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习计划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8 15:00: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物流学习计划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司我要安全活动方案
为了将“我要安全”活动的顺利运行落实,及时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各项活动能够有序进行,根据“我要安全”活动方案的内容,现将3月份活动计划如下:
一、准备阶段:
1、总结发动阶段成果,分析确定下一步工作思路。
2、召开主任、主管、班组长以上工作会议,布置活动工作安排。
3、准备学习材料,下发相关专业知识书籍。
二、活动阶段:
公司我要安全活动计划策划方案
为了将“我要安全”活动的顺利运行落实,及时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各项活动能够有序进行,根据“我要安全”活动方案的内容,现将3月份活动计划如下:
一、准备阶段:
1、总结发动阶段成果,分析确定下一步工作思路。
2、召开主任、主管、班组长以上工作会议,布置活动工作安排。
3、准备学习材料,下发相关专业知识书籍。
二、活动阶段:
校企全程合作育人模式分析
摘要:产教深度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是办好现代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及必经之路,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重要意义。江苏商贸职业学院物流专业不断探索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在新专业开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过程中校企不断磨合、调整,探寻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全程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满足市场需求,切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于处在经济转型升级、迅猛发展期,且自身处于改革创新的我国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解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也成为大力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开设物流专业至今,始终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不断摸索实践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一、高职物流专业校企合作育人不足之处
(一)前期参与度不够
学校在开设新专业前,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对目前社会及行业企业的需求做深入了解,再根据自身专业集群发展方向、师资队伍力量、实验实训条件等综合情况进行论证,进而确定选择开设专业。在此过程中,学校往往会先根据国家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选择某个专业,然后根据选定的专业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并给相关熟悉的企业发送该调查问卷。但是,有些调查问卷内容是站在学校角度设定。例如,贵单位认为该专业应开设下列哪些课程?从学校的角度看,我们想了解所开专业需要哪些课程作为支撑,该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哪些课程知识。从企业角度看,只知道该行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该人员要能为企业做什么,该企业岗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企业对学校的课程教学体系并不清楚。所以,企业只能从调查问卷的字面意思猜测所选课程项与相关知识技能的关联性,或者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只要有用的课程都要开设,这样的勾选调查结果势必会对学校开设专业的后续规划及科学合理造成影响。而在走访调研、座谈、论证会等情况下,企业也基本按照学校设定好的开设专业轨迹参与,给出学校已经选定专业相关的建议或意见。企业被动参与,只是学校专业开设论证环节的配角,后续该专业的学生培养及社会输出与参与调研论证的企业无必然联系或关联。这就造成学校所开设的专业不一定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专业,或者开设的专业方向偏离了企业需求。企业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参与到学校专业开设研究工作中来,更无法指导及参与专业后续的建设和发展。
物流管理思想融于教学管理剖析论文
摘要:现代物流管理思想应用于高校教学过程管理中,将会开拓现代教学过程管理的新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过程管理的效率,提高过程管理的准确性,使繁杂的教学过程信息管理和资料管理变得有序、高效,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我国的高校教学管理水平。
关键词:教学过程管理;物流管理;信息技术
物流是一门应用型科学,该学科本身强调对于实物流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如果能够将物流管理的思想融于教学管理之中,对于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实验教学管理、教学资料管理和人员管理都借助现代物流管理的思想来完成,将会为物流教学过程管理开启新的思路。
一、教学资料自动化管理系统
1.教学资料管理特征分析
教学资料的管理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管理的难点,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试卷以及毕业论文等教学管理对象种类多、数量大、查询频繁,其管理一直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教学资料管理模式下虽然可以通过分类存储并建立资料卡片进行管理,但是管理的效率比较低,查询更新都比较困难,信息的共享性也比较差;由于高校扩招等原因,原有的教学资料数量大为增加,传统的管理手段的弊端日益凸现,以试卷管理为例,不但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而且查找十分困难。因此教学资料的管理具有管理对象复杂多样、更新速度快、涉及面广的特点,增大了其管理难度。
中职物流管理教学运用探讨
【摘要】当前企业需求的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而中职院校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随着电商的发展,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在提升,在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成为中职院校当前的关注点。项目教学法是重要的实践教学法之一,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下面我们就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物流管理
随着电商的发展,物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企业需求专业性物流人才。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其旨在培养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中职院校在教学中应该立足于企业的需求,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企业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的物流人才。
一、项目教学法概念介绍
项目教学法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项目教学法其是指将传统的课堂内容转化为若干个项目,老师围绕着项目来实施教学任务,其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提升。项目教学法主要包括制定项目、实施项目、检查和评估这几个环节。此种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项目的参与过程而不是结果,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实现了理论知识的内化,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之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校物流管理创新论文
一、确定技能型物流人才培养方向
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是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校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要面向物流业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作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应关注新物流技能和新技术手段的出现,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建设的方向,不断为学生提供新的技能训练,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1.分析物流企业运作流程,确定职业岗位。现代物流包括企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高校物流专业面向物流行业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物流公司、企事业单位内部物流部门、电子商务企业、储运公司、大型配货中心、货运企业等,其职业岗位有:物料计划、采购、运输组织、车辆调度、仓储管理、配送、商品分拣和包装、物流设施设备的作业和管理、跟单、揽货、物流信息处理、报关、报检等。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要对物流企业的职业岗位展开调查和分析,从而为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提供导向。2.分解岗位技能,制定职业标准。根据物流企业对应用型物流人才的技能要求,确立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标准如下:①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指对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要求物流人才不仅要掌握物流专业知识,更要掌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因为物流企业具有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运营的特点,并且物流企业当前的工作重点是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物流人才应掌握丰富的知识面,并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满足物流企业发展的需求。专业基本技能要求是物流人才从事物流活动必备的基本操作能力,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采购、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运输管理、国际货运、物流信息管理、和物流成本核算与分析构成了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本技能标准。②职业适应能力。职业适应能力是指劳动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社会责任心、群体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自我管理与控制、行为的规范性和社会适应性,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心理承受等相关能力,以适应物流企业的要求。物流作业是一个具有连续性和传递性的多环节链状操作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物流作业的效率。因此,要求物流人才应当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组织管理能力,除了做好本岗位的工作,还要协调相关岗位的任务,有效利用企业的设备和技术,及时与客户协商沟通,使整个物流作业环节高效地实现无缝化操作。③职业发展能力。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使行业内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从而提供给物流人才的岗位越来越多,职业素养的外延也在动态的变化,工作的迁移性日益凸显。这就要求物流管理毕业生在职业生涯应中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保持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从而适应多变的现代物流社会。3.将职业要求转换成学习内容。针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围绕职业岗位的需求,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思路是:根据物流管理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成长规律进行教学设计。首先确定物流行业的职业岗位;按照物流企业运作流程,分析每个职业岗位所对应的技能要求,对知识和技能性分析,从而确定学习内容。
二、构建创新性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在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要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优化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专门人才。以物流企业工作环境为教学情景的课程设置需要考虑学科、学生、社会的相互关系。要让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够对口就业,并胜任自己的职业岗位,就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将物流企业有效纳入其关注范围,以实现课程与岗位之间吻合。如果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实际的工作岗位高度配合,那么企业用来岗位培训的成本将大大降低。1.设置全程职业指导课程。应从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整个阶段全程定期进行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教育、行业规范学习、职业实践和就业指导等,从而使学生早早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方向,制定发展规划和学习计划,使其具有对职业机遇的预测能力。2.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随着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和物流产业技术进步的迫切需求,“以人为本”的观念越来越受到物流企业的重视。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从业人员的职业岗位更新周期加快。物流管理人才要适应转岗需要,就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很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在此可借鉴临沂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基础专业教育,夯实专业基础,拓宽知识面,扩大自主学习空间,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及职业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平台课程以现代物流理论和基本职业技能为主,目标是打好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专业模块课程以强化物流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紧跟社会需求变化开设创新性和设计性的实训,保证职业能力训练,提高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①“宽基础”的课程结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本着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原则,着眼于创新能力、职业技能训练和岗位更新能力的培养,对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开设课程,强调理论知识与职业素质的全面性。“宽基础”的课程结构由物流理论课程和职业技能两部分组成,其课程设置的扩展性强,通过此部分课程的学习,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扎实的现代物流理论、管理理论,能系统地掌握与物流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全面熟知仓储知识、财务知识、市场营销、商务贸易、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等知识,从而使其具备物流系统规划的能力。②“活模块”的课程结构。在构建扎实的物流管理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还应构建加强专业技能实践模块的课程。针对每一个职业岗位的需求,设计出知识部分和技能部分,科学整合设置课程,以专业的职业训练为主,改变以往学科式的课程结构,促进职业岗位素养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活模块”课程结构主要包括职业技能训练领域和技能拓展领域,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和前瞻性。“活模块”的课程结构要根据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和物流技术变革的发展,不断补充新的可能内容和实习实训,联系本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实际、职业实际及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及时扩充课程模块的容量,及时改进实训环境,缩短教学与物流岗位需求的距离。比如,在实训中,让学生用学过的物流知识和技能对物流企业进行模拟的物流运作;同时与相关物流公司合作,让学生在公司实习,进行实际物流运作。这样的实践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活模块”的课程结构还可通过设置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兴趣爱好学习不同的课程模块内容,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课程模块内,要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根据物流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安排课程顺序,打破原有的学科体式教学模式,其最终的成果就是制定以培养创新性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作者:李信利卢中华单位:临沂大学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改革探索
摘要:智慧电商物流背景下,企业对电商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智慧物流方面的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和专业设置上。但运用以工作岗位分析为基础,以跨平台教学模块设计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因此文章从工作岗位需求角度,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分析,利用多平台相结合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智慧物流;工作过程;跨平台;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同时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物流环节,尤其是物流配送体系的影响。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和物流行业对物流人才的缺乏。为了更好地解决配送瓶颈,政府有关部门多次提及要加快物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大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物流的研究深入,迄今已有多家电商物流企业在仓储、分拣、配送等环节引入了智能化设备。同时关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方面的研究也较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如冼丽英(2011)、王玉勤(2014)、张娜(2017)结合电子商务物流岗位素质要求,合理设定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二是将电子商务物流的工作过程引入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如刘碧枫(2016)、梁婵卓(2018)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按照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作过程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和组织,创新工作任务。三是在不同背景下研究课程的改革内容,如高伟(2017)在新常态背景下提出注重能力培养的课程定位、针对岗位需要的课程内容改革。环梅(2018)主要分析了智慧物流环境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黄清娟(2018)基于智慧物流人才需求角度,探索培养具备专业意识、专业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智慧物流人才。综上所述,关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和专业设置,但运用以工作岗位分析为基础,以跨平台教学模块设计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着重以岗位需求为基础,对课程进行跨平台教学改革。
1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会导致课程定位不明确,这是高校很多专业面临的共性问题。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即具备物流管理知识和电商技术运用等复合背景的专业人员。目前,本科教学主要偏重于理论研究,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更注重实践操作能力。而作为应用型本科则应该把培养技术型与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如我国主要学习条码、RFID等物流技术时,国内外就已经兴起了对智慧物流、大数据的研究热潮。因此在学习传统知识时,还要注重新型技术的学习;不仅要结合市场岗位的要求,更要着眼于未来,根据物流人才层次结构进行教学。1.2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完善。通过调查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课程,发现以下几个的特点一是课程涉及范围广,课程科目多,因此,学生学习效果是杂而不精。二是课程性质分布不合理,专业必修课过于集中,学生需要在同一时间段内面对各种考证和必修课的学习,学习效果不理想。作为必修课,《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这门课程也是如此,因此需要精简专业课程设置,按照知识线或知识模块进行设计,同时合理分布必修课的开课时间。1.3现有平台建设使用不充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偏向应用,学生的特点比较明显:一是对应用实践性的课程感兴趣;二是数学模型运算基础薄弱;三是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四是社会资源丰富,能较容易获得好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这就要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要有更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当前,管理学院具有电子商务实训平台、物流设施设备实训室以及物流综合软件实验室。但在课程设置和学习过程中,两个平台之间的资源未充分结合,造成平台之间相互分离,知识学习未形成统一的模块。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学习中,学生对整个运作流程没有全面把握,更没有从实践中获得有效的能力训练,将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后续课程的学习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碍。1.4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性不强。该课程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训练为辅。如在讲解物流相关的设施设备时,主要是以PPT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但对于一个陌生的设备还是摸不着头脑,因此,整个教学过程略显单薄,学生对这些设备的实际操作不易理解。虽然可以采用成熟的案例穿插教学,但也仅限于理论探讨,在实践训练方面仍有待提高。
2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改革
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报告
按照总公司党委的部署和要求,我处及时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结合学习对2007年的工作进行了实事求是地全面总结,对2008年的工作提出了初步计划和安排。下面,我就有关情况作以下汇报。
一、认真落实总公司党委统一部署,积极抓好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工作,切实把全处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和要求上来
1、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凝聚人心的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为了把学习贯彻十七精神落到实处,我处专门下发文件,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和工作安排,并提出了学习贯彻工作的四点要求:一是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原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社论等理论文章,抓好集中学习、集中辅导、个人自学,掌握精神实质。二是结合工作实际,把贯彻学习十七大精神同加快管理处各项工作规范化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与层次。三是各支部认真按照学习计划安排,组织党员和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增强学习的效果。四是将学习十七大报告与加强支部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不仅自觉遵守学习计划积极参加中心组的学习,而且经常深入基层支部检查学习情况、传授学习心得,纠正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督促指导党员干部和职工的学习。各基层党支部在管理处领导班子的带动和感染下,普遍做到了理论学习与业务技能学习相结合、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家宣讲与座谈讨论相结合,取得了明显的学习成效。目前,我处已组织中心组集中学习3次,党校专家宣讲辅导1次,各支部集中学习10次,组织学习讨论座谈会4次,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60余篇,职工撰写读书笔记300余篇。通过学习,全处党员、干部和职工一是思想境界明显升华,更新了观念,武装了头脑,提高了思想觉悟,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念。
二是业务技能明显提升。通过业务交流和培训,各岗位职工的业务技能都得到了较大提高,独立作业和排疑解难能力明显增强。三是精神面貌明显转变。通过学习,特别是通过总结回顾我们xx高速短短几年所取得发展成果,全处干部职工热情高涨,干劲倍增。四是敬业精神和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广大职工纪律观念更强,工作作风更加踏实,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更加贴近工作实际,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物流运输服务、为过往车辆和司乘人员服务的理念更加坚定,工作失误和差错明显减少。
邮政局长履职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你们好!
我任职的部门是县邮政速递物流分局,职务是分局长。
1993年9月我走出绿色的军营,踏上社会,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之旅,可能是受到的教育程度较低的缘故吧,对于自己人生的理想,几乎没有什么既定的目标,为的是改革开放伊始,那个年代的一个铁饭碗!通过不懈的努力后,才接过单位前辈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开始了我到至经为止的邮政人生长河……
踏上那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心中没有澎湃的激情,也没有思潮涌动,没法跟那种献身国防的心情相提并论,只觉得自己不再是家里的负累,终于可以养活自己了,参加工作后的一段时间,“爱岗敬业”这个概念都没有太清楚的认识,它的轮廓在我心中显得是那么的模糊和单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经历的增多,工作时间越来越长,逐渐认识到自己在邮政这个行当里要端稳这个“铁饭碗”还真的是很难,回首往事,感慨万千!才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呵护这个“铁饭碗”已经很多年了!
基层学习型班组的调查与思考
基层学习型班组的调查与思考
学习型组织研究专家彼得·圣吉博士说过,未来持久的优势属于哪些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企业。21世纪是知识的世纪,企业的竞争将不再以物质和资金为中心,而是以脑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中心。作为企业“细胞”的基层班组,它们能否长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2002年,党的十六大就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的战略口号,在全国各地掀起一个创建学习型班组、团体、组织、企业的热潮。铁路作为一个国有大型企业,在全路积极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班组的活动。三年来,基层学习型班组的学习效果怎么样,现状如何,在新形势下遇到一些什么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对当前我公司部分站段基层学习型班组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基层学习型班组的实践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总的来说,通过三年不懈的努力,这个活动取得了优良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铁路职工的整体素质有了一个比较明显的提高,为铁路的安全运输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和思想素质保障,有力地推动了铁路的跨越式发展。调查结果显示,站段一级基本上已经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确实可行的学习制度和评估、考核制度,力求保证了学习型班组学习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及长期化,但基层学习型班组的现状并不尽善尽美,一些基层学习型班组的学习缺乏科学化,学习长期在低层次徘徊,向广度和深度更进一步深入推进乏力,与铁路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不相适应,与时代的发展潮流不相适应。归结起来,就是五个方面的“缺乏”。
一、部分职工自觉运用知识的意识缺乏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怪”现象。个别职工的理论水平很高,业务技术能力也强,但他们的高素质只体现在应付考试中,工作态度不好,工作责任心不强,上班吊儿郎当;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敷衍了事;遇到困难不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勇于承担责任,不是想方设法地去完成任务,而是强调客观困难,把难题、困难上交了事,把“聪明”才智用在如何推脱责任、如何减轻自己的工作上。这些职工缺乏基本的爱岗敬业精神,无正确的劳动观念,工作不积极,安全意识薄弱,尽管心智能力高、知识丰富、技术业务能力强,但缺乏自觉把知识和能力运用铁路运输生产的思想意识,不但对铁路安全生产的贡献不大,而且成为安全生产一个极为不稳定的因素。这种现象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我会做,我能够做好,但我不愿意做,不想做好。尽管只是几个别的现象,但“一颗老鼠屎搞坏一锅汤”,影响极坏,成为安全生产中极不稳定的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学习计划质量的缺乏
首先,班组学习计划不切实际,缺乏系统性,缺乏循序渐进,没有具体细化,操作性差,指导性不强。虽然制定了学习计划和措施,但只注重于形式,没有密切结合班组的实际情况。一些基层班组长时间安排《哲学原理》、《马克思哲学基础》等深奥的政治理论的学习,而不是把本岗位的《维规》、《技规》、岗位标准化作业程序、应知应会以及各种紧急情况的运用和处理作为重点,对本岗位面临的新技术、新业务、新设备以及以往工作的薄弱环节涉及也不多;学习计划重理(论)轻实(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计划毫无系统性可言,今天学习这个方面的知识,明天学习那方面的内容,东敲一锤,西打一棒,眉毛胡子一把抓;学习计划没有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来,不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而是想到什么就学习什么,随意性大;一些学习计划比较笼统,没有细化,只是写出一个年度学习计划,没有就某一个月、某一个星期、某一次集中学习的内容、采用什么教材、谁来主讲、达到什么效果做具体安排,操作性差,指导性不强,以至达不到真正的学习效果。其次,只有班组学习计划,没有职工个人自学计划,忽视了职工的个性差异和要求,没有及时督促职工查“漏”补“缺”,班组的学习显得活力不足,忽视了班组成员的现有素质参差不齐的客观现实,学习缺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基础,已经成为学习型班组向前推进的一个瓶颈。在调查的63个班组中,我们发现,除两个班组制定了职工个人自学计划外,其他所有班组都没有根据职工自身特点为职工量身定制的个人自学计划,而且就是两个班组的职工个人学习计划也缺乏针对性,盲目性过大。学习计划不是根据职工的缺点和薄弱点出发,而是盲目地跟随班组的集体学习计划,实际上,只是班组学习计划的一个简单复制,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