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戏剧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15:16: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小学戏剧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学生教育戏剧机会生成与演化
在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教育中,“教育戏剧”(DramainEducation)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尽管各国实施的方式不同、形式多样、名称各异,如“教育性戏剧”“发展性戏剧”“创造性戏剧”“戏剧课程”“学校戏剧”“戏剧教学”等,最终“教育戏剧”逐渐成为了一般性统称用语。[1]教育戏剧是“指以戏剧或剧场的技巧为方法来从事教学。它不以表演为目的,而是借用戏剧途径推进人的社会学习,对人的认知发展、情绪、个性、社会性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2]新世纪以来,我国内地的中小学和班级(例如杭州)也开启了以课本剧、校园剧等活动性戏剧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戏剧探索实践,但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和国内港台地区明显滞后,离大范围地普及推广尚有相当距离。[3]在应用教育戏剧的阅读教学实践中,“阅读”和“教育戏剧”这二者通常是割裂开的。传统阅读教学以“文选式阅读”为主,以教师“精讲”课文为中心,整本书阅读走向“边缘”,演变为“名著经典导读”“课外阅读”的赏读、略读,[4]学生很难读完《西游记》等整本经典名著,也难有系统化、深入化的建构性理解。那么,基于文选式阅读材料展开的教育戏剧通常则由教师设计好戏剧活动脚本,组织学生按照既定流程进行,并将舞台表演视为核心环节,更多关注戏剧表演中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不太重视阅读及其与戏剧之间的联系。[5]本研究的起始点是开展基于知识建构理论(KnowledgeBuilding)的《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在这种深度探究的阅读教学中,教育戏剧自发地生成了,其演化过程巧妙地把阅读与教育戏剧结合了起来。教学对象是四年级二班的37位同学,该班级教师G利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时间,每周2节课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学生大多是利用课余时间自己阅读,其它的讨论时间包含线上平台讨论以及少量的零散课时。知识建构理论是由加拿大学者MarleneScardamalia和CarlBereiter提出的知识创新教学理论,其核心是注重学生对生活中真实问题的真实想法的形成和持续改进。[6]知识建构理论指导下的阅读,起始于学生面对的真实问题,驱动于学生提出的关于阅读文本的个性化、多样化的真实观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整本书阅读,是全员参与和主动探究的;学生持续、反复、深入阅读整本书,通过交流对话不断改进观点、升华知识,每个人都是知识提供者,给予知识同时也获取知识,都对集体知识的形成做出贡献,是协作的、民主的和对等的。显然,知识建构阅读的过程是一种不断生成的课程,课程教学是师生共同在场的互动过程,课程内容是师生不断体验建构的创新性知识,以师生共生共长为目标。正是在这样的“允许学生创造”的建构性阅读教学中,研究者发现: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最初很喜欢模拟所阅读的作品中人物的话语,接着会很热衷于争论其中的情节。在与研究者商量后,任教老师开始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进行创编剧本、形成剧组、排练准备、组织表演等戏剧活动。那么,学生是如何产生这种带有创意的戏剧表演的意识的?其发展历程如何?本研究试图通过考察分析学生阅读过程、剧本创编情况、舞台表演情况,探讨戏剧活动(创编、表演等)是如何在深度阅读中产生的,追寻其发展历程是如何演变的规律。
一、创造性学习环境是教育戏剧活动自发性萌发的前提条件
运用知识建构理论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是由学生面对的真实问题开始的———如何解读阅读材料?针对具体书籍,全班每个学生都必须提出自己对文本的真实看法、想法、疑问,班级中呈现出丰富的个性化、多样化观点,而且所有观点都应得到重视和尊重。以“观点”为中心,借助思维导图、手抄报、海报、网络帖子等多种“知识外化”形式,学生进行多轮“小组内解释评论-各小组面向全班展示交流”的对话,充分表达阐释自己的观点、自由评论质疑他人的观点,并在此过程中持续改进个人观点、逐渐升华社区(小组、班级)观点。知识建构阅读不同于“教师精讲”为主的传统讲授式阅读教学,学生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听讲状态,学生被鼓励拥有自己的观点,通过多层次互动的“对话”方式不断概括升华观点,建构生成出具有“原创性”的新知识、新理论,这种阅读教学是一种允许学生创造的“知识创新”学习,班级社区在对话互动中形成了创造性学习环境。鉴于西游故事家喻户晓的普及度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暑假前鼓励全班学生提出对西游记最感兴趣的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利用假期时间阅读统一版本的《西游记》。开学后,在暑期阅读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所提问题形成初步观点,并根据问题和观点的相关性结成研究小组。学生所提问题及分组情况参见表1。接下来,通过面对面课堂、网络平台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写出观点、展示观点、互相阅读评论观点。根据评论中获得的意见和质疑不断进行反复阅读,搜集论据资料、修改完善观点,并制作思维导图、绘画、手抄报、海报等多种形式的作品以外化观点,开展小组交流、班级讨论,在展示讲解、质疑论证中推进观点。依此方式进行迭代阅读活动,学生对《西游记》文本的理解得以渐进式深入。阅读课程开始1个多月时,研究者和教师发现,学生在引用原文做依据论证观点时,喜欢模拟文中人物的话语,并热衷于争论文中的情节,这非常符合儿童爱模仿、爱表演的天性;同时,常规语文课堂教学进度中恰有“写童话、演童话”的内容,教师顺势而为鼓励学生进行故事编演。学生对此反响热烈、热情高涨,积极分子很快就编写出了“剧本”,包括《白雪公主》、《会走路的小房子》、《自私王子》等。以剧本为中心,感兴趣的同学自由加入形成表演小组,在语文课堂上面向全班表演。此次故事表演活动,是师生在西游记阅读中由真实问题探究所引发的偶然尝试,表演效果虽不理想(学生甚至是“手拿剧本读台词”完成了表演),但正是这一次零星片段的演出,学生表现了对表演的强烈喜爱,就连一些平时不爱参与和表现的学生也在戏剧表演时绽放异彩,表演带给学生的自信和学习热情,是后续戏剧活动的基础和动力,可以看作教育戏剧的自发性萌发。戏剧表演的自发产生,重要前提条件便是知识建构阅读教学营造的“创造性”学习环境。创造性学习是去中心的集体知识的改进,而非教师权威控制的标准答案的获取。[7]从学生的视角看:此次故事表演的肇始,不是学生接受既定的教学安排,而是源自学生的“发展需求”,是带着真实问题阅读教学的自然接续;剧本的编写也并非教师布置的硬性任务,而是学生自主创编。在这些自发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表现出了被知识建构学习“松绑”之后的活力与创造性。从教师的视角看:在观察到学生表现出对故事表演的兴趣时,教师没有囿于教学计划的限制,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选择,鼓励、支持学生;五个同学在很短时间内就写出了粗糙的“剧本”,虽然篇幅简短、情节简单,甚至还有错别字、病句等问题,但教师并未过多指摘苛责,而是肯定学生的成果、鼓励学生的创造;在表演环节教师也没有高高在上的指挥和指导,而是乐见学生在表演中展示与释放。师生在知识建构阅读营造的创造性学习环境中逐步发生转变,学生能够自由地、充分地表达自己,师生共同建构了自发性、生成性的教育戏剧活动。
二、及时抓住教育时机形成全员参与式的剧本编演
在常见的“学校戏剧节”等活动中,学生“表演”才是重头戏,很少组织学生参与剧本创编,剧本通常由教师事先准备好(现成剧本原作或由教师创编);而在本研究中,学生则全员参与剧本创编。通过剧本创编,学生将阅读文本转换成剧本,即将文本情节化和戏剧化,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记忆和理解,增进阅读效果[8]。另外,即使在表演这个重头戏中,常见做法也是仅组织少数学生参加,大部分孩子只是观众。实际上,“游戏是人类的天性”,儿童对于具有游戏特性的“表演”充满天然的热爱。[9]通过戏剧表演,把剧本语言文字转化为视觉化的场景、表情和动作,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建构文本意义。[8]随着国内外教育戏剧的发展,“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我们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戏剧教育理念,即学校戏剧教育是普适性教育,面向全体学生”。[3]正因如此,阅读教学中的教育戏剧活动,无论是剧本创编还是戏剧表演,都应该给学生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四(上)学期的《西游记》知识建构阅读综合实践课继续进行,学生基于对《西游记》的独特视角不断改进个人观点,最终形成关于“西游记”的阶段性个人知识并写成“小论文”、做成主题绘画作品进行班级交流,在建构性对话中生成全班共享的“西游记”集体知识。与此同时,学生热烈期盼进行西游记故事编演。教师G协助学生按照人际关系自由组建小组,各小组从《西游记》中选择故事后将其改写为剧本。几周时间后,只有一个小组在稳步推进,原因是某成员在结组之前已写出剧本,只需按照剧本排练即可,其余小组则在故事选择和编写剧本上纠结延宕、进展缓慢。这种情况凸显了“剧本”的重要性,研究者和教师G敏锐地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抓住这个教育时机,做出了如下教学调整: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对西游记的理解每人编写一个剧本;教师审阅剧本,从中选出待演剧本;以选定剧本为中心成立剧组,学生自由选择加入;各小组角色分工、课后排练。教学调整的关键是“全员参与式剧本创编”,这带来了戏剧活动的有效推动:表演受到时间、人力等诸多限制,能被搬上舞台的剧本是有限的,需从全班所有剧本中选定若干个做表演蓝本,此时做选择则是“有米之炊”,进展顺利;依据选定剧本组建剧组则是“内容中心”“兴趣主导”,亦是水到渠成;各剧组自行排练后进行汇报表演。具体情况见表2。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西游记》戏剧表演具有全面的全员参与性。从“参演人数”可知,四个戏剧的参演学生数分别为7、14、8、8,总和为37,正是该班的学生总数;除了舞台表演行为,多个维度体现出学生对戏剧表演的“全面卷入”,例如从“服装道具”可见学生对戏剧表演做了很多物质准备,“观众反应”和“他组点评”表明即使作为观众学生对表演也有很强的情感卷入和认知卷入。教师G和学生在四年级上学期开展《西游记》整本书的知识建构阅读,学生从个人兴趣和对西游记的个性化理解出发,创编出丰富多样的西游剧本,在不同情境片段探究中形成了《西游记》故事的系列表演,可以看作教育戏剧的多元化实践阶段。在这个阶段,最关键的是研究者和教师抓住了“小组剧本编写困境”中蕴含的教育时机,秉持知识建构理论“多样化的观点”原则,鼓励每个学生编写自己的个性化剧本,创生出“全员参与式剧本编写”方式,有效推动了教育戏剧实践的顺利进行,并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积累剧本写作体验且在剧本写作过程中加深所读文本理解;自然而然,在接下来的剧组成立、戏剧表演环节也采用了“全员参与”的方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积累戏剧表演经验且在舞台场景、表情动作中深入建构文本意义。
三、实践中积淀升华出剧本知识和表演理论
小学语文“情境演诵”教学探讨
【摘要】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应充分结合全媒体视听时代的发展特点,在充分考虑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教育戏剧为教学视角在教学中科学地运用“情境演诵”的教学方法,创新现有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戏剧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趣味性,并且也能够较好地匹配小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它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情境并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真实的感受,采用的主要表演形式有课本剧改编表演和课文分角色演诵等,将小学课文中的主题思想直观地展现出来,大大地提升了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育戏剧视角;情境演诵
一、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分析
从我国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其教学过程普遍存在着费、慢、少、差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下,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教学方法上的问题。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还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味地讲解知识,而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课,课堂上的阅读时间很少,同时在课堂上也没有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仍然是在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不到很好的激发,学习的能力也就得不到提升;(2)整个教学过程过于程式化。在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几乎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流程,即教师先对上一节课进行总结说明并导入这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之后开始初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再对课文进行精细化的品读,最后对课文进行总结概括并进行习题训练,这种过于单一并且固定的教学流程并不利于整体地去感知课文中的内容,文章的整体性和韵味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3)语文教学活动中无法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长久以来在我国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也都受到了干扰,他们在课堂上所采取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的成绩展开的,阅读测试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教学中却忽略了这一方面的内容,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同时课堂的趣味性也很差;(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性特点尤为明显。学生在课堂上往往都要被动的听从教师朗读课文和讲授语文知识,他们没有充足的读书时间,也无法全面的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和电视等传播媒介也对小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很少有时间去读书,即使有时间也几乎都是肤浅并且碎片化的阅读语文课文[1]。新的时代背景以及小学语文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也进行了再定义,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更加注重提升学生们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养。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的得到创新,课堂上学生不应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并且背诵知识,他们应该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孩子们在小学阶段会更多的体现自身的天性,他们大多是活泼好动的,对于创新和表演也有着很大的热情,如果能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教育戏剧的策略,并有效地运用“情境演诵”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对于保证小学语文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以及提升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二、教育戏剧视野下的“情境演诵”
(一)教育戏剧的基本概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英国两位学者率先提出了教育戏剧的概念,在那时是将其称为戏剧教学法的,他们是在深入了解儿童学习模式以及相关的戏剧表演技巧的基础上,在教师教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科学地融合了戏剧这一媒介,并在不断实践和练习后逐步形成的一种可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的课堂教学的方法。在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或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科学的应用戏剧手段的方法就是教育戏剧,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将戏剧的表演方法及相关元素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通过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戏剧形式,如即兴表演、角色扮演、主题深化、小组探讨以及情境设置等形式,通过学生们共同创造的戏剧活动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中,在构建性别角色、阅读理解以及写作等教学中都能看到这一方法的实际应用,我国的港澳台等地区在较早的时期也已经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戏剧的方法了[2]。(二)情境演诵的基本概论。作为一种在规定情境下通过扮演情境中各类角色并进行朗诵的教学方式,情境演诵在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整体教学效果方面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教师在课前会提前设置好具体的场景或情境,这些场景或情境大多数都是具体生动的并且是有情绪色彩的,通过让学生去演绎情境中的角色以及朗诵角色中的台词或旁白,来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演”通常都是无声态势语的,而“诵”则是有声语言的,通过这种“演”和“诵”让学生获得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学生也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教材中想要表达的观点和内容,让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与传统的朗诵活动相比,这种方式在“诵”的过程中也要进行表演,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很强的观赏性。针对现阶段的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基于教育戏剧视角下的“情境演诵”这种教学方式应用的还并不广泛,一部分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课堂上会采用朗诵的形式,之后的小学后段以及初高中阶段在课堂上就不太会进行朗诵表演了,如果能够更好的应用基于教育戏剧理念的“情境演诵”这一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对于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3]。
戏剧教育的基本理念及运用探讨
一、目前我国戏剧教育面临的困惑分析
目前,我国戏剧教育面临的困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戏剧教育不再是少数专业戏剧院校,和有开设有关戏剧专业课程的艺术类院校的专利,戏剧教育该如何普及?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戏剧教育作为我国艺术类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教育领域得到贯彻落实,不仅是为弘扬我国的传统戏剧文化,实现戏剧在现代社会群体中的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更是为了提升现代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现阶段,我国戏剧教育大多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教育,另一种则是通识性、带有泛戏剧意味的教育,其主要包括戏剧历史、戏剧理论和思想哲学等文化课程。然而,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戏剧教育的整体格局带来了巨大冲击,致使其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虽然我国大多数戏剧教育专业的教师和有关教育部门,为应对这一全新的挑战,在积极深入地研究戏剧教育的发展新路径,但却还是不可避免地导致戏剧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在新时展背景下,戏剧教育并未在管理体制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速度、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与时俱进,所以导致戏剧教育难以在新时展背景下保持自己的教育优势和价值,致使其陷入尴尬境地。
二、戏剧教育的基本理念解析
所谓戏剧教育,指的是与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相类似的艺术教育,其教学目标、教学方向、教学大纲等紧紧围绕戏剧艺术。从狭义的层面分析,戏剧教育是指专业戏剧教育,由专业的艺术院校负责戏剧教育活动的开展。在专业的艺术院校中开展戏剧教育,其人才培养方向大多是编剧、导演、演员及舞美音效设计师等专门的戏剧从业人员,从业范围相对较窄。从广义的层面理解,戏剧教育也包含非专业性的戏剧教育,与专业艺术类院校所开展的戏剧教育不同,其教育活动面向的是社会全体人群,旨在培养高素质、高文化、高技能的全面型人才,是戏剧融入教育的一种全新途径。(一)戏剧教育是面向全体人群的普适性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戏剧教育逐渐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并开展了实际的教学活动。在国内诸多高中教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戏剧教育的身影,其往往位于“艺术生活”门类下的“表演艺术”课程中。在国内教育界,教育新课程改革一大亮点便是将戏剧纳入艺术课程之中,将戏剧教育与传统音乐类教育、美术类教育等融为一体。在这一发展形势下,戏剧教育逐渐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重视,并通过对戏剧教育的基本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戏剧教育自身所具备的独特教育功能,其并不只是针对少数的精英进行教育,还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小到中小学,大到大学,全体学生都可以从戏剧教育中受益。所以有关部门便针对戏剧教育这一教学特点和优势,积极地将戏剧教育纳入中小学的核心课程之中,在此基础上将戏剧教育推向全体在学人群,使其成为具有普适性的艺术类教育。(二)戏剧教育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对人格心理学进行深入钻研,发现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此种统合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具体而言,人格作为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人的品德、性格、行为方式、认知风格、自我调控能力的重要因素,直接代表着人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素质。戏剧教育作为一种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教学活动,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能够以直观有效的方式,使参演者与观赏者之间产生感同身受的直接体验,充分调动观赏者的情感认同,从而对观赏者产生道德、审美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戏剧教育还肩负着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任,更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三、戏剧教育运用于学校教育的有效路径探析
(一)在学校学科教育中融入戏剧教育。在学校学科教育中融入戏剧教育,是指在艺术专业课程中融入戏剧教育,将戏剧作为一门学科纳入学制当中来进行教学,并开设专门的戏剧课程。目前,全球已经有很多地区实现了将戏剧教育融入学校学科教育当中,并设置了专门的戏剧课程,主要有美国的单科戏剧教学课程、英国的复科统整戏剧教学课程、台湾的跨科统整戏剧教学课程等多种课程模式。然而,戏剧教育在中国大陆学校学科教育中,却只是被当成音乐教育与美术教育的一部分,戏剧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在这种发展背景下,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逐渐打破了这一尴尬局面,实现了戏剧教育在教学内容中的有效融入,并与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整合成为一项综合艺术课程,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但由于受各方面条件因素的限制,国内的戏剧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融入还有所欠缺,并未像美国、英国将戏剧当作常规课程进行教学,大多是以兴趣班、校本课程、选修课的形式存在。戏剧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自身便包含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艺术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如果能以戏剧教育为框架、以戏剧文化为核心,那么将会非常有利于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学科的融合与发展。(二)在学校专业教育中渗透戏剧教育。在学校专业教育中渗透戏剧教育,又分为渗透戏剧教育内容和渗透戏剧教育方法两种。首先,在学校专业教育中,实现戏剧教育内容的渗透,指的是在语文、英语等教学当中,直接引入戏剧文学剧本,以戏剧教育内容扩充和丰富语文、英语等专业教育内容。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文本内容进行阅读和思考,便可理解到戏剧教育自身的价值与内涵,实现我国戏剧文化的传承,达到戏剧教育的目的。比如我国中学语文教材中,便常常会加入中外戏剧名作,如孔尚任的《桃花扇》、关汉卿的《窦娥冤》、曹禺的《雷雨》以及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这些都是世界经典戏剧著作。通过对这些戏剧教育内容进行渗透,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作品深邃的思想内涵与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戏剧的基础知识与文化底蕴,培养其对于戏剧的浓厚兴趣。其次,在学校专业教育中渗透戏剧教育方法,也可将其称之为“戏剧教学法”,是指根据专业教育内容与教学目标,与戏剧相结合进行统整,然后以一种戏剧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戏剧教育及专业教育融为一体的教学活动。(三)在学校实践活动中渗透戏剧教育。在学校实践活动中渗透戏剧教育,指的是除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戏剧教育外,还要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开展以戏剧为主要形式的主题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延伸,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科知识与戏剧知识的传授,还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艺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小学中,大多开展活动性戏剧教育,又辅之一定的专业戏剧表演训练以及专业剧团演出观赏等。在大陆地区高等院校中,戏剧教育在学校实践活动中的融入相对较为广泛,大学生的校园戏剧活动开展非常频繁,大多是以自愿组织剧社的形式开展戏剧活动,然后通过学生会、团委等学校部门直接组织戏剧演出。在学校实践活动中渗透戏剧教育,不仅教育形式新颖有趣,更可以成为独立的戏剧节,以独立的戏剧节为载体,定期开展主题戏剧表演,从而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与学习内容。
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的实践
【摘要】教育戏剧是一种在传统教育实践过程中融入戏剧元素的方式。教育戏剧能够将教育与戏剧的优势进行结合,从而使教育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能够在戏剧参与的过程中达到教育目标。教育戏剧转变了原有教育理念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带给基础教育新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教育戏剧;基础教育;理念;实践
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有效运用,需要从明确教育戏剧的实践理念、构建教育戏剧的实践队伍以及创新教育戏剧的实践方法等层面着手,发挥出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使教育戏剧成为基础教育开展的重要支持和补充,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教育戏剧概述
在教育戏剧运用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领会和把握,更多地依赖于全身心的投入,从而使得这种教育形式能更多地激发出学生的能动性和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形成有效的思维能力培养,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育戏剧模式下,学生不再觉得知识枯燥乏味,而是能够通过戏剧表演、戏剧角色的理解等方式,将思维拓展延伸至更广泛的教育内容中,从而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二、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分析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经典的一种艺术形式,戏剧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极强的综合性。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文学、历史、音乐、舞蹈等各类艺术与戏剧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促进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强的作用。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其中一种教学形式,如果将戏剧融入到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之中,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进一步成长,可以在这过程中逐步的形成一种新的戏剧形式——儿童戏剧。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因此为了利用戏剧的形式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所进行教学内容必须容易受到小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并且无论是在内容方面,还是语言和风格方面,都必须在小学生的理解范围之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同时,利用戏剧的形式进行音乐方面的教学,有利于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善,对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
1.将戏剧带入小学音乐欣赏课堂的重要性
1.1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符合。由于戏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剧场性、综合性以及个性化等特点,并且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戏剧与文学、历史、音乐、舞蹈等各类艺术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十分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方面的教学时,如果将戏剧融入到教学之中,不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能够使其获得表演等方面的艺术熏陶,有着重要的作用[1]。1.2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身心修养的发展。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由于是对于新鲜的事物,有利于帮助学生促进自身注意力的集中。因此,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方面的教学时将戏剧元素融入其中,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集中自身的注意力,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之中,推动自身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通过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并且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大地帮助。
2.将戏剧与小学音乐欣赏课堂进行结合的方式
2.1做好音乐欣赏课堂方面的教学活动。为了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欣赏课程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视野能力的扩展,同时也为了促进学生审美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方面的教学时,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戏剧的播放,而且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对戏剧内容进行理解,可以为学生们播放主要关于儿童方面内容的戏剧。例如,为了帮助学生们促进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可以为学生们播放经典的儿童歌舞片《绿野仙踪》。《绿野仙踪》讲述了美国堪萨斯州一个小姑娘多萝西,由于意外的出现而被龙卷风被带入到了魔幻世界,并且在“奥兹国”经历了一系列冒险后最终安然回家的故事。起初是由美国儿童文学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创作出来的,后来于1939年被美国米高梅公司改编成了一部歌舞片形式的电影。因为是歌舞片,所以影片中拥有大量的歌舞片段。不过由于歌词内容浅显,简单易懂,如果将这部影片给小学生们观赏的话,不仅不会造成无法理解的现象,同时也会被其中的四人组的友谊深深的吸引。通过这部影片,不仅让学生们听到了优美的歌曲,同时也会被其中温情、真实、感人的画面所影响,从而给小学生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2]。2.2进行戏剧的创编工作。教师为了帮助小学生们促进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可以和学生们一起进行戏剧创编方面的工作,让学生们根据自身对于戏剧的理解进行戏剧的改编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提升,同时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也有着极大地帮助。而在进行戏剧创作改编时,必须根据小学生的能力特点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小学生的发展。例如,教师为了进一步促进高年级小学生的发展,可以进行《大海,故乡》这首歌曲的改编。《大海,故乡》是影片《大海在呼唤》中的插曲,创作于1982年,其中体现了人们对于新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拥有着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3]。而《大海在呼唤》这部影片中,其主要内容描写的是中外两代海员痛苦与欢乐的故事,旨在歌颂他们的美好心灵与国际友谊。根据歌曲和电影的背景,为了让学生们对于其中体现的精神能够更好的进行理解,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歌曲的改编时,为了突出其中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恰当的改编,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对歌曲进行欣赏,促进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
作为一种拥有着极强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教师通过戏剧的形式帮助小学生促进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通过戏剧,有利于促进学生艺术修养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们更加热爱音乐艺术,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养成集体主义的精神,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儿童歌舞剧教学法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儿童歌舞剧走进小学课堂,不仅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本身,而且培养了孩子们健全的人格。“儿童歌舞剧教学法”借由戏剧手段,教师组织学生融合歌舞元素,编、导、演儿童歌舞剧作品的一种教学形式。从探索课堂出发,讨论儿童歌舞剧教学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实施,以及课堂中儿童歌舞剧教学的意义和未来。
关键词:儿童歌舞剧教学法;音乐课堂;教育戏剧
在探索新课堂的过程中,现阶段教师更多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正如《儿童与艺术》(ChildrenAndTheirArt)一书的作者在专著中所作出的阐述一样,“根据琼•金•麦克菲和其他人的早期思想,今天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强调交叉学科的、以行动为主的、依据社会价值观的课程。”[1]在今天的儿童的艺术课堂中,教育工作者们所提及的这三个原则仍然适用,并且被人们所推崇。很多国家和地区在他们小学阶段的课程中开展了相关的艺术教育课程,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元素融入课程中,对孩子们的“美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边歌边舞边演,激发了孩子们在课堂中的无限潜能。近年,教育领域的眼光更多的聚焦在了“戏剧”上,人们开始尝试在教育中推广,寻求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与内容。我国港台地区最先进行了相关课程的推广与实践,而对于我们内地小学素质教育来讲,教育戏剧的实践与研究较之仍相对薄弱。2010年我国教育部在了部分城市学校开展儿童歌舞剧音乐教育的试点通知之后,儿童歌舞剧的教学陆续走进了更多地区的小学课堂,因此“儿童歌舞剧教学法”这个引申名词的提及率也不断飙升。在网络上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儿童歌舞剧教学实践的文章,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也感受到了实践者对于儿童歌舞剧进课堂的乐观态度。然而,在乐观的环境中不乐观的是,对于儿童歌舞剧在教育中实践的理论总结还相对薄弱,更多的是在探索中前行。具体到实践过程中来谈,从课堂的一开始,让孩子们动起来就是关键。麦凯瑟琳认为:“肢体方面的动作是很好的启示练习。音乐或击鼓可以加强情绪,有助于注意的交集。”[2]热身的重要性就体现于此,可以选择一首节奏感较强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节奏韵律下自由行走,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会聆听、观察以及用肢体表达。当学生们调动了肢体,课堂氛围也会随之活跃,自然创造力应运而生。课堂中的动静结合是必要的,在整个课堂中应当兼容多元智能,从多元的角度出发,课堂不仅从感受力和表达力方面着手,更多的应当着力于对学生的想象力。课程中还应当涉及到了想象力的练习,在音乐的规定情境中,培养学生即兴编讲故事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合理地将人物、情节、节拍与动作结合,用声音和动作表达抽象的概念。在上好儿童歌舞剧教学的课程之后,要统筹好各个阶段,真正推出一个作品是一个大工程。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怎样在不耽误正常教学的范围之内,利用好各方资源做出一个儿童歌舞剧作品成为关键。
一、故事的选择和剧本的写作
“一剧之本”在编写时,要考虑到的因素有客观也有主观。音乐老师与语文老师、英语老师商榷剧本的故事情节、主旨思想、人物形象等,在允许的条件下鼓励学生自己编写剧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戏剧史学家奥斯卡•布鲁克特十分重视创作,他认为“创作包括了许多过去没有而现在开始存在的事物。没有创作,生活将无乐趣;没有创作,社会将逐渐消灭,因此,鼓励创作应该是我们学校的主要目标。”[3]在填鸭式教学的大环境下,不管学生还是老师都是被动的,老师告诉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然后学生照搬,在其中孩子们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编写剧本,但在实际情况中这一点是困难的。但从另一角度来讲,分开写剧本,然后由教师整合,这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创作方式。在剧本创作方面,笔者认为首先一定要贴近这个年龄段群体的生活,基于真实的情况下再进行创造,会使之更容易地走进人们心里。另外,歌、舞、童谣都可以更具地方色彩,添入剧本中,为剧本增色。
二、音乐的选配和歌词的编写
教育戏剧观念及其现实意义
内容摘要:20世纪初期,张伯苓先生把戏剧活动引入学校的教育领域,借之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为人处世能力,其对戏剧教育功能的认识不但指引着南开戏剧活动的路向,也给当时的戏剧方式社会教育思潮提供了很好的宣传和注释。他所倡导的教育戏剧理念和实践超前于英美等国,在当时的中国起到了有效的范导作用,并给我们今天的教育戏剧活动以启示和参照。
关键词:张伯苓;教育戏剧;人格教育;精神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倡行,戏剧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加入,以及对英美等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介绍,教育戏剧(DramainEducation)、教育剧场(TheatreinEdcation)等概念被人们越来越熟悉,戏剧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注意和重视。但论者多把探索和借鉴的目光投向国外的教育戏剧理论和实践。其实,对戏剧的教育功能的探索与实践早在我国上个世纪初期就已轰轰烈烈,如张伯苓在南开学校倡行教育性戏剧活动;陶行知、晏阳初、卢作孚等教育家利用戏剧普及民众教育;1915年7月,当时的教育部所设立的“通俗教育研究会”,下设有小说、戏曲、讲演三股,“以研究通俗教育事项、改良社会、普及教育为宗旨”[1](《教育部公布通俗教育研究会章程》),这些都是对戏剧的教育功能的有效探索,并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有形的参照和可贵的经验。本文试探析南开新剧运动的倡行者、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先生,在南开学校以育才救国为目的的教育戏剧观念及其前导性和现实意义。
一
教育戏剧的理念不以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的学习为目的,而是注重通过戏剧方式对学生进行一些认识社会、思考人生、选择生活及增强自身素质修养的培训,它是一种教育性质的戏剧活动,或说是戏剧方式的教育活动,目的是把戏剧活动引入教育领域,利用戏剧的情境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此,戏剧活动成为一种教育媒介、平台。按其参加人和面向对象的不同,它有形形色色的实践形式,如儿童教育戏剧、校园教育戏剧、民众教育戏剧等。张伯苓所倡导、推行的南开戏剧活动以其参加人员、活动范围和面向的观众来看,属于校园戏剧,是教育戏剧整体概念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他对南开戏剧活动的理解和指导原则从属于他的教育目的,明确指向于学生的道德、人格、精神教育。
1944年南开四十周年校庆之际,张伯苓总结性提到南开学校为实现育才救国之目的,对于学生训练,特别注意体育、科学、团体组织、道德训练、培养救国力量等五点,其中针对“国人团结力薄弱,精神涣散,原因在不能合作,与无组织能力”,张伯苓意图利用一些课外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团体组织”能力,其中就有“新剧”一项,并指出南开提倡新剧,“最初目的,仅在藉演剧以练习演说,改良社会,及后方作纯艺术之研究”[2](《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这就明确了张伯苓在南开倡行戏剧的学校课外活动性质与教育戏剧性质,目的是培养将来能服务社会的新人才。这一目的使得张伯苓的教育戏剧观念指向于他所说的人格教育①、精神教育②,而非才艺教育,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有关阐述:
小学艺术教育师资培育实践研究
一、现状与思考
在我国,传统艺术教育始终宽泛地包括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各个领域,且多以分科教学的方式存在。然而,真正将艺术教育明晰定位在“艺术”,且将其以综合的方式呈现的是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的国家基础教育改革。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在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中开展艺术课程,这是在我国已有的音乐、美术分科课程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一门全新的综合性课程。艺术课程打破传统艺术教育分科而教的界限,注重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不同门类以及与其他非艺术领域之间的融合,强调以人文精神为主线,知识技能为辅线,密切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的联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整合发展之目的。为了避免与以往的艺术教育在概念上发生混淆,中小学界常称之为“艺术课”、“综合艺术课”或“艺术综合课”。
无疑,这样一门艺术课程,它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业已习惯了传统分科教学的广大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现在从事中小学艺术学科教学的教师大都是原来从事单科音乐或美术教学的教师,目前情况下,跨学科教学存在现实的困难。5个年头过去了,师资问题自始至终存在甚至困扰和阻碍着改革的进程。如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以深化艺术教育改革,推进课程与教材新体系的构建,着力使艺术学科的价值与功能更大地体现出来,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远在改革之初,学院为适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成立了小学艺术教育系,主要承担我省贯彻实施国家新课程——小学艺术课程的师资培养、培训和研究任务,也是学院创建特色学科、精品课程的重点科系,同时也成为我国基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在艺术课程师资培养和研究领域的开创者之一。自2002年起在全国率先培养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专职综合艺术师资以来,小学艺术教育系紧紧围绕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依托课改实验区基地鲜活的案例和交流互动的大平台,以科研促教学,以实践带科研,深入研究小学艺术课程师资培养的新模式和较完整的架构,为我省小学艺术课程师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艺术课程的核心是综合,综合性艺术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现代社会出现的课程综合化倾向是课程发展历史进程中否定之否定的结果。“当时代要求人与其生活的世界和谐共生的时候,当时代要求学科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并与‘大众文化’融合的时候,当时代要求人格整体发展的时候,课程的综合化就成为必然。”[1]
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有一个零点计划,其逻辑前提是科研人员的文化艺术素质导致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所以要以零为起点,重新审视艺术教育。我国在进入21世纪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艺术教育,其高瞻远瞩的意图不言而喻。我们知道,信息时代的教育特征是将工业时代的封闭性、单向性、继承性、统一性和专门性转向开放性、双向性、创新性、个性化和综合性。也就是说,“教育必须从传统狭窄的学科视野中走出来,以一种开放的眼光和综合的架构参与社会发展。”[2]“使之从培养某一学科的专门教师逐步过渡到培养有较为宽广知识背景的和多方面能力的教师,再到可以进行跨学科教学的教师或能够进行综合课程教学的教师,以便为通才教育准备师资。”[2]
大众媒介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也得到有效的发展,让大众媒介走进社会与教育。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被称之为大众媒介,两者已经在人类生活中有了无可取代的作用,大众媒介在逐渐改变人类生活和认知,其中音乐教育也得益于大众媒介,得到有效的发展。本文将以大众媒介作为主要切入点,提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大众媒介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力。
关键词:大众媒介;中小学;音乐教育;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学生情感体验以及审美感的重要教育环节。从中小学开始音乐教育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提升。基于大众媒介对教育的影响,音乐教育也受到了大众媒介影响,开始了较大的转变,让音乐教育更加的完善。本文将提出大众媒介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
一、大众媒介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直接影响
(一)音乐视听感受的品质化。音乐的有效传播和发展是基于人类的听觉,最早进行音乐教育过程中是没有任何大众媒介对其进行干预的,只是通过钢琴和黑板,进行歌唱教学,这种较为传统的课堂不足以称之为音乐教育。但是在大众媒介进入音乐教育之后,唱歌教学发生了改变,有了录音机、曲谱、书本、有声电影等等,让音乐教育有了更好的视听享受,将声音通过大众媒介留存更是音乐历史上的一大发展。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音乐教材与课程设置比例相等,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音乐鉴赏为课程教学内容。我国教育部门对于音乐教育有明确要求,学习音乐必须要有感受的过程,从而进行音乐鉴赏,完成音乐教育活动的基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丰富学生情感。在实际音乐欣赏过程中,中小学音乐欣赏课主要欣赏作品是:戏剧、民歌、交响乐、艺术歌曲、流行歌曲等,由于在欣赏过程中教学设备的受限,教师无法利用多种乐器进行音乐教学,通过大众媒介便可代替各种乐器,完成音乐欣赏教学。比如:《第九交响曲》通过大众媒介,在音乐课堂教育过程中播放该作品,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及学习能力,并具有乐器无法代替的作用。(二)音乐知识传授的便易化。根据对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堂的了解,发现大众媒介已经进入了各个院校内,进入了音乐课堂。通过笔者对中小学音乐课堂进行音乐知识传授进行了解时,音乐教师最常用到的大众媒介是通过电脑播放视频、音频,或者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视频教学。在音乐欣赏课中,以上大众媒介应用更为频繁,其根本原因在于大众媒介的便利性。音乐教学首先是要学会“听”,大众媒介能够轻松完成与“听”有关的音乐教学。比如: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想要分析交响乐队所使用的乐器,就需要听作品,从双簧管明亮、清晰的音色中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学生自己听来的感受和教师直接描述的感受是不同的,大众媒介能够将音乐作品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快速分析出作品内涵,大大的提升了教学工作有效性以及便利性。
二、大众媒介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间接影响
教育局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监察局、纠风办,局直各学校:
自20*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以来,我市始终坚持服务性费用、代收代支项目按省定项目、省定标准进行统一收费,规范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收费管理工作,切实减轻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学校乱收费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仍有个别学校及相关人员违反规定,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进行违规收费现象,损害了教育良好形象。为进一步规范和治理教育乱收费行为,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现对中小学收费有关问题的规定重申如下:
1、关于借读费问题
各公办中、小学校收取外省市学生借读费的收费标准要按辽财非*号文件、鞍价发*号文件的规定执行,即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为:小学每生每学期10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200元。对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的,实行在各县(市)区指定的学校与当地城市居民子女同等的待遇,统一收费项目和标准,不得收取借读费、择校费和转学费,不得强制农民工捐资助学或向农民工摊派其它费用。
2、关于军训费问题
根据辽价发*号文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军训以市及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列入教学计划为准,学校可组织学生在校内进行,聘请部队教员的费用不得向学生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部队进行军训,在军训过程中学生个人实际发生的住宿、伙食、交通等项费用,据实结算,不得盈利,其它费用由学校承担,不得转嫁给学生。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小学三年级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