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9 19:29: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现代医学技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现代医学技术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及哲学根源

摘要:现代医学技术是现代医学进步的载体,在人类的健康发展上起到重大作用。但是,现代医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技术异化的问题,诸如医疗服务低效率、医患关系低信任、医学人文丧失等。系统研究了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本质特征,深入分析了现代医学技术主体化、资本化、权力化及机械化的现实表现,并从本体论、认识论及方法论层面上探析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产生的哲学根源,从而能够从根本上找到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的消解路径,对过度医疗的解决、医患关系的改善以及和谐有序的就医大环境的建立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医学技术,异化,哲学根源

得益于基础学科的建立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技术具备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科学规范,日趋技术化,成为现代医学进步的载体,在人类的疾病治疗和健康维护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医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变革和发展,填补了医学史上的一个又一个技术空白,为人类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但是不可否认现代医学在医学技术的推动下逐渐丢失医学本质,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频发,出现低效率的医疗服务、低信任度的医患关系、医学人文伦理丧失等现象。因此,明确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特征,探索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现象并深入剖析其产生的哲学根源,找到合适的消解路径,对过度医疗现象的解决及医患关系的缓解、构建和谐有序的就医大环境有着重大的意义。

1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含义及其特征

1.1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含义。“异化”一词在学术界中定义不一,源自拉丁文“alienation”,具有表达“他者化”的含义,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异化是由于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固定化所导致的一种社会现象。具体表现为,人在生产发展及创造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变成一种外在的、与自身不同的具有敌对性的力量,反作用于人的本身,统治、制约人的发展,从而使人丧失主观能动性,失去自身个性,迷失自我[2]。现代医学技术是指20世纪中叶至今的基于科学理论的疾病识别、预防、诊断以及治疗的技术与方法,它不仅包含各种医学设备和工具,也包含各种医学理论和疾病治疗技能和方法[3]。现代医学技术异化就是指现代医学技术本身具备了独特的理智生命,产生了主体性,使原先维护健康、保障生命安全的目标和宗旨被扭曲和背离,使医学技术不再是医学发展进步的促进力量,而是一种压抑、抑制的消极力量。在临床实践中,医学技术主导了人类思想,导致对现代医疗技术的过度依赖、畸形使用等各种违背医学本质、扭曲医学价值、背离医学目标的现象的产生[4]。1.2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特征。1.2.1现代医学技术异化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医学技术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的,因时代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医学技术会有各自时代背景下应有的独特作用,这些具有自身时代属性的医学技术相应地会产生个性化的技术异化问题。医学技术的异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技术、认知、文化、环境、社会制度等的差异,有着不同的概念、性质、存在形式以及表现方式。例如,在公元前3200年~公元1543年时期的经验医学技术阶段,在中医中的医学技术表现为针灸、推拿、火罐等经验性技术,这个时期的医学技术没有相应的科学基础,“魔术医学”成为主流;16世纪~20世纪是实验医学技术时期,这个阶段的医学技术具备了科学基础,出现了各种实验仪器,疾病认识从原先的主观经验判断转变为实验证据验证,医学技术对工具和物质的依赖逐渐加深,相应地出现了违背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后退等医学技术异化现象;20世纪50年代之后,基于自然科学的高速发展,医学技术出现了智能化和信息化,基因诊断、靶向治疗、辅助生殖、再生医学……各种新兴技术遍布医学领域,出现了新时代的医学技术异化问题,诸如人类多样性发展的破坏、非法牟利的产生等[5]。综上,现代医学技术异化具有鲜明的历史属性和时代特征。1.2.2现代医学技术异化具有相对性。现代医学技术异化具有主体的相对性。不同的认识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群体对医学技术异化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医学技术异化现象在不同的利益群体中的表现具有显著差异性[6]。同样的一种医学技术,在某些主体眼中可能极具危害性,但是在另一个主体眼中可能正好相反。例如,吗啡是医学领域中的强效镇痛剂,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非常适用于癌症晚期患者的疼痛治疗;但是,吗啡同时也是一种成瘾性极强的药品,是鸦片的重要组成成分,长期吸食会对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现代医学技术异化具有价值的相对性。医学技术异化不仅具有负面价值,同时还具有正面价值。医学技术的产生本身是中性的,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会出现正面价值与负面价值的差异,医学技术异化同样如此。雅思贝尔斯认为,“技术实际上只是单纯的一种手段,没有所谓的善恶之分,是善是恶取决于人对它的利用过程”[7]。因此,对于医学技术异化现象而言,根本问题不在于会产生怎样的负面价值,而在于我们怎么去利用这个现象,从而对医学技术异化现象进行合理的扬弃与利用,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1.2.3现代医学技术异化具有不确定性。医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填补了医疗领域上的各种空白,缩减了人体健康的未知领域,消除了社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但是同时它又创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8]。例如基因技术的发展使“基因修正”成为可能,使之能够达到治疗甚至预防遗传性疾病的作用,但是基因治疗所导致的遗传性状的改变又会破坏人类自然发展过程中的基因多样性,长久以往使人类基因库呈现趋同化。这种变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很难去判断它会产生正向积极的结果还是负向消极的结果,它是不可预测的。现代医学技术就是在不断消除和创造不确定性的过程中循环上升的,这种不确定性必然导致医学技术异化现象的不确定性,我们难以通过未知的变化去判断医学技术异化的福与祸,也难以用理性和智慧来预测和控制不确定性的产生。

2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现实表现

查看全文

现代医学成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一、现代医学成像技术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现代医学成像技术课程有这样的特点:医学理工相结合;多学科的交叉性;实践性较强。在现代化的治疗方式中,医学成像设备多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起来,这就为现代化的医学成像人才有了大量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很多医学高校都开设了这门专业课程,但是笔者要着重强调的是这门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对于该项课程教学的研究工作就显得非常有意义起来。

二、现代医学成像技术专业要求分析

众所周知,二十世纪医学成像有了巨大的突破和近战,现如今,随着各种医学成像系统和设备的出现,这些装置都成了现代医生进行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所在。相关资料显示,很多知名企业像是西门子、飞利浦、GE等大型企业都开始设立了专门的医学成像设备研发部门,再加上医疗机构的需求,这直接导致了医学影像专业人才巨大的高端人才缺口所在。笔者要着重指出的现代设备需求的都是应用型的复合人才需要有极强的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的类型和具体要求所在。

三、现阶段现代医学成像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所在

第一,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内容较多,课时量相对较少因而对于某些成像技术和一些基本算法实现的过程讲解不深入,甚至一略而过,致使学生学完该课程后对于医学成像技术这门课的认识和理解仍然停留在比较肤浅的阶段,很难有效地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第二,教学方法不够丰富目前课堂多采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但是又过分依赖于多媒体,而单纯的多媒体教学又会使学生产生偷懒情绪,一晃而过的幻灯片并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的效果。第三,现有的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医学成像技术具有医理工三结合的特点,融合了当今诸多高新技术,不仅注重基本成像原理的基础理论知识,更注重对仪器设备的实际动手操作。传统教学体系,已然不适用于现代医学教学了。

查看全文

快速通讯技术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运用

【提要】快速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其在现代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较为匮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均通过手机、电脑等媒介进行医学APP下载、观看教学视频、登录医学社交网站及微信平台等进行交流、学习,其中通过微信和QQ的方式进行医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交流者占100%。该文结合国内外现状对其应用利弊进行分析,就其对教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教育工作者应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地进行探索和总结其独特的优异性,扬长避短,将其优势与传统教育方式结合,使其真正从萌芽走向繁荣、从无序走向规范、从低层次徘徊走向高水平发展,真正地在现代医学教育中担负起划时代的现代教育改革重任。

【关键词】教育,医学;计算机通信网络;课堂教学;快速通讯技术

随着快速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在线教科书和社交网站等虚拟技术对医学教育和学习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在线的方式获取和巩固知识,如通过手机APP下载相关专业教科书,随时进行医学知识的预习、巩固及记忆。还可通过网络下载专业视频,对人体构造、生理或病理过程、疾病的检查(特别是影像学图像)、各类外科手术等获取更加直观和形象的印象。此外教师和学生还可通过一些网络资源如微信平台进行交流和讨论,共享专业资源。作者在攻读硕、博士研究生期间即开始参与教学工作,通过教学实践及和学生交流发现快速通讯技术在医学生中的普及越来越广泛,但目前对这种学习途径的讨论和分析甚少。因此,作者结合调查研究、国内外现状及思索,探讨其对现代医学教育正负两方面造成的影响。

1医学生快速通讯技术应用情况调查

1.1调查方式

调查共纳入重庆医科大学在校医学生120名,采用随机现场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及学历、是否利用快速通讯技术进行医学知识学习、利用何种方式及其频率和感受。

查看全文

内科学教学方式及意义研究

一、现代医学知识引入中医内科学教学的方式

1.适时讲解,重点突出在引入的形式上应切合中医内容适时讲解。在中医内科单个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各个部分中医内容讲解结束,可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进行进一步阐述,也可以在具体中医内容讲解过程中实时分析中西医认识的异同点,尤其当某个疾病的中医和现代医学描述或名词相同,但是内涵不同或有差异时,更要加以分析和讲解。例如,在教授胃痛时,重点分析疼痛的时间和性质与中医辨证分型密切相关,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及现代医学不同胃肠道疾病中疼痛的性质和特点的差异,提示学生胃痛中医辨证分型与常见胃肠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的联系和区别。在淋证的中医治疗中,清热利湿是重要的治疗法则,也是重点讲解内容,此时可以适度将淋证的发病与尿路感染,清热利湿方药与抗菌抑菌作用之间的联系加以讲解,加深学生对淋证中医诊治手段的理解。

2.引入内容需适度中医内科学的授课往往开设于中医基础和西医基础课程之后,西医内科学课程之前,学生对于中医理论的理解尚不深入,对现代医学知识的掌握也不够全面,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引入相对易于理解的现代医学内容进行讲解,不宜过多过深地系统讲解现代医学对于相应疾病的认识,特别是现代医学的具体治疗方法和药物不宜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讲解,以免喧宾夺主。例如,消渴大多属于糖尿病范畴,讲课中可以提及“三多一少”症状是高血糖所致,但不宜分析高血糖的产生机制。中医与现代医学在癌症的治疗手段上差别较大,可以简单提及手术、化疗和放疗,但不做深入讲解。

3.“有则引之,无则略之”的原则在引入现代医学知识分析中医内容时,还应注意“有则引之,无则略之”的原则,即引入现代医学明确又切合中医内容的知识点,对于中医内容无明确对应现代医学知识的章节不宜生搬硬套式地分析,对于现代医学尚不确定的内容应避免引用,以免冲淡和曲解中医的内容和特色。例如,肺痨病中医认为感受瘵虫是主要病因,这与现代医学感染结核杆菌已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课中可以加以明确说明;而饮食不节和房劳过度导致水肿的发生和加剧,缺乏明确和单一的现代医学认识,教学中可以只从中医理论阐述。

4.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直观的疾病信息过去中医内科学教学沿袭传统中医教材,多以文字描述为主,缺乏直观的图像信息,学生难以准确理解和掌握。而中医内科许多疾病的一些临床征象,与现代医学典型的体征描述相一致,应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已有的疾病直观图像,向学生形象化地展示,弥补中医教学中的不足。有报道显示,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1]。例如,在讲授黄疸一节时,选用急性黄疸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图片,可以直观地区分阴黄和阳黄的不同疸色。痹证中,久痹所致的关节僵硬变形可以借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关节肿胀畸形加以展示,加强学生的形象记忆。

二、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引入现代医学知识的意义

查看全文

浅析医学教育改革

【摘要】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给现代医学带来了诸多挑战。基于原有基础进行教育改革,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当今医学必须重新调整战略,不断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继而使医疗卫生体系以健康的态势和谐发展。

【关键词】现代医学;教育改革;胜任能力;战略调整

近些年来,现代医学面临着“瓶颈”危机,医学技术的创新,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让现代医学面临着多重挑战,为此,新一轮医学教育体系改革势在必行[1]。在医学教育方面,人才是核心基础,加强现代医学人才的人文精神培养,使其拥有良好的岗位胜任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医学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是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继而促进医疗卫生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胜任能力培养是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它以目标导向为基础,对培养对象进行教育指导,其主要目的是解决某种医学问题,并确定医学人才拥有哪些胜任能力,而后再依据设定目标对所需课程进行设计,让学生在方案设置中顺利完成既定目标,并获得自我所需的胜任能力[2]。以胜任能力转化为目标的医学教育改革充分体现了个体化学习的教学优势,学生可进行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其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给医学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向,本文对以胜任能力转化为目标的医学教育改革的相关问题作以下几点分析探讨,以此为现代医学教育战略调整提供参考模式。

1注重临床课程设置,增设临床实践环节

现代医学教育的改革,对人才胜任能力的培养其关键在于回归临床,究其源头主要是医学教育的本源是为临床医疗所服务。现代医学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还需对如何更高效地运用知识进行解答。知识传授属于基础性医学教育,将所学的医学知识有效地转化成为临床胜任能力是医学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为此必须注重临床课程设置,增设临床实践环节。首先,需要转变传统医学教育理念,应基于临床需求为中心进行医学课程设置,将以往一些不符合或不再适应时展需求的课程淘汰。其次,教育回归临床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资源整合,还需要尽可能规避传统医学教育的缺陷。胜任能力转化为目标的医学教育改革应着重于解决现代医学所面临的困境问题,例如如何有效解决临床医学法律责任,如何处理医患关系与伦理意识,如何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等,以上问题直接体现了现代医学人才的胜任能力,且这些问题均需要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实现并最终有效地进行转化。

2注重课程的有效整合,培养学生的医学责任

查看全文

多媒体教学在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

摘要: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使学生充分地理解教学的内容,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文章对多媒体教学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即明确定位多媒体、教师充分做好课前教学课件。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现代医学影像技术;教学课件

多媒体教学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生成的,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融合了声音、视频和图片等。在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有限,只能以口语教学为基础,配以简单的图片。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一是吸引力有限,二是理论教学和实际的案例脱节,教学质量不高。然而,多媒体教学的存在使传统的教学手段得到了更新,教师可以使用多种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及课件,例如影像诊断PACS系统、DR、CT模拟实训室等进行教学,更加形象、直观,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影像诊断学及技术学等教学内容,如CT检查技术、常见病影像诊断等。

一、多媒体教学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中的作用分析

(一)多媒体教学可以转变教学的方式。在传统现代医学影像技术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在传递教学信息的方式上没有形成多种的手段,依旧使用口头的教学集合板书教学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与实际的教学案例相互结合。这就造成学生的学习情绪被打击,思维能力遭到限制[1]。多媒体教学方式是一种利用图片、声音和视频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可以将教学案例、基本操作技术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等搬上现代医学影像技术教学的课堂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更好地接收了教学知识,还激发了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二)多媒体教学可以收集大量的教学案例,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多媒体教学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前提生成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案例多来源于各大医院临床真实病例影像资料,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而且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手段,将枯燥乏味的临床X线、CT、MRI基本技术转换为软件设备呈现,使学生在计算机上能进行人机互动直接操作,并模拟出医院的影像检查基本操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

查看全文

医学哲学观培养医学生思索

医学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诞生而产生、丰富与发展。考察人类医学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不同医派无一不是从哲学中孕育而生,在哲学中得以成长、发展的,二者具有鲜明的同源性。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在论述现代生物医学模式不足时,提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现代医学新的发展模式,这标志着医学的模式正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这种充满了辩证统一思想模式的转变,也更加印证了恩格斯“自然科学向哲学辩证思维复归”的观点。现代医学哲学模式的建立对未来医学人才的思想品德、专业理论、医疗技术、临床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只有知识更加广博,具有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式、全方位、统一整体辩证的思维能力,才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求,其本质就是按照系统医学哲学观来培养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以系统医学哲学观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随着医学教育内容和标准的全球化、国际化,按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来评价医学院校及医学生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医学专业素质,而且应有高尚的医德,只有这样才能把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医学是一个需要付出毕生精力的学科,因此要有“笃学精术”的品格,要培养学生刻苦求学的意识,尊重科学知识,踏实钻研的精神,树立修身为本的理念。坚持修身为本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伦理道德和敬业精神,在未来职场生涯中能够把患者的健康利益放在首位。因此,医学教育应该重视学生思想的“顶层设计”——构建系统医学哲学观,培养医学生具有哲学家的品质:大公无私、谦虚、高尚、沉着、冷静的判断,具备必要的知识,无邪,不迷信,用冷静的思想和理性的经验去探索病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一些西方哲学思潮相继传人,各种流派的思想也纷至沓来,如何明辨精华与糟粕,不被西方的拜金主义思想影响,对医学教育提出了重大挑战。能不能从思想上给学生以“顶层设计”,给学生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教育,在当今医学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主张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指导医学生的教育与实践,培养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抛弃狭隘的功利目的,培养超脱的心境,塑造追求真理、探讨医理医源、关怀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境界,从而提高医学生自身科学研究与坚持真理、推动社会进步的高尚情怀与素养。对医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要突出“人文关怀”教育,把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而只有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理念深入人心,以维护生命作为医学最高使命和职责,医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才能恪守职业道德,才能摆脱“技术至上”“物质至上”的观念束缚,从而构建起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人文理念,使思想教育成果延伸和渗透到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之中。

二、以系统医学哲学观培养学生的人生观

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使医学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就是不断将现代科学技术向医学领域持续、全面引入的过程。在生物医学模式下,人们对疾病的研究和对患者的治疗更为专业和深人,生物医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提高了临床的诊断率和治愈率,但也存在致命的弱点:重视技术、物质和人体,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心理性。由于科学技术的大量介入,医学的“人文性”正在逐渐地丧失,表现出明显的失人性化倾向。医疗服务的过程也成为工业流水线式的操作过程,只注重结果,而忽视对被服务者的心理关心,只重视“病”的存在而忽视了“患者”。当前,多数的医疗纠纷、医患冲突大都产生于这种失人性化的服务,患者及其家属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医生仅仅是对“病”感兴趣,而忽视“病”的主体——人的心理和社会状态,使其自尊心受到漠视与侵害,从而对医疗过程产生不信任,甚至抵触、对抗。现代医学模式的兴起和发展,使现代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更为密切,使医学研究更多注意到人的整体性、社会性、自然性等属性,使医学教育趋向综合化、整体化、多元化发展,回归到了人文关怀和人道思想上。因此,现代医学教育必须加强医学生系统医学哲学观的培育。使学生树立起宏观与微观、静止与运动、整体与局部及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观,不再以静止的、孤立的、形而上学的方式看待分析生命现象,以应对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要求。基于以上医疗现状,近几年,医学教育把培养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放在了一个重要位置。这些将来从事医疗工作的“准医生”们,如果没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没有正确的人文理念,很难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要改善医疗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就很难实现。因此,医学教育要着眼于医学生的人生观教育,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以系统医学哲学观来构建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以正确的人生观来构建医学生的职业生涯。我们在医学生教育中挖掘整理当代医学大师的人文精神,为医学生人生观教育积累生动活泼的教育素材,发挥医学大师们的示范和榜样作用,激励和教育医学生。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对医学生而说,人生观既是对自己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也是对他人的看法和态度。通过当代医学大师的人格示范作用,挖掘他们的精神财富,运用于医学人文教育之中,突显他们的榜样的力量,是对医学生进行人生观培养的一剂良方。医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人为本,敬畏生命,善待患者,自觉维护医学职业的真诚、高尚与荣耀,才能担当起社会赋予的增进人类健康的崇高职责。

三、以系统医学哲学观培养学生的世界观

查看全文

核医学影像医学教学论文

1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应用

(1)内分泌系统核医学。

(2)临床应用广泛的核医学技术,如:骨骼系统、泌尿系统等。

(3)在临床诊断治疗、疗效判断、预后评估中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核医学技术,如:肿瘤核医学、心血管系统核医学、神经系统核医学。

(4)临床价值重大的核素治疗,如甲状腺疾病及肿瘤的核素治疗等。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讲解,从核素显像的原理,影像的分析要点、常见的异常类型、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核素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治疗后的防护,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同时给出实际病例,进行课堂讨论,积极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在考试命题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突出核医学的临床实用性。

2改进教学方法

查看全文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合作

检验医学作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特点[1]。随着现代社会检验方面的不断需要,例如基因检测的检验项目前景应用十分广泛。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能够达到精密合作,将会推动现代医学向前发展,更进一步地实现现代医学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加强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流与合作,为现代医学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发展现状

1.我国检验医学的概述与现状

我国检验医学始于上世界头20年中后期,1924年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吴宪教授主持的生物化学系开始讲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内容,并展开一系列的工作,我国检验医学由此发展起来。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医学与国际医学界交流的加强,我国检验医学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检验医学发展成熟并赶上世界领先检验医学技术。我国当前检验医学的诊断技术还将面临着许多挑战,检验诊断技术虽然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但检验设备和管理方面还有待改善。尤其是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还没有完全实现交流与合作。我国检验医学当前还存在绝大部分检验设备还依赖进口,自主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的缺陷,出现我国医疗设备基础产业相对薄弱等问题。主要是因为相关扶持政策还不够健全,管理技术和医学创新得不到很好的重视。

2.我国临床医学的概述与现状

近50多年来,随着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临床医学发展迅速,随着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我国临床医学日臻成熟。在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方面有了不断改进和发展,同时我国临床医学在医疗创新和自主研发方面为我国和世界作出不少贡献。但是当前我国临床医学的医疗设备大部分还靠引进国外医疗设备,自主研发的能力相对薄弱,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尤其是我国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还不够加强,这方面还有待完善管理措施和加强两者的交流与合作。

查看全文

儒家人本哲学医学价值论文

1儒家人本哲学的产生和形成

儒家人本哲学的发展和确立与我国古代人本思想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商朝以前,统治者为了加强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强化王权统治,在意识形态领域对鬼神大加尊崇[1]。《礼记•表记》中也有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到了西周时期,人们对鬼神是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并把人们的行为和意愿看做是天、神意志的代表,如“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2],“民之所欲,天必从之”[3]。进入春秋以后,“重人轻神”的思想逐步形成。春秋中期已出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由当时辅佐齐桓公称霸的宰相管仲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4]”,道出了人民在国家稳固、安危中的根本地位。之后到了春秋末期,儒学创始人孔子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和重视人在宇宙的中心地位和在社会的主体地位,并结合自己的学说,创立了人本主义哲学。儒家人本哲学重视对人性的认识,认为人不仅具有生物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儒家人本哲学的核心概念是“仁”,“仁”者,爱人。要做到“仁”,就要做到以下5点:恭、宽、信、敏、惠。具体来说,就是推己及人,也就是遵循“忠恕之道”。“修齐治平”在儒家人本哲学中体现了“修己安人”的待人之道。

2儒家人本哲学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2.1儒家人本哲学的人性观与现代人类医学

人具有运动性语言中枢和知觉性语言中枢的特殊结构,人是以语言拥有世界的动物,人们通过语言的交流,可以引发情感、开放内心世界;同时,人也是唯一可以被语言符号伤害以及患语言疾病的动物,而且,人还是唯一可以通过语言符号医治的动物[8]。人的疾病与健康,不仅仅涉及到生理、心理或社会某一个单一层面,而是他们的整合,且三者密切联系,相互影响。根据现代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只有当三者是一种和谐统一的良好状态时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健康。而某一方面的疾患都会牵涉和影响到其他方面,如心理或生理疾病所致社会功能损害和缺失,还有社会关系引发的心理和生理问题等。所以,与动物医学不同,人类医学除了自然科学性外,还具有人文性质。医生在给患者看病时,不仅要看到患者的生理层面,而且要看到其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随着现代社会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这一点,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就是很好的例证。

2.2“仁”的人本哲学与现代医学人文关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