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调查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5 13:34: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项目调查报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财政奖补项目调查报告
年,县镇共申报“一事一议”财务奖补项目15个,同意施行14个,触及14个村的道路硬化、人畜饮水、道路维修、过水路面和防洪堤建设等项目,总投资295.09万元。其中:群众投工投劳9.34万个、折资74.72万元,集体自筹21.99万元,部分帮扶86.1万元,财务奖补资金80.75万元。镇财务所经过对村、组、户及项目点实地查询调查,基层群众遍及反映“一事一议”项目标施行,让村容村貌亮了起来、群众富了起来、新农村建设动了起来、城乡一体化活了起来。
一、首要做法
(一)宣传指导,改变观念。一是深化宣传政策。应用村级播送室专题报道、一事一议公开信、一事一议发动会、村务公开栏、干部进村入户等多种方式,普遍宣传一事一议奖补政策,突出农民是项目建设的主体和政策的直承受益人,做到建设准则家喻户晓、筹集标准心中稀有、操作顺序众所周知,营建了优越的项目建设情况。二是推进民主议事。以农民自愿为前提,结合本地实践,努力做到议前公开、议中公平、议后公示,保证村民志愿真实表达,一事一议项目有序施行。三是筹资筹劳到户。召开村民大会或农户代表大会,而且获得到会人员的过折半人经过和签字承认。
(二)三级联动,分工负责。为把“一事一议”项目做实、做好,镇成立了“一事一议”项目指导小组,由镇党委、镇县政府负责人任组长,财务所、农业办相关人员一起构成。执行小组指导靠前抓,村支书、主任详细抓的责任分工机制。详细分工如下:镇人民县政府负责全镇范围内的统筹工作,依据各村上报的项目从政策规则的范围、议事顺序和工程预算进行审核把关,负责一事一议财务奖补政策标准执行,增强对农民担负的监管,进一步标准村民议事顺序、民主治理和村务财政公开,对施工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坚持标准的一事一议档案治理准则;镇财务所负责依据有关政策规则制订全镇一事一议专项资金治理方法,开展一事一议专项资金治理和运用状况检查,负责对上项目申报和资金拨付,负责完工项目标档案归整和请求验收工作;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一事一议项目标申报和施工等工作,依照规则的范围和顺序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成立村内一事一议项目施行指导小组、监督小组和理财小组对项目工程进行治理,坚持完好的材料档案,项目议定、民主表决、筹资清册、验收决算等在村务公开栏公开,承受群众监督。
(三)民主决定计划,注重实效。一是民主决定计划,筹补结合。尊敬民意,以村民民主决定计划、自愿投工出劳为前提,本年群众投工投劳9.34万个,折资74.72万元,完成县政府投入与农民投工出劳相结合,促进乡村公益事业建设。二是量入为出,注重实效。统筹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接受才能,准确处置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与减轻农民担负的关系,以不添加农民担负,不发生新的债权为前提,重点支持农民需求最急迫、反映最激烈、受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力图获得实效,切实避免违犯农民志愿,加剧农民担负的问题发生。
二、初步成效
十二五项目建议调查报告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如何把握好国家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战略机遇,衔接好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加快实施“四大一新”发展战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我们编制“十二五”重大项目建设规划主要任务。省委苏荣书记多次强调:一个地方要实现跨越发展、进位赶超,关键在投入,核心是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为积极应对“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大机遇和大挑战,紧紧围绕“十二五”期末将我市建设成“什么样的城市”这一主要命题,科学编制好“十二五”重大项目规划,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围绕产业结构调整,集中和引导优势资源,着力打造支柱产业集群
抓住发展机遇,大力推进铜产业这一事关全局的战略产业结构升级,巩固和发展传统特色产业支柱型产业地位,提高优势产业竞争优势,强化支柱和优势产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遵循产业集群发展规律,转换产业发展模式,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和引导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工业支柱产业集群。因此,建议“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好“六个基地一个经济示范区”,即:建设好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绿色电力能源基地、节能照明基地、绿色水工卫浴基地、印刷电路及电子产品基地、眼镜及微型元件加工贸易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突破目前我市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
二、依据区位和枢纽优势,建设陆路口岸城市,打造华东地区大宗产品集散地
一是进一步增强我市交通枢纽地位。切实发挥交通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促进作用,加快组织实施好我市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其他中心城市的快速通道建设规划,推动和完善铁路、公路、水运等联运体系建设,形成对外快捷、对内畅通、主干相连、四通八达、层次分明的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确立我市区域物流中心的地位。因此:1)在铁路建设方面。在现有铁路网络的基础上,配合杭长客运专线及其站点建设,合理预留城际铁路节点、站点,积极谋划至景德镇、九江(南昌)环鄱阳湖城际铁路网工程。积极促成皖赣铁路复线和鹰梅铁路建设项目早日开工建设;2)公路建设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城区对外交通体系,形成高速公路与国道等主要过境交通干线间的便捷联系。通过东西外环线建设,降低过境交通对城区环境干扰。实施市城际公交建设项目,构建月湖、余江、贵溪、龙虎山四区间的快速交通连接体系。同时抓紧高铁客运站至龙虎山景区、贵溪市区和余江县城的快速通道的规划和建设,进一步加快“四区合一”体系的形成和信江新区的开发建设。3)航道、港口建设方面。努力促成信江三级航道其他枢纽开工建设,力争“十二五”期间建成投入使用。规划建设市集装箱中转站、市中型货运站、市综合货运码头、集装箱码头等项目,尽快形成更加强大的枢纽功能,带动大物流业的建设和发展。力争“十二五”规划期末,我市基本实现铁路、公路结构网络化,干线客运快速化,货场、港口作业机械化、铁路运输高速化。
二是利用国家实施海西经济区规划的有利时机,加快陆路口岸建设,加紧建设海关、商检等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好与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出海口岸的海铁、陆海联运体系,带动周边地区和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的建设。
主权外债项目建设调查报告
我市政府外债项目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直接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切实解决了一些地方政府想解决而当前又无力解决,是人民群众较关心、较现实的问题,对弥补地方建设资金不足,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基本情况
(一)、2009年度项目建设及效益情况
2009年度市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项目有2个,乡中小药材(细辛)种植基地项目和市乡长白山道地药材种植项目。
1、乡中小药材(细辛)种植基地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其中: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70.00万元,企业自筹80万元。贷款年限3年。建设内容如下:建设基地仓库一座,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基地建设蓄水池20个,采购生产设备23台(套)。
农村林业项目建设调查报告
自年以来,我县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低产林改造等项目,项目累计投资约1.6亿元,仅年度投资就达2800多万元。这些项目在农村实施情况如何、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结合农村实际需求有效实施林业项目建设,实现农民增收和生态建设“双赢”?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到镇福河、等村进行调查走访,并结合实际进行了一些浅显思考。
一、基本情况调查
所调查的福河和村是林业项目建设比较多的村,均位于镇。福河村辖5个村民小组,344户,1197人。版图面积2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89亩,山林面积33770亩。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83元。该村主导产业为袋料食用菌,年稳定发展袋料香菇100.6万袋、反季香菇10.1万袋、茶树菇10.3万袋,使食用菌总规模达121万袋。属于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还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小康建设先进单位。该村先后主要实施了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和低产林改造、“世行造林”等项目。现在建项目有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和低产林改造等项目,总投资为128.66万元,年投资55.34万元。其中天保工程项目建设内容是封山育林10570亩(2005年1890亩、年1680亩、年亩和新增5000亩)、人工造林140亩,总投资58.48万元,年投资48.74万元;退耕还林项目为续建项目,即2002年和2003年度实施的坡耕地退耕还林243.6亩,总投资69.18万元,其中年投资5.6万元;低产林改造项目建设主要对低质低效林进行改造,建高效林50亩,每亩投资200元,计1万元。
村位于镇东部,辖5个村民小组,340户1120人。全村版图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40亩,山林面积30100亩,封山育林面积6000亩,人工林面积100亩。板栗面积1400亩,年产板栗30余吨,山羊年均存栏800只,年产鲜菇150吨。年农民人平收入达到5200元。该村先后实施了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中幼林抚育、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多个林业项目。现在建项目主要有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项目,总投资142.65万元,年度投资16.84万元。其中天保工程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封山育林5241亩(2004年1561亩、2006年1000亩、年1680亩、年1000亩)、人工造林72.6万亩,总投资16.58万元,年投资6.63万元;退耕还林为2003年和2005年度实施的坡耕地退耕还林443.9亩续建任务,总投资126.07万元,其中年投资10.21万元。
林业项目的实施给农民带来哪些好处,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什么重要推动作用?一是增加农民收入。林业项目的实施,直接或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如退耕还林工程是将补助资金兑付给农户,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人工造林项目以劳务费等形式,将项目资金拨付给了农民。以年度为例,两个村项目共投入资金91.87万元,人均增加收入396.5元。二是促进农业发展。栽植的树木防风固沙改善了生态环境,小气候的改善提高了粮食单产。天保工程中对农村道路维修建设,有效改善了当地交通条件,为农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三是增加森林资源。按照项目的既定目标,完成造林直接增加林地数百亩,同时通过封育等技术措施有效促进林木生长,从而增加了森林蓄积,为农民储蓄了一笔绿色财富。四是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工程实施,加强加快了森林资源保护和资源营造步伐,有效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调查了解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说农村对林业项目建设有更高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新区项目落成情况调查报告
项目是载体,项目是后劲,项目是潜力,项目是财源。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落实。这是市市委市政府在“推进项目建设,破解发展难题”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对抓项目建设重要性提出的真知灼见。而市高新区地税局与园区项目引进直接联系在一起,与项目建设直接联系在一起。如何发挥地税财政、调节、监督、服务职能作用,提高园区项目落户的成功率,努力营造“人人议项目、行行出项目、处处上项目”的浓厚氛围,助推园区项目早落户,早开工,早受益,早见效,促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新时期地税部门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旨在探讨地税部门在推进项目建设做什么,为实现“和谐崛起,强市富民”战略目标,作出一个部门应有的贡献。
一、市高新区引进项目的现状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园区领导和工作人员的上下努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和推进招商安商“百日行动”为契机,以招大引强、推进大项目为抓手,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园区工业经济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从原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现在的厂房林立、机器轰鸣;从原先的黄土山坡变成了现在的水泥公路四通八达、路灯通明;从原先的山间小村变成了现在排列整齐、规划有序的大工业园区;从原来的人口稀少变成了现在的人声沸腾,车水马龙。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呈现出蓬勃生机。今年1-5月,市高新区基础设施投入3600万元,占年初目标的36%;实现工业总产值34.59亿元,占年初目标的35%;主营业务收入35.15亿元,占年初目标的35%;实现财政总收入5281万元,占年初目标的40%;引进亿元项目5个,合同投资65亿元,实际引进内资7.0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297亿元,其中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2个。
二、影响园区项目落户成功率的一些主要原因:
园区项目落户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在向更快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制约项目落户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建设配套不足,配套功能不强
商贸项目协调制度调查报告
项目落地协调制度是规范产业布局、提高项目质量、促进产业升级的有效抓手。近年来,我市工业项目落地协调制度的实践经验表明,建立科学的服务业项目落地协调制度,是推促我市“工业新城、旅游胜地、山水家园”城市定位和“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通过服务业(商贸)项目落地协调制度,加强规划落实、合理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完善项目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服务业(商贸)项目投资平台,帮助企业合理决策、科学投资,增强发展后劲,从而达到提升城市竞争力。
一、我市服务业(商贸)项目建设情况及问题剖析
近年来,在我市工业经济快速提升的影响下,服务业(商贸)得到了较快发展,初步形成相对完善的服务业(商贸)经济体系。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城市服务功能不断优化,项目投入明显加快。市委市政府促进服务业(商贸)发展政策规划的出台和工作机制的完善,促进了服务业(商贸)的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服务业项目库有储备项目105个,总投资151.26亿元,当年实现服务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9.84亿元,同比增14.4%。其中,商贸领域实际完成项目投资首次超过3亿元,新引进市外知名零售连锁品牌2个(好又多超市、加贝购物),新增零售面积20000平方米;知名西式餐饮连锁品牌3个,酒店、酒店、大酒店等一批中式餐饮相继营业。驰骋物流配送中心、城北大型超市项目主体完工,时代广场、西市街菜市场进展顺利,好又多、加贝购物超市开业。不仅丰富完善了的商贸流通结构,也提升了消费档次和品位,极大的推动了我市山水家园和商贸商务名城建设。但是,在服务业(商贸)项目投资仍然存在着三个主要问题。
1、服务业项目投资处于无序状态。服务业项目投资随意性较大,缺乏规划的布局,缺乏产业的导向目录,缺乏政策的引导。
2、服务业项目准入存在多头管理。目前我市服务业项目投资,基本上为各部门自行负责,缺乏有效的项目准入可行性审查机制,缺乏项目的产业政策、落地选址、环境保护、供地方案、基础配套、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审查。
3、服务业项目落地缺乏服务机制。由于没有一个口子受理,大部分商贸服务业项目(如4S汽车店、宾馆、专业市场、大卖场等)投资呈现无序状态,只有部分重大项目由市府办牵头协调项目选址落地,缺乏一个长效审批机制,办事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我市服务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
科技项目管理体制调查报告
为了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要素合理配置,推动全市科技工作的综合集成、创新创业,更好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今年我局对科技立项制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首次在我市采用项目招投标制,在全省同行引起了广泛的积极反响,得到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被称之为科技行政管理的新尝试、新探索、新突破。
一、推行科技项目招投标是科技行政管理改革创新的突破口
项目招投标引入科技行政管理领域,能增强行政管理主动性、透明度,减少行政自由裁量权,促使招投标双方权利义务更加明确,促进科技立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公开化。项目公开招标工作的开展,突破了我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筛选、立项的封闭运作方式,改变长期沿用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模式,通过与网上技术市场、对外科技合作和知识产权管理等工作的深入开展相关联,带动、促进整体科技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通过招投标工作,使科技计划立项,实现了“四转变、二集成”。“四转变”,即是从长期沿用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管理模式转变;科技立项由选择制向课题制转变;科技立项从被动式选择向主动式招标转变;科技立项从封闭运作向公开、公平、公正的开放运作转变。“二集成”,一是资金集成,集成财政科技经费和中标单位资金,增加了科技的投入。本次中标的4个项目,总投资为1181.42万元,而我局三项经费资助仅11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起到了财政经费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二是力量集成,集成多方科技力量,每个中标单位组织了强有力项目课题组,形成一个内外联合,上下结合的产学研优化组合体。科技项目招投标,我局突破了单个项目支持额度超过30万元,最高的已达到45万元,从而也促使科技项目经费的成倍增长,全年新上项目仅仅安排了31个,其中支持经费30万元以上达到10个,告别了一直困扰我市的科技项目小、项目层次低、扶持经费少的撒胡椒面状况;为适应科技项目招投标的现实需要,我局还重新制订了《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加强科技项目的实施管理,促进了科技计划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充分扎实的准备工作是顺利开展科技项目招投标的前提
在省科技厅培训的基础上,年初局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推行科技项目招投标制,继而进一步认真学习有关科技项目招投标政策法规,细致分析认为前期准备至关重要,其重点是提出合适项目、精心编制招投标方案。
春节后,我局就市本级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需求,以及企事业单位正在做、准备做的技术创新工作,局领导分三个组深入到企业和有关单位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建立了科技计划项目库,共有127个项目。以此为基础提出拟选招投标项目,主要选择的依据是:一是具有资源优势,产业链长,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拉动力大的行业;二是贴近本地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共性关键技术。通过多层次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讨论,推出了竹产业精深加工、竹资源产业化、提升微电机行业产品技术层次及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有机香菇栽培和柑桔产业改造技术研发,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对策和措施等6个项目。现从项目实施情况看,已初见成效,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事实证明,选择哪一类项目,确定什么样的具体内容,直接关系到推出招投标项目的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科技项目招投标的成败与效果。
项目建设提速增效调查报告
2012年是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我市全力迈向十强县(市)的冲刺之年。市委把今年确定为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年。
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123456”的发展总思路,着力做好工业规模扩张、统筹城乡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和谐四篇大文章,全面推进党的建设,高点定位、加压紧逼,志在超越、不懈进取,努力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的新。
今年主要的奋斗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51亿元,增长14.5%;农业总产值达到32.5亿元,增长11%;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210亿元,增长20%;财政总收入达到7.9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6亿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6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8亿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50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100元,增长1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建设西部经济强市
1、大项目建设。组织开展“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年”活动,继续强化大项目建设市级领导“六包”责任制,全力抓好总投资211亿元的32个重点建设项目和总投资103.7亿元的23个重点前期项目,确保完成年度投资45亿元。确保兴化大化工二期、金龙鱼三期、粮油续建项目、钢铁二期、化工、铋业等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开工建设富达冷链物流、奉航重型汽车油封生产线等20个新建项目。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着力破解制约大项目建设的瓶颈因素。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低污染的项目,确保年内新引进投资额20亿元以上的世界500强或国内外知名企业1-2户,10亿元以上项目2-3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40亿元。
2、工业经济。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毫不动摇地按照“强支柱、搭平台、上项目、抓招商、推动民营崛起”工业发展18字方针,大上项目、大力招商、大建园区,围绕做大做强装备制造、化工、食品加工和纺织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关联企业引进集聚,尽快形成规模超百亿元的产业群。全力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力争全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户。突出企业技术创新,引导更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开展自主研发。深入挖掘和释放军工企业潜能。积极实施名牌兴市战略,培育扶持奉航等优秀企业尽早在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上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全力抓好节能降耗工作。坚持“筑巢引凤”理念,加快园区档次提升进程,确保将三大园区升格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改局项目争取调查报告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加入WTO,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如何抢抓以构皮滩电站开工建设和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这些机遇而不失机遇,切实抓好项目争取工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这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所谓项目,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特定的地区、某单位(或企业)从市场和国家产业政策出发,根据宏观经济评估结果,配置各种生产资源,形成生产能力,以获取预期效益的全部投资活动的有机整体。项目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我们做的各项工作,如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等,最终要落实到项目上。没有项目,就没有根基,没有项目支撑,任何发展规划都如空中楼阁,毫无意义。
做好项目争取工作,加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是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调整投资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投资效益,增进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关键环节。要树立“前期就是投资”的理念,深刻认识前期滞后就是投资滞后、就是发展滞后的道理,要认真筛选储备一批、筹划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建设项目。要努力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市以上重点建设项目,以有效应对土地资源等瓶颈,并通过项目的建设,促进产业大提升、经济大发展。
一、“十一五”项目工作回顾
2001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的历史机遇,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用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新的视野,加大项目争取、建设和管理力度,开创了项目工作新局面,使我县项目争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十五”时期是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最快的时期。农田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等成为投资的重点,实现了乡乡通油(砼)路和村村通公路,构建了“一纵三横六联线”的骨干公路网;解决了城镇和农村安全用电,达到了农村初级电气化标准;集镇饮水困难已全部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已解决80%;邮政网络覆盖城乡,电话网覆盖到镇村,实现了传输网光纤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瓶颈”有所缓解;特别是2003年构皮滩电站开工建设和以“四在农家”活动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这些项目的建设和投入使用,改善了投资环境,对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工业投资项目考核调查报告
受领“金点子”─改进工业投资项目考核机制的分解任务之后,我局及时与“金点子”提出人门业董事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金点子”提出“以亩均投入、亩均产出、亩均税收以及单位工资、行业带动性和人才培养的能力等方面来考核项目投入质量”的建议意见,有的放矢,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但考虑到项目考核机制是项目整个管理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机制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必将引起整个管理体系的变化,因此我们就从如何改进和完善项目管理机制的角度提出建议如下:
一、项目管理现状
从2004年国务院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之后,原有计划经济时代的项目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面对改革后的新形势,近几年来我市在项目管理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摸索,市政府相继于2005年12月在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市工业投资项目审议协调制度》、2007年4月出台了《关于市级工业基地工业项目准入管理暂行办法》、2008年5月拟订了《市工业投资项目竣工复核验收制度》(虽未发文,但已组织实施)、2010年初又开始试行了《市工业项目规划及建设设计方案会审办法》(已经两次讨论论证,为首创),从而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项目管理机制,即制定准入条件—项目审议—规划方案会审—竣工复核验收为主体的项目管理模式。
现行的管理机制在实际工作中经过不断的健全和完善,较好地解决了民营企业项目投资的管理问题,并在提升项目投入质量、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应该说这一管理机制在全省也是比较先进的,尤其是项目审议制度得到了省经信委的肯定与推广。
二、存在问题
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由于用地指标紧缩、节能减排强化等客观形势的变化,项目管理中出现了项目过度包装、圈地占地、投资不足、建设缓慢、效益低下等突出问题,这反映出了现行管理机制中存在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