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17:03: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小学德育课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学德育课程分析论文
建国初期的政治课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德育课程源于老解放区的小学教育。老解放区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都是根据当时革命的中心任务确定的。战争年代为战争服务,例如,1939年《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规定:“小学课程以政治、军事为中心”。各门课程中都进行政治和军事教育,此外,共产党和民主政府还十分重视在学校开设专门的政治课。
当时政治课的内容以革命斗争为主,紧密结合当时的政治斗争任务,抗战时期教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内容;国共和谈时,教材就有“和平谈判”的内容;到1947年又学习的政策。由于老革命根据地是处在反动派的分割包围中,因此,不可能有全国统一的教材。各根据地都从当地斗争的形势与任务出发,编写政治课教材。这些教材思想观点明确,密切联系革命战争、阶级斗争和生产劳动实际,革命性、思想性强。教材呈现形式有故事、问答、对比、歌谣、韵文、顺口溜等,文字通俗易懂,有的能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的还配上插图,形象生动。
但同时也存在“政治口号化”“对儿童要求过高”“反映儿童社会生活的内容太少”等弊端。[1]除了政治课和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思想教育外,老区的德育主要通过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进行,如生产劳动、儿童团活动(有站岗放哨、小先生教成人识字、拥军优属)等。因此,课堂教学与革命实践相结合是老区德育成功的经验。但是,在战争环境下,对礼仪等文明行为习惯,即所谓私德不够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实现对旧教育的接管与改造时,就十分重视对教材的改革。1950年7月,教育部、出版总署联合发出《1950年秋季中小学教科用书表》,统一各地使用教科书的版本。同年9月,组建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重编中小学课本,并实行中小学教材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新编和修订的中小学教科书于1951年秋季起陆续供应。
不设政治课(1951~1957年)
小学德育课程校本建设分析
摘要:在新形势下,随着我国新课标的开展,对我国德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实现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转化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以人教版德育课程为例,分析和研究了新形势下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问题。
关键词:新形势下;小学;德育课程;校本建设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教育事业中不断推进德育课程国家建设、德育课程地区建设、德育课程校本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注重小学德育课程教育和教学,注重培养广大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通过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广大小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为他们日后为人处世、全面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德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在德育课程教育教学中就必须坚持德育思想理念,在德育课程设计中坚持德育思想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教学理念,坚持和贯彻德育思想的教育思想,努力突出小学生特色教育以及技术能力的培养(比如体育技能、音乐视奏技能和绘画技能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思想品质、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具体德育课程设计中要注重设计的问题具有挑战性、可操作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分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努力做到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最大程度地实现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可以采取“异组同质,同组异质”原则,以此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德育教师在具体的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小学生知、情、意、行的教育与培养:使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关于社会道德关系、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道德理论的基本观点;感受由于事物真善美和假恶丑等所引起的爱憎的真切情绪体验;学会排除各种内部或外界的干扰,通过自己自觉顽强的努力实现某种思想品德行为和道德目标;学会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意志和思想品德情感支配下的正确行动。同时注重对小学生统一性发展的教育。注重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小学生学习德育课程书本知识和课外行动的学习兴趣,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道德奉献精神,并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加大小学德育教学队伍建设
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研究
摘要:落实德育课程一体化,是化解中小学德育改革难点的关键,是推进中小学德育改革的前提,因此要对其进行解悟和架构。实施基于“大德育”“全课程”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应在把握各类课程建设的侧重点、明晰各类课程的内在结构的基础上,找准学校这个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关键,着力于学校课程的结构化设定,综合化建构,协同化实施,均衡化发展。
关键词:德育课程;一体化;德育改革
2016年9月,山东省教育厅启动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德育课程一体化成为全省各地从教育行政机构到业务主管部门的关注重点,更成为学校和教师的行动热点。然而据不完全了解,一些学校仅仅着重德育课程的分类落实,而忽视或者淡化了“一体化”的策略探讨,“一体化”成为行动及话语的“非约定”式回避。笔者认为,深刻解悟、悉心架构德育课程一体化,是化解中小学德育改革难点的关键,是推进中小学德育改革的前提。这远比如何执行重要得多,因此必须首先回应和探讨。
一、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理性解悟
(一)德育课程。目前区域内外对“德育课程”这个概念,还没有达成共识。2017年8月,教育部出台《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其中在“实施途径和要求”的“课程育人”中指出:“严格落实德育课程。按照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上好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课,落实课时,不得减少课时或挪作它用。”显然,《指南》所指的“德育课程”就是国家专设的德育课。2016年5月,教育部在济南召开新闻会,推出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到了两个“德育课程”:一是广义的,囊括专门的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个类型;二是狭义的,即四类课程中专门的德育课程,亦即教育部《指南》所指的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笔者倡导建立超越学科、超越课堂的“德育课程”概念。课程,是衡量一个区域教育改革站位和认知的重要指标。如果依据新近的业内共识,将课程视为广义上的把教育思想降解为学校行动、把教育理念落实为学生素养的载体,那么课程便是所有教育元素的总和与综合。诚如重庆市谢家湾小学刘希娅校长所言:凡是有孩子的地方,所有的元素都是课程。中小学教育正是依托课程也只有依靠课程才能使“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具化和落地。这意味着,课程即育人——道德元素是中小学课程系统内所有课程实体的内植“基因”,德育当属课程的内在应有之义。反过来说,德育是借助、通过显性的和隐性的并融合一切有价值的课程来实现的。因此德育课程应该是“大德育”“全课程”,中小学的所有课程都是德育课程,除了国家规定的德育课“道德与法治”等外,还有其他的学科类课程、地方设置的传统文化课程,还有学校自主开发的校内外生活化、活动化、实践化课程,以及隐性课程,如学校精神、物态文化、教师人格、社团组织、管理制度等。在笔者看来,德育课程是一个“立德树人”的课程体系,德育课是其核心——笔者建议将德育课归入学科课程之列,其他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是其主体,学校精神、物态文化、教师人格、社团组织、管理制度等隐性课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二)德育课程一体化。“一体化”的实质是结构化,是对课程的序列化构造和集约化设定。1.一体化是课程内在的序列化构造基于“大德育”“全课程”的一体化,至少有十种理解:(1)目标意义的贯通: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全程一体”;(2)内容意义的丰盈: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五育一体”;(3)体态意义的活泼: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专题课程与综合课程,“课程计划内的”课程与“课时之外”的生活细节,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多态一体”;(4)过程意义的交融:认知与道德“多维一体”;(5)主体意义的协调:价值导引(外控、教化)与自主建构(自控、习得)“内外一体”;(6)导师意义的协同:教育工作者“全员一体”;(7)场域意义的合力:家庭、学校、社会“全域一体”;(8)资源意义的涵养:时时处处皆育人、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全息一体”;(9)时限意义的共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链接畅通的“全时一体”;(10)切实意义的经济:整合集约、低耗高效的“多为一体”。2.一体化是学校的集约化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卡口”位于学校这个层级,关键点之一,是学校层面的课程建设。走出简单的组装拼合式思维,提升校本化优质化水平,是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必然走向。基于“大德育”“全课程”的一体化,意味着紧扣校本化育人目标,循着自有逻辑,将育人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结构合理的“学校课程”体系。这里的“学校课程”,是指能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促进学生全面生动健康成长的,由学校规划和教师实施的一切学科与活动。之所以强调“学校”,是因为在笔者看来,只有经过基于自己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和运行逻辑去规划,经由教师贴近、切合各自学情去创造性实施的学校课程,才是更适合“自己的学生”的课程。之所以强调“体系”,也是基于现实的思考。尽管多数课程是多维素养目标的整合体、多重教育价值的融合体,但还是应做好统筹,尤其不应自主开发过多的单一内容(单科)、单一形态(单式)的课程。因为“单课”的批量产出,虽然的确能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和选择权利,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但目前国家和地方设置的“单课”已足够多,如果学校再一味地开发,使之挤占本来就已趋“饱合”的课程空间,则极易导致“学校课程”体系臃肿、结构碎散、体量膨胀,学科边界切割明晰的“单课”各自为政、专业岗位分工明确的各科教师各守一块,也势必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增大等弊端。笔者的建议是,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等一系列文件精神,根据县域中小学教育发展定位,基于学校的各方面资源优势,整体系统地布局、调配,科学合理地转化、落地,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课程产品和行动发挥出最优的效果。
二、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切实架构
小学德育课程改革论文
一
战后初期,日本根据美国占领军对日方针的基本精神和广大国民关于实行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废除了战前以军国主义为中心的教育体制,进行了继明治维新以后两次大的教育改革,史称第二次、第三次教育改革。在战后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中,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一、1947年新设社会科,排除军国主义思想教育内容,是德育课程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早在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统一全国的学制,《学制》中规定的《修身科》是日本近代教育中首次出现的道德教育课程。虽然修身科的内容随着历代朝野的更替和政治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它作为一门德育课程一直沿袭下来。
1947年,日本先后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推出了以教育民主化为目标的新的中小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的规定,小学设国语、社会、数学、理科、音乐、图画手工、家政、体育等八个学科和自由研究。这个课程设置同战前相比,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取消修身、地理、历史三个学科,新设社会科。社会科不是随意把战前的历史、地理、修身等科合并而成,而是以青少年的现实社会问题为中心,为求扩大并加深青少年的社会经验,涉及到学校、家庭及其以外的对青少年教育的一切活动。社会科虽然不是专门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门学科,但实际上它承担了战后初期日本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道德教育的任务。
1949年,由文部省编写的《民主主义》一书(初三和高一的教科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过去日本的教育往往服从于中央政府的命令。……尤其是,通过错误的历史教育,迫使学生相信日本是‘神国’,甚至迫使学校导入军事训练。……通过由政府歪曲的历史的教育,日本逐渐形成了以太平洋战争为顶峰的一大悲剧”。这清楚地表明了二战前日本教育的军国主义性质。战后初期新设的社会科取消了战前充斥在有关学科课程中的军国主义、极端国家主义方面的思想和内容,注入了民主主义的教育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社会科的设置可以说是战后初期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积极成果。
非遗资源融于小学德育课程分析
民间文学依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和流传,它不但传递了本土的历史知识,还培养了国家民族团结的情感,蕴含大量真善美的教学资源。按照小学教学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小学德育课程中融入广东民间文学非遗资源,并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通过粤语讲古、陆丰皮影戏、佛山木版年画等多种形式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使学生从感知到感悟、从了解到理解、从理论到实践,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1“民间文学类”非遗资源研究的背景概述
1.1对“非遗”的再认识。民间文化遗产有两种:一种是古建筑、古籍、化石等有形的静态物质遗产;另一种是民间文学、民俗风情等无形的精神遗产。前一种因为是有形且静态,容易被重视。长城、故宫、颐和园、布达拉宫、武夷山等二十一个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无疑是值得引以为豪的。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于无形的动态精神遗产却显得重视不够。必须指出:无形的文化遗产比有形的物质遗产更容易遗忘甚至消失。因此,拯救和保护是当下的使命,每一代人都有责任把祖先传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包括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再留后世。1.2民间文学面临的困厄。当前,民间文学面临着两大困厄。首先,中华民族民间文学在当代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不争的现实,近现代西方各种新兴观念和意识随着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大范围地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原已松散的根基。在民间文学领域中,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连带对民族民间口头文学的尊重和认同都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效果,崇洋媚外的思想导致民间文学被不断边缘化。其次,在文学活动实践中,民族民间口头文学的认同感在迅速消失。有些人认为西方的文学样式才是紧跟潮流,而喜欢民间文学的人被认为落伍,“不入流”。对民族民间口头文学已经缺乏应有的尊重和肯定,更谈不上自豪感和认同感了。认同感的逐渐减弱,使民族民间口头文学面临着被遗忘、被淘汰的危险,让民间文学进入各级学校就会被视为畏途。
2“民间文学”类非遗资源研究的政策支撑
民间口头文学面临困厄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陆续出台。2013年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强调:“要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民的骨气和底气。”党的报告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融入小学德育课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地制宜地开发地方和学校德育课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③。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④。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及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均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⑤。2017年8月教育部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规定:“要结合地方自然地理特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因地制宜地开发地方和学校德育课程”“利用历史博物馆、文物展览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⑥。国家的政策支撑,为“民间文学”类非遗资源的研究、学习、传承提供了强大动力。
3“民间文学”类非遗资源研究的课程现状
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管理论文
一
战后初期,日本根据美国占领军对日方针的基本精神和广大国民关于实行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废除了战前以军国主义为中心的教育体制,进行了继明治维新以后两次大的教育改革,史称第二次、第三次教育改革。在战后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中,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一、1947年新设社会科,排除军国主义思想教育内容,是德育课程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早在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统一全国的学制,《学制》中规定的《修身科》是日本近代教育中首次出现的道德教育课程。虽然修身科的内容随着历代朝野的更替和政治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它作为一门德育课程一直沿袭下来。
1947年,日本先后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推出了以教育民主化为目标的新的中小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的规定,小学设国语、社会、数学、理科、音乐、图画手工、家政、体育等八个学科和自由研究。这个课程设置同战前相比,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取消修身、地理、历史三个学科,新设社会科。社会科不是随意把战前的历史、地理、修身等科合并而成,而是以青少年的现实社会问题为中心,为求扩大并加深青少年的社会经验,涉及到学校、家庭及其以外的对青少年教育的一切活动。社会科虽然不是专门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门学科,但实际上它承担了战后初期日本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道德教育的任务。
1949年,由文部省编写的《民主主义》一书(初三和高一的教科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过去日本的教育往往服从于中央政府的命令。……尤其是,通过错误的历史教育,迫使学生相信日本是‘神国’,甚至迫使学校导入军事训练。……通过由政府歪曲的历史的教育,日本逐渐形成了以太平洋战争为顶峰的一大悲剧”。这清楚地表明了二战前日本教育的军国主义性质。战后初期新设的社会科取消了战前充斥在有关学科课程中的军国主义、极端国家主义方面的思想和内容,注入了民主主义的教育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社会科的设置可以说是战后初期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积极成果。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德育课的嬗变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嬗变
(一)小学德育课指导思想的改变
在没有进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指导思想是在道德的基础上,为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主要是以学习为主。此种指导思想在新课程改革后发生了改变,对人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应该围绕儿童的生活来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师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道德,与此同时,还强调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教授学生知识等与培养学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将德育教育和其它的教育教学进行有效的连接。
(二)小学德育课性质的改变
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之前,小学德育课的性质是一种分科课程,所谓的分科课程,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将知识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分开了,从而导致学生对自身、社会等的认识并不全面,教学内容出现了重复现象,教学效率较低。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德育课的性质有了明显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将德育课和其它学科联系在一起,尤其是生活课,两者的有效联系,使原本单一的德育课转变为“品德和生活”相结合的课程,进而体现出了综合课程的性质。
(三)小学德育课目标的改变
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论文
[论文关键词]德育课程创新道德文化综合性实践性回归生活
[论文摘要]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主导要素是对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培育与发展;其二是增强综合性与实践性,整体构建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实践活动体系;其三是德育课程形态回归生活,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
一、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要素
课程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聚集点。中小学德育课程在德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仍面临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发展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历史性课题。对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对两种文化主导要素的把握为前提。这种主导要素以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为标志。
1、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
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现状及方法
1提高师生对德育教育的思想重视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太成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差,但同时又是学习新知识,形成新的思维方式以及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研究发现表明,在小学阶段形成的许多好的习惯会使我们的而终身受益。根据教育部最新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在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引导至关重要。在小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就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的在各年级段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等方面施加影响,促使小学生形成社会以及培养目标要求达到的德育水平。从教师自身的思想高度来讲一定要提起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充分重视,不能把德育教育看做可有可无的,而是要发自内心的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只有教师端正了态度,才能把这种意识传达给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灌输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要引起学生思想上的触动与变化。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学条件来配合德育教育的开展,在小学我们可以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如《小学思想品德与教育》,教师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向学生系统的讲解思想品德方面的相关知识,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坚守的,什么是必须扬弃的。
2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校德育实践活动
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讲,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很活跃,天性好动,对新鲜的食物有很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同时,德育课程与普通的文化课程相比又具有自身的学科特色,德育教育面对的是人,相比普通的文化知识传授,德育教育是通过人对人的教育来达到学生思想上的改变,德育课程的教学形式也应该跳出普通文化课的束缚,要有丰富的表现形式,这样一方面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塌下心来听老师讲,另一方面这也是德育课的特色所在,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思想意识的转变。在小学德育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德育课堂教学外我们还要组织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地融入这样的情境中。具体的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通过演讲比赛或者写作的方式让学生讲解自己的感受,加强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美好的校园环境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必备条件之一,教师要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感情,组织学生自觉维护校园的干净整洁,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德育培养表现在每一个小细节中,渗透到学生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的熏陶,最终提升学生的德育境界。
3将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在德育教育中,学校、家庭、社会应该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是一个完整协调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学校的德育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同时家庭的熏陶以及社会的影响对于小学生德育品质的养成也是不可忽视的。家庭的熏陶对于学生德育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在家庭环境的点点滴滴中受到的教育会不知不觉的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互相友爱、勤俭节约、尊敬长辈、真诚善良的生活习惯与品质,同时还要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不要对孩子过分骄纵,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社会对于小学生的德育培养也具有重要的责任,社会是个丰富的大课堂,学校可以开展和社会单位的合作共同为学生创设德育教育的情境。具体来说,学校可以和社会的一些公益单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去这些单位参加义务劳动,既增加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又能在实践的环境下加强学生的感触,真正的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加强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这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正视存在的问题,脚踏实地的认真开展工作,学校、家庭、社会都要提起思想重视,要共同努力采取措施将学生的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策略
一、调动多种感官,在“全身心参与”中丰富道德体验
调动多种感官,全身心参与实践体验,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课堂上,教师应模拟真实生活精心设计教学情境,通过听、说、唱、做、想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知、情、意、行要素形成合力,学生才能学得有趣、有效。如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可爱的动物》一课,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认识常见的动物,并表达对动物的喜爱”。课堂上,教师通过简笔画、贴图片、说心里话等多种形式来丰富学生对小动物的认知,让他们懂得和小动物做朋友,逐步实现情、理、行的统一,多感官“合力”达成教学目标。
二、行为矫正,在科学训练中养成良好习惯
儿童时期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向社会学意义上有文明素养的人转变的关键时期,生活常识、生活技能、日常生活规则这些基础文明素质的培养是小学德育课程所应承担的任务。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融合行为矫正的基本原理,善用行为强化、行为消退、惩罚等心理学常用的行为矫正技术,包括差别强化、塑造、行为契约等组织教学,帮助学生消除不良行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文明素养。如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有困难,我不怕——为自己喝彩》一课中,小男孩张滔“丢三落四、粗心马虎”,用什么办法改掉这个坏习惯?在准确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我融合行为矫正原理和技术,捕捉出有价值的教学要素:(1)每天晚上作业完成后按课程表整理书包、文具——养成学习的好习惯;(2)做备忘录,及时提醒自己——在醒目的地方贴上自我提醒的话,比如“我要记住带作业本”、“我要认真听讲”等,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3)自我奖励与惩罚——给自己的行为进行量化,并结合适当的奖励或惩罚,消退不良行为,强化好行为的持续。之后,基于心理科学研究成果:“3周以上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重复会形成稳定习惯。”我鼓励学生以三周以上时间作为行为训练的周期,巩固本课所学,将课内与课外、课程与生活进行有效链接,促进学生改掉坏习惯。
三、巧用涂色,在察言观色中“显像”认知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第一感觉是视觉,而对视觉影响最大的是色彩。在自然欣赏与社会活动方面,色彩透过视觉,从知觉、情感、记忆到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具有一定的因果关联,即由对色彩的经验积累而变成对色彩的心理规范。因此,课堂上巧用色彩学,通过涂色游戏以及个人作品中色彩意义的解释,将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显像化”,转化为现场可观察和可操作的色彩,在“察言观色”中精准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如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为了友谊,我们共同努力——友谊门诊室》一课,为了引导学生反思日常与人交往中的种种不和谐,课堂上,教师请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在校园生活中,你和朋友相处时发生过不愉快的事吗?心情如何?请用彩笔在心形图案中涂色,表达你当时的心情。在学生分享作品时,通过色彩的具体象征含义和作品解释,直观呈现了“争吵与伤害”的经历(感受)和反应(认同)。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问题严重程度,精准选择需要“积极关注”的“特例”学生,进行“为了友谊,我们需要怎样做”的积极引导,并以点带面,通过互助和课堂“心理场”的作用,培养学生健康交往的积极心理。最后,教师再次请学生用色彩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当你再次遇到与你发生冲突的朋友时,你的心情如何?又会怎样相处?”本课体验性目标中的经历(感受)、反应(认同)和领悟(内化)水平,通过学生作品中色彩的前后对比和观测,为教学目标达成程度与后续精准教学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小学生家长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