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形象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00:03: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乡村形象设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产品的卡通形象包装设计研究
[摘要]以佛山三水区的农产品黑皮冬瓜为出发点,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卡通形象包装设计及其衍生产品设计的开发思路,再以卡通形象及其衍生产品为载体达到宣传农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加产品销售为目的,从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关键词]农产品;卡通形象;衍生产品;品牌提升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乡村振兴大背景和“互联网+农业”的新型模式下,如何打造农业品牌,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及互联网新思维成为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采用卡通形象来代言农产品是助推商品农业品牌发展及农产品包装和推广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但其形象设计水准参差不齐,正确通过卡通形象代言,具有研究和探索的必要性。
一、国内现状
(一)我国农产品的卡通形象缺乏
目前国内农产品通过使用卡通形象代言的成功案例较少,存在卡通形象的造型设计和农产品或商品的风格不符,未能起到应有的提升包装和品牌推广作用。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果蔬类),多数的农产品标识还停留在初级设计阶段,未能很好地进行系统的有效设计,配色过于生硬,低级,整体外观缺乏审美。
我国社区加和旅游发展方向的研讨
摘要:本文在分析国内学者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基础上,将目前国内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概括为:①古村落社区参与旅游的四种模式;②基于委托理论的社区参与模式;③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模式;④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参与模式;⑤由社区主导的社区参与模式等5种模式。
关键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0引言
国内对社区与旅游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有学者关注旅游对社区的影响。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讨论;②社区参与的方式、层次及类型;③关于社区参与中的利益相关者;④社区参与的影晌因素。目前,国内学者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较少,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古村落社区参与旅游的四种模式
冯淑华(2002)提出一种古村旅游新模式——“品”。他认为旅游模式的形成是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之间高度整合的结果。他认为所谓“品”是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通过个体对旅游客体感知、理解、品位、体会等旅游心理活动,达到对客体的鉴赏、审美的目的,并从中活的精神愉悦的过程。它强调个体对客体内涵的理解,既强调旅游的过程,也强调旅游的结果。冯淑华认为古村的重要品质在于它的文化内涵,这是古村落的魅力、精髓所在,这种内涵只有通过“品”才能被吸纳,才能够从有形的观赏上升到无形的精神享受,获得最大的旅游满足[1]。雷海燕和赵振斌(2007)从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的角度对社区参与模式的目的和原则进行了理论探讨,对不同主体的角色地位进行了确定,他们认为在形象设计过程中不但要建立社区参与机制,而且要明确规划师、社区居民和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在不同阶段的角色任务。并建议组建社区旅游形象建设委员会、社区学会、社区顾问规划师办公室等相关社区组织。该研究详细阐述了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要素调查、设计和策划、审议、传播与维护四个阶段的社区参与方法[2]。余向洋(2006)认为社区旅游不宜进行概念性界定,只能根据各个社区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对各相关利益群体的要求进行折衷与选择,从而确定参与的层次和内容。他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第三条道路”理念为指导,超越“左”(发展优先,受益对象为当地)与“右”(旅游优先,受益对象为旅游业和当地的政府及投资商),以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权衡相关利益群体的输入输出,对所有社区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进行折衷与选择,形成可操作性的可持续社区发展方法,提出了社区旅游描述性工具——社区旅游连续统模型,构建徽州古村落社区旅游模式[3]。邹统纤和李飞(2007)以京西古村爨底下村为例,提出了古村落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社区主导开发(CBD:Community-BasedDevelopment)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本地化,在公共管理采取地方社区控制,经营方面从独立自主经营向经营者共生化转变,三合一的盈利渠道(门票、土特产品、农家乐)与利益均沾的分配机制。市场营销方面主要卖点是“爨”文化[4]。
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多样性研究
【摘要】眉山市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具有未来视角的、具有活力的城市,城市品牌形象亟待重塑。本文通过分析眉山城市标志存在的问题,简述当下国内外城市品牌形象的设计发展动态,探索眉山市在城市品牌形象的设计方向,通过整合眉山市的资源要素,解读城市底蕴,从而为眉山城市品牌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眉山市;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重塑;多样性
城市形象是指公众对一个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表象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反映了城市总体的特征和风格。根据2018年颁布的《眉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眉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伴随着眉山市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创建符合眉山特色的品牌形象对于提升眉山市知名度、曝光度都有很大帮助,对眉山市文化、经济建设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会分析其他城市成功案例、结合眉山自然人文等多样信息多方面对眉山市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国内外城市品牌形象设计的发展和现状
20世纪20年代,“新城市建设美学”诞生,城市形象理论在西方国家开始萌芽,一个突出的城市形象可以从多方面带动城市发展,一个具有独特的文化印记的城市,未来的发展也开始有了方向和意义。20世纪40年代,有学者将企业形象、组织形象概念引入城市研究领域,提出新CIS概念(cityimagestrategy),这与美国学者MulforfRobinson倡导的“城市美化”中的城市理念、城市行为、城市视觉的构建有相通之处。依据CIS理念,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主要由基础识别系统中的城市标志,城市标志色彩、城市标志标准字以及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应用系统三部分所构成。(一)国外城市品牌设计。国外的城市品牌形设计从视觉效果特点、图形选择来说,他们更加重视优越的视觉效果,超强的图形延展能力,良好的应用性,通过他们的设计,可以看到未来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的方向:多样化、优秀的视觉表现力、良好的应用性、延展性。(二)国内城市品牌设计。南京大学张鸿雁提出了“南京城市整体CI导入”的策略和构想,城市形象设计的重点便是根据城市文化风格和属性进行城市形象“定位”,凸显城市的“个性”特征。目前国内城市品牌设计风格多变,总体而言也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简约与复杂并进的发展的趋势。如广州全新的城市标志体现出了干练、时尚、现代感。成都太阳神鸟标志体现成都灿烂辉煌的历史底蕴,但在延展运用上却稍显单调,相信成都市在未来的摸索中能够解决该问题。攀枝花市城市标志大胆选择双色搭配、图面简单规律的抽象图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这些成功经验为眉山市城市标志的改造供了借鉴意义。
二、眉山市城市品牌形象问题分析
乡村旅游地网络口碑提升对策探究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升,我国第三产业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大部分具有自然资源的乡村纷纷发展旅游产业,利用旅游带动地方经济,真正实现地方旅游经济繁荣。从乡村旅游地的网络口碑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当前乡村旅游地形象塑造理念,在形象传播机制的基础上,阐述如何落实网络口碑营销,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地的网络口碑,从而为地方旅游经济繁荣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村旅游;网络口碑;营销策略;传播机制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高速发展,乡村旅游规划逐渐成为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工程。从“十一五”到“十二五”,社会网络媒体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存在较多发展机遇,但是由于乡村旅游产业自身的成熟度不高,在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形象宣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区,未形成良好的网络口碑,降低了地方旅游的繁荣度,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营销打造良好的网络口碑和形象,不仅是此次研究的重点,也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乡村旅游地的网络口碑
从内容角度来讲,游客对乡村旅游地的第一印象往往与后期的网络口碑有直接联系。第一印象会受到游客自身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的影响而产生变化,通常来讲,这些变化与传播要素和包装质量有关。网络口碑主要指乡村旅游地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基础评价标准以服务质量、旅游价值、消费水平、区域差异以及个性化为主[1],服务质量、旅游价值以及消费水平是乡村旅游地与消费者之间密切互动之后形成的,区域差异以及旅游地个性化需要通过传播来塑造。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已经与各个产业实现了融合。针对旅游产业来讲,借助互联网打造良好的网络品牌能够提升消费者的网络口碑质量,提高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网络口碑和地方旅游产业的实际形象有直接关联,但是当前大部分地方旅游产业为了进一步提升旅游区的经济价值,往往单纯利用包装和炒作等方式树立网络口碑,这种方式存在较强的滞后性,因为消费者具有判断意识,尤其在当前网络信息复杂的大环境下,大部分消费者能够理性客观地对待广告宣传,这种单纯炒作和脱离实际的营销包装并不会吸引消费者消费。总体来讲,乡村旅游地的网络口碑塑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乡村旅游地负责人员需要明确整体形象,对细节进行补充,形成良好的网络口碑。
2乡村旅游地实际形象的支撑元素
社区参与旅游模式的筹建
1古村落社区参与旅游的四种模式
冯淑华(2002)提出一种古村旅游新模式——“品”。他认为旅游模式的形成是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之间高度整合的结果。他认为所谓“品”是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通过个体对旅游客体感知、理解、品位、体会等旅游心理活动,达到对客体的鉴赏、审美的目的,并从中活的精神愉悦的过程。它强调个体对客体内涵的理解,既强调旅游的过程,也强调旅游的结果。冯淑华认为古村的重要品质在于它的文化内涵,这是古村落的魅力、精髓所在,这种内涵只有通过“品”才能被吸纳,才能够从有形的观赏上升到无形的精神享受,获得最大的旅游满足[1]。雷海燕和赵振斌(2007)从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的角度对社区参与模式的目的和原则进行了理论探讨,对不同主体的角色地位进行了确定,他们认为在形象设计过程中不但要建立社区参与机制,而且要明确规划师、社区居民和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在不同阶段的角色任务。并建议组建社区旅游形象建设委员会、社区学会、社区顾问规划师办公室等相关社区组织。该研究详细阐述了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要素调查、设计和策划、审议、传播与维护四个阶段的社区参与方法[2]。余向洋(2006)认为社区旅游不宜进行概念性界定,只能根据各个社区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对各相关利益群体的要求进行折衷与选择,从而确定参与的层次和内容。他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第三条道路”理念为指导,超越“左”(发展优先,受益对象为当地)与“右”(旅游优先,受益对象为旅游业和当地的政府及投资商),以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权衡相关利益群体的输入输出,对所有社区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进行折衷与选择,形成可操作性的可持续社区发展方法,提出了社区旅游描述性工具——社区旅游连续统模型,构建徽州古村落社区旅游模式[3]。邹统纤和李飞(2007)以京西古村爨底下村为例,提出了古村落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社区主导开发(CBD:Community-BasedDevelopment)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本地化,在公共管理采取地方社区控制,经营方面从独立自主经营向经营者共生化转变,三合一的盈利渠道(门票、土特产品、农家乐)与利益均沾的分配机制。市场营销方面主要卖点是“爨”文化[4]。
2基于委托理论的社区参与模式的提出
胡晶晶等(2006)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构成委托关系的基本特征,即:①委托人与人都具有理性行为能力;②二者目标利益不一致;③二者对信息的掌握不对称;④二者都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但二者对风险的态度不一样。基于车溪景区公司和社区居民的委托关系具有这种基本特征,胡晶晶等人提出了基于委托理论的旅游社区发展模式,为研究旅游社区的和谐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这种模式下,景区公司将有课的“吃”委托给当地农家餐馆,“住”委托给当地农家旅馆,“行”委托给当地车队、赶马者和抬轿者,“购”委托给当地旅游商品经营者。景区管理者可以很好的利用委托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景区公司与社区居民各自的特征,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景区与社区的利益“双赢”,优化资源配置,达成旅游社区的和谐化发展[5]。
3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模式
曾艳(2007)指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主体应包含:政府、社区组织、旅游企业、民间组织。并构建出中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即“政府+社区组织+旅游企业+民间组织+法制规范”,并且构建了中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宏观管理体系和微观运行体系,提出了决策参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环境保护机制和社区参与保障机制等微观运行机制[6]。郑群明等(2004)提出了“公司+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股份制模式、“农户+农户”模式、个体农庄模式等5种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设想。刘岩等(2002)提出厦门黄膺应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参与式开发模式。黄昆(2003)借鉴美国管理学家麦金西的7S要素提出了“6S战略性环境管理”,具体指景区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共享的价值观、发展战略、内部结构、开发技术和管理方式,其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是基础和核心。将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全面渗透到旅游景区的发展战略、管理方式等五个要素中去,以实现景区环境管理外部性与内部性的全面整合,从完全意义上走上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何彪和马勇(2004)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双向沟通(Bilateralcommunication)-合作(Cooperation)-双赢(Bilateralprofit)机制(简称BCB方案)BCB方案旨在通过建立目的地与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它们互相了解对方的利益追求和关注焦点,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寻求双方一致的利益目标,寻找能够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旅游目的地系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苗红(2003)提出民族地区通过组建社区旅游发展咨询中心、以多种形式代替资金入股、保证社区成员的优先就业权等途径加强社区参与。陈金华等(2005)研究武夷山生态旅游社区时发现当地社区参与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被动参与状态,提出可以通过成立保护区生态旅游股份公司、社区参与旅游规划和决策、培训社区居民、加强旅游信息传播等方式提高社区参与程度。
卫生室规范化构建实施办法
加强村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是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实施,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预防保健水平的需要。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定》(发〔〕29号),《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以及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创建全省百镇千村示范卫生机构活动的通知》(卫发〔〕51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府以奖代补,规范化建设,资产归集体所有”的思路和“方便群众、合理布局、规范建设、一体化管理”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村卫生室建设提档升级,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保健的基本需求。
二、目标任务
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的目标是:通过规范化建设,实现村卫生室“布局合理、设置达标、功能完善、管理规范、依法执业”的目标,建立集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基本医疗和健康教育于一体的村级卫生服务机构。
三、建设原则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乡村旅游前景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策略
国外对历史小镇、古村落保护开发的关注和重视比较早.1930年,法国出台《风景名胜地保护法》,将天然纪念物和富有历史、科学、艺术特色的地点列为保护对象,其中包含对于小城镇和古村落的保护.20世纪60年代,《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出台,欧洲建筑遗产保护对象由原来的建筑单体和著名的纪念物,开始扩展到小镇街区、城镇肌理及人居环境.法国、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纷纷开展历史小城镇的规划、保护与建设[1].我国对古城保护和改造的研究相对西方起步较晚,前期由于保护理念、手段、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部分古村落遭到破坏.进入21世纪,国内出现了古镇文化历史价值开发热.古镇、古村落保护措施需要迫切出台,有关古城、古村落保护理论和保护成果也开始不断涌现.我国历史久远的农耕文化造就了千姿百态的传统古村落.2012年,我国政府开始统计且全面调查传统历史文化古村落,并将有历史文化艺术特色的古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形成传统村落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对我国古村落的文化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河北省“传统村落调查”,继“井陉大梁江村”等57个村落先后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后,又挖掘出“沙河市绿水池村”等83个传统村落.而且每个村落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艺术,都让人叹为观止.但是,近几年以来,河北省古村落濒临消失的现状也在不断发生着,如果不加以重视和保护,历经几千年风雨洗礼和战争破坏的河北省古村落的完整保留,将成为河北省文化建设当中的艰巨任务.
1河北省古村落历史文化艺术特征
河北省古村落历史文化悠久,具有北方古镇的鲜明特征,遗存大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村落.实地调研河北省多处古村落现状,河北省南部古村落包括邯郸市涉县偏城镇的偏城村、武安市的伯延镇、邢台市的英谈村等,河北省西部古村落中的于家石头村、谷家屿、大梁江、岸下村石窑小镇等保存较为完好.颇具规模的古村落群体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农耕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古风、古俗、古建、古艺术风格特征.这些古村落自然风光独特、秀丽,建筑独具特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风纯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能较完整地反映特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俗民风特色.古村落具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特征.1.1建筑特征.北方古村落的建筑形式区别于江南古镇的柔美和小家碧玉.北方古村落的建筑依山势而建,就地取材,用石头堆砌而成,更体现了北方的粗狂和刚硬的特质.不少古宅已经有上百年历史,石院、石墙、石屋、石路、石阁、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街、石巷、石桥[2]等成为北方古镇独具特色的建筑外貌特征.1.2文化价值特征.古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文化价值特征的重要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包含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节日、民间传统手工艺,也包含源于本地并广为流传的诗歌、传说、戏曲、歌赋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根据“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评价标准”,历史文化名村价值特色表现在文化、政治军事、生态环保、建筑遗产等方面.对于河北省古村落而言,一定历史时期所凝聚的地区文化包含名人故居、祠堂寺庙、戏台、民间工艺等.不同地区的河北省古村落有各自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井陉的拉花、冀南的皮影、邯郸的磁州窑、蔚县剪纸、河北梆子、丝弦等艺术形式,为塑造河北省古村落的优秀的文化价值资源和河北省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价值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1.3人文环境特征.人类的活动构成了相应的人文环境,河北省大多数古村落依然有村民居住,这就造就了古村落不单单是“物”的价值,而是使古村落成为一个动态、有机的人文价值景观.随着古村落生产和生活的现代化发展,古村落作为文化旅游资源被相继开发,古村落的“古”和新农村的“现代化”如何做到完美统一?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西方国家在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等方面的经验,在古村落建筑外墙、历史街道保持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调整内部结构,以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质量需求.民居、民宿的保护与建设方式不同于文物性古建,需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规划古村落的发展,只有满足了传统古村落人民生活质量,适宜于村民生活居住,人们的生活感到更方便、舒适,其古村落的开发与建设才变得有意义.而传统古村落也只有容纳了古朴的民风,才使得古村落的“古”有了活力和真实感.
2河北省古村落现状
在我国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河北省共有57个古村落入选.笔者相继走访并调研了河北省冀南、冀西地区比较有典型特色的古村落.2.1邯郸市涉县偏城镇的偏城村.邯郸市涉县偏城镇的偏城村被评选为第4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偏城村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肌理展示着北方古村落的憨厚与沧桑.大多为清代至民国初年建筑,其中刘家寨最为著名,建筑院落组合形式是古代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筑群,保存较为完整.古村落仍有居民居住,但由于文化知识的匮乏和保护意识不够,仍然造成古建筑不同程度的破坏,散落的雕花和残留的柱础仍随处可见.偏城村古村落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仍处于自然开放的状态,一些有保护和参观价值的院落,虽已无人居住,但是院落处于一种自然存在的状态,院落破落,无人清扫.古村落被粗放地遗留下了真实的形态.古村落的修复和保护力度意识较弱,古村落历史文化艺术缺乏有秩序、有计划的整合与设计.2.2武安市伯延古镇.伯延古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民居规模宏大,建筑精美,2013年被评为河北历史文化名镇.伯延古镇建筑为典型北方四合院院落相连的形式,建筑装饰也极为讲究,以王顺庄园和徐家庄园古民居建筑为代表.王顺庄园为典型的居民式建筑,其中有古民居80多间,门头柱面装饰讲究,木雕、砖雕、石雕的雕刻精美,保存较为完好.从村落的规划以及建筑、街道的形态,可以看出镇党委、政府采取了有力、有效的保护及开发措施.村落的整体面貌古朴自然,商业化的修饰较少,对徐家与王家的历史故事,通过展示和影视的视觉手段进行文化渲染,提升了古村落对外传达的文化影响力.2.3邢台市英谈村.邢台市英谈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为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建筑形式和肌理质感有着极强的视觉感染力.建筑就地取材,房屋、桥梁、街道等全部都是用红色板岩石堆砌而成,天然奇趣,因此又有“红色石头城堡”之称.英谈村依山而建,随坡就势,房屋层层叠叠,街道参差错落.英谈村的建筑景观规模完整,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也相对正规和完善,有导游对整个村落的历史文化知识进行宣传和输出.但是对于周边产业的开发尚处于无人监管和规划设计状态,比如特色餐饮、适合当地的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在做到景观旅游资源输出的同时,也应当进行当地生态文化和民俗、民间艺术文化的输出.2.4石井乡于家石头村.于家石头村作为冀西地区石头村的代表,是一部用石头书写的村落史诗,其石街、石道、石阁、石房、石墙、石桥、石栏、石缸、石碾、石磨等使整个村落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2].于家石头村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的后裔居所,这就奠定了于家石头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村内仍有村民居住,属于早期作为旅游开发的古村落.于家石头村仍保留了淳朴的民风,幽静的村落让游客回归宁静,感受石头艺术.村落中,有村民自开的住宿休憩之所,平民化的住宿方式让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体验村民的民风和生活状态.然而在对外宣传整体品牌形象的输出仍显得比较随意.2.5鹿泉区岸下村石窑小镇.冀西地区岸下村石窑小镇是典型山村,位于鹿泉区抱犊寨脚下.岸下村石窑小镇有别于上述几个古村落,在整个村落的自然景观保留完整的基础上,对石窑古旧民居和民房进行大规模改造,为游客提供河北特色民宿服务.在全国各地民宿日益火爆的今天,河北省拥有这样一处规模较大、改建完整、设计个性特色的民宿,为旅客提供乡野生活之住所,集观光、休闲、餐饮、居住、农耕体验为一体,打造河北省美丽乡村.目前,石窑小镇已在营业状态中,岸下书局、主题民宿驿站已装修设计完工,还有一部分项目仍在筹备建设中,在建设过程中应力求最大程度保留村落的建筑形态及石窑文化.在文化艺术方面,利用历史文化艺术资源,将农事、节事、民俗文化等体验情景融入小镇街道院落中,从而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和乡愁、乡情回味的人文情怀.岸下村石窑小镇处于一边营业、一边建设的状态,从目前建设情况来看,存在着一些规划不完整、实施不到位的情况,整体定位理念与后期的实施情况略有出入.后期设计跟踪欠缺,导致石窑小镇特色建设缺乏把控,导示系统从材质和造型上都融入不了古村落当中去,大大折扣了极力营造文化艺术古村落的初衷.主题民宿、主题餐饮空间的内部配饰需要进一步完善.新建房屋和古村落区风格不一致,多多少少破坏了古村落的协调性和统一性.综合以上典型古村落的调查研究,发现河北古村落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总结如下:1)随着近几年旅游业的盛行,加上政府极力扶持文化和绿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大多数古村落不再“深居山林”,不甘“落寞”,都开始不同程度地借着古村落特有的资源价值搞开发、旅游和民宿.在建设开发过程中,使整体风貌得不到完整保护,存在古建筑和新事物形成格格不入的情况,如导视牌的设计、新的建筑物景观、景点设计等;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村民为了更舒适的居住需求,弃旧房、盖新房,然而现代的砖混结构的房子和石头房子形成强烈反差,严重破坏了古村落的整体建筑特征的完整性;3)随着工匠精神和民间艺术的淡化与消失,古村落景区出现越来越多的“同质化”的旅游产品.各个村落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资源没有被挖掘.
3河北省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的策略
高校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摘要: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事业,利用自身专业优势解决对口帮扶村落的贫困问题,以设计扶贫推动高校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推动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构建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思政融入育人情境、建立人才培养长期效应四个方面取得实效,但仍需进一步拓展设计扶贫实践领域、加大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力度、着力于乡村本土设计人才培养、推广设计扶贫工作经验,深化高校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为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助力。
关键词:设计扶贫;设计人才培养
高校是我国设计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设计专业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培养实践应用能力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模式,服务社会与地方经济发展。桂林理工大学于1994年创办设计艺术学科,是全国较早开展设计艺术教育的高校。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重视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培养,通过产学研联动积极参与地方建设和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我国高校设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趋同趋势,在办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和设置等方面千篇一律,人才培养模式脱离生源特点,地域文化特色彰显不足。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理论设计,知识结构单一、内容陈旧,实操环节较少,专业教学缺乏实践性与交叉性的融合,一些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限。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在此背景下,学院努力开展高校地域特色化探索,在一带一路的国家重大战略中,牢牢把握广西作为对东盟开放前沿和桥头堡的时代机遇,寻找突破口和着力点,培养高素质设计人才,进一步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服务。设计作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已成为全世界设计教育领域的新趋势。贫困是世界性难题,扶贫是一项高度复杂且需要创造性的工作,设计恰好能够起到“协调人”的作用。2015年《“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出台》,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提出要发挥文化在扶贫工作中“扶志”和“扶智”的作用。2018年工信部印发了《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更是提出以设计的介入改变贫困状况。设计扶贫发挥高校专业优势,既可以在技术层面为贫困人群提供支持,又可以在文化层面给予他们帮助,帮助贫困乡村制定高质量的帮扶计划,确保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针对高校设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院以设计扶贫为抓手,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推动高校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推动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学院在视觉传达设计、工艺美术、环境设计等6个本科专业中选派专家、搭建人才团队组成精准扶贫专家工作站,为对口帮扶贫困村落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此过程中将项目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标志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等课程教学中安排扶贫设计课题,将农特产品品牌形象设计作为学生课程作业。授课教师与扶贫团队一道,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多角度、多层面和多形式地了解当地情况和农产品优势及特色,学生得以充分掌握其市场情况,以便更精准地着手农特产品外观包装设计。在与村民的沟通中,秉承设计服务客户的宗旨,学生充分体会到客户需求与设计理念的矛盾统一,这种更为直观的19设计体验让学生受益匪浅。此举不仅促进了学生在知识领域的发展、提升学生在面对不同客户需求时灵活应对的技巧,同时也提升了教师能力,使其在设计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教学设计推陈出新,不断优化课程课件、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设计扶贫丰富了教学案例、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对教学形式的改革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设计扶贫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将产业资源和科研资源导入专业课程中,一方面以专业知识服务地方经济,另一方面以在扶贫工作中获取的科研资源服务教学改革。高校师生一同从书本走向生活走向市场走向社会,与扶贫团队一起围绕乡村发展需求和建设方案展开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提供了设计扶贫推动乡村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的育才理念和实践思维。
2构建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5乡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