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1 13:50: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乡村治理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乡村治理论文

乡村失范治理管理论文

[摘要]公共选择理论从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出发分析公共管理组织的行为,公共管理组织也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面。体制及制度上的缺陷造成乡村两级公共组织为各自利益进行博弈,乡镇政府的越位侵权和村委会过度行政化是当前乡村关系失范的主要原因。完善制度、规范政府行为、培育自治性组织和提高乡村人员素质是治理乡村关系失范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公共选择乡村关系治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浪潮的推动下,中国乡村社会正处于急剧的社会变迁之中,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民主法制等逐步深入基层社会。在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型期,建设一个和谐的乡村社会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在乡村关系治理的现实实践中,乡村关系到却出现了一些失范现象。其中乡镇政府的越位侵权和村委会的过渡行政化是当前乡村关系改革和发展的难题,严重制约了乡镇行政效能的有效履行和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一、公共选择理论阐释乡村关系失范

公共选择理论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将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狭义的公共选择理论是作为行政管理学的一个流派而存在,它将公共选择的方法应用于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关注的重点是政府的管理活动及各个领域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选择即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公共选择理论的宗旨是把市场制度中人的行为与政治制度中政府的行为纳入同一分析轨道,即经济人模式。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是:人是关心个人利益的,是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者,即理性的经济人。公共选择理论家基于这个出发点,分析了公共管理组织的行为,他们认为,公共管理组织及其组织者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充满公益心,相反他们的和常人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追逐自己的私利,他们首先追求的是个人利益和组织机构的利益,然后才会照顾公众的利益。公共选择理论假定适用于不同的领域,既适用于政府部门组织也适用于非政府部门的自治组织。

查看全文

公共管理论文:公共选择 、乡村关系失范与治理

[摘要]公共选择理论从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出发分析公共管理组织的行为,公共管理组织也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面。体制及制度上的缺陷造成乡村两级公共组织为各自利益进行博弈,乡镇政府的越位侵权和村委会过度行政化是当前乡村关系失范的主要原因。完善制度、规范政府行为、培育自治性组织和提高乡村人员素质是治理乡村关系失范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公共选择乡村关系治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浪潮的推动下,中国乡村社会正处于急剧的社会变迁之中,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民主法制等逐步深入基层社会。在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型期,建设一个和谐的乡村社会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在乡村关系治理的现实实践中,乡村关系到却出现了一些失范现象。其中乡镇政府的越位侵权和村委会的过渡行政化是当前乡村关系改革和发展的难题,严重制约了乡镇行政效能的有效履行和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一、公共选择理论阐释乡村关系失范

公共选择理论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将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狭义的公共选择理论是作为行政管理学的一个流派而存在,它将公共选择的方法应用于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关注的重点是政府的管理活动及各个领域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选择即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公共选择理论的宗旨是把市场制度中人的行为与政治制度中政府的行为纳入同一分析轨道,即经济人模式。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是:人是关心个人利益的,是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者,即理性的经济人。公共选择理论家基于这个出发点,分析了公共管理组织的行为,他们认为,公共管理组织及其组织者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充满公益心,相反他们的和常人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追逐自己的私利,他们首先追求的是个人利益和组织机构的利益,然后才会照顾公众的利益。公共选择理论假定适用于不同的领域,既适用于政府部门组织也适用于非政府部门的自治组织。

查看全文

饮用水安全制度通知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农委),计划单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村镇建设处,有关单位:

建设部等有关部委定于20*年8月28日-29日在北京举行“20*第六届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发展部长级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和水处理新技术与设备博览会”。为推进乡村和小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本次大会上将举办“乡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和“中日小城镇饮用水安全技术和制度论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坛主要议题

“乡村及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针对我国不同区域和经济发展程度的村镇水环境治理技术经济政策和适用技术,围绕村镇水环境治理规划、村镇污水排放适用标准,以及村镇排水收集设施,村镇生活污水生物处理、人工湿地与塘等生态处理技术,粪便厌氧沼气化及其综合利用,村镇水体生态修复与水质改善技术等议题,将邀请村镇建设管理人员、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以及设计生产单位介绍乡村及小城镇水环境治理方面的成功管理经验、适用技术和应用实例。

“中日小城镇饮用水安全技术与制度论坛”由我部与日本厚生劳动省共同举办。针对小城镇的人口和经济规模的特点,围绕小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现状调研与评估、规划和管理,水质监控、预警与应急技术,以及小城镇饮用水预处理、强化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饮用水一体化设备开发、输配水安全保障和管网水质控制等议题,将邀请小城镇饮用水建设管理人员、著名学者、知名设计单位、自来水公司和来自日本政府、企业和研究部门的诸多专家介绍小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方面成功的管理经验、适用技术、应用实例。本论坛将特别介绍日本针对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特殊供水制度——简易供水制度以及相应技术,并探讨中日在小城镇安全供水方面的技术与资金合作机会。

二、时间及地点

查看全文

审计局生成模式经验交流

审计局顺应情势的开展转变,在创先争优运动中进一步增强各项事业的开展,加强任务的自动性和发明性。

构成以打造精品项目为中心的质量治理机制。依照出精品的要求统揽各项任务。这个局制订了精品工程计谋,把精品工程的理念贯串到审计任务各环节、掩盖到审计任务各层面。还明白精品工程的要件组成,连系实践出台了《优异审计项目评选方法》,进一步完美审计治理和质量节制系统;具体履行审计项目质量电子化节制准则工,并运用《AO现场审计施行系统》进行现场功课,构成了科学化、标准化和严厉化的治理顺序。注重用立异的精力承载精品、用齐备的准则催生精品、用科学的考评保证精品。上一年这个局共有12个审计项目被评为国度、省、市优异审计项目上,个中:市绕城公路工程审计项目被国度审计署表扬为全国当地优异审计项目上,填补了这个局从未有获国度审计署表扬优异审计项目标空白。

构成以立异任务思想为中心的理论探究机制。这个局在任务理论中构成了以理论为根底、以理论为先导的运转机制。二年来这个局严密环绕任务实践,出力构成五大理论系统建立。构成指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理论,深化研讨了完美指导干部经责审计的评价办法、评价规范和评价系统。然后进一步掌握了指导干部经济审计的操作规则,加强了指导干部经责审计的评价结果。构成了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提出了重点加强对各类风险的预警功用、评价功用、排险功用,这个局撰写的《积极探究新期间风险导向审计》的看法效果,参与了上一年11月份中国内审协会在郑州组织召开的专题钻研会,并荣获优异论文提名奖。这个局撰写的《关于国度审计在应对、抵挡金融危机中发扬功用性效果》的研讨申报,参与了上一年4月份中国审计学会在厦门组织召开的专题钻研会,这篇论文被编入了中国审计学会专题论文集中。

构成以塑造步队形象为中心的文明建立机制。这个局积极探究新期间文明创立的有用路子,用文明创立提拔步队开展程度。构成强化创立任务的保证机制,局党组合时提出顺应新情势、迎接新应战、完成新跨越的文明创立总体思绪,三年来共投入财力100万元,搞好创立文明的软硬件建立,然后为创立任务供应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财力保证;构成细化创立任务的治理机制,搞好技艺治理,构成一人多技、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本质构造。强化人力资本治理,创建全局一盘棋、运转一体化、任务一条龙的要素装备构造;构成创立任务效劳机制,这个局三年来先后包保一镇二村、二个社区,协助兴建水利工程,开展畜牧业出产和建立村级水泥路,促进新乡村建立。还为城市2个社区置办活动用服装,进修用桌椅、添置音响彩电、电脑、打印等设备,促进社区文明建立。这个局延续六年被省精力文明建立指点委员会授予全省文明单元声誉称号。

构成以创先争优为中心的开辟进步机制。这个局注重以创先争优为统揽,创始任务新场面。在党组织发扬碉堡效果上创先争优,积极打造进修型党组织,进一步装备进修的时空要素、配优进修的方法要素和配勤学习的考评要素。本年以来,这个局集中组织培训2个月工夫,完成了掌握大局、坦荡视野、丰厚认知和进步才能的培训结果。积极打造现代型党组织,积极培养党员计谋思想、微观思想、前瞻思想,擅长从计谋视角监视国有资产的平安运转,促进优化国有资产构造,掌握经济运转的总体走势。上一年这个局党组织被市直机关党工委授予全市进步前辈党组织标兵称号。在绩效治理上创先争优,上一年这个局荣获全省审计系统信息任务进步前辈集体,并在县域经济开展、工业提速增效、招商引资等项任务被市委市当局表扬为优异效劳单元。使全局任务出现运转流利、治理标准、结果分明的开展场面。

查看全文

历史视野下的三农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农业发展势头开始陷入僵局,农民的收入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如何改善农民现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其中农民负担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重大政治经济制度,土地是农业产业中最关键的市场要素,因此,土地产权的合理安排,税制的改革都是现实中急需研究的重大课题。不容乐观的社会现实促使学者们从其历史的渊源中寻找启示。南开大学冯尔康教授提交了论文《从古代十一税讨论当代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他从强烈的现实关怀出发,探讨了历史上赋税征收的对象——农民与土地所有权的关系以及赋与役的关系。他谈到:历史上赋税的征收都是向有土地的农民征收的,纳税者都是土地的拥有者,他们拥有对土地出卖、出租、转让的权益。尽管封建社会中地主与佃农的关系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但佃农从未占据了农民的大多数,农业人口中实际以自耕农为主。解放以后,经过,农民有了耕地,但随着合作化、集体化的进程,土地实质变为国家所有;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土地为集体所有。今天,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再一次受的严重威胁。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区的建设,实质上是对农民土地的新型剥削。另外,徭役与赋税的关系,在上古、中古时期,表现为“役”重于“赋”,随着历史的发展,赋税逐渐重于徭役。役的削弱,意味着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削弱。从历史的启示看今天的“三农”问题,他认为:一是任何社会都不能剥夺农民;二是从徭与赋的关系上看,绝对不能忽视税收以外的东西,即税外之税;三是“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给农民以国民的待遇。此外,太原师范大学教授陈亚平就现代法理学意义上的财产权与传统财产权方面提出了问题。国家权力的无限地位与农民的应对,也是一个复杂的现象。

土地问题是造成“三农”之痛的症结所在,抓住了这个症结就是找到了“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河北师范大学的王宏斌教授在其提交的论文《促进土地制度改革,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文中,对近代以来各种土地制度的改革思想、方案作了比较研究,并对解放后的以及1978年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从历史演变的视角作了探讨。认为每一次土地制度变革,均是对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的大解放。论文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问题从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1、农民土地占有量问题。家庭联产在承包责任制,虽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农业人均占有的土地数量太少,对生产力的根本提高和农业机械化形成了制约。在这种情形下,即使将农业税和农业以来的附加税全部免除,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因此,要想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对土地的占有必须达到一定数量。2、农业人口数量的问题。尽管目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急剧扩张,但并不有改变农业总人口增长的趋势。3、土地资源的稀缺与土地浪费的严重问题。目前土地为国家所有,在农村,一方面是可耕地在减少,另一方面农村人口不断增加,宅基地相应扩大,导致对于土地资料严重浪费。他最后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尝试性方案,即将较小的村落向较大的村落集中,减少宅基地对土地资源造成的浪费。但他也指出这一方法难度很大。

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正处于危机当中,农村金融正大量外流,商业金融因经营不佳纷纷退出,支农资金连乡镇一级都很难达到,政策性金融机构农行作用有限。天津商学院副教授龚关提交了论文《农村金融问题》,在论文中,他考察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金融问题的解决状况,并将现实农村金融问题与之对照,指出了历史与现实的“惊人相似”之处。他认为:民国时期二三十年代,出现了一股将闲置资金投向农村的热潮,商业银行一则为了对其有效利用闲散资金,二则银行家看到了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地位,遂将部分资金投向农村。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商业银行向农村所投资金仅占其可利用资金的1%,原因主要由于商业银行的运营以市场为导向,农村金融的特点是周期长,价格低、成本高,使得投入的资金不可能在短期受益,且利润偏低。因此,农村金融的解决需要政府出面,依靠政府行为才能得以解决。国民党南京政府对此问题有意识,但由于资金受限以及种种内外原因,没有解决这一难题。从历史经验来讲,需要政府在农村金融问题上有所作为,然而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政府对农村金融的垄断,但作为极其有限;另一方面是政府对民间金融市场的严密控制,导致农村产生了地下金融市场,地下钱庄等非法金融组织。论者呼吁,在政府的作为有限的情形下,能否对民间的金融市场有所放开,从而缓解农村资金的不足现状。

农田水利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郑起东提交了《国民政府时期农田水利的发展》论文及其报告,就国民政府时期农田水利的发展的三个阶段作了深入探讨。认为民国时期,农田水利的发展具有三个特点:一、统一水利行政,提升水利机构地位;二、因地制宜,开辟多种筹款渠道;三、中央、省、县结合,大、中、小并举。国民政府大力发展农田水利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保证了抗战时期的军粮民食;2.减轻了日伪破坏农田水利造成的损失;3.促进了西部的开发。此外,报告还对民国农村的差徭、税收等问题从史实和论证方面作了讨论。除了专题性研究,他还指出许多理论需要深化,提出在农村历史研究中注意三方面的结合:1、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研究农民不能就农业谈农业,必须与财政、物价、税收、工资等因素联系起来,2、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如“三农”政策,政策本身是静态,政策的实行是动态的,政策本身与政策的实行往往有很大的反差。这就需要将动态与静态结合起来,作系统的长时期的考察,形成动态系列的历史分析。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此外,他还强调研究农村问题,要注重历史的启示。民国时期政府的政策与现行政府的政策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将其对比研究。

查看全文

乡村关系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乡村关系;国家建构;内在紧张

论文摘要:本文立足现代国家建构理论,对村民自治实践中的“乡村关系”问题进行了剖析,认为“乡村关系”问题的实质是行政权与自治权的对立与冲突,其深层根源在于现代国家建构的内在紧张。

20余年来,在村民自治实践稳步推进的同时,有关村民自治的争论也一直相伴始终。由于缺乏必要的学理背景和基础,研究者对村民自治的争论往往就事论事“各自言说”,没有多少知识增量。在异常热闹的村民自治研究领域,尽管不乏“标新立异”的观点,但鲜见经得起推敲的学问,整个研究呈现低水平重复的现状。近年来,为打破这种研究局面,建构起学理性讨论的平台,有学者将“现代国家建构”范式引入到这一论域,促进了村民自治研究的深化。循着这一路径,本文将立足于现代国家建构理论,尝试求解村民自治实践中“乡村关系”问题的深层根源。

一、国家整合:“控制”与“放权”的悖论

依“冲击-回应”现代化理论范式来看,中国的现代化缘起于对西方现代化挑战的回应。相对西方早发现代化国家而言,中国乃是世界现代化浪潮的后来者。后发现代化的中国,自19世纪中后期起,就“一直面临两大政治任务的挑战:一是‘国家建构’,一是‘民主建构’”,亦即现代国家建构的双重任务。中国的现代化,最为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就是实现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完成现代国家的建构任务。

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是一个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进程,包含民族-国家建构和民主-国家的双重任务。对于中国这类后发国家而言,现代国家建构呈现非均衡性的特性,往往是先实现国家的一体化、完成民族-国家的建构,然后再逐步推进民主-国家的建构、实现国家的民主化。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首要任务是获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实现国家的一体化;只有在实现国家一体化后,才为国家的民主化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首先要完成的是民族-国家建构任务。从中国近现代史来看,中国的民族-国家建构包含两个方面,亦即对外争取国家主权、赢得民族独立,对内完成国家整合、实现一体化。

查看全文

我国农村问题历史积累及现代趋势

2004年5月21日,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历史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农村问题的历史积淀与现代趋向”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数十几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40多名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提交论文和主题发言20多篇。从强烈的现实关怀出发,将“三农”问题置于历史的视野中进行理性的反思,是本次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与特色。现将与会学者的主要观点择要介绍。

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农业发展势头开始陷入僵局,农民的收入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如何改变农村现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其中农民负担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重大政治经济制度,土地是农业产业中最关键的市场要素,因此,土地产权的合理安排,税制的改革都是现实中急需研究的重大课题。不容乐观的社会现实促使学者们从其历史的渊源中寻找启示。南开大学冯尔康教授《从古代十一税讨论当代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一文,从强烈的现实关怀出发,探讨了历史上赋税征收的对象———农民与土地所有权的关系以及赋及役的关系。他谈到:历史上赋税的征收都是向有土地的农民征收的,纳税者都是土地的拥有者,他们拥有对土地出卖、出租、转让的权益。尽管封建社会中地主与佃农的关系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但佃农从未占据了农民的大多数,农业人口中实际以自耕农为主。解放以后,经过,农民有了耕地,但随着合作化、集体化的进程,土地实质变为国家所有;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土地为集体所有。今天,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再一次受到严重威胁。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区的建设,实质上是对农民土地的新型剥削。另外,徭役与赋税的关系,在上古、中古时期,表现为“役”重于“赋”,随着历史的发展,赋税逐渐重于徭役。役的削弱,意味着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削弱。从历史的启示看今天的“三农”问题,他认为:一是任何社会都不能剥夺农民;二是从徭与赋的关系上看,绝对不能忽视税收以外的东西,即税外之税;三是“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给农民以国民的待遇。此外,太原师范大学陈亚平教授就现代法理学意义上的财产权与传统财产权方面提出了问题。国家权力的无限地位与农民的应对,也是一个复杂的现象。

土地问题是造成“三农”之痛的症结所在,抓住了这个症结就是找到了“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河北师范大学王宏斌教授《促进土地制度改革,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文,对近代以来各种土地制度的改革思想、方案作了比较研究,并对解放后的以及1978年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从历史演变的视角作了探讨。他认为,每一次土地制度变革,均是对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的大解放。论文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问题从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1、农民土地占有量问题。家庭联产在承包责任制,虽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农业人均占有的土地数量太少,对生产力的根本提高和农业机械化形成了制约。在这种情况形下,即使将农业税和农业以外的附加税全部免除,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因此,要想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对土地的占有必须达到一定数量。2、农业人口数量的问题。尽管目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急剧扩张,但并没有改变农业总人口增长的趋势。3、土地资源的稀缺与土地浪费的严重问题。目前土地为国家所有,在农村,一方面是可耕地在减少,另一方面农村人口不断增加,宅基地相应扩大,导致对于土地资料严重浪费。他最后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尝试性方案,即将较小的村落向较大的村落集中,减少宅基地对土地资源造成的浪费。但他也指出这一方案难度很大。

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正处于危机当中,农村金融大量外流,商业金融因经营不佳纷纷退出,支农资金连乡镇一级都很难达到,政策性金融机构农行作用有限。天津商学院副教授龚关提交了论文《农村金融问题》,在论文中,他考察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金融问题的解决状况,并将现实农村金融问题与之对照,指出了历史与现实的“惊人相似”之处。他认为:民国时期二三十年代,出现了一股将闲置资金投向农村的热潮,商业银行一则为了对其有效利用闲散资金,二则银行家看到了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地位,遂将部分资金投向农村。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商业银行向农村所投资金仅占其可利用资金的1%,原因主要由于商业银行的运营以市场为导向,农村金融的特点是周期长、价格低、成本高,使得投入的资金不可能在短期受益,且利益偏低。因此,农村金融的解决需要政府出面,依靠政府行为才能得以解决。国民党南京政府对此问题虽有意识,但由于资金受限以及种种内外原因,没有解决这一难题。从历史经验来讲,需要政府在农村金融问题上有所作为,然而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政府对农村金融的垄断,但作为极其有限;另一方面政府对民间金融市场的严密控制,导致农村产生了地下金融市场、地下钱庄等非法金融组织。论者呼吁,在政府的作为有限的情形下,能否对民间的金融市场有所放开,从而缓解农村资金的不足现状。

农田水利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郑起东提交了《民国政府时期农田水利的发展》论文及其报告,就民国政府时期农田水利的发展的三个阶段作了深入探讨。他认为民国时期农田水利的发展具有三个特点:一、统一水利行政,提升水利机构地位;二、因地制宜,开辟多种筹款渠道;三、中央、省、县结合,大、中、小并举。国民政府大力发展农田水利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保证了抗战时期的军粮民食;2.减轻了日伪破坏农田水利造成的损失;3.促进了西部的开发。此外,报告还对民国农村的差徭、税收等问题从史实和论证方面作了讨论。除了专题性研究,他还指出许多理论需要深化,提出在农村历史研究中注意三方面的结合:1、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研究农民不能就农业谈农业,必须与财政、物价、税收、工资等因素联系起来,2、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如“三农”政策,政策本身是静态,政策的实行是动态的,政策本身与政策的实行往往有很大的反差。这就需要将动态与静态结合起来,作系统的长时期的考察,形成动态系列的历史分析。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此外,他还强调研究农村问题,要注重历史的启示。民国时期政府的政策与现行政府的政策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将其对比研究。

二长期以来,史学界围绕着施坚雅的市场理论所提出的六边型区域抽象模型,展开激烈的争论,至今余波未平。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的史建云研究员在所提交的论文《对施坚雅市场理论的若干思考》,从运输成本、生产及土地潜力开发、市场、社区理论等方面重新解读中国农村的建构模式,对施氏理论也提出了不同看法。报告从人口增长、村庄扩充、基层市场、中间市场、集成市场诸要素和层级关系上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并从中国农民个体的理性选择与群体共生的发展趋向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南开大学的许檀教授也加入这一问题的争论,她在提交的《对史建云教授文章的一些补充》一文中,认为学界在批评施氏的理论时,将他的理论放在具体的事实情境中相比较,实在不妥。因为这一理论本身是纯粹的理论抽象,不能指望这一抽象的理论与任何具体市场时态相一致。她进一步指出,施氏的核心理论“中心地理论”并非施氏原创,而是由德国的地理学家提出的地理学概念,这一理论构建是以一系列理论假设为前提的。施氏的贡献在于将原属地理学的空间概念引入历史学的考察中,为历史学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施氏的市场体系理论与宏观区域理论结合上,存在着重要缺陷。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从实证的角度重新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一个市场体系。

查看全文

科技局品牌打造经验与体会

县科技局紧紧环绕“科学开展观,构建调和”的主题,起劲创立调和机关,推进科技任务长足开展。经过了省科技提高审核,“银耳标准化栽种科技示范区”建立获省科技厅、农业厅授牌;延续3年荣获全市科技任务综合目的审核第一名及全县综合目的审核二等奖;先后被市委、市当局表扬为市级文明单元、施行科技兴巴“四百工程”进步前辈单元、科技效果转化进步前辈单元,被县委、县当局授予综治、宣传、创卫任务进步前辈集体等20余项声誉,全局13人次被省、市、县表扬为进步前辈小我。

一、进修为先,打造进修团队是构建调和机关的前提

构建调和机关,进修是龙头。县科技局以学为先,接纳灵敏多样的方法,创立进修型机关。设立中间进修组。单元首要担任人带头,深学政管理论、精学本职营业、好学修身常识,指导干部带头示范,以身作则。改善进修前提。发明了冬暖夏凉的进修情况,人手一台办公电脑,组建4兆光纤局域网,添置装备了摄相机、投影仪等现代办公设备。进修与交流连系。接纳老同志连系阅历讲党恩、班子成员连系生长讲领会、年青同志连系任务讲计划和展开干部上派磨炼、外出调查、下挂进修的“三讲”、“三交流”的方式,先后引荐2人到省科技厅、县科技试点村挂职磨炼,遴派13人次参与市党校、市星火科技黉舍举行的科学开展观理论、常识产权、乡村科技治理等调训,17人次赴山东等地调查,全局职工承受再教育面达100%,90%以上职工获得核算机D级证书。理论与理论相连系。经过谈领会、写论文、搞调研等方式,干部职工带着任务热点、难点问题,深化底层调研,增进常识才干,在县级以上媒体登载宣传科技任务报道209篇,调研文章16篇。讲进修、喜欢进修、求长进在机关蔚然成风。

二、文明为魂,打造立异团队是构建调和机关的基本

调和机关需求调和文明。县科技局在打造调和机关的进程中,出力构建契合特征的科技立异文明,在承继发扬赤军精力、巴中精力及科技任务优秀传统精力的根底上,铸就了“自动谋事干、有事仔细干、小事当大事干、大事拼命干”的科技精力,以及“任务作风像武士、任务热情像商人、任务情况像宾馆、任务气氛像家庭”的机关精力面貌和“以民为本、乐于贡献”的机关党建品牌,全局干部职工确立了一起的幻想信心和价值目的。以“文明机关、进修型机关、科技人员之家”等系列创立运动为载体,扎实展开了保先教育、进修贯彻《党章》、干部作风整建等系列党建主题运动,修订完美了机关规章准则,提出了树立全县科技人才库、建立科技人员立异创业平台、举行学术交流及科普运动、展开为科技人员办实事、送暖和运动等8条“科技人员之家”建立办法,初步把县科技局建成了“全县科技人员本人的家、替科技人员讲话、做事的家”。出力打造具有特征的科技立异文明,不时丰厚调和机关建立内在,展现了科技部分的簇新面貌。

三、开展为要,打造效劳团队是构建调和机关的要害

查看全文

民俗体育的发展与推广研究

摘要:本文以“民俗体育”为搜索主题词,以CNKI数据库为研究对象,来对我国民俗体育的推广与发展研究进行学术史梳理。结果表明:国家对我国民俗体育发展与推广的重视程度较高,关于民俗体育的研究格局错落分布,但立体化空间较少;发文的数量较多,核心期刊较少;政府的投入力度较大,开发同质化现象严重;研究的人员较多,团队合作现象较少;体育学科研究较多,交叉学科研究较少;理论研究较多,系统性梳理较少。中华民俗体育是民族深厚的文化积累,也是民族独立于世间的外在自信表现,其高质量、多学科融合发展必将是未来发展的重心趋势。

关键词:民俗体育;发展与推广;影响因素

1、我国民俗体育发展与推广相关研究文献动态

1.1、研究文献的总体数量变化

本研究以“民俗体育”为主题,来对所有研究进行相关的CNKI数据库检索,其中研究包括所有的学术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图书、年鉴、标准和成果,共获取相关研究文献2958篇(检索时间截至2022-2-10,8:00),通过搜索发现学术期刊论文达到2040篇,其具体研究数量趋势见图1。从图中我们能够看出所有关于民俗体育的研究文献,起始于1993年且从1993年的0篇逐年成倍增加,2014年数值达到巅峰,文献数量达到了289篇。其主要原因是国家在大力弘扬中华民俗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延续好中华优秀的历史命脉是当下的重中之重。

1.2、相关研究主要主题及次要主题文献来源的图谱特征分析

查看全文

乡村治理

一、分析问题的理论出发点

缓解乃至消除阶层、地区以及城乡差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各个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其中有一项紧迫任务就是改进我国的乡村治理。关于乡村治理,尤其是关于村民自治这个我国近年来实施乡村治理的新措施,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但是,已有的研究大多致力于对我国某个或某些村庄的治理进行细致的描述与分析,而较少联系其他国家在乡村治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也较少放在我国宏观政治体制改革的背景中去考察。我们选取发达国家德国、转轨国家匈牙利、以及人口大国印度作为研究对象,就是希望通过比较分析,看看这些国家在乡村治理的体制和操作方面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就乡村治理而言,考察面很多,例如选举、政府职能、财政收支体制等。这些问题我们也将有所涉及,但不是我们的线索。我们考察的线索是乡村公共事业(如道路建设、校舍修建、饮用水供应、垃圾处理等等)的决策、融资、实施与监督过程;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这些公共事业的建设,厘清这些国家决策权力在乡村基层政府与上级政府之间是怎样分配的、这些公共事业是怎样融资的(特别是各级政府在融资过程中的作用如何),以及这些公共事业是怎样实施与监督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考虑到改进乡村治理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要促进乡村公共事业的建设、改善乡村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建设和谐的乡村社会。

我们的分析在理论上参照治理的分析框架。治理理论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目标模型,各国的现实状况与这个理想模型相比较一定是有差距的,我们要分析这个差距,同时找出形成这些差距的原因,进而讨论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根据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完善的公共品供给应该具备以下九个要素:(1)合法性,即关于公共品提供的决策被自觉认可和服从;(2)透明性,即有关的决策和执行过程是公开的;(3)责任性,指的是有关管理人员对其行为的负责程度;(4)法治,即法律成为公共管理的最高准则;(5)回应(responsiveness),它的基本含义是,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任的反应;(6)有效,主要指公共品的决策和执行富有效率;(7)参与,指决策和执行的过程有人们的广泛参与;(8)廉洁,指有关的决策人员奉公守法、清明廉洁,公职人员不以自己的职权谋私;(9)公正,即不同性别、阶层、种族、文化程度、宗教和政治信仰的公民在享有公共品的服务方面是平等的①。

一个国家在公共品的提供问题上,是否符合以上九个标准,能否达到上述理想状态,取决于一系列的因素。已有的研究表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民主制度的完善程度、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关系、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大众传媒的开放程度等都是影响善治的变量。理论上,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在公共品的提供上就会越充分,决策人员就越有经济资源去回应居民对公共品的需求。因为回应充分,所以也容易在“公正”和“有效”方面有好的表现。健全的民主制度则是合法性、透明性、法治、参与和廉洁的保障。中央和地方的适当分权可以提高决策的效率,也有助于厘清各级政府的责任。传媒的开放程度对监督的影响很大,开放的媒体有助于治理过程的公正、廉洁、透明和高效。这些方面都是我们要研究的。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研究乡村的经济、社会、人口规模和构成等要素,因为它们对乡村公共品的提供也有很大的影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