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21:28: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乡村旅游培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乡村旅游培训

移民乡村旅游培训工作方案

为了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落实国务院471号令,进一步解决库区移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缺乏,适应环境能力较弱,就业竞争能力差的问题,为了鼓励各移民安置点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自主开展围绕乡村旅游等培训,引导受训移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根据省、州移民培训计划,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县2014年旅游技能培训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水电移民安置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结合本年度我县后期扶持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省、州县相关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政府推动、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围绕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和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延长链转移,提高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从业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培训目的

由于镇、知片区等移民安置点地理位置优势比较明显,具有承接达古冰川、客龙沟、奶子沟彩林等旅游风景点游客食宿条件,通过对移民群众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实地操作等开展指导,使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技能水平,特别是树立和提高正确的服务理念,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增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增加移民收入,逐步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

三、培训对象及参训人员

查看全文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工作方案

为不断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文明道德素质、经营管理水平和旅游服务基本技能,塑造良好的乡村旅游环境,推进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根据《关于印发市2014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精神,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增加乡村人民从事乡村旅游的收入,改善乡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大力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着力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文明道德素质、业务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建设国际旅游胜地和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宏伟目标。

二、培训对象和目标任务

(一)培训对象

在市范围内从事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

查看全文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江苏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加上国家的政策引导,江苏乡村旅游业得到较好的发展。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发展现状却成为制约乡村旅游更好发展的瓶颈。本文探究了江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现状,并对江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职业教育服务江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的策略。

关键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问题;对策

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江苏乡村旅游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经成为江苏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江苏乡村旅游发展时刻遵循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江苏乡村旅游品牌,推进江苏乡村旅游更好更快的发展。然而随着江苏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服务管理水平亟待提升问题也渐渐暴露了出来。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是使乡村旅游良好的文旅形象向游客传播的主要载体,所以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快江苏乡村旅游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旅游服务管理水平[1]。2018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需提高乡村旅游服务管理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乡村旅游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培养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

一、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来源研究

到现在为止,国内外学者还没有人明确给“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这个概念界定。早先一些国内学者大都认可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就是乡村当地的村民;如今大多数学者认为乡村旅游发展到现在[3],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当地村民,还有从城市打工回来的农民工、乡村旅游企业在岗农民工、农村初中或高中毕业生、农村的退役士兵,甚至包括外省和城市来乡村工作或创业的人等不同群体,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结构在不断扩充[2]。从这可以看出目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范围较广,界限也比较模糊。本文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是指直接或间接参与乡村旅游的工作人员。根据级别层次来划分,有乡村旅游的经营者、管理者和基层服务者[3]。根据岗位来划分,主要包括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规划者、经营管理人员、餐饮住宿服务人员、旅游向导、农产品和工艺品的供应者和销售员、旅游交通运输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等[4]。

二、江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现状分析

查看全文

旅游类高校建设论文

1建设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的必要性

1.1乡村旅游发展亟需提高旅游人才的素质及水平

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与缺乏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乡村旅游人才队伍有着密切关系。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旅游专业人才,包括乡村旅游管理人才、乡村旅游经营人才、乡村旅游服务人才等。在乡村旅游刚起步时,从业者大多是未经培训或只经过简单培训的村民。为适应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适应《旅游法》颁布后的有关强制性要求,有必要通过培训逐步培养出懂经营、能管理、会服务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

1.2《旅游法》的实施与旅游市场的进一步规范

需要具有法制意识的乡村旅游经营者乡村旅游是以当地农户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民俗民族文化等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大部分经营者都是旅游目的地的农民,还有一部分是处于贫困线上的农民,如西部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水平较低、致富无门的农村妇女等等。由于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有限,导致他们法制意识淡薄,环保意识较落后,进一步表现在旅游区的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安全设施存在较多隐患。这样的现状不仅使旅游区的环境卫生状况日趋恶化,影响了游客的兴致,同时制约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维权意识的加强,国家越来越重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游法》对旅游经营、旅游安全等与旅游相关的内容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部法令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也具有指导意义。如其中的第七十九条规定“旅游经营者应当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条件,制定旅游者安全保护制度和应急预案。”乡村旅游经营者不能再以原来的无序盲目状态经营企业,需要懂得与旅游有关的法律法规,依照相关规定合法经营,并能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1.3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需要熟悉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管理者

查看全文

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发展浅析

摘要:本文从背景分析入手,对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基本任务和总体思路进行了探讨,并从产业、产品、市场、合作组织和教育培训五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升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自20世纪80年代末深圳举办荔枝节开始,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时间。在这20余年中,全国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特别是自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之后,乡村旅游被列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议程与重点扶植对象,发展更是迅速。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确作用显著。但也不可否认,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经过了一轮较快的发展之后,遇到了一定的瓶颈,急需从粗放型(外延型)到集约型(内涵型)、规模型(数量型)向效益型(质量型)、观光型向休闲型、体验型转变,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节假日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推行,旅游业发展契机良好。在近距离出行规律的作用下,城市居民的出游频繁的指向郊县,40cYo以上的目的地是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乡村旅游更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2006年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全国范围内乡村旅游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为推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2006、2007年国家旅游局分别把当年旅游发展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中国和谐城乡游”。2009年国家旅游局又推出“国民休闲计划”,同时,各个地区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惠农政策,不仅奠定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基础,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过600亿元,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的23()0和8%。

有学者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资源特色导向时期、农业产业带动时期、政府政策驱动时期,最终进入了现在的市场需求导向时期。但与乡村旅游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数量多,质量差,产品雷同,经营粗放,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需求的变化。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将“转型升级”、“转型增效”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使旅游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旅游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乡村旅游电不例外。而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深入,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旅游产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尤其是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新的目标、机遇和挑战。在上述背景下,问题的解决和新目标的实现最终都离不开乡村旅游的转型与升级。

查看全文

乡村旅游发展瓶颈及转型升级策略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背景;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时间、节假日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推行,旅游业发展契机良好、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数量多,质量差,产品雷同,经营粗放、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低下、产业层面的问题、产品层面的问题、市场层面的问题、专业合作组织层面的问题、教育培训层面的问题、产业的转型升级、产品的转型升级、市场的转型升级、专业合作组织的转型升级、教育培训的转型升级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本文从背景分析入手,对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基本任务和总体思路进行了探讨,并从产业、产品、市场、合作组织和教育培训五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升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自20世纪80年代末深圳举办荔枝节开始,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时间。在这20余年中,全国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特别是自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之后,乡村旅游被列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议程与重点扶植对象,发展更是迅速。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确作用显著。但也不可否认,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经过了一轮较快的发展之后,遇到了一定的瓶颈,急需从粗放型(外延型)到集约型(内涵型)、规模型(数量型)向效益型(质量型)、观光型向休闲型、体验型转变,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节假日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推行,旅游业发展契机良好。在近距离出行规律的作用下,城市居民的出游频繁的指向郊县,40cYo以上的目的地是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乡村旅游更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2006年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全国范围内乡村旅游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为推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2006、2007年国家旅游局分别把当年旅游发展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中国和谐城乡游”。2009年国家旅游局又推出“国民休闲计划”,同时,各个地区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惠农政策,不仅奠定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基础,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过600亿元,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的23()0和8%。

查看全文

我国乡村旅游的转型与升级探索

摘要:本文从背景分析入手,对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基本任务和总体思路进行了探讨,并从产业、产品、市场、合作组织和教育培训五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升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自20世纪80年代末深圳举办荔枝节开始,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时间。在这20余年中,全国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特别是自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之后,乡村旅游被列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议程与重点扶植对象,发展更是迅速。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确作用显著。但也不可否认,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经过了一轮较快的发展之后,遇到了一定的瓶颈,急需从粗放型(外延型)到集约型(内涵型)、规模型(数量型)向效益型(质量型)、观光型向休闲型、体验型转变,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节假日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推行,旅游业发展契机良好。在近距离出行规律的作用下,城市居民的出游频繁的指向郊县,40cYo以上的目的地是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乡村旅游更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2006年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全国范围内乡村旅游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为推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2006、2007年国家旅游局分别把当年旅游发展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中国和谐城乡游”。2009年国家旅游局又推出“国民休闲计划”,同时,各个地区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惠农政策,不仅奠定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基础,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过600亿元,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的23()0和8%。

有学者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资源特色导向时期、农业产业带动时期、政府政策驱动时期,最终进入了现在的市场需求导向时期。但与乡村旅游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数量多,质量差,产品雷同,经营粗放,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需求的变化。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将“转型升级”、“转型增效”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使旅游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旅游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乡村旅游电不例外。而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深入,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旅游产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尤其是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新的目标、机遇和挑战。在上述背景下,问题的解决和新目标的实现最终都离不开乡村旅游的转型与升级。

查看全文

乡村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提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和消费方式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人们的旅游方式也由原来的以观光为主的旅游方式向休闲、度假参与型旅游逐渐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已成为人们旅游的主要方式之一。河北省自然资源丰富,农副产品多样,民俗民风文化丰富多彩,这些都为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把这种条件进一步壮大,使河北省乡村旅游得到持续发展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本文就是从河北省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制约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障碍,尤其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乡村旅游发展带来较大的制约,由此找到河北省乡村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河北;环境保护;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一、河北省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

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占地面积非常之大,农作物种类极其丰富,农业生产类型也非常的多样,民俗民风文化丰富多彩,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018年河北省乡村旅游在创新发展、旅游扶贫及助推乡村振兴方面不断探索新模式,形成了生产类型多样、民宿餐饮、就地打工、旅游产品深度加工、风土民情回归、农副产品快速发展、资产入股等多种旅游富民新途径。在全省重点打造了“环京津、太行山、张承坝上、燕山、大运河、冀中南”六大乡村旅游片区,开展“百村示范、千村创建”活动。2018年河北省乡村旅游接待近1.7亿人次,总收入近350亿元,通过乡村旅游产业脱贫4.6万人。就目前河北省旅游业的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不仅很好地拓展了旅游产业的空间,理加扩大了旅游所能接纳的容量,而且可以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河北省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优势

(一)地理位置优越。河北省地处东部沿海地带,中环首都北京和天津,直接受其经济、科技和信息辐射;东临渤海,富有渔盐之利,海上运输便捷。它是京津的门户,是首都北京联系各地的必经之地,京津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很好地带动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河北省也是东北地区与关内各省区联系的通道,山西及西北诸省区北方的通海通道。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河北省与全国各地间开展经济联合与协作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河北省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惟一兼有海滨、平原、湖泊、丘陵、与高原的省份,自然资源数量众多,类型齐全。(二)农副产品丰富多样。河北省地貌类型多样,植物多样,风景优美,更可贵地的农副产品丰富多样,很好地吸引城市人民到乡村参与乡村休闲旅游。2019年河北省确定20个知名河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分别是:迁西板栗、围场马铃薯、曹妃甸对虾、平泉食用菌、承德国光苹果、临城核桃、沧州金丝小枣、深州蜜桃、武安小米、安国中药材、玉田包尖白菜、黄骅冬枣、鸡泽辣椒、赵县雪花梨、万全鲜食玉米、兴隆山楂、满城草莓、威梨、文安杂粮、昌黎葡萄酒。这些品牌的确定,很好地促进了乡村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三)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独具特色。河北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相当丰富,悠久的历史酝酿了河北省独有的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唐山皮影、二龙山庙会、何三屋庙会、丰宁的布糊画、蔚县剪纸、二贵摔跤、燕山大板、武强年画以及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构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的样貌和形态,形成了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重要源泉,对在城市居住已入的广大乡村旅游爱好者形成巨大的吸引力。

查看全文

探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困境化解策略

摘要:本文从背景分析入手,对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基本任务和总体思路进行了探讨,并从产业、产品、市场、合作组织和教育培训五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升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自20世纪80年代末深圳举办荔枝节开始,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时间。在这20余年中,全国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特别是自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之后,乡村旅游被列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议程与重点扶植对象,发展更是迅速。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确作用显著。但也不可否认,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经过了一轮较快的发展之后,遇到了一定的瓶颈,急需从粗放型(外延型)到集约型(内涵型)、规模型(数量型)向效益型(质量型)、观光型向休闲型、体验型转变,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节假日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推行,旅游业发展契机良好。在近距离出行规律的作用下,城市居民的出游频繁的指向郊县,40cYo以上的目的地是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乡村旅游更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2006年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全国范围内乡村旅游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为推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2006、2007年国家旅游局分别把当年旅游发展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中国和谐城乡游”。2009年国家旅游局又推出“国民休闲计划”,同时,各个地区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惠农政策,不仅奠定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基础,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过600亿元,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的23()0和8%。

有学者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资源特色导向时期、农业产业带动时期、政府政策驱动时期,最终进入了现在的市场需求导向时期。但与乡村旅游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数量多,质量差,产品雷同,经营粗放,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需求的变化。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将“转型升级”、“转型增效”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使旅游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旅游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乡村旅游电不例外。而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深入,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旅游产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尤其是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新的目标、机遇和挑战。在上述背景下,问题的解决和新目标的实现最终都离不开乡村旅游的转型与升级。

查看全文

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引领农村经济提升

摘要:乡村旅游是带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首先阐明乡村旅游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重点指出了加快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发展的对策,为乡村旅游的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资源;农村;农民

乡村旅游是依托农村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开展观光、体验等一系列旅游活动。农村的民族风情、自然风光、农业生产等可以极大地满足城市旅游者休闲、观光、娱乐等需求。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但近几年乡村旅游才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1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1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乡村旅游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带动农产品、农副产品的交易与发展,并带动交通运输、餐饮业、服务业以及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不仅带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还推动第二产业、拉动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引领经济的良性运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