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实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3 14:59: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校内实训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职高专实用型秘书人才培养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我校文秘专业实训模式的探索;对我校秘书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反思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高等教育秘书专业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初、文秘专业实训要充分体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充分利用本校内部资源为学生接触社会打好基础、安排学生接触社会,为走出校门踏上社会做好准备、实训室模拟、校内实训、校内实训选择校内与秘书工作贴近的学生处、人事处、财务处、各系部办公室等部门、校内实训要求涵盖秘书实务的所有内容、校外实训、校外实训一方面弥补校内实训基地的不足,提供真实的实训场景、难以做出量化评判,容易导致评价实训质量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弊病、实训同时是一种向社会宣传和展示学生素质的窗口,而且也是学生就业的极好宣传、指导教师是实训教育成败的关键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校三年来秘书专业实训教学的设计原则、实施过程、实训效果等诸环节的分析评估,探索适应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实训教学的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实用型秘书人才。
【关键词】高职高专秘书实务实训教学
我国高等教育秘书专业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秘书专业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随着现代文秘职能从过去专注于文书写作转向综合辅助管理,文秘专业教学要从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转向综合提高学生的实务能力。
一、我校文秘专业实训模式的探索
文秘专业实训要充分体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切实贯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具备更广泛的适应能力来应对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也要考虑尊重学生的发展期望;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修养。
新课程环境下高职药学实训教学
高职医学教育培养的目标在于培养适应药品生产、使用及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技术实用型人才。这种培养目标决定着高职药学实训培养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①由此可见,高职药学教育实训教学在高职教育中非常的重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在本文接下来的内容中,笔者就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高职药学教育实训教学谈了自己的几点感想。
一、按照医药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校内建立实训中心,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双管齐下加强高职医学实训教学的目的
实训教学是高职药学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可以说是实训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措施。但是,就近几年的发展行情来看,校外实习基地的组建并不是很乐观。一是企业出于对技术环节的保密考虑,很少有企业愿意接受学生来实习;二是由于实施GMP和GSP的管理,企业考虑到安全问题,不愿意接受学生来实习。在这种形式下,学校必须要改革办学措施,调整教学计划,加强校企联系,实行人才就业订单式培养计划,实现校企的互利互惠。在加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还要积极建设校内实训中心,建设一个集教学、训练、技术开发于一体的新型教学基地。同时,可以根据药学专业特点组建不同的实训中心,比如:按照药剂制作、检测等相关流程组建药剂实训中心、检测中心等等。
二、组建一套完善的实训模式
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必然会促进相关专业教学内容和方法地变革,使着相关的实训模式不断地完善。在新课程背景下,必须要改变传统地教师教———学生学的教授模式,要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首先由教师布置任务,提出问题,讲授具体的指导方法,然后由学生根据教师的讲授方法来动手操作,在实际操作中总结讨论。再由教师指导教授,实施再教学、再实践。最后,由教师在课后进行总结提炼。就拿《片剂的制备及其释放度试验》来讲,老师首先按照“乙酰水杨酸的制备—乐来的合成—苯乐来的片剂制备—测定片剂中苯乐来的含量及其溶出度”的操作流程来一遍,详细介绍其中的注意事项,然后,布置学生实际操作,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把遇到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学生间讨论,老师就讨论的结果给于解答和解疑,同时,再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做到师生互动,等到师生间讨论结束之后,再安排学生进行实地地仪器操作,最后做到人人都会操作的目的,达到真正掌握技能训练的效果。
三、完善师资队伍,构建“双师型”教师
旅游管理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技术内涵建设为研究对象,在实践工作经验总结与归纳的基础上,就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鉴先进经验,从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定位、实训基地模式、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实训基地职业文化氛围、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提出优化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旅游管理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质量与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旅游有了更好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渐凸显。高职院校作为面向社会各领域一线岗位,实施高素质高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要场所,需进一步加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现状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是高等职业院校依据旅游产业需求与旅游企业岗位从业要求,实施高素质、高技能、旅游专业化人才培养,所构建的教育教学体系。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尤其是位于以旅游发展为中心地区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已经成为其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并在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改革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旅游管理专业的改建、完善与优化,构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发展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但是从整体实践情况来讲,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其中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不完善,实训基地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明显,具体分析如下:第一,高职院校在组织开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内涵”现象,从而导致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存在数量多、规模大与实际利用率低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实训教学质量,使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取向形式化发展,浪费教育教学资源。第二,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缺乏明确的建设目标,出现定位不准确、不科学问题。就旅游管理专业中导游方向学生实训教学而言,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宗旨在于提升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知与理解,在实践训练与学习中实现导游方向旅游管理职业素养与能力的提升。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目的,导致实训基地职业文化分析、校企深度合作不足,实践教学与实践生产内涵存在相对较大的差异性,不利于学生发展。第三,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导致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存在布局不科学,设备配置与专业学习要求、学习标准、职业要求不对等问题的产生。就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方向学生实践教学而言,实训基地建设布局问题、设备问题,使实训基地无法真实还原酒店管理场景,无法满足学业与就业的有效对接[1]。第四,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构建问题始终是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过程中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实施校企深度合作急需解决的问题。实训指导教师专业教学水平低下,导致在实践教学中无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先进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技术、教学方法得不到科学应用,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
略谈商务英语实训基地建设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通过参观学习和实地调研,笔者发现商务英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上还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
1基地规模偏小且数量少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涉外经贸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助理、商务翻译、外贸业务员、跟单员等。而一般外贸企业或进出口公司规模都较小,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及资金使用都比较有限,无法投入过多的精力参与基地建设;同时,尚不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导致企业热情不高。这些导致商务英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规模都普遍较小,且数量偏少。
2实训周期长导致受益学生面偏窄除了基地规模小、数量少外,外贸企业的工作性质决定商务英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也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实训要求。在一般外贸企业,进出口贸易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流程基本都是由同一个人完成的,而且通常需要1至2个月。如此计算,如果每批安排5位学生进入基地实训,即使寒暑假包括在内,每学年也只能满足30位学生的实训要求,而这显然是不够的。
3教学计划与生产计划矛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兼有教学实训功能和产品生产功能,然而学校的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企业的生产计划是随着市场波动变化的,不同的属性导致两者之间经常出现矛盾。
4欠缺有效的实训组织模式导致管理松散“引企入校”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有些基地将企业引入学校后,对实训项目开发、实训组织与管理等缺乏规划与创新;同时,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使得企业重生产轻实训,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与管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训效果。
旅游管理系实践教学机制构建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主要为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相关单位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较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然而长期以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普遍呈现出琐碎化和零散化倾向,严重阻滞了专业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学生专业能力的深化提高。从行业的反馈来看,存在着以下弊端:一是不能实现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传统实践教学科目繁多,往往要求面面俱到,不利于学生个性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三是不重视实践教学的体系化建设,没有把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加以强化和研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此情况下,必须切实构建适应高职旅游专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为更好更有力地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树立保障。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的基本思路是:在院党委领导下,认真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立足于服务恩施旅游产业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为宗旨,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为契机,校企结合为途径,工学结合为突破点,强化校内、校外两个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为中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社会实践教学为载体,校园文化活动、校内岗位锻炼和校政合作、校企合作为支撑平台,构建与恩施、湖北旅游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规格相吻合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企“融合型”的教学运行机制,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恩施旅游支柱产业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作出贡献。
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出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加以强化,系统构建现代旅游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成果和实际的教学运行情况,我院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探索。2006年始,我们在通过企业的调研和分析、论证基础上,开始探索“实境镶嵌、分段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初步效果,得到了企业、学生、家长的好评。
实境,是指真实的职业环境;镶嵌,是指将实境多次多点镶嵌于人才培养过程,以及将特定的知识、职业能力镶嵌于实境训练。分段循环,是指将学生在校时间分为四个段,即1+0.5+1+0.5。第一阶段为期一年,安排专业认知课和部分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第二阶段为半年,即到校外基地顶岗实习,带队挂职教师参与管理;第三阶段为期一年,针对上一阶段实践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强化,增加新的专业内容与技能的学习,着重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并组织学生完成“双证制”的考试;第四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时间半年,为学生毕业前与就业相结合的生产性实习,即“顶岗实习”。“实境镶嵌、分段循环”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基础层次
酒店管理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内容摘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酒店管理专业便得到相应程度的发展。本文对酒店管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特点、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如使学生具有正确的职业意识、是校外实训基地的补充、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途径,并提出建设实训基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如规模过小、管理体制不完善、师资水平匮乏,在此基础上,希望能为相应人员提供一些借鉴性建议,以促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关键词】酒店管理;高等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
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教学制度便发生相应程度的改变,现今国家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在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需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当学生步入社会的时候,将会具有较大的发展机会,目前,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发展而言,国家便实施相应的政策,校领导便建设相应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与相应部门进行不断联合的情况下,将使其处于积极的发展趋势中。
一、酒店管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概述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内涵。对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而言,许多学校对此项目的建设都处于缓慢的发展趋势中,并处于一种不完善的发展模式中,现今对于此种定义的内涵具有多种方式,并未对其具有一种明确的定义。而最为广泛的定义指学校管理人员在对学校整体运行发展情况进行精确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定的优点,在此基础上,对学校中的实验基础设施进行不断完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其可以对学校实验室基础设施进行相应程度的改革,或在与相应机构进行不断联合的基础上,从而便有相应的实训基地。在对学生整体情况进行不断考量的情况下,且在对学生进行尊重的情况下,使学生综合能力不断增强,从而使其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特点。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不断建设的过程中,其便具有相应程度的特点。实训基地需具有较高程度的真实性,在实训基地不断开展的过程中,应与校外企业发展情况处于一致的发展状态中。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不断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便对于真实的人员进行不断服务,从而学生体会到对真实顾客进行服务的重要性。同时,在校内生产实训基地不断开展的过程中,其便具有生产性的特点,在学生对相应活动进行不断开展的时候,便对社会相应人员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在其不断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会使学校获得相应的收益。此外,在校内生产实训基地不断开展的过程中,需符合市场规范的基本标准,从而在对相应顾客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便能对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开展过程中的相应情况进行不断检验。
二、建设酒店管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意义
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分析
商务英语是全球经济竞争与合作进程中广受关注的热门专业与课程,由王娟萍编著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2014年2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围绕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的教学进行展开,深入分析并说明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实践的内涵建设与实践创新,逻辑清晰、脉络分明,由浅及深地探索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创新方法与实用策略,给教师与学生以专业化的指导与借鉴。
该书共包含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从专业理论研究的角度说明了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概念、专业背景、实践教学现状等内容;第二章归纳并总结了国内外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研究成果,对德国“双元制”、英国“三明治”、新加坡“教学工厂”、日本“产学合作”、澳大利亚“TAFF”以及中国订单式培养、理实一体化等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综合性的比较分析;第三章从语言经济学、建构主义、交往理论、需求分析、语言输出假设等专业研究视角探索了当前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创新理论,切实推动了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健全与完善;第四章介绍了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现状,并从实践教学的现状出发总结了实践教学的现实性问题与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完善并优化了当前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第五章具体化地列举了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途径,遵循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一般规律与原则,推进了高职商务英语实践课程体系的开发、实训教学体系的开发、教育教学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发展进程;第六章从经典案例分析的角度分别讨论了校内创业、“订单式”培养、校内实训机构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实践教学模式的发展亮点。首先,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应当加快实践课程教学的创新手段与策略。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以实践为导向,突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切实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训练提升学生的商务英语交际能力。以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手段的创新为例,教师应当在遵循商务英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引进创新性的技术与手段,对实践教学的课程单元进行更高效、专业和科学的设计,模拟更真实的商务英语交流情境,让学生得以在创新性的技术手段下更好地融入商务英语的实践当中,从而充分锻炼与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能力。其次,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应当重视校内实训中心的建设。校内实训中心的建设包括口语实训室、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等,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作为课堂的延伸,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资源来推进学生的商务英语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让学生得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与优势来选择相匹配和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作为社会实践应用的一个缩影或窗口,通过情境模拟、环境仿真、模拟公司组建等形式在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间架构一个沟通与过渡的桥梁,鼓励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便在真正参与职业竞争的时候,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调整状态,全身心投入,全方位展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最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应当加强产学合作的教育与实践。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必须强调实践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课堂的教学示范与校内的实训并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最终还是要鼓励学生在真实化的商务环境中体验商务英语实践的实际目标与需求,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校企合作与产学合作中,学生应当自觉、主动地参与企业实践的学习与训练,逐步熟悉市场竞争中商务英语职业岗位会接触到的业务情境,增强自身的岗位竞争力,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
以上就是笔者在研读该书之后,对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式所做的探索与思考,结果表明,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应当以创新为驱动力,以实践为导向,优化实践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与评价体系,并在校内实训与校外产学合作的综合作用下,切实推进学生在商务英语实践应用中知识的拓展与能力的提升,进而全面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与水平。
作者:苟小亮 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管理分院
高职学生实习实训质量评价论文
1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实训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1.1校内指导老师监管不到位,学校评价带有片面性
首先由于受到校内实习指导老师人数的限制,导致一名实习指导老师要带很多实习学生,而这些实习学生则因为分布于不同实习企业或者分布于不同的城市,而导致实习指导老师不能对其进行全程的监督,以我校的学生实习实训为例,我校学生所参加的实习实训企业比较多,因此实习指导老师不可能对每名学生在具体的实习实训中的表现有深入的了解,校内指导老师监管的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实习实训效果。比如有些学生因为缺乏教师的监督,他们会在实习实训期间出现各种违反实习企业规章制度的行为。其次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质量评价带有片面性。高职院校对学生实习实训质量的评价更多体现在学生的实习日志和实现总结上,而忽视了企业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因素。
1.2把关不严,实习流于形式
基于当前高职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考虑,高职院校常常将实习实训锻炼的岗位与学生的就业相混淆,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院校不会考虑学生参加实习实训岗位的专业性,只要学生参加了实习实训锻炼,高职院校就会认可其实习实训的质量。二是高职院校缺乏对学生实习实训过程的监管,导致一些实习实训锻炼更多赋予形式化。根据多年的实训经验发现很多学生不重视实习实训环节,学生在参加实习实训时更多的是在家休息或者从事其他活动,而随意的找家企业签订一下实习报告鉴定表的方式应付高职院校。
2建立实习实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CIPP评价模式在电子商务物流的应用
【摘要】《电子商务物流》实训课程通过学生进驻企业进行实际的实训操作,采用CIPP评价对实训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提升情况,使评价更为科学,进一步推动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CIPP评价;实训课程
《电子商务物流》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课程。通过电子商务物流实训,学生将进一步了解电子商务物流仓储模式,深入了解电商物流企业如天猫国际进口保税仓储的运营流程和模式,将理论知识在电子商务物流实训中结合实际应用于实践中,培养学生在实训课程中解决实际运作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1]。选择CIPP作为评价模式,是基于实训实践教学特征的考虑。实训提升的不仅是学生的外在技能,更包括内在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因此,仅用目标达成及效果来评价还不足以考核实训取得的成效,须对整个实训过程进行评价,将评价作为实训持续运行的改进工具[2]。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
《电子商务物流》实训课程的评价,应从职业能力和敬业精神方面进行评价,即可从服务态度、业务能力、应急处理能力、规范化执行等方面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在于指标的细化,评价指标的设置应体现对《电子商务物流》实训课程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两方面的评价考核。职业技能考核指标可从一级指标业务能力、二级指标如物流单据处理正确率、规范操作、业务处理响应速度;职业精神考核指标可从一级指标服务态度、应急处理能力进行设置,对应二级指标为参与度、服务意识、应急反应等具体指标。CIPP评价由背景评价(Context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Evaluation)四个评价过程组成[3]。1.背景评价背景评价指的是《电子商务物流》课程实训评价的学情基础,学情基础决定了实训的目标。在背景评价环节需要全面分析学生在实训前的学习能力、实操能力、素质基础。再通过实训后评价学生在学习能力、实操能力和素质基础三方面的提升情况。背景评价的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2.输入评价输入评价指的是为实现实训课程在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方面的目标而提供的有关课程学习资源、实训场地资源、实训设备资源、实训岗位安排、实训师资投入等各类资源要素及各种资源条件投入作出的评价。基于实训课程资源的投入和学生对《电子商务物流》课程实训的预期,评价资源是否满足学生的预期实训目标,评价课程资源在投入前后是否从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方面提升了学生对电商物流行业和岗位的认识。为达到评价效果,在进行输入评价前,需要与实训企业进行充分的事前沟通交流,明确课程实训目标、学生实训预期、企业实训诉求。在实训方案的制定中充分考虑企业经营情况和学生实训内容,保障实训过程的有效进行[4]。3.过程评价过程评价主要是对实训过程中所涉及的学生表现、企业教师指导、校内教师指导的实训情况进行的过程性监督、检查和反馈性评价,也是检验实训效果的重要评价内容。可通过过程评价检验实训过程是否按照既定计划执行,调整变动情况等。《电子商务物流》实训课程的过程评价可通过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学生的实训日志,学生提交的实训总结报告等方面反映出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精神变化。为有效实现过程评价,可校企双元结合,通过学生小组日常管理、实训小组岗位考核、教师随机抽查等方式开展过程性监督。4.成果评价《电子商务物流》实训课程的成果评价指的是:通过实训是否达到课程实训目标。成果评价的具体指标可从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实训成果等方面开展评价,评价实训过程中采用自评和他评的方式评价学生在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方面的收获和不足之处。自我评价指的是评价主体—实训学生对照实训目标和考核指标进行自我评价的方式。他评主要指由校内和校外的双教师对学生从不同层面进行评价,校内指导教师的评价从学生实训过程表现和实训总结两方面进行评价;校外指导教师评价主要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表现两方面进行综合评价[5],如表2所示。
二、评价流程的确立
高职市场营销基地建设思考
1.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1.1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的主要类型相比较
传统的案例教学而言,利用实训基地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目前,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训基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依托学校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各类设备和实训软件,以及在校内开设超市,以超市作为课堂教学基地,进行现场教学;二是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和企业签约,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场环境,使学生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企业实际营销工作。
1.2建立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的必备条件
本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理论课时偏多,实践课时偏少,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着脱节,学校的教学培养对于社会的发展存在滞后性,如果不引起重视,加快营销实训基地建设,势必会影响市场营销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造成就业困难。因此,学校领导和系领导应高度重视,给予大力的支持,包括提供实训室场所,引进实训软件,配备专业人员,提供资金支持等。在教学体系的设置上既要保证课程体系的整体性、连贯性,又要突出重点、强调核心,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建立以职业综合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获得应有知识结构的同时,获得继续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学过程也要学会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增强互动性,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需要配备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师资队伍的多元化是确保实训效果的可靠保障。学校要注重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专业实验实习教师;聘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人员做兼职教师到校指导实训,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形成专兼结合实力雄厚的专业教师队伍。
2.本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