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字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12:31: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小学数字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现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现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教学结构,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习随时随地随需得以实现。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构建“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关键词:“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构建应用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即指每人拥有一台数字化学习终端,并能够运用所提供的学习平台和资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而且,整个知识构建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现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现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教学结构。它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学习”融为一体,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习随时随地随需得以实现。
一、“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与应用研究伊始,参加实验研究的教师利用网络教室环境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构建了“课前搜集整理—课堂展示交流—课后作业拓展的教学模式”。即:课前给学生提出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网上搜索、筛选、分析、整理等方式完成具体的任务;学生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放在学习小组中讨论交流,共同解疑。教师参与讨论,并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拨,从而解决重难点。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这种模式的界定比较笼统,虽关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但由于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解答,去探究,没有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有层次的学习。学生由于课上展示搜集的资料较多,课堂常常出现完不成任务的状况。不少教师在这一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构建了“课前预习整理—书网结合探究—平台读写联动—课后作业拓展”的学习模式。
二、“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
数字化教育资源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的发展,使数字化教育在现代小学教育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如何高效的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已成为当今小学教育热点。现代小学教育应基于数字化教育资源,为小学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提升现代小学教育质量,加快数字化教育设施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数字化;教育资源;小学教育
随着科技不断的融入生活,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当今小学教育事业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小学教育也从传统的课堂教学逐渐转向课堂教学加网络课堂的方式,2000年我国开始实施“校校通”,以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学习的有效结合以及实时沟通。[1]但因为数字化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造成了资源浪费现象。[2]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增加教学形式,提高师生教育以及学习的兴趣,发挥各自的优点及特长,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对现代小学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概念及类型
(一)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概念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没有明确的概念,有人认为数字化教育资源是通过信息技术处理的多媒体材料,[3]也有人认为其不仅是数字化素材,也是交流和认知的工具,[4]或是各类现代化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5]综合以上概念,笔者认为数字化教育资源是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形成的非物质化信息,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以及交流平台等,都可称为数字化教育资源。
数字化技术在科学教学的运用
一、数字化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翻转课堂教学。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借助当前流行的QQ、微信、微博等聊天工具和信息分享平台,可以构建翻转课堂。教师与学生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辅助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简单文件、微课视频等内容,借助网络查找资料,双向交流方便,教师能够针对性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水平。比如,在“地球的表面”学习中,小学生可以通过高德地图或者谷歌地图等定位软件,查找自己的家庭和学校位置,认识地球各地区的地形地貌,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2.电子书包。相较于语数外等文化课程,小学科学具有涉及范围广、资料多的特点。电子书包具有改变既有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的作用,不仅能够取代传统书包的装载功能,减轻小学生的硬性负担,还可以搜索、存储和观看教学资料,作为师生交流和协作学习的工具。比如,在“电磁铁”章节,小学生需要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影响因素,传统课堂上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准备材料和进行讲述,并且由于课时原因只能探究少数变量因素的影响,而电子书包可以让学生自行浏览相关资料,拍摄自己的实验过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线上讨论,协作学习,实现课堂集体教学。3.基于数字探究的科学实验室。科学素养包含了对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基本理解,基于数据探究的科学实验室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和实验教程组成,能够让小学生快速掌握科学知识,理解实验现象,养成科学的探究方法,同时小学生可以接触到前沿的仪器设备,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比如,在学习“温室效应”时,传统的实验方法难以检测到酸雨天气、被污染水域的酸碱度变化以及温室效应的后果,利用数字化仪器,可以方便直观地对温室效应进行模拟,使小学生认识到温室效应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此外,日常生活中的烟雾报警器、自动感应门等都使用了传感器,小学生能够通过实验了解这些常见器材的工作原理。4.数字化图像与多媒体技术。小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强,而对于图像等直观易懂的事物容易理解和记忆。数字化图像技术包括整理图片、使用Flash软件,配合发散图、多层图,不仅具有图片的优势,具备形、色、意义三大记忆要素,并且可以与多媒体相结合,创建教学情境,实现线性描述、图文并茂,使教师能够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小学生的思维,形成视觉思维,锻炼小学生的图像语言能力。比如,“种子发芽”实验的教学目标是让小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形成对生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种子发芽的时间长,学习具有间断性,寇佳媛在研究中,采用Dreamweaver软件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时间轴,记录种子在每个时间段的生长变化,增强了实验的直观性。
二、数字化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对象性。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必须要紧紧围绕科学教学这个目标,主题要明确,资料要符合教学内容,不能一味追求趣味性,探究过程要层层推进,难度适当,符合逻辑,促进科学教学的系统化。此外,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教师要注意引导,不能让小学生过多浏览其他数据内容。2.循序渐进。首先,数字化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时间不长,教学内容、计划还不完善,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待加强,这需要一个转变过程;其次,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体,但不等于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主导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不能一味地放松对学生的要求;最后,不能过分依赖数字化技术,一些传统的教材、资料,以及真实的实验过程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时效性。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数字化技术也要与时俱进,特别是要考虑一些数据、图像是否符合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时代需求。
三、结语
将数字化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小学生借助数字化工具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态度,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探讨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开始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小学图书馆管理来说,数字化管理是促进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的方式之一。本文将主要针对当下中小学教育中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图书馆管理;数字化管理;建议
一、现阶段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状况分析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的七间中小学图书馆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一系列的走访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将其管理现状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图书馆访馆人数减少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家长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会给学生购买一些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设备,学生们可以从网络上进行书籍的阅读和资料的查阅,这也直接导致了读者去图书馆进行阅读和借书的人数大大减少。“快餐式”的阅读模式逐渐开始在学生中盛行,进而导致传统的阅读模式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何为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阅读模式也就成为现阶段中小学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具开发及策略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积极开发及研制教学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优化教学效果。并且在开发和研制教学具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并运用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具;数字卡片;七巧板
1前言
教学具是指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教学具的开发及研制是指教师按照教学需要,带领学生共同探索并自制教学具。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很难理解数学知识。教师使用开发及研制的教学具组织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形象的教学具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进而掌握并运用知识,提升教学质量。
2小学数学教学具开发及研制的意义
教学具的开发及研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而小学生天玩,凡事喜欢刨根问底。教师可以借助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教学具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使其在探索中扎实掌握数学知识。开发及研制教学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具的开发及研制中需要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具,并且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完成教学具的制作,从而提高学生创新、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1]。小学数学教学具的开发及研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很多时候学生数学成绩不好,学习能力较差,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抽象能力不强,没有理解数学知识。而教学具的开发及研制能够增强数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农村英语课数字资源应用
一、什么是教学点
教学点是农村学龄人口急剧减少的缩影与结果。教学点不是建制小学,成建制小学是一至六年级,如果只有一至三年级或一至四年级就是教学点了,现在很多村小就是如此。因而,笔者认为,教学点亦即不能形成完全建制的小学,它仅具有小学若干年级的不完全小学。教学点是农村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与中心校、完小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教学点在农村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我们应用正确的价值观去看待它、引导它,让它为农村教育出力。
二、什么是数字教育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按信息的呈现方式划分,数字化教学资源可分为数字化幻灯、数字化投影、数字化音频、数字化视频、数字化网上教学资源等。与传统的教学资源相比,数字化教学资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多样性———多媒体/超文本结构/友好交互界面/虚拟仿真。共享性———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全球共享并随意获取。扩展性———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补充、扩展。工具性———可以作为认知工具,探究知识、构建知识。
三、教学点英语教学的现状
1.教学资源匮乏。英语学习需要的硬件设施包括语音室、电脑室、电视机与DVD机、录音机(配套磁带)。远程教学点没有多媒体教室,也没有语音室。2.师资紧缺。根据资料显示农村中小学英语专业英语教师不到25%,教学点的英语教师师资紧缺的现象尤为突出,英语教学只能采用:一是中心校或相邻教学点的教师蜻蜓点水式地“走”教;二是非英语专业教师兼职,兼职英语教师一般都担任一个班级的“包班”教学,教学任务极其繁重。3.教学模式落后单一。当前,农村教学点英语教学基本上都是一名教师、一本教材、一支粉笔进教室上课的“古老”模式。只注重知识灌输,死记硬背,缺乏英语这种交际语言的交际场合和情境,忽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学生对这种“哑巴”英语的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甚至是“不喜欢”或“厌恶”。教学点的英语教学质量低下,严重制约学生的均衡发展。
小学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探讨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发展,小学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成为学校教育研究的重要话题。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是现代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环境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图书馆书目数据、专题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等数字化管理,有利于满足小学生的新阅读需求,提升学校服务水平和质量,促进教育教学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策略
积极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化图书馆数字化管理,能使小学生的借阅、阅读、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便捷、有效,享受图书馆现代化服务方式的同时,也体验了新型的学习、获取学习新途径,增添了无限乐趣,培养了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1加强书目数据建设
图书书目建设是图书馆数字化管理和建设的前提,书目数据建设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优化图书馆书目数据建设将为图书文献资料信息和书目的检索提供了极大便利。我们加强图书馆书目数据建设,要系统整理文献资料信息,积极利用图书馆管理相关软件,建立图书书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图书馆中的任何一台电脑,非常便捷地查询到具体图书的数据信息和细致位置。同时,努力完善图书馆书目数据库信息,将为不同学校的校际联机检索提供了便利。当然,图书馆书目数据建设还只是基础,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保证后续图书馆工作能更好地顺利进行。
2加强专题数据库建设
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探索
摘要:小学低年级是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构架学生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应用游戏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丰富数学课堂教学途径,进一步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科;游戏
教学数学是我国各个学段必修科目之一,也是一门应用极其广泛的学科。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以教材为依据,通过讲解例题、加大训练量等方法开展教学,导致课堂氛围沉闷。不仅如此,在传统的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标准就是成绩,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环节,导致评价不科学、不合理。然而,采用游戏教学可以有效激发教学的趣味性,让小学生更加积极、热情地投入学习活动,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迅速发展。
一、通过数学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的年龄、心智、思想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学习兴趣成为推动小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当小学生对学习产生足够的热情时,教师不需进行过多的督促,学生就能够积极开展学习活动,并与教师进行广泛、良好的互动。小学生格外喜爱游戏,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游戏教学,激发小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让学生积极投入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提前准备扑克牌,将J、Q、K、大王、小王等牌提前挑选出来,仅留下牌面数字为0到10的扑克牌。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扑克牌,然后将牌面数字朝上、杂乱无章地放置在桌面上。游戏开始时,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投放一个小于或等于10的数字,学生迅速从扑克牌中找到和大屏幕上的数字相加等于10的扑克牌。
二、通过数学游戏教学,丰富课堂教学途径
中小学数字校园治理模式研究
一、中小学数字校园治理问题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1.时代背景: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带来空前的挑战。为应对挑战,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教育信息化规划。我国政府2010年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2]2012年,我国第一份教育信息化十年战略规划,提出了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具体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明确指出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要求制订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基本标准[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小学校方面,以“三通两平台”为代表的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截止2018年4月,我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从25%上升到93%、多媒体教室比例从不到40%增加到86%。“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参与教师超过1400万人次,形成优课资源1300万堂。100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10万多名中小学校长接受了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通过“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解决了400多万边远贫困地区教学点学生开不齐开不好课的问题[4]。应该说,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当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数字校园的基础建设已基本普及完成。党的以来,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教育信息化的使命也从之前的“带动教育现代化”转变为“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不仅表现在硬件设施和资源建设等物质层面,更重要的是在制度层面,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教育变革。我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建设目标首次提出“治理上水平”,明确指出:“进一步健全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构建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教育信息化治理水平显著提升。”[5]2018年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进一步指出要“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发挥全球引领作用,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6]。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推进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7]与之配套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进一步要求:“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创新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开展大数据支撑下的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推动以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8]2.研究现状:呼唤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理论探究。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没有检索到以“中小学数字校园治理”为主题的研究文章,但是关于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文章非常多,这说明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更多的还是侧重于信息技术、资源和环境的建设。以篇名“中小学校园管理”为关键词模糊检索,有109条记录,但以篇名“中小学校园治理”为关键词模糊检索,只有22条记录,并且都发表在2015年之后。这说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指导方针,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大家开始关注校园治理这个话题。但是相较于高校,关注中小学校园治理的不多。根据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资料,在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中小学校园管理的文章中,张屹等(2013)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管理水平影响因素,指出校长利用数字化工具沟通力及领导力、教师运用数字化工具参与教学教研能力以及学生使用数字化工具交流的能力对数字化校园管理水平影响较大[9]。童卫芳(2015)通过分析在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应用绩效,指出要充分优化数字化校园建设绩效,解决在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使数字化校园建设绩效实现最大化[10]。
二、构建中小学数字校园治理多元主体结构
1.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顶层设计与督导评价。政府既是管理者,也是监督者。作为管理者,政府负责制定教育政策,但不能越权插手学校具体事务。2017年我国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把该放的权力坚决放下去,把该管的事项切实管住管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政府在数字校园治理方面,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科学规范的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和实施准则,完善指标体系,使其具备可操作性。二是加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力度,使其更新数字化教学管理理念,创新教学管理方法,推进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和管理工作。三是加强督导评价。利用教育督导信息化平台,对中小学校加强教育督导评估,监督学校办学方向和评估学校办学效益。四是加大资金投入。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水平取决于政府投资的力度,建设一所现代化的数字校园需要大笔资金投入,平时运维也须要持续投入。2.学校管理者:推进信息化与提升管理创新力。学校管理者是学校办学的骨干力量,承担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体责任。随着政府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职能转变,学校享有的自主管理权越来越大。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公立中小学校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而数字校园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属于“一把手工程”。所以在数字化环境下,校长成为学校能否实现“共治”与“善治”的关键因素。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最有关系。”[11]作为学校管理者,一是要具备面向现代化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促进技术在学校治理中的有效应用。善于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协调,平衡政府、社会、师生、家长等多方利益诉求,实现共赢。二是要进行管理创新,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学校章程,加强制度和规范建设。完善学校制度体系,利用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扁平化管理,广泛听取和尊重师生意见建议,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透明度。三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的深入融合创新。指导建设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资源管理平台和校务行政管理平台,促进教学创新和管理创新。四是加强校园信息化设施和外部信息化环境之间的整合,实现优质资源的互惠共享,促进管理信息数据的整合应用,创建良好的数字校园治理环境。3.教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及管理深度融合。教师既是学校治理的主体,也是学校管理服务的对象。教师作为最了解本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际情况的群体,为促进学校治理的科学民主高效,应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参与学校事务管理,并为学校自身发展及外部公共关系的维护提供正能量。在学校治理方面,教代会作为发挥教师共治力量的重要舞台,教师应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对涉及教师福利待遇、绩效考核、课程改革等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讨论决定。在教学管理方面,教师应熟练运用教学管理系统及时发现自己所教班级在整个年级中的实际状况,从多角度、多方位对班级进行综合的教学质量分析;及时了解和分析自己班级在整个学业阶段的教学质量变动状况;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可随时了解教学目标达成度,科学分析诊断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增强工作的有效性。4.学生和家长:数字校园治理的推动者与受益者。随着“以生为本”理念的普及,学校事务的管理也越来越注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但由于绝大部分学生还未成年以及学业压力较大,无暇专注学校的管理,其参与管理和监督职能大多由其家长代为履行。在数字校园环境下,作为“数字原生代”的学生,应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学会指尖上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学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事关学校长远发展和自己切实利益的重要活动,并提供具有建树的好建议、好对策。学校应向家长提供准确的信息,为家长决策提供有效参考。家长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和对学生成长的主要影响者,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关键一环。在数字校园治理中,家长一方面应通过家长委员会或参与校务委员会等正式制度沟通,对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发表意见,并监督学校办学行为。教育部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家长要参与学校的管理、教育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特别是对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家长有权提出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信息化的家校互通系统平台,与老师进行即时交流,对学校和班级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以此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联动,深化家校合作。5.社会机构和团体:营造高效的信息化育人环境。社会机构和团体的责任主要在于对学校办学的支持和监督。社会机构和团体可以通过项目合作的形式参与学校治理,给学校提供政府无法及时提供的帮助,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和育人文化环境。
三、中小学数字校园治理模式的路径
1.理顺政府、学校、家庭之间的关系。指出,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12]。现代学校制度要求政府改变治理方式,转变职能,做好“放管服”工作。在我国传统自上而下的变革模式中,政府是推动中小学校治理变革的重要主体,政府要履行自身职责,对中小学校教育资源的供给平衡、学校布局规划、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制定教育标准等方式进行宏观指导。中小学校应厘清自身办学自主权的界定,依法治校,完善规章制度。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开放办学,欢迎学校治理主体的参与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家长和学校之间应平等协商、互相理解、相互支持,构建良好的家校共育机制,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和学校要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家长委员会的重要意义,把家长委员会作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建立家长委员会工作。2.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指在数字校园环境下,校长借助多种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化资源,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与处理,支持其决策并激励和影响全体师生员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超越的能力[13]。我国政府在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建设方面高度重视,并制定了相关标准。早在2004年,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对学校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维度进行了规定。2014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印发的《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明确指出:“校长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带头人、组织者和践行者,信息化领导力是中小学校长必备素质能力之一。”[14]对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从“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推动”三个方面进行了界定。要求各有关校长培训院校(机构)要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与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结合起来,切实提升中小学校长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能力。中小学校长应自觉主动参加培训研修,积极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实现符合教育信息化时代要求的专业自主发展,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培养师生信息素养。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的之一是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智慧化的“教”和学生个性化的“学”,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政府和师范院校应加大培养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未来教师力度,提高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中小学校要着力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理念,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加强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依据政府制定的数字校园标准,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建设好校本资源库,让教师在教学科研和课程整合过程中不断提升信息素养。还要开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时将人工智能科普教育课程纳入常规教学,加强STEAM创客教育。注重信息技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及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术技能的迁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沟通协作能力,提高参与学校治理的效度。4.创新治理体制机制。中小学校要依据学校章程,构建学校利益共同体,创建由多方利益主体组成的校务管理委员会。同时,学校要利用信息技术对学校管理流程进行重组,深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重新界定岗位职责,打造扁平化组织体系。建立多元的监督、评估系统。学校要构建由党政联席会、教代会、工会、家委会、社区委员会组成的监督系统,对学校办学行为进行监督。政府引入相应的教育评估机构对学校办学效益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反馈给校务委员会,以期实现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创建校务管理委员会、内部机构改革和第三方监督评估,建立相互制约的平衡机制,可以有效发挥共同治理的效用,实现彼此制衡中的共同发展。5.营造良好数字化校园文化。在学校治理中,校园文化具有独特的凝聚导向作用。校园文化能够整合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和整体信念,将责任感和使命感赋予每一个学校成员。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也能够使青少年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引导,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中小学校数字校园的建设不是简单的数字化环境的搭建与完善,更要追求从物理层、资源层、应用层到文化层的有效融合。以校园文化特色牵引信息化建设应用的方向,提供更多以人为本的服务,实现校园文化特色和办学思想在信息化环境的重构与张扬。在数字校园治理中,通过技术的物质层与制度文化的精神层深度融合,积极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学校治理具有正面推动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提升学生计算能力
摘要:数学学科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能够培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无疑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作为重点,进而为学生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计算能力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下为详细叙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升;计算能力
在现阶段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很多时候学生不知如何计算,同时也存在计算错误过多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教师需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计算能力,逐步形成数学思维,发现计算技巧,找寻数学解题规律,进而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概述
(一)教学现状。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小学生数学能力有所提升,主要表现在计算能力与思维能力两个层面,不仅如此,经过小学数学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成绩也有大幅度提升趋势。另一方面,小学数学师资力量更加雄厚,所聘用的数学教师教学水平普遍提高,这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更加新颖,并严谨参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教学工作中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切实提高了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二)常见问题。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上存在偏差,以及学习动力不足等,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忽视了学业要求,认为学业不代表日后的发展能力。这样的思维意识导致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对于课程改革也极其不利。大部分学生在面对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时不愿意主动思考,这无疑会削弱学生的计算能力,理解能力也将有所降低。针对这一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其计算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