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蹈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8 19:47: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现代舞蹈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现代舞蹈教学

高校舞蹈教学对现代舞的引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社会文明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之下,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精神文化享受,对于我国的文化教育领域来说,舞蹈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中方与西方舞蹈之间的融合符合时展的要求,许多高校在舞蹈教学实践时以现代舞为基础和核心,不断的改革传统舞蹈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各类不足,实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优化升级。本文站在宏观的角度,深入分析和研究高校舞蹈教学中现代舞的引入。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现代舞;引入研究

在高校舞蹈教学之前老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喜欢的舞蹈类型,保证学生能够通过不断地参与舞蹈课堂来增加他们对舞蹈的热爱。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是高校舞蹈教学的根本任务,只有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舞蹈,并通过不断地实践实现个人事业的有效拓展,才能够体现舞蹈教学应有的作用和价值。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时提高个人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掌握舞蹈的技巧,实现舞蹈艺术表现能力的稳定提升。作为一种重要的舞蹈形式,现代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解放学生的思维、保障学生肢体与思想的统一性。

一、高校现代舞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专门的教材。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根本,教材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结合相关实践调查不难发现,在高校舞蹈教学实践时现代舞教材比较少,大部分老师只能够以自身编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尽管这种编写教材的形式能够提升老师和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老师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实际的教材编写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难以避免存在一定的主观色彩,这一点严重影响了高校现代舞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二)师资队伍不够完善。老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是教学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大部分高校现代舞老师的教学质量相对比较差,一些实力较强的高校在舞蹈教学实践,能够结合理论与实践运作的实质要求为学生提供装修和选修课程,但是大部分的学校还没有设置专门的教育课程体系,现有的现代舞教学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在于舞蹈老师的综合素质不符合实际教学的要求,舞蹈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无法保证现在教学的专业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三)教育教学缺乏科学性。学科和艺术性的形式相比,高校现代舞教学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复杂,个性,需要严格按照自身目前的经济现状,保障现代舞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有效性。积极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现代舞竞选活动,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活动参与过程之中,更好的掌握现代舞的技巧和精髓,实现个人技能和知识水平的稳定提升。除此之外,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作背景和要求,加深对现代舞的理解和认知,实现个人想象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是需要深入解读现代舞的特点,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融入其中,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实现舞蹈动作与自然规律之间的紧密联系和适应,但是极少有老师能够意识到这些重要性,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策略缺乏科学性,无法体现现代舞教学应有的尊严和价值。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现代舞的引入策略

查看全文

象征性艺术观念在舞教学的培养

现代舞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舞蹈,是时代精神与和现代艺术相结合形成的艺术作品。现代舞主要通过简单直接的肢体表达,将内心的情感甚至是社会内涵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艺术家在实际生活中的深刻认识,并找出其中存在的象征性艺术,进而达到精神与肢体动作相结合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将象征性艺术应用在现代舞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现代舞中的含义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等,并对学生的象征性意识进行充分培养。

一、现代舞的发展历程

现代舞的发展历史距离现在已经近百年了,其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肢体情感表达,并且从现代舞诞生的第一天起,现代舞已经具有较高的象征性艺术。著名的德国现代舞艺术家曾经说过“现代舞就是当今时代艺术情感以及精神的相互结合,同时也是一种了解当今时代的一种手段。”同时,创造艺术的灵感来自于生活,同样,艺术家也是社会之中的人,并不是一个独立在社会之外的个体,艺术家只有对生活中内在的含义进行观察和理解,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现代舞是从二十世纪开始出现的一种新的舞蹈派别,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舞的象征含义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二十世纪初,现代舞集中对当时的新时代精神进行表现,并在其中加入了一定的反抗精神。例如,西方的现代舞之母在表演《马赛曲》的过程中就将对黑暗社会的反抗精神加入其中,通过自己的方式推翻压迫人民的旧制度,推进人民革命,为人们塑造出一个自由的人民形象。除此之外,在《女巫舞》中,艺术家通过近乎扭曲的肢体语言向人们表达着这个世界人性的险恶,同时在当时那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将人们心中的贪婪和欲望表现的淋漓尽致,利用这种方式向当时的社会进行反抗。通过对现代舞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解能够看出,现代舞是一种符合当时社会现状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家通过自己对社会现状的理解并与肢体语言相互结合,表达着自己以及人们心中的真实情感。另外,现代舞也是一种精神和思想的体现,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表现内涵也在不断的变化。

二、现代舞中的象征性艺术

象征性艺术主要指的是通过一种事物的表达,使人们能够体会到另一种事物,或者联想到另一种事物的表现形式。从十八世纪到如今,艺术家们从来都没有停止对象征性艺术的探讨,其中的共同特点都是通过自己的肢体表达向人们传递自己的内心感受或者是社会现状等,使人们通过观看舞蹈联想到其他事物。这种表现方式在心理学上称为通感,同时这种通感也是人类的本能,由此可以看出,艺术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的发展下去,与艺术家对其中象征性艺术的不断创造有很大的关系。而现代舞是一种通过抽象艺术表达情感为主要方式的艺术形式,艺术家将肢体情感与音乐相互结合,通过音乐的渲染,增强现代舞对人们的冲击力,二者是紧密结合不可分离的,如果没有了音乐,那么现代舞只能称为一种扭曲的肢体动作。现代舞与其他舞种相比具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与芭蕾舞相比多了一些自由不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现代舞能够表达出更深一层的含义,其主要的目的是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一种思想,在此过程中激发出观看者的情感共鸣,由此可以看出,象征性艺术在现代舞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奴隶进行曲》中,表演者通过一系列的肢体动作表现自己犹如被枷锁束缚的身体、惊恐的眼神、扭曲的身体,并艰难的在道路上前进,以上肢体动作表现出了当时俄国人们革命的艰难,同时也表现出了当时俄国人民反抗压迫势力的决心。由此可以看出,现代舞中的象征性艺术观念是现代舞的灵魂,艺术家在表演创作的过程中只有将情感通过象征性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使观众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三、象征性艺术观念在现代舞教学中的培养方法

查看全文

现代舞发展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文章对现代舞的形成与发展,从舞蹈历史发展、民族命运、市场需求三方面进行论述,阐明现代舞的时代性、民族性和舞台性。

关键词:现代舞历史性民族性舞台性

现代舞是舞蹈发展历史上光彩夺目的里程碑,不仅使舞蹈回归了原始的律动,重返了大自然的纯真,而且贴近现代生活,展示现代人生存形态,还预示了舞蹈走向举世大融合、大创新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后,现代舞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现在正呈方兴未艾之势。但是,作为新兴的舞蹈品种,比起传统的民族舞与成熟的芭蕾舞,现代舞仍显得有些稚嫩,尤其是专业现代舞,亟待大力发展。为此,笔者就我国专业现代舞的发展趋势,进行三个方面的探讨。

一、历史的发展赋予现代舞鲜明的时代性

任何艺术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现代舞本身是对传统的一种“反叛”,是一种创新的产物。19世纪末,古典芭蕾舞开始走向衰落,一成不变的动作传统和陈规陋习使舞蹈失去了鲜活的气息和崇高的品位。人们也急欲打破中世纪以来对人体的束缚,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行为规范,都需要一场革命来应合解放身体与追求自由的呼声。在工业革命带来的喧嚣中,艺术家们热衷于回归自然,崇尚田园和古代文化,希望从中寻找一种感性的真实和人性的力量。伊莎多拉·邓肯的出现掀起了20世纪一场波澜壮阔的人体文化的复兴。她抛却了紧身胸衣和芭蕾舞鞋,穿上了图尼克衫,赤足而舞,从大自然和古希腊文化中寻找律动的灵感,她提出了“反芭蕾”的口号和灵魂与肉体高度结合的宣言。邓肯对自然的憧憬,是自然情感对社会习惯的胜利,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她认为,古典芭蕾舞是“违背自然的僵硬而陈腐的体操动作”,因此她主张“观摩自然,研究自然,理解自然,然后努力表现自然”,强调通过身、心、灵三者的结合来展示人的生命力。她创作并演出的现代舞《马赛曲》《春》等,体现了她的艺术主张,也成为世界现代舞蹈作品的经典。

查看全文

试论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

内容摘要:?《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作为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与舞蹈专业的教育不尽相同。如何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有必要对这门学科进行认真、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因而,本文试图从教学对象、教学环节、教学目的这三方面对这门课程的特殊性以及学科建设方向进行论述。

关键词:?教学对象?教学环节?教学目的?特殊性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已成为当今针对高校文理科大学生开设的一门艺术课程,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项新突破。正因为“新”,所以,《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全国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材,出现了随意、松散、杂乱、“各自为政”的不规范局面,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如何合理、科学地构建《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是我们当前急需认真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作为《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与舞蹈专业课程不同,有着它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本文试图从教学对象、教学环节、教学目的这三方面作为切入口,对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以及学科建设方向进行论述。

一教学对象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客观原因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教学对象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客观原因。《舞蹈艺术欣赏》课的教学对象是高校文理科大学生,而不是考入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正因为教学对象的特殊,所以有必要对教学对象作个基本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作为跨世纪的有学识、高智商的大学生,究竟对舞蹈知识掌握多少?当我走进的已不是宽畅明亮的有镜子、把杆的舞蹈教室,而是走进有多媒体设备的阶梯教室;面对的也不是身穿练功服的舞蹈学生,而是端坐在课桌前的文理科大学生时,我就注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我给学生上第一堂《舞蹈艺术欣赏》课,学生对舞蹈知识的“无知”,观看舞蹈作品时的“茫然”,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问学生“你们谁能解释什么叫舞蹈吗?”全场鸦雀无声。“你们看过哪些舞蹈?”只有一两声附和《天鹅湖》。“知道什么是‘现代舞’吗?”教室顿时活跃起来,七嘴八舌,交头接耳,接着报出一连串的名称“街舞”、“芭啦芭啦舞”、“劲舞”、“霹雳舞”、“韩国组合舞”。“为什么认为是现代舞?”“因为是现代流行的,是现代人跳的舞。”由此可见,普通高校大学生这个知识群体对舞蹈知识的匮乏与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深刻地反映出因缺乏美育而导致不完整教育的结果。如何填补大学生舞蹈知识方面的“缺失”和“空白”,目前在高校开设的《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正是解决大学生舞蹈知识匮乏的有效途径;是沟通大学生与艺术的“桥梁”;是舞蹈教育的具体体现。“在普通高校中开展舞蹈艺术教育,恰恰能够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锻造功能融合起来……,借助舞蹈艺术品的媒介,塑造他们的情感,锻造他们的灵魂,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表现力,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①显而易见,开设《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任何一门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正由于这门课程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所以对与之相关的教学环节、教学目的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

二授课时间不同,是形成教学环节特殊性的主要原因

查看全文

透析欧美现代舞

19世纪末,古典芭蕾舞开始走向衰落,一成不变的动作传统和陈规陋习使舞了鲜活的气息和崇高的品味。人们也急欲打破中世纪以来对人体的束缚,无论是思想观念上,还是行为规范,都需要一场革命来应和解放身体与追求自由的呼声。在工业革命带来的喧嚣中,艺术家们热衷于回归自然,田园和古代文化,去寻找一种感性的真实和人性的力量。伊莎多拉.邓肯的出现,掀起了20世纪一场波澜壮阔的人体文化的复兴。她抛却了紧身胸衣和芭蕾舞鞋,穿上了图尼克衫,赤足而舞,从大自然和古希腊文动的灵感。

她提出的“反芭蕾”的口号和灵魂肉体高度结合的宣言,是与当时人们内在需求和时代精神相一致的,邓肯对自然的憧憬,是自然情感对社会习惯的胜利,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如果说邓肯是不自觉、本能地反叛了芭蕾传统,带来了一场舞蹈革命,那么当德国的玛丽.魏格曼、美国的玛莎.格莱姆、多丽丝.韩芙丽出现时,她们就是在自觉地、有意识地创造和建立一种新的秩序。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舞,不仅仅作为一种身体的复兴运动,而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与观点,它是以产生新的动作体系和动作理论,并逐渐成熟为标志,以人类精神的观照为初衷,创造一种个性化、时代化的,以身体动作认知世界、表达情感的方式。舞者们穿着日常生活的装束走出了剧场,在湖面、楼顶、街边、美术馆等熟悉的生活景象中创造出“陌生”的视觉环境和听觉氛围,同时也反映了当代舞者放松的心态与人格。后现代舞蹈的冷漠、躁乱,却越来越真实地贴近了生活。德国现代舞不象美国那样舞派繁多,随心所欲,而是保留了内省的特质和思考的习惯。这种表现主义的舞蹈风格汲及到美国,对美国的现代舞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60年代,皮娜.鲍希的“舞蹈剧场”的出现,使德国现代舞内省张力达到一个高峰。“舞蹈剧场”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精神状态,正如她自己所说“令我感兴趣的不是人们的动作,而是动作的内涵。”不受羁绊的动作语汇冷静地表述了真实的人性,使德国现代舞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保持了永不落伍的姿态。20世纪是人类身体全面觉醒的世纪。现代舞从反芭蕾的自由的动作,到情感动机中挖掘动作,到纯动作的实践,到生活化动作的大量参与,归还给人民,成为生活的舞蹈,扮演着一个唤醒身体的使者,而当工业文明对人的身体、心灵重新构成了抑制的无形桎梏时,现代舞成为了一种人的内在需要,它高度地宏扬了个体生命,人们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完成表现的权力、倾述的愿望,感受自我的存在。

从现代舞的欣赏角度来说,适合采取宽容的心态,这也许是针对所有现、当代艺术的一种欣赏姿态。实验性的离经叛道,严肃主题的沉重费解,会象一次过火的行为艺术和没有标点的小说一样令人难以接受。宽容,可以会容纳一些伪艺术,但是宽容可以让人们尝试去接受和理解一个陌生人、一种新的形式。在现代舞中,观众可以领略新鲜怪异的动作形式的冲击、快感,可以在动作与听觉、视觉环境的关系中发现特殊的意识,可以大声咳嗽、提前退场、现代舞让你愤怒、快乐、感动、恶心,就是不能让你无动于衷。请做出你的反应,你的动作。这里谈及的现代舞是以欧美两大发源地为主要对象,而现代舞的发展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日本的“舞踏”、朝鲜、中国的“新舞蹈”、以色列、澳洲、非洲等独具特色的现代舞在此都无法一一囊括,但有一点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民族和国家的现代舞的存活、发展、壮大最终都是在自己的生活、时代、文化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身体语言和表达方式。目前当代舞的概念正在逐渐代替现代舞,当代舞比现代舞在时间上和舞种上有更大的宽容度,更加平易近人。现代舞已成为一种固有风格,新一代舞者需要叛逆、法”,现代舞者地都发现了“易”中蕴藏的现代舞审美标准之真义,“变”即是“常”,变化是生存之道,是保持新鲜的秘诀,不断地抛弃一些已有的东西,才能实现自我的超越。现代舞在中国有着宽泛的定义和曲折的发展过程。如前所述,吴晓邦、戴爱莲、贾作光等新舞蹈艺术的先驱们在自身的舞蹈启蒙教育中,都曾尊名师学习过地道的西方现代舞。在他(她)们的艺术实践中,葆有与现代舞相通的自由与创新的理念,同时更强烈的追求舞蹈的民族性与时代精神。其中,吴晓邦“和着时代的脉搏跳舞”的至理名言和以《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员之歌》《饥火》等为代表的“20世纪经典”之作,应视为“中国现代舞”的珍贵精神财富。

50年代末~60年代初,吴晓邦创建了《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系统的推行他所创建的——源于现代舞——的教学体系,为走出一条“中国现代舞”的路子,进行了多方面的创作实践。这一时期的作品有:从古曲中获得灵感,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十面埋伏》《梅花三弄》《平沙落雁》……;也有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牧童识字》《足球舞》《花蝴蝶》……等。他的艺术信念依旧,但上述作品的影响却不及他抗战时期的那些舞蹈。后来,随着“天马工作室”的中断,现代舞在中国的探索势渐衰微。

中国现代舞重新崛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日益发展。初期的一批被群众称之为现代舞的作品如:《希望》《无声的歌》《再见吧,妈妈》《刑场上的婚礼》《割不断的琴弦》等。从构思到语言模式的突破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和较大的冲击力。但是除了《希望》之外,大部分作品的表现手法仍未脱离具象化地反映具体事件中的具体人物。显然,这并非严格意义的现代舞。此后,上海胡嘉禄推出自己的系列作品《理想的呼唤》《绳波》《血沉》《对弈随想曲》《彼岸》《独白》……从作品的创意到表现形式——语言栽体,似乎可以感觉到编导正向着他心目中的“现代舞”靠近。

查看全文

试论西方国家现代舞

19世纪末,古典芭蕾舞开始走向衰落,一成不变的动作传统和陈规陋习使舞了鲜活的气息和崇高的品味。人们也急欲打破中世纪以来对人体的束缚,无论是思想观念上,还是行为规范,都需要一场革命来应和解放身体与追求自由的呼声。在工业革命带来的喧嚣中,艺术家们热衷于回归自然,田园和古代文化,去寻找一种感性的真实和人性的力量。伊莎多拉.邓肯的出现,掀起了20世纪一场波澜壮阔的人体文化的复兴。她抛却了紧身胸衣和芭蕾舞鞋,穿上了图尼克衫,赤足而舞,从大自然和古希腊文动的灵感。

她提出的“反芭蕾”的口号和灵魂肉体高度结合的宣言,是与当时人们内在需求和时代精神相一致的,邓肯对自然的憧憬,是自然情感对社会习惯的胜利,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如果说邓肯是不自觉、本能地反叛了芭蕾传统,带来了一场舞蹈革命,那么当德国的玛丽.魏格曼、美国的玛莎.格莱姆、多丽丝.韩芙丽出现时,她们就是在自觉地、有意识地创造和建立一种新的秩序。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舞,不仅仅作为一种身体的复兴运动,而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与观点,它是以产生新的动作体系和动作理论,并逐渐成熟为标志,以人类精神的观照为初衷,创造一种个性化、时代化的,以身体动作认知世界、表达情感的方式。舞者们穿着日常生活的装束走出了剧场,在湖面、楼顶、街边、美术馆等熟悉的生活景象中创造出“陌生”的视觉环境和听觉氛围,同时也反映了当代舞者放松的心态与人格。后现代舞蹈的冷漠、躁乱,却越来越真实地贴近了生活。德国现代舞不象美国那样舞派繁多,随心所欲,而是保留了内省的特质和思考的习惯。这种表现主义的舞蹈风格汲及到美国,对美国的现代舞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60年代,皮娜.鲍希的“舞蹈剧场”的出现,使德国现代舞内省张力达到一个高峰。“舞蹈剧场”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精神状态,正如她自己所说“令我感兴趣的不是人们的动作,而是动作的内涵。”不受羁绊的动作语汇冷静地表述了真实的人性,使德国现代舞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保持了永不落伍的姿态。20世纪是人类身体全面觉醒的世纪。现代舞从反芭蕾的自由的动作,到情感动机中挖掘动作,到纯动作的实践,到生活化动作的大量参与,归还给人民,成为生活的舞蹈,扮演着一个唤醒身体的使者,而当工业文明对人的身体、心灵重新构成了抑制的无形桎梏时,现代舞成为了一种人的内在需要,它高度地宏扬了个体生命,人们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完成表现的权力、倾述的愿望,感受自我的存在。

从现代舞的欣赏角度来说,适合采取宽容的心态,这也许是针对所有现、当代艺术的一种欣赏姿态。实验性的离经叛道,严肃主题的沉重费解,会象一次过火的行为艺术和没有标点的小说一样令人难以接受。宽容,可以会容纳一些伪艺术,但是宽容可以让人们尝试去接受和理解一个陌生人、一种新的形式。在现代舞中,观众可以领略新鲜怪异的动作形式的冲击、快感,可以在动作与听觉、视觉环境的关系中发现特殊的意识,可以大声咳嗽、提前退场、现代舞让你愤怒、快乐、感动、恶心,就是不能让你无动于衷。请做出你的反应,你的动作。

这里谈及的现代舞是以欧美两大发源地为主要对象,而现代舞的发展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日本的“舞踏”、朝鲜、中国的“新舞蹈”、以色列、澳洲、非洲等独具特色的现代舞在此都无法一一囊括,但有一点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民族和国家的现代舞的存活、发展、壮大最终都是在自己的生活、时代、文化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身体语言和表达方式。目前当代舞的概念正在逐渐代替现代舞,当代舞比现代舞在时间上和舞种上有更大的宽容度,更加平易近人。现代舞已成为一种固有风格,新一代舞者需要叛逆、法”,现代舞者地都发现了“易”中蕴藏的现代舞审美标准之真义,“变”即是“常”,变化是生存之道,是保持新鲜的秘诀,不断地抛弃一些已有的东西,才能实现自我的超越。现代舞在中国有着宽泛的定义和曲折的发展过程。如前所述,吴晓邦、戴爱莲、贾作光等新舞蹈艺术的先驱们在自身的舞蹈启蒙教育中,都曾尊名师学习过地道的西方现代舞。在他(她)们的艺术实践中,葆有与现代舞相通的自由与创新的理念,同时更强烈的追求舞蹈的民族性与时代精神。其中,吴晓邦“和着时代的脉搏跳舞”的至理名言和以《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员之歌》《饥火》等为代表的“20世纪经典”之作,应视为“中国现代舞”的珍贵精神财富。

50年代末~60年代初,吴晓邦创建了《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系统的推行他所创建的——源于现代舞——的教学体系,为走出一条“中国现代舞”的路子,进行了多方面的创作实践。这一时期的作品有:从古曲中获得灵感,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十面埋伏》《梅花三弄》《平沙落雁》……;也有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牧童识字》《足球舞》《花蝴蝶》……等。他的艺术信念依旧,但上述作品的影响却不及他抗战时期的那些舞蹈。后来,随着“天马工作室”的中断,现代舞在中国的探索势渐衰微。

查看全文

以音乐为基础中学艺术教育课程思考

【摘要】艺术门类教学是近些年来的新兴产物,教学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起初这一学科仅仅是作为对学生能力的拓展而出现的,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中学阶段的艺术课程越来越为教师们所注意。实际教学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众多,因此教师们有必要针对现阶段的中学艺术教学提出自己的思考策略。本文就现阶段的中学艺术教学做出分析,并尝试探究教学中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中学教育;艺术教学;舞蹈教学

引言

在中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中,教师可以突破的方向有很多,但是如何选择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办法则更重要。音乐教学为核心的艺术教育是现阶段教师们最为推崇的。音乐这一门类相比其他的艺术类有着简单易操作、教学难度低等优点,但是仅从音乐这一个角度来说是不够的,为了辅助教学,适当加入其他艺术形式也是必要的,本文主要就以舞蹈和音乐这两方面的结合作为例子来展开思考。

一、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融合程度过浅

查看全文

高等舞蹈教育模式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世界许多国家开始注重舞蹈素质教育。为了培养舞蹈界各类高、精、尖人才,高等舞蹈教育受到了各国的普遍认同。文章对多个国家高等舞蹈教育模式进行了比较,希望能为本国舞蹈教育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的探索提供借鉴。

关键词:多国高等舞蹈教育模式比较

一、美国舞蹈教育模式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便陆续开设了学士和硕士学位,40年代就有了博士学位。因此说,美国是舞蹈教育大众化起步较早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90年代起,进入普及阶段。随着政府资助比例的逐年上升,美国公民得到了普及性舞蹈教育。在美国高等艺术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舞蹈教育作为辅助性的国民素质教育手段,被名正言顺地列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之中。进入21世纪,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美国更是把舞蹈与科技融合起来,把许多原本虚构的想法变成了现实,使舞蹈迈入了新纪元。由于美国舞蹈教育起步早,发展快,所以分科较细,包括专业的舞蹈教育、师资类舞蹈教育、高科技舞蹈、大众舞蹈教育,以及包含舞蹈的艺术文化教育等。美国的高等舞蹈教育打破了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多学科交叉学习并以大量的理论知识作为根基,体现了综合培养人才的目标。

美国没有悠久的舞蹈文化传统,舞蹈资源多来自欧洲与拉丁美洲,代表性的舞蹈主要是现代舞、现代交响芭蕾舞及美国土风舞。美国的现代舞是20世纪初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现代文艺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它宣扬人性、破除羁绊,不断更新自由的舞蹈风格,吸纳了不同层面的人士参与,客观上推进了舞蹈的大众化进程。

具体来说,美国的芭蕾学校旨在培养不同层面的舞蹈演员,学习的课程主要有:技巧课、特殊舞蹈、双人舞、话剧、普拉提(一种集瑜伽、舞蹈、体操的身体训练)以及现代舞。毕业生大部分去纽约市立芭蕾舞团。此外,纽约市的朱利亚德学院舞蹈系和纽约州立大学珀切斯分院舞蹈系这两处,也以培养高、精、尖的舞蹈表演演员为目标。

查看全文

高校舞蹈教学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高校舞蹈教学中引入原生态舞蹈的实践

原生态舞蹈从整体来看是一章非物质文化,其中蕴含着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和发展历程,对于未来人类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更是人们发展和创造的源泉。其在运动的过程中将人类原始生活的演变、特点有效地展示出来,从而为现阶段的人们创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现阶段,很多传统非物质文化正在逐渐的消散,因此将原生态舞蹈引入到高校舞蹈教学中,有助于引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原生态舞蹈学习观念,对传统的文化产生兴趣,同时也需要教师依据自身的技能和理论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多样化发展的原生态舞蹈教学工作。这样的教学工作不但可以更好的发展原生态舞蹈文化,还可以增加师生对舞蹈艺术的认识,更好改善教学模式,为今后学生的发展奠定有效的基础。

一、舞蹈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相应的研究者对于舞蹈教学工作非常重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具有明确的规定:有礼节的年轻人需要具备“六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乐”,也就是指有关音乐的教学工作。现阶段,大部分研究学者认为音乐舞蹈教学工作逐渐成为各大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纯净、平和的心灵,并且在学生课堂生活之余逐渐建立相应的活动和组织,从而发展全面发展型人才。伴随着社会主义发展,中国教育工作逐渐发生了改变,各大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工作也逐渐的得到了认知,更成为高校实施文化素养教学工作的重要方案,其中也包含舞蹈艺术教学工作。

二、原生态舞蹈的价值

(一)原生态舞蹈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查看全文

研究民族舞蹈在中小学校的现状

一.当前民族舞蹈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1.教学面较窄虽然民族舞蹈已经进入了中小学美育教育之中,也普遍形成了各校的特色教学形式。但仍存在着师资力量缺乏、教学模式单一、学习内容陈旧等问题。在调查中发现,民族自治区域更愿意倾向于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教学,对其他民族的舞蹈教学几乎成为空白。在教学过程中也更侧重于技巧的学习,对民族文化特色感受以及人文个性关怀并没有深刻体现。如打击相关的舞蹈不胜枚举,但“安塞腰鼓”和“英歌舞”所展现的就是不同的艺术形式,在情绪表达、寓意内涵、感情氛围等方面的细腻表现也不尽相同,如果只是一味的教授技巧和形式,不融入自身感情,是难以展现出舞蹈的艺术欣赏价值的。

2.教学资源配置相对不合理由于民族舞蹈进入日常教学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在师资配备、教学资源完善方面就显得美中不足了。大多数学校都更愿意将教学设备配备给文化课程使用,因此民族舞蹈教学在根本上没有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接受,也缺乏社会支持。这就导致教学设备配备盲目,并不能完全符合民族舞蹈教学的特殊要求。另外,在民族舞蹈教学中,教师也大多只讲授传统的舞蹈内容,并没有与现代生活进行有效融合。这也同样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民族舞蹈教学者的终身教育和培训机制过于薄弱,直接导致教学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

3.受到现代舞蹈艺术冲击严重一个民族的舞蹈蕴含着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但由于近年来现代舞蹈的冲击,许多学生都喜欢去学习比较时髦的拉丁、街舞、爵士,淡化了民族艺术的独特韵味。尤其是当代公众媒体所进行的比赛中也忽视了本土文化的核心力量,因此造成参赛作品“现代化”浓郁的风潮。大部分热爱舞蹈的学生都以学习现代舞为主,而民族舞蹈更像是少数民族区域学生才应该具备的特殊功力,因此如何在具备现代舞蹈技巧时代感的同时巧妙地融入民族性情感韵味的展现;怎样用创新形式彰显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成为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4.难以被家长与学生接受大部分家长认为学习首先要以文化知识为主,在打基础的阶段更应该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系统的建立。在家长会进行调查问卷后,大多数家长表示健身形式有很多,体操简单易学没必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学习民族舞蹈。同样的问题也被学生们难以理解,他们觉得我们又不去参赛,学习已经很累了还要花费精力去记舞步、动作、要领简直就是无用功。这种现象就使得民族舞蹈课程难以开展,对艺术形式发展也造成了相应阻碍。

二.中小学民族舞蹈教学途径研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