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专业实践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5 19:38: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物流专业实践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物流专业实践

物流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在于如何培养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应用技能、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四维一体的综合能力,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应用技能的相互结合,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用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应用能力逐渐提升的基础上,开展校内外实习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以宁夏大学新华学院为例,为进一步推进学院课程改革的步伐,发挥应用型课程改革在转型发展的基础作用,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实践性物流管理培养模式

1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现代物流快速的发展致使绝大数企业出现了物流管理类人才缺失的社会现状,形成了高校“闭门造车”,企业“孤军奋战”的局面,一方面高校培养了大量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另一方面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又难以得到供给,形成了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原因有以下4点:(1)课程体系与企业人才需求有一定差距;(2)教学过程中不能与本地产业紧密联系;(3)实训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与层次性;(4)考核体系缺乏灵活性。综上所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大势所趋。实践教学能力作为一种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物流设施设备能力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理论式教学存在差异,因此应重新审视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符合当今社会需求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自身特色的应用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2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面临的瓶颈

2.1物流管理实践教学课程内容薄弱。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是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环节由于理论课程的内容设置缺乏多样性及普遍性,没有体现出物流管理本身发展阶段性所出现的自身的特点,并未针对企业需求和就业前景来调整课程的内容。因此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完善需要重新革新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设置,不仅要关注理论教学,实践内容的教学环节也不能缺失。2.2物流管理实践教学课程师资薄弱。由于物流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丰富的经验,因此师资薄弱成为高校的一大难题。物流软件模拟实训和物流设施设备(含机械装备)以及物流配送中心业务活动、集装箱进出口业务等课程不仅需要任课老师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并且任课教师多数是专职专任教师,没有任何在物流相关企业的工作经验,对物流实践教学环节本身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学生的学习程度很难得到提升。2.3物流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缺乏柔性。所开设的课程理论内容较多,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枯燥的理论教学学习兴趣不高,且任课教师在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基于物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较高的专业,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方式单一的局面,强化教学的柔性。2.4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不够完善。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没有突出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因此导致学生也不重视实践教学内容,致使实践课程聊胜于无。2.5实践教学课程的外在影响因素。课程内容的讲解与设备演示由于学生群体较多,不易操作演示。同时对于一些设施设备危险性较高,因此在保证正常教学的过程中,还需保证学生的安全问题,无疑这会加大物流管理实践课程的难度。

查看全文

小议物流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策略

摘要:物流人才培养是加快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物流论文本文在分析物流人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并进一步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物流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物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管理及服务水平与从业人员特别是物流管理人员的素质息息相关。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与我国经济发展相关的国内外物流业务必将进一步扩大,物流业及相关服务市场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级物流管理与服务的专门人才。

一、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

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从业人员既要承担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等具体的物流活动,又要对系统中的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进行管理,并履行物流计划、质量控制、技术支持和经济管理等职能。因此,物流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技能:

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在物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据测算,现代物流主管使用计算机的时间占其办公总时间的30%左右。即便普通的物流管理或操作人员,各种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网络通讯软件和数据库软件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日常工具。

查看全文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已经严重阻碍了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而通过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现状。本文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分析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探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建设的内容,并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进行反思。

【关键词】高职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大众创业、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和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蓬勃发展,然而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在结构和质量上仍不够完善,其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已经严重影响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为例,提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分析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探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建设的内容,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进行反思。

一、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分离。现阶段,我国有不少高职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将理论与实践课程分成两个部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仅在被编成相互分离的两本教材,而且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理论与实践教学也是相互分离的。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上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作为两门截然不同的课程,由不同的教师负责;而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有的高职院校甚至将理论教学安排在两个学期中,先进行理论教学,在进行实践教学。这种相互分离的状态带来的影响是理论与实践教学难以实现有效的衔接,物流专业的理论知识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难以发挥出来。因此,理论与实践教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教学和实践难以实现有效的融合。(二)实践教学模式僵化难以体现物流的流程。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中,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在实践教学中,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的比例不合理,校内实训的比重大,校外实践不仅课时少,而且由于校企合作的开展不够深入,缺少进行校外实践的有效途径。在培训质量上,校外实训是面对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更加贴近社会生产活动和真实岗位,相较于校内实训优势明显。而部分高职院校受制于机制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无法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僵化,从而影响到高职物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三)校企合作水平影响到专业实习的效果。目前,校企合作的水平比较低,没有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企业在学校实践教学之中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之间在合作上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企业的主要目的是盈利。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从中获得的效益有限,而且也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导致校企之间的合作难以深入。这给学校的顶岗实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仅有少量学生能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而且岗位与就业也难以保障。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建设的内容

查看全文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物流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改进,促进了我国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要得益于我国物流教育的发展,通过在物流教育中加大力度,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在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中,进行实践教学,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高度重视。通过加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物流专业素养,培养了学生的物流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开设具有普遍性,该专业的设置是为了适应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加优秀的物流人才,促进我国的现代物流跟上时展的步伐。物流管理的专业知识具有复杂性,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达到物流管理专业的相关要求。这些年来,我国的物流发展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物流专业的教学中,各高职院校也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寻求培养学生物流实践能力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物流综合素质的提高。

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

1.1改善了教学方式

能否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式,一直是我国广大学校在教育中做出的重要工作,这也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必要途径。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中,通过展开实践教学,就是一种改善教学方式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为现代物流教育注入新的活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优秀的人才,展开实践教学,并创新实践教学的方式,能够达到更加高效的教学效果。

查看全文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思考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物流行业人才的需求,目前各高等职业院校均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课程。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全新的管理类专业,除了基础的理论教学外,实践教学更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目前物流管理教学中存的问题,对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一、前言

互联网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作为互联网经济基础的物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伴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智慧物流、智能仓储是未来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对目前的物流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相关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智慧物流需要掌握自动化物流流程、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方法的高质量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而目前各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对人才的培养主要针对于传统的物流行业,并不能够满足未来物流行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因此,在物流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要以培养能够操作智能化技术,能处理实际问题的创新型、应用型的高素质、高质量的物流行业人才为目标。

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

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物流专业或相关课程,是为了适应我国飞速发展的物流业,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加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促使国家的互联网经济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复杂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以达到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技能与知识要求。然而,在实践教学环节,由于缺乏创新意识,从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提高国家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层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高职高专院校在实践教学上,首先要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如果学生缺乏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很难脚踏实地,难以对物流专业知识的学习起到实质性的效果。(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不合理。高职院校教学必须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践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合理性对实践教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设完善物流实践教学平台,是对物流专业知识进行还原的重要途径,也是加深学生理解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方式,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建设合理的实践教学平台,将会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三)实践实训教学方式过于老化。实践实训教学方式过于老化也普遍存在于目前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实训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错误的理解。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实践实训教学环节还主要采用课堂内的案例分析讨论、实验室软件硬件教学。而校外的实训,主要以参观企业、企业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等几种方式。实训的内容很多都是基于传统理论下的简单流程性操作,与物流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不符合实际发展的需要,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与实际工作岗位进行对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企业岗位的需求不一致的问题。(四)教师缺乏体系化的知识结构,授课脱离实际。目前,高职院校中的物流专业教师,大部分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并没有实际的物流行业工作经历,虽然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由于没有物流行业工作的经验,因此对物流行业领域缺乏系统的认识,无法形成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体系,在授课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实践教学环节更是无法与实际相结合。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工作量与科研工作量大,同时学校缺乏相应的学习提升渠道等原因,使得教师的继续学习得不到保障。

查看全文

物流专业内涵建设实践与探索

[摘要]为了进一步研究职业技能大赛对物流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在职业技能大赛对近几年进行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物流专业群内涵建设的新思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寓教于赛;物流;实践与探索

1引言

在“互联网+”、“智能与智慧物流”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耦合科技革命的变革,满足社会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成就梦想”,技能大赛就像海洋中的灯塔,引领着职业教育专业核心能力的建设,同时也带动专业教学改革。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出台,畅通了职业院校的发展道路,提出将制定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免试进入更高层次教育政策[1],肯定了职业技能大赛在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孕育工匠精神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对教练团队近几年指导学生参加国赛、省赛、校赛的经验总结,思考如何寓教于赛,促进专业(群)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方法,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不断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实践与创新的新格局。

2职业技能大赛的历程

2.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演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起,联合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活动[2]。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国赛”)自2008年开始24个赛项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届,据统计,2019年,项目类别包含87个大项,89个分赛项。国赛是参赛选手和专业覆盖面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大、等级最高的赛事(世赛除外),大部分的赛项形成了校赛、省赛、国赛三级选拔体系,特别是去年湖北省实行“推荐组+抽测组”的参赛模式改革,形成了人人参与比赛、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比赛氛围。在2018年职业教学活动周及国赛开幕式中,央视《新闻联播》以“产教紧密融合、职教改革向纵深推进”为主题展开报道,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把产教融合落到实处,社会知晓度、参与度、影响力逐步上升,且已经成为我国职教改革重要的风向标,成为广大师生筑梦、追梦、载梦的舞台。2.2高职物流技能大赛的演进。2009年,由教育部高职高专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伍强杯”物流技能竞赛在天津交通职院拉开帷幕,也拉开了全国高职物流技能大赛的序幕。分赛区有23个省、221所高职院校、249支代表队、1245名选手参加,最后选拔出了44支代表队220名选手参加决赛。决赛分为两部分,一是物流调研报告和答辩,二是物流作业操作。2019年大赛跟随时展,改名为“高职组(中诺思杯)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赛项”,来自30个省的61支代表队共244名选手参与,分为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职业能力测评、作业方案实施三个部分,采用4人一组团体赛。

查看全文

浅谈高职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缺乏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合理的实施实践教学,既要建设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又要配备相应的实训设备设施,同时还要有相应的模拟操作软件、物流综合实训中心、实训指导教材、仿真的企业物流业务操作流程等软件做支撑。这样的实训条件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是资金的投入,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合作,一般的院校很难承受。即使有这实力,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教学设备设施利用率很低,维护成本比较高。近年来,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比较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但由于实训实习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多,而校外实习基地能接纳学生实训或实习的场地有限,造成实习基地数量相对缺乏。另外,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不配套、产学研结合差、缺乏配套的实习实训指导教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薄弱,并且忽视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等,这些实践教学基本条件的不足都将影响物流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2、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一般包括物流企业的认识实习、校内单项技能的模拟实习、典型工作岗位的技能综合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由于缺少校内外的实践教学场地,又缺少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实训指导教师,更缺少配套的实训实习教程和实训指导书,使得物流认知实习和校内单项技能的模拟实训环节不能有效的开展,甚至很多院校典型工作岗位的技能综合训练课程都不能正常的开展。毕业顶岗实多数是“放羊式”地让学生自己联系单位,独自实习,既没有统一的组织安排,又没有教师的跟踪指导,实践教学效果很不乐观。

3、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

查看全文

航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优化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企业招不到人与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供需怪圈,归根结底是由于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落实不到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不足而造成的。文中结合高职航空物流专业教学实践,在剖析航空物流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能力培养的航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与优化途径,以为航空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航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1高职院校航空物流专业加快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航空物流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民航业的蓬勃发展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行业的快速发展刺激了市场对航空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与传统物流人才相比,航空物流人才是有一定特质的物流专业人才。企业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货物运输、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法律等多学科专业知识,更强调学生应具备扎实的航空物流操作技能。当前我国正处在向民航强国转型阶段,为满足民航强国建设对航空物流人才的需求,加快培养大批现代航空物流人才就显得尤为迫切。作为全国开设航空物流专业为数不多的院校之一,笔者所在的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航空物流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行之有效的积极探索,对专业建设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大胆进行改革创新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将在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改革经验基础上,梳理新形势下航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与改进建议,以为国内航空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2高职院校航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航空物流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新兴专业,由于发展时间不长,人才培养各个方面还不完善,在专业建设体系、课程设置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方面尚处于摸索实践阶段。根据调研,国内高职航空物流专业在实践教学设计方面,当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2.1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不清。航空物流作为一种特色物流,人才培养与普通物流人才有所不同。调研中发现,目前开设航空物流专业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因缺乏充分的社会调研和专业论证,再加之没有充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仍侧重于传统物流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尚未鲜明体现航空物流人才的培养特色。现有的航空物流专业培养目标模糊不清,必然会影响到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构建和实施,同时,各个实践环节缺少有机的配合,势必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与市场需求脱节,在职业选择时缺乏应有的特色和优势。2.2实践教学内容流于形式。目前,大多数高校航空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虽有所推进但仍流于形式。校内实践环节中,课程实践多由理论教学或简单的软件模拟替代,理论和实践两张皮,实训效果差强人意。同样,校外实践也缺乏实质内容。其中,认知环节仅限于参观大众的物流环境,机场、货站等航空物流企业出于对内部技术及信息的保护往往不愿意接纳高校师生在内部参观实践。同时,专业认知实习往往形式松散,专业教师虽会陪同学生前去参观,但参观过程中缺少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参观一圈下来,往往也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认识。专业实习环节,因校外实践机会有限,往往只推荐给比较优秀的少数学生参与。到了毕业实习环节,大部分学生缺乏针对性地专业对口实习,因而无法将航空物流专业理论知识与企业岗位实际操作有机融合起来。2.3教师的专业实践指导能力不强。航空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专业,现有师资主要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师资是从企业聘请的行业专家或能工巧匠,他们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在授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面有所欠缺,再加上有些专家无法按照正常的教学过程参与一线实践教学,因而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非常有限。从长远来看,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指导能力的航空物流专任师资更为重要。现有师资科班毕业的不多,大多是具有由经济贸易、交通运输等专业背景的教师经过短暂培训或简单学习转型而来,普遍缺乏航空物流行业实践经验或工作经历,对行业发展实际和趋势无法很好把握,因而很难胜任实践教学的指导任务。2.4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推动校外实践环节的力度不够。物流行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物流专业人才必须“能文能武”:既要掌握扎实的物流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与机场、货站等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而具有实践场地和实习机会的航空物流企业基于制度、利益、管理等因素的考虑,往往不愿意接纳大批师生在内部较长时间的实习锻炼,参与航空物流人才培养的热情并不高。即使企业愿意合作,但在合作过程中会出现合作目的不一致,合作持续性差等问题,导致航空物流专业校外实践培养环节非常薄弱,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不容乐观。2.5现有实践考核机制不够科学合理。实践教学考核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实践考核手段和方法来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以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航空物流专业建设时间较短,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构建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目前,实践教学主要以校内软件模拟替代,教学手段单一,考核方法仍以实验或实习报告作为考察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但这种考核方式形成的考核结果大同小异,容易忽略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的综合表现和实际应用能力,导致学生参加实践学习的动力和压力不足,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

查看全文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论文

1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

1.1订单式

这种模式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和理性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订单”,明确三方职责,在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实施教学活动,使学生毕业可以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2006年至2009年,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管理系就曾经与“德邦物流”联合举办“德邦物流班”。

1.2学工交替式

这种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校学习与到企业实践相互交替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校学习以专业公选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在企业以参加特定的生产实践为主,并学习实践内容相关的专业限选课程。例如,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2010年开始与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联合进行校企合作,采用这种模式运行培养了近300名物流人才。

1.3项目运作式

查看全文

物流专业个人实践工作总结

我是学物流专业的学生,这段时间来在物流公司实习,了解了很多也学习到了很多,下面是我实习时候的一些心得和报告!

一:实习目标:

为了以后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和学习,学校组织到物流配送中心进行动期十天的实习。重要是为了懂得物流的作业流程,以便对我国的物流业能有更深的懂得。

二:实习请求:

了解物流的特色,佳吉货运,主要装备和作业流程,对其进行剖析。并根据学习的理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实习单位简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