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音乐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6 16:14: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线下音乐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校音乐类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在教育改革浪潮下,高校音乐教育面临着教学模式的转变,从教学主体而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被不断重视。然而传统面授教学中,教师依然不可避免成为教学主导,不论学生学习意愿如何,都必须在特定时间坐在教室中学习。而线上教育模式的灵活性打破了这一僵局,影响学习进程和效果的因素不再是老师,而是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态度。从学习环境而言,线上教育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脱离长期特定的学习氛围,脱离与老师和同学面对面的交互,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也直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策略与方式。
一、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变革的理论概述
(一)线上音乐教育模式变革。当下,教育部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互联网+教育,敦促教育改革面向信息化发展,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朝着信息化迈进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互联网应用带来的大数据和极强的知识关联网,冲击、重构教育面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互联网音乐教育产业也应运而生。音乐教育资源重新配置整合,慕课平台(MOOC)、远程教育、公众号教育中蕴含的丰富的音乐文化知识,极大提升了教育组织和学习场所的灵活性。(二)新时代互联网+音乐教育模式变革。传统的线下高校音乐教育中,通常是由音乐教师负责对学生讲解音乐作品中的相关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相关的音乐技能,让学生掌握到音乐艺术语言和意境的表达以及曲调等方面,而这种传统音乐教育都是以线下教学的课堂模式进行传授的,学生主要是以听觉、联想等实现学习音乐的目标,但是这种学习模式不利于音乐想象能力的拓展。在现代音乐教学中,通过利用互联网进行媒介传播,实现了线上观看音乐教师课件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音乐课件的图片和视频解说等,这就对音乐教学起到了深化理解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线上教育模式“互联网+教育”开始盛行,进而影响到了线上音乐教育教学,从此线上音乐教学不但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而且可以利用在线公开的网络课程来学到更为广泛的音乐知识,这些宣告了“互联网+音乐教育”时代的到来。在这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音乐教学的模式下,互联网中ICT技术、AI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从而出现了智慧教室、微格应用、慕课应用等多样化的线上互联网技术音乐教学新模式。
二、高校音乐教育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线上音乐教育改革的实例分析。2020年2月15日,北京市私立树人瑞贝学校,积极响应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号召,开展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多学科线上教学课程。该所高校音乐教授的音乐素养基础课程,也作为校本课程参与录制直播。在课程录制过程中,线上音乐教育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基于线上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学生与老师交互性减少,又如线上音乐教育难以帮助学生实现根据学习进度掌握到匹配的音乐教学资源,进而导致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缺少参考指标。(二)互联网+音乐教育模式实例分析。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在我国不断发展壮大,音乐教育行业的先锋人士对于传统音乐教育现状产生了极大的不满,于是应运而生了大批的互联网+音乐教育模式和商业产业化运营,也宣告了我国音乐教育的创新变革和商业模式到来,据《2017年音乐产业发展报告》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线上音乐教育产品呈现爆发式增长势头。由此可见“互联网+音乐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音乐产业发展的先驱引导,也代表了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走向了互联网数字技术引领时代。以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模式改革来看,该学院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模式,充分利用了线上音乐教育的先进教学技术和广泛音乐教育资源,把线下高校音乐教师的传统授课模式相结合,探索出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的新型综合模式,也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变革树立了标榜。在中央音乐学院采取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中,通过采用线上教育的“雅马哈”远程技术手段,可以将正在弹奏的钢琴曲进行现场演奏,再以音频、视频、表演MIDI格式数据进行整合采编,从而利用互联网信息传送技术,与世界上另一台同款钢琴进行联网并现场直播,从而让演奏的一方能够通过远程再现的方式,把演奏的动作、触键等精准无误的播放出来。
三、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变革的评价
学校音乐教育实践与探索
摘要:学校音乐教学是我国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持续关注重点,在强调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教育环境下,广大学校音乐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都进行课诸多拥有创新性的探索与思考,这也为日后的音乐课程教学体系提供有利的参考条件。文章从当下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出学校音乐教育实践探索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音乐教育;实践;探索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呈现出全球化的特征,世界各国的开放程度逐渐加深,国际间的交流与联系日渐紧密,音乐文化的教育概念由此而生。如今,音乐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当中都带有音乐文化的影子。音乐教育也不例外,新时代的不断进步音乐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不再局限在单一的课堂教学中,而是更加倾向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创新能力及审美观念等多元音乐文化,从而达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目标。
一、学校音乐教育实践的现状
学校音乐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和美育地重要环节,但是在学校音乐教育地实践探索中,存在一些有待改进、提高和调整的不足。除此之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还存在着许多细节上的问题,要想全面提高学校音乐教育实践探索的质量与水平,学校及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从音乐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快推进学校音乐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一)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学校音乐教育的课程价值还未受到充分地重视,学校音乐教育地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推广受到了诸多障碍。这既是观念上的问题,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还未能在音乐价值上达成深层的理念共识,同时也是制度上的问题,我国的音乐教育还未能形成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大量音乐教学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在音乐教育上的选择较少。从当前学校音乐教育的实践推广情况来看,受经济、文化、教育观念等情况的影响,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规模、质量和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区域不平衡。(二)学校音乐教育的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提高。音乐教师是学校音乐教育实践中的引导者、指导者、评价者,肩负着音乐教育教学的许多重要目标和任务,因此音乐教师需要音乐专业能力、音乐教育能力和课程教学改革学习能力上达到较高的水准。但是当前的现状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教学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着明显的缺口。从教师人才素养的提升价值来说,它主要包括三点:(1)教师音乐专业能力的提高有助于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对指定出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音乐课程体系也十分有力;(2)教师音乐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助于音乐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重要前提;(3)教师教学改革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紧跟学校音乐教育变革的新理论发展与新实践探索趋势,推动学校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三)学校音乐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缺少系统性和统一性。音乐教学资源的分类型、分阶段工作不到位,学生的音乐教育处于较为粗放、低效率的状态,学生的音乐教育素养和音乐技能未能得到有效提高。在互联网信息科技时代,隐喻教学资源在规模上得到了较大的扩展,通过网络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获取大量的音乐教学资源,但是从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来说,这些音乐教学资源数量有余而质量不足,规模宏大但是体系混乱,教师与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根据课程的目标和学生自身的情况来梳理和选择相适应的音乐教学资源,音乐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低,有效性更是不足,严重阻碍了学校音乐的创新拓展。
二、学校音乐教育实践探索的创新路径
移动APP在音乐教育的作用
【摘要】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突破10亿大关,这数字仍处于上升趋势。移动互联高速发展衍生的云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科技技术为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中坚力量就是移动APP应用程序。文章阐述何为移动APP应用程序及其特征,分析了移动APP应用程序在音乐教育中运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音乐教育;移动APP;应用程序
一、何为移动终端APP应用
Application简称APP,狭义中的APP指的是手机、平板电脑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目前市场主流的是苹果公司的应用系统iOS版本和Google公司的Android系统,小众的还有塞班系统版本Symbian、微软windowsphone等。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开放化,在我国手机应用商店已超过百家,过百万的手机应用开发者创造了10万多个应用软件,应用程序下载量位居世界第二,仅低于美国。常用的APP有微信、淘宝、滴滴打车、美团,等等,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移动APP。在这样的“互联网+”大背景下,传统形式的音乐教育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市场需求推动了音乐教育体系的变革。移动APP应用对音乐教育而言,在空间及时间上提供了更多可能,构建有趣、创新、智能的全新音乐教育生态体系。
二、移动APP应用在音乐教育领域中展现的优势
(一)自主性。如今移动APP的音乐教育多数采用视频教学为主,优秀的APP教学视频制作精良,专业多角度拍摄,清晰、重点突出,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及学习时间,确定学习进度,学习中可以反复观看,学习后可上传视频请专家老师点评。APP直播教学解决了师生互动不足的缺憾,并且移动终端手机或平板电脑轻巧,便于用户随身携带,借助移动互联网,对于使用者来说,移动APP应用具有Anytime,Anywhere,Anything和Anyone的4A元素,摆脱了时空上的束缚,可以想学就学,加强了学习的自主性。(二)专业性。传统音乐教育行业中优秀的师资紧张,农村乃至三四线城市教育资源贫乏,一些较冷门专业的乐器甚至找不到老师。音乐教育类APP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现有的音乐教育APP课程内容丰富,涵盖器乐,、声乐、乐理、舞蹈等相关领域。不少优秀的音乐教育类APP,聚合了国内外本专业顶级教育家组成核心专家团队,APP线上授课点评的不乏国内业界名师,学生学习到的是国内外最专业的音乐表演技巧及理念,并且比线下面授更加经济实惠。(三)娱乐性。音乐教育中,因为传统的乐理学习单一枯燥,较难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常常忽略乐理学习。学生薄弱的音乐理论基础,导致其不理解音乐,音乐的内涵是如何表现的,到了一定阶段,专业技巧、技能上的学习难有突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APP应用作为一种新型信息传播载体,搜索技术、社交网络、虚拟世界、数字化、移动教学等新式科技使乐理知识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这样游戏式的教学互动模式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化被动化学习转变为主动化学习。APP应用的娱乐性推动了乐理知识的传播,也就是推动音乐教育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全新的音乐教育生态体系里,怀揣Idea和梦想的音乐教育者,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成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先锋和新锐。
音乐教育如何展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摘要:科技、教育、社会的快速发展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这种情形之下,教师必须要明确当下的音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能力,对当下的音乐教学内容有效地延伸和拓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有效地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的规划,利用别开生面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文化音乐学习和音乐练习。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化文化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主要是指围绕高校的专业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兼容并蓄的眼光来看待当下的音乐教育,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条件,引入一些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多元性、趣味性的多元文化教育内容。在有效的完善高校音乐教育知识体系的同时,使学生能积极、踊跃、主动地投入到实际的音乐学习和活动过程中去。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还需要不断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反思和总结,积极借鉴和参考成功的音乐教育案例,以全面突出高校音乐的教育特色,构建全新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体系,这样才能向社会输送更多具有较高音乐能力、素养、技能、水平的优秀复合型人才。
一、现阶段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受到传统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的影响,仍有部分教师依然坚持本位的教学思想,以自身的经验为准,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和规划工作。即便是学校引入了一些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和设施,但部分教师的信息素养较为有限,多元化教学模式和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难以进行有效的融合,且有的教师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认识较为浅显,只能简单地进行多元化内容的引入,却无法从本质与内涵入手进行教学,这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多元化思想和艺术思维的发展,导致了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备课和讲课,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审美意识、音乐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等仍然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新媒体技术在现代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现代新媒体技术获得较快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新媒体技术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载体,通过手机和平台电脑等形式进行社交和在线学习互动,新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使得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互动性增强,同时新媒体技术也极大的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学习方式,新媒体技术对现代高校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音乐教育与管理教师具有的知识体系也提出新的高度,新媒体技术对现代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现代音乐教育和课程改革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一、新媒体技术下的现代音乐发展与价值分析
(一)新媒体技术与现代音乐教育的渊源
新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新媒体本身就是一项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新媒体相对于电视和广播以及报纸等媒体具有时代性,以无线网络和手机客户端以及微信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现代新媒体技术具有社交传播和信息获取与分享的特点,新媒体技术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各行各业,现代新媒体技术对于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使得教育教学管理发生重要的变革,现代音乐教育与新媒体技术具有重要的联系,这与音乐教育的特殊性是密不可分的。
(二)新媒体技术在现代音乐教育过程中应用价值分析
现代新媒体技术是现代音乐教育进行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的重要革新,新媒体技术更新了现代音乐教育的观念和教学方法,从计算机课件演示教师讲演转变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以慕课和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等形式为主的教学改革将现代音乐教育变得更加多元化,现代新媒体技术更新了音乐教育观念,与此同时也对现代音乐教师的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掌握更多的现代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及视频编辑技术,新媒体技术在现代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应用有效的促进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对音乐教育的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终身学习的开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完善教师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培养专业水平,全面发展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与其他的学科相比,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极富创新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等特点。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教学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的结构形式,它是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诸因素的高度概括,是从整体上思考教学过程的一种方法。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中的缺陷
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配置中,声乐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必修课,此课程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实践非常重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代学生多元化、思维跳跃的特点。
(一)教学任务设计趣味性较少,缺乏吸引力
教学模式一般是围绕着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立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对象,是未来在幼儿园或者早教机构,包括幼儿音乐教学工作在内的幼儿老师和非艺术专业学生,声乐学习中混淆了“学前声乐”和“专业声乐”的区别,教学内容、教学情景的设计趣味性较少,缺乏吸引力。有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追求演唱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在幼儿园日常教学在音乐活动的教学模式、幼儿歌曲的学习与演唱,使得学生上课缺乏兴趣和动力[1]。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活动中,教学任务设计目标如果缺乏明确的指向性,就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了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任务设计过程中除了要掌握基础的儿童歌曲唱法和学法之外,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多增加儿歌表演和演唱的相关音乐活动内容,遵循学前教育的培养宗旨,学以致用。
(二)传统课堂授课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高校音乐课程内容优化及金课建设
摘要: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教学的提倡,高校里的音乐通识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掌握基本的文化艺术常识及鉴赏能力对人的情感和性格培养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音乐教育;内容优化;金课建设
从中学时代起,学生由于背负着升学压力,音乐、美术等科目的学习逐渐被所谓的“正课”代替,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出现了许多审美和情商发展不足的现象。根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高校施行公共艺术教育有其必然性。高校学生作为一个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群体,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公共艺术教育正好可以弥补学生长久以来的美育缺失。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有明显不足,需要教师对课程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
1高校音乐课程教育概述
高校施行公共艺术教育的时间已有近30年,其教学广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教学深度还有明显不足。接受通知教育的学生数目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高校的公共艺术教学找到了感兴趣的方向,并自觉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但是公共艺术教学的深刻不够,很多课程都流于表面,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度不足。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学生的美育得到了补充,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同时,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和情感价值,使学生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审美能力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无法得到有效锻炼,但健康的审美观念对学生的成长有较大帮助,音乐是一种联系了不同感官的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纯洁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因此,高校音乐学教学教育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将课堂教学场所转变为交流的宝地。我们倡导高水平、创新性和挑战性的音乐课程教育改革。打造“黄金课程”,创建一条优化音乐教学的高级路线,旨在支持高质量音乐人才建设的整体发展。
2高校金课建设概述
听障儿童学前音乐教育论文
摘要:特殊音乐教育是音乐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听障儿童的学前音乐教育又是特殊音乐教育的一个主要分支,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但由于其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很多音乐教育者都对特殊音乐教育避而远之,导致特殊音乐教育教师匮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特殊音乐教育中的听障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更多的音乐教育从业者关注特殊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从而普及我国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关键词:听障儿童;学前;音乐教育
一、学前特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的特殊教育学者柯克(Kirk,1983)对特殊儿童的定义是:在心智特质、感觉能力、神经动作或生理特质、社会行为和沟通能力方面,偏离一般或常态儿童,或具有多重障碍的儿童,而这样偏离的情形,得靠学校教育设施的调整,或特殊教育服务的提供,才可发展其最大潜能程度。学前教育指的是0—6、7岁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这个时期的音乐教育尤为重要,其重要性表现为:1.有利于尽早填补特殊儿童的生理缺陷;2.有利于改变和优化特殊儿童的大脑结构;3.有利于正确引导和提高特殊儿童的形象思维;4.有利于保护和促进特殊儿童心理活动的正常发展。
二、听障儿童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听觉是人类感知世界、学习语言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听觉障碍也称为听力残疾,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听觉困难,听不到或是听不清环境及言语声音。儿童正处于听觉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听力障碍严重的损害了儿童的语言功能,影响了儿童的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发展,导致许多听障儿童的心理发育不完善,常出现自闭、内向等性格缺陷。需要注意的是,听障不完全等于聋哑,听障儿童是可以通过助听器去感知和认识这个世界的,也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去练习发声和正常交流的,这些儿童更需要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和关爱。不少听障儿童在学龄阶段虽然进入正常小学,但在二、三年级以后成绩不断下滑,不能达到学校的教学要求,最后父母还是选择了聋哑学校,造成这类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这些听障儿童在学前阶段,其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等抽象的思维能力方面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发和发展,因此,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升高,知识层面的学习越来越抽象,他们无法理解,加上个人身体和心理的缺陷,导致成绩直线下滑。因此,听障儿童的教育应该比一般正常儿童的教育更早,而音乐教育可以更好地开发儿童的大脑发育,刺激和训练其听觉、语言表达和认知等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如果错过了某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会对儿童的康复造成很大的困难。
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关系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信息技术具有的广泛性、丰富性、开放性等特点对各个传统领域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慕课教育又被称之为大规模线上课程模式,其依托于互联网而存在,通过简短的教学视频、在线课程等,对学生进行在线远程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同时教学内容重点清晰,能够在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对于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以泉州高校为例,分析泉州高校音乐教学中应用慕课教育模式的主要优势,并阐述了当前教育模式下,泉州高校音乐教学的现状,基于慕课教育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思路,期望能有效提升泉州高校音乐教学水平。
关键词:慕课;音乐教学改革;泉州高校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多种依托于互联网的新兴教学模式产生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慕课教育是最为重视,也是被各层次教育工作者极力推崇的一种信息化教学模式。由于其具有的多种特点,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深远,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采取慕课教育要注重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发掘互联网中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并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实现泉州高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还要注重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的协同发展,既要重视慕课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又要根植于传统教学模式开展音乐教学,对于提升传统教学模式的灵活性,整合碎片化的教学资源,拓宽音乐教学渠道,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泉州高校音乐教学中慕课教育的优势
慕课教育模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并在短短几年间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已经加入或自主建立慕课教育平台。慕课教育受到广泛重视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优越性,主要体现在:1.教学资源丰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音乐教育资源主要体现在教材中,而音乐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之一,其内容极度丰富,而教材中能够体现出的内容有限,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音乐作品都难以体现出来。这也就体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音乐教育的教学资源存在稀缺的问题。而慕课教育依托于互联网存在。一方面,互联网中具有海量的教育资源,合理整合和利用这些教育资源,能够有效地丰富音乐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慕课教育平台中存在大量优秀的音乐教育短视频或在线课堂,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也能够有效地起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此外,慕课教育中可以使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材料,使音乐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重要意义。2.互动性更强。慕课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存储并共享教学视频和在线课堂的互联网平台,在慕课教育平台中,不仅可以满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够让学生之间彼此交流心得、研讨问题。因此,慕课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称之为合作学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还能够了解到其他人的思维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多元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教学视频较短。经过调查和研究显示,学生专注于学习的时间大约在10分钟以内,而慕课教育视频最多不超过10分钟,并且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讲解,这也就使得在慕课教育的背景下,学生能够花费最少的时间,用最高的效率进行学习,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想要在短暂的时间内将一个知识点讲解透彻,要求教师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带来了新的挑战。4.具有完善的评价机制。在慕课教育平台中,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还在每节课后设置与视频内容相关的课程。学生通过答题可以了解到自身在这一知识点上仍然存在的不足,从而针对性地寻求解决方法,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学习水平。此外,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对对方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客观评价了师生双方的关系,真正做到教学相长[1]。
二、泉州高校音乐教学的现状
高校声乐教学研究范文
高校声乐教学研究篇1
【摘要】普洱民歌是普洱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作的、口头流传的反映普洱各历史时期社会真实面貌的重要载体,普洱民歌表现形式丰富,艺术创作手法独特,语言十分鲜活,极具艺术价值。为推动普洱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可以将其融入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本文从普洱民歌的艺术特点入手,探究普洱民歌融入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普洱民歌;地方高校;声乐教学
地方高校的日常声乐教学对于推动地方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有重要作用。民歌是产生于特定区域的特色音乐艺术,在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民歌教学,不仅能引导学生学习专业音乐知识,还能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地方的音乐特色与风土人情。普洱地区傣族民间歌舞《宣抚司礼仪乐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的《打歌》《大帮腔》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的艺术价值较高,将其与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能有效强化学生对普洱地域文化的理解,推动普洱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一、普洱民歌的艺术特点
普洱市是云南省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下辖1个区和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普洱地域广阔、民族众多,这里生活着26个民族,其中,世代定居于此的少数民族有14个,按人口数量排列,傣族、佤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是普洱市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因而,他们被列为普洱市五大主体民族。普洱是普洱茶的故乡,也是民歌的海洋,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普洱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就能歌善舞,在普洱,随处都能听见动听、优美的民歌,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笔者以下就对普洱民歌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1.普洱民歌分类。若根据历史时期对普洱民歌进行划分,主要有古歌与新民歌;若根据民歌结构对普洱民歌进行划分,主要有排曲和小调以及山歌;若根据演唱内容、场合、形式来划分,主要有叙事歌、习俗歌、情歌、山歌,还有儿歌、猜曲、茶歌和酒歌。2.表现手法。普洱民歌的表现手法十分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普洱民歌采用大量的对比、联想和比兴,不仅寓意生动,而且情真意切,尤其是情歌,更是托物言志,采用贴切的语言进行比喻,十分形象生动。3.语言特色。普洱民歌的歌词语言既不粉饰、也不雕琢,具有言简意赅、朴素自然的特点,普洱民歌中有大量生活常用语,虽然言辞浅显、平白,但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纯朴自然的美感。4.音乐特色。普洱民歌的民族韵味十分浓厚,能有效地将民族艺术风格彰显出来。普洱民歌具有结构多样的特点,其曲调不仅通俗易唱,而且节奏强烈鲜明,旋律自由奔放,演唱形式灵活多变。曲调不同的歌曲,演唱风格也不同,常见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和对唱,也有齐唱和重唱、合唱。叙事歌和习俗歌的音乐结构是反复变化的分节歌,具有舒展而又流畅的特点,山歌和小调音乐具有强烈奔放的特点,不仅旋律音程跳动较大,而且节奏跌宕起伏,对比十分强烈。而情歌和叙事歌具有优美舒缓和情真意切的特点,在扣人心弦的演唱过程中,自然流露出纯朴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