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5 21:50: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现代文化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现代文化艺术设计论文
1传统“天圆地方”文化理念在现代文化中心设计中的应用
前面已经提到,所谓的现代艺术中心就是一个城市传播文化艺术与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和载体,也是城市居民日常参观、学习、休闲的地方,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建筑。例如,本文通过对现代艺术中心设计情况的陈述,运用圆方互融、天圆地方等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及基本风格,着重分析了传统文化要素在现代文化艺术中心设计中的运用。现代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从理念、风格与手法上都应该追求现代设计模式的运用,即以现代的技术手段、机器艺术或功能主义艺术为设计的主要架构,形成较为完善的设计模块。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现代艺术中心以“圆方互融”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即追求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建筑设计哲学与现代设计美感的结合,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美学品质与现代化气息。众所周知,所谓的“天圆地方”,是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的哲学基础,也是设计风格的一个总结。将天地宽广与建筑物的棱角分明、圆润饱满、中轴线设计等概念有机统一,最终形成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设计模式。所以,当前我国很多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就是要尽可能地吸收传统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净化思想,并融合现代艺术和空间设计的理念,形成圆方互融的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概念和模式。例如,现代文化艺术中心的景观系统就是展现传统文化要素与设计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艺术中心“天圆地方”基本设计原则的附着物。例如,文化艺术中心景观系统的整体分布和概念,以红色中轴线为界,景观大体上被区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块,彰显出设计严格遵循传统建筑设计的原则,即以天圆地方的设计概念为引导,辅以现代设计的手法和风格。此外,景观的整体设计外观多以圆润饱满的风格为主,无论是花草树木的规划还是滨水河池的布局都要突出圆形的特色,从远处俯瞰一派古典建筑设计的气息。此外,景观节点要已圆形的设计图案为准,中轴穿插其中,外部辅以装饰,可谓是和谐统一的极致。另外,整个景观的设计和规划圆中有方、方中有圆,即景观外部的“切割”与“划分”可谓棱角分明,体现出模块化设计的现代设计风格,同时由于圆状的主体景观完美融合,形成十分自然、舒适的滨水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效果。因此,当前我国诸多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将传统“天圆地方”的建筑设计哲思与现代艺术空间设计手法相结合,达到了圆方互融、和谐公存的良好效果,整个现代艺术中心的景观与美学气质可谓“蔚然成风”,极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为更好的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2现代文化艺术中心设计展现传统文化与人性化、艺术化的结合
我国传统文化要素能够在现代文化艺术中心设计中得到很好的运用,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文化具备强大的生命力,能够为文化艺术中心设计提供很好的帮助;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对艺术、自然和人性的尊重,是传统文化要素存活的关键。所以,必须要把传统文化要素与人性化设计、艺术化设计完美结合,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设计效果。具体的,在遵循现代设计理念与手法的基础上,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要将古代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哲学充分运用其中,形成了较为创新的艺术中心设计模块,也进一步提升了艺术中心之于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传统设计风格的主导下,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并未失去其最重要的诉求和功能,即满足城市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为城市居民提供高容量、大空间、便捷快速的学习、休闲与体验的场所。也就是说,新时期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人性化”“、实用性”这两个原则,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提升建筑设计的实用性与务实性。要知道,新时期的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必须严格遵循人性化的基本原则,必须体现建筑物设计的实用性与务实性,即实用而不浮夸、人性而不浪费,这样才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践行。例如,现代艺术中心的绿化设计与建筑物区域的分割,无论是绿树成荫中的宽阔道路还是垂柳下面的休憩地域,都要考虑该艺术中心在设计中关于行人、游客与参观者的需求,尽可能的为人民、游客、行人提供舒适、便捷与健康的环境。此外,根据现代文化艺术中心建筑物局部设计的传统文化要素的渗透要求,实际的设计工作也要凸显实用性的诉求,将空间充分利用,体现出传统建筑设计的简约理念。再如,我国传统建筑设计要求设计必须体现功能的多元化。因此,建筑物占地面积要基本上集中在中心区域,范围极为有限,这为其他服务型功能的拓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能。广场区域的设计力求符合行人、游客的需求,与外部空间贴合度较高,绿化的设计围绕整个中心的内部和外部展开,可以确保现代艺术中心的环境质量、空气状况与良好的美化效果。此外,停车场的设计也要十分实用而耐用,要连接文化艺术中心与外部空间,同时开阔的停车场区域规划能够满足海量人群的停车、取车的需要。总体来看,新时期现代艺术中心的功能布局和设计不仅要充分考虑到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品质和规划质量,而且以人性化和实用性为指导原则,以传统文化要素为设计理念,力求发挥出现代艺术中心的最大功能,实现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结合。此外,新时期现代艺术中心设计还要具备一个很大的特色,即设计空间内大量水、湖泊和植物的应用,这也是传统文化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水、湖与植物的大量运用,是设计造景的最佳选择,一方面可以提升设计的品质;另一方面彰显出现代艺术中心的独特吸引力。可以想见,在湖光山色之间,品味鸟语花香与潺潺流水,一定可以将人们带进人山人海的美化境地,从而进一步凸显现代艺术中心的特殊文化气质与艺术内涵。
3总结
本文以新时期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为起点,着重分析了现代艺术中心设计中传统文化理念、传统建筑设计原则的运用和实践,通过对设计中景观设计、空间布局、设计手法的研判,得出了优化的文化艺术中心设计可以点缀城市景观,丰富城市文化艺术发展你内涵,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明、文化艺术的主体诉求,同时将传统文化要素的作用充分展现,为发挥出文化艺术中心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新青年与现代文化形态转型论文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2卷改名《新青年》)。1917年1月编辑部迁北京。爆发后休刊半年。1919年10月前后编辑部迁返上海,陈独秀复任主撰。自1920年9月1日第8卷起,《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刊物,1922年7月出至第9卷第2号后休刊。1923年6月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理论性机关刊物,改为季刊,迁广州出版,由瞿秋白主编,出刊4期后休刊。1925年4月复刊,出5期,此年7月停刊。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各种政治思潮差不多都与《新青年》有关。《新青年》在一定意义上塑造了现代中国,也影响着当代中国。《新青年》杂志在中国现代社会文化形态转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一、《新青年》与现代文化载体转型
在《新青年》的倡导之下,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冲击着中国文言文的正统地位。
长期以来,在正统封建文人眼里,只有诗、古文、辞赋,才能登文学的大雅之堂;至于白话文学,如小学、戏曲、俚歌等等,都是鄙弃的对象,则被贬斥于文学殿堂之外。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最早萌动于海外。胡适曾在《四十自述》中谈到1916年春中国留美学生中关于白话文的酝酿。这年二三月间,胡适对“中国文学的问题发生了智慧上的变迁”:原来一部中国文学史只是一部工具变迁史——一个文学或语言上的工具替代另一个工具。中国文学史也就是一个文学或语言工具变迁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也就是一部活文学逐渐代替死文学的历史。一种文学的活力如何,要看这一文学能否充分利用活的工具去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当一个工具逐渐消失或逐渐僵化时,就要换一个工具了。在这种嬗变的过程中去接受一个活的工具,这就叫做“文学革命”。
1917年1月,《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对文学改良的八条建议。接着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发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6号。陈独秀的文章言辞激烈、笔锋犀利,为胡适文章推波助澜。与此同时,北京大学古文字教授钱玄同索性提出在中国推广世界语。
现代文化与儒学困境分析论文
1般认为,210世纪的变革给儒家思想或儒学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虽然儒家是对于儒学现代困境的1种哲学的回应,甚至在现代哲学论域中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却仍然不能改变儒学在现代的—文化层面的尴尬处境。在接近2101世纪的时候,我们仍然不能拒绝这1事实,即210世纪是在前现代作为整体的儒家文化经历解体、离散、飘0的。应当说明,本文以下所论多就大陆情况而言,并未包括笔者尚不熟悉的和香港。在前现代的社会制度已获改变的210世纪,儒学何以仍然是1个不断被提起的焦点话题?在现代中国社会,儒学的超越哲学的存在是否可能及其所需条件是什么?这是本文关注的主要之点。而篇幅所限,本文提供的仍主要是1个历史的、现象的陈述。
1
儒家思想在前现代社会所居的正统、广泛、绝对的是和宋元以来王朝统治的支持推行、制度以及家族制度提供的社会基础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历代王朝赋予了儒学以正统意识形态的地位,规定了儒家经典(包括宋明儒学的解释)作为科举的,这种制度的建构是宋元以来儒学大盛的基础和教育基础。而家族宗族制度以及由此形成的乡治秩序是儒学根深叶茂的1个更深的历史社会基体。所有这1切构成了儒家文化或儒教社会的整体。
但自19世纪中叶以还,中国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遭遇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强烈冲击。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施展了以近代资本主义为背景的文明的先进特长,古老的传统中国文明在帝国主义的船坚炮利面前1败涂地,被迫变革。经过洋务运动到,近代及工艺制造已开始引进,近代西方合理主义的政治结构也已为先进知识人所介绍,清政府也开始渐进的改革。但甲午战争的挫折使得儒教中国的危机更加深重而未得缓解。19世纪末儒学的状况是,儒家的知识体系和政治制度受到了巨大挑战,但这种实质性的挑战并未在名义上指向儒家,儒学的制度性基础并未根本解体,儒学的危机尚未表现出来。
这种情况到210世纪为之1变。本来在洋务运动后期,维新派在各地已经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即使在1些旧式学塾中,课程亦开始新旧并存。1899年清廷下诏废8股、诗赋,1901年清政府《兴学诏书》,正式要求全国广设学堂,这些已经是对传统科举服务、为制造儒生的旧式教育体系的根本挑战。由于自1899年来各地书院已渐改为学堂,至1905年传统“儒学”(学校)已无形中取消。更为决定性的是,1905年,清政府正式决定废止科举,规定所有学校除保留经学、修身之外,皆教授自然科学。无论在上还是事实上,儒学在传统教育的地位终于完全倒塌了。
不过,1905年的《教育宗旨》仍特立“尊孔”1条,并规定学校在春秋入学及孔诞日应“祀孔”。这些措施及保留经学等,显然旨在谋求在改革中维持精神权威和伦理秩序,特别是孔子的伦理权威。但辛亥革命后,又对清政府的教育宗旨加以革正。1912年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主持教育法令的的讨论,提出在法令中“去尊孔”,在学校中“废祀孔”,在课程中“删经学”,使得从小学到中学不再设置经科,儒家典籍作为整体被排除于教育之外。儒学不仅再不是教育的必要内容,更不是仕宦进身的必要途径,制造儒生的产业基础完全被消解。1到辛亥革命后短短几年,儒学已整体上退出了政治、教育领域,儒学典籍不再是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的基础,不复为知识人必读的经典,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2千年来第1次置身于没有“经典”的。
中国现代文化民族化发展路径论文
摘要: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深厚土壤,只有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践出发,吸收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民族文化才能得到不断发展。从民族化视角实进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成是全球化时代赋予的重要课题,也成为新时期保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先进文化民族化传统文化文化安全
一、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民族化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先进文化的民族化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是整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和升华,它反映和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独特的性格。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文化具有激发广大人民的热情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功能,同时它也具有巨大的社会感召力和整合力,可以把整个13亿国民凝聚起来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先进文化的民族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重要形式当代先进文化的民族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有效形式。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传统文化的日益消退、外来文化的侵蚀等都在影响着文化民族化的发展。文化要想民族化,必须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并且在这样的一种融合中通过先进文化的建设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先进文化的民族化是抵御外来文化侵蚀的有效方式改革开放背景下,各种外来文化涌入中国。同时,国内社会经济成分、组织方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这就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文化选择趋向多样化。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泛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严重威胁着先进文化的传播。中国文化只有不断用民族化的形式提高其感召力和吸引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最终战胜外来文化保护中国国家文化安全。
现代文阅读能力管理论文
[内容]
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当今时代赋予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有人认为学习语文之目的唯在作文,而读书为作文之预备,……。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研究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从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看,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都占有20%左右。但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的平均得分率却很低,如何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呢?我们认为,关键是必须认识到,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有四个阶段构成。
第一是基本知识的积累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这里的“基本知识”不仅指语文知识、文化常识、历史常识、哲学常识、生活体验以及音乐、雕塑、美术、建筑等艺术常识,而且还包括人文科学(如文化学、历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领域和自然科学与科技应用(如心理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现代通讯技术研究等)领域较新的研究概况,还包括边缘学科和科学学的研究概况。在当今的中学语文界,能全面反映这些既有时代性又有深度和广度知识内容的教材还很少。在这方面当首推由谷公胜编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联合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所选的现代文均具有丰富的“内蕴”,涉及的知识既广又深:有的涉及艺术常识和艺术鉴赏知识,如1996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贝多芬之谜》;有的涉及文艺美学,如1991年“三南”卷“四/32~40”题;有的涉及思维科学和教育心理学,如1993年全国卷“四/22~28”题;有的涉及对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如1995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著);有的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如1992年全国卷“四/26~30”题;有的涉及科技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如近几年高考中连续出现的科技文章。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一味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相当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为了应付高考,一心只读教科书,很少过问课外书,对以上“基本知识”他们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近几年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较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教训提醒人们: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非狠抓不可。
第二是基本理论的掌握阶段。现代文阅读的有关基本理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规律的概括,是确立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狠抓基本理论的掌握。这里讲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一是指现代文阅读,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二是指篇有中心段,段有中心句,句有关键性词语。文体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内容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发情感,或揭示哲理);议论文的内容指论点和论据;说明文的内容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形式方面,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主要是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关键词语的确立都有规律可循,还有概括反映这些规律的有关理论。篇有中心段,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段一般为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段有中心句,中心句的确立可通过分析段落的构成情况来进行:若段落由一个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几个并列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几个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为主句群的中心句。句有关键词语,关键词语的确立理论,可参阅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定的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二册中的有关单元知识。这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理论指导,即对学生授之以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的阶段,这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第二阶段。
第三是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阶段。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对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程度。学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上文论及的“基本理论”,我们便可引导学生确立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根据上述第一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确立以下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文章阅读,首先要确定文体,接着须根据文体特点理解内容。以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为例,须以记叙部分的内容理解为基础,以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理解为根本。记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理解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过程等记叙的要素。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根据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理解感受理或情,议论性语句揭示生活哲理,抒情性语句抒发作者情感。其他文体的内容理解,也要根据文体特点进行。譬如小说,其内容不外乎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第三步,研究形式特点并理解其作用。这方面的操作,可根据形式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形式特点的作用,主要是研究形式特点是如何有利于内容表达的。根据第二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指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即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来理解文章内容。以议论文的内容理解为例,篇有中心段,找到了中心段,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内容。段有中心句,这个中心句可通过分析段内层次或句群关系找到。找到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段落的内容。学生如能熟练而又灵活地运用以上这些基本方法,现代文阅读就不会无从下手或抓不住重点。倘若能这样,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阅读能力培养论文
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当今时代赋予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有人认为学习语文之目的唯在作文,而读书为作文之预备,……。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研究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从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看,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都占有20%左右。但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的平均得分率却很低,如何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呢?我们认为,关键是必须认识到,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有四个阶段构成。
第一是基本知识的积累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这里的“基本知识”不仅指语文知识、文化常识、历史常识、哲学常识、生活体验以及音乐、雕塑、美术、建筑等艺术常识,而且还包括人文科学(如文化学、历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领域和自然科学与科技应用(如心理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现代通讯技术研究等)领域较新的研究概况,还包括边缘学科和科学学的研究概况。在当今的中学语文界,能全面反映这些既有时代性又有深度和广度知识内容的教材还很少。在这方面当首推由谷公胜编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联合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所选的现代文均具有丰富的“内蕴”,涉及的知识既广又深:有的涉及艺术常识和艺术鉴赏知识,如1996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贝多芬之谜》;有的涉及文艺美学,如1991年“三南”卷“四/32~40”题;有的涉及思维科学和教育心理学,如1993年全国卷“四/22~28”题;有的涉及对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如1995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著);有的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如1992年全国卷“四/26~30”题;有的涉及科技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如近几年高考中连续出现的科技文章。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一味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相当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为了应付高考,一心只读教科书,很少过问课外书,对以上“基本知识”他们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近几年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较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教训提醒人们: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非狠抓不可。
第二是基本理论的掌握阶段。现代文阅读的有关基本理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规律的概括,是确立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狠抓基本理论的掌握。这里讲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一是指现代文阅读,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二是指篇有中心段,段有中心句,句有关键性词语。文体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内容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发情感,或揭示哲理);议论文的内容指论点和论据;说明文的内容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形式方面,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主要是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关键词语的确立都有规律可循,还有概括反映这些规律的有关理论。篇有中心段,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段一般为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段有中心句,中心句的确立可通过分析段落的构成情况来进行:若段落由一个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几个并列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几个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为主句群的中心句。句有关键词语,关键词语的确立理论,可参阅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定的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二册中的有关单元知识。这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理论指导,即对学生授之以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的阶段,这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第二阶段。
第三是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阶段。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对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程度。学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上文论及的“基本理论”,我们便可引导学生确立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根据上述第一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确立以下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文章阅读,首先要确定文体,接着须根据文体特点理解内容。以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为例,须以记叙部分的内容理解为基础,以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理解为根本。记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理解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过程等记叙的要素。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根据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理解感受理或情,议论性语句揭示生活哲理,抒情性语句抒发作者情感。其他文体的内容理解,也要根据文体特点进行。譬如小说,其内容不外乎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第三步,研究形式特点并理解其作用。这方面的操作,可根据形式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形式特点的作用,主要是研究形式特点是如何有利于内容表达的。根据第二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指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即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来理解文章内容。以议论文的内容理解为例,篇有中心段,找到了中心段,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内容。段有中心句,这个中心句可通过分析段内层次或句群关系找到。找到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段落的内容。学生如能熟练而又灵活地运用以上这些基本方法,现代文阅读就不会无从下手或抓不住重点。倘若能这样,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第四是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巩固阶段,即基本训练阶段。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真正的完成,因而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基本训练。所谓“基本”,是指训练量要适中,训练题要精选,这一点在高中阶段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训练量要适中,太少不足以巩固阅读能力,不足以提高阅读的熟练程度;太多则滥,不仅加重学生负担,而且事与愿违。要做到训练量适中,我们就必须精心制作或选择训练题。在高一、高二的现代文阅读教学阶段,我们紧扣课本编制测试题或导读提纲,进行按部就班的阅读能力训练。第一步,教师示范,向学生示范:如何将深广的“基本知识”和文章阅读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充分运用于现代文阅读的具体过程中。示范课文是第一册中的《雨中登泰山》、《记念刘和珍君》、《灯》、《拿来主义》和《景泰蓝的制作》等各单元难度较大的讲读课文。第二步,找来难度不大的课文,如《难老泉》(第一册)、《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第一册)、《雄关赋》(第三册)、《作家要铸炼语言》(第一册)和《一个好树种——泡桐》(第一册)等,对学生彻底放手,积极鼓励并耐心引导他们根据教师示范,通过有意识地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自编阅读提纲,自读具体课文。在这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因人而异的点拨。最后,我们便开始实施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第三步:适当选编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课外阅读材料。其来源主要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和近几年的高考题,因为这些阅读材料及其测试题是经过许多专家精心选择和设计编制的,完全能够较为准确地测试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也便于我们对高中阶段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查漏补缺。对这些阅读材料和测试题,学生阅读解答时要真正消化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要熟练运用基本方法;教师讲析时要举一反三地讲透讲深,要着重分析三个“基本”在现代文阅读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实践证明,高中阶段如能对学生进行这三个层次的基本训练,他们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能够得到真正培养的,他们的现代文阅读水平是能够得到较大提高的。
阅读能力培养管理论文
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当今时代赋予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有人认为学习语文之目的唯在作文,而读书为作文之预备,……。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研究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从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看,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都占有20%左右。但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的平均得分率却很低,如何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呢?我们认为,关键是必须认识到,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有四个阶段构成。
第一是基本知识的积累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这里的“基本知识”不仅指语文知识、文化常识、历史常识、哲学常识、生活体验以及音乐、雕塑、美术、建筑等艺术常识,而且还包括人文科学(如文化学、历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领域和自然科学与科技应用(如心理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现代通讯技术研究等)领域较新的研究概况,还包括边缘学科和科学学的研究概况。在当今的中学语文界,能全面反映这些既有时代性又有深度和广度知识内容的教材还很少。在这方面当首推由谷公胜编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联合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所选的现代文均具有丰富的“内蕴”,涉及的知识既广又深:有的涉及艺术常识和艺术鉴赏知识,如1996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贝多芬之谜》;有的涉及文艺美学,如1991年“三南”卷“四/32~40”题;有的涉及思维科学和教育心理学,如1993年全国卷“四/22~28”题;有的涉及对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如1995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著);有的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如1992年全国卷“四/26~30”题;有的涉及科技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如近几年高考中连续出现的科技文章。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一味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相当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为了应付高考,一心只读教科书,很少过问课外书,对以上“基本知识”他们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近几年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较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教训提醒人们: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非狠抓不可。
第二是基本理论的掌握阶段。现代文阅读的有关基本理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规律的概括,是确立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狠抓基本理论的掌握。这里讲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一是指现代文阅读,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二是指篇有中心段,段有中心句,句有关键性词语。文体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内容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发情感,或揭示哲理);议论文的内容指论点和论据;说明文的内容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形式方面,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主要是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关键词语的确立都有规律可循,还有概括反映这些规律的有关理论。篇有中心段,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段一般为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段有中心句,中心句的确立可通过分析段落的构成情况来进行:若段落由一个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几个并列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几个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为主句群的中心句。句有关键词语,关键词语的确立理论,可参阅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定的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二册中的有关单元知识。这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理论指导,即对学生授之以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的阶段,这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第二阶段。
第三是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阶段。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对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程度。学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上文论及的“基本理论”,我们便可引导学生确立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根据上述第一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确立以下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文章阅读,首先要确定文体,接着须根据文体特点理解内容。以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为例,须以记叙部分的内容理解为基础,以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理解为根本。记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理解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过程等记叙的要素。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根据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理解感受理或情,议论性语句揭示生活哲理,抒情性语句抒发作者情感。其他文体的内容理解,也要根据文体特点进行。譬如小说,其内容不外乎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第三步,研究形式特点并理解其作用。这方面的操作,可根据形式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形式特点的作用,主要是研究形式特点是如何有利于内容表达的。根据第二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指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即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来理解文章内容。以议论文的内容理解为例,篇有中心段,找到了中心段,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内容。段有中心句,这个中心句可通过分析段内层次或句群关系找到。找到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段落的内容。学生如能熟练而又灵活地运用以上这些基本方法,现代文阅读就不会无从下手或抓不住重点。倘若能这样,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第四是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巩固阶段,即基本训练阶段。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真正的完成,因而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基本训练。所谓“基本”,是指训练量要适中,训练题要精选,这一点在高中阶段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训练量要适中,太少不足以巩固阅读能力,不足以提高阅读的熟练程度;太多则滥,不仅加重学生负担,而且事与愿违。要做到训练量适中,我们就必须精心制作或选择训练题。在高一、高二的现代文阅读教学阶段,我们紧扣课本编制测试题或导读提纲,进行按部就班的阅读能力训练。第一步,教师示范,向学生示范:如何将深广的“基本知识”和文章阅读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充分运用于现代文阅读的具体过程中。示范课文是第一册中的《雨中登泰山》、《记念刘和珍君》、《灯》、《拿来主义》和《景泰蓝的制作》等各单元难度较大的讲读课文。第二步,找来难度不大的课文,如《难老泉》(第一册)、《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第一册)、《雄关赋》(第三册)、《作家要铸炼语言》(第一册)和《一个好树种——泡桐》(第一册)等,对学生彻底放手,积极鼓励并耐心引导他们根据教师示范,通过有意识地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自编阅读提纲,自读具体课文。在这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因人而异的点拨。最后,我们便开始实施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第三步:适当选编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课外阅读材料。其来源主要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和近几年的高考题,因为这些阅读材料及其测试题是经过许多专家精心选择和设计编制的,完全能够较为准确地测试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也便于我们对高中阶段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查漏补缺。对这些阅读材料和测试题,学生阅读解答时要真正消化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要熟练运用基本方法;教师讲析时要举一反三地讲透讲深,要着重分析三个“基本”在现代文阅读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实践证明,高中阶段如能对学生进行这三个层次的基本训练,他们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能够得到真正培养的,他们的现代文阅读水平是能够得到较大提高的。
现代文阅读技巧培养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激发阅读动机;提高知识积累;掌握阅读技巧;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等进行讲述,包括了中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阅读都有选择性的、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要强化整体观念、要具有发现问题的意识、要有发散思维的能力、要有发散思维的能力、分析同一事物,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现代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却令人堪忧。要提高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可以从激发阅读动机、提高知识积累、教授阅读技巧和培养思维能力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现代文阅读能力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语文考试的一个重点内容之一,但是,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却令人堪忧。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1激发阅读动机
强烈的阅读动机或兴趣,是阅读行为产生的动力,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使其能进行自觉地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语文测试管理论文
一、今年试题与去年比较,从各方面看,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今年试题的长度,全卷学生文字阅读量6000字左右,答题书写量1000字左右,与去年大体相当,这对学生在考场上完成答卷比较适宜。试题的卷式分为Ⅰ、Ⅱ卷是比较科学的。第Ⅰ卷25个选择题,赋分60分;第Ⅱ卷是非选择性的文字表述题或填空改错题,其中一个现代文阅读大题20分,两道文学、文化知识填空题5分,一道文段语言改错题5分,小作文20分,大作文40分,第Ⅱ卷共90分。总的看,试题的长度、难度、卷式、题型分类、各类测试点的赋分比值等,除个别地方稍有变化外,与去年基本相似。这种相对稳定性的命题,给中学语文教学以正确的导向。这就启示我们,对近一两年的试题作深入的分析研究,对于指导明年考生复习是大有裨益的。同时启示我们,只要在平时教学中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并加强运用能力的培养,再加临场较好地发挥,即可适应高考试题,完全不必猜押宝或大搞题海战术。
二、试题内容材料出自课内的不到10分,其它全部都出自课外,特别突出重在测试运用知识的能力,符合“既有利于为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新生,又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的高考命题原则。同时,试题的测试点覆盖面比较宽,“高考语文说明”中列出的所有测试点几乎都涉及到了。这就启示我们,平时教学和高考复习中,要全面理解和把握“高考语文说明”,全面、辩证地掌握知识和能力的测试点,不能有所忽视。今年与往年相似,试题内容材料绝大部分出自课外。这就启示我们,单靠对课内内容的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必须重视培养举一反三的运用能力。这一点应该从高一就开始注意,不应等高三总复习。
三、在语言知识及运用方面,突出了“语境”分析应用及联系实际生活。
第Ⅰ卷1——8小题18分和第Ⅱ卷第31小题语言运用修改5分,这23分语言知识运用试题,虽然涉及到语音、汉字、词语(包括虚词和成语)、句式语法等等,但“语料”几乎全部选自实际生活。例如涉及到“经济协作区”、“新书征订单”、“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广播艺术团的节目”,等等。不少题语言运用测试联系到“语境”,这是今年试题的一大特点。例如成语的运用“莘莘学子”、“不孚众望”、“趋之若鹜”、“万人空巷”;“延续”与“沿用”、“考察”与“考查”、“进行”与“提供”等词语运用的辨析;以及在一段文字中根据“语境”修改语言运用的错误;等等。这就启示我们,虽然语言知识的学习来自于课内,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应落脚于生活。学习语言,其重点不在于学习“死”的知识,而应重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年试题的这种导向,对于当前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四、文学、文化知识测试方面,既考查了考生的知识积累,又突出考查了鉴赏能力,而且适当考查了知识的扩展。
民族地区现代文学教学模式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正在被不断边缘化,这与它在社会技能、信息、思想及创造力获得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的实际帮助越来越可疑有关。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当代生活的脱节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不能回应学生的审美期待,无法有效切入当代文化建设,民族地区因其地域与文化的特殊性不免对专业课教学提出一些特别要求,专业课教学尤需在融入主流之时做到不失地域民族特色。不少研究者看到了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问题并试图寻求解决,遗憾的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尝试构建尽可能务实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成为专业的学习者,进而整体性地提高学习能力,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脱节的教学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当代生活脱节具体体现在教学关系的脱节,不是说它已完全失去来自学生的回应,只是回应的声音已经相当微弱,与我们所希望的教学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研究者指出:随着现代性的焦虑为追求感官享乐所取代,文学的娱乐功能被放大,文学的社会承担意识和历史使命意识开始受到压抑。显现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则是一些学生对文学经典不感兴趣,上课基本不做笔记,课外基本不读文学作品。完成作业依靠网上下载与拼接加工,到了期末考试则复印同学的笔记临时突击几天,并美其名曰恶补。他们从未把阅读现代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缺乏感性的艺术体验,不曾产生过感动和愉悦,也谈不上任何审美艺术熏陶。等到毕业之时,知识基础贫乏,理论功底单薄,审美趣味幼稚等问题则逐一显现。考研的学生专业基础应该是相对扎实的,但是他们答题时头头是道,一旦涉及自己高谈阔论的某部作品,却是一脸迷惘,因为没有真正阅读作品,所谓高谈阔论只是来源于指定的参考教材,并不是由阅读经典得来的切身感受[1]。根据笔者任课期间的观察,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的反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教学内容拥有较为浓厚的兴趣,认真听讲且积极回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在课后主动借阅老师布置的阅读书目。遗憾的是这类学生只是少数,我们提出问题当然主要不是针对这一部分学生。二是对教学内容基本不感兴趣,只是由于害怕考勤制度才按时来到教室,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对老师课堂提出的问题不愿主动回应,课后则缺乏进一步拓展本专业知识足够的动力。三是对教学内容毫无兴趣,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地方,或者干脆无故缺课而利用上课时间去做其他事情。这一类学生已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完全疏离,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已与其不再发生任何关联。名义上学习过中国现代文学这门课程,实质上对于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却一无所知,更不要说通过这门课的开设接受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这种浮躁之风固然没有完全占领高校校园,但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对严谨求实的学风已经产生了实际的负面影响。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高校在专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边远民族地区的高校不仅难以避免,甚至可能表现得更复杂一些。以广西为例,一方面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落后使教学对象在文学常识储备、汉语理解能力与书面表达技巧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如何与地域民族文化实现良性互动,如何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长期以来未曾得到过真正的关注。多种原因的叠加使边远民族地区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现代文学曾经与现实生活保持血肉般的联系,并在文学创作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如今却与现实生活发生了脱节,甚至由此导致学习主体的缺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究其原因,当代生活中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转变所带来的价值危机、信仰危机以及的冲击[2]固然是一方面,而中国现代文学课堂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对学生审美趣味变化的有效回应,对教学实际效果置若罔闻所带来的积弊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我们致力于追求高质量的教学,那么发生在中国现代文学课堂上的就应该是文学认知能力与专业审美品位的整体性提升。真正成功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应是全体而非少数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知识习得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充分开拓,是教学活动中过程有效与结果有效的有机统一。唯其如此才堪称高效的课堂教学,也才算是唤回了那些已经厌弃中国现代文学的学习主体。
二、建构性环境的创设
“教学的经典定义是设计环境。”[3]所谓环境是指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全程,包括课内教学设计与课外教学延伸。环境创设的意义是就学习主体而言的,正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生学会学习,并通过学习使自己成为富有效率的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在教学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被建构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它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而集中关注学习行为的社会性。该理论就环境创设进行过极富启发性的阐述:“知识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不是有关绝对现实的知识,而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亦即是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源于现实的意义。”[4]学习乃是基于与环境充分互动的意义建构,教学则是为了创设有助于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这一学习环境蕴涵丰富,足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认知工具。它强调交流和协作对于知识建构的作用,也相当重视真实的学习活动和情境化内容,使知识和能力具有远迁移和强大的生存力。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无法以现成的、孤立的方式获得,复杂知识的获取需要明了组成系统知识的各个方面,重视知识的多元表征。对于有效的教学活动来说,学习主体的缺席是不可想像的,也是致命的。中国现代文学学习主体之所以缺席,究其原因乃是它蜗居于虚幻的象牙之塔,忽略学生的审美期待,无视地域经济社会发展,而重新激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目前最为急迫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现代文学所倡导的价值观已疏离于当代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作为一种历史参照也失去了价值,重新发掘这一段历史并阐释其当代意义是必要的。广西境内生活着壮、汉、瑶、苗、侗等12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创造了灿烂的特色文化,具有独特的民俗信仰与生活习惯。我们需要研究学生因民族身份不同而形成的审美期待的“常”与“变”,发掘学生的知识兴奋点及其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契合之处,从而由此有效激活学生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阅读兴趣。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在向东盟国家的开放国家战略中具有极为明显的地域优势。我们需要调整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构架与专业侧重点,真正唤起它参与当代文化建设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而这也是唤醒中国现代文学学习主体的重要环节。只有以此为前提我们才有资格去谈论尊重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问题。环境创设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为了充分激活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关系,实现教学活动各要素关系顺畅,选择下述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综合、变通是必要的。
(一)信息归纳模式: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组成是史料,了解史料并为其建立关联进而对一些重要作家作品形成整体认知,是对专业知识的归纳整理,也是个人认知能力与思维水平的提升。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