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09:42: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校园文化建设培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校园文化建设意见
各县(市)区教育局、直属各学校: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的目标,现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当前我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自“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我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初步构建起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格局。二是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在绿化美化的基础上注重营造浓郁的教育氛围,初步实现了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和谐发展。三是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让课程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四是以师德建设为抓手,发挥教师群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五是大力开展先进文化进校园活动,用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人格。六是重视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搭建舞台。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呈现出典型引领、整体推进、由显性文化向隐性文化深化的良好发展态势。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我市教育工作的一个亮点,得到了教育部、教育厅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但是从全市范围来看,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全市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发展还不平衡,部分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认识不到位、研究规划和实施力度还不够;还存在盲目模仿、形式雷同的现象,城乡学校之间,不同学段、不同层次学校之间,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不明显;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旁观者;部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仍停留在物质层面和活动层面,还没有深入到精神文化建设的层面。
二、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校园文化论文
一、校企合作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分析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企业在经济转型的发展过程中要增强长期发展后劲,需要实现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当前,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要占据人才竞争的主动,有效的途径是将人才引进的关口前移,即企业主动参与,共同培养高校人才。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以资金援助、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方式,实现人才定制培养,加强企业与高职院校的联系,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做好技术研发、人才培训和前期储备。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学生快速融入企业文化,加强在文化方面的合作和建设,校企双方通过文化共建,将企业特色的文化理念引入高职校园,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的发展模式,对企业有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零距离”融合。企业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共建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持,另一方面得到了宣传,提高了企业声誉和品牌。长期来看,企业职工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校园文化共建的形式下得到提高,尤其是员工与学生的技能培训和学术探讨过程中,员工在企业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有进一步的提升。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和管理的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能够在企业中获得长期发展。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按照“校企合作”的线路进行。结合校企合作的方针,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机制。结合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相似之处,两者的对接与融合使得校企合作共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建设意义。一方面企业文化能正确引导学生效率与公平,竞争与协作等关系,为学生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校提供平台为企业文化作扩散和宣传,提高了企业的影响力。
二、校企合作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实问题
随着近年来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的不断推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校企合作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中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鲜明的校园文化使得学生能提早感受企业文化乃至整个行业文化的氛围。然而在实际建设中一些理解上的误区和合作过程上的形式化,导致近年来出现了校企合作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性”不足,过分注重形式,研究气氛缺失,缺乏大学氛围,学校的文化建设缺乏学生主动参与,其过程仅仅停留在校园文化的宣传与说教;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职业性”不突出,未能完全展现高职院校的特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严重脱节,缺乏实践氛围,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传递的载体,应该着重体现企业的色彩。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创新性”不够,拘泥于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法,与中、小学和其它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没有什么两样,无法满足不断的发展的社会需求和人才素养。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完整性”不足,校企双方的合作未能全面覆盖人才培养整个过程,高职院校的领导班子和企业合作人员虽然对校企合作的认知方面呈现出较高的水平,但在具体实践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效果上反映较弱。这些问题的出现,也造成校企合作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瓶颈,文化建设成果不突出,企业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未起到应有的作用,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如何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问题上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领导班子缺乏一定的认识和理念,因此校企合作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不伦不类;2.职院校建校时间短,软硬件等条件不足,学院缺少合作企业的固定资金注入,发展校园文化缺少物质条件;3.长期以来,校园文化建设效果不明显,导致企业和高职院校领导缺乏一定的耐性,无法长期的坚持;
三、校企合作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效途径
针对上述校企合作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的原因,企业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企业学校人才流动、产学相互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多方面。高职院校不再是企业未来员工技能培训的基地,而是共同文化建设的载体。学校在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融入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元素,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突出大学性的特征和职业性的特色。保持校企合作的深度,实现人文精神培养和职业技能传递的有机统一。企业文化在长期以来的校企合作共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过程中,提前传递给学生,这种不断融入到整个校园文化的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广大学生在进入企业后角色得到迅速转变。根据以上文化建设的需求,校企合作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方面,高职学院可以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产物做一定的展示,这种有特色的专业文化展区能更加直观的表现出校企合作下高职文化建设的成果。在这个展区内,可以有效的融合合作企业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理念,还可以通过不同企业的文化形式对比,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将建设成果直观的物化在整个专业展区之中。其次,实现“引企入校”,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引进企业实体进入校园,这种方式能够为企业创造生产培训基地的平台,也能为学校创造实习实训的场所。长期以来,企业开展定制培养人才的路线,创造校企培训和科技协作的机会,企业和学校之间进行技术沟通和咨询。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感受到企业的工作方式。增强了学生对企业运作模式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引进企业专业人才,就是把企业的能工巧匠引进校园的课堂之内,让他们作为兼职教师或者实训指导老师,为学生授课或作专业指导,如此一来,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能有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充分了解企业需求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接受企业的熏陶,为早日实现上岗就业做好准备。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意见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用文化创生理念、用理念引领发展,是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表现,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过去几年,我县各中小学根据上级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各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水平不高,缺乏特色。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教育实践的历史沉淀、传承和创造中,学校成员关于育人目标、育人方法、育人内容等整体认同的价值观念和外显行为,是展现校长办学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形成学校核心发展力的根本源泉。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新课程的实施和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教育回归本质、走向优化,用文化塑造有灵魂的教育,对校园文化进行深入的理性研究和自觉的系统建构,更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的需要,是教育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是建“西部教育强县”的需要,是创人民满意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学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努力构建具有*县特色的中小学校园文化体系,逐步使我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区域化、特色化、个性化。
二、正确把握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物显外化层面)、精神文化建设(理念层面)和制度文化建设(制度层面),这三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为学校树起完整的文化现象。校园精神文化是目的,校园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校园制度文化是保障。
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美好心灵,激发人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机制的构建
一、武汉L大学的基本概况
L大学是一所地处湖北省武汉市的理工科综合性的大学,属于全国“211工程”重点高校。L大学在进行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围绕学校的大学理想和核心价值追求,提出了“卓越教育、卓越人才、卓越人生”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在不断推进党建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同时,主动寻求学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在构建两者良性互动机制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双向互动关系
1、高校党建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引领与导向作用
首先是对校园文化建设方向上的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性质决定了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由于党委领导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党委通过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与教育,以及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引领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以L大学为例,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组织下,为发挥高校在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作用,经常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重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在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遵义会议纪念日开展研讨会,组织师生学习遵义精神,传承党的精神财富;清明节,各学院学生班级举行主题班会,组织祭扫烈士陵园和网上祭奠等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五四”青年节,举办座谈会、师生互动交流会,鼓励学生养成自强不息的意志品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七一”建党节,举办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激励党员师生时刻铭记党员身份,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在国庆节,举办爱国主题晚会,激发师生的爱国情感。此外,还定期组织形势政策报告会,邀请党建专家学者进校园讲政策,分析时事政策,等等。其次是对校园文化建设效果上的促进作用。高校党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党的组织建设,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而起到对全体师生员工的榜样激励。师生员工中的党员作为高校优秀分子的代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表率作用,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其他师生投身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他们在自我完善、自我规范的过程中,促进校园文化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例如,L大学以专业班级为单位,注重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的带头作用,并以此带动校园文化建设。
2、校园文化建设对党建提供活动平台、精神激励与制度保障
校园文化建设总结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在市教育局各级领导的统一领导安排部署下,根据市教育局邯教普(2005)26号《关于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的具体要求,学校实施了以“开辟人文精神沃土,培育时代特色英才”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
结合学校实际,为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亲任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周密部署,细化分工,明确责任,早在2005年10月便制定了详细的建设计划,出台了《邯郸市第六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主题,确立了内容,筹划了建设进程。在教育局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迅速地拉开帷幕。
我校创建于1964年,在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沧桑中,形成了深厚而悠长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每一个六中人引以为豪的巨大精神财富,是每一个六中人的骄傲。为进一步传承六中文化,弘扬六中精神,根据历史老校基础设施条件差的实际情况,在校园文化建设计划中,明确提出了“以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的建设思路。倡导特色,丰富载体,活动引领,学科渗透,积极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深化,内涵升华。
为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发挥校园隐性育人功能,学校将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精神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校园整体设计,突出自己的特色,在思想概念、布局格调、育人功能上做到了和谐统一。以人为本,以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目的,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建成了育人的堡垒。创设了各种文化设施,开辟了灯光报栏、灯光橱窗、个性展示墙、名师名生展示走廊。其中,不仅有弘扬我们华夏悠久文化历史的内容,也有不乏时代特色的思想内涵。利用橱窗集中展示了弟子规、二十四孝图、成语典故等丰富内容,广泛地在学生中宣讲传统美德,进行爱祖国,爱家乡、尊师重孝教育;宣传八荣八耻,指导学生知荣明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宣传,公布了《邯郸市第六中学学生申诉办法》,教育学生知法懂法,用法律武器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适应时展要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利用教室走廊展出学生书画作品,设立班级文化展板,创办了邯郸市第六中学网站,开辟了班级论坛,以渗透德育为主题,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亲自参与自我熏陶。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搭建平台,修建了图书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等思想、心理、文化教育阵地。
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氛围。在学校积极倡导、支持、鼓励下,师生自发成立了邯郸市第六中学学生文学社,建立了邯郸市第六中学学生艺术团,组建了教职工体育代表队。社团与兴趣小组的创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地积极主动开展,充分体现了校园文化以人为本的主题,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师生情操,普遍提高了广大师生的艺术素质,使得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放眼未来,积极创建学习型校园,启动了以争创科研型学校和研究型教师为目标的“校本教研工程”,以“传帮带”,增进新老教师相互学习交流为目标的“青蓝工程”。学校积极搭建平台,与“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培训基地,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制定了三年实现两个百分百的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计划;着眼于六中未来的发展,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与教科研中,以集中展示教科研成果为目的,创办了以《启思》命名的校刊。学习型校园的逐步形成,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层次与内涵,体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为充分体现依法治校的办学方针,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依法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校园氛围,学校将制度文化建设列入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修订《邯郸市第六中学办学章程》为起点,不断建立健全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教代会制度、民主议事制度、校务公开制度。严格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依据相关法律修订了《考勤制度》、《中考奖励办法》等学校管理制度,做到以法律为依据,照规章制度行事,文明治校,文明执教。
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献策。“我的校园我做主”,多次发出包括征集“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校园改造方案、校旗、校歌、校徽、征集校园文明警示语”等校园文化建设倡议书。在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下,征集校园文明警示语二百多条,并已精选制牌上墙;确定了我校的校徽、校旗的图案,并统一设计印制在我校各种用品上。校徽主体由红、黄、蓝三种颜色构成。红色给人以热情、积极向上的情感;黄色张扬着快乐、希望和轻快的个性;蓝色象征着博大、深远、冷静。中间核心图案为变形的汉字“六”,代表着“六中”。组成“六”字的“L”和“Z”,为“六中”汉语拼音缩写。数字“1964”,表示六中建校于1964年。整体圆形的构图,象征圆满、完整,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核心图案还是一个舞动抑或奔跑的人,象征着六中人勤奋进取、奔放自由、快乐而富有朝气。出现在校园各个角落、用品上的校徽图案,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充分展现了六中独有的文化特色;广大师生积极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体现了校园文化建设人文精神的主题,尤其在对校旗、校歌、校徽的阐释中,更加深了对六中精神的理解,对六中这个大家庭的热爱。
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研究
高校校园文化包括教学理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内容,校园文化建设主要通过多种校园活动的组织,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文化气质与道德素养。而党建工作则是校园文化的重中之重,其主要通过党建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传达,来构建起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价值观念。因此本文从党建工作的视角出发,探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党建的作用与建设要求。
一、抓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代表着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高校作为社会中先进思想的聚集地,其中存在着大量的教育人才与思想政治人才。因此在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党建工作的建设,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互助观念、奉献精神与思想价值观念,同时推动正确思想政治理念的传播。高校应在先进思想政治文化的引导下,构建开放、包容、文明、友爱与创新的校园文化。而高校党建工作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校园文化的指导思想与方向。在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主要通过课程教学、讲座、校园宣传、网络传播、辩论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完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念的建设。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党建工作的开展,在思想道德与文化传播方面有其必要性。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道德素养、价值观念,并引导高校先进文化氛围的形成,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的辩证统一关系
1、党建工作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思想导向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党建工作等内容,而党建工作是校园文化的指导理念,也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所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开展,在思想价值观念方面具有统一性,但在组织形式方面又存在差异性。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西方思想会快速涌入高校网络与校园,并与我国思想政治理念产生冲突。在各种有害信息快速传播的情况下,多样化的负面信息也会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造成冲击。在多种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下,如何对学生与党员的思想观念进行引导,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党建工作,能够在保证校园文化先进性的情况下,对校园思想政治观念进行把握与引导,从而使学生与其他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因此党建工作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思想的指引与导向作用。2、党建工作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党建工作中包含党建思想、党建制度、党建组织形式等,其能够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首先从党建工作的思想政治观念方面来看,党建工作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为核心,来完成党建工作的部署与实施。在党建工作的制度建设方面,高校已经建立出完善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党员思想教育制度、党员管理制度、党内监督制度等,能够保证所有的思想文化建设活动有章可循。而且党建工作制度的建立,可以对校园文化内容、舆论方向进行控制,一方面对具有积极作用的思想政治观念加大宣传,另一方面又要对反动、负面的思想进行管理约束,以实现整个校园文化的纯净与政治方向正确。而且通过对校园文化监督管理与制约,可以促进校风校纪管理的科学高效化,这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最后,在党建工作的组织形式方面,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主要通过思想政治讲座、课堂学习、校园宣传,或者成立党员社团等形式,推进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在党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仍然会通过相应的“”学习、考评活动、思想政治培训等,来考察学生与教育者对思想政治理念的理解程度。总之,党建工作能够通过多种思想观念的建设及实践,来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两者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新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执行力探讨
摘要:高职院校已经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却又陷入各种困境和误区,缺乏明确目标和有力措施。执行力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是提升校园文化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总结提炼代表全体师生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各层次管理人员的检查、监督和激励作用;坚持明确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勇于创新,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校园文化执行力
近年来,高职院校逐渐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建设,很多院校都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内涵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于是开始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要顺利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发挥其作用,就要提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执行力。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建设现状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是融入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素质的大学校园文化,它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和其他培训机构,它是一种独特的教育类型在文化领域的体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教师、学生所秉承的文化价值,这种价值浸润、投射在校园和校园活动的各个层面,由此形成校园文化的外延:校园物质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制度文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能规范学校成员的行为,赋予学校活力,进而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既体现在专业知识上,也表现在职业养成上,既包括课堂学习,也包括课下实践。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教育不单纯是传授知识,还包括文化气质、道德风貌、人文素养、职业精神等的浸润,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人内在和外在的和谐统一,使受教育者逐步产生专属校园文化的特性。
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高等教育不再高不可攀。同时,适龄生源的逐步萎缩使不少院校已经陷入招生荒,校际之间的竞争从硬件到软件全面展开。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高职院校师生职业素质、文化品位和外在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日益成为家长和社会对一所学校认可与否的重要依据。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已经成为校长们的共识。遗憾的是,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在:(1)许多高职院校的建设时间较短,缺少文化底蕴和时间积累;(2)一些高职院校由多所中职院校合并而来,文化差异较大,难以形成合力;(3)高职院校的生存环境较本科院校差,大部分院校把财力物力用在改善硬件、争取招生指标、申请经费等外部条件上,无暇顾及见效慢的软实力;(4)一些认识到校园文化重要性的高职院校依然存在观望情绪,执行力低。
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论文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我国职业教育应重点推进就业创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能力。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解读除了分析其“职业性”、“实践性”,还需看到“社会性”、“高等性”、“创业性”等特点,培养出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吃苦耐劳和爱岗敬业精神,富有批判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只有准确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充分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导向和育人功能,这是教学和制度管理难以达到的独特魅力。
(一)道德观念的规范和约束良好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能够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一些校园文化形式如校训校规、校园文明礼仪标语、学生守则等,明确的要求学生必须在这些范围内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一些校园文化虽无明确的规章制度制约,但以各类技能竞赛和讲座、实践活动等为载体,以节日、社会热点事件或与本校密切相关的事件为主题,不断的给予学生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舆论导向。大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交织起来,以校园活动为载体,从心理、态度和意识等方面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道德观念,进而外化成行为准则,最终转变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达到“高等性”的要求,帮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工作态度,树立乐于奉献、热爱集体、爱岗敬业的精神。
(二)认知、思维能力的提升人类的认知能力在18-35岁进入全盛时期,大学生属于这个年龄层,所以在高职教育期间的校园文化建设,会对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高职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磁场”,构成校园文化的一切标志性事物或是活动都会通过这个“教育磁场”本身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观察、认知、记忆、判断、创新能力的发展。高校又是智慧生成的殿堂,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学生有机会去接触和认知新事物和新观点,考虑更多的新的可能性,找出其他更复杂的关系。在此过程,他们积极主动的对出现的棘手问题进行思考和猜想,发展了认知和思维能力。学生不断的融入到校园文化中,不断地循环着上述过程,思维越来越敏捷和灵活,思路也越清晰,从一个学习者逐步转变为有创造性思维的思考者。
(三)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大多是学生自发组织的集体活动,活动中学生担任不同角色,在社团担任干部、在班级担任班委,不仅自身组织能力和领导力得到锻炼,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为人处世经验,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学生在校园活动中不同角色的扮演必然会使其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其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各种困难的能力。在各类活动中,同学间能意识到自己是社团中不可或缺的一员,集体的荣辱和他们息息相关,如遇到阻碍便会自觉地分工合作去维护集体的利益,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自由、和谐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娴熟的实践能力和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这是教育教学活动力所不及的,学生不断参与校园文化,不断的得到锻炼和他人认同,逐渐树立起自信,重新认识和定位自己,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趋于成熟,为日后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二、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意见
各市教育局:
为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中小学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小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窗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提高师生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过学校辐射社会、示范家庭,积极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二)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中小学校园文化是学校整体育人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有利于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文明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对中小学校园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文化对学生的侵袭,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才。
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研究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发展。如何准确把握扬州地域文化优势,促进扬州高校校园文化和城市文化良性互动发展,是新时期扬州实现“强富美高”的关键问题。本文以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的内在联系为基础,侧重分析当前扬州高校校园文化和城市文化互动发展存在的重点问题,并以此提出二者互动发展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校园文化;城市文化;互动发展
文化的发展对于提升扬州城市软实力、居民幸福指数、人居品质,促进在扬人才的城市认同感、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扬州高校校园文化和扬州城市文化互相融合,互相借鉴,扬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主动服务扬州城市发展,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扬州地方经济发展并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担当起城市文化建设主体的责任,培养融入扬州城市精神的符合新时期扬州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实现扬州高校校园文化与扬州产业经济无缝接轨,促进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相融。
一、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的内在联系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成果,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载体。高校是推动现代社会进步的基地,是知识传播、文明传承、人才培养、创新科技的重要途径。英国牛津大学校长约翰•胡德认为:“高校与城市的发展,互为依存,相互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代表着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引领和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作为城市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丰富和发展需要城市文化的涵养与支撑,因此,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形成双向互动的促进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高校校园文化引领着城市文化的建设方向。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社会功能,在丰富城市文化资源、提高城市文化形象以及升华城市文化内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城市文化建设指明方向,这是互动发展的前提;其次,城市文化滋养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涵。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深受城市文化的影响,作为城市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离不开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多元的文化构成所支撑,这是互动发展的基础;最后,城市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互动共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依托城市文化的丰富内涵,城市文化的发展需要高校的辐射与影响能力,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紧随城市文化建设步伐,城市文化的建设需要协调高校的专业、科创、人才优势才能得到最佳发展,这是互动发展的核心。
二、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