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概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7 09:05: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物流管理概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专业线上教学资源供给分析

摘要:随着电商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成为了新的热点问题,物流管理专业应运而生,一个新兴专业在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线上课程平台与物流管理专业线上课程供需匹配情况分析,了解在线上教学资源供给在物流管理专业方面的优缺点,为今后物流管理专业的线上课程建设提供方向。

关键词:物流管理;线上教学资源;线上课程平台

1研究背景

配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物流管理专业的线上教学管理平台在课程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准备,并完善了教学资源。与此同时,国家还提出要结合当地线上教学平台和各校实际,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国家网络云课堂、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爱课程等免费平台,指导学生在线学习。“线上教学”对于很多高校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但同时也是对我国“互联网+教育”模式建设情况的考验,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推动力。在慕课中资源分配不甚合理,如教育学专业等方面的慕课种类相对繁多,而物流方面的课程资源就少了很多。甚至于慕课上物流专业网课概念模糊,很多慕课并没有明确标注物流课程[1]。物流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2001年的时候全国只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虽然全国招收物流本科专业、高职高专的高校在不断增加,并逐步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完善的物流高等教育体系,但其课程体系发展还不完善,给线上教学的实施造成了很大的阻力[2]。本文主要对物流管理专业利用各公共平台进行线上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2物流管理专业线上课程开设需求情况

根据教育部的《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各个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开设的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共13门,具体如表1所示。

查看全文

高职物流管理类专业认知课程设计探讨

由于当前高职学生生源情况的变化及“95后”学生的学习习惯及信息平台的变化,学习的碎片化、片段化日益明显,以微课等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大量突现,高职教学秉承着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革新以适应新的形势。但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学生需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整体的融会贯通,进行有机的整合,把碎片化的知识点象珍珠一样串起来,这项工作应在学生接触到专业知识时进行必要的前置准备,在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则体现为认知性课程。

1高职物流管理类专业认知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1.1国内相关研究不足

在近年的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对各种专业课程投入的关注度极高,按检索的情况看,2013-2016年以来,论文题目中有“物流”和“课程”两个关键词的收录文章每年在200篇以上;同时各省、市、区、各行指委及各院校等也组织开发了大量的专业课程建设项目,如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开放课程等,对专业技能、技能实训的研究也已得到广泛实践。但是,对认知性课程的研究目前依然较少,论文题目中有“认知”和“物流”两个关键词的收录文章从2005-2016年以来,仅2014年有7篇,其他各年仅1-4篇。

1.2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目前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非常多,按全国物流职业教育学指导委员会的数据,截止2014年,全国开办物流专业的高职院校达954所,有在校生24万。据湖北省的统计数据,截止2015年1月,湖北省开办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近30余所。虽然各学校开办的专业名称一致,但是从职业院校因地制宜,服务地方,突出特色的高职办学理念,开办物流管理专业的各所院校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定位上存在着千差万别。主因在于各所院校物流人才培养区域性特征的差异、主要针对岗位的差异、聚焦细分领域的差异等,造成所建课程体系难以统一,例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国家示范院建设中,其课程体系中设置的《青岛物流服务外包需求(或供给趋势调查)》项目课程就属于带有鲜明地域性特征的课程;再且不同院校设置的大部分课程虽名称相同,但课程的内容因前述的这些差异导致也存在相当大的不同,再加上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难以避免的主客观差异,则实际教学结果必然带有自己院校的独特特点。因这种培养过程中对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教学上的偏重或节略,再加上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高职教育为快速转变过去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的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广泛推行了“理论够用”的学生基础理论培养的指导思想,弱化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甚至在专业课中也对理论部分进行了压缩和精简,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以最贴近企业生产实践的状态快速融入企业岗位。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整体物流管理专业领域掌握不全面,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偏向于某一细分领域,对整个物流产业和各类物流岗位缺乏全面的认识。这种过于强调专业技能,弱化理论培养及通识教育的现象在客观上形成了不良后果。在对各高职院校的调研中发现,有学生在学完专业课程,甚至在毕业时,存在认为物流管理就是“管仓库的”、“送快递的”等不正确的物流专业认知,对物流产业、物流企业和物流岗位缺乏全局性的认识。

查看全文

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医药物流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探究本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医药物流人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站上了新高点。2017年商务部我国药品流通行业上一年度全年销售总额达1.8393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医药物流的发展,对物流人才特别是高级医药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然而我国物流教育滞后于物流业发展的需求,造成现代物流人才的匮乏。因此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应整合自身资源优势,创新性地培养适应物流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

1中医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对物流人才的迫切需求。一方面物流企业求贤若渴,却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且人才的流动性大;另一方面很多物流专业的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情境。医药物流属于物流行业的分支,医药产品又属于特殊商品,因此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专业性更强。如何培养既具备物流管理知识又掌握医药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全国为数不多设立物流管理专业的中医药类大学,我校于2005年设立了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方向),2013年正式设立物流管理专业,现已向社会输送人才800余人。由于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是由医药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方向)转变过来,成立时间不长,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上大部分沿用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模式,原有的课程设置体系重营销轻物流,重理论轻实践,并没有很好地针对物流企业尤其是医药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进行能力培养,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的毕业生从事医药企业的销售类岗位,物流类相关岗位的就业率较低,造成了医药物流人才的流失。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深刻意识到,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用人需求。我们必须通过制定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和优化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充分利用中医药大学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着重培养既具备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同时又掌握医药流通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2医药物流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设立

查看全文

浅议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论文

摘要: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核心必须以物流管理为基础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准确及时监控物流的运动。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企业发展

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为物流功能集成和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分析电子商务支持下的企业物流特点,以及建立宏观和微观双控型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模式,就成为企业面对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一、物流业国内与国际发展现状

1991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保税区瞄准了与国际物流服务贸易接轨的方向,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建立了进出口贸易联系,初步形成了三大功能体系,即国际物流的集散、分拨、配送体系,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国际物流中心。

世界著名物流企业美国的“联邦快递公司”,对货物配置通过电子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和信息自动处理。美国摩托罗拉实行24小时全天候物流管理,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美元,使公司成功实现现代“物流”管理。

查看全文

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物流管理的课程体系及改革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对我校与国内外物流管理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及教育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我校面临的具体问题和挑战,最后给出物流管理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互联网+;物流管理;教育改革

近年来“互联网+”的概念为很多人熟知,所谓“互联网+”就是通过互联网通讯技术改变传统的各行业的发展方式,使其进入一种全新的发展状态。多年来,“互联网+”已经影响了很多传统行业,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然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了物流发展的遏制,尤其是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和物流发展的后继无力。这一问题可以归结于我国物流人才的缺乏。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估算,现阶段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就达到600万余人[4],未来5年内我国物流市场有一千亿以上的发展空间[1,2]。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3年我国物流相关岗位招聘经验分布要求中应届毕业生仅占4%[3],与每年新增物流岗位130万多相比,每年物流专业毕业的学生只有20万人。物流人才的缺乏追根究底是我国的物流管理的教育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本文希望,从物流人才的需求到培养目标、从国内高校物流课程设置的分析到欧美及日本高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对我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反思来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教育改革意义,寻求更佳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途径,并对此提出建设性建议。

一、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管理人才教育改革的意义

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来,电子商务得以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物流体系在信息技术要求、服务增值、服务人性化等许多方面与传统物流渐行渐远,为了迎合这一需求,人才的培养模式转变以及专业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重要意义如下:

(一)有利于满足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促进物流行业发展。由于现阶段我国物流行业的人才有着很大的缺口,教育改革势必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促进我国物流行业步入成熟阶段。

查看全文

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摘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通过实施“分段分层、双创贯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融入创新创业理论与创新创业实践的物流管理专业双创型课程体系,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工作室、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开设经管通用课程、引进名家进校等系类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物流管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一、前言

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与“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显得尤为重要,在“互联网+”行动计划中提出,大力发展众客空间、开放式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在物流行业加强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管理服务平台,创新业务流程,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互联网+”行动计划对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与机遇,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二、实施“分段分层、双创贯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联合合作企业创新实施“分段分层、双创贯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段即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根据物理管理专业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经济管理通用能力培养,在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理论学习与认知实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第二个阶段物流专业能力培养,在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理论教学、专业能力实践教学,鼓励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第三个阶段综合能力培养,在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综合实训项目、企业跟岗实践学习、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学生达到企业准员工标准;第四个阶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校外进行顶岗实践学习或开展自主创业项目。分层培养即在第二、三阶段把学生分成技能型学生、创新型学生,第四阶段把学生分成就业型学生、创业型学生,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双创贯通即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贯通学生培养的四个阶段。图1“分段分层、双创贯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进行多形式学习,在校期间参加的各级职业技能大赛、创业实践项目、课题研究、特长竞赛、创新成果、境外交流学习等纳入学分管理,建立以学生个性化发展、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学分互认制度。

查看全文

电子商务物管法规健全探究文

摘要: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核心必须以物流管理为基础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准确及时监控物流的运动。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企业发展

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为物流功能集成和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分析电子商务支持下的企业物流特点,以及建立宏观和微观双控型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模式,就成为企业面对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一、物流业国内与国际发展现状

1991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保税区瞄准了与国际物流服务贸易接轨的方向,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建立了进出口贸易联系,初步形成了三大功能体系,即国际物流的集散、分拨、配送体系,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国际物流中心。

世界著名物流企业美国的“联邦快递公司”,对货物配置通过电子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和信息自动处理。美国摩托罗拉实行24小时全天候物流管理,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美元,使公司成功实现现代“物流”管理。

查看全文

健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法规论文

摘要: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核心必须以物流管理为基础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准确及时监控物流的运动。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企业发展

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为物流功能集成和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分析电子商务支持下的企业物流特点,以及建立宏观和微观双控型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模式,就成为企业面对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一、物流业国内与国际发展现状

1991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保税区瞄准了与国际物流服务贸易接轨的方向,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建立了进出口贸易联系,初步形成了三大功能体系,即国际物流的集散、分拨、配送体系,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国际物流中心。

世界著名物流企业美国的“联邦快递公司”,对货物配置通过电子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和信息自动处理。美国摩托罗拉实行24小时全天候物流管理,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美元,使公司成功实现现代“物流”管理。

查看全文

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小议论文

摘要: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核心必须以物流管理为基础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准确及时监控物流的运动。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企业发展

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为物流功能集成和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分析电子商务支持下的企业物流特点,以及建立宏观和微观双控型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模式,就成为企业面对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一、物流业国内与国际发展现状

1991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保税区瞄准了与国际物流服务贸易接轨的方向,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建立了进出口贸易联系,初步形成了三大功能体系,即国际物流的集散、分拨、配送体系,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国际物流中心。

世界著名物流企业美国的“联邦快递公司”,对货物配置通过电子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和信息自动处理。美国摩托罗拉实行24小时全天候物流管理,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美元,使公司成功实现现代“物流”管理。

查看全文

基于职业素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训体系构建

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素养要求

1.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专业是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物流专业理论,熟悉现代物流管理的法律法规,掌握仓储管理技术、运输管理技术、库存控制技术、资源计划、物流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具有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协调运营能力和相应的外语水平,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具有较高职业发展潜质和职业转化能力,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1.2物流管理专业职业素养要求

①人文素养。“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人文素养体现为员工在工作以及与人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我的内在品质,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对企业的归属感。②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在学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集中体现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在高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主要遵循“理论够用,技能为主”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如现代物流管理概论、物流仓储管理实务、物流运输管理实务、市场营销实务、电子商务技术、物流信息系统、国际货运等,这类课程应根据专业需要精选提炼,强调实践技能和专业技术的培养。③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职业情商,具有诚信经营、踏实负责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思想政治课和就业指导课中渗透和融入关于品格、意志、兴趣等方面的实践训练内容,创造更多的机会,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2物流管理专业实训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