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地理课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10:53: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小学地理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学地理课

课改背景下大学与中学课堂教学的脱节及对接

摘要:中学教学与大学教学的衔接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新形势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针对大学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脱节问题,通过对该校地理科学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共136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地理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脱节主要是由高考导向、学生课堂学习诉求、学习目标、教学形式、师资水平造成的。应对措施主要有:①大学老师有目的的阅读中学地理教材;②中学地理老师注意培养学生地理学思想;③大学和中学地理老师在地理教学方法上取长补短。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地理教学教学脱节大学地理中学地理

地理课是大学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专业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地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影响他们毕业后能否胜任教学工作[1]。但在中学,地理课与其他课,如语文、数学、甚至化学、物理相比,处于绝对“副科”地位[2],文科生不学地理,理科生也仅学习一个阶段[3],这种状况往往造成大学与中学地理教学的脱节。一方面使大学地理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难在短期适应大学地理学习,另一方面使得地理科学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很难胜任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工作,难以快速成长为合格的地理学专业教师[4]。所以,针对高师大学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对接问题开展研究,查明该问题的原因并找出解决对策,对实现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转换至关重要[5]。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查明大学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脱节的原因,找出大学与中学地理教学对接的对策,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地理学专业培养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

1问卷的设计及调查的实施

问卷的设计主要针对低年级大学生在中学阶段与大学阶段地理课堂教学进行对比,以分析造成大学地理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脱节的原因。调查的对象是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大一和大二学生(因大一、大二的学生刚从中学生进入大学,对脱节问题的体会更明显),调查以班为单位展开。共发放136份问卷,收回130份,问卷有效率95.8%。

2结果与分析

查看全文

地理教学状况及完善思路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地理知识与偏远山区农村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密切相关.一些农家子弟毕业后外出打工的最起码要能看懂地图,了解通达所去城市的最佳线路和各地的风土人情;回家干农活的起码要了解本地的气候特征及农作物生长的所需条件;继续上高中的要拥有较为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深入学习.但是当前农村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地理学科在升学考试中所占的分值小,得不到重视.学生不知道学地理的重要性,不认真学.教师教的方法单一枯燥,学生不喜欢学地理.学生学不好教师没有成就感就不喜欢教地理这门学科.为了使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状况得到改善,立足于农村地理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势在必行.

1农村地理课程教学现状

1.1学生情况分析

在小学阶段的课程安排中,《自然》与《科学》这些课程里边介绍了相当部分内容的地理知识.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科目在农村小学里基本不上,老师们所上的科目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而对于其他学科则基本上没有进行教学.初中地理课程设置基本情况(以湘教版为例):初一年级:认识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初一年级的地理教学开篇是介绍地球和地图,空间跨度大,想象程度难,又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初二年级:中国地理.

1.2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配备情况

目前,农村中学普遍缺少地理专业的教师.以麻江县为例,1所中等规模的初级中学需要3~4名地理专职教师,然而,各中学专职地理教师普遍仅1~2名,代之以其他非专业的教师.而且其他专业的教师是在本专业聘不了课的情况下才来从事地理教学工作,一旦有机会,1年或2年以后,又继续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地理学科的教学成了落聘本专业以后的避风港.这种情况不仅在麻江县,乃至黔东南州、全省都普遍存在.

查看全文

地理教育发展理念及实施机制研究

摘要:为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俄罗斯提出了“确保地理教育系统满足个人、国家和社会的现代需求”的地理教育发展理念。该发展理念的实施机制主要是对俄罗斯地理教育系统的课程内容、学习动机、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领域进行系统改革,其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注意改革举措的顶层设计,二是基于地理教育问题而改革,三是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四是关注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俄罗斯地理教育发展理念及其实施机制对于我国当前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核心的高中地理课程深化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俄罗斯地理教育;教育发展理念;实施机制;借鉴意义

我国在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一条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社会互学互鉴、互利互惠的合作共赢之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非常重视“一带一路”建设,明确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列入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模块的内容要求。[1]为推进“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建设,2019年9月22至10月12日,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教师教育互建与教师教育者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培训团一行15人赴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和俄罗斯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学习培训。本文作者基于培训期间对俄罗斯地理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学习,就当代俄罗斯地理教育发展理念及其实施机制予以解读和剖析,以期促进两国地理教育的互学互鉴、合作共赢[2]。

一、俄罗斯地理教育发展理念及其要解决的问题

1.俄罗斯地理教育发展理念。为促进俄罗斯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俄罗斯非常注重从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整体设计和系统规划教育事业,颁布了一系列战略性文件,如《俄罗斯国家教育发展纲要(2018-2025)》、《俄罗斯2025年教学培养发展战略》、《2016-2020年俄罗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纲要》、《儿童可实现的补充教育优先方案》、《俄罗斯现代化数字教育优先方案》等。其中,《俄罗斯国家教育发展纲要(2018-2025)》中的“中小学生现代教育环境”重点项目提案提出,至2024年底,要在70%的中小学实现一种“目标模式”的教育发展理念。地理教育发展理念旨在确保俄罗斯地理教育系统能够满足个人、国家和社会的现代需求。为了落实该理念,俄罗斯又明确了其具体实施任务,一是为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提高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学科内容、教育出版物、地理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方面的内容比重;二是普及与自然和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地理知识,增加其在实践活动、学生价值观塑造和环境教育中的需求;三是根据联邦州教育标准优化地理教学方法论,改善物质和技术支持;四是确保地理教育人员数量和质量的增长。2.俄罗斯地理教育发展理念要解决的问题。俄罗斯地理教育发展理念及其实施任务既是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改革举措,也是针对俄罗斯中小学地理教育在课程内容、学习动机、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领域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问题解决方案。正如2018年3月1日“俄罗斯总统联邦会议咨文”所强调的:为了国家的教育质量,只有中小学教育响应时代的号召,国家才能响应时代的号召。(1)地理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根据2013年9月1日出台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俄罗斯的教育体系大致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补充教育四类。普通教育包括普通初等教育(小学1-4年级)、普通基础教育(初中5-9年级)、普通中等教育(高中10-11年级)三个等级。俄罗斯法律规定公民必须接受所有三个等级的普通教育,三级教育阶段构成了俄罗斯11年贯通制的普通学校教育学制。俄罗斯普通教育历来重视地理教育,从小学到高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地理教育体系。然而,随着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当代俄罗斯地理课程凸显出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各学段地理课程内容衔接性差。首先,小学阶段的“周围的世界”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和生态学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学知识课程,但它存在与中学阶段地理课程连续性差的问题;[3]其次,初中阶段的“俄罗斯自然地理”和高中阶段的“世界经济和社会地理”衔接性不够好。二是没有充分发挥地理学科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由于俄罗斯国土辽阔、民族众多(180多个),俄罗斯地理课程一贯重视从乡土教育、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感。但是,针对苏联解体后出生的年轻一代所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方法却未做到与时俱进,尤其是不够重视对该群体的国防爱国教育和公民行为规范教育。三是地理课程内容亟待调整更新。首先,地理课程内容滞后于地理学科目前所取得的成就,“自然科学”领域的地理学知识缺乏;其次,未将“乡土地理”课程纳入8-9年级的地理课程内容,导致中学生对地方志内容了解不足;再次,由于学校综合性地理课程的缺失,导致中等教育阶段(10-11年级)国家统一性水平考试的成绩下降。(2)地理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俄罗斯经济现代化和国家崛起的目标,俄罗斯大力推动政府主导下的新经济政策,更新后的国家联邦初级普通教育标准非常重视培养中学生适应新经济政策所需的技能,将解决综合性问题、分析性思维、创造性、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列为新经济所需十项技能的前五项,并认为这些技能需要通过认知性活动、调节性活动和交际活动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非常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认为“如果我们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那就等于抹杀孩子的未来”。但是不少地理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老套陈旧,存在如下突出问题:一是仍然沿用传统的知识传授法施教,不注意通过个性化教学创设多样的学习活动;二是教学方法和手段滞后于时展,没有考虑到地理科学的现代变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中学生无法有效获取到适应新经济所需的技能,尤其是处理地理信息和解决日常问题的技能。(3)地理学习动机存在的问题俄罗斯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俄罗斯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的娜杰日达•维克多罗夫娜•普丽姆丘克认为,21世纪学生的学习动机已发生很大变化,存在认知动机(对学科价值的认知)、个人动机(个人的兴趣爱好)、社会动机(如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自我培养动机(自我激励和成就感)、职业动机(职业发展需要)、创造动机(科学发现和探求真知的动机)、必须动机(升学、就业的需要)等多种动机类型。但是俄罗斯地理教育却低估了该主题对于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媒体和文学作品只谈论杰出的地理学家和地理发现者,却对地理发现本身关注不足,影响到学生学习地理的认知动机和创造动机;二是缺乏用于研究天气状况、地形等的现代化仪器,导致实践培训质量低下,影响到学生学习地理的个人动机和创造动机;三是设置有地理学专业的院校没有将地理纳入考试科目,影响到学生学习地理的必须动机和职业动机。(4)师资力量问题俄罗斯教育部重视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认为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课程能力、教学能力、教育心理能力和沟通能力。而当前俄罗斯地理教师队伍却存在如下突出问题:一是部分地理教师没有受到专门的地理教育培训,专业素养较差;二是师范大学对地理教师的在职培训存在数量和时间不足的问题;三是地理教师进修和培训的课程内容滞后于时展,缺乏对地理科学现代变化的关注;四是师范院校减少了地理专业的招生数量,导致地理教师队伍老化和人员短缺。

二、俄罗斯地理教育发展理念的实施机制

查看全文

物理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一、中学地理教材体系与内容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中学地理教材体系和内容相比,今日的中学地理教育教材体系和内容都有了很大的调整。1993年,我国开始在中小学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教育的目的逐渐由培养专门人才向培养公民转变,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也有了明显的削减;在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教育部公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育大纲的统一标准下,中学地理教材的版本也由单一版向多样化发展。目前已有……

自2000年开始,教育部又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教育改革。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依据这个课程标准编写的地理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教版”、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湖南版”),已经在全国一些实验区试验,教育部立项通过的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版”教材将在2003年进入试验。根据教育部的规划,依据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地理教材将于2005年在全国推广使用。

高中地理教材在2002年完成了新老教材的过渡,按照新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2002年2月修订)编写的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教版”)已经取代了自1982年使用至今的老教材,在全国推广使用;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北京版”教材也在北京等地区使用。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专家编写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依据这个标准编写的高中地理教材将在2004年9月开始试验,将于2008年在全国推广使用。

由“单一教材”发展为“多样化的教材”,中学地理教材体系与内容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与此同时,从教材印刷规格、开本的百花齐放等都显示出这20年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二、基础地理教育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查看全文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探究性教学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有效教学方法。地理是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具备的学科。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学科特色、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开展探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对初中地理课堂如何进行探究性教学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地理课堂;探究性教学;体差异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诸多新型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为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高度重视,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学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要求。因此,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开展探究性教学,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一、确保探究性教学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有效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科学教学目标的指导。基于这样的原因,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并要保障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可操作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践行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在全面了解学生性格特征、学习能力、基础认知水平的前提下,有机结合地理学科特色,定位不同阶段的目标。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开展探究性教学,应当确保其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一致性。由于新课程标准对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大力提倡,很多教师认为地理课堂教学中,每节课必须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不可否认,探究性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认识地理知识,但是其并不为唯一的学习知识的途径。一节有效的地理课,是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合理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七大洲名称”“矿产资源分布”等基础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七大洲名称、矿产资源基分布情况的结论,采取传统理论讲授法,便可以达到教学目的,无需开展探究性教学。对于初中地理教材中,必须要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过程的部分教学内容,则可采取探究性教学方法,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地理知识。如对“比例尺”的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比例尺的概念以及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范围大小与内容详略的关系,可以开展探究性教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依托,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线,借助观察、思考、对比等方法,使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意义。首先列举生活实例,如用1︰50和1︰100两种比例尺例绘制所在学校的校园平面图,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观察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的过程,理解“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用大比例尺绘制的地图范围小,内容详细;用小比例尺绘制的地图范围大,内容简略”这一重要的知识点。

二、初中地理课堂探究性教学要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查看全文

物理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一、中学地理教材体系与内容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中学地理教材体系和内容相比,今日的中学地理教育教材体系和内容都有了很大的调整。1993年,我国开始在中小学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教育的目的逐渐由培养专门人才向培养公民转变,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也有了明显的削减;在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教育部公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育大纲的统一标准下,中学地理教材的版本也由单一版向多样化发展。目前已有……

自2000年开始,教育部又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教育改革。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依据这个课程标准编写的地理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教版”、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湖南版”),已经在全国一些实验区试验,教育部立项通过的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版”教材将在2003年进入试验。根据教育部的规划,依据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地理教材将于2005年在全国推广使用。

高中地理教材在2002年完成了新老教材的过渡,按照新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2002年2月修订)编写的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教版”)已经取代了自1982年使用至今的老教材,在全国推广使用;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北京版”教材也在北京等地区使用。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专家编写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依据这个标准编写的高中地理教材将在2004年9月开始试验,将于2008年在全国推广使用。

由“单一教材”发展为“多样化的教材”,中学地理教材体系与内容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与此同时,从教材印刷规格、开本的百花齐放等都显示出这20年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二、基础地理教育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查看全文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

摘要:高中地理是一门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包含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学科特征,而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具有应用便捷、共享性强等优点,那么如何将微课模式更好的融入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将二者合理有效的结合起来,成为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主要是对高中地理微课的特点概念、研究现状、设计模型和缺陷不足等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微课特征;微课设计

随着信息和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落后,教与学的矛盾也逐渐突显,近几年来,为顺应“微时代”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势在必行,而微课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发展壮大。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大量的“微”教学资源的出现和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促生了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微课,微课是用视频方式代替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部分内容,具有应用便捷,共享性强等多项优势特点,现已大面积地在全国高中地理教学范围内应用,那么微课这一新兴的教学资源具有哪些弊端,又该如何更科学地进行应用和评价等问题,仍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解决。

一、微课概念

在国内,大量学者针对微课方向进行研究,胡铁生老师提出微课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含活动、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黎家厚教授提出微课程是时间在10分钟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二、高中地理微课的前期分析

查看全文

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策略研究

摘要: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是地理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在探索研究的问题。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让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是每一名初中地理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应该通过教学实践转变观念、合理整合教材、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等教学策略,让地理学习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策略;研究

提高教学效率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并实现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进而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是每名初中地理教师都要探索研究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尝试,我觉得以下教学策略效果比较好。

一、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首先要转变观念

转变教学观念就是要积极贯彻基础教育课程纲要精神,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突出“以生为本”的重要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做为教学的重心,教师应该成为教学的合作者和知识体系的建构者的角色,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是教,关键在“导”,即时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教师更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获取知识的经历和体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于此,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向学生传达高效学习的观念,让他们养成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自主探究地理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要教师和学生生观念转变了,提高课堂效率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效率教师和学生课前准备要充分

查看全文

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运用

摘要:新世纪以来,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逐渐在我国各中小学校普及,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改革提升。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当前微课作为创新教学模式,也开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得到应用。老师运用微课视频将抽象、枯燥的地理知识点更形象直观展现给学生,提升了当下地理教学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微课;初中地理;应用;前景

微课是当前微时代深入发展的一种延伸,因为其短小精简、内容突出、获取快捷等优势使其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不仅满足了学生以及资源建设等主题的需求,也得到了教师的青睐。随着微课热逐步的提升,地理教学中也开始在课堂中进行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1当前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1运用微课,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但很多学生对于地理学习认知还存在偏差,一方面,部分学生不重视地理学习,另一方面,传统的地理教学课堂枯燥无味,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兴趣与热情。而随着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出现,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世界,展示环境,展示与课本相关的地理图片与视频,将微课视频与知识点结合讲解,原本教材中的文字通过图片、视频形象展示出来,大大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比如说:《世界的气候》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难点,因为其中涉及到的记忆内容较多,学生需要对气候类型名称、分布以及气候特点理解、记忆,还要正确理解气候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及气候关系。很多学生因为记忆内容多,知识点生涩易混淆而失去学习自信,久而久之会丧失地理学习兴趣。对此,老师可以巧妙运用微课,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将世界气候名称、特点以及分布等相关知识点编为顺口溜,并契合各地气候、人们活动图片与时下初中生喜爱的音乐,营造轻松生动的课堂,消除学生的紧张及消极情绪。这样,微课的运用,打破了地理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爱上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为地理知识的学习、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1.2运用微课,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地理作为一门对世界认知的课程,帮助学生打开了对世界认识的大门,是初中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但伴随的是,地理知识比较生涩,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也很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无法理解知识点,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知识点,事倍功半。而微课在初中课堂的应用,打开了地理教学的新篇章,老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获取大量的地理教学资源,进而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编制成微课视频。老师运用微课视频,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对于一些超出学生的原本知识、认知范围的内容,老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让学生直观看到、听到,仿佛身临其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想象力。1.3运用微课,实现课后教学拓展。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广泛,涉及到国内、国外的环境、气候、人文活动等等,这些知识点对于初中生而言都是新鲜的。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最强阶段,且开始具备了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知识点的应用能力。但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地理课程只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老师应该积极承担起学生课后地理学习、拓展的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并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升自身地理综合素质。比如说:在教学《日本》前,老师编制好日本相关微课视频,包括日本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工业特点、人文特征,添加学生熟悉的日本动漫音乐,加入日本代表性图片,并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发送到每个学生邮箱,并预留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完成知识预习。相比较于传统的教材预习,微课配合预习,不仅更生动有趣,还更利于理解,为正式听课打好了基础。不仅如此,通过预留问题引导学生去尝试解答,也锻炼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在《日本》整个章节教学结束后,老师可以询问学生是否想进一步了解日本,是否想学习了解日本应对地震的一些先进技术手段。日本作为一个地震频发国家,在抗震救灾方面有着完整全面的研究,我国同样也是地震频发,尤其是西南地区。老师可以通过编制、发放微课视频《向日本学习如何应对地震》。这样,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对日本地理知识学习延伸,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地震应对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抗震救灾实用能力。

2微课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查看全文

初中地理多媒体情境教学应用价值

一、初中地理多媒体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多媒体幻灯片设置不合理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多媒体的应用不够熟练,对多媒体的许多功能不太了解,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都是进行幻灯片播放或者一些百度知识查询,许多教师的课件也都是从网络上下载的,只有文字和图片,在课件中缺少动画和音乐特效,更缺少一些与学生互动的内容。通常情况下只是开门见山地通过幻灯片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展示出来,指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样的方式简洁明了,但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很容易由于直接介绍的不理解导致不感兴趣,影响学习效果。幻灯片的应用应该是一种承上启下的方式,要注意幻灯片的连续性,将旧知作为基础带出新知识,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往往复习和引出被割裂开来,没有做到有机融合,这样为了引出而引出的方式很难产生实际效果。比如在新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有教师的教案经常是这样写的:“同学们还能想起我们以前学过的某个知识点吗?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个新知识。”这样的幻灯片导入看似在复习过去的知识,但是与新知没有任何联系,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一种无效引入,这样的幻灯片设置,虽然利用了多媒体平台,但是却没有起到良好效果。

(二)多媒体流于形式

现阶段,许多初中地理课堂上教师对多媒体的应用,并不是因为多媒体提供了多少便利,而是因为所有教师都在用而已,许多教师甚至觉得多媒体给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带来了阻碍,原本是可以直接授课的,结果还要准备幻灯片,增加了教学压力。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也是将幻灯片的首页播放在屏幕上,之后的教学环节都是直接讲述和板书进行的,将多媒体的课堂用具架空,没有去探索多媒体为实际的初中地理教学带来的诸多方便。多媒体的应用是为了让学生产生学习需求和学习热情,如果使用的方式、过程不够吸引人,流于形式,那么很容易被学生忽视,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对多媒体的利用好处是很多的,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积极进行探索,发现多媒体教学对于教学效率和教学准确性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这些至关重要的优势,才能够认真地对多媒体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地将多媒体与实际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为学生带来更加现代化的地理课堂,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多媒体带来的便利。

(三)多媒体的应用缺乏互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