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10:54: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小学课堂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研究
一、研究对象概况
研究对象即是笔者本人及南阳小学其他5名教师,笔者从事教育事业16年,现任教二年级班主任及一至六年级音乐课教学。笔者所在的单位和龙市福洞镇南阳小学是一所村级学校,学校共有6个教学班,共19人,每班学生平均3人,最多班级人数5人,最少班级人数是1人。生源无法保障,师资力量缺乏,教师跨学科教学现象常见,一名老师带多门学科,教学质量有待考虑,因此从充实农村小学师资力量,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当地教学水平的角度考虑针对其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进行及时改进。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和龙市福洞镇南阳小学个案研究来掌握当下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分析其问题存在的原因,并进行成因分析。同时,借助对教师的深入访谈,切实帮助教师认识到哪些教学行为是有效的,哪些教学行为是无效或低效的。通过对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有效对策,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特别是边远山区等落后地区一线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进而改变农村地区落后的教育现状。通过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对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中的呈示行为(表述行为、板书行为、声像呈示行为,动作行为)、对话行为(问答行为、讨论行为、评价行为)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这是对丰富和完善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行为理论进行的有益尝试。与此同时,农村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有别于城市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从这种意义上讲,本论文在完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理论方面研究的同时,对教育界人士关于城乡教师教学行为的对比研究,也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文章主要采用个案研究、观察法、录像法和访谈法对农村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研究,这就体现了本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研究中,笔者对农村小学教师课堂主要教学行为中的讲述行为、问答行为、讨论行为和指导行为进行细致观察,对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可操作性的建议,希望因此可以提高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对农村教育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三、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本文主要利用施良方和崔允漷两位学者的三种教学行为分类法,根据观察笔者及5名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及其所起到的作用,重点分析呈示行为和对话行为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1.呈示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课堂呈示行为是:“着眼于教师呈示知识与演示技能为主的行为,称为呈示行为。”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单向性。呈示行为是教师以呈现知识与演示技能为主的行为,根据教师使用手段的不同可分为四类:讲述行为;板书行为;声像呈示行为;动作示范行为。语言呈示行为:指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行为。文字呈示行为主要是指板书: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或思路浓缩,把教学重、难点以凝练、准确的板书形式展示,从而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行为方式。声像呈示行为:分为单向式声像呈示行为和交互式声像呈示行为,单向式声像呈示行为。动作呈示行为:指教师通过示范特定动作或操作,提供给学生模仿,使学生学会相应技能或操作的行为。2.对话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对话行为”是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问答和讨论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对话行为是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互动中的主导性教学行为,对师生互动的赵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研究过程中主要对对话行为中的问答行为、讨论行为、评价行为进行了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1.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合理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共同发展,共性是指小学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个性是指教师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有效的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但是,我国小学教育普遍存在数学教学课堂评价标准不合理的现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标准单一,这样导致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很多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机械的完成教学任务,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而且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建立完善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标准,促进小学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对小学数学教育至关重要。
1.2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评价关注不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教学内容不仅涉及到教学对教材的理解,而且涉及到教学方法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态度和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等方面情况。但是,我国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评价关注度不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是以学生学习的考试成绩为主,对教师其他方面的课堂教学评价则是缺乏关注,这样会导致教师只会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素质教育。因此,建立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制定合理的评价内容,这样能够促进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而且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1.3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农村地区大多地处偏僻,教育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造成了小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并且亟待探究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 教学效率
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基础阶段,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生习惯,打好学习基础非常重要。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程度不够对于发展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不够的,学生的学习条件受到了各种主客观条件制约,教师教学效率低下。在新一轮教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非常重要。
一、农村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状况脱节。任何学科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应用于实际,数学知识的学习也不例外,然而现在小学知识的学习,都只是应试教育。学习的内容不能够应用于实际,这样就会降低知识本身的实用性。想要学习变得有效,不能仅仅依靠和依赖模式和记忆,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教学模式生搬硬套。个别教师没有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教学方法,而盲目的照搬照抄某一种形式。虽然有部分教师在课前也准备得十分充分,使用了各种手段和工具来教学。但是发生突发情况的时候,他们却不能自如的进行调整和应对。每一种教学模式都应该被灵活的运用于实际。3.教学方法十分的枯燥乏味。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而且学习本身也是一种枯燥乏味的行为,农村地区的教学条件又是十分有限,很多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仅仅是依靠板书的形式,这样长时间上课,学生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4.忽略学生主体性。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主体性,不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样教师无法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及时获得学情反馈,也无法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的、生硬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缺乏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提高农村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为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文章主要从以故事的形式引出教学内容,创设课堂实验活动,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强化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六个方面探讨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有所改进,但是小学课堂教学依旧面临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学效率无法提升等问题。因此,教师应积极采取各项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教学策略,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一、以故事的形式引出教学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将为学生的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引入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活动,点燃学生的探索欲望。比如,教师在讲授关于分数的内容时,可通过故事引出教学内容。如《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一部动画片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教师可在讲解相关内容时,融入动画片中的故事情节,进而引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积极思考。故事的大致内容是:羊村就食物分配问题召开讨论会议,美羊羊与懒羊羊都想要得到饼干。因此,如何分配才能让他们获得数量相等的饼干,此时学生回答一人一半平均分配,教师便可顺势导入分数概念。通过富有趣味的故事导入教学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为数学教学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创设课堂实验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析5篇
第一篇
一、关注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
大多数小学生从幼儿园开始是比较听教师和家长的话的,刚开始都比较爱学习,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种任务,而且家长对学校的管理也比较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作业量的增加,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会不断转变。要想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状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有时候在课堂上会遇到这种现象,学生在课上睡着了,下课以后却有非常精神。其实,这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教师的教学并没有被学生接受,学生也没有用心去学习,注意力不集中。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多从自身找原因。学生之所以没有认真听讲,可能是因为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就学生本身而言,学生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这种潜在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学习,让好学生带动成绩稍差的学生,让自我约束力强的学生提醒并关注约束力差的学生。小学生具有群集性和模仿性,成绩差的学生天天生活在集体中,亲眼所看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得到教师和家长更多的关爱,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尊重,被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少先队员,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这样耳濡目染,他们头脑中就会逐步形成成为好学生的信念、标准,形成学习的动力。
二、课前要做充足的准备,分析学情
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不仅体现在对本节课内容的熟悉程度上,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上。有时候课前的学情分析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这一点教师要注意,并从实际的教学中体现出来。对于学情的分析,教师可以结合本学科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对课堂教学有什么期待等。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多与学生交谈或者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了解学生。例如,班里有多少学生,男女比例如何,上次的考试情况怎么样,哪些学生是有潜力的,哪些学生在学习中比较踏实,学生都有什么兴趣爱好;如果学生成绩差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在学习态度上有问题,还是在理解上有问题,或者是根本就不学习,学生的计算能力怎么样,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样,这些都是教师应在教学之前了解的。教师做的工作越充分,在课堂教学中就越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语言的运用,不仅要正确驾驭好课堂语言,还需尽量使用生动有趣、幽默的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的枯燥,使学生能从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乐趣。有趣、幽默的课堂语言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还可以使师生关系更融洽,增进师生感情,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进行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讨10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探讨
一、小学数学课堂在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单一化。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并没有认真思考过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具有有效性,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和环境充分发挥评价的多维性和差异性,内容空洞泛化,使实际的激励作用弱化,对学生影响力的持续性较弱。因此,为了使评价更加生动甚至刻骨铭心,体现教师的亲和力和合作的决心,应当改变评价内容的枯燥性和单一化。此外,还应从学生的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方面入手,使评价方式多样化,而不是只使用简单的语言性鼓励。
2.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机制。长期以来,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化,认为对学生都是以“一视同仁”态度进行评价,忽视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需求,评价不仅要兼顾整体和局部,既要注重评价范围的全面性,又要关注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评价主体也应丰富起来,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主体容易导致评价的片面性,建立对学生全方位、多面性的评价机制,既能使对学生的评价立体起来,又能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
3.数学教学脱离生活化,忽视创新和能力的培养。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容易使教师和学生更加功利化,忽视了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在循序渐进中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依靠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方式是最简单也是最省时省力的教学方式,但若不改变这种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那么学生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很难得到提高,“高分低能”在相关新闻中也是屡见不鲜。
二、对小学数学课堂在教学评价建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8篇
第一篇
一、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只是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是反观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无疑是对学生进行“满堂灌”和“一言堂”,教师认为小学生的年龄小,没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认为他们只能按照自己设定的教学思路走,所以呈现出来的课堂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学生被当作听课的机器,这样枯燥呆板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本就学不到真正的知识,更别提高效课堂的构建了。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重新审视自己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和作用,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自己则为课堂的引导者和指挥者,多设计一些学生可以参与进来的教学活动,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以体现。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二章“圆柱与圆锥”中“圆锥的体积”的内容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学生能积极参与的实践活动,如:把一堆粮食堆放在桌面上,让学生观察它的形状,然后由学生说出它的底面是什么形状、怎样才能测出这个圆锥形状粮堆的高度,并回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猜想圆锥体粮堆的体积跟哪些条件有关等等,这样通过一步一步提问问题的方式,做到了让学生参与课堂,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为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乎责任感。”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且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性格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上课时间一长,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其他事物所分散,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一种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能够长时间保持全神贯注状态的教学方法,而创建有趣的教学情境,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尤其是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生更有探索和求知的欲望。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六章“统计与可能性”的内容时,我们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一种教学情境:“我们学校最近举行了一场年级足球比赛,但是你们知道这个比赛是怎么决定谁开球的吗?”然后由老师介绍抛硬币开球的规则,这时再问他们:“你们觉得用抛硬币来决定谁开球的方式公平吗?”因为这个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他们对这个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时,我们再顺势引入新课,就能做到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结构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变革实践研究
摘要:STEM理念的融入使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学科整合提供了基础,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还能发展其他学科能力;STEM实践活动的融入促使课堂教学策略发生改变,在教学中既要保证探究的有效性还要兼顾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融入STEM可促进各学科知识技能的有机融合;STEM学习方法的融入使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更加多样化,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STEM理念;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变革;学科融合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其中科学在于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技术和工程则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世界,实现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利用,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数学则作为技术与工程学科的基础工具。STEM教育促进我国小学科学课堂变革的探究,是现阶段广大科学教学教师十分关注的话题。细研STEM,它的教育特点为:融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要素;以工程设计过程为主导;关注现实问题,注重在情境中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实践;团队合作与参与;结果开放,允许多个正确答案;它是在众多孤立的学科中建立的一个新的桥梁,为学生提供整体认识世界的机会,通过把这四个领域内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教与学整合到教学中,使学生零碎的知识变成一个互相联系统一的整体,以消除传统教学中各学科知识割裂,不利于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障碍,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法。STEM教育方法运用的载体是小学科学课堂,笔者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已有25年时间,在多年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发现原有的教学目标是以探究科学知识为中心去构建科学概念。这种构建“以己为大”,缺乏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忽略了学生其他学科能力的发展;学生通过探究构建的知识概念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动手与实践需求得不到满足,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低;这种构建也导致活动方式单一,使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逐渐产生“审美疲惫”,学习兴趣下降,创新能力低下,越到高年级这个问题越突出。如何借STEM教育解决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现实问题,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教学建议提到“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教师可以尝试将STEM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在STEM魅力的感召下,笔者开始了在现有教材基础上融入STEM理念的教学尝试。
一、STEM理念的融入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学科的整合提供了基础,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还能发展其他学科能力。小学科学课堂融入STEM教育能使科学概念的构建的方式发生改变,过去的科学是用数学、科学知识、技术(教师给的)手段去建构概念,现在STEM教育要求应用科学前概念,通过对数学、技术、设计等手段的学习和整合解决实际问题,这为学生在科学学习的同时发展其他学科能力提供了可能。如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哪种材料硬》一课,教材编排上是用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互相刻划并比较划痕,然后根据实验现象给以上物体硬度进行排序,并填写教材提供的数学统计表格进行汇报。用STEM理念再审视这个环节,对数学统计表格应做进一步的深度挖掘。学生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可先不要学生填表格,实验完成后让他们直接上台汇报结果。学生对物体硬度的排序几乎不会出错,但要让他们说出这样排序的理由时学生很茫然。学生此时需要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有了需求后教师抓住这个切入点向学生进行设计数学统计表格的教学,表格设计好后立刻可以用于实践,学生发现把实验现象填入自己设计好的数学统计表格后结论一目了然,叙述表达也更有条理。这里的数学统计表教学就是STEM理念融合后对教学内容的一次丰富,同时又是一次学科的整合,既保证了科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实践证明,STEM理念的融入,不仅让教师开阔了视野,实现了对现有教材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而且在教材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在学科融合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其他学科的能力。
二、STEM实践活动的融入促使课堂结构发生改变
小学数学科课堂教学透析
作为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必须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而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核心。开展创新教育,作为小学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实际出发,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探索和创新。下面我就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谈几点看法。
1.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1老师要树立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学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形成了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模式,在教学中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而且习惯于把自己的思想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扼杀了学生头脑中的新想法,更不用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要想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从以教师为主,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模式教学观念向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开放教学观念,树立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意识。
1.2设计课堂结构,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主要突出以几大板块、几大结构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程序的结构设计,突出了教师的引、教师的导,因而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但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束缚,不能很好地得到发挥,尤其是到了高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思维比较活跃,仅仅学习书本上的新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我认为,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可以通过预习,看教学参考书,初步理解要学的知识,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看法以及所想到的、发现的、疑问等。特别是学生自己的看法、见解有利于学生主体思维的个性发展。
①预习交流。先四人小组相互交流预习认识,相互提高,训练人人思考的能力、表达的能力,为进行全班交流作充分准备,提高回答问题的信心。然后每一小组的代表发言或是自由发言,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展现给全班同学,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完善对要学知识的认识。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有效地扩大学生接受的认识面,学生敢于想象、积极思考,突破了书本知识的局限。
②小结知识重难点。教师对学生构建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形成明确的学习重点、难点,并加以点拨,使学生自我学习的知识得到深华。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论文
【摘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十分必要,通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可以有效的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必须要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高效有趣的课堂学习氛围。帮助更多的学习有效的提升自身的音乐学习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建立一条新型高质量教学之路,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只有教学更加的高效才能符合教师的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学之路。在高中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小学音乐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可以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效的提高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水平。[1]
一、有效提高学生小学音乐学习兴趣
传统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对于整个学习过程来说,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提高学生的小学音乐学习兴趣,才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入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小学音乐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深入全面的了解,努力营造课堂中友好、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精神饱满的配合教师的讲课教学。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抽象化的小学音乐概念,教师要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对这些概念加以解释,保证学生可以有效的吸收深奥的小学音乐知识。[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小学音乐概念,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在课堂之间的互动交流,保证学生的疑问可以及时得到解答。课堂教学的幽默感养成十分重要,可以有效的拉近师生之间的确距离,有效的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学生无心理负担的轻装上阵,自然也能够学得更好![3]
二、小学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小学生家长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