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健康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10:47: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校园健康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校园健康管理

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意见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推动全省中小学进一步采取措施,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中小学校园,不断优化师生工作学习环境,根据《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和谐校园的意见》要求,现就我省中小学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创建和谐校园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创建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以安全、健康、文明、和谐为总要求,以解决事关师生安全、健康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家长和社区的积极性,增进校园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目标任务是:通过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推进师生的法制观念、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各项事关师生安全、健康的规章制度基本完善,学校各种设施、设备达到安全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各类师生伤害事故显著下降,校园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基本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主要内容

查看全文

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氛围的意义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有着非常广泛的实践范畴与理论构建的内容,需要通过加强校园的学生工作、环境建设、制度建设等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体育社团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补充与延伸,在以大学生为主体参与者的条件下,其可持续发展能够全面的促进高校体育氛围的建设.基于此,本文结合高校体育社团工作实践,就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氛围建设的意义展开了探讨.通过本研究以期为促进高校体育社团的多元化、可持续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社团;体育氛围;校园文化;价值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内在气质的具体体现,是弘扬先进校园文化,促进高等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基础.在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实施,创新体育教学路径,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成为提升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效益,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发展的基础.高校大学生的体育社团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团体组织,是高校大学生基于自我发展与娱乐为目的,按照学校所给予的一定宗旨和社团活动的章程,自发组织与独立地开展体育活动的非正式组织.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表现出了自发性、广泛性、平等性等基本的特征.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体育锻炼的持续开展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体育社团作为高校课外体育的一种组织方式,有利于大学生缓解生活与学习中的压力.体育社团是顺应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需求,以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行为习惯为目标的体育获得方式,对高校校园体育氛围的建设与引领有着重要的意义.

1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氛围的建设意义

1.1大学生体育社团,促进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大学校园的构成是一个包括人、物、环境等要素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既有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有组织关系的存在.因此,高校校园体育氛围的建设,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融合过程.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个地区,需要借助一个有效的平台增进相互了解,和睦彼此关系,实现高校校园和谐.高等院校体育社团是体育技能与理念传授的一个平台,能够让大学生以更为高效的方式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体育社团训练、比赛等的开展是以娱乐、健身作为手段,在促进大学生身体锻炼效果提升的基础上,缓解大学生的学习、就业等带来的压力.体育社团的运行和发展正是基于大学生相互之间的一个共同的体育兴趣爱好基础上,可以十分有效地促进校园内部成员的情感交流和升华,从而获得一种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

查看全文

学生管理校园文化作用分析

学校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更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地方。所以,作为学校教育的高级阶段,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目的的校园管理机制。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学生的思想不断变化,传统的学生管理已无法满足当下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需求,因此,高校应迎合目前教育的发展要求,创新和改革学生管理模式。利用校园文化来促进学生管理成为未来高校的发展趋势。

一、对学生管理的物质保障有促进作用

学生管理,即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前提。而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高校校园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为师生员工参与的各种校园活动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如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等方面。只有具备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才能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物质保障,从而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首先,通过美丽宜人的校园风景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校园无时无刻彰显浓厚的文化气息,幽雅茂盛的植被、合理的布局、名人塑像和宣传栏等,都是校园独一无二的风景。学生长期在这种美好的环境中学习,能感受来自校园一草一木、一石一瓦浓郁的校园文化。在这种优美、整洁的环境下,学生能陶冶情操、塑造高尚人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达到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的。其次,学术环境,主要指学术科研、教学管理、学风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它是衡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甚至直接影响育人的质量。最后,人际关系环境。这里的人际关系指的是校园内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等多方面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处理和维系,则需要大家保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营造和谐、轻松、融洽的人际关系环境,从而达到利于教学、利于管理、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学生管理工作更是面临巨大的挑战。校园文化所创设的和谐、正能量的校园氛围,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是师生正常生活、学习的基础,以此为导向,可指引师生的思想和行为。高校校园活动组织的丰富性和有益性,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及情感,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更加深入。因此,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坚定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

三、促进情感的凝聚,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

查看全文

市文明和谐校园创建的讲话

同志们: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届六中全会和*精神,扎实推进正在开展的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使文明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今天我们在路北区召开中小学文明和谐校园创建工作现场会。我想,这个会议非常有意义,党的*刚刚闭幕,“和谐”与“文明”联在一起写入了党章。会议的意义非常重要,请大家认真领会。我们利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参观了4所学校,刚才路北区又作了经验介绍,一会儿市委常委、农工委书记徐景田同志还要做重要讲话。下面我代表市教育党委和教育局讲几点意见。

多年来,我市一直重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组织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先后命名了三批文明校园,共计60所。*届六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教育部下发《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和谐校园的意见》之后,我市坚持以提高文明素质为主线,以校园安全为重点,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校园文化为支撑,以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为目标,结合实际,强化管理,文明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创建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和“抢抓新机遇,建设新*”献计献策活动,认真学习党的*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先后出台下发了《*市文明校园创建实施意见》、《关于“文明*、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等,从而进一步强化了落实措施,推动了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二是进一步加强培育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规模开展了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确定了一批文明礼仪实验校,评选树立了一批省、市文明礼仪示范校,促进了师生文明素质的提高。三是以迎接在我市召开的全省中小学管理现场会为契机,抓典型,找差距,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推动了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搞好创建工作奠定了基础。四是全市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内部安全和周边环境治理强化了督导排查,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推动了平安校园建设。五是组织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大力弘扬敬业爱生、科学育人精神,为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提供了队伍保障。六是对照省发和谐校园创建标准,组织力量加大对创建工作督导力度,推荐、评选了一批省和谐校和市文明和谐校园。在创建工作中,路北区领导高度重视,措施得力,成效明显,为全市带了好头。大家回去以后,要认真学习路北的做法和经验,努力把文明和谐校园创建抓出特色,抓出成效。下一步,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总书记在*报告讲要优先发展教育时,特别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文明和谐校园建设要认真贯彻教育科学发展的理念。创建文明和谐校园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学生的健康成长体现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尤为重要。因此,在创建文明和谐校园过程中,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接见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报告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和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之中。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将“知荣明耻”变成日常的自觉行动。要充分发挥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校外辅导员等德育工作队伍的作用,继续开展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文体活动,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发展特长,参加社会实践,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查看全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是:以实现师生员工和谐、人与制度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学校与外部环境和谐为主要内容,建设安全稳定的平安校园、高雅优美的文明校园、科学民主的学术校园、健康环保的生态校园、充满活力的开放校园。实现师生员工和谐、人与制度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学校与外部环境和谐,是建立在师生心理和谐的基础上的,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大学生是学校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要参与者,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在校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因此,针对在校大学生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使个体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能为个体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使大学生能更好的参与到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来。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校园突发事件,保持校园安全与稳定。通过在大学期间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与心理有关的科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排解离家求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困惑还可以使大学生学会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理势态,摆脱困境,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危机事件,有利于保持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二、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措施

1.全员参预,构建学生心理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

查看全文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以师生同步发展为本,大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团结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创建具有时代气息的人文环境,保障我校学生健康成长。抓住我校作为试点学校这一契机,找准突破口,大胆创新,形成特色,创建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我校文化品位和知名度,为学校年五十大庆献礼,为打造新农村品牌学校迈出坚实的新一步。

二、主要任务

1、以发展为主题,增强学校凝聚力。我校已经确立了“以师生同步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要以师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为建设目标,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共同的价值取向,让太中人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发挥制度的积极功能,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2、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开展好绿化、美化、硬化、净化校园活动,组织全体师生参加校园环境建设,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优化学校的人文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发展校园的人文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师生处理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物我关系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查看全文

市政办安全校园创建活动通知

各镇、街道办事处,市综治委有关成员单位: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中小学安全校园建设工作落实,巩固近年来我市“平安”建设和校园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成果,营造和谐育人环境,现将深入开展“安全校园”创建活动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以解决事关师生安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着力抓好规章制度建设、责任机制建设、薄弱环节建设、安全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生和谐建设,切实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全力营造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安全校园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部门之间协作联动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治理的各项措施,大力整治学校及周边的治安乱点和突出问题,切实加强对出版物的监管,努力使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得到明显改善,校内安全防范机制不断健全,出版物市场得到有效规范,校园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学校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

查看全文

体育活动融入校园文化研究

摘要:校园文化体系具有多层次、立体化的特点,体现了学校的综合素质水平。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关键性内容,其优质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改革的进程。本文将以阳光体育文化创新为切入点,重点对体育活动融入校园文化的创新实践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体育活动;校园文化;创新实践

1校园体育文化概述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促进校园文化推广的重要动力。校园文化将校园作为发展媒介,以师生作为开展主体,以锻炼作为开展方式,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作为主导内容。校园文化是一个具有群体性特征的文化类型。衡量校园文化健康与否,不仅需要以专业的学术活动作为支撑,而且需要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来充实内容,进而保障校园文化能够生动活泼、积极向上。

2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

2.1客观性。校园体育文化是通过长时间的教育积累逐步形成的,是社会文化与学校园发展的必然产物。纵观教育事业,只要是口碑好、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其校园文化往往是积极健康的,特别是校园体育文化尤为丰富多样。从客观的角度来讲,校园体育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对学校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2连续性和继承性。与其他文化相同,校园体育文化也具有历史延续性特点,是长期形成的一种传统或者是习气。所谓校园体育传统,就是指学校在体育活动中普遍存在并经常出现的一种群体性趋势,是学校教学氛围的重要体现,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何传承与开展校园体育文化主要是由学校的体育传统决定的,这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完成的。2.3新颖性。新颖性是校园体育文化最大的特点,所以,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还需兼顾创新发展,不断拓展校园体育文化的新方向。比如说可以开办校园体育文化节的活动,以阳光体育、全民健身为宗旨,激发学生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开展一些竞技性比赛项目,既具有观赏性,同时激烈的赛况也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2.4教育实践性。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其所体现的实践性、多元化、及时化是任何教学方式都无法达到的效果。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理念进行教育引导时,要注意确保教学目标的可行性与可评价性,要注意与体育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要高度契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查看全文

教育局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工作意见

为加强我市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管理,健全学校安全稳定防范和保障机制,根据中央综治委、教育部、公安部《关于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意见》和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综治办、河北省公安厅《关于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通知》(冀教政体[20*]49号)精神,结合我市教育实际,制定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创建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研究解决校园安全文明创建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二)总体目标

建立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有效常规工作机制,改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状况,进一步健全校内安全防范机制,有效防止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减少违法犯罪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努力实现师生公民道德素质、校园文化生活质量、校园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使学校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

查看全文

校园超市(商店)安全管理意见

为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预防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学校卫生管理条例》和《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意见》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学校校园超市(商店)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做好学校校园超市(商店)规范工作的认识

加强学校校园超市(商店)的规范管理,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也是优化教学环境,整顿校园秩序,促进学校安全工作扎实开展的重要措施。各学校要从促进教育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预防和控制学校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患对保护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学校校园超市(商店)的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担负起维护校园安全的政治责任。

二、进一步明确责任

根据“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学校“一把手”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校园超市(商店)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组织人员定期对学校校园超市(商店)卫生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不出任何问题。

三、严格落实学校校园超市(商店)经营范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