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17:47: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消费文化理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消费文化理论

西方文化理论问题与策略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政治左派便开始呈现出一种文化理论研究的转向。①这一转向不只是理论主题的转移,也意味着理论逻辑和政治立场的重大转变。经由这一转向,马克思主义通过向女权主义、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话语的渗透或与之结成同盟,生产出抵抗与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异质性话语;其理论兴衰是与西方社会的政治现实、左派命运的起落密切相关的。文化理论在当代西方发展的黄金时代虽早已成为过去,但它在我国当下的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却日益流行。反思这种错位形成的原因,明晰文化理论的本质和意义,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全球化语境下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走向。

一般而言,文化理论缘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左派大众文化研究,它是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和以雷蒙德•威廉斯为代表的伯明翰学派那里发展而来。从其历史起源上看,西方文化理论主要源自于现实政治问题的驱动,如从1965年到20世纪80年代政治左派运动(民权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反战与反核运动以及妇女运动等)的风起云涌。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文化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变得日趋重要的时代,媒体、大众文化等开始兴起,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这些都为文化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而随着1968年西欧世界“五月风暴”的失败,文化理论便成为西方左派激进运动在无法挑战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情况下的一种替代性选择。在这个意义上,当下的文化理论不过是对社会政治的疏远和学院内知识分子的智力游戏,它往往在文化的观念下回避了阶级斗争和不平等的现实。从其理论发展的逻辑看,文化理论也受到了以拉康、福柯、德里达和赛义德等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想家思想的激发:其高举着反人道主义旗帜的结构主义,试图借助话语分析和符号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彻底摆脱启蒙时期以来就有的人道主义意识形态的禁锢,并且试图运用各种激进资源对当代人类处境进行解构,使性、大众文化和后殖民研究等成为文化理论研究的主题,身体(色情肉体)、语言以及伴随而来的“霸权”、“权力”、“话语”和“身份”等术语一时甚嚣尘上。这些思想虽然标榜回归到日常生活,但更多时候则失去了批判生活的能力。而且,它们虽然尽可能地提到马克思的思想,但事实上极少关注自己与马克思的思想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它们主要是经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中介,使马克思主义成为自己的理论资源。

如果考察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文化理论的发展逻辑,可以发现如下两个基本特点:

第一,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文化理论的大部分产生于和马克思主义的极富创意的对话。这种对话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周围找到出路,而又不完全放弃它;同时,它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评论也大多是同志式的。其中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当属阿尔都塞:他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关系问题的严肃思考,批判了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进而提出“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由此,一系列新的理论主题在他那里喷涌而出:总问题、认识论的断裂、多元决定论、症候阅读法、意识形态理论以及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等。阿尔都塞的理论创造改变了以往许多为人们所公认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他批判人道主义,不把它视为评判马克思主义性质的尺度;他不再把马克思关于人的一切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他强调以共时态的结构主义方法研读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他特别重视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等等。这些都体现出其激越的政治与理论立场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第二,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文化理论试图将马克思主义激进化,但它事实上打开了理论的非政治化与去政治化通道。因为,这一时期所有文化理论的主题都集中在“愉悦、欲望、艺术、语言、传媒、躯体、性别、族群,所有这些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文化”(伊格尔顿,第39页);但它们常常与马克思主义意见相左。可以说,在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文化理论主要通过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关系,呈现出一种既继承又断裂的特点:一方面,文化理论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主题,这是因为“文化在已为大家所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统里位置显赫”(同上,第30页);而另一方面,文化理论开始背离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放弃了自己的真正任务。文化理论虽以深化马克思主义为起始,但以取而代之而告终。辨析文化理论的成就与缺陷,可以为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从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到文化转向———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背景,进而也为当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思索路径。

可以确切地说,20世纪70年代是当代西方文化理论发展的分水岭,因为在70年代,哈贝马斯、德里达与福柯等人都明确表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和离经叛道,也终结了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他们在公开宣布告别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充分打开了从生产理论转向文化理论的道路。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文化理论,以其激进的理论姿态,以后现代主义的名义,批评、告别或拒斥马克思主义。它们质疑和否定的,是对一种历史的生产方式如何转变到另一种生产方式进行叙述的马克思主义,也即马克思的宏大历史叙事。正是在这个断裂点上,它们以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介,试图在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之外重建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从而为各种主体性提供可能的选择。人们知道,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转向文化批判是源自卢卡奇和葛兰西,其中卢卡奇侧重于从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层面展开文化批判,葛兰西则侧重于市民社会的文化批判,而为了开展意识形态和市民社会的批判,在他们的影响下,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将理论研究的主题转向了日常生活领域,展开了对人的生活方式及其意识形态的批判。

查看全文

茶文化在社会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思路

摘要:现如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深入人心,“花钱请人吃饭,不如花钱请人流汗”的消费理念悄然兴起,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本课题试图从茶文化理论的视角对社会体育参与进行分析。社会人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工作压力大,参与体育的时间少,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本课题试图从茶文化理论的视角对社会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茶文化;社会体育教学;思路;应用

茶文化理论是我国生活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是一种探寻文化结构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近年来,茶文化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国内外社会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社会关系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是社会关系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大量研究表明精神文明越丰富、社会关系网越庞大,工作效率就能事半功倍。在这些之外正有一种既健康又能提高成功率的茶文化方式正在悄然兴起,即体育参与。体育活动的参与既能使人获得身体健康,又能使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扩大人际交往圈,增加茶文化的理解。

1茶文化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茶文化观念融入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谦让、礼仪等一系列优秀品质。因此将其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将为丰富和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健康第一”理念逐渐成熟,培养学生形成必要的体育修养,实施完善的体育教学方案,优化体育教学改革就更加迫切。所谓体育修养,实际上指的是通过自身努力和相应体育教学活动所形成的素质,其主要包括自身体质状况、体育技能、体育品德和思维意识等非先天因素的综合素质、修养。

1.1茶文化内涵

查看全文

边境文化发展论文

一、引领边境文化精神塑造

边境文化精神是指边境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维模式、伦理观念、审美情趣、行为准则等文化传统和文化共识。边境文化包含边疆民族文化、域外文化、迁徙文化、农牧文化、抗争文化、宗教文化、神秘文化以及内地主流文化等多重文化因素,具有民族性、杂糅性、开放性、兼容性等特点。正是如此,边境文化对自身文化价值、文化思想、文化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往往随着边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处于不断的流变与发展之中,表现出多元的文化格局,多样的文化思潮,多变的价值观念,既有优雅的基因也有劣俗的土壤,既有先进的因素也有落后的影子,既有主导的内容也有干扰的杂音。然而,文化精神是民族精神、科学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要提升一种文化精神,必须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强化文化主流意识。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自信、自强发展的进程中,边境文化必须理性凝缩边境地区人民的社会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意义,广泛凝聚边境地区社会思想文化共识,剥离一切庸俗化、媚俗化、鄙俗化的文化思想,努力成为推动边境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智力手段。因此,边境文化必须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努力成为边境地区兴边富民、崇德敬业的精神魂魄,成为边境地区各民族充满活力和自强不息的动力源泉。

二、引领边境文化理论创新

要激发边境地区文化创造活力,自觉地推动边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要调动边境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对边境文化本质、文化内容、文化功能、文化生产等文化理论问题的研究,在边境地区社会文化各层面中,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并在实践中引领边境文化理论创新发展。一般来说,文化活动中包含着价值活动,文化活动是价值观念的表现形式,价值观念是文化活动的核心内容,但是,价值都有其客观的等级秩序,这种等级秩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核心价值观念就是价值等级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因此,一方面要结合边境文化特点,切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研究,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崇高性,进而通过平等、协商、对话的方式,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边境文化理论创新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要针对边境文化的地位、作用、性质、内容等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精神导向,努力创造一系列原创性的文化理论成果,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感召力与整合性。

三、引领边境文化心理认同

边境文化形成以后,在特定历史时期内,会凝结成特定的文化模式,发展成独特的文化传统,而这种文化传统又会影响人的心理活动。边境文化心理主要是指边境文化传统中,边境地区人民最普遍的自我意识或自我理解的心理状态。心理认同是指认识与情感的一致,是认知与行为的统一,是把外在的思想观念移入内心并积极外化为自觉行为的不断强化的逻辑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判断国家、社会、个人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是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凝炼、提升和弘扬,在边境地区思想文化发展中,均有深厚的思想积淀和理论基础,但是,只有被边境地区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认同,才能成为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的价值引领和价值追求。边境文化心理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的一致,是提升边境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边境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力量,因此,要善于利用边境地区丰富的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提高边境地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边境各族人民的喜好与风气、民约与乡规、崇尚与禁忌等风俗习惯之中,消除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拒斥心理,为边境各族人民深刻理解和真实认同,寻找到历史与现实的坚实根基。在此基础上,通过边疆生产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具体行为,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引领边境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查看全文

文学书生产与销售E时代

文学一直被认为是可销售的产品,它的生产者是创造性的作家,它的消费者是有教养的读者,同时以批评家作为它的向导。文学畅销书作为文化工业提供的文化产品,首先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历史的真实存在情况。尽管文学畅销书作为文化工业制造出的文化商品缺乏恒久的美感且其价值总是以发行量作为主要衡量指标,但它还是在E时代的出版业异军突起,不断制造并引导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兴味。这折射出出版业生产方式和出版价值理念的悄然革新,在刺激文化消费的同时,也陷入了文学价值、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胶着状态。

一、网络营销促使传统出版业面对生产方式革新

图书的网络营销是出版企业以现代营销理论为基础,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以开拓市场、增加利润为目标的图书经营过程。作为直销的最新形式,它由网络替代传统书店,利用互联网对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各环节进行基于网络的跟踪服务,获取读者的第一手信息,不断分析、匹配、制造、发现、强化并满足读者阅读需求。文学畅销书的生产遵循选题策划、封面设计、文案创作、新闻造势等一系列品牌结构规划,严格按照商业模式标准化运行。对文学畅销书的研究最早见于欧美,这与畅销书市场的成长成熟息息相关,并且已经形成了部分可资借鉴的理论。欧美的畅销书在兴起的过程中,曾受到纯文学作家的激烈抵制,随着整个社会市场化的深入,“抵抗”声音越来越微弱,“欢呼”的声音占据绝对优势。我国文学畅销书发展起于上世纪80年代,以经典著作为代表的文学书籍滋养了大批渴望精神养料的读者,出版业对经典文本的观照体现了当时整个社会对文学的重视和膜拜。1999年新闻出版署提出出版产业化,由此,选题策划、编辑、营销、发行逐渐形成完整的出版链条。文学畅销书的网络营销不单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机械营销方式,更是运用现代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广告学综合设计、精心布局的消费引导过程。

二、网络营销演变为强大的社会化营销聚合体

网络营销大大减少了购书成本,通过技术数据分析,实现阅读兴趣跟踪、分析、匹配和对接,建立起稳定的顾客群,同时也给销售带来了强大稳定性。近年,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这种革命性平板技术给阅读乃至生活带来的巨大转变。电子阅读成为大势所趋,也必将带来畅销书生产链条的延展与深化。借助搜索引擎的平等性、无界性以及精准性,多维度的开放平台带来的网络营销成为图书销售向广度和深度进行多维拓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网络平台推动并丰富文学畅销书内容生产

查看全文

草原文化艺术化转化几点思考

[摘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更好地激发创造活力,推进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面临的两个重要课题。推动草原文化艺术化转化是促进民族文化“双创”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着重提出跨类别、融合性、抽象化和理论化四种转化方式,构建活态传承、综合开发和集成创新三大体系,促进草原文化转化成果“走出去”“走下去”“走上网”三个渠道,形成草原文化艺术化转化的研发、生产和传播的完整链条。

[关键词]草原文化;艺术化转化;文化创新

一个地区对文化资源的配置和开发能力,不仅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和程度,而且直接影响了一个地区文化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艺术化转化是草原文化资源配置和开发的重要形式,要切实把握文化产品生产这个关键环节,革新转化方式,构建转化体系,畅通传播渠道,促进文化互动和文化创造力的激发,让草原文化展现出时代风采和永久魅力。

一、着力创新艺术化转化方式

(一)跨类别转化,着力推动艺术形式创新发展。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艺术门类划分越来越细,艺术传播形式越来越丰富。跨类别转化就是在挖掘、整理和研究优秀传统草原文学艺术的基础上,促进各艺术门类之间的互动与交融发展。主要包括跨艺术门类、跨语言类别、跨传播渠道等三种形式。1.跨艺术门类。促进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文学形象和综合形象之间的转化,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其中,草原文学经典作品转化成戏剧、影视剧作品将是解决内蒙古自治区影视戏剧作品原创力不足的有效方式,是推动内蒙古自治区跨类别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如《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改编成电影《内蒙古人民的胜利》;赤峰市力王集团将中国画与挂毯工艺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与艺术风格的工艺品。2.跨语言类别。草原文化是多民族在历史上共同创造、积累的结果,语言文字类型多,特别是蒙古语、满语、鄂温克语等被广泛使用,保持了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限制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因此,内蒙古自治区组织实施“蒙古语语料库工程”“优秀蒙古文译介工程”“民族电影译制工程”等,促进跨语言类别交流,推动优秀母语作品传播。3.跨传播渠道。内蒙古文学艺术形态多样,但传播渠道单一。如,英雄史诗、乌力格尔、好来宝等大量的说唱艺术作品,主要以艺人通过说书厅、广播电视等形式进行传播,缺乏现代的传播渠道,不能顺应中青年和少年群体的消费习惯。因此,向新媒体研发、舞台艺术呈现、跨界融合推广等方面转向,将是今后一个时期传统说唱艺术传播渠道拓展的重要任务。(二)融合性转化,着力推动传统文学艺术现代化发展。融合性转化就是以现代化发展为着力点,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融入现代价值观念,激发传统艺术的内在活力。首先,优秀传统文学艺术与现代价值理念的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现代价值的重要源泉,也是传播现代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具有维系传统价值、培育新价值、校正价值偏差功能。通过经典复排、革新艺术形式、叠加现代价值等方式,在传统文学艺术中融入现代价值与内容,注入现代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通过乌力格尔、好来宝、剪纸等民间传统艺术,围绕时代主题,进行现实题材创作,赋予传统艺术形式以时代的内涵。其次,优秀传统文学艺术与现代技术融合。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更新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带给人们更丰富多彩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娱乐消费;要大力推进图书音像、广播影视等领域的数字化发展,用现代传播手段促进草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要大力发展文化产品传播和交易的现代科技平台,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交易渠道。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防止珍贵的实物和资料流失。如,对蒙古族民歌的流行化、大众化改编等。第三,优秀传统文学艺术与旅游融合。要以《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为指导,在基础资源配置、生产要素整合、产业链条衔接等各个环节加强策划,促进草原文化艺术化转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如,引导演艺企业进驻旅游景区开展驻场演出,围绕旅游者需求,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培育旅、学、研精品路线等。(三)抽象性转化,着力推动文化符号的提炼。“人们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他们的符号象征价值。”一方面,提炼抽象化文化元素,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如,国家图书馆利用珍贵馆藏古籍《庆赏升平》设计了一整套彩绘戏曲人物图谱,并以此为创意原型创造了状元、公主、哪吒等卡通形象,衍生出公交卡、书签等数十类文化创意产品,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现代生活之中。因此,如何围绕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内蒙古大草原、马头琴、那达慕、蒙古包、成吉思汗、草原英雄小姐妹、蒙古文、敖包、蒙古马、红山玉龙)进行生活化的创意开发将是促进草原文化大众化、普及化的重要途径。三娘子、王昭君等历史人物,多松年、奎璧、乌兰夫等革命历史人物一直是戏曲、小说、说唱等俗文学的重要题材,提炼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核心内涵,并赋予现代形式,创作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品,也是推动传统价值观念融入现代社会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通过提炼抽象化文化元素,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功能的转换。如,从安代舞和民族民间音乐中提炼出简单、流畅的舞蹈元素,编排出适合普及大众的广场舞,实现舞蹈的审美功能转变为体育健身功能,既能够传承草原文化的核心元素,也能够培育和保护草原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文化元素的提炼和抽象化转化是综合性文化产品开发的重要前提,只有通过提炼识别性、系统性、统一性、形象性的抽象化文化符号,才能够保持文化的基因与血脉,才能在普适性、消费性、时代性文化产品的开发中继承传统、留住根脉。(四)理论性转化,着力推动草原文学艺术评价体系构建。进一步深化草原文化理论研究,以组织实施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内蒙古民族文化研究建设工程为统领,建设草原文化高端智库,加快草原文化现代化转型,促进草原文化理论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深度融合,在实践中不断推动草原文化理论的深化、拓展和创新。将“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从思想理论、实践运动、社会制度和价值理念四个层面多角度、深层次融入。全面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的意见》,组织实施民族文艺理论研究建设工程,加强基础文艺理论的研究,在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文艺理论批评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构建民族文艺理论体系,为草原文化艺术化转化提供理论支撑。进一步加强对草原文学、草原画派、蒙派杂技、“马背上”的电影等文学艺术的理论提炼和阐释,着力解决草原文学艺术传播中的“误解”和“误读”的现实问题,为草原文学艺术的推广、传播提供科学阐释和权威解读,进一步提升草原文学艺术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号召力。

二、着力构建艺术化转化体系

查看全文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也就是在企业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员工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这里所研究的主要是狭义上的企业文化,它是在吸取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相对于企业的物质财富来说,企业的精神财富更为宝贵,它是一种无形资源,它所形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以独特的能力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是企业坚不可摧的根本原因。

一、企业文化的传承与作用

企业文化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它的产生是人们自觉地研究企业文化现象和企业文化管理方式的本质、特征以及运行规律的结果。企业文化由自发的现象、到自觉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标志着企业管理上的一场革命,以研究企业文化的产生、发展规律为对象的企业文化理论不仅是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企业管理理论继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科学之后的第四个里程碑,标志着当今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最高层次。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实践与创新所形成的企业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习惯的总和。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中心,这与党中央号召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是一致的,它强调尊重人、信任人,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主体位置上,强调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的作用,反对单纯的强制管理,注重在吸取传统文化精华和先进管理思想的基础上,为企业建立明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以此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与社会以及企业内部物质、制度、精神的最佳组合和动态平衡。因此,研究企业文化理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导向作用和激励约束功能,集中的体现了企业的基本宗旨、经营哲学和行为准则,对企业经营管理起到优化作用,有助于培养员工的高尚情操和提高员工的生产经营、管理能力,有助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企业制度创新,促进企业管理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有助于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发挥民族文化传统的优势,推广优秀的企业管理经验,创造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企业管理特色。

二、以人为本,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查看全文

文化的剩余价值——哈贝马斯的大众文化批判

作为一个强调总体性批判的社会理论家,哈贝马斯对于现代性危机在文化领域中的表征有着许多独到的看法。换言之,文化批判同样构成了哈贝马斯社会批判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哈贝马斯对文化的批判,基本上继承了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的路径。具体而言,哈贝马斯从大众文化批判入手,致力于解决文化领域中的剩余价值问题。因此,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认为,哈贝马斯对于大众文化的批判,综合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和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的工具理性批判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步,把大众文化批判提高了社会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的高度,使之规范化。

为了具体阐明大众文化批判在哈贝马斯文化现代性建构过程中的地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我们将阐明哈贝马斯对从马克思、卢卡奇到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的工具理性批判传统的批判、继承和发展(1);接着,讨论哈贝马斯对于文化消费主义历史形成的追溯(2);最后,具体分析哈贝马斯对于广告和公众舆论的理解(3)。

1、工具理性批判的批判

哈贝马斯从马克斯·韦伯的合理化范畴出发,把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卢卡奇的物化学说以及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的工具理性批判(启蒙的批判)贯穿起来进行分析,认为它们共同的贡献在于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的两大根本问题:意义丧失和自由丧失。而在这当中,卢卡奇的物化学说又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哈贝马斯看来,马克思通过对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分析,揭示了克服现代社会(资本主义)危机(主要是经济危机)的客观前提,这就是被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自身所束缚的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被马克思看作是解决现代性危机的根本出路,而马克思所给出的发展生产力的方法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的培训以及劳动组织的更加完善等等。

如果说,马克思的杰出贡献仅仅在于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剩余价值,那么,他就难免会落入经济决定论的困境当中。仔细阅读马克思的著作,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对于经济决定论显然有着清醒的自觉意识。因为,马克思充分注意到了生产力自身的复杂性。也就是说,按照马克思的定义,所谓生产力,不仅包括现代的科学技术,更包括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主观潜能。在马克思的理解当中,无产阶级的主观能动性既表现为他们有创造性的生产活动,也表现为他们有革命性的批判活动。这样看来,马克思实际上已经注意到了剩余价值在人的主观生活世界当中的表现,以及人(无产阶级)对于这种剩余价值的抵抗意识。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攫取,不仅为无产阶级(乃至整个人类)的解放创造了客观前提,同样也创造了主观前提。

查看全文

审美活动的时代转型

摘要:美学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展,美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审美的日常化已经成为美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该文从当下的审美对象、审美主体的心理,及美学理念的历史性转变三个方面来分析审美活动的时代转型,探寻美学研究日常化转向的根由。

关键词:审美对象;审美主体;美学理念

随着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美学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展,相继出现了电影美学、摄影美学、绘画美学、书法美学、音乐美学、建筑美学、服饰美学、技术美学、体育美学、人体美学、生态美学……等门类。原本思辨的、哲学的研究领域,现在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理性的哲学化研究趋于边缘,而美学与现实生活、文化的关系研究趋于紧密,美学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之中。这与审美对象的时代性转型,个体的审美理想、审美心理的变动分不开,而且美学理念的历史性问题也不可忽视。

1.审美对象及其活动范围的变化

传统的审美对象多以静态化的形式存在,如文学作品、绘画、建筑、自然景致等,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人们遨游于广阔的自然,与自然共融,艺术创作也脱离不了自然物象,自然美与诗词意境美天然地连接在一起,如《诗经》中的自然物象的艺术化展现,屈原辞赋中对奇花异草的品德化赞喻等;而当下审美对象的中心已不局限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转移到一些新兴的艺术门类,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乃至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居室装修等,这些艺术门类多蕴涵一种动态的理念。这时代,艺术活动的场所已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远远超出了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如美术观、音乐厅、剧场等)。看来,审美活动已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不同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的界限和范围,更多地发生在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与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社会空间与生活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和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艺术己经转移到了工业设计、广告和相关的符号与影像的生产工业之中,任何日常生活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呈现,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消失了。

韦尔施(WolfgangWelsch)在发表于《理论,文化与社会》的《审美化过程:现象,区分与前景》(''''AestheticizationProcess:Phenomena,DistinctionandProspect'''')中谈到:“近来我们无疑在经历着一种美学的膨胀。它从个体的风格化、城市的设计与组织,扩展到理论领域。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正笼罩在审美之中。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逐渐被看作是一种审美的建构物。”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是不可回避的时代转换,“存在、现实、恒定性和现实这些古典的本体论范畴,其地位如今正被外观、流动性、无根性和悬念一类审美的状态范畴所替代。”①

查看全文

颠倒的柏拉图主义研究

内容提要紧随西方学者,中国学者如今也不断用审美化来描述当今中国社会(主要是当今的中国城市社会),但在何谓审美化的问题上却往往莫衷一是。其中,最引入注目的也许是用形象化来界定审美化,把社会的审美化理解为社会的形象化。本文认为,由萨特想象说、德博尔“景象社会”说、波德里亚“类象”说、杰姆逊“平面化”说共同构成了西方主流“形象社会”理论的基本谱系。该理论始终贯穿着激进左派的基本立场,对形象社会持毫不留情的批判态度,但该理论常常把形象化与外观化、符号化、印象化、影像化不加分别地混在一起,而其核心则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影像”概念,即与“真实存在”的事物相对的“去真实化”的事物。所以,该理论的实质是尼采式“颠倒的柏拉图主义”,植根于“真实存在——去真实存在”的问题框架。对于如此狭隘的一种理论,中国学者大可不必顶礼膜拜。

关键词形象社会影像真实存在去真实存在颠倒的柏拉图主义

“形象社会”理论首先是法国学者提出的,但中国人接受“形象社会”理论却多半是通过美国学者弗里德里克·杰姆逊。杰姆逊1985年在北京大学所做的专题讲座(后以《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为题出版)首次让某些中国人知道了“形象社会”的理论。在讲座中,杰姆逊简略回溯了“形象社会”理论的发展历程。即,从萨特的想象说起,经德博尔的“景象社会”说,波德里亚的“类象”说,一直到杰姆逊本人的“深度消失(平面化)”说。据笔者所知,杰姆逊所提及的这些学说乃是时下西方其他一切“形象社会”理论的基本源泉,所以可以把它们称为西方主流形象社会理论。为了讨论“形象社会”,我们的首要工作应该是了解这套理论的演进脉络。

萨特认为,形象乃是想象的产物。萨特的“想象”不同于我们通常的理解。想象不是虚构,不是构造非现实事物的活动,反而是一种特殊的现实活动,是一种使现实“去现实化”的现实活动。萨特的存在主义只承认一个世界,我们无可选择地被抛入了这惟一的世界,与人有关的一切也都只属于这惟一的世界。因此,一切活动都是存在活动,一切事物都是存在事物。想象仍然是我们在世界中存在的一种行动方式。人有两种基本的行动方式,一是实践,二是想象。二者没有存在性质的区别,只有行为方式的不同。“实践”的意思是“使用物品”,典型表现是“工厂劳动”,是在现实世界中的真实的行动,它回顾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进行积极谋划,参与实际现实的改变。想象则相反,它是一种“去现实化”的活动,它不是一种谋划而是一种静观,不是指向未来而是指向现在。它把过去和未来都纳入现在,使现实因被抽去内容而变成了形象。因此,想象实际上是伪实践,是不真实的实践。实践是对现实的肯定,想象却是对现实的否定。萨特认为,那些憎恨现实、不愿行动的“审美主义者”蓄意毁灭现实,把现实变成纯粹的形象(萨特并不认为审美主义者与艺术家是一回事,因为艺术仍然是一种实践)。因此,萨特是用“去现实化”来说明他所谓“形象化”的实质的①。

萨特的观点直接促成了情境主义学派。情境主义的主要代表德博尔把萨特偏于本体论的理论改造成一种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说,用来描述“消费资本主义”的特征。德博尔提出了著名的“景象社会”概念。粗略说来,“景象社会”就是“形象社会”的意思,因为景象也就是形象大幅度集聚即形象充斥于整个社会的结果。在《景象社会》一书中,德博尔集中论述了资本主义演变为形象社会的必然性。德博尔接受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意味着经济主导整个社会,意味着商品化成为社会生活的核心机制,但他又认为,经济对社会的支配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导致“从存在(being)到占有(having)的明显蜕变”,第二阶段则导致“从占有(having)普遍转化为外现(appearing)”。第二阶段就是“消费社会”的阶段。德博尔相信消费社会仍然是资本主义,但他认为,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商品已经由实际的物体转变为物体的外观(即形象—物体)。“一切实际的‘占有’都必须从外观中获得其直接的声誉和终极的存在理由”②;“景象是积累到一定程度以致变成了形象的资本”③。于是,“形象化”成了消费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的最新形式,也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最新形式。形象化便是物质化了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查看全文

审美对象研究论文

摘要:美学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展,美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审美的日常化已经成为美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该文从当下的审美对象、审美主体的心理,及美学理念的历史性转变三个方面来分析审美活动的时代转型,探寻美学研究日常化转向的根由。

关键词:审美对象;审美主体;美学理念

随着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美学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展,相继出现了电影美学、摄影美学、绘画美学、书法美学、音乐美学、建筑美学、服饰美学、技术美学、体育美学、人体美学、生态美学……等门类。原本思辨的、哲学的研究领域,现在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理性的哲学化研究趋于边缘,而美学与现实生活、文化的关系研究趋于紧密,美学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之中。这与审美对象的时代性转型,个体的审美理想、审美心理的变动分不开,而且美学理念的历史性问题也不可忽视。

1.审美对象及其活动范围的变化

传统的审美对象多以静态化的形式存在,如文学作品、绘画、建筑、自然景致等,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人们遨游于广阔的自然,与自然共融,艺术创作也脱离不了自然物象,自然美与诗词意境美天然地连接在一起,如《诗经》中的自然物象的艺术化展现,屈原辞赋中对奇花异草的品德化赞喻等;而当下审美对象的中心已不局限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转移到一些新兴的艺术门类,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乃至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居室装修等,这些艺术门类多蕴涵一种动态的理念。这时代,艺术活动的场所已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远远超出了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如美术观、音乐厅、剧场等)。看来,审美活动已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不同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的界限和范围,更多地发生在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与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社会空间与生活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和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艺术己经转移到了工业设计、广告和相关的符号与影像的生产工业之中,任何日常生活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呈现,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消失了。

韦尔施(WolfgangWelsch)在发表于《理论,文化与社会》的《审美化过程:现象,区分与前景》(''''AestheticizationProcess:Phenomena,DistinctionandProspect'''')中谈到:“近来我们无疑在经历着一种美学的膨胀。它从个体的风格化、城市的设计与组织,扩展到理论领域。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正笼罩在审美之中。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逐渐被看作是一种审美的建构物。”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是不可回避的时代转换,“存在、现实、恒定性和现实这些古典的本体论范畴,其地位如今正被外观、流动性、无根性和悬念一类审美的状态范畴所替代。”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