堂的实践一直未显现令人信服的效率提升;极大丰富的教育资源反而使人们获得满意的机会越来越少,有的教师也忘记了选择资源的初衷。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需要智慧教育生态培育,智慧教育生态培育呼唤学校的智慧教育管理。智慧教育管理理念实质是融合、共享、开放、包容、深层。智慧教育管理是在现有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通过统一规范、数据共享,在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的支持下,逐步将现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成为包括业务管理、动态监测、教育监管与决策分析等功能的智慧化教育管理系统。智慧教育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教育可视化管控、教育智能决策支持、教育安全预警以及教育远程督导四个子系统。智慧教育生态培育的管理智慧就是学校对教育效率进行管理的活动,其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上:一是通过管理提升新技术在配置学校资行动实践源上的效率;二是通过管理提升新技术在促进学校育人上的效率。

二、智慧教育生态培育的管理智慧模式构建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多种多样、高效及时的学校管理支持系统层出不穷,为学校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载体,形成了可视化、自动化、交互化的智慧校园管理方式。部分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有些甚至已经成为“痛”点。因此,学校依托腾讯智慧校园系统对原来的教育管理业务流程进行了适度的改造,重点解决了学校管理的痛点,使学校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工作更加协同和高效。(一)观念的智慧化转型。智慧校园的目标是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校园运行的各种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多次处理,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文化等各方面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综合实力以及服务功能。在推动观念智慧化转型的过程中,学校的领导层是决定因素,需要在学校整体工作的顶层设计中确立大数据意识、信息智慧化意识。第一,学校领导班子要做大数据时代智慧管理的引领者。要将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学校变革的决心展现在教职工面前,让广大教职工认识到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新时代,智慧校园发展是必然趋势,为智慧校园的建设和运用奠定思想基础。第二,行政干部要做智慧管理的推动者。智慧校园是大数据时代的新产物,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更需要在建设和运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管理层是学校整体智慧管理的设计者,要有整体的谋划和把握,要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体系来推动智慧校园的发展。第三,管理层要做智慧管理的践行者。我们的校长能否直接参与和应用智慧校园平台,我们的中层干部能否坚决执行智慧校园管理体系,关系着智慧管理的落地生根。由上而下的践行才是智慧管理的根本所在。(二)管理方式的智慧化转型。1.遵循PDCA循环管理原则。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并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就是PDCA循环。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分为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这一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目前,PDCA循环作为一种精细化管理和过程管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事务管理场合,成为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学校管理应遵循PDCA的原则,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业绩水平。2.流程去单一化。学校在使用智慧平台之前,管理流程采用的是单一化流程,工作一级一级地传达,一层一层地落实,这样的管理最大的弊端是时效性低,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出误差。以学校开展的教职工考评为例,按传统的方式,考核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基于智慧化平台管理的同一项工作,只需要两天的时间就能全部完成,且误差率极低。3.管理方式转型的一校一特色,各个学校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特色和需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不能千篇一律,照搬照抄。以笔者所在单位成都市大弯中学为例,学校改变传统“金字塔式”的管理,运用智慧校园平台,实现管理的扁平化,通过OA办公室系统,减少中间的管理层次,扩大信息沟通的范围和速度,拉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距离,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构建现代管理体系。通过对平台的设计→运用→检测→改进的路径,达到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

查看全文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对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需求,对智慧校园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说明了智慧校园的基本技术特点,并依据我国最新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架构》,简述了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架构,着重分析了智慧校园基础环境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对高校进行智慧校园的需求分析、整体规划、方案设计和实际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架构模型

智慧校园是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物联网相结合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是“互联网+”概念与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相互融合的结果。[1]从20世纪末以来,在高校教育教学中,互联网领域的语音通信、多媒体和网络课堂等技术得到广泛地运用,涉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网络化教学以及网络课程等。校园基础环境、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等多元素的集成和统筹应用是本世纪校园信息化的主要特点,得益于业务系统的广泛应用,校园信息化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校园信息化建设也得到高校普遍关注。为规范智慧校园设计和实施过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8年6月27日了《智慧校园总体架构》[2]的国家标准,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规划指导。

1智慧校园的定义及特点

1.1智慧校园的定义。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架构》将智慧校园定义为“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有机衔接,使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便捷地获取资源和服务”,[2]其主要特点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最新的通信技术手段相结合,以“互联网+”的思维重构高校信息化模型,将高校各个单位的信息孤岛集成为一个信息共享、业务互通的有机整体,以打造一个具有人物感知、业务协同和服务及时的新型高校信息化校园环境,为高校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日常管理和师生服务等提供一个统一的保障服务平台。[3]1.2智慧校园的技术特点。从技术的角度分析,智慧校园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以高速光纤通信为基础,打造基于有线网、无线网和物联网等多网融合的异构网络,满足师生对校内外网络资源的随时随地获取。(2)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和多媒体技术,实现对校园环境要素的实时感知。(3)基于数据共享标准,建立统一的基础设施平台,实现全校非敏感数据的共享,打破各个业务子系统的信息孤岛。(4)借助于云计算和图像视频处理等技术,为师生提供计算机辅助设计、虚拟仿真、增强现实等功能,以辅助教育教学及实验实训的顺利开展。[3](5)针对学校教学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运用数据采集、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数据收集、分析和挖掘技术,总结出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指标数据,为提高和改进教学质量提供数据支持。

2智慧校园的总体架构模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