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实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6 21:23: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舞蹈实训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新形势下我国人民群众从追求物质文明转向了追求精神文明,在新形势背景下,我国对于舞蹈人才的需求随之增加,随着教育趋势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中职学校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导致了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的形式化及片面化,严重地影响了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的教学质量。因为舞蹈教学在整个中职学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教学工作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立足于新形势发展背景下,对当今中职学校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并指出新形势背景下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的发展现状,指出新形势下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的创新及改革,为今后中职学校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的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促进新形势下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创新改革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其培养的是学生的美术、舞蹈以及音乐等方面的能力,相关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及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具备美术、音乐、舞蹈以及教育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当今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舞蹈教学工作中,大部分学校在开设舞蹈教学工作时,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存在着专业化程度低、教学硬件设施不配套以及软件设施较为落后等问题,无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导致了从事舞蹈专业的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学习工作之中,加之部分相关学校由于教学条件有限,使得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舞蹈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没有从根本上激发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1]。就相关中职学校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教学工作而言,其舞蹈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艺术专业,想要实现专业学生的舞蹈学习质量,教师需要立足于新形势背景下,需要对新时代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进行一定的创新及改革,真正实现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充分地实现舞蹈教学工作的核心价值。
一、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的意义
1.开展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新形势下人民群众从追求物质文明转向了追求精神文明,当前社会很需要舞蹈艺术人才,此类人才目前的缺口大,因此,开展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能够为社会培养实际需要的文化艺术人才、为社会输送实际需要的舞蹈人才,解决社会的实际需要。为文化馆(站)、少年宫、文化产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工会、团委,社会工作站、社区等输送合格的艺术人才;也可为中小学校、幼儿园、早教机构、艺术培训机构输送合格的艺术人才,并可作为高等艺术院校的后备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应用型实用人才。2.开展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也可以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使学生不仅拥有健康的身体,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及理解,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舞蹈动作,还能够获得更多的艺术审美,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符合新时代社会对于全面型人才的需求[2]。3.开展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雅气质,从而实现学生审美品质的提升,全面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完善学生的自我人格,给予学生认识美及发现美的积极引导,使审美成为学生的意识及观念,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升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
二、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小学教师音乐教育培养研究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水平摆在了突出位置。与此同时,“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提出实施“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要求的理念。从卓越小学教师培养内涵及要求出发,艺术素养的培养成为“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理念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音乐素养的培养也必然成为高素质小学教育新师资至关重要的必备素质之一。本文通过笔者在参与教育部立项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项目中的教学、实践的总结及深入思考,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学习训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本源特点,从教学理念、课程内容、实践训练体系和构建实训、实习一体化的平台等四个方面提出解决策略的思考与建议。以期从整体上改善和提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的质量,为该地区未来小学教师从事小学教学、活动职业所需的艺术素养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的参考。
关键词: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音乐素养;实践训练
一、概述
(一)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意义及能力结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水平摆在了突出位置。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提出实施“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要求的理念,旨在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抓手,推动师范院校深化教师培养观念、机制、课程、教学、师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努力培养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故此,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内涵要求则是: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
(二)小学教育师资音乐素养培养的意义及目标要求从卓越小学教师培养内涵及要求出发,艺术素养的培养成为“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理念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是高素质小学教育新师资至关重要的必备素质。那么音乐素养的培养也必然成为高素质小学教育新师资至关重要的必备素质之一。根据“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培养理念的目标定位及实践取向分析,笔者认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全科型”乡村小学教育专业师资应具有的音乐素养的培养目标具体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和音乐、舞蹈技能的训练,具备识谱歌唱、乐器演奏和舞蹈表演等基本能力;第二,在基本技能素质形成的基础上,应具有能够结合边疆各民族地区的音乐、舞蹈艺术风格特征,进行歌曲、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再加工、创编或是推陈出新的创作能力;第三,应具备一定的音乐审美、评价及教学的能力;并能够具有开展小学相关音乐类及运用音乐元素开展小学班、队等活动,且能够对活动过程、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的能力。
二、现阶段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音乐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呈现了整体提升的良好态势,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已经是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定位。201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提出了“能力为重”的理念,要求幼儿园教师“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重构实践教学体系、落实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从强调“能力为重”这一角度出发,作为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理应打破原有的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不成体系,不受重视的现象,构建全学程、宽覆盖、多维度、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1构建“多维度”的实践教学体系目标
《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能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这些具体标准的践行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应得以重视。以《专业标准》作为引领,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应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两层体系。总目标应从认知、情感、能力三个维度进行构建:
1.1认知目标
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强烈动机,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加以运用、体悟、修正、创新,开拓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促进缄默知识的获得。通过实践体悟,引导学生在实践反思中有理论的提升。
1.2情感目标
学前教育学生爱心细心耐心培养研究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2010年正式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强调要普及学前教育。在同一年,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之后,全国各地纷纷出台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行动计划。尽管如此,在学前教育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比如,2017年11月份上海北京短时期内知名托管亲子园和幼儿园接连出现虐童事件;2018年5月份,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出现一起幼儿园虐童事件;就在2018年教师节当天,湖南益阳某幼儿园发生了一起一名4岁男童吃饭时不小心被食物噎住致死的悲剧。如此不同类型悲剧的发生,让人不得不深思学前师德教育的问题。在高职学前教育发展正处于上升期的当下,如何抓好学前师德教育工作,就更值得深入探究。正基于此,在推进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切实做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爱心细心耐心(“三心”)的培养,就显得十分必要,也非常迫切。
二、解决办法
1.利用新生入学机会,通过专业入学教育把好“三心”培养源头关。众所周知,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高职院校招生生源质量不是太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也不例外,在此情况下,要真正抓出教学效果,确保办学质量,就要从学生进校时的源头做起,从新生报到入学开始,做好必要的专业面试和新生入学专业教育等工作。一是在新生入学时,把好学生专业技能关。有的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可能是冲着专业的名字来的,缺乏起码的专业认知;有的身体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专业学习障碍。因此必须进行必要的专业面试或测试,设置一定的学前专业学习条件,让专业教师对新生进行专业测试,考查学生身体协调性、音乐、舞蹈及美术方面的可塑性、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及对幼儿的认知度喜爱度等。根据面试或测试结果,可以让个别不适合专业学习的学生尽早进行专业调整。二是做好新生入学专业教育,让学生真正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情况。说明有关学前教育的国家大政方针、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状况、未来的发展前景。告知学生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尤其让学生明白相关的课程设置和学习要求,提醒学生在专业学习,尤其是音乐、舞蹈、书法等课程的学习上要敢于吃苦,要下真功夫。告知学生从业的基本要求,要真正喜爱幼儿、对幼儿教育要有爱心和耐心,还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自觉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可以进行必要的专业调整。三是抓住入学军训环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锻炼学生的耐心和韧性。育人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更何况是将来要从事幼儿教育的学前专业学生。通过军训可以锻炼学生吃苦精神、团队精神、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也能增强学生的耐心和韧性,为接下来的专业学习开个好头,打好基础。目前,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军训期间,可以让这部分学生相互熟悉,学会彼此关照,树立集体意识和大局观念,去除娇生惯养、唯我独尊、“公主病”等不良习性。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夯实“三心”培养教学关。为了培养出有爱心细心耐心的、专业基础扎实的、能适应并胜任幼儿教师各方面能力和素质要求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必须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下功夫,对所有课程的设置进行合理调整,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上做精细文章。一方面,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基础,使学生具备过硬的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普通话等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提出比其他专业更高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使各门课程的授课教师达成共识,都能够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同时结合各自课程特点,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三心”教育和引导。通识模块课程的教学,如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思想邓小平理论等课程,让授课教师进行基本的理论知识讲•222•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授的同时,着力进行爱国情感教育,调整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深入到爱国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学习讨论中自觉意识到社会主义优越性、党的领导的先进性,自觉感受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潜移默化地树立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华民族的“大爱”思想。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尽力摸清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思想状况和家庭基本情况,加强师生关系;在课上或课下,有针对性地通过互动聊天倾诉等方式,有效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生活困惑和情感困惑等问题,让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素养,让学生爱专业、爱学习。在体育课教学中,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高标准、严要求,着力锻炼学生的韧性和耐心。在计算机和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不贪多、不求快、不好高骛远,让学生从基本功做起,掌握打字、表格制作、常用软件使用、英语单词及语法等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韧性和耐心。同时结合专业特点,让学生学会制作幼儿教育课件、幼儿英语故事讲述,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锻炼学生对计算机和英语的运用,为学生通过计算机和英语的过级考试打下基础。在大学语文及写作课程教学中,通过文章朗读、诗词背诵、实用写作等训练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厚植学生人文素养,促使学生熟悉并热爱中华文化,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增强学生的学习耐心。专业模块课程的教学,是加强培养学生“三心”的重要板块。许多学生进校时在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是零基础,为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必须让学生在学习上具备韧性和耐心,否则将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对于音乐方面相关课程,如乐理、键盘、试唱练耳等,学生起初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不仅授课教师要秉持爱心细心耐心地教,学生也要细心耐心地学。在教学中,教师要谆谆教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从一个音节、一个音符学起,手把手教学,心与心沟通,多鼓励少指责,不烦躁有耐心,不抛弃有信心,不放弃有决心,言传身教反复示范,以真心换真心,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人格魅力和师德风范。舞蹈课教学更为如此,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需要付出汗水和脑力,许多动作需要反复练。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可能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这时就要求授课教师及时克服教学倦怠心理,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或播放视频或观摩幼儿园,激发学生兴趣,细心耐心教学,以身示范感染学生。美术课程教学同样要从最基础做起,一笔一画、线条色彩、手工制作、剪纸技法,无不需要细心耐心地教与学。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反复练习、渐入佳境。书法课程教学要求教师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和硬笔软笔书写技巧,将中华文化、汉字知识与汉字写法有机融合,让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同时喜爱书写汉字,养成细心耐心反复练字的好习惯。普通话教学需要避免单一的理论说教,结合测试文章内容,教师耐心示范、学生用心训练,引导学生克服方言土话影响,不怕吃苦,在音准、声调、情感、顿挫、节奏上力争做到字正腔圆,符合考试标准。儿童文学、幼儿卫生与保健等课程教学,根据培养目标,选取幼儿故事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了解幼儿保育保健知识及幼儿护理常识,引导学生熟悉儿歌、关爱幼儿、喜爱幼儿,通过生动事例分析讲解,增强学生爱心,唤醒学生童心,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自豪感和学习兴趣。3.重视专业技能比赛,通过各类技能比赛把好“三心”培养技能关。近年来,高职高专各类专业技能比赛活动较多,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亦不例外。为此,在搞好专业教学的基础上,指定有责任心的专业教师精心选拔优秀学生进行指导培训,让学生熟知比赛规则和具体要求,掌握比赛技巧和整个流程,在有限的时间内,强化训练,反复模拟,给学生不断加油鼓劲,增强参赛必胜信心,激励比赛夺冠意识,打造团队精神,培养学生不气馁、敢吃苦、不服输、争第一的意志品质。在辅导培训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持有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关注学生训练过程中的细微变化,及时给予鼓励肯定、纠错改过。该严厉的严厉,该批评的批评,针对每位参赛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通过指导教师的言传身教,增进师生感情,让学生懂得感恩,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并从老师身上感受到细心耐心的重要性。在真正的比赛过程中,无论出现什么状况,都要及时关注学生心理情绪的变化,用心疏导不指责,耐心劝导多激励。无论省级还是国家级的技能比赛,每年举办的次数和能够参加比赛的学生人数极为有限,不如专业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三心”方面具有一定的普惠性和推广性。但事在人为,只要用心努力,大胆尝试,善于创新,总会有所收获。比如,在选拔学生参赛的过程中,就可以提前运作,超前准备,在尽可能大的学生范围内营造比赛氛围,然后再进行层层筛选,最终选出最佳参赛人选。另外,还可以参照省级和国家级比赛的具体细则,举办院系级专业技能比赛,尽可能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参与学习培训,亲身体验比赛感受,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认同度,得到细心和耐心的培养锻炼。4.盯紧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相关笔试面试把好“三心”培养考证关。目前,教师资格考证越来越严格,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他们面临的一道难关。在学习迎考过程中,既需要用心,更离不开细心和耐心。据此,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也要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课程改革,在开设《普通话》《幼儿卫生与保健》等课程的基础上,增开了《幼儿综合素质测试》和《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两门课程。为了确保学生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专门选配了相应的专业教师给学生上课指导,还选用了配套教材和练习,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反复练习,不断积累,营造氛围,模拟面试等等,让学生在适度紧张的迎考氛围中真正得到了细心和耐心的培养锻炼。学生考证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次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考验,只有经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帮助,相关课程的学习,足量的试题练习及测试,再经过国家统一的两次笔试、一次面试,普通话水平测试达到规定标准,才能最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其中任何一个测试出现失误、没有通过,都将要重新再来,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细心和耐心的锻炼与考验。5.抓好实践实训环节,通过实地观摩实训把好“三心”培养实习关。为了培养学生对幼儿的关心、关注和亲近感,增进学生对幼儿的喜爱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个别课程的教学实训,积极与幼儿园进行交流合作,建立教学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进入幼儿园进行实地观摩实训,让学生亲身体验幼儿园教师的辛苦和不易,也切身感受到与幼儿相处所带来的快乐和童趣。在教学实训过程中,通过事前的积极准备,教师及时跟进,随时引导,特别重视学生的爱心培养。教导学生在与幼儿相处中,不仅要有大哥哥大姐姐般的爱心,在具体的幼儿教学、生活处理上也要做到细心和耐心,来不得半点马虎和疏忽。在实训结束之后,及时让学生总结心得体会,说出心里话,写出真感受,老师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一一进行指导和纠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地得到爱心奉献的洗礼和细心耐心做事的锻炼。除了设置安排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训之外,为了进一步检验和强化学生“三心”培养方面的具体效果,在学生毕业之前的一个学期让他们进行专门的跟岗、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各个幼儿园进行长时间的实习锻炼,学校与幼儿园保持沟通协调,辅导员、班主任、授课教师与学生所在幼儿园的实习指导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举一动、情绪上的细微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烦躁了及时劝导,骄傲了当即提醒,耐心帮助细心指导,言传身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真心换真心,以爱心换爱心,以细心耐心感化传递细心耐心,让学生顺利通过考验,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尽快适应职场角色,为下一步走上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的培养是一项细心耐心加责任心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需要爱心付出的光荣事业,需要无数人为之付诸努力、心血和汗水。在生源不乐观、质量不保证的当前,不少高职高专院校都面临着巨大的办学压力和考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如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满足众多家庭和家长的热切期待,从真正踏入社会职场第一天起就对幼儿展现应有的爱心、细心和耐心,还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持之以恒地热切关注和深入探讨。
三年制艺术教育的教学研究
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长沙师范学校是一所立足于儿童发展领域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主要培养学前教育师资。学前师范教育多年来注重艺术教育。2001年,学校整合音乐、美术等资源,积极探索综合型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开办了艺术教育大专班,主要面向幼儿园培养综合型艺术教育人才。在此基础上,学校于2006年申报了国家教育部特批目录外专业--艺术教育专业,面向小学、幼儿园等机构培养综合型艺术教育人才。目前,学校是湖南省唯一开办此专业的办学点。
近年来,该专业在教学建设的过程中,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特色培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高标准规划专业建设
(一)高标准制定专业建设目标
1.努力创建“三个基地”。提高综合型艺术人才的培养水平与质量,把本专业建设成省内一流、全国闻名的综合型艺术人才培养基地;扩大专业的影响面和幅射范围,为地方的幼儿园、小学及社区儿童艺术培训机构提供业务支持,把本专业建设成为综合型艺术人才的培训基地;研究与探索专业建设的新路子、新方法、新举措,及时总结和推广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经验与成果,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培养综合型艺术人才的研究基地。
2.力争成为“龙头专业”。加强师资与设备建设,规范和健全管理制度,及时总结教学与管理的经验和成果,提供艺术教育专业建设和发展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努力把艺术教育专业建设成为龙头专业,为省内、国内高校同类专业的建设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
少儿舞蹈教学中对舞台表演的重要性
摘要:在少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育院校选择将课堂教学放在核心位置,认定舞台表演会在无故耗费教学时间,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当前少儿舞蹈教学中舞台表演大多流于形式,对于舞台表演重要性认知存在问题。
关键词:少儿舞蹈;教学;舞台表演;重要性
随着舞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舞者逐渐走向艺术舞台上。舞台表演可以有效为学生提供表演练习的平台,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的艺术所需。但是从当前少儿舞蹈教学发展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基于此,文中主要对少儿舞蹈教学中对舞台表演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以心理学视角为切入点分析舞台表演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的价值
在开展少儿舞蹈课程教学过程中,身为学生,所有舞蹈理论知识的累积、舞台表演技能的提升、面部表情的到位,在舞台中表演才是最佳的检验方式[1]。身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舞台表演才是整理总结教学方法的最佳渠道,舞台表演也是学生检验自我舞蹈练习成果的主要场所。通过大量实践结果证明:舞台表演可以为学生提供诸多表现自我艺术创造能力的机会,而在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一直与教师在一起,此种发散性思维是无法被有效激发的。在实际进行舞台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我舞蹈潜能,并展示出之前没有展示过的表演潜能。在与观众进行语言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很好掌握舞蹈表演技巧,并将其技巧合理内化融入至下一次舞蹈表现作品中,运用大量肢体工作或语言去感染观众。在实际表演过程中,学生会对舞蹈表演活动不自主产生一种责任感,在演出结束后,受众群体对舞蹈表演的称赞肯定,会使学生产生轻松、满足的感受,且所有想法都是出自内心的,此种表演会随着表演情绪的变化,为学生带来持续不断的感动与欣慰感,促使学生产生“永远在舞台上表演”的理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舞台表演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具备不可取代的教育价值。
二、舞台表演有利于积累学生舞蹈表演基础,帮助学生挖掘舞蹈动作与情感间的内在关联
高校体育舞蹈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舞蹈课堂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提出具体运用策略,并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师有效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两点建议:继续学习翻转课堂教学理论;教学视频的制作应精益求精.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视频;反馈练习;自主体悟;合作学习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风靡全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初起源于美国,随后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逐步试行.“翻转课堂”可使学生在家里看视频代替老师的课堂讲解,“翻转课堂”(FCM)也称为“反转课堂”,通过对传统教学中先知识传授后知识内化的顺序进行颠倒安排,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变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指课前要求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课中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的一种全新的现代教学模式.为此,将其尝试运用于高校体育舞蹈课堂中.
1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1.1课前运用策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前和课中两大模块,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在课前模块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从两个方面做起.
1.1.1教学视频的制作
学前教育学课程设计理念论文
一、《学前教育学》课程整体设计理念
(一)课程设计理念
高职教育所有课程的设计都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同时也要适应我国技术进步和更新的要求,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课程理念设计中,我们始终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侧重能力培养,融“教、学、做”为一体,立足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职业性四项原则。作为一门集幼儿五大领域(科学、健康、艺术、社会、语言)教育教学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我们要充分发挥《学前教育学》课程自身综合性的优势和亮点,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师生合作,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同时选取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相对接的教学内容,在安排学生动脑动手活动(如探索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活动方式与内容、幼儿游戏活动创编规则和形式、制作幼儿园教学课件、儿童歌曲舞蹈视频化、儿童文学创编故事化、手工教具制作卡通化)、幼儿园教学实践模拟演练(如模拟幼儿课堂、故事角色扮演)方面给予倾斜,努力做好教育与“生产”的对接,从而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二)课程目标设计理念
《学前教育学》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我们将其情感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儿童观,具备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职业精神,勤奋钻研的敬业精神,严谨负责的责任意识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等。将其知识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掌握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和教育方法,了解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科学的学前教育规律、方法以及育儿知识等。在能力目标设计上,我们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运用所学学前教育理论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具备科学的育儿能力;优秀的学前教学、管理、教研能力和评价能力,可以科学合理编制幼儿园课程,制定教育计划,并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有效设计组织幼儿教学和游戏活动,科学评价幼儿园课程方案和幼儿发展水平,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三)课程思路设计理念
旅游管理系实践教学机制构建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主要为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相关单位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较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然而长期以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普遍呈现出琐碎化和零散化倾向,严重阻滞了专业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学生专业能力的深化提高。从行业的反馈来看,存在着以下弊端:一是不能实现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传统实践教学科目繁多,往往要求面面俱到,不利于学生个性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三是不重视实践教学的体系化建设,没有把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加以强化和研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此情况下,必须切实构建适应高职旅游专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为更好更有力地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树立保障。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的基本思路是:在院党委领导下,认真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立足于服务恩施旅游产业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为宗旨,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为契机,校企结合为途径,工学结合为突破点,强化校内、校外两个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为中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社会实践教学为载体,校园文化活动、校内岗位锻炼和校政合作、校企合作为支撑平台,构建与恩施、湖北旅游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规格相吻合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企“融合型”的教学运行机制,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恩施旅游支柱产业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作出贡献。
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出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加以强化,系统构建现代旅游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成果和实际的教学运行情况,我院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探索。2006年始,我们在通过企业的调研和分析、论证基础上,开始探索“实境镶嵌、分段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初步效果,得到了企业、学生、家长的好评。
实境,是指真实的职业环境;镶嵌,是指将实境多次多点镶嵌于人才培养过程,以及将特定的知识、职业能力镶嵌于实境训练。分段循环,是指将学生在校时间分为四个段,即1+0.5+1+0.5。第一阶段为期一年,安排专业认知课和部分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第二阶段为半年,即到校外基地顶岗实习,带队挂职教师参与管理;第三阶段为期一年,针对上一阶段实践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强化,增加新的专业内容与技能的学习,着重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并组织学生完成“双证制”的考试;第四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时间半年,为学生毕业前与就业相结合的生产性实习,即“顶岗实习”。“实境镶嵌、分段循环”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基础层次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摘要:考量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是否适应社会需求,更取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强化理论教学的实践实训功能;把课堂放在学前一线,强化课堂教育的适应性功能;加强教育见、实习的岗位训练功能;把教学活动与教学研究、师范素质训练、学生科技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实践教学的社会适应性功能,成为我校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学前教育;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质量观;实践探究
一、在构建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强调适应社会需求
1999年湖南怀化学院建立了教育系,从2002年招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2015年教育系更名为教育科学学院,经过14年的探索,我们积极探索和研究省内外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研究学前教育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学前教育最新发展动态,找准切入点,突出现代教育技术,突出教师基本功和教师特长。在教育教学和科研管理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反映现代教育理念,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终身学习、主体地位,大力提倡教育改革科学研究,多次重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近年来先后多次讨论、修订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改进课程设置,调整课程结构。现已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能力课程模块体系,由最初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大块到“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三大模块改革为“大学公共能力课程、学前专业能力课程、儿童教育发展能力课程”的集知识、素养、能力为一体的课程模块体系,在本课程体系中,力求优化智能结构,做到文、理、艺渗透,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和专业特色。强调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我们确立了适应社会要求的学前教师专业培养目标:即培养面向21世纪,能主动适应学前教育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全面,实践动手能力强,有特长而又全面发展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的专门人才。在方案实践中,我们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突出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摆脱了传统教育的一味的系统化和教学模式的束缚。实施教育素质和文化素质并重;教育教学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并重;思想品德和个性发展并重;在课程结构上文、理、艺、英并重普修;实现个性特长与全面发展相结合。通过加强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教育,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军训、社会调查等)、科技素质教育活动(如开设专门的手工艺制作课程)。培养方案中,实践(验)活动课程总学时635课时,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约为6∶4。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内化为教育教学能力:即具有实现代幼儿教师和素质教育能力,一专多能,一师多用的综合加特长的骨干教师,从而具备竞争取胜的职业特质。根据培养目标,设置了学前教育教学和学前教育研究两个专业方向,突出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学前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中强调专业特色
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设置,涵盖三个阶段的教育实习(共计18周)、军事训练(1周)、社会实践(8周)、劳动实践(2周)、专业实践等五个部分,总学时比例占总课程的11%。同时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有计划、有指导地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师基本功训练与测评,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校级和系级的校园文化活动;课程教学中以开展综合性实验项目的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满足了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