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3 16:31: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现代医学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及哲学根源
摘要:现代医学技术是现代医学进步的载体,在人类的健康发展上起到重大作用。但是,现代医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技术异化的问题,诸如医疗服务低效率、医患关系低信任、医学人文丧失等。系统研究了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本质特征,深入分析了现代医学技术主体化、资本化、权力化及机械化的现实表现,并从本体论、认识论及方法论层面上探析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产生的哲学根源,从而能够从根本上找到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的消解路径,对过度医疗的解决、医患关系的改善以及和谐有序的就医大环境的建立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医学技术,异化,哲学根源
得益于基础学科的建立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技术具备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科学规范,日趋技术化,成为现代医学进步的载体,在人类的疾病治疗和健康维护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医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变革和发展,填补了医学史上的一个又一个技术空白,为人类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但是不可否认现代医学在医学技术的推动下逐渐丢失医学本质,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频发,出现低效率的医疗服务、低信任度的医患关系、医学人文伦理丧失等现象。因此,明确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特征,探索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现象并深入剖析其产生的哲学根源,找到合适的消解路径,对过度医疗现象的解决及医患关系的缓解、构建和谐有序的就医大环境有着重大的意义。
1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含义及其特征
1.1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含义。“异化”一词在学术界中定义不一,源自拉丁文“alienation”,具有表达“他者化”的含义,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异化是由于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固定化所导致的一种社会现象。具体表现为,人在生产发展及创造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变成一种外在的、与自身不同的具有敌对性的力量,反作用于人的本身,统治、制约人的发展,从而使人丧失主观能动性,失去自身个性,迷失自我[2]。现代医学技术是指20世纪中叶至今的基于科学理论的疾病识别、预防、诊断以及治疗的技术与方法,它不仅包含各种医学设备和工具,也包含各种医学理论和疾病治疗技能和方法[3]。现代医学技术异化就是指现代医学技术本身具备了独特的理智生命,产生了主体性,使原先维护健康、保障生命安全的目标和宗旨被扭曲和背离,使医学技术不再是医学发展进步的促进力量,而是一种压抑、抑制的消极力量。在临床实践中,医学技术主导了人类思想,导致对现代医疗技术的过度依赖、畸形使用等各种违背医学本质、扭曲医学价值、背离医学目标的现象的产生[4]。1.2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特征。1.2.1现代医学技术异化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医学技术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的,因时代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医学技术会有各自时代背景下应有的独特作用,这些具有自身时代属性的医学技术相应地会产生个性化的技术异化问题。医学技术的异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技术、认知、文化、环境、社会制度等的差异,有着不同的概念、性质、存在形式以及表现方式。例如,在公元前3200年~公元1543年时期的经验医学技术阶段,在中医中的医学技术表现为针灸、推拿、火罐等经验性技术,这个时期的医学技术没有相应的科学基础,“魔术医学”成为主流;16世纪~20世纪是实验医学技术时期,这个阶段的医学技术具备了科学基础,出现了各种实验仪器,疾病认识从原先的主观经验判断转变为实验证据验证,医学技术对工具和物质的依赖逐渐加深,相应地出现了违背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后退等医学技术异化现象;20世纪50年代之后,基于自然科学的高速发展,医学技术出现了智能化和信息化,基因诊断、靶向治疗、辅助生殖、再生医学……各种新兴技术遍布医学领域,出现了新时代的医学技术异化问题,诸如人类多样性发展的破坏、非法牟利的产生等[5]。综上,现代医学技术异化具有鲜明的历史属性和时代特征。1.2.2现代医学技术异化具有相对性。现代医学技术异化具有主体的相对性。不同的认识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群体对医学技术异化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医学技术异化现象在不同的利益群体中的表现具有显著差异性[6]。同样的一种医学技术,在某些主体眼中可能极具危害性,但是在另一个主体眼中可能正好相反。例如,吗啡是医学领域中的强效镇痛剂,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非常适用于癌症晚期患者的疼痛治疗;但是,吗啡同时也是一种成瘾性极强的药品,是鸦片的重要组成成分,长期吸食会对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现代医学技术异化具有价值的相对性。医学技术异化不仅具有负面价值,同时还具有正面价值。医学技术的产生本身是中性的,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会出现正面价值与负面价值的差异,医学技术异化同样如此。雅思贝尔斯认为,“技术实际上只是单纯的一种手段,没有所谓的善恶之分,是善是恶取决于人对它的利用过程”[7]。因此,对于医学技术异化现象而言,根本问题不在于会产生怎样的负面价值,而在于我们怎么去利用这个现象,从而对医学技术异化现象进行合理的扬弃与利用,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1.2.3现代医学技术异化具有不确定性。医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填补了医疗领域上的各种空白,缩减了人体健康的未知领域,消除了社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但是同时它又创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8]。例如基因技术的发展使“基因修正”成为可能,使之能够达到治疗甚至预防遗传性疾病的作用,但是基因治疗所导致的遗传性状的改变又会破坏人类自然发展过程中的基因多样性,长久以往使人类基因库呈现趋同化。这种变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很难去判断它会产生正向积极的结果还是负向消极的结果,它是不可预测的。现代医学技术就是在不断消除和创造不确定性的过程中循环上升的,这种不确定性必然导致医学技术异化现象的不确定性,我们难以通过未知的变化去判断医学技术异化的福与祸,也难以用理性和智慧来预测和控制不确定性的产生。
2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现实表现
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得意义
医学模式是以一定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去研究医学的属性、职能和发展规律,以及对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观察处理方法的宏观概括。医学模式随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而发展演变,现正处于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以下称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科学研究、卫生保健事业和医学教育方向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略论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的指导作用。
1生物医学模式的历史贡献及其缺陷
以生物学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模式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健康和疾病问题的一种认识,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指导下,人们以生物学观点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对疾病发生的机理、治疗和预防进行了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控制了烈性传染病,大大提高了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能力,为医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日益显露,表现在基础医学研究中,脱离人体整体性进行分割或孤立的研究,忽视人体的整体性;在临床医学中过于强调生物因素的作用,忽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妨碍了对疾病发生受多因素影响的全面认识;重医疗轻预防等[1]。现代疾病谱已发生了变化,现代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理论、新成果不断带入医学领域,医学整体化、综合化发展趋势明显增强;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人们对健康需求日益提高等这一系列重大变化,表明,现代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正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2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的指导作用
医学模式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思维结构和医学观的转变,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问题认识的思维结构和医学观反映了医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趋势,对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2.1完善临床思维结构,提高诊疗水平
儒家人本哲学医学价值论文
1儒家人本哲学的产生和形成
儒家人本哲学的发展和确立与我国古代人本思想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商朝以前,统治者为了加强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强化王权统治,在意识形态领域对鬼神大加尊崇[1]。《礼记•表记》中也有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到了西周时期,人们对鬼神是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并把人们的行为和意愿看做是天、神意志的代表,如“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2],“民之所欲,天必从之”[3]。进入春秋以后,“重人轻神”的思想逐步形成。春秋中期已出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由当时辅佐齐桓公称霸的宰相管仲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4]”,道出了人民在国家稳固、安危中的根本地位。之后到了春秋末期,儒学创始人孔子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和重视人在宇宙的中心地位和在社会的主体地位,并结合自己的学说,创立了人本主义哲学。儒家人本哲学重视对人性的认识,认为人不仅具有生物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儒家人本哲学的核心概念是“仁”,“仁”者,爱人。要做到“仁”,就要做到以下5点:恭、宽、信、敏、惠。具体来说,就是推己及人,也就是遵循“忠恕之道”。“修齐治平”在儒家人本哲学中体现了“修己安人”的待人之道。
2儒家人本哲学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2.1儒家人本哲学的人性观与现代人类医学
人具有运动性语言中枢和知觉性语言中枢的特殊结构,人是以语言拥有世界的动物,人们通过语言的交流,可以引发情感、开放内心世界;同时,人也是唯一可以被语言符号伤害以及患语言疾病的动物,而且,人还是唯一可以通过语言符号医治的动物[8]。人的疾病与健康,不仅仅涉及到生理、心理或社会某一个单一层面,而是他们的整合,且三者密切联系,相互影响。根据现代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只有当三者是一种和谐统一的良好状态时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健康。而某一方面的疾患都会牵涉和影响到其他方面,如心理或生理疾病所致社会功能损害和缺失,还有社会关系引发的心理和生理问题等。所以,与动物医学不同,人类医学除了自然科学性外,还具有人文性质。医生在给患者看病时,不仅要看到患者的生理层面,而且要看到其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随着现代社会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这一点,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就是很好的例证。
2.2“仁”的人本哲学与现代医学人文关怀
中医药科学管理在医学服务质量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借助中医药科学管理理念提升医学服务质量的方法和优势。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医院心内科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接受现代医学专科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医药科学管理理念。比较两组医疗质量及两组管理过程指标的完成情况。结果:观察组医疗管理质量等级显著优于对照组(Z=-5.908;P<0.001);观察组患者在安全核查落实、出院指导合格、心理管理有效、疾病知识知晓、治疗依从、满意度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借助中医药科学管理理念提升医学服务质量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药科学管理;医学服务;中医药管理
加强中医药管理改革,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和优势,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意见[1-2]。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中医药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医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也成为进一步提升综合医学服务水平的主要发展方向[3-4]。本文探讨了中医药科学管理理念在提升医学服务质量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医院心内科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男40例,女40例;中位年龄54岁;平均病程(2.5±1.6)年。观察组男41例,女39例;中位年龄55岁;平均病程(2.7±1.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专业英语教育必要性及实践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逐步形成,各国之间贸易文化往来日益密切,英语也作为国际语言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受众的广泛重视。近年来,我国现代教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内容,还要求学生务必要具备专业英语以及通用英语能力。就医学专业教学而言,医学生在实际工作和专业进修中必定会和国际专业医学进行交流,因此,加强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就医学生开展专业英语教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医学生开展专业英语教育实践的有效策略,望对未来医学生开展专业英语教育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医学生;专业英语;实践策略
1.医学生开展专业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就我国现代医学发展而言,尽管我国医学事业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就,但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务必要积极引用借鉴国际先进的医学技术。但纵观我国医学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医学生在实际临床工作或研讨进修过程中,在查阅医学文献、参加学术交流以及撰写职称论文等方面均会用到英语,但大部分临床医生在英语使用上普遍面临巨大的困难,因此,现在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想为医学专业学生未来就业和学术研讨进修奠定良好的基础,务必要率先确保沟通语言交流方面不存在障碍,这就要求实际教学过程中务必要重视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的教学,构建一套实用性较强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学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切实提升医学专业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全面满足医学专业学生未来就业和发展需求。
2.医学生开展专业英语教育实践的有效策略
2.1确保医学专业英语教育实践课时。高校英语教学一般由基础英语教学和应用英语教学两部分,专业英语包含在应用英语教学当中,也就是说医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四个学期的基础英语教学学习之后才能进入专业英语学习。这一过程中,要想确保医学专业学生专业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教务教学管理人员则务必要确保基础英语教学开展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务教学管理人员要优先保证基础英语教学课时,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英语学习。与此同时,对于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也是同样的,务必要确保学生每个星期的专业英语教学课时不少于2课时,并有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教师开展实际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2.2重视加强医学专业英语实践教学。2.2.1英语课文选题应从科技类逐步过渡到专业类要想确保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开展的有效性,务必要先从课程内容着手,这就要求现代医学专业英语教学课文的选题务必要从以往科技类课文逐步过渡到医学专类课文,以便让学生在实际英语学习中就能够进一步接触到医学专业词汇和句式,从而为未来医学专业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2.2.2重视医学专业系统介绍构词法开展实际教学不论在哪种语言教学中,词汇永远是组成句式和文章的关键,因此,现代医学专业在开展专业英语教学时,务必要重视利用医学专业系统介绍构词法开展实际教学。实际医学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词缀着手,如micro-、tri-、mini-等等,利用这类简单熟悉的词汇词缀举例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2.2.3全面加强增设医学专业文章摘要写作教学摘要普遍位于论文写作、学术报告以及文章综述的正文前面,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和概述。就医学专业英文文章写作而言,英文摘要写作是其极其关键的一方面内容,但现阶段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授课教师普遍重视英文文章整体结构和思路的讲解,普遍忽视了文章摘要教学,因此,实际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授课教师务必要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收集专业医学学术论文,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英文摘要结构特征以及常用时态、句式等等,以便为其未来医学专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合作
检验医学作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特点[1]。随着现代社会检验方面的不断需要,例如基因检测的检验项目前景应用十分广泛。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能够达到精密合作,将会推动现代医学向前发展,更进一步地实现现代医学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加强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流与合作,为现代医学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发展现状
1.我国检验医学的概述与现状
我国检验医学始于上世界头20年中后期,1924年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吴宪教授主持的生物化学系开始讲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内容,并展开一系列的工作,我国检验医学由此发展起来。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医学与国际医学界交流的加强,我国检验医学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检验医学发展成熟并赶上世界领先检验医学技术。我国当前检验医学的诊断技术还将面临着许多挑战,检验诊断技术虽然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但检验设备和管理方面还有待改善。尤其是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还没有完全实现交流与合作。我国检验医学当前还存在绝大部分检验设备还依赖进口,自主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的缺陷,出现我国医疗设备基础产业相对薄弱等问题。主要是因为相关扶持政策还不够健全,管理技术和医学创新得不到很好的重视。
2.我国临床医学的概述与现状
近50多年来,随着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临床医学发展迅速,随着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我国临床医学日臻成熟。在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方面有了不断改进和发展,同时我国临床医学在医疗创新和自主研发方面为我国和世界作出不少贡献。但是当前我国临床医学的医疗设备大部分还靠引进国外医疗设备,自主研发的能力相对薄弱,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尤其是我国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还不够加强,这方面还有待完善管理措施和加强两者的交流与合作。
预防医学教育改革与创新
围绕着公众健康理念发展,现代医学逐渐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向发展,那么对于临床医学的教育发展而言,也应该与社会要求相契合,将“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教育改革和创新过程中,为社会输送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1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现状
1.1教育体系和观念。在教育体系中,临床专业预防医学的学生主要还是以接受理论教学为主,通过教学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更多的疾病预防相关知识,所使用的教材多是以全国统编规划的《预防医学》、流行病学、“三大卫生”为主要选择,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预防医学的教育并没有与实践需求结合在一起,学生多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很少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生活中的机会,使得他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显得有些脱离实际,那么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预防医学的人才,显然是无法适应社会和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另外,在传统的医学教育观念中,很少涉及到健康管理学以及社会医学等相关医学内容,所以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尚未建立先进的健康观念,对于预防医学的群体观、疾病预防控制意识观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预防医学的学生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之后,在实际问题面前就会显得特别被动,无法跟上社会和现代医学的发展,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步伐,将逐渐被社会淘汰。而且,传统教育下的学生多是抱着修完学分的态度开展学习活动,这对实际技能和知识的习得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会让疾病预防事业的发展停滞不前。1.2健康教育现状。不仅是临床专业预防医学的教育,甚至是当前很多的医疗机构,在教育和经营过程中,都忽略了实施健康教育,学生认为自己学习专业知识是本职,教师认为传授专业知识是根本,医疗人员认为治疗和诊断才是关键,然而他们都忽略了“以健康为中心”思想在现代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促进作用和价值。相关数据表明[1,2],我国肿瘤患者中有80%以上在确诊时就已经是中晚期阶段,很多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未能将健康思想贯彻落实到医疗事业的发展中,不能将疾病控制在早期发展阶段,而一旦发现之后治疗就显得困难重重。
2预防医学教育改革与创新策略
2.1推行“以健康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现有的课程体系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优化,增加更多实践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树立强烈的健康和预防观念,避免出现类似在非典等传染疾病控制中很多医护人员预防意识薄弱等问题,为疾病预防以及社会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开课的目的在于培养一批优秀的疾病预防人员,他们需要对疾病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等相关工作进行深入研究,还需要对社会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作出及时反应。基于此,现代临床医学在教育改革和创新过程中,要注重推行“以健康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教育改革应该注重将综合卫生服务功能等相关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使多种理论相互贯通、相互渗透,促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式、方法,还能够从系统、整体角度全面客观的对待疾病监测、预防和治疗,从而不断提升我国临床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建立强烈的健康意识。2.2组建合格的教师团队。教师是学生专业能力和知识获得的引导者,在教育改革和创新过程中,针对教师团队的组建也不容忽视。培养新型预防医学的合格教师,新型教师要承担起引导学生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学习观念,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给予学生独特的医学见解和指导。对于学校而言,组建合格的教师团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社会上招聘符合现代预防医学发展的经验丰富的人才,通过提高待遇和福利等方式吸引更多人才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利用社会人才的经验渗透课堂现代化发展;其次,针对目前学校具备的教师,对他们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评估,针对不符合预防医学发展要求的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或是组织培训活动或是促使其参加专业性较强的座谈会等社会性活动,使其对外界教育现状有更加明确的认识;最后,学校要为教师专业素质培养提供硬件支持,比如定期购买最新出版的期刊、书籍等,推送专业性较强的文章等,对教师综合教学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意义。2.3建设预防医学实习基地。对于预防医学的学生而言,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做出贡献,那么学校就应该为他们创造更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机会,即建设规模较大、实践性较强的预防医学实习基地。在此过程中,学校可以与科研组织、与公立医院机构、私立医院机构、卫生所等多种途径的组织建立人才共同培养的合作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强,给现代医学的发展带来挑战,无论是疾病预防教育机构还是医疗机构,都应当将“以健康为中心”作为基本指导思想,重视疾病预防在生活中的贯彻落实,注重促进预防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进而促进现代医学的可持续发展[3]。
提高中医在医疗制度上的功效
目前,医疗领域的国际趋势是从以疾病治疗为主的医疗模式转向以预防和健康管理为主的新型模式,医疗保险则从有病治病向无病防病转变。对人类来说,最理想的生命质量是无疾而终。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困扰老百姓的深刻问题,因此寻找一种效率高、费用低的医疗模式是当务之急。中医正好符合当前人们追求健康、绿色治疗的医疗理念。2009年,我国的新医改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中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及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并将此作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1国际上对中医的评价
1.1中医的特点
中医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它已经过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所验证,在我国传统医学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至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中医本身所蕴藏的奥秘与神奇,也逐渐被现代科学技术理论所验证。首先中医在理念上具有整体观念,符合现代医学理念。中医不是孤立地看待人体的疾病,而是把疾病与患病的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认识,通过“望闻问切”,综合多种因素,分析人体的脉络、阴阳平衡状态等,根据人的个性体质,从整体上找出疾病的病因。中医认为,健康是人的一种状态,一种总体的平衡状态,即所谓的“阴平阳秘”,强调人体的阴阳平和协调,保持相对的平衡,这样才能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这与《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所定义的“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的衰弱现象”相一致。其次,中医的理论体系和学说符合现代医学中的整体医学理论,中医学理论是对人本身整体性以及人与大自然、社会环境相互统一的完整认识。实质上,现代整体医学是一种系统论,而中医学理论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实践探索,也是一种经验性极强的整体科学。中医把人和自然、形与神以及阴与阳结合为完整的统一体来认识生命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又通过“望闻问切”,综合大量信息,运用自然的方法,调整它们之间的平衡,完完全全与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相吻合。第三,中医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有其独特性和丰富性。中医不是单纯地、机械地采用直接的方法去治疗疾病,而是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药物性和非药物性手段,又在不同药剂组合上及量的变化上循序渐进地治疗,并根据病情的变化演变进行调整,手段丰富、方法多样,既符合人体病理的多样性特征,又体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是现代医学宏观和微观整体辩证统一的体现。
1.2中医在国际上被认可
中医经过几千年来的传承和发展,是我国的医学文化发展的结晶,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医药理论更是不断丰富和完善,并有新的突破,在世界范围内已被更多的国家所接受。美国加州大学著名医学教授在国际性演讲中就曾指出:中国中医药学中的整体观是现代医学必须学习的内容。美国的一些临床学家通过实践也认为,中医针灸治疗较现代医学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认为中医学强调整体观,而现代医学则是机械论、还原论,缺乏整体性。目前开始出现的后现代医学注重整体思维方法,即系统论,符合现代医学理念。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朴素辩证法到机械唯物论,再到辩证法、系统论即整体论这样的过程。中医的理念实践验证了目前现代医学理论的正确性。在欧洲有许多国家的医学专家也公认,面对无法消除的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难题,中医的针灸和中草药是治疗成千上万处于无助状态的慢性病患者疾病的最好方法。
我国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医学教学教育的发展
随着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改革计划的实施,对我国医学教育专业教学模式单一、素质教育薄弱、教学方法落后及教学内容陈旧等一些不好的现象进行了有效改革。注重学医学生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医学生在能力、知识、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提高,使我国的医学教育质量有了稳步提高。
二、现阶段我国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些年来我国的医学教育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的要求、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还是不相适应。下面就我国医学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做具体分析。
(一)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在医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例如,教学中没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只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将教师所讲的分散的知识点横向联系起来。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教师来说可能比较轻松,但教师并没有发挥主导性,只是简单充当了讲解员和教书匠角色。认为只要教案恰当、教材熟悉、在课堂上语言表达清晰,教学有逻辑条理性就是尽到了作为教师的责任。
(二)学生的学习习惯存在问题。医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散乱、广博、必须强加的特点。但是,就学生的学习特点看,只要在学习中强记的时间持续过长,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现阶段,在我国大学生中存在一个问题:随着大学毕业生职业转换的频繁和普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自主创业越来越多,这种形势使很多大学生越来越迷茫、越来越缺乏学习动力,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不浓厚。
现代医学发展启蒙价值研究
摘要:英国传教士司督阁创建了东北第一家西医院、第一所医学院,被称为“东北西医鼻祖”、“东北现代医学奠基人”。他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乃役于人的办学思想、博施济众的医疗理念、弘扬红十字精神、开放合作的国际视野、平等严格的校园氛围等医学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高等医学教育仍具有借鉴意义,因此,应该从医学史的角度探讨其对于东北地区现代医学发展的启蒙价值。
关键词:东北现代医学;博施济众;人道博爱;开放合作
司督阁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为近代著名传教士、医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1882年来中国东北施医传教,直至1922年离开奉天(今沈阳市)。司督阁来华的目的是传教,但在这一过程中,他把西医技术传入我国东北地区,客观上推动了东北地区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司督阁在中国工作近40年,在我国东北地区开创了现代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创建了我国东北第一家西医诊所、第一家西医院、第一家女子医院、第一座医学院、第一家红十字医院。司督阁医术精湛、为人坦诚,热心慈善事业,在当时的政府人士、社会名流和各界人士中颇有威望。本文通过梳理其创建医院、兴办学校的历程,探讨其在这一过程中对我国东北现代医学发展所带来的启蒙价值,为今天的高等医学教育提供借鉴。
一、乃役于人的办学思想
为了打开传教局面,基督教会采取兴办学校、创办医疗事业、发展慈善事业等多种手段辅助传教[1]。《满洲十年(1883—1993)盛京医务传教活动史》(1894年英文版)曾记载司督阁之言,“我不仅要把医疗技术传给东方人,而且还要传入医学知识。”他在创办医院后招收了4名助手,但这种方式不能解决医务人员紧缺的问题。1892年,司督阁决定设立盛京施医学堂,采用英国医学院的教学大纲,以正规医师的课程和半工半读的形式培训,学期5年。1908年,司督阁向总督府提出办学申请,经过四年的不断努力,终于在1912年初建成奉天医科大学,成为我国东北地区第一所医科大学。司督阁成为首任校长,并将“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作为校训。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重要反映和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是最为学校所看重和倚仗的精神传承。“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作为校训,虽然体现了司督阁作为一名传教士的职责,但对于医学这样一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属性的学科来说,其所蕴含的人文色彩亦恰如其分,培养一心一意为患者服务之医务人才也与我国古代传统医学思想相一致。
二、博施济众的医疗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