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1 02:14: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小微企业发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微企业发展

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调研报告

近期,针对我市当前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困难问题,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抽调有关科室人员组成调研组,切实深入我市区六个县区工业园区、中小微工业企业开展调研。

一、主要困难问题

(一)融资难、融资贵、“去实业化”现象明显。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受融资门槛和成本高以及企业自身资信度偏低等影响,各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十分有限。获得商业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其融资成本也比大企业平均要高出50%。中小企业贷款一般情况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有的甚至高出100%。多数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需要担保公司担保,担保贷款的年利率达到了12-15%。还有很多小微企业不能正常获得银行支持,只能通过比银行利率高出3-5倍的民间借贷获得发展资金,有的民间信贷月利率高达5%—10%。同时,实体经济的“去实业化”现象愈加明显,一些制造企业也把投资重点转移到房地产业、银行理财与信托投资上来,甚至通过“实业钓鱼”办法,以实业为担保获得贷款用于其他领域的套利中。

(二)企业人才引进难、用人成本高。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是企业发展的“引擎”。而当前我市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才欠缺、产业工人难招问题。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因流失而严重不足;班组长、业务骨干在很多岗位中出现“单兵”作战、独挑“大梁”的现象;管理层面和最具执行力的车间班组普遍出现人才的短缺现状、严重断层。同时,企业普遍反映用人成本高,为员工购买的各项险种支出比例较大,甚至占到员工工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三)市场疲软、订单减少、货款回收难,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受国际国内市场低迷和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等多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市中小企业订单锐减,货款回收难。按很多制造企业惯例,一般到5月,公司接到订单应该达到上年的五到六成,而今年普遍减至往年的三成或三成不到。以区集团为例,今年到5月份,接获订单仅6000万元,只相当于去年同期的20%。同时,很多中小企业货款回收难度较大,已经出现货款回收打五到八折或以货抵款的现象。中小企业项目投资信心不足,不敢投、不想投现象较为普遍。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仅有138个,比去年减少37个,总投资365.9亿元,比去年减少173.8亿元,且当年计划投资仅112.7亿元,距全年工业和技改投资目标差距较大。

(四)工业用地指标紧张。工业用地指标紧张,土地审批程序、周期较长,延缓项目投资进程。企业入驻园区一两年没有办下来土地证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和制约了企业发展中的融资。

查看全文

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思考

摘要: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本质要求。小微企业是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在创造就业岗位、社会财富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金融对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支持责无旁贷。因此,加强对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是更好发挥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功能的有效途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金融;小微企业;政策

一、H市小微企业基本情况

(一)H市小微企业截至2019年三季度,H市共有小微企业16.27万户,同比增长15.5%。其中拥有规模以上工业的小微企业共有1391家。截至2019年三季度,H市新获评1家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家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6家企业入选2019年广东省高成长中小企业(排全省第三),累计56家。5家民营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绿色工厂”,成功申报国家级“大中小型企业融通型”双创升级平台,获得国家财政5000万元资金扶持;2家中小微企业获得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32家中小微企业获得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43家中小微企业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二)小微企业经营总体平稳,但向弱方向发展明显小微企业经营及融资状况调查中,选择“经营势头好”和“经营基本持平”的小微企业占比25.5%和62.3%,这表明当前我市小微企业经营总体平稳,但是在我市仍面临着工业重大企业的产能外迁的负面影响,小微企业向弱方向发展明显。

二、当前金融支持H市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服务供需仍显错位尽管小微型企业贷款比年初增加42.08亿元,增长7.12%,但仍小微企业资金需求量与信贷供给之间存在缺口。根据测算,一季度,新增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是112.73亿元,而同期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仅增长42.08亿元。新增贷款尚难以覆盖同期初创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更遑论求生存、扩张和成熟期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二)有效融资渠道仍然较为狭窄几乎全部被访企业都认为银行是融资唯一渠道,很难从其他渠道获得融资支持。一是企业引入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的渠道不够畅通,或者引入的成本较高。有企业反映,引进风投机构过程中,可能存在对赌协议,成本高、不确定性大。二是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不够完善,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不强,受访的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均反映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能力不强、手段不多、动力不强。调查显示,140家小微企业从银行融入的资金在融资总额中的占比约90%。过度依赖银行的融资体系,阻碍了小微企业融资的顺畅进行。(三)融资方式单一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主要是通过资产抵押的方式,而且主要是房产和土地抵押,除了极少数企业,很少有企业能获得银行信用贷款支持。本次调研的企业中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知识产权资产,但企业都反映,由于评估难等问题,企业很难通过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获取银行贷款。(四)融资担保支持力度不足“担保难”是小微企业获取信贷服务的瓶颈。调查显示,分别有43.2%和30.5%的小微企业认为担保服务在其获取贷款的过程中“有用”和“很有用”,且有超过七成的小微企业认为其在获取担保服务的过程中面临困难,其中分别有60.6%、32.7%和28.5%的小微企业认为担保难的主因是“贷款额度小”,“担保费用过于高”和“获得担保的条件过于严格,反担保要求过高”。(五)融资利率与小微企业承受能力之间存在问题对140家小微企业调查显示,贷款利率都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有一定的上浮,平均融资成本为8.52%,甚至有些企业年利率达到了14.5%。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偏高与经营利润下降之间形成矛盾,这也是超六成小微企业反映融资利率偏高的重要原因。

查看全文

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调查与思考

为了解辖内银行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的情况,全面掌握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日前,银监分局组织对县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情况表明,近年来辖内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力度不断加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贷款需求与满足率依然存在较大矛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较突出,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仍需要多方给力。

一、基本情况

县是个传统农业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近年来,县实行大开放战略,工业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底,全县共有私营企业2054家,其中小微企业1918家,占全部企业的93.4%,它们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吸纳了大部分人员就业。各银行业机构对小微企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但因其实力普遍较弱,难以满足银行放贷条件,信贷资金满足率仅六成左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县内小微企业资金缺口达5.6亿元。对工业园近40家中小企业进行调查显示,7000多万元资金需求未得到满足,融资难问题极大地制约了企业发展步伐。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随着机构改革的逐步到位,县银行业信贷业务得到恢复和快速发展,小企业贷款规模也得到迅速扩大。2011年末全县银行业发放小微企业贷款83901万元,比年初增加24403万元,增长41.01%,高于全部贷款增速31.35个百分点。比如工行县支行2009年共发放7户小微企业余额1626万元,2010年发放10户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28万元,2011年发放17户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653万元,增速非常之快,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

(二)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审批手续不断优化。根据小微企业贷款特点,县银行业优化信贷审批手续,开辟了审批绿色通道。如工行县支行推出了评级、授信、抵押、贷款四合一流程,有效提高审批时效;农行支行推出一条以县域规模化融资和中小企业服务为基础,以农户为重点,以惠农卡为载体,具有农行特色的服务“三农”新模式。

查看全文

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挑战与应对

摘要:现阶段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九成,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力量。新形势下金融支持小微企业面临着众多挑战,有关部门需要认真思考应对挑战的对策。为了加更清晰、直观地展现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情况,本文介绍了小微企业的相关概念,分析了金融支持政策对于小微企业发展的不同影响,逐一解读新形势下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挑战,提出了应对挑战的不同对策,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对策的有效性,旨在为不同的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金融;小微企业;发展;挑战

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为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提供强劲动能。国家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惠普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目的在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新形势下的金融机构肩负着包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在内的艰巨任务,为保障小微企业能够顺利成长为国民经济的关键支柱,金融机构应当直面发展挑战,相关部门也需要积极推进普惠性支持政策落地实施,减小企业发展中过程中存在的金融压力。

一、小微企业生存发展之路

1.划型标准小微企业具体包含小型、微型、家庭作坊式企业,根据相关法律和国务院发展意见可知,小微企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较少但存在于各行各业,其营业收入、资产数值等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提并论。从税务角度来看,从事国家允许和非禁止行业,满足从业人数小于300人、资产总额小于5000万元、年度应纳税额小于300万元的企业,可以被称之为小微企业,由此可见,微利、小微企业不可混为一谈。国务院在新世界格局下果断认清形势,分析小微企业发展中遭遇的融资难、用工难、税负高、成本高挑战,重新规划各行各业的从业标准,结合实际的发展前景和对国民经济总值的影响,细致规定了小微企业的从业人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应纳税额等,目的是通过采取针对性补救措施、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化解上述“两难两高”挑战[1]。2.生存现状小微企业的发展之路遍布沟壑,在优惠政策出台和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影响下,企业发展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由于小微企业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就业岗位,为国家解决了半数之多的所得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能够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逐渐成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践行者。然而,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和国内激烈市场竞争的深远影响,多数小微企业难在“夹缝”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在资本竞逐的影响下,小微企业难以拥有良好的融资条件和发展环境,“两难两高”挑战逐渐演化成难以转移的风险;在技术垄断的影响下,其会因缺少关键技术而难以突破发展“瓶颈”,核心竞争力不断被弱化,随时面临被兼并的风险;在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攀升的趋势下,其难以凭借可观的报酬来吸引创新型人才,综合实力无法在短时间内提升,出现了“人才危机”。3.发展趋势新时代社会发展走向了信息化、数字化道路,随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新三板”概念提出,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上继续建功立业[2]。小微企业在信息化、数字化“信息经济环境”中迅速转型,将组织架构、经营生产、技术、营销等环节有机融合,在传统经济结构优化之际,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能够转变滞后的经营理念、模式,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走创新发展之路,接触信息化、数字化提供的强有力方法和手段,实现盈利和发展。在组织规模持续扩大、业务模式日益变化、市场环境逐渐清朗的新形势下,小微企业不仅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其管理、生产、经营水平逐渐向大型企业看齐,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国家软实力提升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支持。4.兜底保障面对良好的发展趋势和不容乐观的生存状况,国务院当机立断,部署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任务,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为小微企业生存发展提供兜底保障。国务院的一系列兜底保障会议指出,小微企业是发展之生力军、就业之渠道、创新之源泉,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在商事制度改革基础上,大力扶持“新生者”,为其日后的公平竞争提供支持,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环境增添活力。国务院加快清理冗杂的审批环节,为小微企业发展降门槛、除障碍,扩大免征税范围,加大融资支持,采取补助、增量奖励等措施,引导金融机构科学提供融资服务,鼓励大银行设立专营机构,为其提供专项帮扶服务。不断扩大财政投入,奖励吸纳人才、解决就业问题的小微企业,牵头建设创业基地,注入专项资金来建设信息服务系统,帮助其赢得“大未来”。

二、金融支持政策对于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

查看全文

农信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建议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普及,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相继出现,并逐步发展成为地方经济不可缺少的主要部分。农村信用社作为支持县域发展的主力军,如何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有效支持辖内小微企业发展,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农信社;小微企业;发展对策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微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融资难”问题也逐渐成为制约小微企业的发展瓶颈,农村信用社凭借点多面广、机制灵活、金融服务高效的有利优势,如何科学分析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因素,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从而实现银企双赢,是当前农信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自身因素

小微企业素质差是贷款难的根本原因。近年来,小微企业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小微企业已成为当地税收的主渠道。尽管如此,无法与国有企业相比,绝大部分小微企业存在着资本进入晚、规模小、变化大、风险高、自身约束力弱等问题。小微企业本身具有许多不利于农信社融资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一是就小微企业本身来说,大部分企业存在着发展历史短,经营规模小,缺乏规范的管理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的障碍。小微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少,这些特征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企业的产品产量低,生产规模有限,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所以赢利能力有限,自有资金比例过低,这些直接影响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获取外部资本的能力。二是多数小微企业管理者素质不高,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导致管理松散,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削弱了企业实力。管理的不规范,特别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不规范,导致企业与金融机构放款差距加大,多数银行对此类企业一般会采取提高信用风险控制系数的对策,从而导致贷款额度减少,甚至丧失外源融资的机会。三是小微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及财产担保。比如没有国有土地使用证、房产证等。有的负债比较高,靠租厂房或办公设备经营,导致申请贷款担保抵押物不足。有的小微企业建厂房也要靠农信社贷款支持,建了厂房也不去经营,企业变成了“空壳”,甚至处于关停状态。四是小微企业诚信度低、信用意识淡薄。一方面,社企之间没有建立起信用体系,对企业的信用状况无从记录,使合作双方的信任从零开始;另一方面,一些小微企业当经营出现困境时,不是在改变产品结构,加强经营管理,开辟市场上下功夫,而是想法设法拖欠贷款本金及利息,特别是政府平台的社团贷款失信较多,多家农信联社筹措大量信贷资金为小微企业跨区域发放了社团贷款,贷款到期不能如期偿还,甚至恶意逃废农信社贷款。这不仅给农信社信贷资金安全造成很大威胁,而且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信誉度,从而加剧了贷款难度,严重影响了信贷支持力度。

二、现行农信社管理体制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难度

查看全文

城镇化中小微企业发展研究

城镇化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人口作为提供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山西省按照“一核一圈三群”的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大县城”较快发展。如图1可以清晰地看出,2006-2016年山西省城镇人口数量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而乡村人口数量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山西省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人数不断增加;2006-2016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而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呈现出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说明山西省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深入推进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必然会对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产生拉动作用。如图2所示,首先通过模型建立城镇化与就业等要素之间的联系,在结合模型,通过就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技术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的中介作用,建立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与中小微企业发展建立起模型关系。在模型组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城镇化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拉动作用。

1城镇化对就业的影响从而拉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使广大农村人口转变了身份成为城镇居民,而且实现了非农就业,他们的工资收入大幅度提高,收入的增加一方面会促进消费支出的增加,另一方面会产生消费结构的变化。这不仅会加速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型升级,还会创造出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概念,除了食物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外,人们的需求层次也会发生变化,会向享受和娱乐的方面转变而不在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求,这也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原来依靠土地为基本生存资料的广大农民将失去原先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失地农民。他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进入相对陌生的城市寻找工作,而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这使得失地农民的就业处于劣势。除此之外,他们进入陌生的环境生活,心理上没有对城市的融入感会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抵触,他们有的自愿失业,这些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失业农民的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会拉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促进山西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对农业来说,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生产向绿色生态、集约高效、高附加值转变,这必然会拉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工业来说,有利于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推动工业发展向创新驱动的路子上转变,有利于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实现工业化协同集聚,释放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促进山西新型工业化战略转型,产业园区协同集聚,推动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服务业来说,有利于促进现代服务业专业化发展,为大众提供更好更加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拉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因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将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进而拉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3城镇化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拉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查看全文

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研究

摘要:中小微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就业岗位,缓解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压力。文章从我国中小微型企业的界定入手,结合现阶段金融体系在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完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微型企业;金融体系;企业规模;融资方式;融资渠道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的发展呈现了多样化的需求,企业发展呈现了柔性化趋势,使得传统集约型企业生产逐渐呈现分散化与小型化的趋势,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现阶段我国金融体系对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有限,导致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存在困难,因此对完善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中小微型企业的界定

对中小企业界定的是基于企业规模差异化的一种相对性概念,是相对于大型企业存在的,中小企业一般指的是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企业经营规模处于中等或中等以下的企业,大多中小微型企业都存在生产规模小、企业资本较少、融资难度大的特点。对中小微型企业的界定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时空差异,在不同地域下以及不同发展阶段中,市场都会采用不同的标准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现阶段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主要通过企业控制方式、企业经济特征对企业生产规模与固定资产进行判定与衡量。

2现阶段我国金融体系在支持中小微型企业

查看全文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体制机制研究

【摘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在认清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特点、发展特征、运行机制及河南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更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发展体制机制

1引言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作为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促进了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产业化进程。目前,科技创新是各国竞争的焦点,我国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大多处于创业初期,且成功案例较少,成长较为困难。因此,需要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鼓励科技创新。现阶段,对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体制机制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2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特点及发展特征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指大专以上科技人员占企业员工总人数的比例大于等于30%,且主要从事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其产品的技术附加值高,研发投入不低于3%,创新能力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技术创新为导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高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使得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必须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二是人员素质高,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中的技术性人员要占到公司总员工的30%以上;三是风险高、回报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行业和市场都具有不确定性,风险较高,但是其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如果成功,也会获得相应的高回报;四是资金需求大,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以及市场的开拓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五是成活率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成活率较低,创业失败的案例非常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特征符合一般企业的共性规律,同时,具有自身的特性。其生命周期分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蜕变期。种子期为创业前期,该阶段主要是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市场调研,是从创意到产品的转变过程,主要是人员投入,其中主要风险是技术风险;初创期是将科技成果转变为产业化的产品,需要将人才、技术以及资金等各种资源进行整合,这一阶段的资金需求大,融资困难,技术、产品、市场以及管理等风险都会影响企业是否能够顺利建立;成长期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从小到大的成长阶段,需要在保持其创新能力的同时,强化研发优势,资金需求量大,但是融资难度较初创期大幅降低,主要风险为管理和市场风险;成熟蜕变期企业已经成功占据市场,企业的人才、管理、设备、服务等方面都比较成熟,企业准备转型或二次创业,主要风险为转型风险。

查看全文

小微企业融资难分析

一、山西省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内因分析

(一)抗风险能力差

小微企业自身就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劣势,例如规模劣势、产品种类单一,受市场变化的影响大,如果市场不景气,小微企业生存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设备更新慢、技术水平低,由此造成产品竞争力并不高。其次,小微企业由于管理水平有限,往往不重视对企业进行规划,从而企业发展缺乏核心的竞争力。最后如果小微企业在还款期内资金没有办法偿还,降低了金融机构对于小微企业的信心,小微企业就会很难借到款,从而加剧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财务管理方式落后

大部分小微企业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也没有聘用专业的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往往造成金融机构很难对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进行核算和认可。小微企业往往在需要资金时才会去融资,金融机构往往不能立即满足其要求,错过了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时间,降低了资金效率。如果采取先进的财务管理方式,财务人员就可以采用多种融资途径去解决资金问题。

(三)人员素质不高

查看全文

县中小微企业工作安排

为了认真贯彻县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融入大西安建设,实现“两富两美”新的宏伟蓝图,推动中小微企业大发展,现对2014年中小微企业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经济区为依托,积极融入大西安建设,以扩大总量、提升质量为目标,以加快促进中小微企业成长为重点,以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孵化园建设为平台,积极实施全民创业战略,大量催生小微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健全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实现中小微企业质和量的跨越。

二、目标任务

全县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新增小微企业600户,总数达到6220户;新增从业人员3000名,职工总数达到6.8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99亿元,总产值190亿元,工业总产值127亿元;实缴税金9800万元;增加值56亿元,增长22%,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55%以上。

三、主要工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